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兵器博览

枪的产生和发展

据史料记载,在1259年,中国就制成了以黑火药发射子窠的竹管突火枪,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射击火器。随后,又发明了金属管形射击火器——火铣,到明代已在军队中大量装备。

14世纪时欧洲也有了从枪管后端火门点火发射的火门枪。15世纪欧洲的火绳枪,从枪口装入黑火药和铅丸,转动一个杠杆,用硝酸钾浸过的燃着的火绳头移近火孔,即可用手点燃火药发射。

最有名的火绳枪是16世纪20年代出现于西班牙的“穆什克特”火枪。这种火枪的口径在23毫米以内,枪重8~10千克,弹丸重约50克,射程达250米。弹丸用木制的或铁制的通条从枪口装填。装备“穆什克特”火枪的步兵称为火枪手。由于火绳雨天容易熄灭,夜间容易暴露,这种枪在16世纪后逐渐被燧石枪所代替。

来复枪

早期的枪械部是前装滑膛枪。1520年,德国纽伦堡的一名铁匠戈特,为了简化前装手续,减少气体泄出,使弹丸在枪膛内起紧塞作用并提高装填速度,发明了直线式线膛枪,采用圆形铅球弹丸。由于“膛线”一词的英文读音是“田田来复”,所以线膛枪也被称作来复枪。至今,印有戈特姓名和1616年生产日期的步枪还保存在博物馆内。这种带有膛线的来复枪射击精度大大超过了滑膛枪。

16世纪以后,膛线由直线形改为螺旋形,发射时能使长形铅丸作旋转运动,出膛后飞行稳定,提高了射击精度,增加了射程。较为有名的是法国的米宁前装式来复枪。此枪重约43千克,有4条螺旋形膛线,最大射程914米。弹丸长形,头部蛋形,底部中空,略小于口径,比较容易从枪口填装,发射时火药气体使弹底部膨胀而嵌入膛线以发生旋转。但由于这种线膛枪前装很费时间,因而直到后装枪真正得到发展以后,螺旋形膛线才被广泛采用。

最有名的是英国帕特里克弗格森于1776年发明的一种新式来复步枪。这种枪射程达180米,平均每分钟可射4~6次。这比起当时每分钟只能发射一次,射程仅如米的一般步枪来说确是巨大进步。弗格森在枪膛内刻上螺旋形的纹路即来复线,使发射的弹头旋转前进,增加了子弹飞行的稳定性、射程和穿透力;又在枪上安装了调整距离和瞄准的标尺,提高了射击命中率。

19世纪,人们对枪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825年,法国军官德尔文设计了一种枪管尾部带药室的步枪,采用球形弹丸,弹丸装入枪管后,利用探条冲打,使弹丸变形而嵌入膛线。这种枪的射程和精度都有明显提高。德尔文被称为“现代步枪之父”。

1848年出现的米涅式步枪,构造比德尔文步枪更加简化,省去了专门的药室,弹丸也改为中空式。

从后面装弹的击发枪

1800年,人们发现了雷汞,紧接着便又发明了含雷汞击发药的火帽。把火帽套在带火孔的击砧上,打击火帽即可引燃膛内火药,这就是击发式枪机。随后,1812年在法国出现了定装式枪弹。它是将弹头、发射药和纸弹壳连成一体的枪弹。于是,人们开始从枪管尾部装填枪弹。这是由一位普鲁士军械工人冯•德雷泽1835年发明的,他把自己造的枪称为“针枪”。一勾扳机,一根长撞针便从弹药筒的底部穿过,插入炸药,刺在雷管,引发炸药爆炸,将弹丸发射出去。后膛迅速装弹使德雷泽枪成了一种优越的武器,并于1840年装备普鲁士军队。

击针枪比以前的枪具有更高的射速,而且射手能以任何一种姿势重新填子弹。可是在当时,几乎所有的国家和极力反对后装枪。战争使对后装枪持反对意见的人改变了看法。1866年,奥地利军队在战争中遭到了后获枪的沉重打击,于是法国、俄国、奥地利,还有欧洲其他国家都纷纷装备了后装枪。

1866年,法国装备了A•沙斯波式击针枪,俄国则装备了英国人卡莱式结构的击针枪。然而,纸壳子弹没有可靠的密闭,影响射击精度,并使枪机结构复杂化了。因此,在19世纪70年代,击针枪被更完善的机柄式步枪所代替,这种步枪使用定装式金属壳子弹和装有弹簧击针的活动枪机,把气体由封起来,解决了后喷问题。

这种从后面装弹的武器从此才真正具有了前人无法想象的射程、准确性和发射速度,因此威力大增。从此,枪在战争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1870年的色丹战役中,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骑兵冲锋,在一次群射中遭到了惨重的打击。

首先使用金属壳子弹的毛瑟步枪

1871年,普鲁士王国姓毛瑟的两兄弟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支发射金属外壳子弹的步枪,并用它来装备军队。这是一种采用金属弹壳枪弹的机柄式步枪。这种枪的口径为11毫米,有螺旋膛线,发射定装式枪弹,由射手操纵枪机机柄,实现开锁、退壳、装弹和闭锁。这种枪可靠性好,操作简单方便,很快显示出它的威力来。

1881年,毛瑟步枪改进后,在枪管下方枪托里装上可容8发枪弹的管形弹仓,将弹仓装满后,可多次发射,1882年被普鲁土政府用作基本的步兵武器。毛瑟又进一步改进其设计,最后发明出一种装在枪内的5发匣式弹仓。这种枪成为德军的制式步兵武器,并被世界备国所仿造。1886年无烟火药首先在法国用作枪弹发射药后,由于火药性能提高,残渣减少,以及金属深孔加工技术的进步,步枪的口径大都减小到8毫米以下,弹头初速也进一步得到提高。1896年,毛瑟步枪也改为使用这种无烟火药制造的枪弹,并将口径改为792毫米。不久,很多国家都购买和装备了这种先进的步枪。

小口径自动步枪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普遍认识到单兵突击的意义已经不大了。

1958年,美军首先开始试验发射556毫米雷明顿枪弹的小口径自动步枪AR15。它由美国著名枪械设计师斯通纳设计,1963年定名为M16步枪并装备部队,开枪械小口径化的先河。M16步枪重3l千克,有效射程为400米,弹头命中目标后能产生翻滚,在有效射程内的杀伤威力较大。这种枪后来的改进型M16AI和M16AZ步枪,均用来装备美军。

许多国家也研制出多种发射小口径枪弹的步枪。前苏联于1974年定型了口径为545毫米的AK74自动枪和P11K74轻机枪。在欧洲一些国家还装备了无托步枪。这种枪握把在弹匣前方,可保持足够的枪管长度,枪长明显缩短,如法国的FAMAS步枪,奥地利的施太尔通用枪和英国的SA80步枪。1980年10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选定556毫米作为枪械的第二标准口径,并在各公约国军队中装备这种高射速小口径的自动步枪。

毛瑟手枪

毛瑟手枪是世界著名的手枪之一,该枪由德国人费德勒兄弟三人研制,1896年以P•P•毛瑟的名义获得专利,首批由德国毛瑟兵工厂生产,型号定为1896年式,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自动手枪之一。该枪采用枪管短后坐式自动原理,卡铁起落式闭锁机构,口径7.63毫米,枪重1.16千克,枪长288毫米,12发弹匣供弹,射击方式采用单、连发射击方式,有效射程在手枪射击时为50米,在抵肩射击时为150米。

毛瑟手枪威力大,性能可靠,使用方便,许多国家的军队都仿制和装备过毛瑟手枪,因而产生了许多不同型号的变型枪,俄国在1918~1920年的内战期间就广泛使用了1908年式7.63毫米毛瑟自动手枪。

毛瑟手枪有连在一起的,能装6发和10发子弹的弹仓,也有能装20发子弹的加装式弹仓,常见的口径有7.63毫米与9毫米两种,1932年式毛瑟冲锋手枪,采用20发弹匣供弹,木制枪盒可兼做枪托,抵肩射击以提高连发火刀密度,增大有效射程。1921年中国也开始仿造这种手枪,并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广泛使用,中国把这种枪叫做“驳壳枪”、“盒子炮”、“自来得”、“二十响”等。

德国鲁格手枪

鲁格手枪是美籍德国人雨果•博查特研制的一种手枪,1893年供应欧洲市场,该枪外形笨拙,性能却十分出色,它的口径为7.63毫米,可卸弹匣安装于握把这内,博查特后来到了德国,枪就在那里投产,开始生产的手枪带有可卸枪托。

1908年,博查特的一个助手乔治•鲁格改进了博查手枪,并进行大规模生产,这就是世界闻名的1908年式鲁格手枪。该枪使用9毫米帕拉贝鲁姆手枪弹,全枪重0.87千克,全枪长223毫米,采用半自动射击方式,使用8发可卸弹匣供弹,此枪从1908年到1938年在德国军队中服役达30年之久,口径增加至9毫米,取消了其前身1904年式所带的握把保险。1942年6月,该枪停产,但在军队中一直使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鲁格手枪有一种变型枪称为炮兵08式、1914年式或1917年式,该枪配用长枪管,带有弧形表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德国人曾制造了一种容弹32发的蜗形弹鼓供弹,由于使用不便,又改用8发弹匣。鲁格手枪表尺射程可达800米,这在手枪中是罕见的。

自动手枪

自动手枪是射击中在火药气体的作用下,可实现再次装弹入膛的手枪。

自动手枪分为两种,一种是只能打单发的半自动手枪,又称自动装填手枪。由于半自动手枪使用最为广泛,习惯上也称为自动手枪。另一种是可以打连发的全自动手枪,又称冲锋手枪。

自动手枪的口径通常为743毫米,以9毫米为多见;长200~300毫米,重约1公斤,大多采用装于握把内的弹匣供弹,容弹量通常为8发,打单发时,射速约40发/分,有效射程约50米。

自动手枪出现于19世纪末叶,由于其具有装弹快、容弹多、射速快、威力大等特点,很快世界各国都开始使用,以此取代了转轮手枪。有的全自动手枪在必要时可加装肩托,用双手握持抵肩射击,有效射程可增加到150米,所加肩托一般由枪盒或其他附件兼做。连发射击时火力猛、射速快,有的射速高达110发/分。

世界上最早被广泛使用的冲锋手枪是1932年德国制造的毛瑟冲锋手枪。

从世界上第一支自动手枪问世到现在,已经一个多世纪了。自动手枪的出现,标志着手枪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现在世界各国所装备的手枪大多是这类枪。而真正的自动手枪是既能自动装填,而又能连发射击,如德国的毛瑟1932式自动手枪和苏联的斯捷什金战斗手枪等。

手枪和步枪的自动方式不同。由于手枪弹的能量比一般枪弹小,所以现代自动装填手枪大都采用以射击时的弹底压力来完成自动循环的枪管短后坐式和自由枪机式自动方式。

手枪在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一些新的自动原理和结构已在手枪上采用。在自动原理方面,出现了气体延迟后坐方式。这种方式的作用原理是,发射时,利用火药气体压力先使枪管转动开锁,然后套筒后坐,结果延迟了套筒向后运动,所以也称做气体延迟后坐原理。

这种自动原理的优点在于,减小了后坐力,从而减小了枪口上跳,提高了射击精度。这一点对手枪来说尤为重要。因为手枪通常是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要求先发制人,首发命中。现在采用这种原理的手枪有:美国的VASP手枪,法国的PA15手枪和联邦德国的P7手枪等。

目前,世界各国的手枪大都采用9毫米口径,但也有采用小口径的。从现代战争对手枪的要求来看,手枪的发展趋势是武器系列化和弹药通用化,以及研制适应使用要求的手枪族。

美国11.43毫米柯尔特M1911A1自动手枪

11.4毫米柯尔特M1911A1自动手枪是世界著名的手枪之一,已经被许多国家所采用。M1911A1式基于勃朗宁设计的M1805式手枪,于1911年定型式M1911式。1923年,美国新普林菲尔德鲁工厂对该枪进行改进,取名M1911A1式,于1926年正式装备。

美国11.43毫米柯尔特进攻型手枪

11.43毫米柯尔特进攻型手枪,是为满足美国特种作战指挥部需要而研制的,样枪于1992年8月送交美国海军作战武器支援中心进行试验,但是未能进入第三阶段。柯尔特进攻型手枪采用枪管短后坐自动方式,枪管回转式闭锁方式,可以进行举动或双动击发,用10发弹匣供弹。与HK公司的进攻型手枪一样,它也是由手枪、消声器和激光瞄准具3部分组成。手枪是在柯尔特生产的“双鹰”手枪的套筒座上加装泛美2000手枪的套用,并借鉴了泛美2000手枪的旋转枪管,因此闭锁不是通过枪管的起落完成,而是靠枪管旋转一角度来完成,消声器兼有消焰功能,通过一个按纽式弹簧卡销固定在枪口制退器上,激光瞄准具有4种方式可供选取用:可见光瞄准具有4种方式可供选用;可见光瞄准点、可见光瞄准点与红外照明。手枪发射11.43毫米的柯尔特自动手枪弹,单发射击,枪管长121毫米,全枪长249毫米,连同弹匣枪重2.54千克。

勃朗宁手枪

勃朗宁手枪为美国枪械设计师勃朗宁设计。这款枪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它的设计思想一直影响着美国等国家后来枪械的设计。该枪采用枪管短后坐式自动方式,枪管偏移式闭锁机构。勃朗宁大威力手枪口径为9毫米,枪长196毫米,枪重0.9千克,初速335米/秒,采用13发弹匣。之所以叫它为大威力手枪,是因为弹匣容量大,而且可以将手枪装在手枪盒上使用,这时射程可增加到130米。勃朗宁9毫米大威力手枪已诞生70年了,至今许多国家还在继续使用。

美国勃朗宁手枪

世界上制造勃朗宁手枪最大的两家公司,一是美国的柯尔特火器制造公司,一是比利时国家兵工厂。柯尔特公司的产品主要源于1897年美国专利580924号。

其中有M1900、M1902、M1905、M1907、M1909、M1903、M1911、M1911A1等主要型号,前两种的口径为9.65毫米;比利时国家兵工厂的产品主要类型有M1899/1900、M1903、M1910、M1910/1922、M1935等,其中前4种源于1897年美国专利580926号。M1935为美国柯尔特公司M1911的改造。口径为9毫米,有固定表尺型和可调表尺型两种,此枪常称为勃朗宁9毫米大威力手枪。柯尔特公司和FN工厂制造的勃朗宁手枪广泛仿造这一勃朗宁手枪供军用,苏联的托卡列夫1930年式手枪,法国的MAS1935A手枪,瑞士的P210手枪,比利时的M1935大威力手枪等,都是勃朗宁手枪的仿制改型。

美国9毫米勃朗宁大威力手枪

9毫米勃朗宁大威力手枪有固定表尺型和可调表尺型两种,使用9毫米帕拉贝鲁姆手枪弹。全枪重0.94千克,枪长196毫米,用13发弹匣装弹。单手发射有效射程45米左右,只能单发射击,设有手动保险、扳机——弹匣保险和不到位保险,弹尽时有空仓持机装置将套筒停在后方。该枪有3种型号;1型、2型和3型。1型于1925年由勃朗宁设计,1935年在比利时投产。2型是1型的一种变形手枪。

1987~1988年FN公司全面检查了大威力手枪的设计并安装了一条生产新设计产品的计算机控制生产线,这种新产品被称为3型。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曾经仿造此枪。由于该枪容弹13发,膛内可存1米,因此能连续发射14发弹,俗称“十四连手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占领比利时,该枪改由加拿大生产,一些中国人称其为“加拿大手枪”。目前,该枪仍是世界上广泛使用的手枪之一。

隐身手枪

隐身手枪又称间谍手枪,是一种以日常用品形状伪装外形的手枪,其主要特征是口径小,重量轻,响声微弱,是能随身携带而不易被察用的一种射击工具,主要有钢笔手枪、手套手枪、手杖手枪、提包手枪、雨伞手枪、烟盒手枪和打火机手枪等。

1978年9月,在英国伦敦发生了一起引人注目的暗杀事件。受害人格奥尔基马科夫以前是保加利亚文化官员,后来在英国广播公司工作。一天,他穿过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时,突然感到右腿好象被什么尖东西刺了一下。他回头一看,一名男子拿着一把黑伞慌慌张张地逃走了。

回到办公室后,他感到很不舒服,就被立即送到医院诊治。4天以后马科夫竟在医院死去。

原来,这是一起令人震惊的暗杀事件。凶手利用英国人出门常带的雨伞作为凶器,伪装得很巧妙,使人难以防备。所以,当时在英国和西欧都为此事所震动,人心惶恐,舆论哗然。

据调查和验尸分析,凶手是用毒伞枪射出一种剧毒弹丸来致人死命的。当时从死者身上找到了这种特制的金属弹珠。

以铂铱合金制成的弹珠,直径很小,约为2毫米。在弹珠上有两个凹槽,专门盛装毒性极大的蓖麻毒药。整个弹珠外面用蜡密封。毒弹是由藏在伞内的发射装置射出的。

这种毒伞枪的结构并不复杂,它是以气体的压力将弹珠推出的。发射时,扣动板机,击锤被释放,并在弹簧力作用下撞击气瓶,气体以其突然增大的压力将毒弹从枪管中射出。

间谍枪一般多伪装成日常生活用具,有的还装有消音器等。

例如,一种伪装成公文箱的间谍枪,是在扁平的普通公文箱中装置着一支枪管较短的来复枪,并带有消声筒。箱子的提手环就是击发控制机构。它通过一个传动杆与击发装置相连接。在箱子前面的皮革上开有小孔,子弹从这里射出。

烟盒、打火机也常是间谍枪的“藏身之处”。另外,还有用烟斗、钢笔、钥匙、铅笔、甚至腰带扣等伪装起来的间谍枪,五花八门,式样繁多。

除了随身携带的间谍枪以外,还有一种固定在一定位置上的自卫枪。伊朗前国王从美国订购的轿车,在驾驶员旁边的座位底下,安装了一支霰弹枪,枪口向上。如果坐在这个座椅上的人威胁驾驶员,司机按动电钮,就能立即击发。

现代科学技术也被用于间谍武器上。例如,美国曾查获过一种称为“特死枪”的电子武器。

这种枪的外壳用塑胶制成,便于手持射击。它里面藏有一根长约4米的绝缘导线,其一端通过插头与电源相接,另一端装有两个金属小倒钩。当开枪射击时,枪内的电容器放电系统就放出5万伏特的可变电流,将倒钩喷射出来。若这种倒钩附着在人身上,就会使人的心脏剧烈跳动而失去战斗力。

步枪

步枪指单兵肩射的长管枪械。主要用于发射枪弹,杀伤暴露的有生目标,有效射程一般为400米;也可用刺刀、枪托格斗;有的还可发射枪榴弹,具有点面杀伤和反装甲能力。

步枪按自动化程度分为非自动、半自动和全自动3种,现代步枪多为自动步枪。

按用途分,除普通步枪外,还有骑枪(卡宾枪)、突击步枪和狙击步枪。狙击步枪是一种特制的高精度步枪,一般仅能单发,多数配有光学瞄准镜,有的还带有两脚架,装备狙击手,用于杀伤600~800米以内重要的单个有生目标。

步枪的由来

步枪是由产生于13世纪出现的射击火器后,经过600多年的演变而成的,最初的步枪是非自动的。1908年墨西哥的蒙德拉贡设计出第一只半自动步枪。自后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步枪在战争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步枪的研制也非常迅速。战后,为了统一弹药,简化弹种和枪种,有些国家以步枪为基础,发展了基本结构相同,多数零部件可以互换,使用同种枪弹的通用枪族。

