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行通宝钱
唐代铸行的开元通宝,是当时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逐渐扩大的产物。开元通宝的铸行,告别了自秦汉以来流通了800多年来的铢两货币的时代,使之具有了信用货币的概念。
它的创制与汉五铢钱一样,是我国货币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
自从开元通宝铸行以来,“开元”开启的不仅是大唐盛世的经济繁荣,而且在其流通的1300年间,我国历朝铸币无论是形制标准还是十进制币值,皆遵循“开元”模式。它的积极作用可以说是超越时代的。
唐代铸行开元通宝
唐高祖李渊针对币制管理状况混乱的局面,一改历代以“铢”“两”为钱名的货币制度,铸行成为“通宝”的钱币,取名为“开元通宝”。它不仅是整个唐代的主要流通币,而且成为唐代以后1000多年的铜钱楷模。唐代所铸开元通宝钱的版别、样式繁多,在唐初、中唐和晚唐各有不同。
此外,与“通宝”钱同行的还有乾封泉宝、乾元重宝、会昌开元、开通玄宝及“飞钱”等货币,它们曾在唐代经济生活中起到过重要作用。
开元通宝是唐朝统治286年中的主要流通货币。
唐高祖李渊建立唐王朝后,迅速出台了铸币政策。621年,唐高祖废除五铢钱,开始铸造流通开元通宝钱,这就确立了朝廷铸币的法币地位。
开元通宝所说的“开元”并不是唐代的开元年间。所谓“开元”,是表明大唐取代了隋代,开创新纪元的意思。而“通宝”则指通用宝货。
从此以后,历代的铜钱都称为“通宝”、“元宝”。这说明货币的发展已到了更高级的阶段。
开元通宝钱直径8分,重两铢,积10钱为一两,1000钱重6.4斤。因为唐代一斤比西汉一斤重一倍多,因此开元通宝比西汉五铢钱略重。
最初的“开元通宝”由书法家欧阳询题写。4个字写得方圆兼备,颇能显示初唐文化的兼收并蓄。
欧阳询的书法誉满天下,人们一旦得到他亲笔书写的尺牍文字,就作为自己习字的范本。事实上,将我国的书法艺术与钱币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开元通宝可谓开先河者。
从传世的开元通宝钱看,唐代前期铸造的开元通宝钱,制作精良,字迹清晰,直径为2.4厘米,重3.6克。唐玄宗以后铸造的开元通宝钱,文字不够匀称。此后铸造的开元通宝钱,比较粗陋,直径和重量都略小一些。
唐代在市面上流通的开元通宝一般为铜质,钱外郭宽粗,并且不均匀;内郭极细,圆穿铸造方正。
除铜质开元通宝外,唐初还铸造过金、银质开元通宝,其中银钱较多,金质开元传世较少。这两种贵重金属币仅限皇家赏赐,供显贵玩赏,并不投入流通。另外还有玳瑁、铁、铅等材质。
开元通宝版制较多,可分为早中晚三期。
唐初开元轮廓精细,文字精美。中期钱背多铸有星、月等各种纹饰。晚期的外部较阔,而且由于铜料冶炼不精,铸币粗糙,以“会昌开元”为代表。
开元钱和其他唐代钱的背部,有的有一个突出的圆点,有的有一条或几条弯曲的凸钱,有的甚至还有浮云的标记,这种圆点和凸钱,钱币学称之为“星月纹”。
钱背星纹分穿上星纹,穿下星纹,月纹上弯叫仰月,下弯叫俯月,穿旁侧立称侧月。关于开元钱的月纹和浮云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以至于给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
除此之外,开元通宝还有“元”字左挑右挑、双挑之分。最初铸的开元钱元字不挑,武德年间所铸,元字左挑出现。右挑开元钱应是贞观年间及其以后所铸的;双挑开元数量极少,应是高宗时的纪念币性质,有大事件发生时所铸。
唐玄宗李隆基以后的元字仍有挑笔的情况,但因其铜质、重量、轮廓等均与以往不同,分辨起来比较困难。
与开元通宝同行的还有乾封泉宝、会昌开元及“飞钱”等其他几种货币。
唐高宗李治即皇位后,武则天涉理朝政时,在泰山举行规模空前的封禅盛典,参加的人竟排数百千米,在我国历史上是绝对的罕闻。同年改元乾封,在泰山立“双束碑”,意在武则天与高宗共创天地。
有人认为是封禅活动花费太大了,朝廷想通过铸大钱补补亏空。因此,朝廷下令铸造乾封泉宝钱,取代开元通宝。
这次不光是铸大钱,还修改了币制,连货币的名称都改了。为了确保新钱流通,唐高宗还下诏严禁私铸,违者立判死刑。
但新钱出来后,商人拒绝使用,根本流通不了。第二年就只好下诏把这大钱废了,并昭告天下:开元通宝为“万世之法”,今后不再进行货币改制。乾封泉宝禁止流通后,仍然有储值功能,可以兑换。
唐代“安史之乱”爆发时,为了筹措军费,填补财政亏空,唐肃宗李亨根据御史中丞兼铸钱史第五琦的建议铸造乾元重宝钱,但开元通宝依旧通行。
758年,乾元重宝发行。乾元重宝钱径2.6厘米至3厘米,重约6克至10克,每吊重10斤。钱文为隶书,直读,“乾”字的“乞”字成钓鱼钩状。版别分狭缘、阔缘、光背、背星、月、祥云、瑞雀、背十、背洪等,按照一当十的比价与开元通宝并行流通。
