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两与五铢

西汉成立后,汉武帝刘彻确立了五铢钱制度,无论铜钱的实际重量大小,在名称上依然沿用秦代“半两”之名。汉半两钱前后铸行五次。因汉初私铸之风甚盛,半两钱越铸越小。

汉武帝时期发行的五铢钱,开启了汉五铢钱的先河。五铢钱在两汉始终一统天下,直至唐高祖时罢废,盛行了700年,从而奠定了我国圆形方孔的传统。

五铢钱是我国古代钱币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也是用重量作为货币单位的钱币,在我国5000年的货币发展史上具有一定影响。

汉初铸造半两钱

半两钱始用于战国时期的秦国,称之为“战国半两”。秦统一六国后,统一的货币仍以半两为名,又称之为“秦半两”。秦灭以后,刘邦建立了汉朝。汉承秦制,货币制度也一如其旧。因汉代最初沿用秦代半两,故称为“汉半两”。

汉初仍袭用秦的半两钱制,但汉高祖刘邦为解决军费开支,采取权宜之计,货币减重并允许私铸,结果形似榆荚的“榆荚半两”大幅减重,“半两”已名实不符。

允许私人铸钱,结果铸钱者为获得暴利,普遍减轻钱的实际重量,往铜中掺杂铅铁,使得劣币横行,物价飞涨。

汉初因战争创伤,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在这种情况下,秦半两币值过重,流通不便,不利于国民经济恢复的弊端就显现了出来。于是,汉高祖刘邦下令减重铸造汉半两,以解决财政开支。

西汉初年铸造的钱仍然沿用秦代叫法,称为“半两”。但由于钱的方孔太大,周边像4片榆荚合成,所以当时民间称之为“榆荚半两”或“荚钱”。

这种钱比较标准半两,甚至秦二世时的减重半两钱,重量已大大减轻。即使如此,朝廷所铸的钱仍不敷所用。于是汉高祖又允许民间自铸荚钱,以发掘民间潜力,借助市场的力量自行增加货币供应量。

荚钱面值较轻,因而流通顺畅,特别适合于在特殊困难时期普遍贫困的平民使用。然而由于铸币权下放到私人手里,没有形成统一严格的管理,导致各地所铸货币形制各异,没有统一的标准。再加上前朝流弊犹存,各种不同样式、轻重的钱币同时在市场上流通,令百姓不知所从,货币的信用度很差。

还有一部分人借铸币牟利,在造币过程中掺假,随心所欲地偷换铸币原材料、任意减重、大量滥造,更加重了恶钱的泛滥,加重了百姓对货币的不信任感。

朝廷允许私铸举措仅是应急之举,虽然可解一时的燃眉之急,但也会助长民间盗铸钱币的歪风,终究不是长久的解决办法。

果然在公元前186年,汉朝朝廷终于忍无可忍,不得不出手整顿混乱不堪的货币市场。

公元前186年,汉朝朝廷决定加重货币来提高币值,由朝廷铸八铢钱。由于与南越及匈奴作战,军费开支大增,又重新实行货币减重,行5分钱。所谓5分,就是半两的1/5。

汉高祖末年和吕后时曾禁民私铸钱。汉文帝改铸四铢钱,并废除了禁止盗铸的法令。

如何稳定货币,健全钱法,是汉初朝廷所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经济课题。这一问题,在汉武帝时期经过艰难探索,最后才得以比较妥善的解决。

汉五铢钱的问世

汉武帝为了整顿财政,曾在公元前119年整顿过一次货币,但效果不好。因此,公元前118年就放弃了三铢钱,在桑弘羊的主持下,开始统铸五铢钱。

汉武帝铸五铢钱的目的在于解决奸铸严重,主要是改币式、币文,提高成钱难度,抑私撬盗铸,变动币重,以求能够合于流通的需要。事实上,五铢钱确实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从史书的记载看,汉代在发行了五铢钱以后,钱币使用得更加广泛,流通的渠道也更多了。

公元前118年,汉武帝诏令各郡国铸行五铢钱,称为“郡国五铢”。因其铸行于元狩年间,又叫“元狩五铢”。

郡国五铢钱与以前诸种西汉钱币有着明显区别,主要区别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增加钱重,法重五铢。郡国五铢钱以前的三铢钱较轻,这为私人偷铸货币提供了利润空间。因此,新的郡国五铢钱重量明显增加。

