阿尔巴尼亚文学十九世纪以前的文学

居住在巴尔半岛西部亚得里亚海岸的阿尔巴尼亚人,是古老的伊里尔人的后裔,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公元十五世纪,在斯坎德培时代, 有了自己的文字。十六世纪出现了书面文学。吉昂·布祖库的译文集《弥撒》的问世,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从公元前二世纪到公元十四世纪,在长达一千六百余年的漫长时间里, 阿尔巴尼亚先后受到过罗马帝国、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和斯拉夫族的统治期间,阿尔巴尼亚的文学,曾受过罗马、希腊和斯拉夫文化的深刻影响。

十五世纪,奥斯曼土耳其,以最野蛮的行径侵占了巴尔半岛诸国,阿尔巴及亚也未能幸免。不惧强暴的阿尔巴尼亚人民,在伟大的民族英雄斯坎德培的领导下,同土耳其侵略者进行了二十五年的斗争,写下了反侵略、反压迫的不配篇章。从此,斯坎德培这位传奇式的人物,便成了世代传颂的民间文学和作家笔下的主人公。

在奥斯曼土耳其残酷统治下,阿尔巴尼亚古老的文献只有三种: 1642

年的《洗礼规定》、 1497 年德国旅游家阿·哈尔夫编辑的阿尔巴尼亚词

组和短句,《马太福音》第 28 章片断。

许多阿尔巴尼亚人忍受不了土耳其野蛮的非人道的压迫与统治,被迫迁徙到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王国管辖的地区,特别是西西里岛和卡拉勃利。从此,在这些地方逐渐形成了几个阿尔巴尼亚侨民区,阿尔巴尼亚的侨民文学

(又称阿尔布莱什文学)也应运而生。这时期,通晓希腊罗马古典文学的和哲学的学者列昂尼德·托麦乌(1456—1513),翻译了亚里斯士多德和其他哲学家的菱,使得阿尔巴尼亚文学从中世纪起,就受到希腊罗马文学的深刻影响。不过,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家,还是人文主义编年史家巴尔莱帝。

巴尔莱蒂为后世人留下了两部重要著作,呈部是 1504 年出版的《斯库台

被围),另一部是 1510 年出版的《阿尔巴尼亚大公斯坎德培生平事迹》。前者描述了当年古城斯库台被土耳其侵略者包围的情况,具有史料价值,曾被译成德、法、意、波等多种文字。后者描写了斯坎德培光辉的一生,是一部具有历史价值的散文杰作。阿尔巴尼亚民族独立时期的著名作家范·诺里, 对这部作品给予高度的评价:“他以精美高雅的拉丁语言和细腻入微的风格赢得了世界各国读者,使斯坎德培在欧洲永垂青史⋯⋯”这部作品部具有深远的影响。它开创了描写、讴歌大智大勇的民族英雄斯坎德培的先河。从巴尔莱蒂开始,到 1981 年为止,欧洲各国先后用法、英、德、拉丁、意、西、葡、瑞典、希腊等国语出版的关于这位民族英雄的作品共计一百九十一种。

吉昂·布祖库于 1554 到 1555 年间用阿尔巴尼亚文译出的《弥撒》,宣告了阿尔巴尼亚书面文学的诞生。

出生在意大利西西里的侨民文学作家列克·马特朗加(1560~1619)翻译了《教义问答》,书中还附有一首自由体诗。这是用阿尔巴尼亚文创作的第一首诗歌,因此,马特朗加素有阿尔巴尼亚诗歌尝试者的美名。

十七世纪的阿尔巴尼亚文学,带有浓重的天主教文学的色彩,由作品的翻译发展到写作散文、诗歌和编辑辞典。比较重要的作家有彼得·布迪(1566~ 1623)弗拉诺·巴尔利(1606~1643)和彼得·鲍哥丹(1625~1689)。布

迪以翻译外国作品成绩显赫载入史册,主要作品有《基督教义》、《忏悔录》和《罗马宗教仪式》。在《忏悔录》中还附有布迪编译和创作的二十余首诗歌,约三千三百行。所以布迪历来都被文学史家称为阿尔巴尼亚诗歌的开拓者。

巴尔利出生于爱国者家庭,1635 年出版了他在学生时代开始编纂的拉丁

—阿尔巴尼亚语辞典,收词条五千个,同时还附有阿尔巴尼亚语简明词法和一百一十三条谚语。这部辞曲是阿尔巴尼亚辞典编纂学的先驱之作。另外, 巴尔利还有《捷·卡·斯坎德培—阿尔巴尼亚人和阿尔巴尼亚英勇常胜的大公》一书问世。

鲍哥丹是阿尔巴尼亚第一位散文作家,代表作是二卷本、共四百页的《先知者支队》。在这部作品里,作者满怀爱国爱人民的感情,歌颂了阿尔巴尼亚勇于反抗异族侵略者的战斗传统。《先知者支队》是一部用散文体创作的神学和哲学作品,比前人简单的编译和翻译作品,前进了一大步,标志阿尔巴尼亚文学和文学语言开始了一个发展的新阶段。

十八世纪,阿尔巴尼亚仍处于封建割据状态。到了十八世纪末,全国形成两个封建公国,即以斯库台为中心的北方布沙特利王朝和以雅尼纳为首府的阿里·巴萨·台佩莱纳王朝。在这一个世纪里,商品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文教事业开始兴旺起来,欧洲进步的唯理主义和启蒙主义思想传入阿尔巴尼亚。在阿尔巴尼亚中部和南部出现了东正教文学,主要是编纂教科书和辞典, 著作家均采用由希腊字母构成的阿尔巴尼亚文字写作。

十八世纪,阿尔巴尼亚全国兴起了土耳其—阿拉伯模拟文学,使阿尔巴尼亚文学中增加了世俗题材。诗歌在这种文学中占有主要位置,写作这种诗歌的诗人被称为“拜克达希”(土耳其—阿拉伯语)。即“穆斯林诗人”。创始人是伊普拉辛·奈泽姆(大约 1680~1685 年出生)。他用土耳其、阿拉伯和波斯文从事宗教题材的诗歌创作,后来结集出版了两本诗作。奈泽姆的诗歌在内容上首次超出了真主神明的题材范围,直面社会现实。在形式上采用了轻快明朗的民歌格律,读来分外上口。

哈桑·居科·康拜里(生卒年待考)是奈泽姆之后成就巨大的诗人,共给后世人留下六十余首诗作。这些诗歌多数是世俗题材,富有鲜明的人民性和写实精神。同样,康拜里的诗也深受民歌影响,深得民族复兴时期最重要的诗人纳·弗拉舍里的好评与喜爱。

在十八世纪,意大利西西里和卡拉勃利的阿尔巴尼亚侨民文学,有了新的发展,涌现出一批民歌搜集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就是老加乌里尔·达拉、安德列·达拉和小加乌里尔·达拉祖孙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