在朝廷财政开支重压下,唐王朝又发行了乾元重宝当五十的大钱,该钱背面的外郭为重轮,俗称重轮乾元钱,这种大钱3.6厘米左右,重约20克,每吊重20斤,但是对开元通宝作价则为一当五十。
这样,重轮乾元钱、乾元重宝、开元通宝三钱并行流通仅半年,市面出现了混乱。理财家第五琦因推行货币减重政策引起物价狂涨,被贬职。接替第五琦为铸钱史的是度支郎中兼侍御史刘晏,他担任新职务后立即改行新的货币政策,注意了调整开元通宝与重轮乾元钱。
唐代宗李豫继位后,铸钱史刘晏更进一步将乾元重宝、重轮乾元钱的法定价值贬值到它的实际价值以下,使这两种乾元大钱成为良币,有意识地利用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迫使其退出流通领域,从而恢复了原来开元通宝钱的正常流通制度,收到统一币制的效果,这在货币史上具有典型意义。
唐武宗李炎继位时,佛教繁兴,寺院林立,朝廷的铜都被放进寺院,成为寺院财产,脱离正常的社会生产等经济生活。无铜铸钱的局面再也支持不下去了,于是,一个毁佛铸钱的构思渐渐在唐武宗的脑海中形成了。
845年,唐武宗毅然下令毁佛铸钱。令僧人还俗,没收寺院良田,和尚尼姑们遣回原籍,从事生产。寺院内的佛像,僧尼钵盂等用具统统被砸碎,化铜铸钱。
当时的扬州率先铸造背有“昌”字的开元通宝钱进呈,朝廷下令各地仿铸,并于钱背添铸各自州名以便检查。这种背文记地名的开元通宝俗称“会昌开元”。
会昌开元铸行后,社会上的财富增加了,货币流通畅快,人民生产、生活安定了,也就逐渐得到了大多数老百姓的拥护。毁佛铸钱也使唐武宗成为历史上的一位明君。
后来由于朝廷有限的铸币量不敷使用,各地出现了飞钱。飞钱又称“便换”,就是用一张纸券,写明钱数,盖上图章,分为两半,双方各持一半,用飞快的速度发往目的地。双方所持纸券相合,核对无误,即会拿到现钱。
此项办法,是我国汇兑业务的初始,也是世界第一。此方法对于北宋“交子”的出现有很深的影响。
飞钱成为了唐代后期货币流通中的重要制度。这种新的流通方法,对于后世金融业的发展贡献颇大。
五代十国的通宝钱
五代十国时期,是继春秋战国、三国、南北朝之后的又一次大分裂的割据时期。唐代一直流通的开元通宝,至五代十国时期依旧在很多地方流通。
在五代十国这段较为特殊的历史时期里,几乎每一个曾经独立过的政权都发行过自己的货币。但这些货币的形制与币值其实和开元通宝没有区别,只不过根据年号,重新更改了名字而已。
五代十国时期的货币,总结起来有两大特点:一是大额钱币盛行。二是这个时期的铸币大部分采用的是“铁”这种最为普通的金属。
五代十国也简称为五代,一般认为从907年朱温灭唐至960年北宋建立,短短的54年间。
在此期间,中原相继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5个朝代,南方还相继出现了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和北汉10个割据政权。
五代的开国之君,都是前朝的藩镇,靠军事割据发展起来的,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是战争频繁,政权屡有更迭。其钱币种类极多,但留存下来的非常少。
后梁曾仿照开元通宝,在开平年间铸造开平通宝。“开平”为五代朱温年号。这种钱币铸量不多,且传世极少,为极罕见品。
开平通宝的形体仿照开元钱,但铸造制作上更粗糙,边廓不整齐。钱币直径3.5厘米,钱文隶书,旋读,书法较差,笔画生硬。铸工与铜质均不佳,钱文书法十分差,几乎不成文。
后唐庄宗李存勖以恢复唐代正统为号召,灭掉梁之后铸行新钱,仍然沿用开元通宝之称,中间屡遭变故,旧钱日益减少。
后唐庄宗时,兵事渐少,商业逐渐繁荣,市场中的钱币太少,不利于流通,于是在天成年间铸天成元宝,以便流通。
“天成”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年号。由于当时各藩镇割据自立,战乱纷扰,社会经济受到重创,币制极不稳定。
天成元宝钱径2.4厘米,钱文隶书,旋读,书法浑厚凝重,轮廓阔壮,较为精良。
后唐最后一个皇帝李从珂于清泰年间铸行青泰元宝。钱径3.4厘米,钱文隶书,顺读,书法平平。由于后唐10多年间变动迭起,所以现在学者有认为青泰元宝是仿自北宋的崇宁重宝,并不是后唐清泰年间所铸。
后晋王朝的建立者是后晋高祖石敬瑭。936年,契丹主做册书封石敬瑭为大晋皇帝,改元天福,国号晋。石敬瑭称帝后,割燕云16州给契丹,承诺每年给契丹布帛30万匹。
石敬瑭执政时期,是后晋社会最安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相对较好的时期。石敬瑭本人非常勤勉,生活廉洁,政绩突出,应是一个受臣民爱戴的皇帝。石敬瑭最大的功绩便是统一了后晋的货币,使经济趋于繁荣,人们安居乐业。
