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诺贝尔,一个响亮的名字。

诺贝尔的名字,在世界范围内被人们传颂着。有人说,他是一个“炸药大王”。

有人说,他是“欧洲最富有的流浪汉”。有人说,他是发明家、科学家。

诺贝尔本人又是怎样说的呢?

一次,诺贝尔的二哥路德维希,为了编写家史,约他写自传。

于是,从来不愿意谈论自己的诺贝尔,为后人留下了一份难得的、颇具风趣的“诺贝尔自传”:

阿尔弗莱德·诺贝尔,这个可怜的半生物,应该在他哭着出生的时候,就让慈悲的医生把他闷死。最大的优点:保持他的指甲干净,对任何人都从不构成负担。

最大的缺点:没有家庭,缺乏欢乐精神和良好的胃口。最大的也是惟一的请求:不要被活埋。

最大的罪恶:不拜财神。生平重要事件:无。

诺贝尔既是名人,又是平常百姓。

依据现今的观点,诺贝尔是一位自学成才的科学家。

他没有文凭,没有学位,惟一接受过的正规学校教育,是在斯德哥尔摩的一所学校读了两年小学。

诺贝尔的童年生活、奋斗之路是怎样的?成功奥秘是什么?他是否有过爱情生活,为何没有建立起属于他自己的家?

如果您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请读读我们这本书吧!

诺贝尔生前以他献身科学的精神,利用他大量的科学发明为人类造福,并且立下遗嘱,死后用他一生辛劳积累起来的大部分财富,设立诺贝尔奖,继续为推动人类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不朽的贡献。

没有诺贝尔,就不会有诺贝尔奖。

没有诺贝尔奖,诺贝尔的名字就不可能像今天这样,得到如此广泛的传颂。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诺贝尔奖即是诺贝尔生命的延续。 1901 年,也就是诺贝尔去世后的第五年,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嗣后,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除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其他原因所致的间断以外,几乎延续了近一个世纪。

现在,诺贝尔奖已经深入世界各国人民之心。尤其是物理学、化学和医学这三个自然科学领域中的诺贝尔奖,越来越为大多数科学家所青睐。有人甚至把获取这一殊荣,形象地比喻为“向斯德哥尔摩进军”。有人说:在我们中国,有两件事情始终过不去,一是世界杯,二是

诺贝尔奖。

还有人说:要是和争夺体育奥林匹克奖相比,科学诺贝尔奖在国内简直毫无声势,这不能说不是一大遗憾。

为了让读者对诺贝尔奖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本书介绍了有关诺贝尔

奖的申请、评定和颁发方面的最新内容。并且用了相当的篇幅,简要介绍 1901—1994 年物理学、化学、医学、文学、和平、经济学(该项奖自

1969 年开始颁发)这六个方面的诺贝尔奖得主。这部分具有史料价值的内容,列于本书的附录之中。

此外,本书还全文收录了诺贝尔的最后遗嘱。它是著名的诺贝尔基金会和诺贝尔奖的起源。

顺便提及的是,舆论界普遍认为,我国诺贝尔科学奖仍然处于零的纪录。

其实不然。笔者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在一本由诺贝尔基金会 1995 年出版的《诺贝尔基金会指南》小册子中发现,195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和李政道两位博士的国籍,清楚地注明是中国。

这与杨振宁博士的回忆完全相符。

1995 年 6 月 9 日,杨博士在武汉华中理工大学透露,1957 年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并未加入美国国籍。他是持中国护照——换言之,是以一个中国公民的身份前往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参加诺贝尔奖颁奖仪式的。

由此可见,我国诺贝尔奖零的纪录早已打破,杨振宁和李政道就是我国最早的诺贝尔奖得主,尽管他们的获奖工作主要是在美国完成,并且在后来加入了美国国籍。

最后,衷心希望青年读者们,能够从这本书中汲取力量,发扬诺贝尔精神,为祖国和全人类的科学文化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