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军备竞赛

第一代导弹

二战时期,德国在研制V-1和V-2导弹的同时,还研制了用来对付英美轰炸机群、比高射炮更有效的地空导弹,如“龙地草”和“莱茵女儿”导弹,以及反坦克、反舰导弹等。这些导弹在进入应用阶段之前,战争就结束了。

战后,美、苏等国在V-2导弹的基础上,开始发展战术导弹和战略导弹。第一代导弹是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主要是战略导弹和防空导弹。如美国的“宇宙神”、“大力神”,苏联的SS-6洲际导弹等。导弹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地面存放和发射,易被来袭导弹击毁;使用液体推进剂,只能在发射前临时加注,发射速度太慢;命中精度低,国际公算偏差为3000~8000米。这一阶段的远程、高空防空导弹有美国的“奈基”Ⅰ、“奈基”Ⅱ和苏联的“萨姆”防空导弹。这些导弹已开始采用固体燃料。第一代导弹是目视瞄准、手控有线制导的反坦克导弹。

第二代导弹

第二代导弹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这一代导弹将陆基导弹由地面发射改为地下井发射;潜射导弹由水面发射改为水下发射。美国有陆基洲际导弹“民兵”Ⅱ,水下发射的潜地导弹“北极星”A2。苏联在此期间发展了SS-9、SS-11、SS-13陆基洲际导弹和SS-N-4、SS-N-5潜地导弹。与此同时,还发展了对付中低空目标的防空导弹。第二代反坦克导弹也提高了命中精度,同时发展了车载、机载反坦克导弹。

第三代导弹和第四代导弹

第三代导弹是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发展了集束式和分导式多弹头。采用了激光、毫米波等制导系统,由导弹自己追踪目标。

第四代导弹是20世纪70年代初研制的,机动发射的陆基战略弹道导弹。如美国的“潘兴”Ⅱ导弹、苏联的SS-20导弹等,都是采用车载机动发射。此外,还加紧机动式多弹头研究。

目前,战略导弹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用于战争威胁和最后解决事端的打击武器。战术导弹也已成为战场各种武器中射程最远、命中精度最高、杀伤力最大、最难进行有效防御的一种武器。

轨道式导弹

轨道式导弹是将弹道式导弹的弹头送入地球卫星运行的轨道上并控制弹头在目标区上空制动,使其再入大气层以攻击目标。由于弹头运行的轨道通常不足一圈,所以又叫部分轨道武器。轨道导弹和洲际导弹没有多大区别,只是弹头和制导系统更复杂一些。

1957年8月对日,苏联的P-7洲际导弹发射成功。接着又研制成功SS-9洲际导弹。

与此同时,1958年11月,美国阿特拉斯导弹,在经过几次失败之后,首次试飞9000千米成功。它重约100吨,速度是音速的1.5倍。同年12月,又将一颗阿特拉斯导弹送入地球轨道。

1959年12月,它的飞行距离达1万千米。此外美国还研究了大力神土星和新星等大型导弹。

这些大型洲际导弹都可视为轨道式导弹。轨道式导弹可以攻击地球上的任意目标,突防能力很强。因为在制动发动机点火使弹头下降前,反导系统无法判断轨道导弹究竟从哪一点开始下降进行攻击,由于它的轨道比弹道导弹的轨道低的多,从开始下降到击中目标的时间只有几分钟,因而造成对方的反导系统来不及反应就被击中。不足的是,轨道导弹有效载荷小,技术复杂,为使弹头入轨,导弹必须加速到7.9千米/秒,需要较大的运载火箭。

另一方面,轨道导弹还要求有技术更为复杂的制导设备,否则就不能准确地控制弹头进入目标区的投放点。

潜地导弹

潜地导弹是由潜艇在水下发射的导弹,它是战略导弹中生存能力最强的武器系统。潜地导弹可以实施首次核突击,也可以作为战略预备力量进行第2次核打击。现役潜地导弹射程为1600~9100千米,配有单弹头、集束式和分导式多弹头,当量通常为50~160万吨,采用惯性或星光制导,命中精度为230~1500米。目前较先进的潜地导弹,有美国的“三叉戟”Ⅰ,采用3级团体火箭发动机,射程74千米,携带8个分导式弹头,星光惯性制导,命中精度为230~500米;俄罗斯的SS-N-20,采用3级团体火箭发动机,射程8300千米,携带12个分导式弹头,命中精度为350米。

短程弹道导弹

短程弹道导弹属于地地战术导弹范畴,射程一般在1000千米以下,可携带核弹头或常规弹头,主要用于攻击地面炮兵射程之外的固定及活动目标,如核武器发射阵地、前沿飞机场、坦克集群、部队集结地、固定防空阵地、交通枢纽等。最著名的现役短程地地战术导弹有:苏联的“蛙”7、SS-21、“飞毛腿”B、SS-23、“薄板”、SS-22;美国的“长矛”、“潘兴”IA;法国的“哈得斯”等。

“战斧”系列巡航导弹

“战斧”系列巡航导弹包括“战斧”多用途巡航导弹。

“战斧”多用途巡航导弹BGM-109/AGM-109是美国1972年开始研制的一种兼有战略和战术双重作战能力,可从海、陆、空多种发射平台发射的多用途巡航导弹武器系列。迄今已研制开发了18种型号。

其中,BGM-109A是由潜艇从水下发射的对地攻击型巡航导弹,BGM-109B是由水面舰艇或潜艇发射的反舰型战术导弹,BGM-109C是由水面舰艇或潜艇发射的对地攻击型战术导弹,BGM-109D为地面机动发射的巡航导弹。1983年12月,首批96枚BGM-109G部署在英国,1984年5月又将122枚部署于意大利。

按原计划美国海军采购了“战斧”导弹3994枚,其中BGM-109A,758枚;BGM-109B,593枚;BGM-109C,1486枚;BGM-109D,1157枚。每枚定价约110万美元。“战斧”导弹已部署在140余艘潜艇和水面舰艇上。

“战斧”导弹对付的目标主要是陆上战略目标和高价值严密设防目标;海上水面舰艇与航母编队。

各型“战斧”导弹的射程分别为2500千米(A)、556千米(B)、1300千米(C)、875千米(D)巡航高度分别为:7.6~15.2米(海上)、10~250米(陆上),巡航速度最大0.72倍音速,最小0.6倍音速;命中精度分别为:30~80米(A)、6~10米(C和D)。

“战斧”导弹长6.172米(有助推器)、5.563米(无助推器),弹径527毫米,翼展2.654米,发射重量约1450千克,战斗部可装热核弹头或高爆穿甲或子母弹头等。制导系统采用惯性加主动雷达导引头等。动力装置A,C,D采用涡扇发动机加固体火箭助推器,B采用涡喷发动机加固体火箭助推器。

其中,BGM-109C可携450千克常规弹头,也可携载BLU-97B型多用途子母弹,内装166个能全方向、多目标定时攻击起爆的子弹头,海湾战争中美国海军发射的280枚导弹都是BGM-109C型。在海湾战争中,美国的军舰共携载500余枚“战斧”导弹,1991年1月17日凌晨3时发射的第一批52枚导弹命中概率高达98%以上。

反舰导弹

“阿斯洛克”RUR-SA导弹是美国研制的一种由水面舰艇发射的短程弹道式反潜导弹,1961年开始装备。

该弹制导方式采用程序控制加音响寻的制导。主要由程序机构和分离机构组成。动力装置为一台固体火箭发动机。

该弹有MK1和MK2两种类型。

MK1型弹长3.94米,弹径349毫米,翼展838毫米,发射重量427.74千克,射程3.2~9千米,飞行速度为近音速,作战负荷为1枚MK17核深水炸弹,重126千克,其当量为1千吨级,能击毁离爆心3~9千米的潜艇。

MK2型弹长4.5米,弹径336.7毫米,翼展838毫米,发射重量486.25千克,射程1~8千米,飞行速度接近音速,作战负荷为一枚MK44或MK46鱼雷。MK44鱼雷重233千克,航速30节。MK46鱼雷重270千克,最大航程11千米,航速33节。

反坦克导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国陆军武器局为了对付苏联坦克,于1944年2月3日制定了一项研制新武器的应急计划,其中的一个项目称作“小红帽”。1944年9月,“小红帽”样弹研制成功,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枚反坦克导弹。随后经过几个月的试验与改进,“小红帽”反坦克导弹开始成批生产,导弹代号为X-7。但是这种新式武器还没来得及在战场上使用,战争就结束了。

X-7导弹长950毫米,发射重量9000克,导弹直径150毫米,翼展600毫米,全重15千克,射程1000~1500米。其鼻锥部为空心装药战斗部,内装2500千克炸药,配有触发引信。导弹穿甲厚度最大可达200毫米。其弹体短而粗,呈流线型,弹上装有陀螺仪和双推力发动机。起飞发动机的推力为68千克,工作时间2.5秒;续航发动机推力为5500千克,工作时间为8秒,起飞级装有电火帽点火药盒;续航级用的是带包覆层的单根药柱,靠起飞级的燃气点火。弹体两侧各有一翼,翼的后缘有襟翼,导弹在飞行中可产生每秒两转的转速,以保持飞行的稳定性。翼梢装有线管,线管外有整流罩,线管上统有漆包线以传递指令。导弹尾部还有一根长而弯曲的尾杆,端部装有舵机。发射制导装置由发射架和控制箱组成。在导弹飞行时,射手用目视跟踪导弹和敌坦克,通过操纵控制箱上的两个操纵手柄发出控制指令,以控制导弹航向。射手在导弹飞行过程中用手柄不断给出方向修正指令,直到导弹命中目标。

坦克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法国制造出自己的坦克并用于攻防作战。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法两国制造了数千辆坦克,主要型号有英国的IV型、A型坦克,法国的“圣沙蒙”、“雷诺”坦克等。其中“雷诺”型坦克生产了3000多辆,因其作战可靠性较好,战后为其他国家所仿效。

早期这些坦克,全重7~28吨,火力较差,一般装有1~2门中小口径火炮和数挺机枪,有的只有几挺机枪。坦克最大时速仅6~13千米,最大行程也只有35~64千米。装甲厚度为5~30毫米,抵御早期火炮的袭击还可以。

坦克改变了战争的规模和作战方式,标志着机械化战争时代到来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各国都已经研制并装备了各种型号的坦克,其中以轻型坦克为最多,也有用履带和车轮互换行驶的“轮——履式”轻型坦克和多炮塔结构的重型坦克。

这一时期的坦克型号主要有英国的“马蒂尔达”步兵坦克、“十字军”巡洋坦克,法国的“雷诺”R-35轻型、“索马”S-35中型坦克,苏联的T-26轻型、T-28中型坦克,德国的PZKPFW-Ⅲ轻型和PZKPFW-Ⅳ中型坦克等。它们比早期的坦克先进多了,一般战斗全重9~28吨,最大时速可达到20~43千米,最大装甲厚度为25~90毫米,火炮口径多为37~47毫米,德国的TIV型坦克达到75毫米,苏联的T-28型坦克装有76毫米炮,无论技本还是战术性能都有空前的提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坦克集团大战作好了准备。

二战中的著名坦克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使用大量坦克进行闪击战。大战中后期,在苏德战场上出现了有几千辆坦克参加的坦克大战;在北非战场及诺曼底战役、远东战役中,也有大量坦克参战。交战双方共生产了30多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由于坦克与坦克、坦克与反坦克火器的激烈对抗成为重要作战形式,坦克技术与性能得到迅速提高。这一时期的坦克主要有:苏联的T-34中型、HC-2重型坦克,德国的“豹”式中型、“虎”式重型坦克,美国的M4中型坦克,英国的“邱吉尔”步兵坦克、“克伦威尔”巡洋坦克,日本的97式中型坦克等。

二战时期坦克的性能

二战中的坦克普遍采用装有一门火炮的单个旋转炮塔,中型、重型坦克的火炮口径分别为57~85毫米和88~122毫米,主要弹药是榴弹、尖头或钝头穿甲弹,并出现了次口径穿甲弹和空心装药破甲弹,破甲能力大为提高,对于坦克对抗和轰击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工事尤为适宜。这一时期的坦克发动机的功率多为260~525千瓦,最大速度2~64千米/小时,最大行程为100~300千米,可深入敌方纵深作战,对于扩大战果、全面控制战场局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一时期的所有坦克均较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在车体造型设计上有了较大改进,特别注重将车体前部易受攻击的部位设计成使炮弹容易滑脱的斜面甲板。装甲厚度多为45~100毫米,有的达150毫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坦克的大量使用,使战场成为新型坦克的试验场,坦克性能得到迅速检验和改进提高。大战后期的坦克在机动性能、火力配置、防护能力诸方面都已经相当成熟,并且成为陆地突击作战的主宰武器。

最早的无人坦克

最早的无人坦克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

1943~1945年,德军曾在少数重型坦克营装备有BIV无线电操纵爆破坦克,支持“虎”Ⅱ式战斗坦克。这种坦克内无乘员,最大装甲厚度为150毫米,车长仅有335米,车宽也只有1.8米,车高1.25米,车重3.6吨。用无线电遥控操纵,车辆也用履带行走,可以逾越较浅窄的堑壕和爬越铁丝网等障碍物,用来爆破碉堡、排雷和破坏普通坦克炮火所不及的野战工事,支援地面突击部队的进攻。这种坦克前甲板上携带450千克炸药,驾驶到爆破地点,借遥控装置从车上抛下炸药后驶回,然后由定时引信或无线电信号引爆。无线电操纵的距离可达2千米。这种坦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实战中曾得到应用,但效果较差,并不像德国人想象得那样厉害,而且操纵装置复杂,易受战场其他无线电信号干扰,影响遥控定位的准确度,所以战后不再研制生产。

空投坦克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设计师克里斯蒂想制造一种装有翅膀和推进式螺旋桨的坦克飞机,但没成功,因为坦克和飞机结台之后降低了这两种兵器的作战效能。

1935年,苏联发展了一种T-27型袖珍坦克,用飞机运输,然后用降落伞空投到局部战场上,对敌突然实施强火力攻击,取得意外成功。它比坦克飞机实用得多,特别是直升机用于战争后,这种吊装式坦克可以随时起吊运往别处再度作战,使坦克成为机动性极强的重型火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用降落伞空投或用直升机吊运坦克、装甲车和自行火炮进行“蛙跳”式作战已成为陆地战的重要战术形式。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中都广泛使用这一战术,屡建战功。

坦克上的火炮

坦克炮是一种安装在坦克上的加农炮,分线膛炮和滑膛炮两种,多用于直瞄射击,弹道平直,具有方向射界大、发射速度快、命中精度高、穿甲威力强和火力机动性好等特点。

坦克炮大都采用旋转式炮塔,既可保护乘员免受敌火力损伤,又可使火炮360°环射。坦克炮仰角一般仅有20°~30°。此外,受坦克车内空间的限制,坦克炮所带的炮弹一般为40~50发左右,装弹最多的英国“挑战者”坦克,也仅为62发,这是它不及榴弹炮或迫击炮的地方。坦克炮主要任务是反坦克,以在1000~2000米近距离格斗为主,远距离则由各种反坦克导弹去完成。坦克炮射击时坦克可以停止前进,也可以进行行进间射击。

从坦克投入战争以来,坦克炮的口径越来越大。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为57毫米,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为85毫米,目前最大为125毫米。在滑膛式坦克炮中,口径最大的是苏联T-72、T-80等主战坦克,均采用125毫米滑膛炮。在线膛式坦克炮中,目前口径最大的是英国“挑战者”号装备的120毫米线膛炮,改进前的美国MI坦克和以色列的“梅卡瓦”坦克均采用105毫米线膛炮。

不断发展的坦克家族

20世纪70年代以后,各国对60年代装备的坦克作了改进,出现了美国的M60A3、联邦德国的“豹”IA4、英国的“酋长”改进型、法国的AMX-30B2等。这些坦克主要改进了弹药和火控系统。

同时,各国还研制生产了一批性能优越的新型坦克。最为典型的有苏联的T-72、T-72M、T-72M1、T-80和T-90,美国的M1、M1A1和M1A2,德国的“豹”Ⅱ,英国的“挑战者”,法国的“勒克莱尔”,以色列的“梅卡瓦”和日本的74式、90式。这些主战坦克大部分是20世纪80年代服役的,它们代表了当今世界主战坦克的最高发展水平。