后晋只铸有一种钱币天福元宝,因为后来让民放铸,所以官铸钱少,民铸钱较多。
今天所见的天福元宝,版式参差不一,轻重不一,有直径2.1厘米至2.5厘米的,也有直径2.1厘米以下的,钱文隶书,书法平平。
形制较大的天福元宝应该是官制的,铸工上看相对精致,小型的可能是民间自铸的,铜质较差,文字粗糙。
因为当时的铜价较高,铸钱无利可图,而且铜材不易得,民间往往把古钱销毁,改铸铜器,所以,天福钱稀少难得。当时各处藩镇割据,不理会朝廷,只是逢年过节,才向皇帝进贡,以表示君臣关系未断。
据史料记载,937年夏,宣武军节度使杨光远进助国钱,现传世有“助国元宝”一种,直径2.3厘米,钱文篆书,书法平平,铸工一般,可能是当时杨光远所铸。
后汉仅传了两代,共计4年,只有“汉元通宝”钱,此钱直径2.2厘米,钱文隶书,书法似开元钱。
后周时只铸“周元通宝”一种,为周世宗柴荣所铸,书法、铜质、铸工均精美,乃毁佛所铸之钱。
如果以经济而言,五代十国时期的重心不在北方五国,而是南方十国。十国统辖的地区人多物丰,而在钱币的制作上也比北方五国要好。十国之中,吴越、荆南、北汉等国没有铸钱。
前蜀于510年铸永平元宝,钱径2.4厘米,钱制仿唐代开元通宝,铸工颇佳,但极罕见。此外有永平通宝,制作及书法与永平元宝不相同。
前蜀高祖王建时铸行通正元宝,版式较多,钱文书法铸工不及永平钱,但数量较多。后来前蜀改国号为大汉,又号为天汉,铸行天汉元宝,钱制同以往,钱文书法铸工均较好,数量不多。
后来又恢复国号为蜀,年号天光,铸光天元宝。钱文“光”字用行书,其余为隶书,书法还算良好。
王建去世后,其子王衍继位,史称后主,于乾德元年铸乾德元宝。钱制同以往,有光背无文与背月两种。后来铸行咸康元宝,钱币背后有月文。
以上两种钱数量较多,铸工颇精。但不久后唐来伐,王衍出降,国灭。
后蜀高祖孟知祥铸行大蜀通宝。大蜀通宝钱的直径为2.3厘米,钱文隶书,铸工一般,书法较劣,但传世较少,比较罕见。
孟知祥的儿子继位后改元广政,铸广政通宝,制式同以前一样,但书法铸较前品为佳,数量较少,为罕见品。后又铸广政通宝铁钱,版式与铜钱没有区别,传世也较少。
闽王王审知政权仍然行用唐代年号,以示忠贞不移,铸开元通宝钱,版式仿会昌开元钱,钱背穿上有一“闽”字,过去曾被误认为是会昌开元。
此外有铅铸钱,版式同铜钱,分光背无文、背闽、背福、背殷3种。
后又铸开元通宝当十大钱,直径3.8厘米,字大而不工整,而且有省笔缺画,背有星文、月文、闽字。另有铁钱、铅钱,版式同铜钱一样。
王审知的弟弟王延政曾称大殷皇帝,改元天德,铸天德通宝大铁钱,以一当百。当时也铸有铜钱,比铁钱小,被称为天德重宝,书法较工整,背文“殷”字,有楷隶两体。
闽景宗王延曦时期铸永隆通宝大铁钱,直径达4厘米,书法拙劣,背面有闽字或星月文及光背,均较罕见。
五代十国时楚国第一代君主马殷自立楚王时,曾铸有天策府宝。此外还曾铸有乾封泉宝铜、铁大钱和乾元重宝大铜钱。马殷因听史家有湖南产铅、铁之说,又听从高郁的献策,铸铅、铁钱,十文当铜钱一文,如乾封泉宝、乾元重宝。
天策府宝钱是钱币界盛传的珍品,历来为收藏家梦寐以求之物。有一首诗描述了过去人们对此钱的重视程度:
易求时且百金直,喜遇翁赏一饭加。有宝若谈天策府,不贫于古野人家。
这句话说的是清代戴熙之父在病中得到一天策符宝,大喜过望,居然在把玩该钱时多吃了一碗饭。
天策府宝钱制作皆精,天策府宝大如当十,厚肉,字文明坦,楷书。前人认定其钱为马殷开天策府时所铸的纪念币。
有学者认为天策府宝铜钱兼有纪念币和硬通货的两种功能。硬通货是指它不同于一般货币,而是在特殊情况下,如楚境内外贸易等,作为一种支付手段。
《十国纪年》记载:“马殷铸铅铁钱,行于城中,城外特用铜钱。”城中城外指的是境内境外,铜钱则非天策府宝莫属,“特用”两个字具体地点明了该项钱硬通货的性质。
宋辽金西夏通宝钱
北宋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航海业、造船业均有重大发展。
南宋时期对南方的开发,促成了江南地区成为经济文化中心。两宋铸钱多而复杂,除少数外,每个帝王的每个年号差不多都铸钱,而且铸几种钱,如天赞通宝,天显通宝,会同通宝,天禄通宝。
在辽金西夏的通宝钱中,以金钱最为精美,但金国所铸通宝钱种类不多。辽钱制作均较粗糙,钱背常常错范,文字湮没。西夏钱币制度深受北宋影响,都是年号钱。
宋代开国之初,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经济需求,宋太祖赵匡胤时期每年铸币达到了80万贯,所铸造货币仍然是通宝钱。宋代的铸币比唐代要复杂,比如币材,有铜、铁、金、银,可是铜钱和铁钱各有各的流通区域,金钱、银钱多当做礼品和纪念之用。
宋代通宝也分平钱、折二、折三、折五和当十、当百等好几种。所谓折二,就是一钱当二钱用,以此类推。看起来好像繁琐一些,实际使用时就像现代的纸币和铝辅币一样,多种面值还更方便些。