1958年美国开始试验556毫米自动步枪,开创了步枪小口径化的进程。该枪1963年定名为M16自动步枪,口径小,初速高,杀伤威力强并且精度高,重量轻,提高了士兵的连续作战能力。自后许多国家也竞相开始研制小口径步枪。

德国毛瑟步枪

毛瑟步枪是德国著名枪城设计师P•毛瑟及其兄W•毛瑟共同设计的一种步枪,1868年,P•毛瑟在W•毛瑟和美国人S•诺里斯的协助下,在美国取得第一支口径为11毫米的步枪的专利。1871年正式定型生产。1871年,普鲁士政府宣布使用步枪装备军队,定名为1871年式,这是世界上第一支金属弹壳枪弹的步枪。1884年,该枪经改进,在枪管下方增加一个容弹8发的弹仓。1888年,毛瑟步枪改为发射流线型尖头弹丸。1898年K式毛瑟步枪口径为7.92毫米,发射7.92毫米毛瑟弹,全枪重4.08千克,全枪长1100毫米,只可单发射击。使用5发固定弹仓供弹,有效射程为800米。98K步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步兵的主要装备。中国早期仿制的毛瑟步枪因枪管外有一套筒,俗称“老套筒”;1893年在汉阳兵工厂仿造的称为“汉阳”式。1907年仿造的6.8毫米毛瑟步枪,在1912年辛亥革命后改称“元年式”步枪;1935年仿造的7.9毫米短管毛瑟步枪,称为“二四式”步枪或“中正式”步枪。

普通步枪

德国4.7毫米G11无壳弹步枪

从纸壳子弹到金属壳子弹是一大进步,但这种优势现在已经不那么重要了,由于现代防弹装备的不断完善,士兵必须携带大量金属子弹投入作战,这样一来,作战机动性就受到影响。于是,人们又开始使用无壳子弹,在保证装药量不变的前提下使子弹的重量大为减轻。

4.7毫米G11无壳弹步枪是由联邦德国研制的。1969年,联邦德国开始无壳弹步枪的研制,1974年造出样枪,但在1977~1980年间的北约步枪选取型中未获通过,后几经改进,渐趋成熟。该枪口径为4.7毫米,发射4.7毫米无壳弹,全枪重4.3千克。全枪长为750毫米。可单发,连发射击或3发点射,使用50发弹匣供弹,有效射程为400米。该枪由于使用无壳弹,火力持续性能好,射击精度也大幅度提高。全枪采用无托结构,弹匣水平置于枪管上方,上方提把内装有倍率为1∶1的光学瞄准镜。

美国5.56毫米M16步枪

5.56毫米M16步枪是美军装备的世界上第一种小口径军用枪,1957年美国枪械设计师尤金•斯能纳设计的5.56毫米AR15步枪在美国招标时中标,1958年美军正式装备这种步枪,并命名为M16步枪。

该枪口径为5.56毫米。发射5.56毫米M193步枪弹。全枪重3.1千克,全枪长990毫米。可单、连发射击,使用20或30发梯形弹匣供弹。有放射径为400米,该枪采用导气管直接气推导气式自动方式,固定直枪托,瞄准线较高,直立三角形准星座,表尺在提把中,装有枪口消焰器。

M16步枪的射击精度好,杀伤力大,持续作战能力强,采用铝合金,塑料等轻质材料和先进的加工制造工艺制造。M16步枪的不足之处在于卡壳故障率高。

美国5.56毫米CAR15枪族

5.56毫米CAR15枪族是美国柯尔特公司以AR15步枪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个枪族。族内各枪发射同一5.56毫米弹种,基本原理相同,结构上仅有微小差别,主要是尺寸、重量和和用途不同。这些枪包括:(1)CAR15冲锋枪,枪长730毫米,装满弹枪重2.68千克,弹头初速8.305米/秒,(2)CAR15卡宾枪,枪长865米/秒;(3)MAR15卡宾枪管突击步枪,枪长990毫米,装满弹枪重3.82千克,弹头初速1000米/秒;(4)CAR15自卫枪,采用伸缩式枪托、喇叭状消焰器,枪长736毫米,装满弹枪重2.45千克,弹头初速830米/秒;(5)带榴弹发射器的AR15步枪,榴弹发射器口径为40毫米,挂于枪管下方,连枪全重4千克。

苏联7.62毫米西蒙诺夫半自动步枪

7.62毫米西蒙诺夫半自动步枪由苏联枪械设计师谢尔盖加里洛维奇西蒙诺夫于1946年设计。这是一种仅可单发射击的半自动步枪,也称CKC半自动步枪。其口径为7.62毫米。发射7.62毫米43式步枪弹。全枪重3.85千克。全枪长1021毫米,用10发固定弹仓供弹。有效射程为400米。

该枪为苏联发射7.62毫米中间型步枪弹的第一种武器,主要用于装备苏联和华约国家军队。1956年中国曾仿造,命名为1956年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并装备军队。

日本三八式步枪

三八式步枪是1905年由日本有坂兵工厂生产的一种步枪。该枪口径6.5毫米,发射6.5毫米有坂弹。全枪重3.9千克。金枪长1270毫米。有效射程为400米。使用5发固定弹仓供弹,只能单发射击。枪口可装刀长395毫米的单刃刺刀,可用于肉搏拼刺或劈杀。它还有马枪、狙击步枪等变型枪。该枪射击精度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三八式步枪在侵华日军中大量使用,因该枪上方有一防盖差,能随枪机前后运动,在中国被称为“三八大盖”。此枪在20世纪初时是世界上口径最小的步枪之一。1924年,中国太原兵工厂曾仿造过此枪。

法国5.56毫米FAMAS步枪

5.56毫米FAMAS步枪是法国研制的第一种5.56毫米自动步枪,1979年由法国陆军军械工业集团所属的圣艾蒂安兵工厂研制并装备法军,1984年开始向国外出口。该枪口径为5.56毫米。发射5.56毫米北约枪弹。全枪重3.61千克。全枪长757毫米。可单发、连发、3发点射。使用25发弹匣供弹。有效射程为300米。该枪采用机匣装入枪托、弹匣置于扳机后方的无托结构,保持枪管长度。全枪使用大量轻合金与塑料零件,弹壳材料为钢,较大的框形塑胶提把可安装发射枪榴弹的直接瞄准具。

意大利7.62毫米BM59自动步枪

7.62毫米VM59自动步枪由意大利设计师在美国加兰德步枪的基础上改造设计而成。它发射7.62毫米北约步枪弹。全枪重46千克。全枪长1095毫米。可以单、连发射击。使用20发弹匣供弹。有效射程为600米。该枪可以发射任何尾管内径为22毫米的枪榴弹。意大利早已不再生产BM59步枪,印度尼西亚和摩洛哥还特许生产该枪。

瑞士5.56毫米SG540自动步枪

5.56毫米SG540自动步枪是瑞士工业公司在SG530—1自动步枪基础上研制的一种自动步枪,主要变化是闭锁机构改用了枪机回转式,重量及长度减少。

该枪口径为5.56毫米。发射5.56毫米M193弹。全枪重326千克(固定托时)。全枪长950毫米(固定托时)。可单、连发射击。使用20或30发弹匣供弹。有效射程为400米。该枪还可装3发点射机构。消焰器可作为榴弹发射具使用。可装棱形刺刀。该枪有固定枪托型和折叠枪托型两种。该枪变型枪SG542自动步枪改为发射7.62毫米北约弹。除此之外,SG542自动步枪与SG540完全相同。

奥地利施太尔先进战斗步枪

5.56毫米施太尔先进战斗步枪与奥地利5.56毫米AUG突击步枪相似,也是无托结构,外形粗壮,并大量采用塑料件,使全枪重量大为减轻。采用导气式自动方式。其独特之处在于采用弹膛起落式闭锁方式。枪管很特殊,固定活塞与枪管套犹如一个活动的圆柱体,操作的滑块与枪管套连接。当射击循环开始时,滑块在弹簧力作用下向前运动,从弹匣里抓一发枪弹选入弹膛。枪弹入膛后,即把前一发枪弹的弹壳顶出。弹膛在导销及滑动件的作用下上升,直到击针与枪弹接触,才使枪弹被击发。该枪瞄准镜为1.5倍和3.5倍双通道瞄准镜。可连发与3发点射。用24发弹匣供弹。全枪长765毫米,全枪重3.23千克。

比利时7.62毫米FNFAL自动步枪

7.62毫米FNFAL自动步枪由比利时制造。20世纪50年代初由比利时国家兵工厂研制而成。该枪口径为7.62毫米。发射7.62毫米北约弹。全枪重4.31千克。全枪长1100毫米。可单、连发射击。使用10或20发弹匣供弹。战斗射速为60发/分(单发时)或120发/分。有效射程为600米。

该枪坚实可靠,射击精度好,成本较低,便于制造,曾被40多个国家采用或仿制。此枪可换重枪管加两脚架,当轻机枪使用。该型枪共发展了4型。

捷克7.62毫米VZ52半自动步枪

7.62毫米VZ52半自动步枪是由捷克布尔诺兵工厂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设计生产的一种半自动步枪。VZ52半自动步枪的口径为7.62毫米。发射7.62毫米M52枪弹。全枪重4.1千克。全枪长1003毫米。只能单发射击。使用10发弹匣供弹。有效射程为400米。该枪结构复杂,成本高,重量较大,后来改用苏联的7.62毫米M43中间型枪弹,称为VZ52/57。

美国柯尔特先进战斗步枪

柯尔特先进战斗步枪是美国先进战斗步枪4种方案之一,它由M16A2式派生而来,随着先进战斗步枪计划的结束,该枪研制自然停止。与M16A2步枪不同的是,该枪采用伸缩性枪托,以便调整投机与枪托底板之间的距离;该散热盘在急射时,可以起瞄准具的作用;采用新型枪口制退补偿器,它前面装有四周开孔的、底部封闭的消焰器;该枪托内装有油压式缓冲器,该缓冲器与枪口制退补偿器一道,使枪的后生冲力比M16A2步枪减少40%;采用加拿大3.5倍的、低能见度条件下射击用的光学瞄准镜。该枪发射M855枪弹时的初速为948米/秒,发射双头弹的初速为884米1秒,采用单、连发射击方式。全枪长1031毫米,枪重3.3千克。最大射程325米。

苏联7.62毫米1944年式骑枪

7.62毫米1944年式骑枪是苏联军队20世纪40年代的装备。该枪历史较老。1891年,由俄军上校枪械设计师莫辛设计出该枪的原型,弹仓部分由比利时人纳干作了调整,通称莫辛—纳干步枪或1891年式步枪,此后又有1891年式骑兵步枪、1891/1930年式步枪、1891/1930年式狙击步枪、1910年式骑枪、1938年式骑枪和1944年式骑枪等改型。其口径为7.62毫米。发射7.62毫米1908年式步枪弹。全枪重4千克。全枪长1016毫米。最大射程为1000米。采用5发单排直立固定弹仓供弹。只可以单发射击。装有四棱锥形刺刀。该枪射击精度好,性能稳定。中国曾于50年代仿制,1953年定型生产,作为中国军队的制式武器,称为1953年式7.62毫米步骑枪。

卡宾枪

卡宾枪,又叫骑枪、马枪,是一种枪管较短,子弹初速较低的步枪。中文“卡宾”是英文carbine一词的音译。据说是当年骑兵将普通步枪枪管截短后制成的,后来步兵也使用卡宾枪。早期的卡宾枪枪管长762毫米,现代的卡宾枪枪管一般短于588.8毫米。20世纪40年代美国专门研制了M1和M2卡宾枪。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朝鲜战争是近代卡宾枪发展与装备的黄金时代。

突击步枪

德国7.92毫米MP43突击步枪

7.92毫米MP43突击步枪是德国于1942年研制的世界上第一支突击步枪。其口径为7.92毫米。全枪重5.22千克。全枪长940毫米。可单、连发射击。使用30发弹匣供弹。有效射程为550米。该枪1944年后改名为StG44。

美国5.56毫米M16AZ步枪

1982年美国海军陆战队采用了改进的M16AI步枪,命名为M16AZ步枪,1984年3月陆军正式采用M16AZ步枪,它成为美军正式装备的制式武器。全枪重3.4千克。全枪长1000毫米。使用20或30发弹匣供弹。M16AZ步枪改用刚度较大的重枪管,膛线缠距由M16AI的305毫米降低至178毫米,发射5.56毫米北约标准弹,最大有效射程提高到800米。发射方式为单发和3发点射,也可以选用单发和连发。它的枪托、小握把均改用高强度材料制造。取消了消焰器朝下的开口,抑制射击时枪口上跳,增加了射击精度。

俄罗斯APS水下突击步枪

APS是披露于世的第一支水下突击步枪,主要供特种部队与武装蛙人作战时使用,也可用于攻击危险的水下动物。

该枪结构类似于卡拉什尼科夫步枪,采用导气式自动方式与枪机回转式闭锁机构,使用折叠枪托。该枪主要特点是发射箭形弹,而容纳箭形弹的弹匣又特别大。

水下突击步枪发射的长为150毫米(箭形弹头长为120毫米)的箭形弹,靠较重的后部在水中保持飞行稳定。在5米水深时,其有效射程为30米,水深40米时,有效射程11米。在有效作用距离内,箭形弹能穿透常规潜水艇和5毫米厚的有机玻璃(面罩),还能对其后的有生目标产生致命的杀伤效果。该枪在地面上的有效射程为100米。APS步枪可单、连发射击,用26发弹匣供弹,托伸时全枪长840毫米,空枪重2.4千克。

美国AN94突击步枪

20世纪80年代,美国开始研制先进战斗步枪与理想的单兵战斗武器,联邦德国研制了GII无壳弹步枪,苏联也不甘落后,开始研制新一代突击步枪。1993年首次公开亮相的5.45毫米AN94式突击步枪就是一支很成功的步枪。尽管它仍发射苏联/俄罗斯的5.45毫米X39毫米枪弹,但在结构上已与AK74式步枪大相径庭。与AK74步枪相比,在战斗使用条件下,它的战斗有效性提高了1.5~2倍,以立姿实施了高速点射时,精度提高13倍。AN94突击步枪之所以能大幅度提高射击精度,是因为该枪采用了两项十分独特的技术。一是采用自动混合后坐冲力的原理,大幅度减轻后坐力对点射散布的不利影响;二是采用了双射频技术,即开始射击时以1800发/分钟的高射速,实施2发点射,然后从第3发开始,将理论射速自动地降低到一般步枪的射速,即600发/分钟。所谓自动混合后坐冲力原理,是采用内外两个机匣,内机匣容纳枪机组件,通过枪机框带动枪机运动,实现开闭锁、退壳、抛壳、进弹等机构动作,闭锁方式为枪机回转闭锁。内机匣与枪管连接,构成一个大的运动组件,沿外机匣上的导轨运动。进行射击时,火药气体产生的后坐力,不会直接地作用到人体上,而是先作用于枪管与机匣,再通过外机匣传到人体上,所以能大幅度减轻后坐力,有利于提高点射时的射击精度。它可以加挂榴弹发射器与光学瞄准具。采用导气式自动方式,机头旋转式闭锁方式,可单发、2发点射与连发射击,枪管长405毫米,全枪长943毫米(托伸)。

英国5.56毫米L85AI突击步枪

5.56毫米L85AI突击步枪由英国恩菲尔德公司研制、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恩菲尔德公司认为,小口径军用步枪的理想口径是4.85毫米。它研制的4.85毫米枪弹能满足北约所规定的在各个射程上的精度和杀伤作用标准,同时也研制出了4.85毫米IW枪族,包括步枪和轻机枪。但由于美国大力推荐5.56毫米口径、许多国家纷纷采用,为了占领武器销售市场,英国放弃4.85毫米口径,转为5.56毫米口径,研制出L85AI。1985年1月,英军宣布采用4t枪。该枪口径为556毫米。发射556毫米北约标准弹。全枪重3.8千克。全枪长785毫米。可单、连发射击。使用30发弧形弹匣供弹,6条右旋膛线,弹头初速940发/分,战斗射速60~150发/分钟,有效射程600米。该枪采用机匣缩入枪托、扳机位于弹匣前方的无托结构,枪口可装刺刀。但该枪问题不少,受到多方批评。

意大利5.56毫米伯莱塔70/90突击步枪

意大利伯莱塔70/90武器系统是为参加意大利陆军未来步枪选型而设计的。该武器系统由4种枪组成:(1)AR70/90突击步枪,供步兵使用;(2)SC70/90卡宾枪,供特种部队使用;(3)SCS70/90特种卡宾枪,供装甲部队使用;(4)AS70/90轻机枪,作为自动武器使用。AR70/90采用导气式自动方式,它有半自动、3发点射或全自动3种发射方式。它的供弹具是一个30发弹匣。该枪的附件包括刺刀、两脚架及背带等。使用枪弹为5.56毫米X45毫米枪弹。SC70/90卡宾枪与步枪的区别仅在于前者采用了折叠式钢管枪托。SC70/90卡宾枪采用短枪管,不带榴弹发射插座,不配用刺刀,枪托为折叠式钢管枪托。

瑞士7.62毫米SG510—4突击步枪

7.62毫米SG510-4突击步枪是由瑞士工业公司(SIG)在7.5毫米StGM57步枪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一种步枪。StGM57原型是德国的StG45突击步枪。SG510步枪系列只有510-4投产。该枪口径为7.62毫米。发射7.62毫米北约步枪弹。全枪重4.25千克。全枪长1016毫米。可单、连发射击。使用20发弹匣供弹。有效射程为600米。SG510-4步枪机匣以薄钢板冲压而成。枪口可发射枪榴弹,可装光学瞄准镜和夜视瞄准具。

奥地利5.56毫米施太尔AUG突击步枪

5.56毫米施太尔AUG步枪由奥地利陆军与斯太尔—丹姆勒—普赫公司研制,1972年定型,1977年装备奥地利军队,同时向中东、非洲等地区出口。该枪口径为5.56毫米。发射5.56毫米M193弹或SS109弹。全枪重3.6千克(不带弹匣时)。全枪长790毫米。可单、连发射击。使用30发弹匣供弹。有效射程为400米。

该枪造型古怪,使用20%的塑料部件。采用无托结构,机匣装入枪托。弹匣位于扳机后方,由透明塑料制成,能显示存弹数量。用扳机行程控制单、连发。该枪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枪管,可组合成标准型、突击卡宾枪型、短突击步枪型和轻机枪型。此枪已形成一个枪族。

西班牙赛特米L型突击步枪

5.56毫米赛特米L型突击步枪是由西班牙特种金属材料研究中心研制生产的一种突击步枪。该枪口径为5.56毫米。发射5.56毫米M193弹。全枪重3.4千克。全枪长925毫米。可单发或连发射击,也可设定为3发点射。使用20或30发弹匣供弹。理论射速700~800发/分,弹头初速920米/秒,射程400米。该枪与7.62毫米赛特米步枪结构大体相同,有固定枪托的标准型和伸缩托的短枪管型两种。

