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解析的层次和方法
高中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对材料的认知、理解、运用与创新。
认知史料。对材料的认知是指读懂材料文字上的含义,按要求搞清材料的基本面貌。其范围:首先是确定时空。历史是具体时间和空间条件下活动着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其过程。因此确定材料内容的时间、地点是认知的首要任务。一般可以根据材料的出处、注释或内容确认。其次是读懂材料中的专门用语和涉及的重要知识。例如,《八一宣言》中“大家都应当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这句话, “兄弟阋于墙”指的是在家里争吵,这里喻指国共两党的关系。可见, 认读专门用语和重要知识,是整理材料弄清其基本面貌最重要的能力。再次是准确识别材料中对历史的叙述、描述和对历史的看法、评价之间的不同,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对历史的叙述、描述是表达客观历史事实本身;对历史的看法、评价是表达作者自己的一种态度,肯定或否定的观点。二者在后人对历史的认识中起着完全不同的作用。因此,识别作者是在说明历史事实还是在表达自己的看法,也是认知历史材料的基本功之一。
总之,认知史料是以语文能力为基础的史学能力,是材料解析能力中最基本的层次。它完成了弄清材料基本面貌的任务,所获取的是材料外部的、表面的信息。而要真正理解,还需要对材料由表及里的认识。理解史料。对历史材料的理解是指进一步了解材料内在的意义,按
要求对材料做出必要的解释。其要求和方法有:
第一,能从材料中提炼出作者的主要观点(论点)。能否提炼有效信息,正确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是对材料理解与否的主要标志。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正确划分材料层次与概括层意,通过切分层次去理解材料中句与句、段与段的逻辑关系,从而准确地把握其涵义。例如,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君权只不过是全体意志的执行,永远不能转让, 而君王只不过是一个集体的人,他除了他自己之外,谁也代替不了。⋯⋯ 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法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能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可以破坏契约,无疑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段话
有三层意思,在君主与人民、君主与契约、人民与契约的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全体意志。因此卢梭社会契约论的核心是主权在民。
第二,能区分出材料反映的客观事实与作者的主观见解的区别。以文字形态存在的历史资料,是前人根据自己对历史的认识而描述和归纳出来的,带有编写者主观的意识。例如,卢梭提出的社会契约论,其中关于国家产生过程的描述并不符合客观进程。他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就成为理解其观点必须解决的问题。可见,正确区别客观事实和主观见解是进一步深入理解材料的前提。
第三,能从材料中推断出作者的基本立场或意图。基本立场是指作者站在哪一方面,为谁说话,代表谁的利益,价值倾向等。一般地说, 是通过作者对特定事物的反映来体现的,往往隐含在观点或论点中。意图是作者通过自己的言行所希望达到的结果。这是深入理解史料的要求。例如,卢梭主权在民的论点反映了他反对专制王权的立场和要推翻专制政府的意图。
总之,对历史材料的理解,是对材料内部深层次信息的汲取,是历史阅读的关键。属于对材料的高层次的认知。要想达到解析材料的目的还要运用史料。
运用史料。运用史料是指根据要求利用材料的有效信息作为证据, 去认识历史或解释历史。它包括对当事人或事件或观点进行解释或说明;作出判断或提出说法;指出实质;评价其作用或影响等。
运用史料的思维操作有几点应特别注意:第一,与具体史实相联系。对材料的认知理解与利用之间有一个中介环节,那就是要善于发现材料与史实之间的联系。如果材料与事实之间具有正面的联系,学生只要回忆起与此有关的史实或结论,就可以以此为前提作出演绎或进行归纳、推理。例如,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只要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君权神授的国家学说联系起来,就不难推断其意义。第二,与时代背景相联系。历史时空的确定性决定了认识方法的特征,即要把人物、事件、观点“定格”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与相应的时代特征、发展阶段的特点相结合, 以确定其性质、进行评价等。例如,对卢梭主权在民观点的评价。将这一观点放在鼓吹“君权神授”专制横行的时代,放在 18 世纪末波旁王朝封建专制的危机中进一步分析,就能认识到,他将人权理论与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结合起来,实质上论证了革命的正义性、合理性,是推翻波旁王朝的舆论准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卢梭就没有法国革命。第三,对历史问题的评价或判断还要求辩证的思维。马克思主义要求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真理。仍以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为例。尽管它在法国以及世界资产阶级革命中起过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并不能因此说明它是完全正确的。社会契约论从人们的主观愿望出发去解释国家的起源,实际上是唯心主义的。
运用史料的难易程度又可以根据材料的数量、类型、运用方式,分为不同的层次。从一个材料或同类材料中提取信息作为证据认识或解释历史属于较容易的。把不同材料中提取的信息综合起来,获取证据论证某一观点,属于比较难的。解说式地运用史料是比较容易的,鉴别或批判式地运用史料难度就很大。
认知理解材料是为了利用材料去认识历史。达到材料解析的第三层
次,可以说实现了既定目的。但对于培养创造性人才来说,还有运用史料的创新。
运用史料的创新。运用史料的创新是指在材料解析中能提出新概念,作出新判断、新诠释、新假说,并能进行逻辑验证。
学生自己搜集、整理材料并说明某个历史问题。例如,有位教师给学生讲关于成吉思汗的专题,让学生搜集史料并进行分析和讨论。这个工作的着眼点,不在于学生能搜集到多少有价值的新史料,而在于掌握这种方法,锻炼能力。一个人养成自己动手做学问的习惯,才可能激发出创造力。
学生对材料做出新的见解。例如,在搜集整理关于成吉思汗材料的基础上,有的学生提出“蒙古人征服的后果不仅仅是破坏性的,蒙古人征服前,东西方曾被隔绝互不了解。蒙古人起到的作用像是建立起一座越过亚洲的桥梁,把世界变小了”。这种根据已有的知识对资料做出在教材中没有提到的见解,就是运用史料的创新。
运用史料的创新是史学能力长期积累的升华。长期积累,包括多元知识的积累和材料解析能力的积累。多元知识的积累,既有课堂传授的历史知识,又有与历史知识相关的语文、政治、地理等学科的知识。材料解析能力的积累对于升华的作用更为直接。因为这种能力训练,一方面可以在更高层次上激活学生正在形成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又在此基础上赋予其新的知识和技能,形成新的学习能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