年号钱在宋代最为流行。两宋300多年,10多个皇帝有50多个年号。除了宋太祖赵匡胤学开元通宝的样铸造宋元通宝外,后来的宋代皇帝都铸过年号钱,总计有40多种。
年号只是表明造币的年代,至于钱的大小和轻重,变化不大,也不妨碍流通。钱文的书法,篆、隶、草、楷、行书都有。最早这样做的是宋太宗赵光义,他用草书、楷书和行书3种字体各书写了“淳化元宝”几个字,以后就形成风气。
相传苏东坡写过元丰、元祐钱文。宋徽宗赵佶用独创的瘦金体写了“崇宁通宝”、“大观通宝”等。楷书、行书比篆书、隶书更加能够运洒发挥。宋代钱币上的书法,在艺术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宋代曾铸造大量的金银钱,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使用金银钱最多的朝代。不但宫廷中多,民间也多。北宋末年,金人攻入汴京时,在宫中发现不少金银钱。
宫廷中的金银钱主要用来赏赐亲王、大臣等。当时,有帝王死了,就用来殉葬。
有一种金银钱叫“招纳信宝”,是当时大将刘光世所铸。他在对金作战中,知道在金人军营中的汉人很想家,就专铸这种信宝,叫俘虏把它带回去,分送给那些人,作为通行证或招降证一类的东西,拿了它就可通行回来。
北宋由于和辽、金、西夏作战,岁输繁重,曾引起货币几次大贬值。宰相蔡京铸了一种一枚当10枚用的大钱,可是大钱的实际重量还不到3枚小钱,而面额却大了许多。这种做法在民间遭到了反对。命令下来后,市区的商铺店号干脆关门停业等于罢市。
辽代物价甚低,货币使用量不多。辽世宗耶律阮时,上京还处在交易无钱而用布的状态。各地都用不同货币,如圣宗以前所铸的辽钱极少,辽圣宗耶律隆绪之后稍微多了一些,但在流通货币中,所占数量仍甚少,不及2%。主要的是宋钱,其次是唐及五代及其他朝代的钱。
在对外交易方面,辽主要与宋和西夏等通过边境上进行互补性的交易。辽钱一般实行五等钱制,即: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辽代的通宝钱主要有天赞通宝、天显通宝、保宁通宝、重熙通宝和清宁通宝。
天赞通宝现存一枚在上海博物馆,钱重3.5克,文字清晰,品相极佳,为辽钱中难得一见的珍品。其中“通”字“之”部不带点捺,向上撩扬,有行草书的意味,钱币界称之为“虎尾通”。
“天显通宝”4个字隶书,光背无文。径2.4厘米,重约2.7克。此钱制作工整,文字自然,古朴可爱。
应历通宝钱文粗糙,制式为小平,径2.35厘米,现存世仅有数枚。“应历通宝”4个字楷、隶相杂,文字朴茂,单点通。
其中“历”字省略厂部的左笔,借用内穿右廓,与“天禄通宝”的书法特征如出一辙,明显见辽钱风韵。被列为“中国古泉五十名珍”之一。
保宁通宝存世量极少,版式有大字、小字、宽缘、细缘、狭穿、广穿、背月纹等区别。其钱文书体隶,浑厚朴拙,古意盎然,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可谓影响了整个辽代钱风,是辽钱中的稀见品之一。“中国古泉五十名珍”之一。
“重熙通宝”4个字隶书,光背无文。径2.4厘米,重2.7克至3.4克。重熙钱传世稍丰,而且不断有小批量出土,已见版式较多,钱文有大字、小字之别。重熙通宝的铸行是辽钱史上一座分水岭:重熙前出钱甚少,此后辽钱便逐代丰富起来。
“清宁通宝”为楷书,唯“宝”字尚留隶韵,光背无文。此钱有大样小样之分,大样笔画质朴,小样4个字清奇,“宁”字宝盖下从“下”而不从“心”,“通”字“甬”头为“丷”,制作也较粗疏。径2.2厘米至2.4厘米,重2.7克至3.4克。此钱传世较多,历年均有出土。
金代早期使用旧有的宋、辽钱币,直至金、宋间第二次议和后,战争暂告结束,才发行自己的货币。
金铸行铜钱始于金海陵王完颜亮时,铸行正隆通宝小平钱,其中有一种俗称“五笔”正隆元宝钱较少见,钱径2.5厘米,重6.7克。
金代大定通宝钱,有小平、折二两种币值,小平钱除光背外,另有背“申”、“酉”字纪年,版别较多;折二大定通宝钱较少见,钱径2.8厘米,重9克。
金代泰和通宝真书钱,有小平、折二、折三、折十共4等币值,均罕见。此间还铸行泰和重宝折三、折十篆书钱,折三钱直径3.1厘米,重8.4克,折十钱直径4.5厘米,重16.1克。
金代还有崇庆通宝和崇庆元宝钱,通宝钱有小平、折二两种币值,钱文真书。元宝钱仅见折五一种,篆书,钱径3.5厘米,重11克。后又铸至宁元宝钱,实物仅见折五钱,一种币值,真书,钱径3.4厘米,重11克。
金代贞祐通宝有小平、折二、折三共3种币值。其中有铁钱极罕见,钱径3.5厘米,重11.4克。在金代灭掉北宋以后,曾扶植一个大齐国,建都大名府,后迁汴梁,皇帝是刘豫,年号阜昌。
在此期间铸行阜昌元宝小平钱,直径2.7厘米,重4.5克;阜昌通宝折二钱,直径2.85厘米,重7.3克;阜昌重宝折三钱,直径3.3厘米,重9.2克。均为篆书。大齐国在金代羽翼下虽仅存7年,但所铸钱币却清秀娟美,比一般北宋钱精整。