二是面背增加周郭。当时郡国经验证实,汉王朝认识到,三铢钱或四铢半两钱式虽提高了成钱难度,但仍不能抑制私铸盗铸。因此,自郡国五铢起,开始用成钱难度更大的面背皆有郭的特定钱式。

三是以规范的长体汉篆为币文书体。汉景帝铸四铢半钱时,就一改西汉传统的隶书风格币文为较为规整的长体汉篆。到了郡国五铢钱时,则正式采用规范化的长体汉篆“五铢”为其币文,其文笔结构更为严谨,书体笔画极其工整,字体修长挺拔,提高了刻范、浇铸的工艺技术要求。

四是“文如其重”。汉初以来一直采用铸行虚值货币的政策,汉武帝铸行三铢钱时,就开始逐渐采纳“文如其重”思想,试行足值货币以求维持朝廷铸币信用,抑制劣奸钱,便民使用。到了郡国五铢的铸行,则宣告西汉传统的虚值币制结束,用“文如其重”的五铢钱,以求解除西汉货币的信用危机。

经过汉武帝的这次货币改革,新的货币,即郡国五铢钱上,钱文为“五铢”,小篆书,光背,正面有轮无郭,背面则轮廓具备。

郡国五铢钱的直径2.5厘米左右,重约3.5克至4克。“五”字交笔斜直或有弯曲;“铢”字的“朱”字呈方折型,“金”字头较小,仿佛如一箭镞。少数钱上有一横划。其材料改用紫铜,因而有“发绀钱”之称。

郡国五铢钱的出现,对于打击私人铸造货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汉武帝时期后续的币制改革中铸造的上林三官钱,则是在桑弘羊的主持下开展的。

桑弘羊为汉武帝时大臣。自公元前120年起,终武帝之世,桑弘羊历任大司农中丞、大司农、御史大夫等重要职务,深得汉武帝宠信。他曾参与和主持了西汉王朝财政的多项改革,其中由他统铸的五铢钱意义深远。

公元前113年,为了彻底整顿货币,汉武帝采纳了桑弘羊的意见,决定深化货币改革。

当时,桑弘羊的意见主要是:

取消郡国铸钱的权利,由朝廷指定掌管上林苑的水衡都尉下属钟官、技巧、辨铜三官分别负责鼓铸、刻范和原料;郡国把所铸的旧钱销毁,把铜送至朝廷;废除过去铸的一切钱币,而以上林三官铸的五铢钱为全国唯一通行的货币。

汉武帝采纳了桑弘羊的意见。汉武帝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旧币一律废罢,并责令各郡国将以前所铸的钱一律销毁,所得铜料输给三官。新币选料严格,以铜范为母范翻铸之钱大小、式样一致,真正做到重如其文。于是,在桑弘羊的主持下,汉朝廷决定克服过去铸币权不统一,货币名义价值与实际重量不一致这两大弊端,进行彻底的币制改革。在当时,水衡都尉的属官钟官掌管铸造,技巧负责刻范,辨铜负责原料供应及检验铜的成色。这种新币名为“三官钱”,又称“上林三官钱”。这种五铢钱的大小、轻重适中,制作精细,有外廓可保护钱币不被盗磨,利于流通和长久使用。

上林三官是汉代主持铸造钱币的官员,由他们所铸规格整齐的五铢钱是钱币学与考古学上重要的分期标志,因而历来为人们所重视。

上林三官五铢钱钱文严谨规矩,“五铢”两字修长秀丽,风格较为一致。

“五”字交笔缓曲,上下与两横笔交接处略向内收。“铢”字“金”字旁有三角形、箭镞形两种,四点方形较短。“朱”字头方折,下垂笔基本为圆折,头和尾与“金”字旁平齐,笔画粗细一致。

上林三官五铢钱钱型整齐,直径为2.5厘米至2.55厘米,穿直径0.97厘米,厚1.5厘米至0.2厘米,比郡国五铢的郭略宽,而且深峻平整。钱的背面有内外郭,个别内郭四角微凸。