在对坦克进行改进时,苏军强调坦克的火力,坦克火炮口径最大,外形低矮,重量比较轻。美国、德国则更加注重火力、机动、防护的综合性能,重视火控性能的发展,讲求行进间射击和首发命中,发动机功率比较大,较早采用复合装甲。这些主战坦克的战斗全重一般为40~60吨,“挑战者”坦克达62吨,是当前世界上最重的一种坦克。

主战坦克乘员一般为3~4人。武器配备,一般采用105~125毫米滑膛或线膛炮。主战坦克火炮口径最大的是苏联的T~72坦克,能够达到125毫米。采用的炮弹种类有穿甲弹、破甲弹、碎甲弹和榴弹等,初速一般为730~1800米/秒。初速最高的也是苏联的T~72坦克,发射穿甲弹时可以达到1800米/秒。这些最先进的主战坦克火炮的直射距离一般在2100米以内,弹药基数为39~60发。它们的越野速度为35~55千米/小时,最大速度可以达到46~72千米/小时。其中德国的“豹”Ⅱ和美国的MI坦克速度最快,可以达到72千米/小时。

现代坦克

现在的坦克,钢壳更厚了。有些坦克炮塔前面的装甲厚达250毫米以上。有些坦克还采用象夹心饼干似的多层复合装甲。这种装甲的里、外层是钢或其他金属,中间是陶瓷一类的非金属材料,使它抗穿透能力提高了好几倍。

此外,使坦克的身材变矮些,也是一种提高防护能力的有效办法。所以世界各国制造的坦克,个头一代比一代矮。现在世界上最矮的坦克是瑞典的S型坦克,身高只有1.9米。

在加强火力方面,现代坦克炮的口径越来越大,从85毫米到125毫米,有的甚至达到152毫米。这样,它的火力就越来越猛,威力也相应增大了。

这些大口径的坦克炮,能够发射各种高效能的穿甲弹和破甲弹,有的还能发射反坦克导弹,所以坦克炮是用来打敌方坦克最有效的武器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一些新型的坦克上都装备了现代化的人控系统,包括电子弹道计算机。激光测距机、红外夜视仪、自动装弹机等等,能使坦克无论在云雾天或黑夜里,或行驶在陡坡沟壕中,都能很快地捕捉目标进行射击,在几秒至十几秒钟的时间内将目标摧毁。火力和准确性都大为提高。

现代坦克每小时能跑四五十千米,有时甚至达八九十千米。即使在土质松软的沙地上,它也能像走平地一样驰骋自如,每小时跑三四十千米。

现代坦克的机动灵活性好,还表现在加速性能方面。即它从静止起动到加速为32千米/小时,只需要六七秒钟,这是相当灵巧和快速的。这样,当导弹或炮弹向它袭来时,它或是作蛇形运动,或是突然加速前进,从而使导弹或炮弹扑空,避免挨打。

当然,坦克自身也有弱点,其一是顶盖和车底的装甲薄,容易被击穿。其二是坦克的内脏虚弱,这也是一个容易被击中的部位。坦克的肚子甲装了不少炮弹、燃料和其他易燃、易爆的物品,坦克的尾部还装有发动机。一旦中弹,就会引起燃烧和爆炸。其三是铁脚板——履带比较脆弱。如果履带被炸断了,坦克就会瘫痪在地,寸步难行,干等着挨打。

坦克虽然有这些不足之处,但和它的特长比起来毕竟是次要的。从坦克在现代地面战争中所取得的战绩和它发挥的突出作用来看,它无愧于“活动的钢铁碉堡”的称号。

未来的隐形坦克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和陆军战车制造部门,一直秘密进行隐形坦克技术的研究。尽管隐形坦克要到2000年以后才可能部署,但美国陆军和工业界在隐形坦克技术的研制与试验方面已经获得进展。曾经研制出的一种由高强度S-2型玻璃纤维加热固性聚酯树脂压成的复合材料,已于1989年6月用它制成M-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这种材料对光波和雷达波反射比金属弱,可制成最佳隐形结构外形,能减弱坦克的热辐射信号,并使车内噪声降低5~10分贝。坦克的隐形技术之一是降低坦克红外辐射。主要措施行采用热损耗较小的发动机在燃油中加人添加剂,使排气的红外频谱大部分处于大气窗口之外;改进通风和冷却系统,降低坦克温度等等。二是在坦克表面涂敷迷彩或挂伪装网。迷彩有的兼有吸波作用,可降低坦克的目视发现概率,还可减弱坦克的红外辐射。三是降低坦克噪声。如M1A1坦克采用噪声较小的燃气轮发动机,坦克结构设计引入隔音、消音技术等。

在未来的坦克作战性能方面,机动性、装甲防护能力、火力强度固然仍作为坦克的重要指标,但隐形能力对于坦克的自我保护和隐蔽近敌作战,已成为各个国家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

现代机器人坦克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英等国开展了机器人坦克的研究。1983年美国陆军公布的《装甲战车科学技术规划》,将战车机器人列入发展规划。

军用机器人车辆可以用6个轮子,也可以采用履带作为运动装置。这种车辆的行驶有的是采用遥控设备来驾驶车辆,有的是把辖区内的地形图输入电脑。车辆上的摄像机随时把所在地地点地形拍摄下来送入电脑,电脑把摄下来的地形与记忆的地形进行比较判断,给出控制指令,使车辆沿要求的道路行驶。车上装有能自动发射的武器系统。若是只想使入侵者丧失战斗力,就用高音喇叭,通过强烈刺耳的噪声使入侵者精神失常,若是想消灭入侵之敌,就可通过枪榴弹、机枪、导弹等将敌人杀死。这种机器人坦克可以完成战场爆破、克服障碍、排雷等特殊任务,特别是在核战、化学战、生物战的条件下,能连续进行战斗。机器人坦克还能自动发现井跟踪目标,在靠近目标时精确瞄准、射击并将目标歼灭。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军动用了由田纳西州遥控技术公司提供的18台机器人来清理战场,这种机器人装有多重履带,可适应各种地形,能爬45°的斜坡,能在狭窄的走廊内进行作业,能够清除炸弹、地雷和排除哑弹。由此可见,现代机器人坦克已经进入实战应用领域。

主战坦克

主战坦克是在战场上担负主要作战任务的战斗坦克。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重型坦克和中型坦克发展演变而成的一种具有现代先进技术特征的坦克。它的火力和装甲防护力,达到或超过以往重型坦克的水平,同时又具有中型坦克机动性好的特点,是现代装甲兵的基本设备和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

目前世界上装备的主战坦克有美国的MIAZ、MI,俄国的T-80、T-72,德国的“豹”Ⅱ,英国的“挑战者”等坦克。

其共同特点是:坦克炮口径大、射程远、射速高、威力大;采用复合装甲、反作用装甲或其他特种装甲,防护能力比其他任何坦克都强;装有先进的火控系统和完善的夜视夜瞄设备,可全天候作战;可在核、化学、生物战争条件下使用;发动机功率大,机动能力强,行驶速度快等。主要性能是:越野时速30~35公里,最大行程300~650公里,最大爬坡度约30°,越壕宽2.7~3.15米,过垂直墙高0.9~1.2米,涉水深1~1.4米,潜水深4~5.5米。

水陆两用坦克

简称“水陆坦克”,是可在水上和陆上行驶的两栖坦克。主要用于在水网稻田地带、强渡江河和登陆作战。一般体积较大,车体密闭后可浮在水面。乘员2~4人,战斗全重从几吨到十几吨不等,有的达30吨。装甲较薄,通常由高强度合金钢或铝合金制成,可防枪弹和炮弹破片。坦克上装有水上推进装置,利用它可使坦克在水上前进、后退和转向。水上推进装置通常有履带式、螺旋桨式和喷水式。履带划水最大时速3~7公里,螺旋桨式和喷水式推进时,最大时速7~13公里。

扫雷坦克

扫雷坦克是装有扫雷器的坦克。主要用于在地雷场中为坦克开辟通路。扫雷坦克通常在坦克战斗队形内边扫雷边战斗。扫雷坦克上安装的扫雷器有机械扫雷器和爆破扫雷器两类。机械扫雷器又分为滚压式、挖掘式和打击式3种。液压式扫雷器利用钢质辊轮的重量压爆地雷;挖掘式扫雷器利用带齿的犁刀将地雷挖出并排到车辙以外;打击式扫雷器利用运动机件拍打地面使地雷爆炸。爆破扫雷器利用爆炸装药的爆轰波诱爆或炸毁地雷。现代一些国家在坦克上安装了挖掘与滚压相结合、爆破与挖掘相结合的混合扫雷器。由于磁感应地雷引信的出现,一些国家已开始研制磁感应扫雷器。

喷火坦克

20世纪60年代的越南战争中,越南军队曾经用单兵便携式火焰喷射器成功地伏击过美国装甲运兵车,然而他们凭着老经验去袭击另一支美军时,却遇到了口吐烈焰的“火神”,吃了败仗。

在一次战斗中,携带有单兵喷火器的越军士兵在一条公路上拦击和堵截向顺化郊区挺进的美军。

这时,空中飞来了几架美军直升机,转了几圈就飞走了。不一会儿,神气活现的美军坦克车开来了,后面还跟着个头较大的装甲运兵车。距离越来越近,500米、400米,双方的火炮、机枪和步枪都相继开火了,越军的喷火兵也在机枪的掩护下开始出来了。三名喷火手以倒三角形前进,前面两人各背一具喷火器,后面一名士兵背着冲锋枪。按照事先商定的计划,两名喷火兵在距敌装甲运兵车40~50米时进行交叉喷火,而冲锋枪手除了负责替换负伤的喷火手外,还要对可能从装甲运兵车出来的步兵进行射击。

就在越军喷火兵进入预定地点时,美军的坦克和装甲运兵车已行进至200米的距离。这时,美军的坦克和装甲车忽然停止射击,行驶的速度也慢下来。越军的两名喷火兵心中暗喜,认为这正是出击的好机会,于是就快速匍匐前进,向敌装甲运兵车接近。然而,就在他们解脱喷火器的保险,准备再接近一些进行卧姿喷火的时候,突然间轰隆、轰隆一声巨响,只见从敌坦克和装甲车上先后窜出一条火龙,灼热的火柱立刻喷向远方,3名越军士兵瞬间全被烈焰吞噬。在坦克和装甲车前200米以内,成了一片火海,浓烟遮天蔽日……

美军在这次战斗中出动的喷火坦克,叫做M67喷火坦克。它是由美国M48坦克改制而成的,即将大炮拆去,换上重型喷火器,并将喷火器用的燃料瓶和压力瓶等装在坦克内。坦克上面伸出的像炮管的就是喷火管,它喷出的火龙可以长达180米,把坦克前面变成一片火海,能将大炮、车辆等在瞬间烧毁,破坏非常大。由于它的燃料瓶装的油料很多,达1400升,所以喷火坦克可连续喷射1分钟。更引人注意的是,在作战时,可根据需要将坦克的大炮和喷火器互相更换,一般仅需6~8小时即可完成。

重型坦克

重型坦克是一种重量在40吨以上的超大型作战坦克。远远望去很像一座会移动的“钢铁堡垒”,任凭轻型火炮的轰击,它照样横冲直撞。战斗时,它既要用猛烈的炮火掩护中小型坦克进攻,又要完成摧毁敌方坦克、自行火炮和各种障碍物及防御工事等任务。与其他坦克相比,它不仅身体特别肥大,而且炮管也最长,身上披的装甲外衣也最厚,甚至连裹在履带内的轮子数量也最多。正因为如此,它行动起来也就相当困难,缺乏灵活性。

以前,法国人十分强调坦克对步兵的支援作用,曾制造了一种速度低、防护能力很强的重型坦克。它的重量达到74吨,而最大速度只有13千米/时。这种重型坦克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尽了风头。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主战坦克发展很快,许多性能都远远超过了它,所以,现只有极少数国家配备重型坦克。

坦克灵敏的耳目

在现代战争中,坦克都是成群出动的,少则十几辆多则成百上千辆,像1973年中东战争的戈兰高地坦克大战,双方出动了1000多辆坦克在厮杀,还要同空中的飞机以及友军配合作战。人们想知道周身披挂着厚厚装甲,作战时门窗都关闭的坦克是怎样瞄准目标射击和同外界联系的,特别是坦克里面噪音很大,乘员之间又是如何交谈呢?

这里没有什么奥秘,关键就在于坦克有着特殊而机敏的“眼睛”和“耳朵”。

我们先来看看坦克的眼睛。现代坦克用的是更加先进的潜望镜。它已经具有望远、夜视和测距几种本领了。如果你注意的话,就会看到在坦克车体、炮塔上开有许多小窗孔,孔上装有潜望瞄准镜。这些众多的潜望镜就是坦克的火眼金睛,它们既能用来观察、瞄准,还可以用来测距离。其中有的“眼睛”能在白天看清远方的目标,甚至能透过云雾、雨、雪和烟尘进行观察、瞄准;有的像夜猫眼一样,在漆黑的夜晚,照样能捕捉目标。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军坦克装备的“猫眼”夜视镜能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看清楚11千米范围内的目标。还有一种微光夜视仪,能将夜间的星光、月光等环境微弱的光放大近6万倍,从而能发现4千米以外的车辆和1千米以外的人员。

在坦克的车长指挥塔上安装有供车长观察、瞄准用的观察潜望镜4~10个,指挥潜望镜1个,有的还装有光学测距观察瞄准镜,使车长在闭窗情况下,能360°环视战场,搜索目标和指挥战斗。

坦克在夜间观察景物的“眼睛”就是红外夜视仪和微光夜视仪。

至于坦克的灵敏“耳朵”,那就是竖在坦克炮塔上的像细长鞭子的天线、装在车内的无线电台和车内通话器。天线是坦克与外界联系的触角,通过它发射或接收无线电波。电台用来向上级或友邻通报情况,以及接受上级的指示,它有近百个固定频率,一般可在方圆20千米范围内进行通讯联系。车内乘员都配有专用通话器。它实际上就是一部电话,其受话的耳机安装在坦克帽上,而送话器则紧紧贴附在乘员的喉头部位,所以叫做喉头送话器。当车长要向各乘员通话时,他就将安装在胸前的开关扳到发话位置,而备乘员的收话器开关总是打开的。人在说话时不仅会引起空气一疏一密地振动,喉头也同时发出相应的振动。为了排除利用空气振动通话时杂音的干扰,坦克内的通话器就采用喉头振动来传送声音。这样,车长的声音通过安装在坦克帽上的耳机传到每个乘员,乘员之间也可用同样方式自由交谈。

现代战争要求陆海空各兵种协同作战,因而互相联络非常重要。为了保证联系畅通,现在坦克上都装有2部电台。

庞然大物的隐身服

很多人都知道“变色龙”这种动物。其实,它就是可以变色的四脚蛇。它依靠表皮下的多种色素块,能随时随地改变身体的颜色,将自己伪装成草丛树枝,以便捕食虫类。人们由此受到启发,就给坦克、飞机、大炮等涂上一层保护色,伪装成与周围环境相似的颜色使它能和“变色龙”的表皮一样,以色彩迷惑敌人,达到隐真示假的目的。

那么,色彩为什么能起保护作用呢?这主要是利用人眼睛对色彩的错觉来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就以单色保护迷彩来说,它能起到降低目标显著程度的作用。换句话说。这种保护色能使坦克等目标和周围环境的颜色融为一体,人的眼睛就难以识别出来。由于单色保护迷彩易于同单调的背景颜色相接近,所以常用于在草原、沙漠、雪地等上面作战的坦克。而最常用的单色保护迷彩是绿色,其中包括草绿、深绿、灰绿和橄榄绿等,这是因为坦克主要作战区是森林、草原、丛林和树木繁茂的山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坦克都使用这种颜色。在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坦克,也多采用与沙漠颜色类似的单色保护迷彩。

除单色保护迷彩外,现在还出现了一种多色保护迷彩。它是由两种以上颜色绘制成的形状大小不同的斑点迷彩,与我们常见的士兵穿的迷彩服相似。涂有这种保护迷彩的坦克,在各种不同的自然背景中,其颜色斑点既能与相处的背景相融合,又能歪曲坦克外形,掩盖其真实面目。因此,这种多色保护迷彩又称为“变形迷彩”。

坦克的新潮时装

在1982年爆发的黎巴嫩战争中,以色列军队别出心裁地给他们的坦克穿上了新潮时装。人们看到,那些在战场上横冲直撞的以色列的主战坦克,其炮塔周围和车体上披挂着许多长方形铁盒子,宛若中国古代武士身上穿的铠甲,显得格外神气。

在这次战争中,以色列的坦克由于有这种新时装的保护,被对方击毁的坦克仅数十辆,而叙利亚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被击毁的坦克共达500多辆,其中还有被捧为“骄子”的苏联制造的T-72坦克10多辆。此后,坦克这种新时装便名声大震,美国、英国、苏联、法国等许多国家对它很感兴趣,不仅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而且组织人员仿制,来装备自己的坦克。美国很快为它的一些海军陆战队的M60A1主战坦克穿上了这种新时装。而苏联的行动更为迅速,在一年多的时间内为7000辆T-72、T-80坦克披挂上了这种铁盒子。

坦克这身新潮时装如此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偏爱,它到底有什么诱人的魔力呢?