以色列5.56毫米加利尔突击步枪

5.56毫米加利尔突击步枪是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以苏联的AK47步枪为原型,结合美国M16步枪和芬兰的M62步枪的特点研制而成的。它已形成一个包括突击机枪型、突击步枪型和短突击步枪型的枪族。该枪口径为5.56毫米。发射5.56毫米M193步枪弹。全枪重3.9千克。全枪长742毫米。可单、连发射击。使用35或50发弹匣供弹。有效射程为400米。该枪1973年开始装备以色列军队。它打开两脚架可当轻机枪用,折叠枪托即可当冲锋枪使用,该枪结构可靠,适于在中东地区的风沙恶劣环境中使用,而且连发射击精度好,火力持续性也好。机柄在机匣上方,适于左手射手使用。该枪两脚架还可当做钢丝剪使用。

狙击步枪

德国毛瑟7.62毫米SP66和86SR狙击步枪

SP66是一种重枪管非自动步枪,是毛瑟公司专门为司法机构和军事狙击手研制的。枪上配用的瞄准镜座可以安装蔡司ZA1.5~6×42毫米变焦望远瞄准镜,也可装夜视瞄准具。使用7.62毫米X51毫米的狙击步枪弹,自动方式为手动,供弹具为3发整体弹仓。

86SR是SP66型的替代产品。配用特制瞄准镜座,可以安装各种光学瞄准具或夜视瞄具。使用7.62毫米×51毫米北约制式枪弹,自动方式为非自动,供弹具采用9发双排弹匣。以上两种枪的作用距离在2000米左右。

美国巴雷特M82AI型“轻50”狙击步枪

M82AI型“轻50”狙击步枪是美国巴雷特武器制造公司研制的一种半自动武器,发射12.7毫米勃朗宁重机枪弹。该枪主要作为狙击和远射程武器使用,也可作为轻型远洋舰艇的防卫武器,是军、普通用型步枪。该枪的自动方式为枪管短后坐式,半自动。闭锁方式为枪机回转式。枪上装有可调式两脚架,配有专用的瞄准镜,放大倍率为10,最大有效射程为1800米。供弹具为10发活动弹匣。全枪重14.7千克。全枪长1549毫米。该枪后继型M90型已被美陆军采购。

美国7.62毫米M600狙击步枪

M600狙击步枪由美国精密系统公司研究制造,是一种非自动高精度步枪。该枪有三种枪把供选择——木托、玻璃纤维枪托和金属枪托。通用瞄具座可安装各种瞄准镜和图象增强瞄具。此外,还备有激光弹着点指示仪供选用。M600狙击步枪主要配用下述枪弹:10.89克“中等射程”枪弹,供500米以内射程使用;12.32克“远射程”枪弹,供500~1000米射程使用;“亚音速”枪弹,供特殊情况下使用。

美国7.62毫米RAIM300远射程步枪

7.62毫米RAIM300远射程步枪由美国研究装备工业公司研究制造,主要装备美国海军陆战队和海军部队,目前已为警察部队采用。

M300是一种普通式非自动高精度步枪,发射7.62毫米×51毫米北约枪弹,更换枪管和机头后,可发射8.58毫米×51毫米枪弹。供弹方式为弹仓供弹,采用5发或4发盒式弹仓。枪上配有制式瞄准镜座。可调式两脚架装在前托上。全枪重5.67千克,枪管长610毫米,弹头初速800~915米/秒,射程远,准确性高。美国12.7毫米M500远程狙击步枪

12.7毫米M500远射程狙击步枪由美国研究装备工业公司研究制造,主要装备美国海军陆战队和海军部队,目前已被警察部队采用。

M500发射12.7毫米×99毫米勃朗宁枪弹。它与普通的非自动武器不同,它的枪机非常短,由只带拉机柄的尾栓构成,装弹或退弹时须将机柄彻底拉出来。装弹时,将机柄上抬,待断剖式机耳解脱后拉出枪机,将一发弹卡入枪机镜面并被拉壳钩抓住,该弹便随枪机送入弹膛,机柄落下,实现闭锁。推入枪机,击针成待发状态。扣动扳机,击发枪弹。然后,拉出枪机,枪机同时带出空弹壳,接着装填下一发弹。枪上未装普通的机构瞄具,但配有瞄准镜座,瞄准系统为望远镜式普通瞄准镜。

全枪重13.6千克,弹头初速888米/秒,战斗射速10~15发/分钟。有效射程1500米,最大射程3000米。

英国7.62毫米恩菲尔德L42AI狙击步枪

L42AI狙击步枪是皇家兵工厂专门为狙击手研制的高精度步枪,由于该枪技术明显落后,已不生产,但仍装备英国武装部队。L42AI采用7.62毫米×51毫米枪弹,弹匣容弹量为10发,自动方式为手动,单发射击,闭锁方式为枪机回转式。全枪重4.43千克。全枪长1181毫米。瞄准装置为机械瞄具或L1A1瞄准镜。

意大利7.62毫米伯莱塔狙击步枪

该枪为非自动武器,发射7.62毫米×51毫米北约枪弹。装有机械瞄具,还配有制式瞄准镜座,可配用各种光学或光电瞄准镜,自动机为旋转枪机,供弹具为5发盒式弹仓。全枪重5.55千克,全枪长1165毫米。

以色列7.62毫米加利尔狙击步枪

加利尔狙击步枪采用导气式的自动方式和半自动射击方式,发射7.62毫米×51毫米北约枪弹。射击精度比较好,在300米距离上,射弹散布在直径为120~150毫米圆内,在600米距离上,散布圆直径为300毫米。两脚架安装在护木的后部,瞄镜镜座系精密件,木制枪托可折叠。供弹具采用20发弹匣。全枪重64千克。全枪长1115毫米。初速为780米/秒。

以色列7.62毫米瓦尔梅特微声狙击步枪

瓦尔梅特微声狙击步枪是一种非自动步枪。有两种型号:SSRMark1,发射7.62毫米×51毫米北约弹;SSRMark3,发射5.56边缘发火运动步枪弹。两种型号都采用带消声装置的整体枪管组件。瞄准镜座可与各种瞄准镜或光电瞄准镜配合。SSRMarki全枪长1180毫米,全枪重4.1千克。供弹具为5发弹仓。SSRMark3全枪长1010毫米,全枪重3千克。

机枪

机枪枪械主要用于射击较远距离的有生力量,也可对空中、水面或地面轻型薄壁装甲目标或火力点进行射击。机枪有轻机枪、突击机枪、重机枪、航空机枪、舰艇机枪等多种。

帕克尔和加特林发明手摇机枪

自从步枪成为军队的主要武器之后,步枪的装弹方式大为改善,从而提高了射击速度。但是,枪械的射击速度仍然不能满足战争的需要。为了提高枪械的发射速度,19世纪50年代前,许多国家都研制过连发枪械。英国人帕克尔发明的单管手摇机枪,1718年在英国取得专利。但由于枪身太重,装弹困难,未引起普遍重视。一些国家尝试着将许多支枪管平行或环形排列,进行齐射或连射。

1862年,美国人R•J•加特林发明的手摇式机枪,将6支口径为14.7毫米的枪管安放在枪架上,射手转动曲柄,6支枪管依次发射,因而解决了射速问题,在紧张操作时每分钟可发射枪弹300至350发。该枪于1862年取得专利,曾在美国1861年至1865年的南北战争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马克沁重机枪和麦德森轻机枪

世界上第一支以火燃燃气为能源的机枪,是英籍美国人H•S•马克沁发明的,1883年他试验成功了枪管短后坐自动原理,1884年应用这种原理的机枪取得了专利。这是枪械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技术突破。这种机枪的理论射速约为600发/分钟,枪身重量为27.2千克,后人称为马克沁重机枪。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索姆河会战中,1916年7月1日,英军向德军发起进攻,德军用马克沁重机枪向密集队形的英军进行猛烈持续地射击,英军一天之中伤亡了近6万人,人们真正认识到了这种自动发射的重型机枪的巨人威力。

马克沁重机枪发明后,各国纷纷仿制或开发研制各种新型重机枪,并已开始研制能随步兵机动作战的轻型机枪。1902年,丹麦人W•麦德森设计了一种有两脚架带枪托可抵启发射的机枪,全枪重9.98千克,最大射程为2000米,称为轻机枪。从此,以马克沁重机枪和麦德森轻机枪作为自动机枪的母型,开始出现大量新式的大口径机枪,并开始装备飞机、坦克和战船,成为仅次于火炮的压制性武器。

诺登飞发明多管排列式机枪

1878年美国的诺登飞发明了多管排列式机枪,其构造为5支枪管一字排列,固定不动。这种机枪后坐和复进都是由扳动侧方的机柄来完成的,弹匣垂直安装在枪上,弹匣内的枪弹借自身的重量而下降。发射时,5支枪管同时发射。在自动武器的发展中,多管排列式机枪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自动武器的主要机构与多管排列式机枪很相似,不同的是,自动武器是利用发射时火药气体所产生的能量来转动机构进行连射。

机枪的改进和发展

机枪一出现,首先装备舰艇,作为舰艇用压制武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军用飞机和坦克的问世要求步兵有相应的防空和反装甲能力,于是出现了大口径机枪。1918年,德军首先装备了13.2毫米苏罗通机枪。随后英国装备了12.7毫米维克斯机枪。军用飞机和坦克上也相应装备了航空机枪和坦克机枪。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与大战中,德国设计了MG34和MG42通用机枪,MG34枪身带两脚架,全重12千克,1934年装备部队,配备弹鼓和两脚架可作轻机枪使用,配备弹链和三脚架可作重机枪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研制的新型通用机枪相继出现,如美国的M60机枪,苏联的PKM/PKMS机枪,中国的1967—2式机枪等。它们全重一般在20千克左右。枪身轻重两用,枪架一般可高平两用,并能改装在坦克、步兵战车、直升机或舰艇上使用。这些机枪在美越战争、朝鲜战争和战后世界各地的局部战争都发挥过巨大作用。

奥德怀尔发明号称“金属风暴”的射速最快的机枪

1995年底,澳大利亚人迈克•奥德怀尔发明的称为“金属风暴”的机枪,射速比世界上现有的射速最快的机枪高出20倍,这种机枪可能给武器技术带来革命。这种机枪在测试过程中,每分钟可以向目标发射13.5万发子弹,其射速很快,甚至可以用来拦截由激光制导的“智能”炸弹。澳大利亚高级官员说,尽管他们对这种新武器的评估工作尚未结束,但它有可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武器。自从阿根廷人在1982年的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中使用“贴近海面飞行的”飞鱼式舰对舰导弹击中英国的“谢菲尔德”号军舰以后,军舰设计人员就在军舰上布满了诸如美国制造的每分钟能发射3000发弹的“密集阵”近防武器系统,对拦截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具有重要的作用。

“金属风暴”的机枪发明人奥德怀尔在研制过程中,采用的是14世纪火器刚刚诞生时的原理,即让武器能比“现有技术投掷出更多的子弹”。其原理极为简单,而且不需要活动的部件。专门为澳大利亚奥林匹克射击队制造枪支的MAB工程公司已经制造出这种速射机枪的样品,其研制费用为723万美元,与大多数武器研制费用相比,这个研制费用是微不足道的。尽管常规的美制加特林速射机枪是多管机枪,但每个枪管发射一发子弹之后要重新装填子弹。“金属风暴”的机枪却能够把多发子弹依次排列在枪管内,最新的样品每个枪管能储存90发子弹。照这样计算,一挺大管机枪可以非常快速地发射540发子弹。

轻机枪

轻枪机是带有两脚架且重量轻,携行方便的一种机枪。用于射击地面或低空有生目标,伴随步兵行动。轻机枪通常配有两名射手,也可以单人操作。1902年,丹麦人麦德森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种带有两脚架、重量仅为9.98千克的轻机枪。

英国7.7毫米布伦轻机枪

7.7毫米布伦轻机枪是世界上有名的轻机枪之一,1937年由英国恩菲尔德兵工厂根据捷克ZB26轻机枪研制而成,主要有MK1、MK2、MK3和MK4四种类型。其口径为7.7毫米,发射7.7毫米MK7枪弹,枪重为10.05千克,枪长1156毫米,可单、连发转换射击,使用30发弹匣供弹。布伦轻机枪理论射速为500发/分钟,有效射程为500米,内部结构和动作原理与ZB26轻机枪基本相同。1953年英国对叶布伦轻机枪加以改进,以适应北约组织确立的7.62毫米北约弹。布伦轻机枪因此变成了L4系列,有L4A1、M4A2、L4A3、L4a4、L4A5、L4A6、L4A7、L4A8、L4A9等型号,在几十个国家先后装备过此枪。20世纪40年代,中国将布伦轻机枪口径改为7.92毫米,称为勃然式轻机枪,装备军队使用。

美国7.62毫米M1919A6勃朗宁轻机枪

7.62毫米M1919A6勃朗宁轻机枪是在美国M1917勃朗宁重机枪基础上改进而成的。

其口径为7.62毫米。发射7.62毫米M1或M2枪弹。枪身重14.7千克。枪身长826毫米。只能连发射击。使用可散金属弹链式弹带供弹。有效射程为800米。由水冷改成的气冷枪管可以迅速更换,带两脚架、提把和搭肩枪托。装在M2三脚架上可当重机枪用。

直到20世纪50年代,该枪才从美军装备中撤出。

苏联7.62毫米DP轻机枪

7.62毫米DP轻机枪是由苏联枪械设计师捷格加廖夫1926年设计定型的一种轻机枪,1928年装备苏军,20世纪50年代才撤装。该枪口径为7.62毫米。发射1908年式7.62毫米枪弹。全枪重9.1千克。全枪长1270毫米。只可连发射击。使用47发弹盘供弹。战斗射速为80~90发/分钟。有效射程为800米。

1940年该枪枪管由固定式改为可更换式。全枪共65个零件,结构坚实,在风沙等恶劣环境中工作可靠性好。但全枪重量较大,机动性较差。DP的变型枪有DA航空机枪,DA—2双管航空机枪,DT坦克机枪及其改进型DTM坦克机枪,弹链供弹的RP46轻机枪。

中国于20世纪50年代曾仿造过DPM和RP46机枪,称为1953年式7.62毫米轻机枪和1958年式7.62毫米连用机枪。

捷克7.92毫米ZB26轻机枪

7.92毫米ZB26轻机枪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轻机枪之一。1924年由捷克布尔诺武器公司的胡莱克兄弟合作研制并定名为M24普拉加机枪,通常称为ZB26,捷克国内称为M24,枪上印记是VZ26。该枪口径为7.92毫米。发射7.92毫米毛瑟枪弹。枪重9.66千克(装满弹时)。枪长1163毫米。可单、连发射击。使用20发弹匣上方供弹。理论射速为550发/分钟。有效射程为900米。该枪为导气式自动武器,枪机起落式闭锁机构,准星照门偏置于左侧。该枪结构简单,动作可靠,火力较强而机动性又极佳,因而曾被24个国家装备。1930年捷克又改进此枪,出产了改进型ZB30,1939年德军占领捷克,继续生产上面两种机枪,并改称MG26、MG30装备德军。1932年英国生产ZB26,称为布伦轻机枪。捷克后来又出现了发射7.62毫米短弹的VZ52式和发射7.62毫米M43枪弹的VZ57式。ZB26轻机枪在中国称作捷克轻机枪,曾装备中国军队。

苏联7.62毫米RPK轻机枪

7.62毫米RPK轻机枪是苏联AKM自动枪的同族武器,1964年装备苏军。两枪基本结构完全相同,多数零件可以互换。AKM自动枪的枪机有83%可更换到RPK轻机枪上,弹底间隙符合要求,这在战场上的好处是很大的,有利于实战需要。其口径为7.62毫米。发射1943年式7.62毫米步枪弹。全枪重5千克(空枪时)。全枪长1035毫米。可单、连发射击。使用30、40发弹匣或75发弹鼓供弹。战斗射速在连发时为80发/分钟。有效射程为800米。差别在于,RPK的枪管加长,而且带折叠式两脚架,不能更换。

前捷克斯洛伐克7.92毫米ZB—26式轻机枪

7.92毫米ZB-26式轻机枪是前捷克斯洛伐克ZB公司胡莱爽兄弟于1924年研制的,1930年还出现了ZB-30式轻机枪。ZB-26式轻机枪是世界上最有名的轻机枪之一,曾有24个国家装备。中国曾大量引进并仿制,该枪在中国参加了抗日战争、抗美援朝。1932年英国仿制了ZB—26式轻机枪,这就是有名的布伦机枪。该枪具有结构简单、动作可靠、使用方便、火力较强等优点。口径7.92毫米,有效射程900米,射速500发/分,枪重9.066千克。

奥地利施太尔5.56毫米AUG式轻机枪

5.56毫米AUG式轻机枪与AUG式步枪为同一枪族,其结构基本相同,主要改进是:换装了重型枪管,增大射程,提高了连发射击能力,其特点是:采用无枪托结构,长度较短,大量采用塑料零部件,加工容易,其零件与步枪可以互换。该枪口径5.56毫米,发射美国M193式或北约SS109式5.56毫米枪弹,射速680发/分,枪重49千克。

西班牙5.56毫米赛特迈阿梅利轻机枪

赛特迈阿梅利机枪是一种班用自动武器,只能进行连发射击。采用半自由枪机式自动方式,闭锁机构为滚柱闭锁式,由可散弹链供弹。机区由可分开的两块冲压的钢板组成,以使容易拆卸连接枪管和锻造的枪管节套拆卸容易。机匣前端既可作枪管护套又可作护木使用,机匣后部装有活动部件、复进机和缓冲器组件、供弹槽、小握把、增强塑料枪托等。发射美国M193式或北约SS109式5.56毫米枪弹,初速为875米/秒,全枪长970毫米,枪管长400毫米,枪重5.2千克,最大射程为1650米。

重机枪

重机枪主要用于射击集群目标,薄壁装甲和低空飞机等。其结构由枪身、枪架和瞄准装置组成。重机枪通常采用机械瞄准装置,有的还配有光学瞄准具和夜视瞄准具。有效射程:地面目标为800~1000米,低空目标为500米。枪架用以支撑枪身,赋予枪身一定的射角和射向,多为三脚架,有杆式和轮式。重机枪可灵活改变射向,方向射角为360°。

英国马克沁机枪

马克沁机枪是由英籍美国人马克沁研制的极为著名的机枪。1884年,马克沁首先取得了这种机枪的发明专利。这是世界上第一种以火药燃气为能源的自动武器。该枪采用枪管短后坐式自动原理,发射11.43毫米M71式黑火药枪弹,枪身重27.2千克,使用容弹333发的帆布弹带供弹,水冷枪管,可单、连发射击。该枪一问世,便因其猛烈的火力受到各国重视。1893年,英军在罗得西亚战场首先使用此枪,大显神威。此后在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马克沁机枪都显示出它极大的威力和作用。德国人在此基础上改进仿制出了MG式马克沁机枪,口径为7.92毫米,发射7.92毫米98式枪弹。枪身重26.54千克,三脚架重31.98千克,枪身长1175毫米,使用100或250发弹带供弹,只可连发射击,依靠水套枪管冷却,理论射速为400~500发/分钟,最大射程可达2000米。中国1888年开始试制该枪,直到20世纪40年代,这种重机枪一直在中国军队中使用,其中以1935年命名的民国二四式重机枪最为有名。

美国M1917勃朗宁重机枪

7.62毫米M1917勃朗宁重机枪是1917年由美军设计并装备美军的一种水冷式重机枪。该型机枪作为美军的主要机枪,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1936年改型为M1917AI型机枪。它在美军中的位置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被M60机枪取代。