上林三官五铢钱的重量以3.5克至4克者为多,少数的超过4克。

上林三官五铢钱铸工精细,面背比较平整,内外郭宽窄均匀,规矩整齐。币材的颜色为红色,含铜量达到70%以上,含铅量约20%,比郡国五铢略低,但配比合理,物理性能好。

上林三官五铢钱的铸造工艺先进,多为铜范或制作极精细的泥范所造。三官钱形制及“朱”字头方折的特点,系由三铢钱继承而来,进而成为此后西汉时期五铢钱基本特征。

初期的上林三官五铢钱重量超过五铢,制作之精美前所未有,而且铸钱技术采用铜范法,铸出的钱币重量上都是一致的,绝对合乎标准,铸出的钱边缘都加以打磨,非常整齐。

上林三官五铢钱发行31年后,汉武帝去世。在此期间,铸成的钱数量很多,钱的范式也有变化。比如文字大小、书法结构都有出入。至于穿上半月、穿下半星、穿上下横、星月文等可能是识别的标志。

上林三官五铢钱不惜工本,私人铸造很难,无利可图,禁令又很严格,所以盗铸之风一时衰息。货币混乱的问题终于获得解决,币值得以长期保持稳定。这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把铸币权统一收归朝廷,没有强大的朝廷力量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这次币制改革,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将铸币权完全收归朝廷的一次创举,它使五铢钱成为质量稳定的钱币,一直流通至隋末,700余年间通行不废。这与汉武帝和桑弘羊的功劳是分不开的。

五铢钱历史沿革

五铢钱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流通时间最长的货币,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到唐高祖时废罢,流行了700多年。在此期间,先后有10多个王朝和政权,20多个帝王铸行过五铢钱。

魏晋南北朝时期,不同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形态,导致不同的货币流通形势。隋文帝受周禅即位建隋后,于581年铸行统一的标准五铢钱,文曰“五株”。这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次铸行五铢钱。隋五铢,史称“自是钱货始一,所在流布,百姓便之”。

唐王朝建立后,迅速出台了自己的铸币政策,行开元通宝钱,并确立其朝廷铸币的法币地位。五铢钱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动乱,金属货币的流通范围减小,而且形制多样,币值不一,出现了重物轻币的现象。三国时期的曹魏实行的实物货币政策,魏明帝时恢复铸行五铢钱,形制与东汉时期五铢相似。魏五铢钱钱径2.5厘米,重3.4克至3.5克。钱币上的“五”字交笔弯曲,“朱”字头圆行,外郭宽,字画显得比较肥大。魏明帝时期铸行的五铢钱,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刘备入蜀后铸造直百五铢钱大而厚重,后来铸逐渐减重,最轻薄者,不足0.8克。面文篆书“直百五铢”4个字,寄廓直读,即价值“100枚五铢钱”。

少数直百五铢背铭篆书“为”字,以示铸地益州犍为郡,这是方孔圆钱中最早刻记的钱。常背铸或背刻阴文和文饰,也有背铸阳文,如“为”、“工”、“王”、“十三”、“七”等字或四出文。

两晋是我国货币史上唯一没有铸造货币的朝代。西晋因为继承的是曹魏,所以用的是魏国的五铢钱。至东晋,大将军王敦手下的一名叫沈充的参军所铸五铢钱,所以,这种钱币又称“沈郎五铢”。沈郎五铢的钱文“五铢”两字横读,有外形。面有外郭。钱的直径大概1.9厘米,重1.15克。此钱制作工艺为模铸,既轻且小,如同柳絮和榆荚。

区区一个小吏,却有铸币行世的权利,不难看出,东晋时期对于货币的管制是十分松弛的,估计自行铸造地方货币的也不止沈充一个。

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段分裂时期,该时期币制十分混乱,各个地方铸造的五铢钱在形态、重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区别。

南朝宋国铸造了一种大钱,这种大钱被称为“当两五铢钱”。当两五铢钱直径2.7厘米,穿径一厘米,厚肉,重5克,面文“五铢”文字粗壮,面有外郭无内郭,背有内外郭;钱重量均不同两汉五铢钱。

南朝的齐国一直实行货币紧缩的政策,很少铸钱。齐高帝萧道成曾计划铸钱,但没有实行。齐武帝萧颐曾经派人到四川铸铜钱,后来因为成本过高而停止。

南朝的梁国在梁武帝萧衍建国之初即铸行新钱,不仅制造铜钱,而且还制造铁钱,当时的币制相当混乱。南朝的陈国铸币不是很多,史载仅铸陈五铢、太货六铢两种钱币。陈五铢也被称为“天嘉五铢”,这种钱币直径约为2.4厘米,重为3.4克左右。

