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录音机
一、录音机
磁带录音机,一种以磁带作载音体记录声音的机电设备。它主要由磁头、传动(走带)机构、录音放大器、偏磁振荡器、放音放大器等部分组成。
钢丝录音机,是磁性记录技术发展史上的第一代磁性录音机,它以钢丝作载音体。由于钢丝的矫顽磁力小于磁带磁粉的矫顽磁力,其断面形状对记录波长短的信号不如磁带有利,因而在同样的频带宽度下,钢丝必须具有比磁带大得多的线速度。这是钢丝录音的主要缺点。所以,它已被磁带录音机所代替。
盒式磁带录音机,是指使用盒式磁带的录音机。磁带速度一般均为 4.75厘米/秒。盒式磁带录音机多做成袖珍式或便携式,也有做成台式的或与收音机装在一起的。盒式磁带录音机多用小型驻极体电容传声器录音,一般装在机内;也有用外接手持式传声器的,其上装有遥控开关,便于携带录音。循环磁带录音机,使用头尾相接成环状的录音磁带的录音机称为循环磁
带录音机。它的特点是,放音时可多次连续重放同一内容而无须倒带。环状磁带绕在环形盘或盒式循环带盘上,也有的挂在复滑轮上。循环磁带录音机多用在需要多次连续重复同一内容的场合,如电话局天气预报、电视节目预告、展览会自动讲解,以及在生产科研工作中用作程序控制、频谱分析等。单声道录音机,只能录、放一个声音通道信息的录音机称为单声道录音
机。它可分为单磁迹、双磁迹和多磁迹等类型。目前双磁迹单声道录音机使用较普遍,这种录音机可使一盘磁带进行上下两次录音。
多声道录音机,指能同时录、放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音通道信息的录音机。例如,双磁迹两声道录音机、四磁迹四声道录音机、八磁迹四声道录音机等。
立体声录音机,一种用于记录或重放立体声信号的录音机。它将立体声的各声道信号分别记录在相应的磁迹上。
光学录音机,在电影方面专用的,将声音通过光学系统记录在胶片上的装置。由下列部分组成:供、收片盒;带动胶片运转的传动部分;将话筒内发出的音频电流,经调制器调制后,控制录音光源变化的装置。供片盒内的胶片,由传动齿轮输送至录音部分,然后收进收片盒。在整个输片过程中, 胶片的长度必须保持一定,即使胶片本身产生一些轻微的收缩,也要用张力调节轮控制,避免旋转不均匀而引起还原时失真。当录音光学系统装置在适当位置上时,就能够在声带胶片上成象。同时,为了防止运行不均匀也装有稳定器。传动轮是空的,里面有反光镜,将透过声带的光导入录音监视器内。能通过连动马达进行摄影、录音同步运转。录音方式有采用电流计的 RCA 变积和变密式两种。上述两种录音系统都使用光电管还音。
同步录音机,指能与其他设备配合录音,并在重放时能与某一信号保持同步的录音机。大型同步录音机使用带齿孔的磁带,磁带和影片均用同轴的或同转速的齿孔传动,从而达到声画同步。小型同步录音机使用无齿孔磁带, 录音时用一单独磁迹记录摄影机的速度信号。该信号称为导频信号,一般为50 赫、1.3 伏。放音时,用外来控速信号(如电源的频率 50 赫)同磁带上重
放出来的 50 赫导频信号进行比较并得出误差信号,再用该误差信号控制主导
电动机的转速,从而使两个 50 赫信号达到同步。由于声画编辑机的输片同步电动机亦用同-50 赫电源驱动,影片与磁带即实现了同步。导频信号的传送
方式分有线和无线两种。无线传送方式是用标准频率发生器控制摄影机的片速,而同步录音机则录下装于机内的另一标准频率产生器的信号,以代替摄影机送来的导频,从而取消了摄影机与录音机之间的连接线。
脉冲编码调制录音机,这种录音机与一般录音机的区别在于,它不是采用模拟记录而是采用数字记录。录音时先将音频信号通过编码器变换成脉冲编码信号,然后再用调频的方法记录在磁带上。放音时,先把由磁带上取出的信号送到鉴频器,解调出脉冲编码信号,再送到解码器还原为音频信号。通常在解码器之前还有缓冲储存器,以消除磁带记录产生的抖动,并用时钟电路来保证编码、解码脉冲一一对应。此录音机的特点是音质受磁带性能影响较小,信噪比较高,抖晃率较小,频率响应较宽,动态范围较大。但对记录设备要求较高,电路比较复杂,因而体积较大,成本较高。一般用于电影制版原版录音、录制唱片原版录音、珍贵音响文献录音等要求较高的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