M1917勃朗宁重机枪的口径为7.62毫米,发射7.62毫米M1或M2枪弹。枪身重为18.64千克(带水时),枪身长为981毫米,连发射击,用250发帆布弹带供弹。该枪理论射速为450~600发/分,有效射程为1000米。该枪枪尾有可单手发射的握把。采用水冷结构,在高寒及无水地区不便使用。因此,该枪后来又发展出一款气冷式改进型——M1919A4型机枪。

苏联7.62毫米SG-43重机枪

7.62毫米SG-43重机枪是由苏联枪械设计师郭留诺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设计出来的一种代替1910年式马克沁水冷机枪的重机枪。该枪可高射与平射。口径为7.62毫米。发射1908年式7.62毫米枪弹(包括重弹和轻弹)。枪身重13.8千克。枪架重26.6千克(轻武架)。全枪长1708毫米(战斗状态时)。连发射击。使用250发闭式不散弹链(l箱)。战斗射速为250发/分钟。有效射程为1000米(平射时)或500米(高射时)。该枪采用导气式自动方式,枪管可以迅速更换,枪尾有两个“D”形握把。本枪结构简单,动作可靠,火力猛烈,精度好,但重量大,携行不便。SG-43重机枪有多种改进型,如SGMT和SGM型,SGMT是SGM的坦克机枪型。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曾仿造出两种,称为1953年式7.62毫米重机枪和1957年式7.62毫米重机枪。

苏联12.7毫米DSHK-38式大口径机枪

12.7毫米DSHK-38式大口径机枪是由苏联枪械设计师技格加廖夫对自己在1934年设计的一种机枪改进而成的。

DSHK-38式大口径机枪的口径为12.7毫米,发射苏联12.7毫米机枪弹。全枪重180千克,全枪长2330毫米(平射状态时),只可连发射击。该枪采用枪械设计师什巴金设计的转鼓式供弹机构。弹箱容量为50发,开式弹链。战斗射速为125发/分钟。最大射程为3500米。该机枪火力猛烈,子弹破甲能力强。

该枪可采用何列斯尼可夫设计的高平两用枪架,既可做普通机枪用,也可做高射机枪用。

苏联12.7毫米DSHK—38/46式大口径机枪

该枪是苏联在1938年式大口径机枪基础上进一步改进而成的,1946年正式定型生产。该机枪口径仍为12.7毫米。发射苏联12.7毫米机枪弹。全枪重180千克。全枪长2328毫米。只可连发射击。采用滑板式弹链供弹机构供弹。每一只弹箱容量为50发。有效射程为2000米。与1938年式大口径机枪相比,该枪将转鼓式供弹机构改为滑板式弹链供弹机构;将枪管与机匣由螺纹连接改为枪管固定栓连接,便于迅速更换枪管。

20世纪40年代末,捷克以此枪为基础研制了牵引式四联高射机枪。中国也仿制了该机枪。生产了1954年式12.7毫米高射机枪。

通用机枪

近年来英文军事书籍中出现了一个Machine Rifle这个术语。人们把它叫做突击机枪。突击机枪是与突击步枪同族的轻机枪。是现代战争中步兵的主要武器之一。普通轻机枪一般有两名射手,一名正射手,一名副射手,副射手也是弹药手。而现在有许多轻机枪是在突击步枪的基础上,加长和加粗枪管,加大供弹具容量,加装两脚架,既具有突击步枪的轻便灵活的突击性,又有接近轻机枪的火力持续性,并且不用副射手,可单兵携行使用。典型的突击机枪有俄罗斯RPK式、比利时米尼米式等。

德国7.92毫米MG42机枪

7.92毫米MG42机枪是1942年德国机械设计师鲁格纳在MG34通用机枪基础上开发研制出来的一种通用机枪。该枪口径为7.92毫米。发射7.92毫米毛瑟枪弹。枪身重11.5千克。枪架重19.2千克。枪身长1219毫米。采用连发射击方式。使用50发弹链或75发鞍形弹鼓供弹。理论射速达1000~1300发/分钟。有效射程为800米或1000米。MG42仍采用枪管短后坐的自动方式,机构动作可靠,既能平射,又能高射。MG4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名声显赫,而且对后来通用机枪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德国7.92毫米MG34机枪

7.92毫米MG34机枪是1934年由德国毛瑟兵工厂设计师施坦格研制的世界上第一种通用机枪。该枪设计时参照了瑞士M30苏罗通机枪的构造原理,可做轻机枪或重机枪用,还可改装成高射机枪、坦克机枪或机载机枪用。其口径为7.92毫米。发射7.92毫米毛瑟枪弹。枪身重12千克。枪身长1224毫米。可单、连发转换射击。使用50发不散弹链或75发弹鼓供弹。战斗射速连发时为200发/分。有效射程为800米或1000米。该枪可左右两侧供弹,故可以并联成双管或多管机枪使用。而且枪管可以迅速更换,各部件间用销钉结合。

M34机枪对世界通用机枪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世界许多机枪都是在此基础上或参照该机枪的设计思想设计出来的。

美国7.62毫米M60通用机枪

7.62毫米M60通用机枪是1957年1月在美国定型投产并装备美军的机枪。它彻底取代了装备美军长达40年之久的勃朗宁轻机枪和重机枪。该枪口径为7.62毫米。发射7.62毫米北约弹。枪身重10.48千克,三脚架重654千克。枪身长1100毫米。只能连发射击。使用了散弹链供弹。战斗射速为200发/分钟。有效射程为800米或1000米。该枪采用活塞短行程截流膨胀原理的导气式自动方式,枪膛内镶有鹤铬钻合金衬套,增加枪管寿命。零件多为冲压件,结构精密紧凑,重量较轻。M60机枪成为西方国家广为使用的机枪之一。M60通用机枪的改型枪有:M60E1机枪,坦克或装甲车的并列机枪M60E2机枪,装在直升机上的M60C机枪,带“D”形握把和尾部扳机、用于直升机或炮艇上的M60D机枪以及单兵机枪M60LWMG-1式机枪等。

苏联7.62毫米PK/PKS通用机枪

7.62毫米PK/PKS通用机枪是苏联在20世纪50年代研制出来的一种通用机枪。1965年正式装备苏军,取代了RP-46连用机枪和STM营属重机枪。PK是做轻机枪用的代号,PKC是PK放在三脚架上当重机枪使用的代号。

该枪口径为7.62毫米。发射1908年式7.62毫米步枪弹。枪身重9千克。枪架重为7.5千克。全枪长1267毫米。只可连发射击。使用不散弹链式50、100、200或250发弹链箱供弹。战斗射速为250发/分钟。

PK/PKS通用机枪的有效射程为1000米。该枪是卡拉什尼科夫枪械系列中的一种。该枪结构简单,重量轻,射击精度好。它的改进型枪为PKM通用机枪;它的变型枪有PKT坦克机枪和PKB装甲运兵车机枪。

捷克7.62毫米VZ59通用机枪

7.62毫米VZ59通用机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捷克研制出的一种通用机枪。该枪口径为7.62毫米。发射7.62毫米苏联1908年式底缘枪弹。枪重8.67千克或19.24千克。枪身长1215毫米或1116毫米。采用连发射击方式。使用弹链供弹。战斗射速为350发/分钟或157发/分钟。有效射程为900米或1400米。该枪结构简单,适于在恶劣环境中使用,性能稳定可靠。该枪作轻机枪时配用轻枪管,作重机枪时配用重枪管。该枪有4种类型:VZ59L为轻机枪型;VZ59为重机枪型;VZ59T为坦克上的并列机枪;VZ59N为发射北约弹的类型。

比利时7.62毫米MAG通用机枪

7.62毫米MAG通用机枪是20世纪50年代由比利时国家兵工厂聘请枪械设计师欧内斯特费尔菲设计研制的一种通用机枪。MAG机枪可做轻机枪用,也可做重机枪使用,还可以安装在战车上使用。该枪口径为7.62毫米。发射7.62毫米北约弹。枪身重10.35千克。三脚架重10.5千克。枪身长1225毫米。采用连发射击方式。使用弹性供弹。射速可在600~1000发/分钟之间调节选择。有效射程为800米或1200米。该枪结构坚实可靠,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通用机枪之一。世界上有50个国家装备使用,总数超过15万挺。

日本7.62毫米62式通用机枪

7.62毫米62式通用机枪是1956年由日本研制生产的一种用于装备战后日本自卫队的机枪。发射7.62毫米北约弹。枪身重10.7千克。枪身长1200毫米。采用连发射击。使用可散弹链供弹。理论射速为600~650发/分钟。有效射程为600米或1100米。

瑞士7.62毫米SIG710-3通用机枪

7.62毫米SIG710-3通用机枪是由瑞士工业公司参照德国MG42、MG3等通用机枪研制出来的一种机枪。可作轻机枪和重机枪使用,也可作车载用机枪使用。该枪口径为7.62毫米。发射7.62毫米北约弹。枪身重9.25千克。枪身长1143毫米。采取连发射击方式。使用可散弹链或不散弹链供弹。理论射速为800~950发/分。有效射程为800米或1000米。采用半自由枪机自动方式,枪管轻、重两型可以更换。作重机枪使用时,采用L810三脚架,折叠起来可由单兵背携。

冲锋枪

冲锋枪是以双手握持,发射手枪弹,用于近距离作战、冲锋和反冲锋战斗的单兵连发自动枪械。一般认为冲锋枪源于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研制了不同型号的火力密集、杀伤威力大的自动冲锋枪。后来又产生了微型冲锋枪。

德国9毫米MP38冲锋枪

9毫米MP38冲锋枪是德国生产的一种著名的冲锋枪。早在1936年,德国厄尔玛兵工厂就研制出了一种冲锋枪,1938年应德国陆军总部要求进行改进生产,正式装备,命名为MP38冲锋枪。该枪口径为9毫米。发射9毫米帕拉贝手枪弹。全枪重(空枪)MP38为4.086千克,MP40为4.027千克;MP41为3.7千克。全枪长(托伸)MP38和MP40为833毫米,MP41为864毫米。MP38和MP40只能连发,MP41可以单、连发射击。便用32发直弹匣供弹。MP38瞄准具是护翼片状准星,“U”形缺口照门表尺,表尺射程100米、200米。该枪是世界上第一支采用金属折叠枪托的冲锋枪,也是世界上第一支全部采用钢材和塑料的枪械。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最广的冲锋枪之一。MP40是MP38降低成本的改进型。它大量采用冲压零件和焊、铆等工艺,部分采用塑料件,零件具有良好的互换性,适于大批量生产。为了增加容弹量,曾经改为使用双弹匣和左右滑动弹仓。MP40在改进中有MP401和MP4011两种型号。它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生产数量最多的一种冲锋枪。此后还有MP41型,由德国亨耐尔兵工厂生产,基本结构同MP40,但采用固定木托,增加了快慢机,可以进行连发或单发射击,产量很少,未装备德军。

德国9毫米HKMP5冲锋枪

9毫米HKMP5冲锋枪是联邦德国HK公司于20世纪60年代研制的一种冲锋枪,最初的型号为HK54,1966年装备联邦德国治安和警察部队,改称MPS。该枪口径为9毫米。发射9毫米帕拉贝鲁好手枪弹。全枪重MPSA3为2.55千克ZMPSSD3为3.4千克。全枪长(托伸)MPSA3为660毫米,MPSSD3为780毫米。可单、连发射击。使用15发或30发弧形弹匣供弹。有效射程为200米(MPSA3)或135米(MPSSD3)。MPS后经多次改进,形成了一个冲锋枪系列,基本型为MP5A2、MP5A3,微声型为MP5SD,冲锋手枪型为MP5K。MP5系列全部采用半自由枪机,1977年前使用直弹匣,1977年后改用弧形弹匣,配有轻型榴弹发射具和次口径弹发射组件,备有光学瞄准具。瑞士、荷兰军队也装备了此枪。MP5SD分为3种:MP5SD1、MPSSDZ和MPSSD3,枪管稍短,消声效果较好,深受各国反恐怖突击队员的欢迎,一些国家的武装部队和警察也装备此枪。

美国11.43毫米M1928AI汤姆逊冲锋枪

11.43毫米M1928AI汤姆逊冲锋枪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冲锋枪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火局长汤姆逊将军认为需要一种威力介于手枪和步枪之间的自动武器,并且提出了Submachinegun一词,得到了公认,后来就以汤姆逊将军的姓氏命名这种冲锋枪。汤姆逊冲锋枪由工程师佩恩和奥克霍夫设计,1915年制成样枪。最早生产的型号为M1921。后又出现MP1928AI等多种型号,少量装备过美军,并提供给英、法等国盟军使用。该枪口径为11.43毫米。发射11.43毫米柯尔特自动手枪弹。枪重4.78千克。全枪长811毫米。可单、连发射击。使用20或30发直弹匣供弹。有效射程为200米。该枪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结构比较复杂的半自由枪机。1942年对该枪做了改进,采用自由枪机,定名为MI,作为美军第一种制式冲锋枪装备部队,但由于重量较大,且成本较高,1943年停产。此枪曾被中国仿制。

美国9毫米卡利科M960A式冲锋枪

美国卡利科枪械公司自1989年开始研制了一系列9毫米冲锋枪,包括M955A式、M960A式、M96lA式等。该枪采用半自动枪机式自动方式,发射9毫米帕拉贝鲁姆手枪弹。该枪最大特点是采用大容量的螺旋式弹匣。弹匣内所有枪弹围绕中心排列在带槽的托弹体上,托弹体横贯弹匣中心螺旋式弹匣的每一级装有2发枪弹,托弹体旋转一圈,可发射14发枪弹,枪弹到了供弹口被枪机推入膛内。弹匣容弹量有50发和100发两种。为了便于快速装弹,还配有快速装弹器,可在25秒内装满1个50发弹匣。M960A式全枪长(枪托拉出)782毫米,不含弹匣时枪重2.36千克。

苏联7.62毫米1943年式冲锋枪

7.62毫米1943年式冲锋枪是在1942年德军兵临列宁格勒城下时,苏联枪械设计师A苏达耶夫设计的一种易于生产的冲锋枪,称为1942年式,专门用于城市战斗。1943年列为苏军正式装备,称为1943年式冲锋枪。该枪口径为7.62毫米。发射7.62毫米托卡列夫手枪弹。全枪重3.36千克。全枪长819毫米。只能连发射击。使用35发弹匣供弹。有效射程为200米。该枪结构简单,大量采用冲压件,采用金属折叠枪托,装有小握把。战后广泛使用于华约各国。中国仿制枪命名为1954年式冲锋枪。

瑞典9毫米M45冲锋枪

9毫米M45冲锋枪由瑞典卡尔古斯塔夫步枪厂于1944~1945年间研制生产,并装备瑞典军队。M45冲锋枪口径为9毫米。金枪重3.35千克(空枪时)。全枪长808毫米(托伸时)。只能连发射击,最大射程300米。M45冲锋枪在早期曾经使用一种容量为50发的大弹匣匣,后来改用36发容量双列供弹弹匣,改进后称为M45D冲锋枪。M458冲锋枪发射一种特殊的高速帕拉贝鲁姆弹,称为“9毫米M39B”弹,能在400米以内穿透钢盔。由于膛压高,所以禁止在手枪上使用。M45B冲锋枪有一种装消声器的派生枪,美国特种部队曾在东南亚使用。M45B冲锋枪大量销往印度尼西亚和爱尔兰等国,埃及购买了生产特许权。

西班牙9毫米Z62星式冲锋枪

9毫米Z62星式冲锋枪是西班牙博尼法乔—埃色维里亚有限公司在早期生产的Z45冲锋枪的基础上,1962年研制定型的一种冲锋枪枪。Z62冲锋枪已成为西班牙军队的正式装备。

Z62冲锋枪发射9毫米伯格曼贝阿德手枪弹或9毫米帕拉贝鲁姆手枪弹。全枪重2.62千克(空枪时)。全枪长700毫米(托伸时)。供弹方式使用20、30或40发直弹匣。Z62冲锋枪的有效射程为200米。Z62冲锋枪的拉机槽设在枪管护套;具有上下两个月牙形的扳机式快慢机,扣动下方月牙部位可单发、扣动上方月牙部位可连发。

262冲锋枪的改进型只能发射9毫米帕拉贝鲁姆子枪弹,称为Z63冲锋枪。20世纪60年代末对Z63冲锋枪又进行了较大改进,称为Z70/B冲锋枪,1971年装备西班牙陆军,同时原来的Z63冲锋枪改称为Z70冲锋枪。

西班牙9毫米Z70、Z84型式冲锋枪

西班牙Z70星式冲锋枪是Z62冲锋枪的改进型,该枪于1971年装备西班牙陆军。当时鉴于Z62冲锋枪的。半月形扳机机构难以准确掌握,故对此扳机机构进行了改进设计,除此之外,其基本原理与Z62冲锋枪相同。

Z70星式冲锋枪使用的枪弹为9毫米伯格曼贝阿德手枪弹或9毫米帕拉贝4姆羊枪弹,自动方式为自由枪机式,供弹具有20、30或40D发弹匣,击发方式为开膛式击发,发射方式为半自动或全自动,空枪重2.87千克,枪长701毫米,

Z84星式冲锋枪是一种轻便、简单、可靠而有效的冲锋枪,该枪的良好防水性能和操作性参使其成为特种部队和海军手中的强有力武器。Z84星式冲冲锋枪使用枪弹为9毫米×19毫米帕拉贝鲁姆手枪弹,采用自由枪击武,使用25发或30发弹区。采用半自动或全自动的发射方式。最大射程200米。Z84星式冲锋枪的空枪重3千克,枪长为615毫米。

丹麦9毫米霍维M49冲锋枪

9毫米霍维M49冲锋枪是丹麦国家兵工厂于1949年仿制瑞典M45冲锋枪的产物。霍维M49冲锋枪不仅在结构与外形方面与瑞典的M45非常相似,而且两枪都使用卡尔古斯塔夫36发直弹匣。口径为9毫米,发射9毫米帕拉贝鲁姆手枪弹。全枪重3.35千克。全枪长808毫米。霍维M49冲锋枪只可连发射击。有效射程为150米。它的主体由厚钢板冲压、点焊、铆接而成,有一折叠肩托,有将拉机柄推入卡槽的简易保险。霍维M49冲锋枪为丹麦军队的制式装备,现在已停产。

枪弹

枪弹可用于射击暴露的有生目标及薄装甲目标等。由弹头、发射药、底火和弹壳4部分组成。使用时,通过枪械的击针撞击底火中的击发火药,引燃发射药,产生高温高压火药燃气,推动弹头沿枪膛加速运动,将弹头射出枪膛。高速飞行的弹头可直接杀伤或破坏目标。

箭形弹

箭形弹是一种弹头内藏有小箭的枪弹。

使用这种枪弹之前,须在枪或炮口上安装脱壳器,因为小箭藏在枪弹里面,发射时,需将它的外壳去掉。当箭头射中人体后,迅速变形成一个小铁钩,并象螺钉一样继续旋转着往里钻。所以,它比普通枪弹更具有杀伤力。除此以外,它还有穿透薄型钢板的本领。另外,有一种对付大片目标的集束式箭形弹,里面装有数10枚小箭,每枚小箭重不足1克,发射时,犹如数箭齐发。箭形弹的不足是发射距离近、射击精确度差。它的外表与普通弹药一样,不同的是,它身体较细长,弹头没有杀伤力,仅仅起到依托小箭的作用;弹壳好比火箭发射架,供小箭垂直竖起,做好“起飞”的准备。

发射后,当弹头带着小箭通过枪或炮口上的脱壳器时被刮掉,小箭冲了出去,依靠尾翼控制飞行方向。

开花弹

开花弹原名“达姆弹”。一种在弹头顶端开口的枪弹。这种弹头射入人体,会产生相当可怕的炸裂性伤口。如果射中头部,就会使脑袋丹花、它为什么会这样厉害呢?