其实,它就是用薄钢板制成的普通扁平盒子,里面装有炸药。在盒子的四角或两端钻有螺孔,以便将它固定在坦克装甲上。

盒内装的是钝感炸药,一般不易引起爆炸,甚至普通的机枪子弹或炮弹破片击中它也不会起作用。但是,当它遇到破甲弹和反坦克导弹时,就会立即引起爆炸,将破甲弹或导弹弹头部产生的金属射流冲散、搅乱,使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从而保护了坦克装甲不被击穿。因此,人们把它叫做爆炸式装甲或爆炸块装甲,也有称为反应装甲或反作用装甲等。

爆炸块装甲可说是坦克的新式护身法宝,它的重量轻,体积小,制造、安装和维护都很方便,而且价格也较低廉。一辆坦克挂装10平方米大小的爆炸块装甲,重量只能增加1~2吨,对坦克的机动性能影响不大。这种爆炸块装甲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优点,即它在战场上被击中后,可及时更换,使坦克能继续进行战斗。

战场实际使用证明,爆炸块装甲能使破甲弹或反坦克导弹的破甲能力降低50%~90%,而其防护效能相当于同样重量普通装甲的10倍。

然而,强中自有强中手。正当爆炸块装甲称王称霸之时,它的克星——长鼻子导弹出世了,向它提出有力的挑战。

这长鼻子导弹是在“陶”式反坦克导弹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它的突出特点是,在弹头顶端伸出一个长15厘米的“鼻子”。导弹发射后,它的长鼻子首先碰击装在坦克装甲表面上爆炸块装甲。由于长鼻子里装有少量炸药,当它撞击披挂在装甲上的铁盒子时,就将其引爆,从而使长鼻子后面的导弹弹头能将敌坦克的装甲击穿。后来,有些破甲弹也仿照反坦克导弹装上了长鼻子,用来对付坦克的爆炸块装甲。

但是,爆炸块装甲也不示弱。为了对付长鼻子导弹,爆炸块装甲由1层增加到2层,有的甚至多达3层……

爆炸块装甲和长鼻子导弹之间的竞争,促进了坦克装甲和反坦克武器的不断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坦克将会有更新颖的时装出现。

装甲战车的发展

20世纪初,英国首先研制出了装甲汽车,并在英国—布尔战争中使用,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以钢铁防护的轮式装甲车。装甲汽车的发明,开创了现代装甲车辆的历史。它不但拥有较强的防护力和机动能力,还有一定的战斗能力。在1899~1902年英—布战争中,英国军队的装甲汽车上就装备了机枪,担任战斗中的重要任务。1905年,英国制造出了全履带拖拉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快速机动的骑兵已经明显经受不住机枪和火炮的袭击,而步兵也因机动速度缓慢而难以适应纵深攻击战术。于是,英国人在发明了坦克之后,于1918年专门制造了一种在战场上输送步兵的车辆,成为真正的装甲输送车。这种装甲输送车就像一个大铁盒子,装在汽车或拖拉机的底盘上,每次可向前方输送一个班的兵力。车上没有专门的武器,但有的车上留有针孔,步兵可以通过射孔乘车作战。但由于当时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到坦克上了,装甲车的作用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开始,德军的坦克战专家首先认识到,只有支援坦克的其他兵种具有与坦克相同的行驶速度和越野能力时,坦克才能充分发挥威力。于是德军装甲师的步兵开始装备半履带式装甲输送车。这种装甲车车顶敞开,装甲很薄,但机动性能与当时的坦克差不多,显著地提高了步兵的机动能力。很快,美、英、日和加拿大的军队便装备了大量的装甲输送车辆,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仅美国生产的半履带式装甲输送车数量就达4万余辆。苏联采用坦克搭载步兵的办法作战,由于得不到防护,步兵损失巨大。战后,世界各国军队竞相装备装甲输送车,使步兵和坦克产生了有效的战术协同作用,装甲步兵师成为军队中最有战斗力的基本战术兵团。

依赖铁路作战的装甲列车

装甲列车也称为铁道炮。最早的装甲列车于1861~1865年美国国内战争期间用来对骑兵作战。1870~1871年普法战争和1899~1902年英国一布尔战争中,大量出现了装甲列车。

装甲列车是一种在铁路沿线对部队进行火力支援和独立作战的装甲铁路车辆,由战斗列车和基地列车组成,一般由1台装甲蒸汽机车、2节以上的装甲车厢或2~4节作掩护用的铁路平板车构成。装甲蒸汽机车位于装甲车厢之间,煤水车朝向敌方,机车上备有通信设备和射击指挥器材。装甲车厢装备l~2门火炮,4~8挺机枪,位于车厢两侧和旋转炮塔内。各节车辆采用刚性连接,以便于通过轻微损坏的铁路线段。基地列车用于配置司令部,安排人员休息和放置随车储备物资,战斗时在敌人炮火射程以外,于战斗列车之后跟进。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各交战强国均拥有数列简陋的装甲列车。战争中,出现了重型装甲列车,车上装有用以摧毁要塞工事的大威力火炮。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航空兵和装甲坦克兵的发展,降低了装甲列车的作用。装甲列车多用于对后方铁路交通线的警戒,普遍装备有高射炮和高射机枪,对掩护大型铁路枢纽和铁路车站免遭敌航空兵的袭击,起过一定作用。战后,各国不再发展这种完全依赖铁路机动的装甲车辆。

二战后发展起来的装甲车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装甲输送车的重要作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识。

20世纪50年代,苏联以发展轮式装甲输送车为主,美国等西方国家则侧重发展履带式装甲输送车。

20世纪60年代初,美、苏等国基本实现了装甲车的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如美军1960年装备的M113履带式装甲输送车和苏军1961年装备的BTP-60п轮式装甲输送车,全重10吨左右,乘员2人,可载步兵11~14人,最大爬坡度达60%,可越过1.8~2米宽的壕沟,陆上最大时速为64和80千米,水上最大时速为6.5和10千米,最大行程为321~500千米。与早期的装甲车相比,机动能力、装甲厚度和防弹性能大为提高。1967年,苏军又最先装备了标准的BMП带式步兵战车,车上有可以旋转的小炮塔,装有1门73毫米低膛压反坦克炮、l挺7.62毫米并列机枪和1具“萨格尔”反坦克导弹发射架,车体两侧有供步兵射击用的射孔和观察窗,水陆机动能力比T-62坦克还好,使装甲车不仅有快速运输步兵的能力,同时也具有了突击反坦克和协助坦克纵深作战的能力。装甲步兵战车和输送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现代装甲车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各国的新型步兵战车和装甲输送车开始装备部队。到目前为止,步兵战车和装甲输送车共有数十种之多。

现代装甲车性能比以往所有的装甲车性能空前提高、首先是机动性大为改善,普遍将汽油机改为柴油机,机动能力已经接近甚至高于主战坦克的水平。履带式步兵战车和装甲输送车的陆上最大时速分别为65~75千米和55~70千米,轮式装甲输送车的最大时速可达100千米,而新型主战坦克的最大时速只有72千米。而且装甲车的越野能力极强。履带式装甲车越境宽1.5~2.5米,过垂直墙高0.6~1米,最大爬坡60%。大多数可直接浮渡,水上时速可达10千米。轮式最大行程可达1000千米,履带式500~600千米,还可以空运或空投到局部战场。

另一方面,现代装甲车火力配备明显改善。现代步兵战车主要用于对付敌方的轻型装甲车辆、步兵反坦克火力点以及低空、超低空飞机。车上安装射速高达每分钟1000发的机关炮,有效射程2000米,用新式穿甲弹能在1000米的距离上穿透75毫米的垂直钢质装甲,击毁各种轻型装甲车辆。装有反坦克导弹的步兵战车,可在100~4000米的距离击毁最新式的主战坦克。现代装甲输送车一般都装有口径762~145毫米机枪,个别的还载有单兵防空导弹用于对付低空来袭飞机。

现代步兵战车的车体前部和炮塔,可防1000米距离上发射的20毫米穿甲弹。装甲输送车的装甲也可达到步兵战车侧面装甲的防弹能力。多数步兵战车和装甲输送车也能在核、化条件下作战,这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装甲车无法比拟的。

装甲车辆

装甲车辆是具有装甲防护的各种战斗车辆和保障车辆,战斗车辆有坦克、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各种自行火炮、装甲侦察车、装甲指挥车、装甲通信车等;保障车辆有坦克架桥车、装甲扫雷车、装中布雷车、装甲抢救车、装甲救护车、装甲供弹车等。装甲车辆分履带工和轮式两类,车上配有火炮、机枪、导弹等武器。为保护车上乘员,装甲车辆通常有密闭的装甲防护以及防核、防化学、防生物武器的“三防”装置和各种伪装器材。轮式装甲车辆多具有水陆两用性能。有些装甲车辆可以用飞机空运和空投。现代装甲车辆是陆军地面作战的主要装备,其数量和品种都有很大增加。

履带式装甲车辆

履带式装甲车辆是以履带行驶的装甲车辆。主要有装甲侦察车、装甲通信车、装甲指挥车、各类自行火炮与导弹发射车、坦克架桥车、装甲扫雷车、装甲抢救车、装甲布雷车等装甲战斗车辆和保障车辆。

履带式装甲车辆与轮式装甲车辆相比,越野能力强,能比较容易地通过松软地面和较大的坡坎、沟渠等障碍,转弯半径小,转向灵活,但噪声大,制造成本和维修费用高,金属履带对路面破坏程度大,履带武装甲车辆战斗全重3~12吨,越野速度每小时20~55千米,越壕宽度1.2~3.2米,可通过高0.45~1.25米的垂直墙。

轮式装甲车辆

轮式装甲车辆是以轮胎行驶的轻型装甲车辆。主要装备装甲部队和机械化步兵部队。

轮式装甲车辆的种类较多,主要有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装甲侦察车、装甲指挥车、装甲通信车、装甲救护车、装甲牵引车等,此外,还有执行治安、巡逻、警戒等任务的专用车辆。

轮式装甲车辆具有高度的机动性和防护性能,公路行驶速度快、噪声小、乘坐舒适,但与履带武装甲车辆相比,越野能力较差。

轮式装甲车辆有密闭式装甲车体,多具有水陆两用和防核、防化学、防生物武器的“三防”性能,轮胎是防弹的。车上有炮塔或机枪塔,装有机枪、小口径机关炮或其他武器。车内四周装有观察窗和射击孔,可供乘员进行观察和射击。

轮式装甲车战斗全重5~18吨,乘员2~3人,可载员一个步兵班,陆上最大行驶时速80~100千米,最大行程500~1000千米,最大爬坡度约30度,越壕宽0.6~2米,可通过高0.4~0.6米的垂直墙,水上最大行驶时速4~10千米。

步兵战车

步兵战车指供步兵机动作战用的装甲战斗车辆。主要用于协同坦克作战,也可独立遂行任务。在坦克和机械化部队中,装备到步兵班。步兵可乘车战斗,也可下车战斗。步兵下车战斗时,乘员可用车上武器支援其行动。

20世纪50年代,各国装备的装甲输送车以输送步兵为主,为使步兵能乘车协同坦克作战,增强对付敌方步兵反坦克武器的能力,提高部队的进攻速度,有的国家开始研制步兵战车。

1954年法国利用AMX-13轻型坦克底盘研制了一种装甲输送车,1956年装备部队。该车载员舱两侧及后车门上开有射击孔,步兵面向外坐,可乘车射击,为步兵乘车作战创造了一定的条件。最初车上安装1挺7.5毫米机枪后经改进,加强了火力,称为AMX-VCI步兵战车。1967年苏军装备了BMⅡ步兵战车。20世纪70年代,一些国家的军队也先后装备了步兵战车,其主要型号有:原联邦德国“黄鼠狼”、法AMX-10P和南斯拉夫M980等。80年代初,美军装备了MZ步兵战车。陆军装备步兵战车后,加强了火力和防护力,提高了机动作战能力,使陆军的机械化和装甲化达到了新的水平。

坦克架桥车

坦克架桥车指装有制式车辙桥和架设、撤收装置的装甲车辆,多为履带式。通常用于在敌火力威胁下,快速架设车辙桥,保障坦克和其他车辆通过防坦克壕、沟渠等人工或大然障碍。

1918年英国研制成V型坦克架桥车的实验样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前苏联、法国、意大利和波兰等国也相继制成了坦克架桥车的实验样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国家的军队先后装备了用坦克底盘改装的坦克架桥车,如苏T-26和T-34MTy、英“邱吉尔”坦克架桥车。这一时期的坦克架桥车主要有前置式、翻转式和跳板式3种,对提高坦克部队在战场上的机动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战后,坦克架桥车的技术性能有显著提高。20世纪40年代后期,英国在翻转式基础上制成了血型剪刀式坦克架桥车。50年代中期,前苏联在跳板式基础上制成了MTy-l平推式坦克架桥车。70年代以来,剪刀式坦克架桥车的技术性能更趋完善,如捷克斯洛伐克MT-55式和英国“酋长”式;随后原联邦德国生产了“海狸”式多节平推式坦克架桥车。中国于70年代开始研制坦克架桥车,80年代中期装备部队。

坦克架桥车的桥体,多由合金钢或高强度铝合金制成。桥梁的架设和撤收,由乘员在车内操作。多数平推式坦克架桥车,前端装有推土铲,架桥时用于支撑和稳定车体,必要时可用于清除路障。

坦克架桥车战斗全重一般为30~56吨,乘员2~4人,行军状态车长11~18.5米,车宽3.0~4.3米,车高3.0~4.3米。桥长12~25米,桥宽3~4.2米,履带式架桥车承载量40~60吨。

坦克架桥车将朝着车体轻,单跨长度大,架设和撤收时间短,桥体通用性好等方向发展。

坦克抢救车

坦克抢救车指装有专用救援设备的履带式装甲车辆,亦称坦克抢救牵引车。主要用于野战条件下,对淤陷、战伤和技术故障的坦克实施拖救和牵引后送;必要时,也可用于排除路障和挖掘坦克掩体等。通常装有绞盘、起吊设备、驻铲和刚性牵引装置等,有的还携带拆装工具和部分修理器材。车上通常有两名乘员,还可搭乘2~3名修理人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坦克抢救车多用坦克底盘改装,大多依靠车钩牵引完成拖救作业,有的装有绞盘和起吊设备。战后,坦克抢救车普遍安装了绞盘、起吊设备、驻铲和刚性牵引装置等,提高了拖救、抢修和牵引能力。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在生产新型坦克的同时,也生产相应底盘的坦克抢救车,并广泛采用液压驱动技术,使作业装置的工作能力、可靠性、自动化程度及总体性能得到较大的改进和提高。

装甲输送车

装甲输送车指设有乘载室的轻型装甲车辆。主要用于战场上输送步兵,也可输送物资器材。具有高度机动性、一定防护力和火力,必要时,可用于战斗。分履带式和轮式两种。在机械化步兵部队中,装备到步兵班。

装甲输送车由装甲车体、武器、推进系统、观瞄仪器、电气设备、通信设备和三防(防核、化学、生物武器)装置等组成。动力和传动装置通常位于车体前部,后部为密封式乘载室。有的乘载室装有空调设备,采取降低噪音和减震措施,使载员乘坐舒适,减轻疲劳。车尾有较宽的车门,多为跳板式,便于载员迅速隐蔽地上下车。有的乘载室两侧和后部开有射击孔。这种车的装甲通常由高强度合金钢制成,有的采用铝合金,可抵御普通枪弹和炮弹破片。车上通常装有机枪,有的装有小口径机关炮。利用装甲输送车底盘,可改装成装甲指挥车、装甲侦察车、自行火炮、火炮牵引车、反坦克导弹或地空导弹发射车、修理工程车和装甲救护车等变型车。