西夏货币铜、铁钱并行,除用历代旧钱及北宋钱外,并铸有西夏年号的“宝钱”和“元宝钱”,重量与北宋钱略同。但铸造数量很少,流通中多为北宋钱。初铸的西夏钱的钱名用西夏文字,以后接受汉族文化,钱名以西夏文与汉文并用。
西夏仁宗李仁孝时,为西夏经济、文化鼎盛时期,故在西夏诸钱中,所铸通宝既有西夏文字又铸汉字,并且铜、铁钱都有。有天盛元宝、乾祐宝钱和乾祐元宝。
天盛元宝堪称铸量最丰、制作最工、文字最秀的一品。“天盛元宝”4个字为秀丽楷书,光背无文。径2.4厘米,重3.7克左右。此钱传世及出土数量甚大,不亚北宋诸钱。
乾祐宝钱铸造工整,钱文字体精美。形制较以前几种钱币更加精致。当时铸造量小,如今存世量极少,古钱珍品。乾祐元宝铜材少,铁材多,钱文有行书、楷书,楷书有长元、短元等版别。因西夏地域缺铜而多铁,天盛铁钱世间所存甚多。1982年内蒙包头出土一批西夏铁钱中,首见形体略小,背穿上铸“西”字之天盛元宝。西夏崇宗李乾顺重视汉文化,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铸币方面,从元德年间开始,一改过去只铸西夏文钱的状况,出现了用汉文铸造的元德通宝、元德重宝,这是西夏自铸币以来第一次正式铸行的汉文流通货币,也是当时社会历史背景的真实反映。
元德通宝为汉文钱,有楷、隶、行3种钱文。其直径一般在2厘米至2.5厘米之间。隶书品也不多见,尤其楷书、行书品极其难得。上海博物馆藏品真书体元德通宝小平钱,直径2.4厘米,厚0.15厘米,光背。此钱传世极罕。
元德重宝的版式为折二型钱。钱文楷书,直径一般为2.7厘米。今存世仅有两三枚,珍罕无定价。“中国古泉五十名珍”之一。
元代铸行的通宝钱
长期游牧而又善于在马上作战的蒙古族,他们先是打败了辽、西夏和金,然后打败赵宋皇朝,历史再一次改朝换代。朝廷存在的方式是更替型的,而文明的存在方式是积累的,并且能长期延续。元代铸造的通宝钱就说明了这一点。元代铸钱形制不统一,大小、折当、宝文、钱文结构不定,无论从数量、形制还是制作工艺上都不及两宋,比较随意。元代的钱币相对来说铸造的比较少,主要是由于元代行用纸币和银锭,从而使铜钱的铸造处于从属地位。元朝币制的最大特点是长期、广泛、大量地发行和流通纸币。
元纸币为主要货币,铜钱种类多数量少。铸造的通宝钱有大朝通宝、至元通宝、至正通宝、元贞通宝、大德通宝、至大通宝、大元通宝、延祐通宝、至治通宝、泰定通宝。除至正通宝中有几种背文记值外,其余钱背文无记值。
大朝通宝是蒙古汗国在改称元以前称“大朝时铸”。“大朝”是成吉思汗铁木真建立蒙古汗国时的国号。大朝通宝有银、铜两种,铜比银少,但两种数量都不多。铜铸小平钱,直径2厘米,厚0.14厘米,穿0.5厘米,钱币上没有钱文。
至元通宝四体文钱是元顺帝妥懽帖睦尔时铸造的。至元通宝大小均有,并且部分钱币背面铸有八思巴文。其四体文钱是这一时期的杰作,在我国钱币史上具有特殊意义。
元世祖忽必烈于1285年至1294年也曾铸造过至元通宝钱,但只有汉、蒙两体小平至折三共六品。而元顺帝所铸造的至元通宝版式繁杂,变化无常,除光背外,有背“玉”、背星月、背异文及供养钱等。至元通宝四体文钱钱文有4种:面文“至元通宝”4个字为汉文,背文穿上、穿下直读为蒙文八思巴文,穿右为察合台文,穿左为西夏文。因此,该钱被称为“四体文钱”。
在历朝历代的古钱币中,面文和背文多达四体的,仅此一例,别无其他,可谓“空前绝后”。至元通宝直径4.5厘米、厚0.25厘米,重24克。保存完好者,可见老旧包浆,遍体红锈夹有绿锈,是不可多得的收藏佳品。
至元通宝是随着中世纪蒙古的崛起和元帝国的建立应运而生。汉文化的强势地位和独特魅力以及统治汉地的实际需要使元代执政者逐渐接受并采用了中原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建立货币制度即是其中之一。
在当时,中原地区使用货币的历史已达2000余年,到两宋时货币制度渐趋成熟。元帝国疆域辽阔,海陆交通发达,中外贸易往来频繁,江南地区的商业一度繁荣兴盛。在这种经济形势的推动下,元朝朝廷仿效宋代币制确立了不兑换的纸币本位制。
有元一代,朝廷因强制发行纸币“宝钞”,对金属货币的铸造严格限制,所以铜钱数量之少可谓空前绝后。元代铜钱分为官铸钱和供养钱两种。供养钱是佛教信徒向寺庙布施时专门用于供奉神灵的私人铸币。
官铸钱是由元朝朝廷监督铸造的铜钱,种类较多,其中就包括至元通宝。虽然蒙古执政者多次颁布禁止使用金属货币的法令,但在民间,至元通宝等铜钱仍有少量流通,为当时的商业贸易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至正通宝也是元顺帝时所铸。内外都有郭,外郭宽平,内郭略细,“至正通宝”四汉文为直读,笔画粗壮厚实。至正通宝种类较多,面文“至正”的钱币,有部分背穿上分别铸有寅、卯、辰、巳、午5种八思巴文地支纪年;有的背穿上、下分别为八思巴文和汉文纪值数字。
元贞通宝是元成宗铁穆耳时铸行。钱文有汉文、蒙文两种版式,汉文楷书,直读,有小平、折二两等,蒙文钱为折三型。光背无文,制作简陋,文字不清。