原来,这种子弹的弹头顶端有一个切口,弹头里面的铅芯裸露在外,囚此,只要弹头侵入人体就会变形,并产生翻滚,造成入口很小、出口却很大的可怕伤口。

开花弹是19世纪末叶,由英国设在印度加尔各答的达姆•达姆兵工厂制造出来的。英国军队在入侵阿富汗的战争中发现,即使对方身中数弹,也还能够继续战斗,这使英军束手无策。于是,英国殖民军便把赌注下在研制新武器上,不久,开花弹投产,并迅速交付部队使用。由于这种枪弹的杀伤手段太残酷,遭到了当时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1899年召开的海牙国际和平会议发表了一份宣言,禁止任何国家在以后的战争中使用这种枪弹。

但是在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仍有一些国家的军队违约使用了经过改进的开花弹。

无壳弹

无壳弹是一种没有弹壳的枪弹。它由可燃粘结剂先将用作发射的火药粘牢,然后模压成一个坚固的柱体,再把弹头和底火分别嵌在火药柱的两端。无壳弹的形状比较特别,弹头细长,身体略显矮胖。发射时,在燃烧的药柱所产生的气体的推动下,弹头飞出枪口,而药柱则被烧成灰烬。100发无壳弹,大约只相当于20发常规子弹的能量,因此,打仗时,士兵可以随身携带很多子弹。

我们知道,枪发射的是弹头,蹦出来的是弹壳,因此,当子弹打完之后,地上便会留下一堆空弹壳。

这些用金属做成的弹壳,增加了子弹的造价。无壳弹的试制成功,不仅使传统的子弹走出了一条新路,同时,也使枪的结构相应简化,这真是一举两得。由于它的制造工艺复杂,而且枪又要作相应的改进,它对枪膛的烧蚀严重,所以现在仅有为数不多的国家使用无壳弹。

枪榴弹

枪榴弹指用枪和枪弹发射的超口径弹药。

由弹体、引信、弹尾等组成。常用弹种通常有杀伤枪榴弹、反坦克枪榴弹、反装甲枪榴弹、杀伤破甲枪榴弹,以及燃烧、发烟、照明、信号、毒气枪榴弹等。

杀伤枪榴弹弹体多为球形或柱形,预制破片弹壳,配瞬发或跳炸引信。

一般弹径35~65毫米,弹重200~600克,杀伤半径10~30米,最大射程300~600米。

反坦克枪榴弹多采用铝制弹壳,空心装药,配用机械或压电瞬发引信。

一般弹径40~75毫米,弹重500~700克,直射距离50~100米,垂直破甲可达350毫米,可穿透混凝土工事1000毫米。

枪榴弹的出现不迟于16世纪末。17世纪出现了将手榴弹加尾杆,直接插入枪口,用黑火药发射的枪榴弹。18世纪中叶,英国人在燧石枪枪口安装发射筒发射的枪榴弹也得到了发展。后来又出现了专用枪榴弹。

20世纪50年代以后,枪榴弹不断得到改进、可直接以枪口兼作发射具,弹上带瞄准具,弹尾内装弹头吸收器,使用实弹发射。

枪榴弹的生产简易,使用较方便,能够使步枪手具有点面杀伤和反装甲的能力。不少国家还在继续研究,采用火箭增程、提高空心装药效应等技术,以便进一步提高枪榴弹的射程、杀伤和破甲威力。

手榴弹

手榴弹的出现和使用

手榴弹是中国人最早发明的。早在宋代,中国就已有了‘火球”。到14世纪,中国已有人将火药装在陶罐中点燃,掷出后使其发挥爆炸作用。这便是手榴弹的雏形。在西方,15世纪时意大利人才开始制造早期的手榴弹。同代手榴弹的广泛使用是从1904年的日俄战争开始的。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手榴弹已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手榴弹已成为陆军士兵的常备武器装备。

手榴弹的构成

手榴弹主要由弹壳、装药、引信、保险机构、握柄等5个部分组成。弹壳由金属或塑料制成,用以装炸药或化学药剂,并与引信相连接,爆炸后形成破片。装药一般采用压装或铸装梯恩梯,也有的用其他高能炸药。引信是引爆炸药的机构,也是手榴弹的心脏部分。有柄手榴弹的保险机构为柄端的保险盖,投掷时要取下保险盖或拉出保险销;无柄手榴弹的保险机构由保险握片和保险销组成,投掷时要用手压住保险握片,拔出保险销。握柄由木材、金属、塑料或玻璃钢材料制成。

手榴弹的种类

手榴弹可分为杀伤、反坦克、燃烧、发烟、照明、毒气和教练等弹种。

杀伤手榴弹又分两种:一种是常用的破片型,亦称防御手榴弹。主要用破片杀伤有生目标,兼有震慑破坏作用。其弹体外壳用铸铁或冲压钢板制成,也有用铁皮壳内衬钢珠、钢丝等预制破片制成的。一般全弹重300~600克,有的仅重120克,也有重达1000克左右的。引信延期时间3~5秒,有效破片重0.1~0.4克,数量300~1000片,有的可达5000片以上。杀伤半径为5~15米。一种是爆破型,亦称进攻手榴弹。弹壳用铁皮、塑料或其他材料制成。一般全弹重100~400克,炸药重占30~70%,引信延期时间4秒左右。爆炸时,产生爆轰作用,震慑杀伤敌人。因所生破片很轻飞散不远,投掷后继续冲锋,也不致伤及自己,适于在进攻中使用。有的可临时加装破片套,作防御手榴弹用。普通木柄杀伤手榴弹在投掷时,带出拉火绳,可使火帽、延期药、雷管、炸药相继作用,产生爆炸。加重型木柄杀伤手榴弹则适于在防御中使用。

反坦克手榴弹,亦称反坦克手雷,多用空心装药,瞬发引信。通常配有手柄,弹尾有尾翅或稳定伞,以保证命中姿态正确,利于破甲。一般全弹重1000克左右,垂直破甲厚度可达170毫米,可穿透混凝土工事500毫米以上。燃烧、发烟、照明、毒气等手榴弹外形和结构与杀伤手榴弹相似,内装化学战剂或烟火药,配延期起爆或点火引信。

炮弹

炮弹的发明和完善

所有早期的炮弹都不能爆炸,而是靠冲力来破坏或摧毁单个的目标。能爆炸的炮弹大约14世纪末才出现,但性能很差。在1421年攻克科西嘉的圣博尼法斯的战斗中使用了安有导爆索的炮弹,威尼斯人1376年在贾德拉也使用了这种炮弹。使用这种带导爆索的炮弹对炮手来说是极其冒险的:首先要在铜制或铁制的炮弹壳内装上炸药,再安上引线,将其点燃,然后再小心翼翼地放进炮膛内。结果是许多炮筒部爆炸了,炮手也当即丧命。

1510年,又出现了铸造的整发弹和球形实心弹。这些炮弹由称作“榴弹炮”的特种火炮发射,弹上装有弹托装置,可以使“弹眼”和引信准确地对准炮膛轴线,朝向炮口。在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时期,开始研究榴霰弹。直到18世纪晚期,人们都把炮弹称为“枪榴弹”,这个词原意指“石榴”,因为弹壳内的炸药看起来象无数的石榴籽。

英国人施拉普内尔于1784年发明了子母弹,里面装的炸药不多。而在此以前设计的炮弹都装药甚多,因为人们认为是用爆炸力量使弹片向四面八方飞散的。施拉普内尔的想法是只用足够的炸药炸开弹壳,让弹壳内的若干子弹以炮弹原来的速度继续向前飞。子母弹于1804年在苏里南的阿姆斯特丹堡首次得到应用,但由于炮弹在离开炮筒时要点燃炸药,给子母弹预点火,所以很难掌握时机。1852年,博克塞上校改进了这种炮弹,用铁片隔膜把炸药和引信与弹头隔开。他的炮弹在1864年开始使用,称为“隔膜弹”。

由于博克塞引进了时间准确的引信,从1867年起,标准炮弹有了很大的改进。1882年,黑色炸药首次为苦味酸所取代,接着梯恩梯又取代了苦味酸。1891年开始用无烟火药。至此,炮弹已发展成熟了。

炮弹的种类

现代炮弹的种类繁多,达上千种。若按用途分,可分为主用弹、特种弹、辅助弹3种。

主用弹即直接杀伤有生力量和摧毁目标的炮弹,如杀伤弹、爆破弹、杀伤爆破弹(这3种俗称“榴弹”)以及混凝士破坏弹、穿甲弹、破甲弹、碎甲弹、纵火弹、化学弹、霰弹等。特种弹即完成特定战术任务的炮弹。如发烟弹、照明弹、宣传弹、曳光弹、干扰弹、电视侦察弹等。辅助弹是部队训练和靶场试验等非战斗使用的炮弹。如训练弹、教练弹、试验弹等。

按装填物的类别,炮弹可分为常规炮弹、原子炮弹、化学炮弹、生物炮弹等。

按配用炮种可分为加农炮弹、榴弹炮弹、坦克炮弹、航空炮弹、高射炮弹、岸(舰)炮弹、迫击炮弹和无坐力炮弹等。

按装填方式可分为定装式炮弹和分装式炮弹。定装式炮弹的弹丸和药筒结合为一个整体,发射药质量固定不变,发射时一次装入炮膛。分装式炮弹根据有无药筒,可分为药简分装式和药包分装式。药简分装式炮弹发射时先装弹丸,再装发射装药,射速较慢,但能改变发射药量,以获得不同的初速和射程;药包分装式炮弹没有药筒,发射时将弹丸、发射药包和点具分3次装填,依靠炮闩来密闭火药燃气,其射速更慢。

按弹丸稳定方式可分为旋转稳定和尾翼稳定两类。旋转稳定炮弹由线膛炮发射,出炮口时获得高速旋转而产生陀螺效应,使弹丸稳定飞行。尾翼稳定炮弹可在滑膛炮或线膛炮上发射,利用其尾翼使气动力压心移到质心后面,形成稳定力矩以保持弹丸飞行稳定。

按弹径与火炮口径的配合可分为适口径、次口径和超口径3种。次口径炮弹的弹径小于火炮口径,初速高,有些穿甲弹和杀伤弹力提高威力和射程就采用这种结构。超口径炮弹的弹径大于火炮口径,弹丸露于炮口外,可获得较好的毁伤效果,如迫击炮弹、长榴弹等。

对付活动目标的末制导炮弹

火炮对付的大多是固定的点状目标或集团群体目标,所以一般使用具有显著杀伤爆破作用的榴弹,如果要对付远距离的活动点状目标,普通炮弹就无能为力了。于是美国首先为其155毫米火炮研制成功了激光半主动末段制导炮弹——“铜斑蛇”。

发射这种“铜斑蛇”炮弹时,火炮就象发射普通炮弹一样,把末制导炮弹送到目标附近的上空,飞行到靠近目标的一定范围时,接收到来自目标反射的激光信号,开始制导飞行,直至命中目标。目标反射的激光信号靠另外一个激光目标指示器照射到目标上,所以是半主动式末制导炮弹。这种未制导炮弹集中了许多优点,如火炮初速高、弹丸飞行大部分时间靠自然弹道飞行、不会受到外来干扰、弹丸在飞行最后阶段可改变飞行弹道追踪目标以及命中精度高等,使大炮真正具备了攻击远程活动点状目标的能力。

炮弹的构成

现代炮弹由弹丸和发射装药两部分构成。弹丸包括引信、弹体和装填物,用以杀伤有生力量和摧毁目标。引信是利用目标信息和环境信息,在预定条件下引爆或引燃弹体战斗部装药的控制装置。发射装药包括发射药、药筒、底火和辅助元件。发射药是发射弹丸的能源,药筒用来连接弹丸、底火和盛装发射药,保护发射药不受潮或损坏。发射时,筒体膨胀,与火炮药室贴紧以密闭火药气体。底火受火炮机械或电的作用发火,点燃发射药,产生膛压推动弹丸运动。

各国炮弹

末制导迫击炮弹

末制导迫击炮弹兼有导弹和迫击炮弹两者的优点,因而受到军事家们的青睐。

英国和瑞典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先后研制成功了引人注目的8l毫米“莫林”末制导迫击炮弹和120毫米“斯特里克斯”红外末制导迫击炮弹,此后,世界各国掀起了研制末制导迫击炮弹的热潮。

“莫林”的英文原意是“灰背隼”,而“斯特里克斯”的希腊文原意是“猫头鹰”,这两种鸟都很凶猛,能从空中俯冲而下,饿虎捕食般地擒获猎物。末制导迫击炮弹正象灰背隼和猫头鹰一样,是从坦克等装甲车辆的顶部来攻击厚度较薄的顶装甲。由此可知,人们给这两种迫击炮弹取名的良苦用心。

“灰背隼”毫米波末制导迫击炮弹前部装有毫米波制导和控制装置,而在弹丸中部装有电子装置、电池和聚能装药,在弹丸后部还装有稳定翼和解除保险装置。这就是说,把导弹上能自动追踪目标的那一套装置移植到迫击炮弹上,使它象长上眼睛一样,能灵巧精确地击中目标。

这种制导迫击炮弹用81毫米迫击炮发射。当炮弹飞离炮管后,弹丸以其后部弹出的6片尾翼保持飞行稳定。弹丸飞至弹道最高点时,装在弹上的毫米波雷达便开始工作,随即进行目标搜索,与此同时,装在弹上用来控制弹丸飞行方向的4个鸭舵翼也打开了。

毫米波雷达捕获到目标后,通过制导和控制装置将弹丸导向目标,从而使炮弹准确地攻击坦克薄弱的顶装甲。

迫击炮发射时采用的是间接瞄准发射,而且“发射后不用管”,炮弹便能自己追踪和击中目标。这比直接瞄准发射的优越在于既可用于攻击处于隐蔽地形处的坦克和装甲车辆,又避免了直接瞄准发射时敌方火力的反击。

在“灰背隼”末制导炮弹上的毫米波雷达开始搜索目标时,首先要搜索地面300×300平方米范围内的活动目标。如果在此范围内未发现活动目标,它就自动转入搜索100×100平方米范围内的静止目标。一旦发现目标,便通过控制弹丸上的舵翼将弹丸导向目标。它的射程可达5000米。

“猫头鹰”末制导迫击炮弹的弹径比“灰背隼”的大,为120毫米。它的头部装有红外制导控制装置,中部装有电子装置、电池和聚能装药。而后部装有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和折附在弹体上的稳定翼。

这种红外末制导迫击炮弹采用120毫米迫击炮发射。它由迫击炮发射出炮口后,弹丸后部的4片尾翼便自动打开,以便使弹丸保持稳定飞行。当弹丸到达弹道更高点时,红外传感器开始搜索地面目标,搜索范围为150×130平方米。由于它的红外导引头与一个高智能的处理器相连接,因而它还能对目标进行敌我识别和种类识别,如区别出坦克或装甲车辆等。一旦发现目标,红外传感器便输出适当信号使制导控制装置来捕获目标。与此同时,处理器将控制安装在弹体重心前部的12个小型火箭发动机来修正弹丸的飞行弹道,从而使弹丸能象猫头鹰捕鼠那样,迅速而准确地击中目标。

“猫头鹰”红外末制导迫击炮弹比普通迫击炮弹要优越得多。在1991年10月的一次实弹射击中,发射的3发“猫头鹰”红外末制导迫击炮弹,准确地击中了3辆坦克靶车。

这种灵巧迫击炮弹比一般迫击炮弹还具有更大的破甲威力。“灰背隼”毫米波末制导迫击炮弹可击穿150毫米厚的坦克装甲,而弹径120毫米的“猫头鹰”红外末制导迫击炮弹的破甲厚度达550毫米。由于这两种灵巧迫击炮弹攻击的都是装甲较薄弱的坦克顶装甲,因而它们足可以用来击毁现代各种主战坦克和装甲车辆,而且命中率相当高。

贫铀穿甲弹

海湾战争结束后不久,伊拉克于1991年11月致信联合国秘书长,就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海湾战争中使用“核”弹——贫铀穿甲弹一事,谴责美国违反了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要求联合国派遣一个专家组调查此事。

据英国报纸透露,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和英军的坦克和飞机向伊军发射了贫铀炮弹,其残片迄今仍在散发着化学毒气和射线,对当地居民的生命和健康构成了长期的威胁。有关的核物理专家认为,在今后20~30年中,伊拉克将有数十万人受到贫铀弹的影响,有些人甚至会因此而丧生。

贫铀是生产核反应堆燃料铀时的副产品,贫铀有着其他金属不可替代的性能,它具有高密度、高强度和高韧性,其硬度是钢的25倍。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发现贫铀是制造穿甲弹的理想材料,就用贫铀合金制成了穿甲弹。

贫铀虽然不会象核弹那样产生爆炸,但它有微弱的放射性,对人的影响是长期的。特别是作为武器弹药在战场上使用后,大小碎片分布范围广,而且放射性是听、摸、看、感觉不到的,人们长期接触,身体将会受到一定损害。另一方面,贫铀还有一定的毒性。这是因为它本身化学性质有毒,犹如汞、铅等金属那样,进入人体后不易被肌体全部排除,并会损伤内脏。

贫铀穿甲弹是靠射击后获得的动能来击穿坦克的防护装甲的。弹芯在侵彻装甲的过程中,由于高速碰撞,温度可达900℃。作为弹芯的贫铀合金在空气中燃烧的温度较低,约为400℃。在弹芯穿透装甲后,弹芯碎片就自行燃烧,在车内形成较大的杀伤破坏作用,即杀伤乘员和破坏坦克内部设备。更为严重的是,贫铀燃烧时会形成淡黄色烟雾状的氧化铀尘埃。这些尘埃状的氧化铀扩散开来,将周围环境造成放射性污染。实际上,它的危害并不亚于原子弹爆炸后的放射性污染,只不过每发穿甲弹的污染区域较小而已。

目前,英、法、德、瑞士、俄等一些国家也在研制贫铀穿甲弹,有的已装备部队使用。

云爆弹

云爆弹是采用燃料空气炸药制成的,爆炸分两次完成。它在目标上空第一次爆炸后,将燃料空气炸药爆出。0.1秒之后实施第二次爆炸,形成100千克/平方米的超压,这种高压可以引爆地雷。当人员遭受这种压力以后,内脏会严重毁伤,甚至导致死亡。超高压只是云爆弹杀伤手段的一种。更为可怕是,它爆炸时会把周围空气中的氧气烧光,在这个范围内的人将窒息而死。因此,具有两种杀伤手段着本质的区别。普通弹药靠爆炸的冲击力和飞射的弹片杀伤人员,只要躲在工事中,就能有效防护。而云爆弹具有强大的杀伤力,就是躲在掩体的人也躲不过这种炸弹的杀伤。