多数装甲输送车的战斗全重6~16吨,车长4.5~7.5米,车宽2.2~3米,车高l.9~2.5米,乘员2~3人,载员8~13人,最大爬坡度25~35度,最大侧倾行驶坡度15~30度。

履带式装甲输送车陆上最大时速55~70公里,最大行程300~500公里。轮式装甲输送车陆上最大时速可达100公里,最大行程可达1000公里。履带式和四轴驱动轮式装甲输送车越壕宽约2米,过垂直墙高0.5~1米。多数装甲输送车可水上行驶,用履带或轮胎划水,最大时速5公里左右;装有螺旋桨或喷水式推进装置的,最大时速可达10公里。

装甲指挥车

装甲指挥车指配备多种电台和观察仪器,用于部队作战指挥的轻型装甲车辆、有履带式和轮式两种。通常利用装甲输送车或步兵战车底盘改装,具有与基型车相同的机动性能和装甲防护力。多数装有机枪,乘员1~3人。指挥室较宽敞,装有多部无线电台。1~3部接收机。一套多功能的车内通话器,多种观察仪器以及工作台、图板等。可乘坐指挥员、参谋和电台操作人员2~8人,有的指挥车还装有有线遥控装置、辅助发电机和附加帐篷等。在固定地点实施指挥时,指挥人员还通过有线遥控装置,在距今1~2公里范围内,使用车上电台。辅助发电机用来给车上的蓄电池组充电。也可在车尾架设附加帐篷,构成车外工作室。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用VI型坦克,拆去火炮,安装无线电报设备,改装成装甲指挥车,投入战场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解决坦克和机械化步兵部队的作战指挥,英、美、德、法等国曾用履带式、半履带式和轮式装甲车辆改制成指挥车,车上一般不安装武器,通信设备的品种少,性能较差。战后,随着无线电技术的迅速发展,装甲指挥车的性能得到提高,能较好地保证指挥员在机动作战中实施不间断的指挥。

装甲侦察车

装甲侦察车指装有侦察设备的装甲战斗车辆,主要用于实施战术侦察。有分履带式和轮式两种。

现代装甲侦察车装有多种侦察仪器和设备。其中,大倍率光学潜望镜用于在能见度良好的昼间进行观察,对装甲车辆的最大观察距离为15公里左右。红外夜视观察镜、微光瞄准镜、微光电视观察系统和热像仪用以进行夜间侦察。微光瞄准镜最大观察距离:星光下为200米,日光下为2000米,热像仪是一种被动式红外侦察器材,观察距离有的可达3000米。激光测距仪在能见度良好条件下、可测量20公里内目标的距离,误差约10米。侦察雷达是一种主动式电子侦察器材,具有全天候侦察能力,最大探测距离约20公里,误差一般为10~20米。车上装有较大善的通信设备,可将侦察的情报及时准确地报告指挥机关。有的车上还装有地面导向仪、红外报警器。地面激光目标指示器、核辐射及毒剂探测报警器等。

装甲侦察车的外廓尺寸小、重量轻、速度快。战斗全重6~16吨,个别的达19.5吨,乘员3~5人。车长4.4~7.7米,车宽2.1~2.9米,车高1.9~2.8米。车上通常装有20~30毫米机关炮和7.62毫米机枪,有些车装有76~105毫米火炮或14.5毫米机枪。履带式装甲侦察车陆上最大爬坡度35度,越壕宽可达2.l米,过垂直墙高0.7米。轮式装甲侦察车陆上最大时速105公里,最大行程800公里,最大爬坡度27度,越壕宽可达1.9米,通过垂直障碍高0.4米。水上最大时速:履带划水645公里,轮胎划水5公里,装有喷水推进装置的可达10公里。

装甲供弹车

装甲供弹车装有供弹装置,用于野战条件下为坦克和自行火炮供给炮弹的装甲车辆。有两种:

专用装甲供弹车:专门为较大口径的自行火炮供弹,其供弹装置可直接将炮弹送人炮膛。

通用装甲供弹车:用于为坦克炮和小口径自行火炮供弹,其供弹装置可直接将炮弹送入炮塔内。20世纪70年代,我军最早研制成51992野战炮兵弹药补给车,专门为M109和M110自行火炮供弹。

装甲抢救车

装甲抢救车装有救援设备,执行抢救任务的装甲保障车辆。主要用于野战条件下对出现各种技术故障的装甲车辆实施抢救,有履带式和轮式两种。车上的抢救设备主要有起吊装置、牵引装置、焊接和切割等工具以及修理器材。车上还装有自卫武器。乘员2~3人,可载员2~3人。起吊设备起重能力强,有可起吊坦克及装甲车辆的动力装置和炮塔;牵引装置能拖动各种坦克和其他战斗车辆;修理工具及器材可对战场上损坏或出现技术故障的坦克及装甲车辆进行维修。

装甲救护车

装甲救护车设有制式担架、医疗设备、医疗器材和药品的轻型装甲车辆。专用于野战条件下救护和运送伤员。有履带式和轮式两种。

装甲救护车战斗全重20吨,乘员2~3人,医护人员1~2人。车内有救护舱,可容纳卧于担架的重伤员2~4人或坐姿伤员3~8人。舱内可进行包扎、固定、输血、输液等急救处置和外科手术。

装甲输送车

也称“装甲人员输送车”,是车内设有乘载室的轻型装甲战斗车辆。装甲输送车有履带式和轮式两种,由装甲车体、武器系统、推进系统、电气设备、通信设备和三防装置等组成。车后有一个可密封的舒适的载员舱。车尾门较宽,便于载员迅速隐蔽地上下车。这种车装甲较薄,只可防普通枪弹和炮弹破片。车上武器主要是机枪或小口径机关炮。装甲输送车主要用于战场上运输步兵,也可运输弹药和其他物资、运输伤员、执行侦察、行军警戒和巡逻任务。目前大多数装甲输送车的战斗全重为6~16吨,乘员2~3人,载员8~13人,最大爬坡度20.5~35度,最大侧倾行驶坡度15度。履带式装甲输送车陆上最大速度55~70公里/小时,最大行程300~1100公里,越壕宽可达2.7米,过垂直墙高0.5~1米;轮式装甲输送车陆上最大速度可达100公里/小时,最大行程可达1100公里。大多数装甲输送车可水陆两用。

装甲列车

装甲列车是一种专在铁轨上行驶作战的装甲车辆。它既有装甲车的威风,又能像列车一样在铁轨上行驶。凭着车上数量较多的机枪、火炮和高射炮等武器,它能摧毁各种防御工事、火力点,保障铁路交通的畅通,为在铁路沿线作战的部队提供火力支援。

由于它只能在铁轨上行驶,活动范围受到限制,加上目标太大,所以常常遭到空中或地面炮火的袭击。它由装甲机车、装甲车厢或装甲平台、2~4节作掩护用的铁路平板车组合而成。铁路平板车挂在首尾两端,用来防止敌人爆破,装甲机车位于装甲车厢或装甲平台之间,装甲车厢或装甲平台有1~2门火炮、4~8挺机枪。

最早的装甲列车是用火车改装成的,武器被放在平板车上这种列车,在19世纪中期的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曾被用来对付经常骚扰铁路的骑兵。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欧洲许多国家的军队也曾经使用过它,有的甚至还被列入城市防空作战体系。

电子武器

电子战装备发展简况

美、俄、西欧各国都十分重视电子战武器装备的发展,特别是美国装备品种繁多、数量第一、性能优良。

它正把电子战装备的发展纳入其武器装备总体发展战略目标的优先投资项目,其发展具有典型意义。美国陆军电子战装备可靠性高,机动性好,使用汽车、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作为平台,侦察干扰系统能满足空地一体作战的需要。空军电子战装备的投资占三军电子战投资的一半左右。其机载电子战装备的技术水平,也是世界最先进的。海军电子战装备的发展与更新,要比空军电子战装备慢一些,但近几年来海军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

目前海军所有舰艇除配备先进的雷达以外,还根据舰艇大小和用途,配备了电子侦察、电子干扰和无源干扰物投放系统。此外,海军舰艇和飞机装备了通信对抗装备。

电子装备发展趋势

未来美国电子战装备发展总趋势是装备种类减少、增加通用装备,各军兵种和不同平台将尽量使用标准化装备,并大量采用商业现成技术和设备,以便能节省研制投资、缩短研制闻期、减轻后勤支援压力。

(1)21世纪初,EA-6B将是美国的主要战术支援电子战飞机。

(2)综合防御电子对抗系统将是21世纪初美国重要平台的主要电子战系统。

综合防御电子对抗系统是一个多军种联合计划,包括陆军的通用导弹告警系统、空军的先进战术一次性使用干扰器材和海军的射频对抗设备等。美国海军和空军的多种飞机将装备1DECM系统中的干系统。在未来20年内,1DECM系统还将增加一个信息战子系统和一个定向红外对抗子系统。

(3)海军将装备新一代高级综合电子战系统。海军将用新一代高级综合电子战系统替换目前广泛使用的AN/SLQ-32。该系统的正式型号为AN/SLY-2,它能探测和识别辐射源,并通过局域网将这些信息传送到作战系统中,A1EWS采用开放式结构,预计下世纪初投入使用。

原计划用于LPD-17和“水面战舰-21”等新型舰艇,但预计“提康得罗加”级巡洋舰和装备有“宙斯盾”战斗系统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等也可能改装A1EWS。

(4)机载自卫电子战系统仍将是电子战装备的一个重要领域。海湾战争以后,美国曾一度认为现有的电子战系统已能完全满足作战需要,但1995年美军的F-16战斗机和法军的“幻影”战斗机在波黑相继被击落以后,美国重新认识到了制导武器对飞机的威胁和高价值平台自卫能力的重要性。在平台自卫中,拖曳式诱饵和红外对抗将起重要作用。美国认为,拖曳式诱饵是对付雷达制导导弹的费效比最高的手段。

(5)采用电子战与隐身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平台生存能力。美国国防科学委员会目前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侧重平台载和平台下的电子与光学对抗对飞机特征控制的应用效果、探讨能够用来降低飞机可视性的材料、设计和技术等。隐身技术包括对雷达、红外、可见光、声波等多方面的隐身。

电子对抗措施

电子对抗措施系指依据电子侦察获得的情报信息,对敌方使用的电磁波进行干扰和欺骗,削弱或破坏敌方电子装备的效能,甚至予以彻底摧毁的活动。目前实战使用的电子对抗措施主要有电子干扰、电子伪装、“隐身”和直接摧毁等四种。

电子干扰系统利用电子干扰设备和器材,在敌方电子设备工作的频谱范围内施放压制性干扰或欺骗性干扰,使敌方电子装备不能正常工作,造成通信中断、指挥瘫痪、雷达迷盲、武器失控等。

电子反对抗措施

电子反对抗措施是为了保障己方电子设备能正常工作而采取的反侦察、反干扰和反摧毁措施。

它不像电子侦察、电子对抗措施那样有独立的电子设备和系统,而是将各种措施附设在电子系统中或战术运用中,且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综合防御电子对抗

综合防御电子对抗系统是一个多军种联合计划,包括陆军的通用导弹告警系统、空军的先进战术一次性使用干扰器材和海军的射频对抗设备等。

美国海军和空军的多种飞机将装备IDECM系统中的子系统。在未来20年内,IDECM系统还将增加一个信息战子系统和一个定向红外对抗子系统。

电子战支援

电子战支援系指对敌方电磁波进行搜索、侦收、标定并迅速分析其性质、位置,为作战行动提供有关情报,为实施干扰、欺骗和反对抗措施提供依据。

它一般又可分为电子情报侦察和电子支援侦察。

电子战初露锋芒

1944年6月,英美两国联合调动了2000多艘舰艇,合计达几十万兵力,准备在英吉利海峡南岸的法国诺曼底半岛登陆,以开辟针对德国的第二战场。

可是希特勒对此早有准备。德军在诺曼底半岛上部署了40多个雷达站,同时还集结了大量的歼击航空兵和海防快艇。

英美联军为了确保登陆作战的成功,早一个月就在德国的加莱、布伦对面的英国多佛尔地区设立了一个假司令部,由著名的美国巴顿将军担任司令,并集结了一支假登陆部队和大批作战物资,还经常发出一些假电报,煞有介事地泄漏一些“军事情报”,制造许多假象。

希特勒信以为真,他确信英美联军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部署,试图在加莱、布伦登陆。

登陆作战前夕,英美联军通过电子侦察摸清了德军的无线电创通信、导航、雷达的工作频率和部署情况,并通过航空兵和火箭武器摧毁了德军设在法国沿岸的绝大部分雷达和干扰站。同时在布伦海域实施佯攻。就是在许多小船上装上能对无线电波产生强烈反射作用的“角型反射器”,使其拖着涂铝层的气球向布伦方向驶进;同时在小船上空投放了大量的干扰物——铝箔条。

这样,德军的雷达荧光屏上呈现出这样一种假象:英美联军的大型舰队在成群飞机的掩护下,正快速向布伦方向驶去……于是,德军赶紧把大批海空力量迅速调往加莱、布伦地区,这样一来就完全打乱了他们自己原来的部署。

结果,一支20万人的英美联军突击部队在诺曼底登陆顺利成功,取得了辉煌的战果。这是在二战中运用电子战取胜的一个典型战例。

电子对抗

1982年6月间,以色列同叙利亚在黎巴嫩南部的贝卡山谷中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空战,是双方电子技术装备和战略战术的一次全面较量,结果以色列获得全胜。

叙利亚于1981年春天在贝卡谷地建立了导弹基地,他们在那里总共部署了20个“萨姆-6”地空导弹营。

“萨姆-6“是前苏联在五六十年代研制的一种野战防空导弹,其有效射程为30千米,射高100~18000米。在历次中东战争中,“萨姆-6”战绩卓著,揍下了许多以色列飞机,被阿拉伯人称誉为“战场宠儿”。而以色列方面则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欲将部署于贝卡谷地的“萨姆-6”彻底铲除而后快。

果然,以色列终于报得一箭之仇,摧毁了敌人的导弹基地。以色列人所仰仗的克敌法宝就是电子战。

当时的具体过程是这样的:

1982年6月9日下午,“萨姆-6”导弹阵地下静悄悄的。突然,大中中传来了一阵嗡嗡的声音,山小而大,由远而近。顿时,凄厉的战斗。警报声在山谷里回荡。渐渐地,用肉眼也可以看得清楚,黑压压的一大群以色列飞机正向这边飞来……

叙军指挥中心的指挥官斩钉截铁地下达命令:“雷达开机!”

看见敌人就打开雷达,这本来是导弹兵的基本常识。可是这一回情况不同——叙利亚上当了!实际上那成批飞过来的不是一般的飞机,而是一种通过无线电进行遥控的无人驾驶“诱饵”飞机。以色列是想利用这种无人机来引诱叙利亚发射“萨姆-6”导弹。叙利亚果然上了这个圈套!

直到叙利亚人发现那些被揍下来的以色列一飞机全是用塑料制作的,而且居然未看到一个飞行员跳伞,这才知道自己是上当了!于是叙利亚指挥官立即下令“雷达关机”。可是这一切都已经晚了!以色列空军已经得到了他们所需要的电子战情报资料。

以色列的E-ZC型“鹰眼”预警飞机指挥控制无人驾驶侦察机,在摸清“萨姆-6”的具体位置和雷达工作频率之后,用“狼”式反雷达导弹对这些雷达进行了毁灭性打击。

与此同时,在距离贝卡谷地40千米的地方,以色列的一架F-16战斗轰炸机向“萨姆-6”阵地的指挥中心连续发射了两枚美制“百舌鸟”空地导弹,结果两发两中,指挥中心不存在了!

在雷达系统和指挥中心被摧毁以后,整个“萨姆-6”导弹阵地已经变得“双目失明”和“群龙无首”了……数十架F-16战斗轰炸机铺天盖地而来。它们如同饿狼扑食,一齐朝“萨姆-6”阵地猛扑过去。第一攻击波刚过,第二攻击波接踵来,紧接着又是第二攻击波……

片刻功夫,整个贝卡谷地变成了血与火的海洋,20 个“萨姆-6”导弹营全部被淹没在这海洋之中!轰炸只持续了6分钟。叙利亚人一向引以自豪的“萨姆-6”,顷刻之间就化为乌有了!

