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致力维新变法

中日战争爆发后,清军屡战屡败。当时张之洞由湖广总督调任两江总督。他感到筹措防务需要能人,于是想到了黄遵宪,就奏请光绪皇帝调黄遵宪回国。

1894 年底,黄遵宪结束了十几年的外交生涯,回到国内。第二年春天即去江宁(今南京)拜见张之洞。黄遵宪怀着满腔忧国之情,准备施展自己的才干,大干一场。然而张之洞是洋务派的首领,又是一位老官僚,他看惯了别人在他面前唯唯诺诺,可黄遵宪虽是他部下属员,却无半点奴颜婢膝之态, 而且还本着“当仁不让”的精神来指教张之洞,使这位大帅很不舒服。所以黄遵宪自然没有受到重视,被“置之闲散”,后来康有为在《黄公度诗集序》中回忆当时的情形写道:“闻公度以属员见总督亦复昂首加膝,摇头而大语。吾言张督近于某事亦通,公度则言吾自教告之,其以才识自负而目中无权贵若此。岂惟不媚哉!公度安能作庸人。卒以此得罪张督,乃闲居京师。”黄遵宪本不是盛气凌人,倒有那么一种不亢不卑的书生本色。他谈笑自若的神态更带有一位外交家和政治家的风采。“昂首加膝”的习惯也正是他多年外交活动形成的。张之洞看不惯这些,自然没有委派黄遵宪以重任,只叫他去办理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五省积压的教案。所谓教案,是指牵涉到外国在中国的教会、教士、中国教民与中国平民之间种种矛盾纠纷造成的事件。这些事情处理起来往往十分棘手。然而黄遵宪一到、凭着他的才干和丰富的外交经验,许多悬而未决的“难题”,迅速地被他解决了。

黄遵宪在湖北办理教案期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听说台湾被割让,黄遵宪心情十分悲痛,他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写道:“新约既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联络 200 余年所收为藩篱者,竟拱手而让之他人;而且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业。吾辈幸为一卑官, 不与闻其事;然射影已来,噬脐将及,其何以善其后耶?⋯⋯时势至此,一腔热血,无地可洒,行且被发空山,不忍见此干净土化为腥膻也。”然而黄遵宪并没有“被发入空山”,而是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康有为掀起的维新变法的运动中。

康有为,广东南海人。1882 年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没有考取,南归途经上海时“大购西书以归”,潜心研究。西方学说的影响,特别是中国社会的剧烈的变动,使他逐渐形成了维新变法的思想。 1888 年,他第一次上书光绪皇帝,初步阐述了他的变法主张。虽然皇帝没能看到上书,但康有为的名字,却几乎传遍了京城。1895 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参加考试的各省举人,群情激愤,他们公推康有为起草给光绪皇帝的万言书, 即“公车上书”。反对和约,请求变法。由于顽固派官僚的阻挠,皇帝并没有看到公车上书。然而参加考试的各省举人,却把万言书带回各省,使之广为流传,变法运动渐渐兴起,康有为也成了变法运动的领袖人物。为了大造舆论,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了万国公报,又组织强学会。

1895 年秋,黄遵宪在上海第一次见到了康有为,两人谈得很投机。黄遵宪加入了强学会,并成为积极分子。后来,强学会及机关刊物《中外纪闻》

(前身就是万国公报)被顽固派查封,黄遵宪非常气愤。他决心在上海另办一种报刊,作为维新运动的宣传阵地。1896 年 3 月,黄遵宪写信给梁启超, 邀请他到上海办报,从此开始和梁启超结交。梁启超也是广东人,并有“神

童”之称,他是宣传变法维新的干将,当时梁启超只有 20 来岁,黄遵宪比他

大 17 岁,但黄遵宪与梁启超可以说是忘年交,他们互相尊重相处很好,亲密友谊保持了一生。黄遵宪逝世前一年,给梁启超写信还说过“国中知君者无若我,知我者无若君”的话。

为了办报,黄遵宪捐款 1000 元,并多方努力,经过几个月筹备,8 月 9

日,这份新的刊物终于问世了。梁启超担任主编,每 10 日 1 册,每册约 20 余页。该报以变法图强为宗旨,设论说、谕折、京外近事、中西报译等栏目。

《时务报》一出版,立刻受到读者欢迎,“一时风靡海内外,数月间,行销至万余份”。

10 月,黄遵宪奉召人京。按清朝的制度,只有高级官吏才能由皇帝特旨命令进见,道、府以下的官吏,必须由吏部带领分批引见。黄遵宪这时还只是个道员,自然只有等待吏部引见,但光绪帝却破格下特旨召见黄遵宪。光绪帝名叫爱新觉罗·载湉,是道光皇帝之孙、慈禧太后的侄子,从 4 岁起, 就在慈禧的“训政”下做皇帝。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与慈禧太后之间矛盾越来越大。1889 年,光绪帝 19 岁,举行“大婚典礼”,按清代制度此后皇帝应该“亲政”,所以慈禧太后不得不宣布“归政”,退居颐和园,但要政还须请示她,她仍掌握着内外大权。为从慈禧太后手中夺回统治权,并振作图强,光绪帝积极支持、任用维新变法派人物,以削弱后党一派的势力。