“五铢”两字篆书章法稍异:“五”字交笔平直,形同两个对顶等腰三角形;“铢”头圆折而高出“金”头,外廓较宽。陈五铢后来虽然贬值,但在南朝仍属相对稳定、流通较广的货币。

南朝陈宣帝陈顼铸行一种新的钱币太货六铢,这种钱铜质优良,轮廓整齐,钱文瑰丽匀称,铸造精妙绝伦,居南朝之冠。

北朝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曾经在洛阳铸行年号钱太和五铢。其形制与汉五铢类似。

太和五铢的钱体大小轻重不一,大者直径2.5厘米,重3.4克;小者直径两厘米,重2.5克。太和五北魏宣武帝时曾改铸永平五铢。永平钱版式复杂,大小轻重不一,大型者多为朝廷铸造,小型者多为民间私铸。钱直径一般为2.2厘米至2.5厘米,重2.2克至3.2克;面文“五铢”,横读,制作比较工整。

北魏孝庄帝铸永安五铢,共有3种:一种是永安年间铸行的光背钱;第二种是永熙年间铸行的背“土”字钱;第三种是东魏孝静帝于兴和年间所铸行的背四出文钱。

在这3种永安五铢钱中,以北魏孝武帝铸行的背土字钱最具特色。该钱背部穿孔上方铸有一个“土”字,“土”字与背穿孔相连,正好组成一个“吉”字,所以当时又称吉钱,人人佩戴,以为吉祥。

北周武帝宇文邕曾经3次铸钱。561年铸布泉;574年铸五行大布和永通万国。这三种钱币形制精妙,笔法华美,素有“三大美泉”之称,被誉为六朝钱币之冠,在我国和世界的铸币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

北周三种货币均为方孔圆钱,钱文“布泉”、“五行大布”、“永通万国”均为玉箸篆,笔画肥瘦均匀,末端不出笔锋,就像是用玉石制成的筷子写成的,肥满、圆润、温厚、匀称。

布泉一枚当西魏五铢5枚,五行大布当布泉10枚,永通万国又当五行大布10枚,即一枚永通万国要合500枚五铢钱。

北周静帝铸的永通万国钱,“永通”是永远通行,“万国”表示天下万国。可惜铸行不到四年,就随着北周的灭亡而被销毁。

杨坚于581年在北周称帝,改国号隋,这就是隋文帝。他曾经铸行了一种合乎标准的五铢钱,并禁止旧钱的流通。隋代的五铢钱与前代相比,有着自己的特点,也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隋代五铢面文上的“五”字笔画挺直,与明显的穿廓竖钱,组成一个横写“凶”字形,钱面外轮较汉五铢钱略宽。钱背外轮内廓肉厚,钱文清晰,形制庄重大方,有上承汉五铢,下启唐开元钱币铸造风格。隋代五铢钱币厚薄、轻重、大小差异悬殊极大,有学者曾挑出3枚较为规范的隋五铢作对比,分别为外径1.2厘米,重1.23克;外径2.2厘米,重1.92克;外径2.3厘米,重2.87克。

隋代初期严格铸行足值五铢,反映了隋文帝励精图治、使民休养生息的治国战略,取得了全国经济的较大发展。

隋文帝颁布统一币制,并强制推行。针对私铸滥造钱币情况,一律融化为铜,依法没收。凡查出旧钱使用的地区,县令要受到扣除半年俸禄的处罚。除此之外,隋代初期还严厉打击掺假使劣。

唐王朝建立后,迅速出台了自己的铸币政策。

621年,“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确立了朝廷铸币的法币地位。同时,唐代又继承魏晋南北朝时期以绢帛为货币的传统,实行了“钱帛兼行”的货币制度。

唐代不仅制订了铸币官营、私铸非法的法律,而且实行了由朝廷买断铜、锡等铸币材料,不准私自买卖的政策,并配套出台了禁铜令、禁铸铜器令、禁销钱铸器令等法令。这样,五铢钱从汉武帝铸造直至唐高祖时的621年废罢,流行了7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