太空侦察

侦察卫星

假定我们能展开翅膀,飞到地球表面上空120公里以上,看看太空中有些什么?我们准能看到:

每天不知有多少颗人造的星星匆匆地过来,又匆匆地过去。你要是知道它们在做什么,一个说:侦察!再一个,还是说:侦察!原来,它们中的大多数都是些军用的侦察卫星。许多是美国的,有一些是俄罗斯的,其他国家的很少很少。它们侦察、拍照,在做着特务、间谍的事情,我们常称它们间谍卫星。

不要小看了侦察卫星在战争中起到的作用。1973年10月的阿以战争,也叫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方面不能打败以色列,其中的原因就同侦察卫星有关。

在这以前中东已经打过3次仗。第3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占去了好些阿拉伯土地,包括西奈半岛、加沙地区、戈兰高地和约旦河以西共有6.8万多平方公里。埃及和叙利亚当然想收复失地。他们整整准备了6年的时间。

到1973年,埃、叙两国军队共有47万多人,坦克3300多辆,飞机880架。以色列共有军队11.5万人,坦克1700辆,飞机360架。

一切都准备就绪了,在以色列赎罪日——10月6日,叙利亚和埃及从两个方向,突然向以色列发起进攻。开始两天比较顺利。叙利亚军队前进了10~15公里。埃及军队越过苏伊士运河的有两个集团军,9日这天,还歼灭了以色列军队的第190旅,俘获了这个旅的旅长。

但是情况很快朝有利于以色列的方面变去。

先是叙利亚方向,以色列军队转入反攻,8日晚逼使叙军退到开始进攻的地方,10日晚切断了约旦首都安曼通向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的交通,向大马士革方向推进了10~12公里。

在埃及方向,以色列反攻得晚。15日以后,才选择了埃及第2集团军和第3集团军中间的薄弱部分,渡过大苦湖,进到苏伊上运河一线。18日渡过运河进入埃军背后。到21日太阳落山前,以色列军队已经占有宽约30公里、纵深20公里的地方,有3个装甲旅和两个机械化旅站稳脚跟,向前进攻。23日下午,以军逼近埃及城市苏伊士。25日,正面扩大到宽100公里、纵深30公里。埃及军队腹背受敌,处境十分困难,不得不提出停火。10月24日和25日,叙以和埃以间都停止了战斗。5年以后,1979年3月26日,埃及同以色列签署了和平条约,两国之间宣告战争状态结束。

1973年10月阿以间的这场战争,许多国家的军方领导人、政治家、学者对它都有许多评论,但是有一点他们都忽略了,那就是以色列怎么那么准确地知道埃及军队的薄弱部分,一举突破,使得战局急转直下?

当然,这不是被忽略,而是谁也不知道其中的奥妙。直到许多年以后,这个秘密才被透露出来。原来美国通过卫星侦察,发现埃及两个集团军之间有薄弱部,把这个情报提供给了以色列。以色列军队化装偷渡,切断埃及军队联络,造成埃军被动。

从70年代以来,世界上发生的大的武装冲突,不管同美国和苏联有关无关,它们都发射卫星侦察、监视。当时已有卫星在太空的,就调整卫星轨道姿态,下降或上升到适当高度侦察。战争就像一部机器,军用卫星已经成了战争机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现在,太空中不但有卫星,还有载人飞船、空间站、宇宙探测器。卫星不仅可以用火箭发射,还可以用航天飞机带到空间释放。发射的卫星有绕地球转的,以研究探测地球上的事情为主;还有越出地球范围走向火星、木星,专门研究探测太阳系其他行星情形的。卫星会不会有朝一日飞向太阳系之外甚至银河系之外呢?这个可能不是没有的。

军用航天器

人造卫星有民用和军用的分别。90年代初的统计,全世界30多年里,已经发射成功的航天器有3824个,其中美苏的军用卫星有2566个。当然卫星都有寿命,最长的几年,最短的只存在几天。所以同时在天空中的卫星不会有几百个几千个。许多民用卫星和科学卫星,也为一定的军事目的服务。

比如气象卫星、通信卫星,民用和军用是很难划分清楚的。因为研究气候、沟通民间联络用得到它,军事上也一样用得着它。和平利用宇宙空间同利用宇宙空间为打仗之用,其间不像白和黑的区别那样一清二楚。所以如果把这类卫星加上,世界发射的航天器中,大约3/4是用于军事目的。

各卫星的结构、控制温度、姿态、程序、天线和发射手段大致一样,不同的是卫星的专用系统。卫星的任务不同,设计和装备也就不同。

军事卫星有许多种,包括:

军事通信卫星,能为陆上基地、海上军舰和空中飞机提供可靠的通信手段,保障指挥顺畅;

军事导航卫星,能给水面舰艇和水下潜艇导航,还能为高速飞行的飞机、导弹以及地面部队提供精确的定位数据;

军事测地卫星,能够精确地测出各种需要打击的目标的地理位置,提高导弹等武器的命中率;

军事气象卫星,提供比较准确的气象数据以提高全球或局部地区的天气预报准确率,为制定作战计划提供依据,等等。

军用卫星中最多的也是最重要的是各种军事侦察卫星。

中国古代兵法中有句话,叫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意思是说熟悉自己和熟悉敌方的一切,那么打仗就百战百胜。所以,依靠侦察获取情报,是战争准备中的重要环节。

为了得到敌方的一切情报,古今中外军事首脑及其参谋部门真是绞尽了脑汁,使尽了各种手段。常用的就是派遣和网罗特务、间谍,盗窃、偷听各种军事机密,用人、信鸽、无线电报等密报回来。

但是,靠这样的侦察手段是很不够的。

你知道敌方导弹的发射井都设在哪里吗?你知道敌方部队在何时何地集结吗?你知道敌方的飞机、坦克都藏在什么地方又已经运到哪里去了?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可以去人,也没有那么多特务间谍可派。中国通俗的有点儿荒诞的小说《封神榜》中写了一个“千里眼”,观看千里之外发生的事情如在眼前一般。还写了一个“土行孙”,可以从这里钻进土里,又从那里钻出土来。如果有这么一双千里眼和钻地的本事,要看哪里就看哪里,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该有多好啊!

当代的军事侦察卫星,可以称得上是一双真正的千里眼。

①它速度快。快到什么程度呢?如果是近地轨道上的侦察卫星,每秒钟大约飞七八公里,一个半小时左右就可以绕地球一圈。这种侦察卫星速度比火车、汽车快几百倍,比起超音速飞机也得快十几倍或二十几倍。打个比方。从北京出发,到天津只要半分钟,到上海三分钟,到拉萨五分钟也就够了。不但侦察及时,而且保证有连续性。一般长寿的侦察卫星,在空中可以停留两年以上,在这段时间内可以侦察到目标连续不断的变化情况。

②范围广阔。飞机和卫星作比较,同样都是20°的视角,从3000米高度的飞机上能看到地面1平方公里的范围,从300公里高空的卫星上看地面,就可以看到1万平方公里,看到的范围相差万倍以上。有人作过计算,说在高空飞机上把我国拍摄一遍,需要拍100万张照片,用10年的时间;如果用卫星拍摄,只需拍800多张照片,花不了几天的时间。

③受限制少。要是在对方地面上拍军事目标的照片,对方一定会把你抓起来问罪。你到我空中来照相也不行,侵犯领空主权,飞机也会被打掉。天上卫星谁能管得着它呢?它有超越国境的自由,而无侵犯领空的麻烦。高山、大海、荒漠戈壁、茂密森林,人无法到达的地方,都阻挡不了卫星去侦察。

照这样说,军用侦察卫星就没有缺陷和不足的地方了吗?当然不是。世上没有哪一样事物会是十全十美的,卫星也一样。

“太空千里眼”

军用侦察卫星因为高度不同,运行轨道不同,从地球上看去,就好像有动的和不动的两种状态。大多数侦察卫星,是处在120~200公里高空的低轨道和350~1500公里高空的中轨道上,它们绕地球运行的同时,地球自己也在不停地自转,所以不会老停留在一个点上。这些卫星绕地球一圈,就像用一道宽带子把地球绑了一道,但是下一圈不在同一个地球纬度上,两圈之间就会留下一个没有观察过的空白地带,人称之为“盲区”。

弥补的办法是有的。一个是在设计卫星轨道时,有意让卫星绕行周期同地球自转周期的关系不等,或者稍多一点,或者稍少一点。错开的结果就可以把要侦察的地方全部不漏地侦察到。另一个办法是在同一个轨道内多放几颗卫星,并网,联网。就像电视转播用的差转台一样,隔一定距离就设一个,这样就不怕有遗漏的地方了。

如果把侦察卫星发射到离地球表面35800公里的高空,这时候,它绕地球一圈的时间恰好同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同,从地面上看去,就好像是静止不动的了。这种卫星叫做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又叫做静止卫星。它站得高,看得广,停留的时间长,能24小时连续工作。有3颗这样的卫星,整个地球就全都在它的监视之下。

军用侦察卫星从性能上分有四种。

①照相侦察卫星。它的设备主要是可见光照相机,其中有用来作普查的全景扫描相机和用来作详查的画幅式相机。卫星拍摄的照片有的密封装人回收舱,直接送回地面冲洗判读,世界上掌握这种技术的国家只有3个。为了防止回收舱落到别人手里,上面会装上自爆装置,规定时间一过就自行炸毁。另外的一个办法是无线电传输,就是先在卫星上把拍摄的照片自动冲洗出来,然后把目标图像转换成电信号,用无线电波形式发给地面,再还原为目标图像。有的照相侦察卫星上装有电视摄像机,一边对地面目标进行侦察,一边就把信息发送给了地面指挥中心,这就更快更简便了。

可见光照相机分辨力高,但是受天气影响大,阴雨、云雾和夜间都不适宜。白天也只有上午8~9点和下午2~3点工作最佳。所以人们又研究出了用红外线照相、多光谱照相和微波照相等设备。

但是,这些照相设备也都各有长处和短处。红外线照相的长处是可以揭露地表面的一些伪装,多光谱照相的长处是便于识别更多目标,可它们依然要受到云雾雨雪天气的影响。微波照相的长处是不受天气影响,还可昼夜工作,有穿透地表层和冰块、森林的能力,所以一般的隐蔽和伪装逃不过它的眼睛,它的短处是一遇到无线电干扰,所有可以发挥的作用就统统都失效了。要是这些照相方式配合起来使用,取长补短,不是更好吗?然而这样一来,卫星的负担就加重了。

对卫星拍的照片的分辨、判读是又一个关键技术。卫星到底能看到什么?照的照片同照相馆照的人像,或者同我们用的傻瓜机照出来的风景、山水照片一样吗?过去有一种传说,说北京军事博物馆广场上停的汽车,卫星照片上都能看出它牌照上的号码来,真是这样的吗?可以肯定地说,现代的高新技术还做不到使卫星上拍的照片同我们日常拍的照片一样,看出有鼻有眼的人、有砖有瓦的房子。

最先进的照相侦察卫星,在160公里高空,用焦距2.44的相机拍的照片,可以分辨出地面上长、宽都是0.3米的物体。但是这个物体在照片上依然不过是很小的小点,还要结合周围环境中其他目标信息,经过判读才能识别出这个小点究竟是什么。如果目标大到长、宽都有1.5~2米以上时,照片上有可能看清楚一些细部特征,比如兵舰的舰首、舰尾之类。

②电子侦察卫星。装备有侦察接收器和磁带记录器,主要用来侦察雷达和军用电台的位置、使用的频率,有时也截取导弹试验时发出的遥测信号,掌握对方战略武器发展情况。电子侦察卫星比其他电子侦察手段优越和安全,弱点是当地面雷达或电台过多、信号过密过杂,就难以筛选出真正有用的信息,而且容易受假信号的欺骗和干扰。如果地面雷达和电台临时关机,也可以躲过它的侦察。

③导弹预警卫星。用来戒备导弹袭击。洲际导弹飞得快,弹道高,射程远,发射后30分钟左右便可打到8000~13000公里的目标。

因为地球表面是椭圆形而不是平面,所以最先进的警戒雷达也只能在导弹飞过一半路程以后发现它。预警卫星在导弹离开发射架1分多钟就能发现它,从发现到自动把信息传给地面站,再从地面站传给指挥中心,全部过程也就三四分钟时间。对付从陆地发射的洲际导弹,有25分钟预警时间,对付从潜艇上发射的洲际导弹,也至少有15分钟的预警时间。这种导弹预警卫星存在的问题是,无法跟踪导弹在关机以后的惯性飞行,是真的发射导弹还是发的假导弹,卫星辨别不出来。

④海洋监视卫星。专门用来监视水面舰艇和水下潜艇的活动。装有电子侦察设备的这种卫星同电子侦察卫星没有什么区别;装有雷达设备的,可以主动搜索目标,不靠对方发射信号来发现目标。国外正在实验装备红外探测器的海洋监视卫星,设想从几百里高空能侦察到水下60米深的核潜艇。

侦察系统

从空中、海上回到地面,我们看到许多的兵器器材,还依然是用来作侦察的。太空的侦察卫星,低空、高空的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的侦察飞机,地上的传感器,高倍率望远镜,炮射电视,尤其是众多的遍布陆海空军中的雷达,等等,真像是在编织一张张天罗地网,拼命地捕捉每一个可以捕捉到的信息。

侦察技术在今天已经发展成一个复杂的技术系统。

从军事目的上说,可以分战略侦察和战术侦察。或者可以分作为长远目标作准备的,就像积累材料,一点一点地收集;以及为近期的当前的特定目标的情报收集。

如果从空间地域分,那就有地面侦察,航空侦察,空间侦察,水下侦察。

要是从技术手段上分,大体有电磁波侦察,声学侦察,力学侦察等。细分起来,仅电磁波侦察一项,又有光学照相侦察,多光谱侦察,夜间侦察,雷达侦察,传感器侦察。

全世界军队中究竟有多少兵力用在侦察方面,不会是一个小数目。

每天收集有多少信息,更是一个很大的数目。有人写文章说,一架飞机飞到重要战区上空300米以上高度,可能会有1000部雷达跟踪监视。这话也许说得过了,但是有许多部并且性能不一的雷达监测,是肯定无疑的。这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世界上侦察器材真多呀!