光绪帝在召见黄遵宪时,知道他去过许多国家,就问他:“西方各国的政治为什么胜于中国?”黄遵宪答道:“西方国家强大都在于变法。”还说: “在伦敦时,听一位老人讲,百年以前英国还不如中国!”光绪听后连连点头。光绪召见后,黄遵宪又受到户部尚书翁同龢的接见。翁同龢是光绪的老师,帝党的领袖,他对黄遵宪的印象是:“诗文皆佳。”

光绪皇帝召见后不久,清政府派黄遵宪为出使德国大臣。由于德国当时正阴谋强迫清政府“租借”胶州湾作为军港,便制造借口,拒绝黄遵宪出使。先是说黄遵宪“官阶尚小,不足膺钦差大臣之重任”,后来又表示;“中国如肯以一岛可以泊船、屯煤如香港之类者畀之,彼当接待。”黄遵宪不愿意国家因此受到要挟,便要求清政府收回任命,自己继续留住北京,以书信指导《时务报》的工作。

1897 年夏,经翁同龢推荐,黄遵宪被任命湖南长宝盐法道,负责管理一省食盐的生产和运销,同时兼管一路的钱谷和刑名。黄遵宪到达湖南后,原湖南按察使李经义因事进京,由黄遵宪代理湖南按察使,掌管一省刑狱和官吏的考核。当时湖南巡抚陈宝箴是支持变法的新派人物,黄遵宪上任后,积极协助陈宝箴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的改革。在黄遵宪的建议下,陈宝箴同意创办一所时务学堂,以培植变法人材。黄遵宪还提出邀请梁启超来湖南担任时务学堂的总教习。

梁启超到湖南后,倡议创办南学会,以推动地方自治。南学会虽名为学会,但实际上却具有地方议会的规模。它的组织大致是这样:先由巡抚选派本地绅士名流 10 人、分任总会长、副总会长。然后由总会长、副总会长吸收

州县绅士为会员,组成分会。南学会总会每 7 天讲演一次。由梁启超、黄遵宪、谭嗣同等人主讲,阐述国际形势和国内大事,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主张发展地方民族工业。南学会成立后,黄遵宪共作了 9 次讲演,其中南学会举行的第一次讲演会就是由黄遵宪讲的。由于黄遵宪多年海外生活的经历和生动的语言,使听者大开眼界,黄遵宪也因此名声大震。

1897 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瓜分危机迫在眉睫,康有为再次上书光绪皇帝,指出再不进行变法,那么不仅“苟安旦夕,歌舞湖山”做不到,而且想当一个普通的“长安布衣”也不可能。这次光绪帝终于看到了康有为的上书,书中激烈的言辞,使光绪深为感动,他决心变法图强,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他让翁同龢接见康有为,下令康有为等筹划变法。1898 年 6 月 11 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百日维新”正式开始。

由于黄遵宪多次受到陈宝箴等人的推荐,光绪又曾与黄遵宪面谈过,对黄遵宪有一定的了解。1898 年 2 月,光绪曾向翁同龢索要《日本国志》,仔细阅读。“百日维新”开始后,光绪两次下令要黄遵宪进京。8 月,又任命黄遵宪为驻日公使,光绪帝幻想变法维新能得到日本国的帮助,由于黄遵宪熟悉日本,又有丰富的外交经验,相信他能够作好争取日本方面支持的工作。

可是,黄遵宪到达上海后,就得了痢疾,由于他长期身体虚弱,这次一病不起,所以滞留上海,无法北上。

就在这时,北京的形势发生了突变。维新派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改革,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极力反对。9 月21 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皇帝,并宣布“亲政”,下令逮捕维新派,百日维新失败了。

顽固派自然不会放过黄遵宪。10 月 9 日,上海道蔡钧奉命将黄遵宪扣留于洋务局,派 200 余人围守,候命押解北上。然而黄遵宪并没有遭到杀害, 成为维新派领导人中少数幸存者之一,这一方面是由于他平日交游广阔,此刻朝中有人帮他说情,更主要的则是英国、日本等国出面,对清政府施加压力。英国驻上海总领事向清政府声言:“如中国政府欲将黄遵宪不问其所得何罪,必治以死,则我国必出力救援,以免其不测之祸。”日本驻华公使也向清政府提出交涉,声言查办黄遵宪,“有伤两国交谊”。这就使顽固派不得不有所顾忌,只好释放了黄遵宪。

10 月 15 日,黄遵宪乘舟南归。

在家乡,黄遵宪表面上过着安闲恬静的生活,而内心却非常苦闷,一种难以抑制的忧愤时时涌上心头。在他的屋里挂着“时局图”。两边的题词写道:“沈沈酣睡我中华,那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他盼望着中华民族的觉醒,希望看到强大的国家。

晚年,黄遵宪把自己一生所作大部分诗篇加以整理,编成了《人境庐诗草》的诗集。黄遵宪的诗,清新刚健,富有爱国激情。在我国近代诗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黄遵宪因此被誉为“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