大德通宝也是元成宗时所铸。钱文有汉文、蒙文两种版式。汉文楷书、直读,有小平钱、折二、折三等。蒙文为折三型。光背无文。
传世大都为小型供养钱,直径小于2.4厘米,文字拙劣。官铸钱,文字规范,深峻,厚重。为不多见的元代通宝钱。
至大通宝是元武宗海山时铸行。钱文楷书直读,有平钱、折二、折三等,边廓峻深,光背无文。
大元通宝也是元武宗时所铸。有汉文及蒙古文两种,版式繁多,大小厚薄不均匀。折十蒙文的发行量比较大,较为常见。汉文“大元通宝”分大小两种,均极其罕见,小型尤少,皆为古钱珍品。
延祐通宝是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时铸造。形制大多为小平钱,大者极少见。存世不多,比较珍稀。
元仁宗另铸有“延祐元宝”。其钱直径为1.2厘米至2.6厘米,重1.5克至3.6克。钱面文字“延祐元宝”4个字为不规整楷书,其字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钱背光而无文。
延祐元宝有大小钱数种,制作粗陋,文字拙劣,形制的杂乱不光是在元代钱中,就是在历代铸币史上也属少见的。延祐元宝钱流于世上的很少,大多为庙宇所造供养钱。
至治通宝是元英宗硕德八剌时铸造。元英宗另铸有“至治元宝”钱。存世也颇少。至今发现的这类年号小钱基本上都是一些供养钱。供养钱大多铜色金黄,文字浅平,笔画圆浑。
泰定通宝是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时铸行的汉文小钱。铸文楷书直读,有大、小两种,大钱铸制精工,边廓完整,面文清晰。光背无文。另有“泰定元宝”存世。这两种钱币铸量皆不大,存世量极少。
在上述通宝钱中,尤其以元顺帝至元通宝制作较精良,钱文较精美,而其他元代通宝钱,也在不同层面上体现了这一时期的特点。这些通宝钱,丰富了我国古代的货币文化。
明代铸行的通宝钱
明代初期曾用钞不用钱,后改为钞钱兼用,以纸币为主,但明代只发行一种“大明宝钞”纸币。明代基本一个皇帝铸一种年号钱,共有十个皇帝铸过年号钱。因避讳皇帝朱元璋之“元”字,明代所有钱币统称“通宝”。
明代钱币,早期与后期的文字、形制都不相同。明代初期的大中、洪武钱为早期风格的代表,当时各局均有铸造,版别较多,钱文自成系统,存世多寡悬殊。
明代中后期,农产品呈现粮食生产的专业化、商业化趋势。商业的繁荣,推动了明代铸币政策的改革。
明代所铸通宝钱,主要的有大中通宝、洪武通宝、永乐通宝、宣德通宝、弘治通宝、嘉靖通宝、万历通宝、泰昌通宝、天启通宝。
大中通宝是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前称吴王时铸于应天府的钱币。此钱为小平大型钱,背穿上有一“济”字,世所珍罕。大中通宝具有相当文化价值,是“中国古泉五十名珍”之一。
面文“大中通宝”楷书对读,有光背、背记值、记地等,记地有“北平、豫、济、京、浙、福、鄂、广、桂”凡九种。
大中通宝分5种,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和折十,而且除宝源、宝泉两局外,朱元璋还陆续发行带有地名的货币,如鄂、京、浙、广等简称,铸于铜币背面,因之形成了多种等级的大中铜币系列。
大中通宝背十钱价格很平,而部分纪地钱为了昭示朱元璋的丰功伟绩,只象征性发行,传世极少,具有极高收藏价值。
洪武通宝是明太祖于1368年命京城工部宝源局及各省宝泉局铸行的,由工部主管铸钱,下设宝源局。朱元璋为避讳元代的“元”字,把所铸之钱钱文一律叫“通宝”而不叫“元宝”,而不只是为避讳他自己的名字,以后所铸之钱也都没有元宝钱文。
洪武通宝分为5等,规定小平钱,每文重一钱,折二钱重二钱,当三钱重三钱,当五钱重五钱,当十钱重一两。同时继铸大中通宝钱。
永乐通宝是明成祖朱棣时期所铸,铸造工艺精湛,非常工整,书法也是一绝,是我国货币史上最精美的钱币之一。在明代初期,这些铸造精细、工整的永乐通宝钱,在对外贸易当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为六百年前的国际贸易中的通用钱币。
永乐通宝的铜色紫红。钱面永乐通宝4个字楷书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其文字笔画清秀,有宋钱的风韵,制作精湛,整齐划一。存世所见几乎全部为小平钱,光背无文,钱的直径2.5厘米,重4克左右。
永乐通宝小平钱传世比较多,价格不高。
永乐通宝钱中还有一种折三青铜大钱,背三钱,其钱的直径达至3.4厘米,文字清晰,形态古朴。其研究收藏价值是非常高的。
宣德通宝是明宣宗朱瞻基时所铸,钱制沿永乐成规,皆为小平钱,光背无文,真书直读,制作上稍逊于永乐通宝,书法一般,版别较少。