核武器

所谓核武器,又称原子核武器,它是一种利用自持进行的核裂变或聚变反应,在瞬时内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引起爆炸,对攻击目标产生大规模杀伤作用的武器。原子弹为第一代核武器;氢弹以及中子弹和冲击波弹为第二代核武器;现在正在研制第三代核武器。

所谓原子弹,是利用钢或钚等原子核易发生裂变反应,瞬间释放巨大能量的核武器,又称裂变武器或裂变弹。原子弹的爆炸威力通常为几百至几万吨级梯恩梯能量,主要依靠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污染和电磁脉冲进行杀伤与破坏。

所谓氢弹,是利用原子弹爆炸时产生的能量点燃氚、氚等氢核的自持聚变反应,瞬时释放巨大能量的核武器,又称聚变弹和热核弹。它的杀伤力比原子弹大得多,最大可达千万吨级TNT当量,杀伤因素与原子弹基本相同,多作为战略核武器的核弹头。所谓中子弹,是以高能中子为主要杀伤因素,具有相对较弱的冲击波和辐射效应的一种专门设计的小型氢弹,又称增强辐射弹,是一种理想的战术核武器。

所谓冲击波弹是一种以冲击波效应为主要杀伤破坏因素的特殊氢弹,又称减少剩余放射性弹。它对地面建筑或坚固工事有很强的摧毁作用,是一种理想的战场使用核武器。

原子弹

也称“裂变弹”,是利用“铀”等重原子核裂变反应瞬时释放巨大能量的核武器。

原子弹的威力通常为几百至几万吨级TNT当量,有巨大的杀伤破坏力,由于它由不同的运载工具携载,故称为核导弹、核航弹、核地雷、核炮弹等。

原子弹的设计原理,是使处于次临界状态的裂变装料瞬间达到超临界状态,并适时提供若干中子触发链式裂变反应。超临界状态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达到:一是“枪法”,又称“压拢型”,即把2~3块处于次临界状态的裂变装料,在炸药爆炸产生的高压力推动下迅速合拢成为超临界状态;二是“内爆法”,又称“压紧型”,即用炸药爆炸产生的内聚冲击波和高压力,压缩处于次临界状态的裂变装料,压缩后的装料密度提高,处于超临界状态。

两种方法相比,内爆法可少用裂变装料,因而被广泛采用。原子弹主要由引爆系统。炸药层、反射层、核装料和中子源等部件组成。引爆系统用来起爆炸药;炸药是推动压缩反射层和核装料的能源;反射层由被或铀构成,用来减少中子的漏失;核装料主要是铀-235“和钚-239”;中子源是提供触发链式反应所需的“点火”中子。1945年美国制造了3颗原子弹,一颗用于试验,两颗投在日本,是迄今为止唯一用于战争的核武器。战后,一些国家相继发展了低当量、威力可调及加强型等高性能的原子弹。中国1964年10月16日的第一次核试验是以塔爆方式进行的,用的是内爆法铀弹。共试验4次。

氢弹

也称“聚变弹”或“热核弹”,是利用氢的同位素氖、氖等氢原子核的聚变反应,瞬间释放出巨大能量造成大规模杀伤破坏效果的核武器。

氢弹的杀伤破坏因素与原子弹相同,但威力比原子弹大得多。原子弹的威力通常为几百或几万吨TNT当量,氢弹的威力则可大至几千万吨,还可通过设计增强或减弱其某些杀伤破坏因素,其战术技术性能比原子弹更好。氢弹由起爆原子弹、热核装料和外壳等主要部件组成。一般多以“铀”‘作外壳。聚变反应产生大量的高能中子能引起“铀”核裂变反应,释放出大量能量,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当量并降低费用。

世界上已有美、俄、英、中、法等5个国家拥有氢弹。中国为了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威胁,于1966年12月28日首次进行氢弹原理试验。1967年6月17日爆炸的第一枚氢弹,威力大于300万吨梯恩梯当量。中国是第4个拥有氢弹的国家,从爆炸第一颗原子弹至爆炸第一颗氢弹只用了2年零2个月的时间,其发展速度在世界上是最快的。

中子弹

也称“增强辐射武器”,是以高能中子辐射为主要杀伤因素的低当量小型氢弹。主要特点是加强了中子辐射而削弱了冲击波、光辐射和放射性沾染等效应。一枚1000吨当量级的中子弹,其瞬时辐射对坦克乘员的杀伤半径可达800米,相当于一枚1万吨的裂变弹,但其产生的冲击波对建筑物的破坏作用半径只有300~400米。

如果适当增加爆高,在核辐射的杀伤半径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对建筑物的破坏半径还可显著减小。但当武器的当量增大时,核辐射杀伤半径随当量的增大比冲击波。热辐射的破坏半径随当量的增大要慢得多。因此,中子弹必定是一种低当量的核武器,多用于有效地杀伤敌方战斗人员和对付集群装甲目标。1977年美国首次进行地下试验,1980年法国宣布进行了中子弹试验。

化学武器

化学武器是以化学战剂杀伤。疲惫敌有生力量、迟滞敌军事行动的各种武器、器材的总称。作为一种大规模杀伤破坏武器,它包括装有毒剂的化学炮弹、航弹、火箭弹、导弹和化学地雷、飞机布洒器、毒烟施放器材,以及装有毒剂前体的二元化学炮弹、航弹等。化学武器在陆海空军及导弹部队中均有装备。使用时,将毒剂分散成蒸气、液滴、气溶胶或粉末等状态,使空气、地面、水源和物体染毒,造成人员伤亡,迟滞敌方军事行动。

化学武器与常规武器比较,有以下特点:一是杀伤途径多。毒剂可经呼吸道、皮肤、食物、水等途径使人员中毒;二是持续时间长。化学武器的杀伤作用可延续几分钟、几小时;有时达几天、几十天;三是杀伤范围广。化学炮弹比普通炮弹的杀伤面积一般要大几倍至几十倍。染毒空气能随风扩散,渗入不密闭、无滤毒设施的装甲车辆、工事、建筑物等;四是受气象、地形条件的影响较大。如大风、大雨、大雪和近地层空气的对流,都会严重削弱毒剂的伤害作用,甚至限制某些化学武器的使用。

化学武器家族的六大“魔王”

用来作为化学武器的毒剂林林总总,但总而言之,常用的不外乎六种。

第1种是窒息性毒剂,这种毒剂会对人体的肺组织造成损伤,使人感到呼吸困难、胸部压痛,直至昏迷,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这种窒息性毒剂对人的眼、鼻、喉等有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1956年5月6日,美军在朝鲜战争中曾用B-29轰炸机对北朝鲜南浦市地区投掷窒息性毒剂炸弹,造成了1127个老百姓中毒,其中480人窒息而死。

第2大“魔王”叫糜烂性毒剂,这种毒剂能对人体的呼吸道、肺组织以及神经系统产生巨大损伤,严重时会导致死亡。人的皮肤接触这种毒剂后会发生红肿、起泡、溃烂等现象,尤其当人眼沾染了以后,眼睛就会瞎掉。其中最出名的是芥子气,芥子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被称为“毒剂之王”,直到现在人们也没找到它的解毒药。1984年3月,伊拉克军队曾用飞机向伊朗军队的阵地大量布洒芥子气,造成伊朗士兵大量中毒而被迫撤退,造成的伤亡人数达2700多。

第3种是中毒性毒剂,因为它主要是对人体的血液细胞产生破坏作用,因此也称血液中毒性毒剂。人体吸人这种毒剂以后,会由于血液细胞受损而导致全身性组织缺氧,特别是呼吸器官受到损伤,出现呼吸麻痹,严重时可致死。

第4种是刺激性毒剂,这类毒剂主要是刺激人的眼睛。鼻子、喉咙、皮肤等器官,人中毒后会出现流泪、咳嗽、恶心、胸痛、头痛以及皮肤灼痛等症状。不过在脱离接触后几分钟至几个小时后,这些症状便可消失。但是如果在短时间内大量吸人也会造成肺部损伤而死亡。

在越南战争中,美军曾多次使用一种叫CS的刺激性毒剂,攻克了用常规武器久攻不下的越军坚固的防御阵地。

令人感到恐怖的是,这种毒剂大都是芳香性固体。人会情不自禁地为其香味所吸引。然而,它却让人在闻到香味的同时受到“阴险”的毒害。

第5种毒剂是失能性毒剂,人在遭受它的袭击后,会出现精神失常或躯体失去效能的情况,如出现幻觉,走路跌跌撞撞、辨不清方向或是全身瘫痪,暂时失明等症状,从而失去了战斗力。

第6种毒剂,也是最为“恶毒”的一种毒剂——“神经性毒剂”。其威力简直令人毛骨悚然,只要吸入或接触一小滴这种毒剂,立即能使人鼻子充血、全身出汗、恶心、呕吐。肌肉抽搐以至瘫痪窒息而死亡。

目前,它已成为一些国家装备的主要化学武器。据估计,仅美国一家拥有的神经性毒剂,就足以杀死5000倍于目前全球人口的人数。而前苏联的储备量的杀伤力则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可以说,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巨大的化学武器库中,这个比方一点也不过分。

二元化学武器

二元化学武器毒剂前体是无毒或低毒的化学物质,分装在二元化学弹药内不同的装料简内,两个或两个以上装料筒以膜片隔离开。在投射过程中或爆炸时,借助弹体的旋转运动和爆炸力量冲破膜片,使装料简内的两种毒剂前体混台而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剂,产生毒害作用。

生物武器

生物武器是一种特殊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它由生物战剂及其施放装置组成。战争中,用来杀伤人畜、毁坏农作物的致病微生物和细菌毒素叫做生物战剂;装有生物战剂的各种炸弹、导弹弹头以及布洒器等是现代意义上的生物武器。

如前所述,在19世纪末以前,人们在进行生物战时,主要还是以自然物为生物武器。如以上所说的那些人畜尸体和各种媒介物,它使敌方人员因受传染而得病。

然而,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战争狂人开始大量培养各种会造成传染病与瘟疫的细菌和病毒,制成生物战剂,并应用于战争。

英国在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开始建立细菌武器试验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前夕,德国纳粹就制造出了小型细菌弹。后来法西斯又在集中营里进行了一系列细菌武器的实验,屠杀无数无辜的犹太人和战俘,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更令人愤慨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侵略者使用了大量细菌武器来攻击抗日的军队和手无寸铁的中国百姓,还建立了专门研制生物武器的特种部队,如臭名昭著的“黑太阳”731特种部队,对我国人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杀害。

生物武器的种类很多,至少有160种。

目前,美国把下列病毒列为了标准生物战剂:疽杆菌、士拉杆菌、布鲁氏杆菌、Q热立克次体、黄热病毒、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肉毒杆菌毒素和葡萄球菌肠毒、英国疯牛病病毒等。

根据生物战剂对人体危害的程度,可将其分为致死性战剂和失能性战剂两类。致死性战剂的病死率约在10%以上,甚至达到50%~90%。炭疽杆菌、霍乱弧菌、野兔热杆菌、伤寒杆菌、天花病毒、黄热病毒、东方马脑炎病毒、西方马脑炎病毒。斑疹伤寒立克次体、肉毒杆菌毒素都属于致死性战剂。

病死率在10%以下的为失能性战剂,如布鲁氏杆菌、Q热立克次体、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等。

根据生物战剂有无传染性,可将其分为传染性生物战剂和非传染性生物战剂。

传染性生物战剂包括大花病毒、流感病毒、鼠疫杆菌和霍乱弧菌等,所致疾病能在人群中传播流行。

非传染性生物战剂有土拉杆菌、肉毒杆菌毒素等。

随着微生物学和有关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致病微生物不断被发现,生物战剂的种类也将不断增加。

目前,为了挖掘新的生物战剂,有的国家从非洲等地搜集拉沙热病毒、伊波拉出血热病毒及马尔堡热病毒等致病性强的病毒,作为新的生物战剂。

除了刻意发现自然界现存的病毒以外,生物病毒专家们还利用微生物遗传学和遗传工程的研究成果,运用基因重组技术进行遗传物质重组,定向控制和改变微生物的性状,从而获得新的、符合生物战要求的。致病力更强的生物战剂。

上述生物战剂尽管林林总总,但其总体趋势是价格比较低廉,生产设备比较简单,投放也很方便,因此生物武器被认为是最便宜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据推算,与其他武器相比较而言,生产1吨核武器炸药需要100万美元,生产1吨沙林化学毒剂需要1万美元,而生产1吨生物战剂仅需要几十美元。你看,相差是多么的悬殊!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迄今仍有许多军事大国还在“孜孜不倦”地进行生物武器的研究和制造,并或明或暗地把它们装备了部队。当然,有生物战就有反生物战,许多国家也十分重视反生物战的训练。

生物武器不同于通常的爆炸杀伤性武器。根据军事上的需要和战场上想要达到的目的,生物战剂可以使用火箭发射,飞机布撒,也可以通过带菌昆虫及特务投放;既可单独使用,也可混合使用,甚至可以与放射性物质。化学武器同时使用。

第一种方式是施放生物战剂气溶胶。这是现代生物武器的主要施放方式。

鉴于生物战剂的特点,在攻击目标的上方,可用飞机、军舰或其他运载工具装载的气溶胶发生器,直接喷洒形成生物战剂气溶胶。

气溶胶颗粒的大小,既要有利于顺风传播,保持稳定性,又要使人吸进后迅速吸收。形成气溶胶的方法大致有三种类型:投掷式发射、机械发生器和喷雾装置。

归纳起来,气溶胶这种生物战剂的施放方式,可分为以下三种:

一是线源施放。如由飞机连续喷洒形成空中线源;军舰喷洒形成地面线源;飞机连续投掷小型生物弹,也可连续形成地面线源。

二是用机械发生器,向单点施放。比如用生物战剂作为装药制成的弹头,可以瞄准一点进行射击,从而达到打击有限目标的目的。

三是多点源施放,用爆炸性生物弹造成,当风向不定时,许多点源可连成一片污染区。

另外一种生物战剂施放方式是散布带菌的媒介物。可以携带致病微生物的媒介物有:小昆虫,比如跳蚤、蚊、蝇、虱、螨、婢、蜘蛛、黑跳虫等;小动物,如老鼠、青蛙、蛤蜊等;杂物,如树叶、羽毛、食品、玩具、棉花、纸片等。

其他生物战剂投放方式,如派遣特务潜入对方领地施放病毒,在战场上遗弃污染物品、尸体,释放感染病毒的战俘等。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和蛋白质工程新技术相继出现,微生物的致病力、对外界的耐受力和对各种药物的抵抗力都得到了增强,甚至还可能生产出传统方法所无法大量生产的致命微生物。

今后,生物武器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呢?概括起来不外3个方向:利用生物技术研制基因武器;寻找新的病原体用作生物战剂;继续完善已有的生物战剂。

激光武器

人类把光作为武器的设想,可以一直追溯到古代。西方至今还广泛流传着公元前212年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的故事:当时他用镜片聚光,结果烧毁了敌方入侵的战舰。

在18世纪,有个法国人设计了一架由168块玻璃组成的反射镜“光炮”。它能将太阳光聚集在一起,使相隔47米处的松木板在几分钟之内燃烧起来。

19世纪以后,英国科幻作家威尔斯和俄国著名文学作家A•托尔斯泰都著有关于“死光”的小说。美国的卫克•罗查斯的“死光”连环画更是风行一时,使“死光”这个名词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在我国的古代剑侠小说中,也屡屡有剑客口吐一道青光或红光将对手杀死的活灵活现的描写。例如在《封神演义》中,姜子牙手持一个红葫芦,只见一道白光冲天而上,刹那间妖精白猿的脑袋便落于地。

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上述这些都只是幻想而已。自从1960年激光诞生以后,用“光”来作为武器就真正变成了现实。

激光为什么能作为武器呢?这要从它的特性上来找原因。激光的主要特点是方向性好、亮度极高、相干性高、单色性好。激光武器正是利用了激光的方向性好、亮度极高这两个特点。就方向性来说,激光只朝一个方向发射,激光束是一束平行的光。若将一束激光射到相距1千米远处,其光斑直径只有10厘米左右。利用激光的这个特性来对武器进行制导,称为激光制导。

激光的亮度,比太阳表面的亮度要高出400亿倍以上。把这种高亮度的光投射到物体上,物体受照射部分的温度可上升到10000°以上。无论是金属还是非金属,在这种特高温度下都会迅速熔化和气化。

激光武器的主要特点是:

1.“零”飞行时间。由于激光是以光速传播的,因此飞行中的飞机、导弹都可视为“静止”目标,在进行射击时无需考虑“提前量”。

2.无惯性。由于激光束的质量接近于“零”,所以激光武器不会像一般的机炮那样产生后坐力。

3.可多次发射。一般武器的发射次数都是很有限的,而激光武器原则上可以无限多次进行发射。

4.命中精度高。使用激光武器时可以精确地选择射击目标,甚至还可以选择目标的薄弱部位来进行攻击,以提高毁伤率。

5.抗干扰。激光不受电磁脉冲和地球磁场的影响,因此即便是处在电子对抗的战场环境中其命中精度也不会受影响。

6.无污染。激光武器无论是对地面还是对空间都不构成放射性污染、灰尘污染或噪声污染。

7.受气象条件的影响。风、雨、雪、雷暴等恶劣气象条件都是使用激光武器的严重阻碍。但在太空中没有大气及气象条件变化的影响,因此激光武器在太空中更能充分发挥它的效率。

激光武器的杀伤破坏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烧蚀效应。激光照射到目标上以后,其中一部分能量被目标吸收而化为热能,使目标表面局部出现熔化及气化而穿孔,或产生严重变形,从而达到杀伤或破坏的目的。

2.激波效应。当目标表面由于受到激光的照射而产生熔化、气化并向外喷射时,在极短的时间内会对目标本身产生一个反冲作用,这样在固体材料中就会形成激波,这种激波可以将目标拉断,并产生层裂破坏。

3.辐射效应。目标表面因气化而形成等离子体云。等离子体产生的辐射可造成目标本身的结构及其内部的电子元器件、光学元器件的损伤。

对于激光武器有各种各样的分类方法,这里姑且把它分为低能激光武器和高能激光武器两大类:

1.低能激光武器。

它又叫激光轻武器或单兵激光武器。其特点是激光能量较低,是属于小型激光武器。它主要用于对付单个的敌人,可使对方眼睛失明、丧失战斗力直至死亡;同时也可使对方的激光测距仪及各种夜视仪的光敏元件受损或失灵。目前的低能激光武器主要包括激光枪、激光手枪、激光致盲武器等。

激光枪能在近距离内使人致死或致伤,射穿钢盔,使某些武器装备遭到损坏;在相距1500米处能致瞎人眼,烧焦皮肉,烧着衣服、房屋、树木、花草等,并能使炸药在顷刻之间受剧热而起火爆炸……

激光枪的样式同普通步枪差不多,其结构分为4大部分:一是激光器,用于发射激光束,相当于普通步枪的弹匣和枪膛;二是激励源,用以驱动激光器产生激光;三是击发器,用以驱动控制开关,其作用相当于普通步枪的扳机;四是枪托。

现在有的自动步枪是利用激光束进行瞄准,在射击时只要用激光束对准目标就能达到百发百中。实验表明,红色激光束一旦对准了目标,便会显现出一个鲜红的瞄准点,这时只要扣动扳机即可击中目标。即使目标在快速移动,也不难做到跟踪瞄准。像美国的AM-180型自动步枪,就是利用激光束进行瞄准的。

激光手枪可以拿在手里,装在兜里,别在腰间。现在有一种红宝石袖珍式激光手枪,其外形及大小与派克钢笔相似,在相隔几米远的地方能烧毁衣物、烧焦皮肉面置人于死地;在相隔十几米能使人眼致盲;在近距离内可以引爆火药。

有一种“三用”激光手枪,在平时可当钢笔用,在紧急情况下可用于自卫,在夜间行路时可用于照明。

2.高能激光武器。

高能激光武器又叫激光炮,简称光炮。它的功率输出达到几百至几千千瓦,因此不能使用一般的小功率激光器,而必须使用功率强大的高能激光器。

在高能激光武器系统中,必须通过反射镜把激光束聚集起来,形成一根很细的光柱,并借助于精密的激光束瞄准系统来对目标进行跟踪。

激光炮的威力大,在现代战场上用途很广。比如:

1.打飞机。还在80年代,美国陆军在试验机载激光炮时,就曾用它击落过两架高空无人驾驶靶机。

2.反导弹。也是在80年代,美国陆军在武器试验中曾用激光炮一举击毁了一枚正在1000米以外高速飞行的反坦克导弹。几年前美国还在白沙导弹试验场用激光炮给正在飞行中的“大力神”导弹穿了一个窟窿眼。此外还用激光炮摧毁了一枚飞行在650千米高空的高空探测火箭。

3.反卫星。试验表明,高能激光束能破坏卫星上的太阳能电池、各种光敏元件、精密仪器仪表、电子设备和照相装置等。

4.反坦克。主要是用它来破坏坦克的潜望仪器,伤害坦克乘员的眼睛。目前大威力的激光炮已经能够将坦克那厚厚的装甲射穿。

此外还可以用激光炮在敌方的森林、山区及城市中进行大面积纵火。因此激光炮也是一种新型的纵火武器。

目前的激光炮主要有以下3种类型:

一是折叠式的。其外形很像火箭炮,它那并排着的管子,正是多只巧妙地折叠起来的大功率气体激光器。由于这种激光炮体积庞大,笨重,附加设备多,因此常把它装在坦克、汽车、舰艇及大型飞机上,可用它来攻击敌方的坦克、飞机。反舰导弹、鱼雷以及贴近海面飞行的巡航导弹等。

二是固定式的。它与普通加农炮有点相像,但炮筒较短小。人们往往把这种激光炮分散隐蔽在树林深处及草丛中,使敌方防不胜防。

三是轻型的。这种激光炮与普通“八二”式迫击炮有点相似,炮筒也较为短小。这种炮相当轻便,连同炮筒、炮座及驱动电源加在一起,也不过几十千克。

激光炮可以连续快速发射。目前的脉冲激光炮,可以在1秒钟内连续射出上千发“光弹”。为了充分发挥激光炮命中率高的威力,在使用中必须有目标跟踪雷达和目标导引雷达与之紧密配合,协同作战。

粒子束武器

这里所说的“粒子”,是指那些非常微小的物质颗粒,即“微观粒子”。物理学上把直径小于10-7~-6厘米的微小物质颗粒叫做微观粒子,通常包括分子、原子以及被称为“基本粒子”的电子、质子、中子、离子等。

要使微观粒子成为一种毁伤性武器,那就必须创造一个前提条件——使粒子具有非常大的能量。物理学告诉我们,运动物体的能量同它的质量及运动速度这两个因素有关,就是能量等于其质量与速度平方的乘积。

一个微观粒子的质量虽然很小,但如果能使其运动速度达到或接近于光速,那么其能量也可以达到相当可观的程度。固然,一个粒子的能量很是有限,但要是能够把大量的粒子聚合在一起,那么其能量总和就会非常可观。

能够给微观粒子不断加速的装置叫做“粒子加速器”。它能将微观粒子加速到接近于光速,同时将许多粒子聚集成一个非常细小的射束,然后再发射出去,即可毁伤目标。

粒子束武器作为一个武器系统,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粒子源,粒子加速器,目标的探测、捕获和识别系统,目标的精密跟踪系统,粒子束的瞄准和跟踪系统,指挥、控制和通信系统。其中,粒子加速器是粒子束武器系统的核心,它包括粒子注入器、加速器、能源、贮能及能量转换设备等。

高能强流粒子束形成的基本原理是这样的:由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都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不断地受到此电场力的推动,从而使带电粒子不断加速,最后达到或接近于光速;然后再通过聚焦磁场把高速带电粒子聚焦成细而密的束流,射向目标。

粒子束武器是一种崭新的武器系统,它具有以下突出的特点:

1、能量高度集中,威力大。高能加速器每秒钟能发射600万亿个粒子,这些高速粒子通过聚焦后所形成的粒子束射向目标,其威力与453、6克高能炸药爆炸所具有的威力相当。

2、效能高。一般的常规武器,是在炸弹爆炸后再通过飞速运动的碎片击毁伤目标。而粒子束武器是以电子脉冲的形式在极短的时间内发射出来,并同目标直接发生作用,与激光武器相比,具有更大的破坏性。比如,要烧穿5毫米厚的银合金材料,在使用激光武器时每平方厘米需要输入100万焦耳的能量,而在使用粒子束武器时每平方厘米只需输入3万焦耳的能里。

3、速度快。粒子束的运动速度接近光速,而洲际导弹的速度只有每秒7千米左右,因此在用粒子束武器来反导弹时,不但无需考虑“提前量”,比如,它可以在不到1秒钟的时间内摧毁1000千米以外的目标,因此粒子束武器是非常理想的反导弹反卫星武器。

4、无惯性,方便灵活。在这一点上粒子束武器与激光武器相似。

5、不受天气条件的影响,具有“全天候”的作战能力。在这方面粒子束武器明显的强于激光武器。

粒子束武器和激光武器都可以作为“天基武器”,但显然是前者优于后者。比如说:

第一,粒子束武器系统较为坚固,不易受到损坏。一方面因为它是用磁铁来聚焦的,个像激光武器那样要用“娇气”的反射镜来聚焦。再者,无论是磁铁还是粒子加速器,都不易受到高强度辐射的影响。

第二,粒子束武器对目标的毁伤作用比激光大。特别是,粒子束比激光武器更能够穿进目标的深处。

不过,从技术上说,粒子束武器目前的发展水平同作为武器使用的要求之间仍有一定的差距。

太空“杀手”射束炮

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粒子束武器,是一种利用高能强粒子流射束击毁目标的射束武器,也称做“射束炮”。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研制成一种叫做“神炮”的粒子束武器,将它配置在卫星或宇宙航行器上,用来拦截处于主动段的洲际核导弹等目标。

粒子束武器一般分为带电粒子束武器和中性粒子束武器。

这种射束炮的作用原理是,用接近光的速度发射电子。质子、中子或重离子等离子流。并通过聚焦产生高能量的热效应,从而引起敌方导弹弹头爆炸,或者以粒子束射束来破坏导弹上的电子装置,从而降低核弹头的杀伤威力,甚至使其失效。

美国研制的“神炮”射束炮,发射的是一种中性粒子束。

当空间侦察器发现敌方发射洲际导弹时,即开始对导弹进行监视,并不断向“神炮”发送有关敌导弹的数据。在敌导弹脱离大气层时,运载“神炮”的飞行器或卫星随即根据指令机动到最佳射击位置,向目标发射粒子束,将敌导弹击毁。

为了使射出的粒子束能及时将目标击毁,这种射束武器需要有一套完整的装备,包括能产生数百万伏电压和具有10~1000兆瓦功率的发电机、粒子加速器、在短暂时间内存储大量电能和引发脉冲的储能器,以及磁场聚焦放射器等。射束炮通常用高能闪击或脉冲方式发射。用脉冲方式发射时,其射程可达10千米以上,在几毫秒的时间内即可将目标击毁。

射束炮的突出特点,一是它的能量高度集中,威力大;二是效能高;三是速度快,在不到1秒钟的时间内可摧毁1000千米以外的目标,因而成为理想的反导弹和反卫星武器;四是无惯性,使用方便灵活,可以随时改变射束的发射方向;五是不受天气条件影响,具有“全天候”的作战能力。

微波武器

普通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从本质上说,它们都属于微波。在物理学上用波长和频率来表现电磁波的性质。

在电磁波中,已有好几种被用来作为武器,比如X射线激光器、γ射线激光器等。现在人们正在研究如何利用微波来制造武器,这就是微波武器。

微波是指波长在分米、厘米、毫米范围内的无线电波,其频率为3~300千兆赫。在这个频率范围内的无线电波可以用天线辐射出去,所以把这一频段叫做“射频”。微波的波长接近于光波,它具有同光波相近的性质。又因微波的传播是直线前进的,所以它是属于直线波。

微波武器是这样一种装置:用超高频微波发射机和高增益定向天线,来发射高强度的、汇聚的微波射束,以杀伤敌人和破坏敌人的武器装备。

研究和试验表明,强微波对人体和电子元器件具有杀伤和破坏效应,而对一般的武器装备则无明显作用。

微波对人体的杀伤效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热效应”。超强微波能造成人体的外部损伤,如皮肤灼伤、眼睛出现白内障等,严重时可导致死亡。二是“非热效应”。较弱微波能穿过人体皮肤,使人的神经系统受损,出现神经混乱、行为反常等现象;并使人体的免疫力下降,出现头痛、烦躁不安和记忆力衰退等现象。

强微波的照射能够导致电子设备的功能下降,甚至烧毁电子元器件。功率密度为10~100瓦/平方厘米的微波,足以干扰雷达的正常工作。而大功率的微波武器,则能在来袭的敌方导弹及侦察卫星的周围形成一个强辐射场,造成足以损坏其电子设备的高电压,使这些导弹及卫星的制导系统和计算机系统失灵,导弹的引信失效甚至自行引爆。强微波波束武器还足以使隐形飞机变热直至熔化。

微波武器的主要优点是传播速度快,不受大气条件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比较容易对目标进行跟踪和瞄准;其主要弱点是抗干扰能力差,有时会出现“敌我不分”的现象,对己方的电子设备造成干扰破坏。

与激光武器和粒子束武器比较起来,微波武器还显得不够成熟。特别是对于空间微波武器的研制,可以说目前尚处于可行性论证的阶段。

高功率微波武器

高功率微波武器又叫射频武器,是利用强能量的微波源向目标定向发射高功率脉冲调制的高功率微波极窄波束能量,用来干扰或毁坏目标上的电子设备以及杀伤作战人员,是一种定向能武器装备。

高功率微波武器的辐射频率为1~30千赫,输出峰值功率一般在1千兆瓦以上,个别的可达10千兆瓦。高功率微波武器的主要攻击目标是雷达、通信系统、计算机、制导系统以及车辆、舰船、飞机和导弹中的电子元器件,像激光武器一样,也具备硬杀伤和软杀伤两种功能。当微波能量很强或极强时,可作为硬杀伤武器装备,直接摧毁敌方武器装备,致死敌方作战人员。当微波能量较弱时,可作为软杀伤武器或非致命武器使用,干扰电子设备,使作战人员失去战斗力。

微波弹

微波弹的研究以美国海军为主,目前主要集中在常规炸药激励的微波弹,对核激励的微波弹也作了效应分析。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国海军首次使用了试验性的高功率微波弹,从战争开始的第一天起,就从潜艇和驱逐舰上发射了带有这种弹头的海军“战斧”巡航导弹,干扰和毁坏伊拉克防空系统和指挥控制中心的电子系统。

压制敌防空系统的高功率微波武器

该类高功率微波武器的研制以美国空军为主,旨在对用于飞机自卫、压制敌防空、指挥控制战、夺取空中优势、空间控制等方面的宽带和窄带高功率微波源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鉴定,实现利用微波能量烧毁敌防空系统中的敏感电子元件。

这种武器能在敌防区外发射,利用有限的目标信息实现攻击效果。它可以对敌方的射频威胁系统造成永久性电子损伤,具有发射后不用管的能力,单次发射能杀伤大量目标,有一定的覆盖范围,对发射精度要求不高,天线产生的旁瓣对己方的附带损伤很小。

高功率微波炸弹

高功率微波炸弹是俄罗斯发展的一种高功率微波武器。

这种炸弹可以放在公文包中,使用时能释放10吉瓦的高功率脉冲,相当于10个标准核电机组的功率,可用于攻击战斗机、核电站等目标的计算机系统,而且不发出任何声音。单枚炸弹的市场价不到10万美元。俄罗斯已将这种高功率微波炸弹出口到瑞典和澳大利亚。

动能武器

顾名思义,所谓动能武器,正是依靠高速运动所形成的巨大动能来直接击目标,将目标摧毁,而不是像某些常规武器那样,通过弹头本身的爆炸来摧毁目标。目前一些军事强国正在加紧研制的动能武器,主要包括电磁炮、非核动能拦截弹和群射火箭等。

电磁炮

电磁炮是这样一种装置:利用强大的电磁力来加速弹丸,使弹丸高速射向目标并将其摧毁。

电磁炮的发射原理同普通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我们都知道电动机由定子和转子两大部分组成。通电后,电流通过定子上的线圈而产生电磁力,而转子就在电磁力的推动下高速运转起来。

在这里,我们把电磁炮看作一台特殊的“电动机”。炮身相当于电动机的“定子”,炮弹相当于电动机的“转子”。电磁炮的炮身是两条长长的平行铜导轨,炮弹就夹在这两条导轨的中间。

导轨通电后产生一个强大的电流,此电流沿其中一条导轨输入,流经炮弹,然后再由另外一条导轨返回;这样,便在这两条导轨之间形成一个强大的磁场;而该磁场与炮弹中的电流相互作用,产生一个强大的电磁力;此电磁力推动着炮弹沿导轨高速前进,并且日其运行速度越来越高,炮弹就这样被射了出去。所以电磁炮又叫“轨道炮”。

由于电磁推力大,所以电磁炮的炮弹能够达到很高的速度。美国的两个电磁炮实验室已经将3克重的弹丸加速到每秒11千米,另外还将300克重的弹丸加速到每秒4千米。我们知道,一般火炮的射出速度只有每秒0.8千米左右,步枪子弹的射出速度也只有每秒1千米左右。

由于电磁力很均匀,故电磁炮的弹丸在飞行中比较稳定;又由于在发射时不出火焰和烟雾,也不产生冲击波,所以电磁炮的隐蔽性好;电磁炮可以根据目标的特征快速调节电磁力的大小;另外,电磁炮也比较经济。常规火炮的发射药每产生1兆焦耳能量大约需耗资10美元,而用电磁炮只需0.1美元。

电磁炮的发展受到各军事强国的高度重视,例如在美国的“战略防御计划”中,对电磁炮的研制占有重要地位。

不过,从电磁炮的当前发展水平来看,距离实战要求仍有一定的距离。例如:实战要求能将3千克重的弹丸加速到每秒15~30千米的速度,而目前的实际水平距离这个要求还差得很多;目前的电磁炮导轨材料还不够强固,弹丸高速掠过时,往往会使导轨发生剪切、变形甚至熔化;高速飞行的电磁炮弹丸在穿过大气层时,容易被烧蚀;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的天基电磁炮武器系统,其重量太大,其费用也极高。

