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综复杂的古代文学
在 20 世纪初期之前的印度尼西亚古代文学,其实是由属于不同语言文化的爪哇古代文学、马来古代文学、巽他古代文学和巴厘古代文学等组成的, 尚未形成统一的民族文学;非但如此,这个时期的文学又先后受到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所以,印度尼西亚的古代文学显得颇为错综复杂。
据说印度尼西亚现代居民的祖先——古印度尼西亚人是公元前 20 余世
纪至公元前 2 世纪由亚洲大陆东南部迁入的。他们本来可能属于同一语言文化体系,可是由于迁移时间和地点不同,由于海洋山川阻隔,所以逐渐演变成为不同的风俗、习惯、语言和文化。
反映这时人们生活的文学作品属于口头创作范畴,包括神话传说、咒辞歌谣和民间故事等。神话传说是人们借助想象解释自然现象的产物,如巨牛晃动脑袋引起地震,人类从竹子里产生等都带有当地特点。咒辞是人们企图利用语言趋吉避凶的手段,如召唤死者灵魂的《招魂咒》,祈求狩猎好运的
《捕鳄咒》,赞美司谷女神的《司谷女神咒》等;而歌谣则表现更加广泛的生活,并且形成一定的格律,成为后世诗歌的雏形,如被称为板顿的四行歌谣就是其中之一,有一首是歌咏爱情的——“挑个地方来洗澡,一要海湾二要沙滩好。挑个姑娘来配亲,一要俊秀二要人灵巧。”民间故事可以分为动物故事和谐谑故事两类,前者把动物拟人化,其中最有名的是以小鼷鹿为主人公的《小鼷鹿的故事》,小鼷鹿虽然身小体弱,但却机智灵活,因而能够保护自己以及其他弱小动物,一再战胜老虎、鳄鱼等凶猛动物,甚至被推举为森林之王;后者往往以小人物为主人公,嘲讽各种不良现象。
印度尼西亚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叶调,大约产生于公元前 2 世纪。从
这时起到公元 13 世纪末止,印度尼西亚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受到印度的直
接影响。在公元 3 至 7 世纪间,先后成立了一些奴隶制王国,如达鲁曼、诃陵和古泰等。7 世纪中叶,开始步入封建社会,较为重要的国家和王朝有室利佛逝、珊闍耶、夏连特拉、新柯沙里和麻喏巴歇等。
这个时期的印度尼西亚文学是在印度文学的哺育和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印度梵文文学,尤其是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为印度尼西亚文学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相传 9 世纪时已有《罗摩衍那》的译本出现, 而传到现在的最早译本则是《摩诃婆罗多》的古爪哇文译本,译者是宫廷文人。他们的功绩不仅在于首先将《摩诃婆罗多》传入印度尼西亚,而且模仿史诗的格律创立一种称为“格卡温”的诗体。首先使用格卡温诗体进行写作的诗人是甘瓦,他根据《摩诃婆罗多》故事创作了歌颂英雄阿周那战胜罗刹王并获得美满姻缘的《阿周那的姻缘》。自此以后,格卡温诗颇为流行,名著有达尔玛扎的《爱神被梵烧》(1115——1130),塞达和巴努鲁的《婆罗多大战记》(1157)等。这些作品虽然都取材于印度史诗,但是已经走出单纯翻译的圈子,进行了再创作,并且往往含有为本国君王歌功颂德的意图。
从 13 世纪末起,伊斯兰教传入印度尼西亚,其势力迅速扩展开来,逐渐取代了印度势力。在政治上马六甲、马打蓝、万丹和亚齐等穆斯林王国纷纷崛起。在文化上,阿拉伯和伊朗文化的影响日益明显。
这时印度尼西亚文学的变化表现为印度文学影响的衰落和阿拉伯、伊朗文学影响的加强。早在麻喏巴歇王朝时期,不少作品便已显示出摆脱印度影响走向独立自主的倾向,故事取自本国历史和社会生活,人物多为本国帝王
将相。如帕拉班扎的《纳加拉克达卡玛》(1365)是麻喏巴歇王朝的颂歌,
《巴拉拉敦》着重记述庚·阿洛王的业绩,《邦格拉兰》把印度的毗湿努大神说成是爪哇的缔造者,《巽他衍那》讴歌巴查查兰公主不甘受辱、为国捐躯的壮举等。与此同时,伊斯兰教的先知故事(如《穆罕默德传》等)和阿拉伯、伊朗的神话传说、民间传奇大量涌入,从而促使印度尼西亚(以马来为主)产生两种新文体,即传奇小说和长篇叙事诗,此外王朝历史也得到相应发展,这三种体裁是当时文学作品的基本形式。王朝历史的代表作品《马来由史话》(1612——1615)是马六甲王朝宰相拉囊依据长期流传的《马来由传记》写成的,全书分为 34 章,详细记述马来王朝的兴衰,从马来王族的祖先起笔,然后叙述马六甲王朝的创立和兴盛,最后写到西方殖民者的侵入和马六甲王朝的灭亡。