穿甲弹

装甲弹的主要特点:该弹是依赖于弹丸本身的质量和火炮初速穿甲的,因而弹丸越坚硬和飞行速度越大,穿透能力就越强,也就是说,弹丸命中坦克装甲时,比动能越大,穿甲威力就越大。穿甲弹不仅可以攻击现代的坦克和装甲战车,还可以攻击土木工事、砖石结构火力点和钢筋混凝土工事等目标。穿甲弹弹芯大都采用铀合金或钨合金材料制成。在弹芯的中部包有三个卡瓣,用来支撑弹芯和在炮膛内密闭火药气体。弹尾部装有4~5片尾翼,主要起稳定飞行的作用。当穿甲弹从火炮炮膛内发射出去后,就以每秒1500~1800米的速度高速飞行。在飞离炮后,卡瓣在飞流作用下很快脱落,余下一根很细的弹芯,高速地飞向目标。当它命中目标时,其坚硬锐长的弹芯以巨大原压力作用在装甲上,坦克装甲刹那间便产生数百块高速破片和上千度的高温破片在坦克“心脏”内部横冲直撞,杀伤坦克内的乘员,毁坏车内的设备,引燃和引爆柴油和弹药。

照明弹

战争实施证明,照明弹的用途是比较广的,在进攻时,可以迅速观察敌方的部署,观察我方的射击效果,及时修正射击偏差,以保证进攻的突然性;在防御时,可以用来侦察、搜索敌人,及时监视敌人的活动。一发中口径照明弹发出的光,在爆炸高度为400~600米时,能照明方圆1000米内的目标,持续时间为23~55万坎德拉。这样的高度,连耀眼夺目的碘钨灯在它面前也大为逊色,因此,有人给它冠以“人造小太阳”的美称。照明弹之所以能发出明亮的光是因为弹丸内装有一个特殊的照明装置,这个照明装置用的既不是电也不是油,而是一种发光能力很强的照明剂。这种照明剂是由金属可燃物、氧化物和黏合剂组成的。

杀伤爆炸燃烧火箭弹

杀伤爆破燃烧火箭弹,顾名思义,它既具有杀伤,爆破弹的性能,也兼燃烧弹的特性。这种弹的基本结构与一般火箭弹没有多大差别,其战斗部壳体也与一般火箭弹大同小异。最重要的是该弹内藏火种——燃烧合金,这种合金材料通常采用镁、铝合金、锆合金以及金属氧化物等材料制成。它燃烧时,能产生几千度的高温,因此可以利用弹内燃烧材料所产生的高温来烧毁敌人的易燃物,包括一些木制建筑物、弹药库、油库、车辆等目标。这种弹的杀伤威力比普通火箭弹大得多。

发烟弹

发烟弹也叫烟幕弹,内装发烟剂,爆炸后能产生大量烟雾。主要用于干扰敌方的观察和射击。发烟弹由弹体、发烟剂、炸药和引信等组成。发射后,引信引燃发烟剂,产生大量烟雾,形成烟障,用以掩护自己的军事行动,迷惑敌人。发烟弹对敌方直接瞄准射击的火包和乘机做灵活运动,因此是战场上经常使用的弹种之一。

电视侦察弹

电视侦察弹是装有电视摄象机和发送信号装置的新型特种炮弹。经火炮发射到预定地区上空后,抛射系统将摄象机,发射机,天线等抛出,并使其悬吊于降落伞下。摄象机摄下对方阵地图象,从而获得敌方阵地和军事行动的直观情报。

自行火炮

自行火炮指同车辆底盘构成一体自身能运动的火炮。自行火炮越野性能好,进出阵地快,多数有装甲防护,战场生存力强,有些还可浮渡。自行火炮的使用,更有利于不间断地实施火力支援,使炮兵和装甲兵、摩托化步兵的战斗协同更加紧密。

自行火炮主要由武器系统、底盘部分和装甲车体组成。武器系统包括火炮、机枪、火控装置和供弹装填机构等。为减小炮身后坐量,多采用效率较高的炮口制退器;为减少战斗室内的火药燃气,炮身上装有抽气装置;为提高射速和减轻装填手的劳动强度,多采用半自动或全自动供弹装填机构。底盘部分包括动力装置、传动装置、行动装置和操纵装置,通常采用坦克或装甲车辆底盘,有的则是专门设计的。车体的装甲材料主要有钢质和铝合金两种,厚度一般为10~50毫米,前装甲较厚,其他部位较薄。

自行火炮除按炮种分类外,还可按行动装置的结构形式分为履带式、轮胎式和半履带式;按装甲防护可分为全装甲式、半装甲式和敞开式。全装甲式车体通常是密闭的,具有对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的防护能力。

牵引火炮

牵引火炮指靠机械车辆牵引而运动的火炮。牵引火炮均有运动体和牵引装置,有的还带有前车。运动体包括车轮、缓冲器和制动器,车轮采用海绵胎或充气胎。有的牵引火炮在炮架上装有辅助推进装置,用以在火炮解脱牵引后驱动火炮进出阵地和短距离行军,或在通过难行地段时驱动火炮车轮与牵引车一起运动。有些长身管的牵引火炮,炮身可回拉或调转180°以缩短火炮成行军状态时的长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汽车和拖拉机的使用,出现了牵引火炮。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机械车辆牵引成为火炮运动的一种基本方式。牵引火炮结构简单,造价低,易于操作和维修,可靠性好,有些国家在发展自行火炮的同时,仍重视牵引火炮的发展。

现代自行火炮

目前,所有类型的牵引式火炮都有了相应的自行火炮,诸如自行榴弹炮、自行加农炮、自行加榴炮、自行反坦克炮、自行迫击炮、自行无后坐炮、自行高射炮等,它们如虎添翼,驰骋自如,在战场上施展着各自的拿手本领。

当前投入使用的口径最大的自行火炮,是美国的203毫米自行榴弹炮,所配用的榴弹重90千克。别看这种火炮体大身重,却可以在半小时内被分解成炮与底盘两大件,用大型运输机空运。

现代火炮中,身价昂贵而结构和技术十分复杂的自行火炮,当属新型的全天候、全自动的自行高射炮。例如双管35毫米自行高射炮,约由20万个零件组成,其造价比两辆豹式坦克还贵。

随着核武器的出现,自行火炮在现代战争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了,这是因为自行火炮具有三防能力,并能迅速投入或撤出战斗,有着较高的战术和火力机动性,而这些都是牵引式火炮所望尘莫及的。

在现代战争中,坦克在向前推进时,若遇到敌人强有力的拦阻而没有炮兵的火力支援,就很难完成战斗任务。在这种情况下,自行火炮就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它既有良好越野性能,可以有效地协同坦克和机械化部队作战。又能以自身的强大的火力击毁敌坦克。另外,自行高射炮还能用来对付敌机的低空攻击,并能有效地保护坦克和机械化部队。

自行火炮与牵引式火炮相比,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可大大缩短行军与战斗的转换时间,从而可随时投入激烈的战斗,一门203毫米牵引式榴弹炮从行军状态转到战斗状态,约需要半小时至几小时,而自行火炮却快得出奇,前后仅需要1分钟。

我国在90年代初研制的155毫米自行加农榴弹炮,发射远程全膛榴弹时的初速为每秒897米,最大射程达39000米,身管长为口径的45倍。

它的最大行驶速度,在公路上为40~45千米/小时,在土路上为30~35千米/小时。最大行程为450千米,在行驶中可通过700毫米高的垂直墙,越过2700毫米宽的沟壕。

美国“十字军”式自行火炮

1985年美国提出《先进野战火炮系统发展计划》,该计划对新式火炮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求在目标毁伤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战场生存能力等方面,都有明显提高。具体要求是:

(1)它的最大射程心须超过21世纪初期同类武器所能达到的水平,至少达到40千米,争取达到50千米;

(2)发射炮弹速度要尽量快,每分钟达12~16发,并具有4~8发同时弹着的能力;

(3)停车后15秒内应发射出第1发炮弹;

(4)射击命中精度要比M109A6式高50%,25千米的圆周概率误差为80米,只是M109A6式的一半;

(5)高机动性,越野速度达到39~48千米/小时;

(6)具有良好的防护能力和最小发射痕迹;

(7)具有自主诊断与检测故障和自修复能力等等。

“十字军”式火炮应运而生。该炮是一种双车系统,一门为XM2001式自行火炮,另一辆为XM2002式装甲供弹车。两车采用同一底盘,有60%的通用部件。54倍口径长的XM297E2式身管采用整体式中壁制冷。最大射程40~50千米,射速10~12发/分。供弹车上装有60个弹丸和60个装药,可在12分钟内通过遥控向火炮供应60发炮弹。越野速度39~48千米/小时,公路行驶速度67~78千米/小时,完全可以伴随主战坦克行进。有3名炮手,炮重50多吨。1996年中期,“十字军”火炮转入初步计划阶段,2000年初转入工程制造和发展阶段,同年8月制造出首门样炮,2002年制造10门样炮和10辆车,2005年开始装备部队。

法国“恺撒”式155毫米自行火炮

法国地面武器工业集团针对20世纪90年代在发展中国家发生的中、低强度局部战争以及他们的购买能力,推出了一种低成本的“恺撒”式155毫米自行火炮。火炮采用了52倍口径长的身管,使发射远程全膛底部排气弹时,最大射程达到42千米;炮架采用法军现役TRF1式155毫米牵引榴弹炮的炮架。火炮装在车体后部,炮身左侧储存18发弹丸,右侧为18发装药。由于采用了新设计的快速送弹装置,使开始射击的15秒内发射3发弹,然后以6发/分的速度持续射击。火炮的方向射界为30°,高低射界为66°。“恺撒”的运载车由德国奔驰U2450L型6轮式卡车改装而成。火炮战斗全重只有18.5吨,可以方便地驶入3-130运输机的后部货舱,进行长途战略运输,快速投入使用。

各国榴弹炮

美国M109式自行榴弹炮

M109式自行榴弹炮是美国研制的155毫米自行榴弹炮,由鲍恩麦克劳林约克公司生产。它有6种型号。M109式于1963年开始装备美军师属炮兵部队,此后多次改进并装备部队,是当前世界上装备使用国家最多的火炮。

M109式自行榴弹炮安装24倍口径长的M126式身管,火炮口径为155毫米。M109式自行榴弹炮发射M107式榴弹时最大初速为5622米/秒,最大射程为14.6千米。高低射界-3°~+5°,方向射界360°。爆发射速为3发/分。身管寿命为5000发。车体为焊接的铝结构。炮塔顶部装有1挺MZHB式12.7毫米高射机枪。

M109式自行榴弹炮战斗全重23786千克。行军状态长6121毫米,宽3100毫米,高3280毫米。携弹量为28发。M109式榴弹炮可发射反坦克炮弹。

M109A1式榴弹炮换装39倍口径长的M185式身管,采用M119式发射药,发射M107式榴弹,最大射程达24千米。身管寿命提高到6000发。

M109A2式榴弹炮在M109A1式基础上换装改进的M178式炮架。新设计了弹药架,使携弹量由28发增加到36发,其中22发为新式弹药,2发为“铜斑蛇”激光制导炮弹。M109A2式榴弹炮战斗全重为25175千克,最大公路时速为56.3千米,公路行程为349千米,涉水深1米,爬坡度31。,通过垂直障碍高531毫米,越境宽1830毫米。该炮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曾大量使用。

M109A3式榴弹炮主要改进了送弹器、反后坐装置与炮手安全装置等。

M109A4式榴弹炮装有三防系统,从而提高了半自主作战能力。炮上的地面导向系统与射击指挥系统合为一体,可为火炮和周视瞄准镜定位、定向。自动连测系统可自动显示大MD地形与目标的位置关系。

M109A5式榴弹炮发射普通弹的射程增大到24千米,发射火箭增程弹的射程增大到30千米。采用半自动装填系统,使爆发射速达3发/15秒,持续射速达8发/分。该榴弹炮能在舱门全部封闭状态下发射,具有较高的生存能力。

英国L118式榴弹炮

L118式榴弹炮是英国研制的105毫米轻型牵引榴弹炮,1974年开始装备皇家炮兵轻型团。由于火炮重量轻,因此行军、战斗转换程序简单,能迅速投入战斗和撤离战斗。该炮配用菲斯野战炮兵计算机、奥达茨火炮诸元传输器和埃米茨自动气象探测装置等射击指挥系统,以提高射击精度。

火炮口径105毫米,最大初速712米/秒,最大射程172千米,最小射程25千米。高低射界-55°~+70°,方向射界不用底盘时为左右各55°,使用底盘时为360°。最大射造18发/分、6发/分,持续射速3发/分。炮全重1860千克。行军状态长6324毫米、4876毫米,宽1778毫米,高2630毫米、1370毫米;战斗状态长7010毫米,高1778毫米。炮班6人。该炮配用榴弹、照明弹、底排发烟弹和曳光弹等。在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中,美国广泛使用了L118式榴弹炮。这些火炮经常以高射速进行长时间射击。实战证明,该炮在严寒、尘土、直升机反复吊运和长时间射击等条件下,都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英、德、意FH-70式榴弹炮

FH-70式榴弹炮是由英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三国共同研制的一种155毫米牵引榴弹炮,1978年开始装装备队。

该炮的主要特点是射程远,杀伤力大,配用新式弹药,能发射北约155毫米制式弹与核弹可攻击坦克装甲目标,具有爆发射击能力和持续高射速,机动性强,可短途自行、越野和用中型运输机空运。

FH-70式榴弹炮由炮身、反后坐装置、摇架、装填系统、座盘、辅助推进装置和瞄准装置等主要部件组成。辅助推进装置安装在炮架前部,它可使火炮以每小时16千米的速度自行,涉水深750毫米。同时可用于驱动炮轮,为转向、起落炮轮与架尾轮提供动力。行军时,炮身可转180°固定在大架上,用牵引车牵引最大时速100千米,涉水深1.5米。也可用C-170运输机空运。

火炮口径155毫米,初速827米/秒,发射榴弹时最大射程24千米,发射火箭增程弹时最大射程30千米,最小射程2千米。最大膛压340兆帕,弹丸重435千克,后坐长1~14米。正常射速6发/分,爆发射速3发/13秒。高低射界-5°~+70°,方向射界56°。战斗状态重93吨。行军状态长9800毫米,宽2204毫米,高2560毫米,火线高1525毫米,最低点离地高300毫米,转向半径9米。配用一族专用弹药,包括榴弹、照明弹和发烟弹可发射北约使用的各种155毫米弹药。精度为距离公算偏差0.3%~0.4%。炮班人数8名。

法国TR式榴弹炮

TR式榴弹炮是法国制造的一种155毫米新式牵引榴弹炮,1984年装备法军炮兵部队,主要用来为步兵师提供直接和间接火力支援。火炮由炮身、炮架、反后坐装置、自动装填机、座盘、辅助动力装置、瞄准装置和炮轮等主要部分组成。由于配有自动装填机,使该炮射速较高。辅助动力装置可使火炮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自行,爬坡度31。,涉水深1米。火炮进入战斗状态需2分钟。由于有液压起重机帮助拔出驻锄,撤出战斗只需15分钟。瞄准手的位置在炮架左侧,由液压进行瞄准控制。火炮配有GA81式测角仪、直瞄和间瞄用瞄准镜。

行军时,炮身可回转180°,固定在大架上,由TRM1000式卡车牵引。牵引车上可坐8名炮手,载运48发弹药。最大公路牵导1时速80千米,行程600千米。火炮口径155毫米,初速830米/秒,发射F1式底凹弹时最大射程24千米,发射H2式底部排气弹时最大射程295千米,发射H3式火箭增程弹时最大射程325千米。爆发射速3发/18秒,持续射速6发/分。高低射界-5°~+66°,方向射界上27°、右38°。炮全重10.65吨。行军状态长8750毫米,宽3090毫米,高1650毫米,最低点离地高500毫米。

德国PzH2000式自行装甲榴弹炮

1996年初,德国开始正式采用第一批国产155毫米自行火炮。这种自行火炮被称为PzH2000式自行装甲榴弹炮,它的155毫米炮弹、自动装填结构、高级射击控制装置代表了火炮界最新的潮流。车体前方左部为发动机室,右部为驾驶室,车体后部为战斗室,并装有巨型炮塔。这种布局能够获得宽大的空间。乘员包括车长、炮手、2名弹药手以及驾驶员,共5人。战斗重量为55吨。

PzH2000式装有专为155毫米榴弹炮研制的模式推进装药系统,使用普通炮弹最大射程为30千米,推进装药温度在升高至52℃时,炮弹的最大射程达34千米。20发炮弹的最短发射时间为2分30秒。自动装填装置使用电动系统,操作人员只要按动控制电钮,就可以自动装填炮弹。弹药舱内装有60发炮弹,自动装填装置的弹匣中装有32发供随时发射的炮弹。车载弹道计算机对弹药数据、目标数据以及射击数据进行自动管理。自行火炮车体采用了与坦克相同的防弹钢板全焊接结构,并在炮塔上面新增加了装甲组合板,由厚度为20厘米左右的几十个装甲钢板组成,以保护炮塔内的乘员和弹药舱免受炮弹和反坦克导弹的攻击。最高时速为60千米,最大行程可达420千米,具各了主战坦克级的机动能力。它的自卫装备包括安装在炮塔上面的7.62毫米机枪和炮塔前后的烟幕发射装置。装有主战坦克级的战斗瞄准系统,能够在夜间作战。它的155毫米炮弹的重量为45千克,初速每秒达900米。使用这种炮弹,只需一发命中,就可以将M1A1坦克摧毁。

荷兰114/39式野战榴弹炮

M114/39式野战榴弹炮是荷兰RDM公司研制生产的一种155毫米牵引榴弹炮,于1988年装备荷兰陆军。它由美国M114式155毫米榴弹炮改进而成,换装新式39倍口径长的自紧身管,寿命为2500发全装药当量。采用气压式输弹机输弹,后为该炮研制了辅助推进装置。改进后的火炮在弹道性能上与西方新研制的155毫米榴弹炮近似,可配用北约155毫米新式弹药。火炮口径155毫米,身管长6016毫米。初速6843米/秒,最大射程181千米。发射远程全膛弹底排气弹时最大射程为324千米,发射远程全膛弹时最大射程为246千米。最大射速4发/分。高低射界-2°~+63°,方向射界左24°、右25°。战斗全重75吨。行军状态长10000毫米,宽2440毫米,高2310毫米,轮距2080毫米。行军时由5吨卡车牵引。炮班人数11名。该炮可配用M107式榴弹及子母弹、照明弹、化学弹、核弹等。

各国加农炮

苏联2C5式自行加农炮

2C5式加农炮是苏联研制的一种152毫米自行加农炮。2C5式加农炮的主要优点是射程远,机动性强。它的主要缺点是无装甲防护,战场生存力较差,无自动装填弹药装置,射速不高。

2C5式加农炮主要由152毫米加农炮与履带底盘组成。火炮装在底盘的后部,炮身和反后坐装置安装在上架的炮耳轴上,上架与车体连接。炮身基部附近安装有2个平衡机。炮身上装有驻退机和复进机。

驾驶员的座位在车体前左侧处,炮长的位置在驾驶员之后有观察孔的炮塔内。车上乘员2~3名。

2C5式加农炮行动部分有6对双负重轮,4对托带轮,中间2对托带轮安装在中心导杆外侧,前后2对托带轮安装在中心导杆内侧,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车上携弹弹量很少,主要由随伴弹药车供弹。

这种火炮的口径为152毫米,发射常规榴弹时最大射程为27千米,发射火箭增程弹时最大射程可达37千米。该炮长约75~73米,宽3米多。

苏联2C7式自行加农炮

2C7式加农炮是苏联研制的一种203毫米自行加农炮,1977年开始装备方面军所属重炮旅。该炮的主要特点是体积大、无装甲防护,射程远。大型底盘是专门为该炮设计的。密闭式驾驶员与乘员室在车体前部,面积较大,可容纳3~4名乘员。发动机置于乘员室后下方,传动装置位于乘员室前下方。行动部分有7对负重轮,主动轮在前而诱导轮在后,另有2对托带轮。

