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非文学
在非洲东部地区,使用当地的语言——斯瓦希里语的文学和使用外来的
语言——英语的文学并存。东非文学以坦桑尼亚和肯尼亚两国较突出。
坦桑尼亚位于非洲大陆东部沿海,东临印度洋,陆上与肯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扎伊尔、赞比亚、马拉维和莫桑比克等国接壤。绝大多数居民属班图语系尼格罗人,其中以苏库马、查加、哈亚、戈戈、赫赫和尼扬韦齐等族人数较多。国语为斯瓦希里语,但英语在坦噶尼喀也比较流行。1889 年沦为德国殖民地,1890 年又变成英国“保护国”,1961 年坦噶尼喀首先宣布独立,1964 年桑给巴尔建立人民共和国,同年组成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联合共和国,随后改称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坦桑尼亚的斯瓦希里语文学和英语文学是有密切联系的,前者历史比较悠久,并对后者有所影响。斯瓦希里语文学可以上溯到 18 世纪初,19 世纪 80 年代以后取得很大发展,20 世纪60 年代之后又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出现了如夏巴尼·罗伯特(1909——1962)
这样的著名作家。英语文学要年轻得多,是本世纪 60 年代初才诞生的,还没有大作家问世。
夏巴尼·罗伯特生于农民家庭,是个伊斯兰教教徒。他一生写了 20 几部作品,包括诗歌、小说、传记等,比较重要的有《可信国》(1951)、《农夫乌图波拉》(1956)、《非洲人之歌》(1956)、《我的生活和五十岁以后》(1961)等。尽管作为艺术创作来说他的某些作品具有明显的缺欠(如说教性质),但是他的作品仍然受到坦桑尼亚读者的热烈欢迎,得到坦桑尼亚评论界的高度评价。这是因为,他是个土生土长的坦桑尼亚人,他与他的祖国和人民息息相通,他善于把伊斯兰教的传统信仰与人民大众的现代理想巧妙结合起来。如在第一部小说《可信国》里,他首先描写了“可信国”所存在的种种弊端——专制、贪污、残暴、落后;然后描绘出一幅未来国家的美好图景——和睦友爱,勤俭节约,民主自由,科学发达:最后表示相信, “可信国”必然能够变成一个繁荣幸福的乐园。
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沿海,东南临印度洋,陆上与索马里、埃塞俄比亚、苏丹、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等国接壤。全国有 40 余个部族,其中班图语系尼格罗人,如基库尤族,卢希亚族、梅鲁族等人数较多。国语为斯瓦希里语。1895 年成为英国“保护地”,1920 年沦为英国殖民地,1963 年宣告独立,次年成立肯尼亚共和国。肯尼亚虽然也有斯瓦希里语文学存在,可是却没有像坦桑尼亚那样产生夏巴尼·罗伯特一类具有广泛影响的作家;反之,肯尼亚的英语文学虽然也像坦桑尼亚的英语文学那样年轻,可是却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除了杰出的作家恩古吉(1938——)之外,还可以举出如下几个重要作家名字:格·奥戈特(1930—)、基贝拉(1940——)、梅佳·姆旺吉(1948
——)等。
恩古吉毕业于乌干达马凯雷雷大学和英国利兹大学。他以剧本《黑隐士》(1962)而登上文坛,随后发表了几部长篇小说:《孩子别哭》(1964)、
《一河之隔》(1965)、《一粒麦种》(1967)、《血的花瓣》(1977)。前三部小说都是描写肯尼亚殖民地时代的状况,表现肯尼亚人为争取土地和自由而斗争的主题,指出长期以来肯尼亚人对待现实生活始终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忍气吞声的态度,一种是坚持斗争的态度。其中,第三部小说《一粒麦种》在思想上和艺术上最为成熟。这部小说采用主人公回忆往事的形式写成,通过一系列历史事件揭示出主人公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这个主人公曾经参加过民族独立运动,但是后来却在紧急关头出卖了自己的同伴;他感到良心上的谴责,终于不得不坦白了自己的罪行。与这个人物相对
照,小说还成功地刻画了在民族独立运动中英勇献身的战士形象。表现手法多样,艺术构思复杂,心理描写细腻等特点则表明作者在艺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