尽管其中包括若干传说和虚构,内容不尽可信;但是由于作者比较熟悉历史,又经过仔细研究,所以仍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此外,该书语言精练,文字简洁,被誉为马来古代文学之典范。传奇小说的代表作品是无名氏的《杭·杜亚传》(17 世纪)。关于杭·杜亚的故事,似乎早已存在,如《马来由史话》便有所记载。这个故事可能来源于民间口头创作,后来经过文人加工成书。杭·杜亚出生于贫苦家庭,才能出众,武艺高超,被马六甲国王任命为侍从。他的第一个功绩是奉命出使麻喏巴歇为国王求亲时,多次识破对方的阴谋诡计,赢得了胜利的结果。继之,他又在出使中国、印度、罗马和阿拉伯等国的过程中,克服重重困难,千方百计维护马六甲的利益和尊严,从而提高了马六甲的国际地位。此外,他还与葡萄牙殖民者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勇敢地击退了敌人的进犯,自己也在战斗中负伤。最后,他隐居山林,直至逝世。杭·杜亚在历史上是否实有其人,目前难以断定。就这部小说所刻画的杭·杜亚形象而言,显然是具有浓重传奇色彩的。作者的主要意图在于表彰他的爱国精神,把他写成智勇双全的民族英雄。大约也正因为如此吧,所以几百年来这部小说一直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广泛流传,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其影响之大,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可谓首屈一指。当然,在杭·杜亚身上也有对国王愚忠的一面,如当国王听信小人谗言下令将他处死时,他没有奋力争辩和反抗,而是俯首贴耳束手待毙; 当他的结拜兄弟杭·直巴为他而挺身造反时,他非但没有加以支持,反而站在国王一边,镇压造反,并杀了杭·直巴。不过,从整体来说,杭·杜亚仍然不失为救民族于水火的英雄。长篇叙事诗的代表作品是《庚·丹布罕》(18 世纪)。这部作品的作者已不可考,其故事大约形成于 17 世纪,用文字记载
下来可能是 18 世纪的事。一般认为,《庚·丹布罕》取材于爪哇班基故事(这类故事都以东爪哇固里班王子伊努·克达巴迪为主人公,叙述他的爱情和冒险生活,情节离奇曲折,富有传奇色彩,广泛流传于东南亚各国),写的是拉登·曼德里(即伊努)和庚·丹布罕双双殉情的悲剧。王子拉登·曼德里和平民出身的庚·丹布罕互相爱慕,私订终身,受到王后的阻挠。王后先将二人分开,再派人杀死庚·丹布罕。庚·丹布罕临死前要求将其尸体放在木筏之上,任其顺水漂流。当木筏漂到拉登·曼德里狩猎的地方时,拉登·曼德里见到庚·丹布罕的尸体,悲痛万分,随即拔剑自刎,以身殉情。国王听到这个可怕的消息悲愤不已,命人将拉登·曼德里和庚·丹布罕合葬一处, 把悲剧的制造者——王后废黜。除《庚·丹布罕》外,还有《贝达沙丽》、
《耶丁·尼斯达巴》、《猫头鹰之歌》和《希姆布》等也是比较著名的长篇叙事诗,其中《希姆布》是以华人惨遭荷兰殖民者屠杀的“红溪事件”(1740)
为题材的。
1602 年,荷兰政府批准成立联合东印度公司,从此开始了对印度尼西亚
的殖民统治。 1870 年,荷兰当局又在印度尼西亚推行土地法和全面占领的新殖民政策,迫使印度尼西亚逐步变为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在这个期间, 印度尼西亚人民举行过多次起义均告失败。1910 年,荷兰征服整个印度尼西亚。
这个时期印度尼西亚的古代文学逐渐衰落,只有 17 世纪亚齐的宫廷文
学和 18 至 19 世纪马打蓝的宫廷文学出现过短暂的繁荣,前者的成果有模仿伊朗文学的布哈利的《众王冠》和努鲁丁的《御花园》,后者的成果有朗哥瓦西多的《忧虑岁月》和《金玉良言》等。这时唯一值得特别加以介绍的作家是阿卜杜拉·宾·阿卜卡迪·门希(1796——1854)。他是阿拉伯也门人的后裔,从小生活在马六甲,长期担任英国殖民者的文书和翻译,主要作品是一部自传——《阿卜杜拉传》。该书记录了作者从幼年到成年的种种经历和所见所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材料翔实,描写生动,语言通俗,在题材上突破了神话传说和宫廷故事的狭小范畴,展开了直接表现现实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因而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他还写有叙事诗《新加坡大火记》、游记《阿卜杜拉从新加坡到吉兰丹航游记》和《阿卜杜拉赴吉达航游记》(未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