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战趣闻 6 则战争是不守戒规的

第四次中东战争于 1973 年 10 月 6 日爆发,这一天正是犹太人的“赎罪节”,按犹太教规,这一天绝对休息,从日出到日没,不吃东西,不喝水, 不准吸烟,甚至禁止开汽车,停止广播和电视。人们到寺院里,在诉苦墙前祈祷。以色列的军队也因为“整个社会的生活神经松驰”而丧失警觉。节日这天,以色列兵营空无一人,士兵回家过节,军官也不在位。就连守卫苏伊士运河东岸前沿阵地上的以军官兵,也没有一点戒备的样子。他们认为:10 月也是伊斯兰教的“斋月”,在斋月里,教徒白天不吃饭,减少活动。阿拉伯人多信奉伊斯兰教,埃及肯定不会在斋月作战。

然而,埃及军队正在利用犹太人的赎罪节和以色列的判断错误,采取了近 200 项保密伪装措施迷惑以色列,达成了进攻的突然性。

埃军一反“封斋”教规,在斋月里开了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渡运河,空袭以军阵地,仅三天时间,即全线突破了以色列花费了几亿金币经营三年之久,号称“绝对攻不破”的“巴列夫防线”,控制了运河以东 10—

15 公里的全部地区,以色列在战争初期失去了平衡,吃了大亏。战后,埃及

国防部长曾称颂这次进攻日期选定在 10 月 6 日,是“高水平科学研究”的结果,这话不无道理。

尼兹才无可奈何发电授权两名代表在无条件投降书签字,7 日凌晨 2 点40 分,在兰斯的一所学校内由美国将军史密斯代表国签字。苏联一位将军与法国代表作为见证人参加仪式。

这次签降的程序和地点都是不恰当的。苏军最高统帅部批评了自己的疥线指挥官,苏联政府向英、美提出交涉,最后商定:兰斯签降只是预演,琥式签降由对德作战主力苏联政府代表主持,地点在德国首都柏林,正式停火时间为 5 月 8 日零时。

西方盟军统帅艾森威尔派英国空军上将泰勒代签。8 日晚上 8 时,各方代表抵达柏林郊外的工程学院,仪式本应在晚 11 时 30 分开始,拖到 5 月 9

日零点 30 分才开始。在苏军元帅朱可夫主持下,由德国陆军元帅凯特尔、海

军上将弗莱得堡、空军上将什图姆普弗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是时为 1945

年 5 月 9 日零时 43 分。苏联宣布 5 月 9 日为胜利日,西方则以 5 月 8 日为停战日。

纳粹德国两次签降看来似乎是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一个插曲,然而它却是当时国际关系复杂和微妙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