自明宣宗以后,至明孝宗朱祐樘时,近70年未再铸钱。明孝宗时宝钞信用动摇,百姓不肯使用,甚至出现了以物易物的情况。10贯宝纱换不到3文钱,明代朝廷认为再不发行铜钱,就将无法挽回宝纱信用,而且很多利益也被私铸商贩赚取,便下诏命两京及全国13省重新开炉铸钱。弘治通宝就是在此时铸行的。
弘治通宝皆为小平钱。光背无文,真书直读。此钱版本较多,各地所出,略有差异。弘治通宝曾由原重一钱增加到一钱二分。
弘治钱制作书法都较一般,而且铸量也不多,没有达到要求的数额,因为改钱重铸新钱之时孝宗已死,明武宗朱厚照继位,改元正德,此钱即停铸。
嘉靖通宝是明世宗朱厚熜时所铸,为光背小平钱,真书直读,但含有隶意,此钱存世较多。在铸行方面,朝廷先下诏命令两京宝源局开铸此钱,并令工部按照永乐、宣德时铸钱标准在其他4省开铸,铸量比永乐、宣德时略有增加。
嘉靖通宝初定每文钱重1.2钱,千钱重7.8斤。至1584年时,改为每钱重1.25钱,千钱重8斤。此外嘉靖通宝钱开始采用黄铜铸钱,同时为防止私铸,还提高了铸钱工艺,铸造出火漆、镟边、金背等钱。
火漆就是二次熔炼。旋边就是用旋车锉磨边缘,金背是指经四火熔炼之黄铜,俗称“四火黄铜”。
嘉靖通宝钱大都为小平钱,仅在1564年时,令工部宝源局仿洪武钱五等式铸小平、折二,当三,当十大钱,于钱背穿右侧铸:“二钱、三钱、五钱及一两”,一两钱穿上再加铸“字十”。
此套钱为记重钱,各只铸3万,而且并未流通,只为充实内库。因为并未流通,因此传世也少。明世宗所出的钱比前代各钱要精美。
隆庆通宝是明穆宗朱载垕时铸行的。此钱皆为小平钱,光背无文,真书直读。隆庆通宝钱制每文重一钱三分,有金背、火漆。隆庆时期铸钱比嘉靖时减少,当年两京铸钱仅2万贯,只及嘉靖时两京铸额的一半。
明代前期的这一阶段,因大力奉行宝钞政策,对铜钱控制严格,三番两次停铸、禁用,即使开禁也有限制,要不就收入内库,充作库存。
所以造成两种结果,一是民间私铸猖獗,可民间又因铜材缺乏,就用古钱,但古钱也有限,于是就私铸古钱,以作流通,这是因为私铸本朝钱币刑罚很重;二是促使白银使用普遍化,明时把银铸成马鞍形,名日“元宝”,也有其他形状,称“银锭”。
铸钱量上升是在明神宗朱翊钧时期,这是明代铸钱的转折,也是明代的转折。此时所铸的万历通宝,版本较多,万历小平钱为真书直读,大多背无文,少数背铸有文字或星月纹,但都较罕见。
万历通宝钱有折二钱,也为真书直读,狭郭,双点通,钱径为2.8厘米。万历通宝钱由两京及全国各省为铸行,两京铸金背、火漆,其他各地只许铸镟边。
1592年开始,开支递增,因此户部、工部等机构都新开钱炉铸钱。由于铸量明显增加,而铜材又缺乏,铜价上涨,许多临时官炉无利可图,开炉不久即关门大吉。
工人们无以为生,便自行私铸,当时私钱名称很多,像歪脖、尖脚、胖头等,流传很广,至崇祯时仍存,现存的也有。
泰昌通宝是明光宗朱常洛时所铸,是小平钱,真书直读,铜色淡红,也有黄铜钱,版本不多,有背月,背星钱,还有钱径达2.9厘米,大如折二钱的宽郭大样钱。也有钱径2.3厘米至2.4厘米的小钱。
明熹宗朱由校铸泰昌通宝钱只一年,第二年便开铸天启通宝。并设立了户部宝泉局,称“钱法堂”,从此由户部主管铸钱。
天启通宝开始铸造时,为小平钱,后来开铸当十钱。钱重原定1.3钱,千钱重8.8斤,但后来由于官铸过于滥恶,小钱仅重0.7钱,千钱仅重4.8斤,含铜量不足30%。
天启小平钱分背无文和背有文两大类,背文比万历钱复杂,背铸有星月纹的种类多;背有文分记重,记事,记局、记地。
背记事为“奉旨”两字,是当时宦官、大臣奉旨办事造钱的意思。天启通宝小平钱不仅背文多,其他如字文大小,文字水平,轮廓宽窄,钱文结构也有诸多不同,很复杂多变。
天启通宝当十钱也分背无文和背有文两类,折二钱则大都背无文,存世也较少。这两种钱都比较少见。
崇祯通宝是明思宗朱由检时所铸。钱文真书,通宝的“通”字有单点、双点之分。有小平、当二、当五等。小平钱径一般2.45厘米,重3克;当二钱径一般2.7厘米,重3.7克;当五钱径3.3厘米,重6.2克,南都钱较轻。
崇祯通宝钱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的第一个铸币高峰,而其版别之复杂、品类之繁多,尤以其繁缛的背文、含义,至今有的都难以辨识。
其间的轻重没有什么规律。钱文“崇祯通宝”4个字,以楷书书写,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钱背有星月,也有的有奔马图形,俗称“跑马崇祯”。
总之,明代所铸通宝钱早期狭轮,文字挺秀;后期外轮变宽,钱文以宋体为主。
清代铸行的通宝钱
清政府沿袭前代遗留下来的货币制度,即白银和铜钱两种货币同时流通,具有同等合法性。这两种货币有各自不同的使用范围,一般情况下,国家财政收入、官员俸禄、兵饷、商人大笔交易多使用白银,而民间零星交易则使用铜钱。
清代货币中的特点是,各地使用的货币并不统一,尤其是各省铸造的铜钱,只在本地流通,因此各省对货币调整的措施具有本地特色,且在同一时期内,各地又有不同。
清代铸币分两大类,一类是朝廷造币厂铸造的;另一类是地方造币厂铸造的。