电磁炮从结构上可分为电磁轨道炮、电磁线圈炮和电磁“重接”炮。

其中,电磁轨道炮是目前发展较为迅速的一种电磁炮,它主要由两条平行的导轨和在导轨之间滑动的微型射弹以及射弹电枢等组成。导轨作为电磁轨道炮的线性电磁推进加速器,当发射时,导轨和射弹电枢被通上巨大的瞬时电流,在导轨间形成强电磁场,由电磁相互作用使导轨加速器产生巨大的加速力,从而使导轨间的微型射弹加速,并以极高的速度发射出去,实现与目标直接碰撞,靠相对碰撞产生的巨大动能摧毁目标。

目前,美国有多家机构在从事电磁轨道炮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重大进展。电磁线圈炮也叫同轴线圈加速炮,是最早制造的电磁炮,在20世纪初就已能做到将10千克重的炮弹加速到100米/秒。

在70年代中期,前苏联的科学家已能将1.3克重的金属环加速到4.9千米/秒。线圈炮由环绕于炮膛的一系列固定加速线圈与环绕微型射弹的弹载运动线圈组成,当这些线圈按顺序加电时,产生运动磁场,使处在磁场中的微型射弹加速发射出去。电磁“重接”炮简单地说就是利用两个磁场重新结合产生新的更大容积的磁场结构,来加速发射微型射弹。“重接”炮是天基超高速电磁炮的备选方案。

除美国以外,俄罗斯、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日本和以色列等国也在开展电磁炮技术的研究。

反卫星动能拦截弹

这是一种靠弹头的动能来击毁敌方卫星的机载空对空导弹。美国在80年代用一枚这样的导弹成功地击毁了一颗废旧卫星。这枚导弹全长5.4米,弹径0.5米,重1.2吨,装在F-15战斗机上。

这种导弹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导弹脱离飞机之后,靠弹上的惯性制导系统进行制导,直到飞抵预定空间点;此后弹上的红外传感器开始自动跟踪目标;当拦截弹达到最大飞行速度时,其战斗部与二级火箭自动脱离;此后弹头便依靠小型计算机进行控制,并通过弹上小型火箭的点火与熄火来对弹道进行修正;最后,弹头前部的小型撞击杀伤器以每秒13.7千米的高速与目标相撞并将其摧毁。

反导弹动能拦截弹

这是一种利用弹头的动能摧毁来袭导弹弹头的“反导弹导弹”。这种导弹也和上述反卫星动能拦截弹一样,是采用现有的导弹技术。这种导弹的弹头最后以每秒9千米的高速与目标相撞并将其摧毁。

超导武器

军事专家们预言:超导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将导致未来战场上的武器装备和作战方式出现一系列的变革,并将对军事战略和战术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

超导海军舰艇

数百年来,海军舰艇的动力尽管已从蒸汽机、柴油机、燃气轮机发展到核动力,但始终未能摆脱笨重的螺旋桨推进部件,航速也无重大突破,从而使海上高速机动作战能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70年代以来,一些工业化国家积极开展超导技术在海军舰艇方面的应用研究,并已初见成效。英国已研制出478千瓦的超导电磁力推进装置;美国已研制出5513千瓦的超导驱动系统;日本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艘超导船。

试验表明,大型驱逐舰在负荷、航速、续航力相同的条件下,采用超导电磁力推进系统可以少装一台燃气轮机,减少满载排水量,节省续航燃油,少花建造费用。

超导军舰是怎样航行的呢?如果在舰艇上安装电磁铁,在海水中便会产生磁力线,同时产生方向与磁力线相垂直的电流。在磁场与电流的相互作用下,推动海水向后运动。由于海水的反作用力,使舰艇获得一种向前的推动力。

超导舰艇由于取消了传统的螺旋桨推进部件,因而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推力大、航速高、无震动、无噪声、无污染、造价低等诸多优点。在潜艇上应用超导推进系统以后,能有效地消除噪声影响,降低红外辐射,更不易被敌方发现,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自我生存能力和快速机动的突防能力。

超导激光武器

激光武器耗能大,它要求在瞬间提供数十亿到数百亿焦耳的能量。而且目前的贮能装置所贮存的能量都非常有限,很难满足这一要求。

超导技术的发展,为激光武器提供了新的能源。采用由超导材料做成的超导闭合线圈就是一种理想的贮能装置。因为在超导线圈中的电流是一种持久的电流,只要将线圈保持超导状态,则它所贮存的电磁能便会毫无损耗地长期保存下去,并可随时把强大的能量提供给激光武器。激光武器一旦有了超导贮能器,就如虎添翼,好比是有了一个机动灵活而又容量无比的弹药库,可时刻保持高度的战备状态。一旦受到敌方飞机、坦克、导弹等的侵犯,便可随时给予有力的回击。

超导发射装置

利用超导技术来发射航天飞机,这是专家们多年来的梦想,但因受技术条件的限制而难以成为现实。近年来国际上超导材料研究中的突破性进展,为实现这一梦想创造了技术条件。

计划中用来发射航天飞机的超导磁悬浮发射装置,由一条长3500米的水平导轨与一条2000米高的垂直导轨相连接,形成一个接近于90°的弧形陡坡。导轨采用新型常温超导材料。

发射时,庞大的航天飞机在磁悬浮力的作用下,沿水平导轨前进并逐渐加速,当到达终端的弧形轨道后,便随弧形轨道而改变前进方向,并以每小时500~600千米的速度飞离发射装置。与此同时,航天飞机的发动机点火并开始工作,靠它自身的动力直刺苍穹。

采用超导磁悬浮发射装置,可以取代用火箭发射航天飞机的传统做法。这样可以减轻航天飞机自身的重量,增加有效载荷,并且推力大、耗能少、起飞速度快、安全可靠,可以多次重复使用,能节约大量经费。

专家们认为,还可用超导材料制成超导电磁炮、超导火箭发射架、超导磁力仪、超导陀螺仪、超导雷达天线、超导接收机和超导卫星等等。可见超导材料的发展前景是极其诱人的。

次声武器

远在二战期间,前苏联的强击机曾在德军阵地上空反复进行超低空飞行,尖啸刺耳的噪声使德军官兵惊恐万状。这便是把声音作为武器的一种尝试。

十多年前,在法国马赛附近的一个“次声研究所”,秘密地研制了一种新式武器—次声武器也叫声波枪。据介绍,在试验中曾不慎误伤了一名研究人员,并导致十几千米之外的一些无辜丧命。国外曾有人撰文这样说:“这种武器能够消灭一座城市或某一地区的人。那些躲藏在秘密掩体里的人,躲藏在诸如坦克、潜艇或其他貌似牢不可破的机器里的人,都难以幸免。”这种说法或许言过其实,但次声对人和动物具有杀伤作用,却是不容置疑的。

所谓次声,就是声波的振动频率低于20赫的声音。普通人耳能听到的声音,其最低频率在16~23赫这个范围内。这里为何有个“范围”呢?就是因人而异。低于16赫的声波,是任何人的耳朵都听不到的,而只能作为一种振动被人察觉出来。

低频振动对人体和动物具有很大的危害,甚至具有破坏性。

许多自然现象都能产生次声波,如火山爆发、地震、打雷、台风、龙卷风等等;其他如核爆炸、发射火箭、放炮以及飞机的长行等,也都能产生次声波。

物理学告诉我们:振动波的频率越高则其方向性越好,但却衰减得越快,因而其传播距离也越近。相反,由于次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它在传播中衰减得很慢,因而能传播得很远。发射大炮时所产生的次声波,在几十千米甚至上百千米以外仍能用仪器接收到;氢弹爆炸时所产生的次声波甚至能够围绕地球跑上好几圈。次声波除了跑得远以外,它还有另外一个特点,那就是“无孔不入”、“见缝就钻”。

次声波是怎样危害人体健康的呢?

人体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细微的有节奏的脉冲式振动。这种振动的频率通常为7~13赫。人体在甚低频区的共振频率为4~8赫。因此那些频率低于10赫的次声波,可能使人体发生“共振”而遭到伤害。

次声波伤害人体后的主要症状是昏晕、头痛、呕吐、心痛、呼吸困难、恐慌、眼球震颤等;有的人还会出现昏迷、站立不稳和产生酒醉似的感觉;重者还会出现肌肉痉挛,甚至形成精神错乱;在高强度次声波的作用下,有的人会出现耳聋以至全身瘫痪,重者甚至导致死亡。

军事专家们预言:在未来战场上,次声致聋武器与激光致盲武器将配合使用,使对方的作战人员成为聋子和瞎子,使之完全丧失作战能力甚至自行死亡。

基因武器

在介绍基因武器之前,这里先简单说说什么是基因。

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密码,它是由DNA构成的。DNA是构成基因的物质基础。在生物工程中,用来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密码就是DNA中所包含的四种核苷酸。组成DNA的核苷酸虽然只有这么四种,但它们可以有许许多多的排列顺序,而不同的排列顺序就可以决定不同的信息,即遗传密码。

基因武器又称遗传武器。它是采用遗传工程的方法,按照设计制造者的意图,通过基因重组,即通过重新排列DNA中那四种核对酸的排列顺序,把一些特殊的致病基因移植到微生物体内,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显著抗药性的致病菌。例如人体内的大肠杆菌本来是一种非致病微生物,在通过改变其基因之后,就变成了一种致病菌。

由于这种致病菌利用了人种生化特征上的差异,因此它只对特定遗传型的人种才具有致病作用,而对除此以外的其他人种并不起作用。这样,基因武器的设计制造者就可以“有选择性地”利用这种武器来对某些特定的人种进行杀伤,而不会同时伤害处在同一环境中的其他人种。

基因武器正是通过致病基因来感染人体的,而人们所感染的致病基因,只有设计者才能知道其遗传密码,因而也只有他们才能够解救染病者。这正是“解铃还需系铃人”!其他人要在短期内来“破译”这种密码是不大可能办到的。因此受害者只能坐以待毙,其他旁观者“爱莫能助”!

尽管基因武器目前还只是处于研究探索阶段,但它已经引起一些有责任感的科学家的忧虑。这种忧虑,甚至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年爱因斯坦等著名科学家对于原子武器的忧虑。

军用机器人

据专家们估计,机器人产业将会成为21世纪少数几项能主宰经济的高技术产业之一,就像汽车、化工、钢铁等工业曾经主宰了20世纪60~70年代的经济一样。随着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机器人的劳动分工也越来越细,包括工业机器人、农牧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军用机器人、极限作业机器人、太空机器人、智能机器人等等。

就军用机器人而言,早在二战期间,德国陆军就曾研制了大约5000辆无人驾驶的坦克。他们通过电线或通过无线电传送信号来控制坦克行驶,用它所携带的炸药去摧毁对方的防御工事。这便是现代军用机器人的雏形。

到了1985年,美国海军部队开始利用机器人在海底开展清洗和打捞沉船的业务。这种军用机器人装有技术先进的信号传感系统,能够进行水下侦察、排除水雷和担任各种用人力难以胜任的危险工作。

美国有一种“机器人侦察兵”,能够根据敌方的反应来随时编制电脑程序,其造型如同一辆小型战车,可以充当“流动哨兵”。它由微电脑、人工智能软件和远程监视传感能等主要部件构成。

在平时,它可担任基地或机场外围的警戒任务,能够识别那些“不速之客”,一遇上“敌情”便会立即发出警报。在战时,它可根据主人发出的遥控指令来使用随身携带的武器,包括轻机枪、手榴弹、催泪弹等。

目前,一些军事强国都在加紧研制各种各样的多用途军用机器人。比如,能够在前线抢修军车,运送粮草、弹药和燃料等战斗物资的军用机器人;能够架桥、筑路、布设地雷和施放烟雾的军用机器人;能够充当“步兵侦察班”来收集对方军事情报的军用机器人,等等。

近几年来国外还出现了一种机器人扫雷车。其外形像坦克,但车顶没有炮塔;车上没有两个专用来装炸药的大箱子,车前安有扫雷棍。在扫雷的时候,第一步是首先向前方发射炸药,将地雷引爆;第二步是再用扫雷棍来清除那此尚未引爆的漏网的地雷。

英国制造的1台巨型机器人,有3个很大的“吸盘”,能够把停放在航空母舰上的“鹞”式飞机“吸”起来,使飞机对准航向,然后通过它那能够转动的巨臂将飞机高高地举起来,使飞机腾空而飞。当飞机返回时,机器人早已伸出巨臂在等候飞回的飞机,并能熟练地把飞机“抓住”,然后轻轻地放到航母的甲板上。

为减少未来战场上士兵的死亡率,目前一些军事强国还在加紧研制能够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机器人士兵”。

信息武器

作战指挥从传统的结构、手段和方法,主要是手工方式,转变到适应新的高技术战争,有人称它是排在核武器、洲际导弹之后的“军事革命的第三阶段”,也有人说是新浪潮,技术革命的必然产物。新的科学技术用于军事,必然引起一系列的变化,作战指挥不变不行。

指挥的自动化开始于50年代末。1958年,美国第一个建立起半自动地面防空指挥控制系统,把电子计算机和雷达联结成一体。雷达探测到目标,把来犯的敌机的有关情报通过通信系统传给电子计算机,经过计算机运算、处理。提供防空指挥部决策,采取措施。

这个系统美国人叫它“赛其”,又叫C2系统,取计算机和通信的英文第一个字母。为什么不叫2C而叫C2?是因为电子计算机和通信结合以后,起的作用不是1+1=2,而是1十1>2。所以,后来的指挥自动化系统,有个外号叫兵力“倍增器”。就是兵力还是那些兵力,有了C2系统,那些兵力发挥的作用就成倍地增长了。

经过30多年时间,许多国家都已建立起了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这种指挥系统还在继续完善。它把情报侦察、通信、指挥和控制组成一个系统。情报的英文字母开头是Ⅰ,而通信、指挥、控制的英文字母开头都是C,所以把这个系统简称叫C3Ⅰ,也有叫CI的。

指挥自动化系统:

指挥自动化系统很复杂,还是举海湾战争作例子。多国部队C3Ⅰ系统,包括:

探测预警系统:

在太空,有25颗电于侦察卫星;在中高空,有63架电子战飞机;在中低空,有195架战术电子侦察机;在地面,有39座电子侦听站。另有18颗卫星组成的全球定位系统,可以为导弹提供制导信息,为军舰、飞机、地面部队持续导航,精确度在10米左右。还有预警飞机,可以同时发现和掌握600个目标,对其中200个重点目标进行识别和定位,指挥引导数十架飞机作战。一旦地面指挥中心遭到破坏,预警飞机可以替代指挥。

指挥中心:

有1300台新型台式计算机,350台折叠式便携计算机和激光打印机,几千个最新的系统软件、标准办公应用程序以及巨型数据库、存储器,能够快速、准确地搜集和处理各种信息数据,进行及时的指挥控制。中心有一面24平方米的七色大屏幕,能够同时显示18种情报数据,每日显示5700次以上。如果需要具体了解某一点情况,只需20秒钟就可以把这一点放大出来。

通信网络系统:

通过卫星、微波、对流层散射、短波、有线等各种手段,备有7万多条线路,装配有101部自动交换机,20部信息交换机,240个传输系统,1100部数字电话机,800部传真机,170部报文通信终端。

在沙特阿拉伯的利雅得中央总部前进指挥所的作战室里,可随时同参战各国政府和军队的各级指挥所通话。美国总统的命令从白宫传递到海湾只需要1~3分钟时间。还有机动用户装备系统,可在一个军级单位设置24个中央台,224个延伸台,1900个无线电台和8200个有线电台,一旦部分线路被破坏,能自动绕开损坏部分,继续传递信息。

CI的终端:

参加海湾战争的各级指挥员,一般都配有便携式电脑,可以及时接收上级命令和下级报来的情况,还可以随时向美国本土数据库查询资料。

侦察兵配备有手持式计算机,发现情况可以马上发回指挥中心;车辆和伞兵有更小型的计算机,可以同3颗卫星保持联系;陆战队队员和部分士兵也配备了手持式、背负式或头盔里装有数字无线电设备,可以通过卫星定位,误差小于1米。

正是这样一些系统,把所有参战的兵力、兵器综合成了一个严密的整体,为快速、准确的指挥提供了高效的手段。

海湾战争,有人称它是2.5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又一次大战,不过是半个,还称不上是一次全面大战。但是称得上是一次高技术战争,准确地说,是多国部队用高技术兵器对伊拉克热兵器的战争。从中可以看到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的概貌,它的作用,以及发展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