火炮安装在车体后部。装有自动装填装置,可在任意射角装填弹药。装药和装定引信等弹药准备工作在火炮后右侧进行。车体后部装有一大型驻锄,火炮射击时放下驻锄以支承火炮的后坐力。车上携带少量弹药,供随时射击使用。另有一辆随伴弹药车运载炮手和大部分弹药。

这种火炮的口径为203毫米,最大射程30千米。高低射界-5°~+60°。全重40吨。全长12800毫米,宽3500毫米,高3500毫米。发动机功率33098千瓦。配用弹药为榴弹与核弹。

苏联M1987式152毫米加农炮

M1987式加农炮是为取代20世纪50年代中期装备的11~20式152毫米加农榴弹炮而研制的一种新型牵引式加农炮,北约称为80年代中期装备。炮口装有双室制退器,采用半自动楔式炮闩,反后坐装置为液压气体式。大架为开脚式结构,每个大架只有1个用于开关大架且有利于行军状态与战斗状态转换的滚轮。炮架前下部装有液压控制的圆形发射座盘。可发射CZC19式152毫米自行榴弹和绝大多数现役火炮使用的弹药。发射杀伤爆破弹初速810米/秒,最大射程247千米。最大射速7发/分,持续射速2发/分,高低射界-35°~+70°,方向射界左右各27°,战斗状态重7吨。

各国加榴炮

苏联2C3(M1973)式自行加农榴弹炮

2C3(M1973)式加农榴弹炮是苏联制造的一种152毫米自行加农榴弹炮。该炮是老式加农榴弹炮的改进型,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装备苏军,每个坦克师和摩托化步兵师各配有18门。

2C3(M1973)式加农榴弹炮由改进的萨姆—4式防空导弹发射车底盘和老式加农榴弹炮构成,并配有三防装置。火炮采用机械装填方式,装填手从弹药架上取下弹丸和药包,放在装弹盘上,通过输弹机送入炮膛。炮塔上装有1挺762毫米机枪。2C3(M1973)式加农榴弹炮口径152毫米,最大射程分别为18.5千米(榴弹)及24千米,最大射速3发/分,身管长28倍口径,高低射界-3°~+65°,方向射界360°,携弹量46发,最大行驶速度62千米/小时,爬坡度60°,通过垂直墙高11米,越境宽25米,涉水深15米,战斗状态全重275吨,乘员人数为5人。

南非G5式加农榴弹炮

G5式加农榴弹炮是南非研制的一种155毫米轮式加榴炮,1980年前后装备南非国防军。

G5式加农榴弹炮是在GC45式155毫米榴弹炮基础上发展的。它的主要特点是射程较远,精度较高,由于装有辅助推进装置,因此,它的越野机动性能比较好。该炮研制周期较短,成本较低。

G5式加农榴弹炮由炮身、输弹机、炮架、座盘、辅助推进装置和炮轮等主要部分组成。

大炮行军时由SAMIL100式卡车牵引,车上还可载运8名炮手和15个弹药架。火炮口径155毫米,身管长6975毫米,最大初速为897米/秒,发射榴弹时最大射程为30千米,发射远程全膛底部排气弹时最大射程为375千米,最小射程为3千米。最大射速为3发/分,持续射速为2发/分。高低射界-3°~+75°,炮身仰角在15°以上时方向射界为84°,炮身仰角在15°以下时方向射界为65°,炮重135吨。行军状态长9100毫米,宽2500毫米,高2300毫米。涉水深600毫米。

南非G6式自行加农榴弹炮

G6式自行加农榴弹炮是南非研制的一种155毫米轮式自行加榴炮,1988年开始定型生产。

G6车体和炮塔为全钢装甲焊接结构,底装甲用双层装甲板制作。炮塔内主要武器是1门155毫米加榴炮。炮塔上装有1挺M2HB式127毫米高射机枪。行军状态转入战斗状态时间为1分钟,战斗状态转为行军状态只需30秒钟。该炮配有直接瞄准和间接瞄准系统、激光测距机、炮口基准系统、弹道计算机、5700型气象测量装置、EMVAMK10B型初速测定仪、AS80型火控系统和专用头盔式无线电通信系统、全装药自动计算器、后坐长度指示器和炮弹计数器等。

车上携带47发弹丸和52具装药。车上弹药发射完毕后,由弹药补给车从车体后门用传送带传送弹丸和装药。弹药补给车为6×6或8×8式越野车。火炮口径155毫米,身管长45倍口径,发射榴弹时最大射程302千米,发射底部排气弹时最大射程39千米。高低射界-5°~+45”,方向射界360°。爆发射速3发/21秒,持续射速4发/分。精度为距离公算偏差0.48%,方向公算偏差0.1%。战斗全重365吨。通过垂直障碍高450毫米,越境宽1300毫米,爬坡度50°,涉水深800毫米,最大公路时速90千米,最大行程600千米。配用榴弹、底部排气榴弹、发烟弹、照明弹和黄磷弹等,也可配用子母弹。

芬兰M74式加农榴弹炮

M74式加农榴弹炮是芬兰生产的一种155毫米加农榴弹炮。该炮装备芬兰陆军,目前仍在批量生产。口径155毫米,最大射程分别为24千米及30千米,身管长39倍口径,高低射界-5°~+52°,方向射界90°,运动方式为牵引式,行军状态全重95吨。

各国火箭筒

美国M20火箭筒

88.9毫米M20火箭筒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研制的步兵反坦克武器,又称“超巴祖卡”火箭筒。M20火箭筒由发射筒、发射机构、瞄准镜、火箭弹等部分组成,一般由两名士兵共同操作。

M20火箭筒由装药战斗部、火箭发动机、引信、尾翼等部分组成。M20火箭筒的直径为889毫米,重量为5.5千克。行军状态长0.8米,战斗状态长1.55米。初速为104米/秒,最大射程约为1100米,有效射程为200米,反坦克战距离为110米,破甲厚度为130毫米,最大射速为8发/分。

这种火箭筒在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曾广泛使用。美军在朝鲜战场和越南战场上曾用它来攻击轻型装甲车和障碍物。该火箭筒射程近,威力不足,在美国现已由M72式火箭筒取代,但在某些国家中仍有少量装备或仿制品。

前苏联RPG—7火箭筒

RPG—7火箭筒是前苏联步兵分队的制式反坦克武器,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装备苏联和华约国家军队的步兵班,用以攻击装甲车、自行火炮、坦克等装甲目标和小型防御工事内的有生力量。目前俄罗斯军队仍普遍装备使用。火箭弹为超口径空心装药破甲弹,由战斗部、火箭发动机、引信、尾翼等组成。火箭筒直径40毫米,长990毫米,重63千克。火箭弹直径85毫米,长925毫米,重225千克。最大飞行速度300米/秒,有效射程500米。垂直破甲厚度为320毫米。

美国M72火箭筒

M72火箭筒是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步兵分队使用的一种轻型反坦克武器,1962年开始批量生产并装备部队,用以取代原装备的M20式火箭筒。火箭筒直径66毫米,重136千克,行军状态长655毫米,战斗状态长895毫米。火箭弹直径66毫米,长508毫米,弹重1千克,奥克托尔炸药重0.34千克。初速为152米/秒,最大射程为1000米,表尺射程为325术。有效射程对固定目标为300米,对活动目标为150米,直射距离180米。垂直破甲厚度为305毫米。

法国ACL/APX火箭筒

80毫米ACL/APX火箭筒是法国研制的一种轻型反坦克武器,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装备部队。

这种反坦克火箭弹主要由装药战斗部、压电引信、火箭发动机、尾翼等组成。发射时先将火箭弹送入筒内,点燃发动机将射弹推出筒外,这时6片尾翼就会自动张开,以保持火箭弹飞行的稳定性。同时位于火箭弹前部的推进器被点燃,使其以高速度继续飞行。击中目标时,压电引信引爆空心装药战斗部。火箭简直径80毫米,初速320米/秒,45°射角时最大射程1500~2000米。光学瞄准具作用距离200~1600米。火箭弹直径80毫米,长530毫米,炸药重0.55千克。除反坦克火箭弹外,还配有杀伤火箭弹、照明弹和发烟弹。

意大利“霹雳”火箭筒

“霹雳”火箭筒是意大利生产的一种由两人操作的新式反坦克武器,1986年开始装备意大利地面部队。

“霹雳”武器系统由发射筒、火箭弹、脚架、测距和瞄准装置等组成。一般情况下由2人操作,必要时也可由1人携带和操作。它可以在占领阵地后的最初2分钟内连续发射8枚火箭弹,但在用最大射速进行射击后,需待发热的火箭筒冷却后才能继续射击、火箭筒直径80t米,长1.85米,带双脚架时重18.9千克,带三脚架和光电瞄准系统时重27千克,初速380米/秒,最大飞行速度500米/秒,弹全重52千克,战斗部炸药重1.75千克,发射药重1千克。最小射程50米、最大射程4500米。双脚架型有效射程500米;三脚架型配用激光测距机,有效射程1000米。垂直破甲厚度400毫米。

瑞典“米尼曼”火箭筒

“米尼曼”火箭筒是瑞典研制的步兵用轻型反装甲武器,1968年起装备瑞典陆军步兵分队。该火箭筒是一次性使用的近距离反坦克武器,运用无坐力炮原理,结构简单,发射筒兼作包装简用。火箭筒直径74毫米,长0.9米,战斗状态重29千克,空筒重29克。初速160米/秒,对活动目标有效射程150米,对固定目标有效射程250米。射弹飞行时间12秒。火箭弹直径74毫米,长325毫米,重0.88千克。破甲厚度340毫米。

西班牙C-90C火箭筒

C-90C火箭筒是西班牙研制的一种便携式轻型反坦克武器,于20世纪80年代前期制成并投产,装备西班牙陆军并供应出口。

火箭弹由空心装药战斗部、火箭发动机、弹体、瞬发引信和折叠式尾翼等几部分组成。引信位于战斗部后方。战斗部任何部位击中目标都可引爆。

火箭筒直径90毫米,长800毫米。火箭弹战斗部直径90毫米,弹重235千克。武器系统全重39千克。初速185米/秒。有放射程分别为250米和400米。破甲厚度大于460毫米。

瑞典AT-4火箭筒

AT-4火箭筒是瑞典研制的一种步兵用轻型反装甲武器,1984年开始批量生产,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已订购10万具。这是一种步兵使用的轻便型反装甲武器,主要用于攻击步兵战车、装甲人员输送车等轻型装甲目标。武器采用无坐力炮发射原理,全套系统由发射筒、击发机构、瞄准机构和火箭弹等部分组成。火箭筒主要使用空心装药反坦克破甲弹,它由战斗部、引信、发动机、弹体、尾翼等部分组成。射弹击穿目标后能在车体内部产生很强压力,可破坏车内设施或引起弹药燃烧,并伴有很强闪光,使车内乘员短时间致盲。爆炸后产生的破片能摧毁车内的仪表设备,产生的浓烟可妨碍乘员进行观察。火箭筒直径84毫米,长1米,重3千克。空心装药破甲弹直径84毫米,重3千克。初速290米/秒。有效射程300米。垂直破甲厚度400毫术。

各国迫击炮

迫击枪是用座钣承受后坐力、发射迫击炮弹的曲射火炮,它一般由炮身、炮架、座钣和瞄准具组成。迫击炮的特点是射击的时候射角特别大,它的最小射角就有45°,最大射角可达到85°,射击的炮弹弹道特别弯曲,飞到空中后几乎垂直地落到地面。它初速小,最小射程近,杀伤效果好,因此适宜于对距离较近而又隐藏在壕沟里或遮蔽物背后的目标进行射击。

美国M224式60毫米迫击炮

M224式迫击炮是美国研制的60毫米轻型连级迫击炮,1981年起装备美军步兵连、空中机动连和空降步兵连,曾在1983年格林纳达战斗中使用。全套装备由炮身、炮架、座钣和瞄准具组成,战斗全重208千克。行军时可以由2名士兵携带。另有一种手提式迫击炮,采用M8式矩型座板,战斗全重仅7.8千克,仅用1名士兵即可携带和操作使用。两种型号均配用M720式榴弹和M722式发烟弹,均采用M734式新型多用途引信。这种引信可选择近炸、近地面炸、着发和延期4种装定方式,从而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和炮弹的杀伤效果。此外,还配备了AN/GVS-5型手持式激光测距机和M23式迫击炮弹道计算器,使对远距离目标射击的精确度大大提高。火炮口径60毫米,初速237.7米/秒,最小射程50米,最大射程3500米,最大射速30发/分,持续射速15发/分。M720式榴弹重17千克。

英国L16式81毫米迫击炮

L16式迫击炮是英国研制的一种81毫米迫击炮,由皇家军械研究与发展局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设计,皇家军械厂生产。

L16式迫击炮由炮身、炮架、座钣和瞄准具组成。炮架与普通迫击炮的双脚架不同,它采用两条架腿不一样长的K形脚架,由钢和轻合金制造,重量轻,行军时可折叠。

火炮口径81毫米,最大初速297米/秒,最小射程166米,最大射程5650米,高低射界+45°~+80°,方向射界左右各56°,最大射速30发/分,持续射速15发/分。

L16式迫击炮炮身长1280毫米,战斗全重37.55千克。行军时可以分解为3件,由士兵背负,也可以用轻型汽车载运,还可以装在FV432履带式装甲输送车上发射。

在英阿马岛之战中,L16式迫击炮曾经被使用过。由于它具有重量轻、携带方便、射程远、精度高、炮弹威力大等优点,因而作战效果很好。

苏联“瓦西里克”82毫米自动迫击炮

“瓦西里克”迫击炮是苏联研制的一种新式82毫米自动迫击炮。该炮结构特殊之处在于没有座钣炮身装在双轮开脚大架上,装有反后坐装置。后膛装填。配有自动装弹箱,每次可装弹4发,射速可达40~60发/分,是人工操作,从炮口装填的迫击炮发射速度的2~3倍。

“瓦西里克”迫击炮也可装在步兵战车或汽车上,发射时从车上自动卸下,在地面发射,射击完毕即用机械装置装到车上,迅速转移至另一发射阵地。炮重约800千克,间接瞄准射程1000~5000,直接瞄准射程1000米,高低射界0°~50°,方向射界左右各10°。配用榴弹和空心装药反坦克弹。

该炮于1971年开始装备苏军摩托化步兵营。它既可用作普通迫击炮、又可完成直接瞄准任务或用作反坦克武器。在阿富汗战场上使用的是装在履带式降战车上的自行式。

法国MO-120-RT-61式120毫米迫击炮

MO-120-RT-61式迫击炮是法国研制的一种12毫米线膛迫击炮,20世纪70年代中期装备法军空降师属炮兵团,用以取代105毫米榴弹炮。该炮是世界上设计比较独特而结构较为复杂的现代迫击炮,杀伤效率高,进入和撤出阵地快,主要由炮身、炮架、座钣和瞄准具等部件组成。炮身长2080毫米,火炮战斗全重565千克,行军全重582千克。高低射界+28°~+85°,方向射界(不移动他架)左右各14°。

炮口装填弹药,采用撞击和拉火两种方式去发,最大射速20发/分,正常射速6发/分。行军时可用轻型汽车或履带车牵引,或以直升机吊运、空运或空投。最小射程1100米,最大射程8135米,对人员的杀伤效果可与155毫米榴弹炮的榴弹相比。

比利时NR475A1式81毫米迫击炮

NR475A1式迫击炮是比利时研制的81毫米迫击炮,为陆军部队装备使用。该炮既可发射美国的炮弹,又可发射PRB工厂生产的炮弹,特别是能发射杀伤效力高的NR436式远程榴弹。它由炮身、炮架、座钣和瞄准具等组成。身管为滑膛,炮口装填。行军时可分为3件由士兵背负,也可车载或由直升机空投。火炮口径81毫米,最小射程300米,最大射程5820米,射速15~20发/分,高低射界+39.4°~+85°,方向射左右各7.9°,炮身长1350毫米,战斗全重43千克,配用NR436式远程榴弹、榴弹、发烟弹和照明弹。NR436式远程榴弹装有塑料阔气环,以密闭火药气体提高射程,弹重4.2千克,最大射程5820米杀伤半径平均25米,配瞬发引信。

意大利“布雷达”81毫米迫击炮

“布雷达”迫击炮是意大利研制的一种新式81毫米迫击炮,用它来替换旧式迫击炮。

该炮主要特点是采用加长身管的方法,而不是采用特制炮弹或改进发射药的办法来提高射程。它采用从炮尾拔出击针的办法取出不发火弹,而不是采用危险的倒弹方法,从而大大提高了使用安全性。该炮由炮身、炮架、座钣和瞄准具组成。身管为骨膛式,炮口装填,炮架由铝合金制成。圆形座钣。行军时可分为3件由士兵背负、此外,还为该炮研制了CMBS迫击炮计算机,它能存储9~12个迫击炮炮位,30个目标,30个观察员和已知点,10个己方部队阵地,大大提高了射击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快速性。

火炮口径81毫米最小射程75米,最大射程5000米、高低射界+35°~+85°,方向射界(移动炮架)360°,最大射速20发/分,炮身长1455毫米,炮全重43千克。

芬兰M58式160毫米迫击炮

M58式迫击炮是芬兰研制的一种160毫米迫击炮,由泰普勒公司制造,故又称M58泰普勒式迫击炮。它采用传统的炮口装填方式,配用了一系列新式榴弹,这些新弹配用近作引信,使其威力可提高2倍,因而它是一种很可取的武器、该炮主要由炮身、炮架、压钣和瞄准具组成。身管为滑膛,炮口装填,拉大发射。炮架不同于一般迫击炮、由1根支柱、下架和车轮组成。支柱用于升降身管,使身管进行俯仰,以便装填弹药、火炮口径160.4毫米,最大射程10000米、射速4~8发/分,战斗全重1450千克,配用M58式泰普普榴弹、弹重40千克。

葡萄牙HP式81毫米迫击炮

HP式迫击炮是葡萄牙研制的一种81毫米迫击炮,1979年开始批量生产。火炮口径81毫米,发射美制M43A1B1式榴弹时,最小射程75米,最大射程4200米。炮身重量有15千克和185千克两种,炮架重13.5千克,座板重13千克,瞄准具重0.85千克,短身管型战斗全重4235千克,长身管型战斗全重4585千克,炮身长分别为1155毫米和1455毫米、榴弹重3.25千克。

南非M3式81毫米迫击炮

M3式迫击炮是南非制造的一种81毫米迫击炮,它是南非根据法国的MO-81-〗61式迫击炮设计制造的。该炮现在继续生产,并已装备南非军队。该炮由炮身、炮架、座钣和瞄准具4部分组成。炮口装填,迫击发射。炮架为双脚架,配用透镜式瞄准镜。

最大射程为4856米,最小射程75米,炮身长1450毫米,高低射界+45°~+8494°,方向射界16.88°,全炮重42.8千克。

各国火箭炮

火箭炮是一种构造独特的大威力火炮。它发射的火箭弹是依靠本身发动机的推力向前飞行的,火箭炮并不承受普通火炮射击时那样高的膛压,因此不需要笨重的炮身和复杂的反后坐装置,只需简单的滑轨或发射筒固定火箭并赋予其飞行方向。这样,就可以采用多联的发射架和电点火的方式在极短的时间里发射大量火箭弹向远距离的大面积目标实施突然袭击,用以歼灭压制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给敌人以精神上极大的震撼。但是,火箭炮只适于对集团目标进行覆性轰击,而对小面积的目标射击精度较差。

