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磁头

是磁性录音中的电磁换能器,是磁性录音机的关键部件。它可将电信号转换成磁信号存储在载音体上;反之,也可将存储在载音体上的磁信号还原成电信号或者将磁信号消去。

磁头铁芯材料应选用磁导率高、矫顽力小、电阻率大及硬度大的软磁材料。

磁头分为:录音磁头、放音磁头、消音磁头、录放音两用磁头、同步磁头、测速磁头、单路磁头和多路磁头等。

放音磁头是将载音体上的磁性变化转换成电压变化的磁头。放音磁头与录音磁头的构造相同,只是前者的缝隙宽度必须小于最高音频率的波长。如果缝隙宽度为 0.0005 英寸(12.7 微米),在磁带速度为 7.5 英寸/秒(19.1

厘米/秒)时,从理论上讲,其放音的上限频率可达 15 千赫。但实际上,缝

隙的有效宽度还要稍微窄些,对 15 千赫的音频率来说,缝隙的宽度为0.00025 英寸(6.35 微米)就够了。磁带速度越低,放音磁头缝隙就相应地要求越窄。缝隙宽度为 0.0001375 英寸(3.49 微米)的放音磁头并不是罕见的。放音磁头结构的容差范围非常小,以致几乎不存在,所以现代制造方法包括有:把两极靴镀上一层金的或铜的薄膜,甚至使用真空喷膜法。这就能精确地控制填充材料的淀积厚度,并从而控制缝隙的宽度尺寸。

抹音磁头,将记录在载音体上的交变剩磁抹掉的磁头称抹音磁头。其结构基本上与录音和放音磁头相同。唯一差别是抹音磁头的缝隙要宽得多,以便延长磁带在极靴之间的磁场里通过的时间。因为抹音磁头的目的是从磁带上去掉任何剩磁,所以必须产生一个强大到足以使磁带达到磁饱和的磁场。为了产生这样强大的磁场,流过抹音磁头线圈的电流往往是相当大的。结果, 抹音磁头工作时的温度就很高。因为现代磁带具有很高的剩磁,用单缝隙抹音磁头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消磁效果,于是开始使用双缝隙抹音磁头。双缝隙抹音磁头的消磁效果超过 75 分贝,两条缝隙的尺寸不同,相互距离约为 1

/8 英寸(约 3.1 毫米),共作一个叠片组。

交叉场磁头是使录音偏磁电流和音频信号交叉通过的磁头。当磁带在常规录音磁头前通过时,偏磁磁场在缝隙中心达到最高值,而当磁带脱离磁场的影响后,偏磁磁场就减弱。这些偏磁磁场的拖曳部分,往往使磁带去磁, 而引起刚录下的高频分量就出现局面部分抹音的现象。某些录音机制造厂试图用交叉场磁头来改善这种状况,其方法是用一只附加的交叉场磁头,使录

音偏磁电流从磁带的带基面通过,而音频信号则按通常的办法加在磁带的前面。交叉磁场的安装角度,应刚好使磁带能很快地离开偏磁磁场,以减少局部抹音效应。虽然偏磁磁头从不与磁带的带基相接触,但装磁时为了方便还是要把它从带道上摇开。

多磁迹磁头,为了特殊用途,往往需要把若干只磁头装配在一个屏蔽盒内,这样的磁头就称为多磁迹磁头。一个多磁迹磁头可以包括 2 个、3 个、4 个、6 个、8 个、12 个或 16 个单独的磁头。所有这些磁头的录音缝隙,都应装配在一条直线上。为了防止两个相邻磁头的信号之间出现串音干扰,每一个磁头绕组都必须加以足够的屏蔽;每一磁头的极靴都必须精确调整,使其缝隙排列成相同的相位。为了防止位移,通常都灌进树脂定位。最后,装配完了的部件还要加以磨光,以便磁带的整个宽度都能在平滑的磁头表面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