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声援营救 谴责暴政
法庭内,七君子慷慨陈词,驳斥诬陷;法庭外,全世界齐声援助,竭力营救。法庭内外,“爱国救国”、“团结抗日”的呼声汇成中华民族的主旋律。
国民党当局逮捕七君子,妄想以暴政扑灭人民的爱国救国运动,其结果反而使抗日救亡运动越来越蓬勃发展,救国会组织更加坚强壮大。为营救七君子,为声援救国会,为谴责国民党政府暴行,国内外爱国人士都不顾一切地挺身而出。
1936 年 12 月 16 日,马相伯、何香凝、宋庆龄三位救国会领导人,以亲笔签名的形式,向全国同胞发表了《为七领袖被捕事件宣言》:“要求政府立刻无条件恢复被捕九位先生(指七君子加上孙晓村、曹孟君)的自由,释放一切因爱国行动而被捕的同胞,以巩固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合作,加强全民抗敌的力量。”
1937 年 1 月 20 日,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请愿慰问代表团 21 人,正式具名备状,从上海赶到苏州,向高等法院请愿,要求无条件释放七君子。
七君子被捕事件,很快在国外也引起了强烈反响。旅居欧美、东南亚各国的华侨和国际知名人士纷纷发起救援运动。旅美华侨柳无垢、陈其瑗、刘维炽等 300 多人签名发表《为营救抗日救国七先生告海外同胞书》。哲学家约翰·杜威、相对论发明者爱因斯坦等国际知名人士,以及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纽约神学院等高校的教授,《新共和》、《民族》等杂志的主编共 16 人,致电蒋介石、孔祥熙、冯玉祥等人, 对七君子的被捕深表关切。英国、法国的著名人士如罗素、罗曼·罗兰等, 也致电国民党政府,要求恢复七君子的自由。国际和平大会致电国民党政府, 要求对七君子从宽处理,即予释放。
1937 年 4 月 4 日,《起诉书》发出后,全国各界人士更加群情激愤,纷纷谴责国民党政府的无理诬陷和暴行,再一次引起了“救国无罪”的群众运动高潮。
4 月 12 日,中共中央发表宣言,坚决反对《起诉书》,要求“立即释放沈、章、邹、李、王、沙、史诸爱国领袖及全体政治犯。”
上海文化界谢六逸、叶圣陶、胡愈之、夏丐尊、艾思奇等近百人,联名要求国民党政府恢复七君子自由,撤消对陶行知的通辑令。
在第二次庭审时,与七君子在法庭内的尖锐斗争相呼应,救国会在法庭外开展了名震一时的“救国入狱运动”。这是由宋庆龄、何香凝、诸青来、胡愈之等 16 人,共同签名发起的。
为了营救七君子,更为了争取抗日救国的合法和自由,6 月 25 日,即第二审的当天,16 人向苏州高等法院呈文具状。文中说:“爱国如竟有罪,则具状人等,皆在应与沈钧儒等同受制裁之列。具状人等,不忍独听沈钧儒等领罪,而愿与沈钧儒共同负责起救国而发生之责任。”充分表达了救国爱国
人士的无畏气概和爱国热诚。
第二天,16 人向上海新闻界发表书面谈话,说明救国就是因为爱国,救国与爱国是无罪的,并介绍他们发起“救国入狱运动”的动机、经过及希望。
同时,他们还发表了《救国入狱运动宣言》,宣称:“我们准备去入狱, 并不是专门为了营救沈先生等。我们要使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决不是贪生怕死的懦夫,爱国的中国人决不只是沈先生等七个,而有千千万万个!中国人心不死,中国永不会亡!”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话语,这是全中国人民的肺腑之言,这是中华民族之声。
“救国入狱运动”在社会上引起极大震动,全国各界人士纷纷响应,踊跃参加。7 月 2 日,作家何家槐等 13 人,具状投案,愿为救国而与七君子“负联带责任”。7 月 3 日,电影界著名导演和演员应云卫、袁牧之、赵丹、郑君里、白杨等 20 多人,向江苏高等法院具状,请求收押,誓与七君子“同享自由或同受处罚”。许多大学教授、大学生、工商界人士,也都签名要求“爱国入狱”。由于这一运动是由宋庆龄发起的,而且采取和平合法的斗争形式, 所以尽管声势浩大,风起云涌,国民党当局也不敢公开干涉和镇压,只是无可奈何地装聋作哑。
7 月 5 日,宋庆龄怀着愤怒的心情率领诸青来、胡愈之等 12 人来到苏州, 要求法院对他们进行收押。宋庆龄义正词严地说道:“如果他们七位因为主张抗日救国而有罪入狱,那么我们十多人也应共同负责,一同坐牢;如爱国无罪,那么应同享自由,立即释放他们七位。”法院院长无言以对,只是再三说,因沈案有各种困难,法院方面未能迅速了结,作为遁词。宋庆龄等人明确表示,他们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营救沈钧儒等七位先生。同时也为了遵守纪律,争取爱国无罪。
经过一整天的对话,最后检察官解释说,不收押的原因是因为无确实证据,并被迫回答了宋庆龄等人提出的四个问题。
问:“救国会是否有罪?”
答:“救国会是以救国为目的,当然无罪,但救国会内有不良分子则属可能。”
问:“检察官对于我们请求侦查是否允许?” 答:“当然准备开始侦查。”
问:“我们提出证据,法院是否受理?” 答:“当然受理。”
问:“救国会其他成员,倘照我们办法向法院递状,是否能受到同样待遇?”
答:“只要在本院管辖范围之内,当然同样办理。”
中外报刊都以很大版面报道了宋庆龄等到苏州请求收押审讯的经过,使国民党当局十分狼狈。
宋庆龄在返沪后又发电报给蒋介石、林森(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冯玉祥(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孙科(立法院院长)、居正(司法院院长)、于右任(检察院院长)、戴季陶(考试院院长)等,表明自己救国入狱的坚定决心。电报说:“庆龄等及全国救亡运动中人,断不敢坐视沈等瘐(yǔ)困而己身享自由。”
在国内外进步舆论的强大压力下,国民党当局不敢贸然对七君子判罪, 也不敢轻率地对七君子下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