清代统一中国后,开始重新制订货币政策。在清军刚入关时,允许明代的钱币流通,但不久即严禁使用明钱及其他古钱,独行清钱。其中主要的通宝钱有顺治通宝、康熙通宝和嘉庆通宝。
清代初期,朝廷在北京设铸钱局铸钱,随着天下统一,在各地开钱局,并铸顺治通宝。
顺治年间对制钱成分有明确规定,即铜70%,白铅30%,为合金,称之为“黄铜”,1000铜钱称为一串,年铸12000串,称为一卯,即每开一期的额定数称为“正卯”,正卯以后凡有加铸数称为“加卯”。顺治钱制形式未能统一,按照背文可分为5种,也就是在钱币界享有盛誉的“顺治五式”,分别是:
一是仿明代钱式,面文“顺治通宝”,皆为光背无文。采用这种形式,主要是适应关内群众的需要,也便于新旧钱之间的兑换。
二是仿会昌开元钱制,钱背文纪地纪局。如“户”、“工”为宝泉、宝源泉两局所铸。其他有临、宣、延、原、西、同、荆、河、昌、宁、浙、东、福、阳、襄、江、蓟、广、陕、云等。钱重1.2钱。
1651年的钱重改为1.25钱。清代初期制钱重量不断变化,顺治通宝钱汉字钱的大小轻重差异较大。有的钱局开铸时间短,开铸不久即停铸,所以有的记局记地钱数量很少,其中“延”、“宣”、“蓟”存世甚少,极为罕见。
三是权钱,也叫一厘式钱,即在背面除有局名外,穿左边铸有“一厘”两字,比前一种少了“延、西、荆、襄、云、五局”,“一厘”是指权银,一文铜钱折银一厘,1000文铜钱值银一两,此钱从1654年时铸行,至1660年停铸。各局所铸不尽相同,大小轻重有变化。
四是满文钱,面文为“顺治通宝”的汉文,背文则用新满文,穿左右满文为“宝泉”或宝源,规定每钱重1.2钱,1657年因停外省铸钱,因此仅在北京铸行。
五是满汉文钱,面文“顺治通宝”汉文,背文纪局名改为穿左为满文钱局名,穿右为汉文钱局名。
1660年,户部商议决定重开各省钱局,除宝泉、宝源两局所铸制钱仍为满文钱局外,其他各省钱局所铸钱背文都为满汉文钱,共有12局:临、宁、原、宣、同、江、东、河、蓟、昌、浙、陕。这种钱式制作较好,铸量最多,存世也较多。
顺治通宝每文重一钱。宝泉局铸钱供全国经费使用。宝源局鼓铸之钱,要按卯报呈工部,交节慎库验收,然后作为工部所管各项工程经费发放。
康熙通宝是清康熙帝玄烨时所铸。康熙朝自铸的货币有两种,与顺治钱的第四式和第五式相同。康熙帝在位61年,因为当时社会政治比较稳定,经济发展很快,商品交换、货币经济也非常发达,所以康熙一朝的钱币铸造得非常精美,大都很规整,钱型厚重,文字美观大方,而且铸量极大,存世非常丰富。
1662年,清代朝廷下令停铸上代顺治通宝钱,而改铸康熙通宝钱,并规定以后凡是嗣位改元,所铸钱制皆如此例。
纵观康熙一朝,在全国共开设铸钱局24处。由于受当时冶铸工本和钱币私铸等问题的影响,每一文康熙钱曾分别重1.4钱、一钱、七分,这样一来便产生了我们今天见到的大、中、小3种不同重量的康熙通宝。
康熙钱的背文除工部、户部所设的宝泉、宝源两局所铸均为文外,其他外地各钱局鼓铸的通宝钱,其背文左为满文纪地,右为相应的汉字纪地。后来还出现了“巩”字,又有人说还有“密”、“川”、“贵”、“西”等钱局的康熙钱。
康熙通宝还有俗称的罗汉钱,相传是年羹尧熔黄金罗汉所铸,色泽呈金黄色,康熙的“熙”字较通俗写法少一竖。其中有背大清及龙凤纹饰的宫钱,为收藏家所钟爱。当时,另外有福建宝福局于康熙60岁大寿时起铸有背穿干支的贺寿钱,每年一品,直至1722年康熙帝晏驾,一共10年,共铸造了10品,现在存在于世上的十分罕见。嘉庆通宝是清仁宗颙琰在嘉庆年间所铸。钱径2.2厘米至2.6厘米,重2克至4克。钱面文字“嘉庆通宝”以楷书书写,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
钱背满文左“宝”,右记局名19个字。少数钱背星月纹以及记地或吉祥汉字,如:桂、福、寿、康、宁等。
钱币上的吉语背文如:“天子万年”、“国泰民安”、“天下太平”、“日日生财”、“嘉庆万岁”、“唯和唯一”、“如卖三倍”、“四方来贺”、“五世同堂”等多达20种,为历代铸币所仅见。
清代货币、纸钞、铜币并行,至嘉庆年间发行新式银元,而光绪年间铸金、银币更多。洋务运动也影响到铸币业,两广总督张之洞曾于1887年委托使英大臣在英国订购全套造币机器,并在广东钱局首铸机制银元和铜元。
其后,各省纷纷仿效,购制国外机械铸造银、铜元。包括广东钱局在内,许多造币机均订购自著名的英国伦敦伯明翰造币有限公司。英国大工业的介入,使银币也沾染上西方色彩。
清代末期机制货币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手工铸币向机制货币的重大演变。从此,不但铸造货币的工艺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使流通了2000多年的圆形方孔钱寿终正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