喀秋莎”火箭炮

1939年,苏联制成BM-13型火箭炮,俗称“喀秋莎”火箭炮。“喀秋莎”火箭炮采用多轨式定向器,一次齐射可以发射16枚132毫米弹径的火箭弹,这种火箭弹的最大速度为355米/秒,最大射程8.5千米,能在7~10秒钟内将16枚火箭弹全部发射出去,再装填一次大约需要5~10分钟。

M270火箭炮

海湾战争中,美、英、法等国家使用许多高技术武器,向伊拉克发动大规模进攻。令伊拉克的重要军事设施遭受惨重损失的正是美军地面炮兵使用的M270型12管自行火箭炮。该武器系统由发射装置、火箭弹、运载车和火控系统等部分组成。发射装置的外形是一个巨大的长方形箱子,分成左右两个发射箱,每个箱中有6个发射管,里面贮存6枚火箭弹。使用时炮手接到命令后通过驾驶舱内的火控系统计算出各种射击数据,控制火箭炮每隔4.5秒发射1枚火箭弹,在50秒内发射完12枚弹。M270可以在空中760米高处撒出7728颗这样的子弹,覆盖60000平方米的面积,摧毁各种武器装备,杀伤暴露和隐藏的人员。

“菲洛斯”火箭炮

“菲洛斯”25式火箭炮由意大利BPD公司于1976年开始研制。火箭炮由发射架、击发装置、火控系统、瞄准装置和车体等组成。发射架由两个箱式框架组成,每个框架装火箭发射管20个,共40个。火箭炮口径122毫米,发射常规火箭弹时最大射程25千米,发射子母火箭弹时最大射程22千米,射速40发/20秒。

以色列MAR290式290毫米多管火箭炮

MAR290式火箭炮是以色列研制的290毫米4管自行火箭炮,研制工作从1965年开始,供陆军部队装备使用。

MAR290式火箭炮由装有4发火箭弹的发射框架与舍曼坦克底盘两部分联合组成,射程25千米。

以色列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研制了一种装在逊丘伦坦克车体上的新发射系统,即逊丘伦车载火箭炮。它仍配用MAR290式火箭炮的火箭弹,只是发射装置改为4个发射管。发射管内径为700毫米,以便容纳翼展为570毫米的尾翼火箭弹。

发射管长6米。4个发射管安装在原炮塔圈上的新构架上。方向射界360°,高低射界0°~+60°。射速为4发/10秒。射击完毕即转移至预定地点并重新装填火箭弹,再装填时间大约10分钟。

逊丘伦车载火箭炮高3.6米,重50.5吨,车上乘员有炮长、驾驶员和2名火控操纵员。发射时,4人都进入车体内部。瞄准和再装填均通过液压传动装置进行。

MAR290式火箭炮与逊丘伦车载火箭炮配用的火箭弹长为5450毫米,发射重量为600千克,战斗全重320千克,射程为25千米。

意大利“菲洛斯”25式122毫米多管火箭炮

“菲洛斯”25式火箭炮是意大利研制的122毫米40管自行火箭炮,由BPD公司于1976年开始研制。

火箭炮由发射架、击发装置、火控系统、瞄准装置和车体等几大件组成。发射架由两个箱式框架组成。每个框架装火箭发射管20个,共40个。

“菲洛斯”25式122毫米火箭炮口么122毫米,发射常规火箭弹时最大射程25千米,发射子母火箭弹时最大射程22千米,射速40发/秒,间隔时间0.5秒、发射管长3.7米。高低射界0°~+60°,方向射界左右各105°发射架长3755毫米,宽825毫米,高695毫米,净重400千克。火箭炮单他放列时间5分钟,1门炮齐射时间为16秒,火箭炮连被列时间10分钟,收炮时间1分钟,再装填时间为5分钟。

巴西“阿斯特罗斯”Ⅱ式多管火箭炮

“阿斯特罗斯”Ⅱ式火箭炮是巴西发展的自行火箭炮,1983年由阿维布拉斯公司研制出样炮,1991年海湾战争中,伊拉克曾大量使用该炮攻击美军阵地。

“阿斯特罗斯”Ⅱ式火箭炮由发射装置、运载车、射击指挥系统和弹药车组成、发射装置为发射箱式,有3种不同的发射箱:一种是装32根127毫米火箭发射管的发射箱;第二种是装16根180毫米火箭发射管的发射箱;第三种是装4根300毫米火箭发射管的发射箱。随着弹径和发射管数的不同,其性能也有差异,但是它们采用的运载车相同。均为10吨越野载重车底盘。

该炮配用的3种火箭弹分别为:SS-30式榴弹,弹径127毫米,发射管数32个,全弹重66千克,最大射程30千米,最小射程9千米;SS-40式子母弹,弹径180毫米,发射管数16个,全弹重146千克,最大射程35千米,最小射程15千米;SS-60式子母弹,弹径300毫米,弹长52米,发射管数4个,最大射程60千米,最小射程20千米,全弹重517千克。

南斯拉夫YMRL32式128毫米多管火箭炮

YMRL32式火箭炮是南斯拉夫于20世纪70年代初研制的128毫米32管自行火箭炮,装备南斯拉夫陆军部队。

YMRL32式火箭炮由发射装置、运载车和火箭弹组成。发射装置为发射管束式。运载车装有32发备用火箭弹,以便快速再装填,再装填时间只需2分钟。发射方式可单发,也可连射式齐射。

YMRL32式火箭炮的口径为128毫米,最大射程为20千米。高低射界0°~+50°,方向射界360°。一次齐射的射速32发/18秒。战斗全重约12~13吨。行军状态长7.75米,宽2.46米,高2.97米。最大公路速度60千米/小时,行程700千米。火箭弹长2.6米,全弹重65千克,战斗全重20千克,破片数量5000个,炸药重5千克,杀伤半径30米。配用可预选的瞬发、惯性和延期3种作用的引信。

德国“拉尔斯”2式110毫米多管火箭炮

“拉尔斯”2式火箭炮是联邦德国研制的一种110毫米36管自行火箭炮,1983年开始装备陆军所属炮兵团的火箭炮营,每营有两个火箭炮连,每连2个排,每个排装备4门,共16门。该火箭炮由发射箱、平衡机、高低机、方向机、瞄准装置、运载车和射击指挥系统等主要部分组成。每个发射箱内有18个发射管。火箭炮口径110毫米,发射管数36个。发射普通火箭弹时的最大射程为14千米,发射新研制H火箭弹时最大射程为20千米,最小射程6千米。发射方式可单发、连射或齐射,速射间隔时间为半秒钟,齐射射速为36发/17秒半。高低射界0°~+55°,方向射界左右各95°,战斗全重17480千克。行军状态长8280毫米,宽2500毫米,高2990毫米。公路时速90千米,最大行程700千米,最大爬坡度31°,炮班人数3名。

日本75式130毫米多管火箭炮

75式火箭炮是日本研制的一种130毫米30管自行火箭炮,1975年开始装备日本陆上自卫队师属炮兵团,每个团配备10门。

它由发射装置、地面测风装置、瞄准装置、运载车和火箭弹等主要部分组成。

发射装置为发射框架式,内装30个发射管,排成4排,第1排和第3排各装7个,第2排和第4排各装8个。可单发射击,也可连发或齐射,连续发射的间隔时间为0.2~0.5秒。发射装置由电力操作,在紧急情况下也可人工操作。

火箭弹采用单级团体火箭发动机,旋转稳定。弹长1856毫米,全弹重43千克,战斗部重15千克。火箭弹的补给一般由随伴的卡车提供。

火箭炮口径131.5毫米。最大射程15千米,高低射界0°~+50°,方向射界士50°,战斗全重16.5吨。爬坡度31°,通过垂直障碍高700毫米,越壕宽2100毫米。发动机额定功率220千瓦。最大公路时速53千米,行程300千米。乘员3名。

西班牙“特鲁埃尔”140毫米多管火箭炮

“特鲁埃尔”火箭炮是西班牙研制的一种140毫米40管自行火箭炮,用以装备师属火箭炮营,每营编3个连,每连6门,全营共18门。

该炮由发射装置、电发火系统、发射车和瞄准装置等组成。该炮配有专用弹药车补给弹药,弹药车可装运4个发射箱共80发弹,2名操作人员只需5分钟即可将40发弹药再装填完毕。

该火炮口径140毫米,发射管数40个。发射普通榴弹最大射程25千米;发射子母弹最大射程24千米,最小射程10千米。最大速度687米/秒,高低射界0°~+55°,方向射界240°。行进/战斗转换时间2分钟,在紧急情况下只需半分钟。

各国无坐力炮

无坐力炮主要由炮身、炮架和瞄准装置组成。炮身与炮架成刚性连接。炮身尾部有炮闩,闩体上有孔,其后有喷管。发射时,向前运动的弹丸和火药燃气的动量与由闩孔和喷管向后喷出的火药燃气的动量大小相等,故炮身不后坐。无坐力炮按炮膛结构分为线膛式和滑膛式;按运动方式分为便携式、牵引式、车载式和自行式。

苏联B—10式82毫米无坐力炮

苏联B—10式82毫米无坐力炮是苏联的一种旧式反坦克武器、20世纪50~60年代开始生产,并装备苏军摩托化步兵营无坐力炮排。该炮由身管、击发机构、瞄准装置、轮式炮架和三脚架组成、身管前端有拖拽用握把和小滑轮,后部为燃烧室和炮闩,内壁为滑膛。行军时装在轮式炮架上牵引、射击时炮架折向身管下方,改用三脚架支撑。瞄准时用光学瞄准镜。口径82毫米,身管长1.91米,最大膛压62兆帕,初速320米/秒,最大射程4470术,有效射程50米。破甲厚度240毫米。射速6~7发/分、高低射界-20°~+30°,方向射界360°。行军状态87.6千克。战斗全重855千克。火炮发射O-88lA式尾翼稳定破甲弹。破甲弹重49千克,弹丸重36千克。弹药基数60发。可车载或人力拖拽。

意大利“弗格里”式80毫米无后坐炮

“弗格里”式无后坐炮是意大利研制的80毫米无后坐炮。该炮1974年开始研制,目前仍在生产。

该炮的主要特点是采用无后坐炮技术与火箭增程技术相结合,有双脚架型和三脚架型两种,前者采用简易光学瞄准镜,后者采用带有光学测距仪和提前量测定装置的光电瞄准镜,由两人操作。

该炮使用的火箭增程弹由弹丸和多孔药筒组成,弹丸包括空口装药战斗部、火箭发动机和尾翼。火炮最大射程4500米,有效射程分别为500米及1000米。

瑞典PV-1110式90毫米无坐力炮

PV-1110式无坐力炮是瑞典研制的一种步兵用反坦克武器。目前该他已停止生产。

该炮由身管、击发机构、瞄准装置和轮式炮架等主要部分组成,身管上方有修正用试射枪,行军时用拖车牵引或用轻型轮式车运载。

该炮的口径为90毫米,身管长为3.7米,战斗状态重260千克,初速为650米/秒,有效射程大约900米,高低射界-10°~+15°,方向射界75°~115°,射速6发/分,弹重31千克,破甲厚度为550毫米。捷克斯洛伐克M59式82毫米无坐力炮

M59式无生力炮是捷克斯洛伐克研制的步兵用反坦克武器。该炮由炮管、击发机构、瞄准装置和大型轮式地架等主要部分组成。炮管为滑膛式,后部有燃烧室和炮闩,发射时从后部送弹到位后闭锁击发。行军时由OT-810式装甲人员输送车牵引,也可装在装甲车顶部进行瞄准射击,近距离机动时可由2名士兵拖拽。火炮配用空心装药破甲弹和爆破弹,可进行直接瞄准射击和间接瞄准射击。口径82毫米,战斗状态长4.6米,全重385千克,弹重6千克,最大射程6657米。反坦克有效射程1200米。破甲厚度为250毫米。

苏联B—11式107毫米无坐力炮

B-11式无坐力炮是苏联的一种旧式反坦克武器,20世纪50~60年代开始生产。并装备苏军摩托化步兵营无坐力炮排,现已由反坦克导弹代替。

该炮主要由身管、击发机构、瞄准装置、轮式炮架和三脚架等几大部分组成。火炮口径107毫米。身管长2.71米,炮全长3.31米,战斗全重305千克,最大瞠压61兆帕,初速分别为400米/秒和375米/秒。最大射程分别为6650米/秒和1710米/秒,有效射程450米。破甲厚度为380毫米。射速6发/分。高低射界-10°~+45°,方向射界35°。破甲弹重126千克,弹丸重76千克。弹药基数50发。

各国反坦克炮

苏联D-44式85毫米反坦克炮

D-44式反坦克炮是苏联生产的一种旧式反坦克武器,因为该炮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定型的,因此又叫M1945式反坦克炮。另外还有一种SD-44式反坦克炮,它和D-44式的主要区别是装有辅助推进装置。

该炮由身管、炮架、反后坐装置、瞄准装置、轮式炮架组成。配用弹药有穿甲弹、高速穿甲弹、榴弹等。

火炮口径85毫米、战斗全重1725千克、高低射界-7°~+35°,方向射界54°。初速分别为1030米/秒和792米/秒。穿甲厚度为130毫米。

德国JPZ4-5式90毫米反坦克炮

JPZ4-5式反坦克炮是联邦德国研制的一种9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它是联邦德国和瑞士于20世纪50年代末合作的项目,1967年起开始大量生产,装备机械化步兵旅和反坦克歼击旅。

该炮的特点是采用了暗炮塔结构,火炮位于车体前部,因此显著降低了火线高度,战斗中便于隐蔽。身管采用M1966式90毫术反坦克炮身管。战斗舱右后侧有1挺762毫米高射机枪。车顶上装有8管发烟器。

JPZ4-5反坦克炮口径9毫米,炮身长3.663毫米,车体尺寸为6.29×2.98×2.1(米),战斗全重27.5吨,初速为930米/秒,最大射程为15千米,有效射程为1800米,射速为12发/分,方向射界为30°,高低射界-8°~+15°,最大行程为400千米。最大运动速度70千米/小时。火炮配有超速穿甲弹、穿甲弹、破甲弹、碎甲弹等多种反坦克弹药,还可发射M47式或M48式坦克使用的炮弹。

各国高射炮

美国“火神”M163式20毫米自行高射炮

“火神”M163式高射炮是美国研制的一种20毫米自行高射炮系统。1967年开始生产,1968年8月起服役,主要装备美军机械化步兵师和装甲师属混合防空炮兵营,与“小桷树”防空导弹配合使用。该系统由M168式自动炮、无弹链供弹系统、雷达火控系统和M741式装甲车底盘组成。

“火神”M163式高射炮射程较近,威力不足,不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口径20毫米,有效射程1650米,有效射高900米,管数6,火控设备为测距雷达和光学瞄准具。乘员4人。

英国“神枪手”式双管35毫米自行高射炮

“神枪手”式高射炮是英国于1983年研制的一种35毫米双管自行高射炮系统。该系统由“厄利空”KDA式35毫米双管自动炮、搜索和跟踪雷达、固定式或陀螺稳定式光学瞄准具及数字式火控计算机组成,具有反应迅速、机动性强以及全天候作战能力等特点。

该炮炮塔的适应性很强,借助连接环可安装在多种坦克底盘上。火炮有效射程4000米,有效射高3000米,高低射界-10°~85°,方向射界360°,乘员人数3人。

苏联2C6式弹炮结合防空系统

2C6式弹炮结合防空系统是苏联制造的一种高射炮与地空导弹结合的防空武器系统。1987年初开始装各部队。

该系统是世界上第一种正式装备的弹炮一体化防空武器,使用新的MT-C式装甲输送车的改进型底盘,配装两管2A42式30毫米自动炮和两部双联装萨姆-19式防空导弹发射装置以及搜索和火控雷达。两管自动炮分别安装在炮塔外部两侧,两部双联装萨姆-9式防空导弹发射装置设置在火炮的两侧,能独立进行俯仰运动,不受火炮的影响。火控设备配用北约称之为“快车”的雷达系统,它包括两部独立的分别安装在炮塔前、后部的雷达,其中前部是火控雷达,后部是搜索雷达,作用距离分别为5千米和15千米。火炮有效射程3800米,理论射速1000发/分。

法国ESDTA25式双管25毫米自行高射炮

ESDTA25式高射炮是法国制造的25毫米双管自行高射炮系统。第一门样炮于1985年制成,随后处于较长的样炮试验和研制阶段。该炮由ESDTA25式炮塔、VAB式装甲车底盘和RA-205型雷达以及微型计算瞄准装置组成,重量较轻,结构简单,具有独立作战能力和抗干扰性能。该炮通常以4门组成一个火力单位,其中1门炮上装有包括雷达在内的全套火控系统作为指挥车。火炮口径25毫米,有效射程1800米,有效射高1000米,射速1600发/分,高低射界为-70°~+80°,方向射界360°,战斗状态全重15吨,乘员人数为3人。

德国“猎豹”式双管35毫米自行高射炮

“猎豹”式自行高射炮是联邦德国研制的一种双管35毫米自行高射炮,由联邦德国西门子公司和瑞士厄利空公司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联合研制,1976年起装备联邦德国陆军师属防空团。后进行了多次改进。

“猎豹”式高射炮是一种机动式近程防空武器,主要用于对低空飞行目标的防御,可随伴装甲部队快速机动。全套系统由KDA式机关炮、雷达、光电火控系统和“豹”I式坦克底盘组成。

火炮口径35毫米,管数2,身管长3.15米,初速1175米/秒。最大射程12800米,有效射程4000米,最大射高6000米,有效射高3000米。方向射界360°,高低射界-5°~+85°。理论射速2×550发/分。战斗全重463吨,弹药携行量680发。

瑞士“厄利空”GDF-005式

“厄利空”GDF-005式高射炮是瑞士研制的一种3管35毫米高射炮。它是在GDF-001、GDF-002和GDF-003等基础上综合改进的产品,作战性能比其他各型有大幅度提高。火炮1984开始研制,1985年开始生产,主要供对外出口。

火炮有效射程4千米,有效射高3千米,理论射速1100发/分,高低射界-5°~+92°,方向射界360°。火控设备配用“防空卫士”雷达火控系统,另外还配有“炮王”三维光电计算瞄准装置。由6×6卡车牵引,炮手人数1名,行军状态全重7.7吨。

南斯拉夫M55A3B1式3管20毫米高射炮

M55A3B1式高射炮是南斯拉夫研制的一种3管20毫米高射炮,装备南斯拉夫地面部队。

M55A3B1式高射炮配用的PANS-20/3式瞄准具是一种光学与机械结合的自动瞄准装置,既可用于空中目标,也可用于地面目标。射手概略计算目标飞行速度、航向和距离后,把数据输入瞄准具,即可自动计算出目标提前量。瞄准具可对飞行速度为1000千米/小时、距离为155米的目标进行瞄准。火炮口径20毫米,管数3,身管长1.4米,最大射程5500米,实际射程1200米,最大射高4000米。方向射界360°,高低射界-5°~+83°。方向瞄准速度70°/秒,高低瞄准速度50°/秒。射速3X700发/分。战斗全重约1.15吨,弹仓重2.85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