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装备发展

  • 我海军陆战旅使用的77式两栖装甲输送车于1965年4月开始研制,当年制成两辆样车,并经过试验和改进后投入小批试生产。
  • 当时给登陆艇的定义是:排水量在500吨以下,并能在没有靠岸设施的海岸直接登陆的船只叫登陆艇。
  • 陆战旅对这种坦克并不陌生,大家知道:该坦克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水陆坦克,1958年10月开始设计,1959年3月和6月先后试制出两辆样车。

装备两栖装甲输送车

1980年海军陆战队成立后,当时最常用的装备是两栖装甲输送车,它是由陆上使用的普通装甲输送车改装过来的,具有较好的航渡性能。

据陆战旅参谋人员介绍:我海军陆战旅使用的77式两栖装甲输送车于1965年4月开始研制,当年制成两辆样车,并经过试验和改进后投入小批试生产。

1977年11月,经审查定型,命名为77-1式水陆装甲输送车。

该车是装甲部队中水陆坦克的战术配套车辆,也可装备炮兵部队,用于水网稻田地区驮载地面火炮克服水障碍以执行各种战斗任务。

该车是以63式水陆坦克底盘为基础,去掉水陆坦克炮塔,将原车战斗舱的装甲板加高,作为运载车厢。主要改进有:

车首上甲板设有驾驶员窗口,车长窗口及高射机枪;车尾部设置供装卸火炮用的可折叠的尾跳板,中跳板和火炮牵引钩;运载舱的顶盖装甲为固定密封式,火炮可驮载于下凹的顶盖上,在顶部开有供步兵、物资器材、弹药进出的窗口3个,运载舱还开有侧门,进气风扇设有防水进气罩;

驮载火炮的半刚性固定装置;增加拉炮上车的由蜗轮蜗杆传动的电动牵引绞盘,及其可移动的电缆式手控操纵盒。

运载舱两侧各设置两个射孔,其上方开有观察孔,在前围和后围甲板上,左右各增设一个通风口,通风观察条件良好;

驾驶员和车长坐椅为上下可调式,运载舱内的乘员座位,中间两个可向上折叠,并可拆卸,两侧的为固定式;对输送人员、载炮和物资作了合理安排,可以同时驮炮、载人,互不影响。

该车与63式水陆坦克具有相同的机动性,具有可乘载步兵,运载和短距离牵引火炮、输送物资、器材、弹药、油料等能力。

乘载步兵可从车的前后两侧,踏翼子板,分4路上下车。搭载20名步兵上下车时间不超过80秒。完成装载火炮上下车的时间不超过13分钟。

另外,动力、传动、行动、操纵、水上推进等主要部件均与63式水陆坦克相同。

发动机为4冲程V型。水冷却系统陆上采用管片式散热器和废气引射装置,水上利用水道夹层式热交换器。发动机起动有电起动和空气起动两种方式。

采用简单、可靠的机械式传动装置,由主离合器、变速器、转向离合器、带式制动器和侧减速器,水上推进装置和抽水装置组成。

陆地行驶时的动力传递路线是由发动机经主离合器、变速器、两侧转向离合器、侧减速器、传到主动轮;水上行驶时由发动机经主离合器、分动箱、万向节传至左右两侧的喷水推进器。

主离合器为干摩擦多片式。变速器为带同步器换档机构的定轴式机械变速器,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部为水上推进传动,分动箱将动力向左右两侧传出,并带有一个倒顺机构,可使传动轴带动推进器叶轮正转和反转;后部为陆变速器部分,包括5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第三、四、五档带有惯性式同步器,第二档带有简单式同步器。第一档和倒档采用滑键齿套换档。

整个变速器水、陆两部分的传动机构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转向装置采用干摩擦多片式离合器。侧减速器为一级圆柱齿轮减速装置。操纵系统采用弹簧助力机械式操纵装置。

行动装置采用独立式扭杆悬挂,单销小节距金属履带板。高履刺人字形花纹履带板的附着性能好,提高了车辆在水稻田、沼泽、浅滩等地的通过能力和出入水能力。

它有6对中空的单轮缘大直径挂胶负重轮,第一和第六负重轮处装有蜗卷弹簧限制器,其余装有橡胶限制器。履带的松紧程度由曲臂和双头螺旋履带调整器进行调整。

水上推进装置采用轴流式喷水推进器。在传动装置两侧各装有一套喷水推进器和水道,在车尾喷水口处设有可开闭的水门。

为实现水上倒车,车体后部两侧开有倒车水道,关闭车尾2个水门,水从车后两侧喷水口向车的斜前方喷出,产生向后方的推力,在短时间内即可实现减速、制动或倒驶;当关闭一侧水门时即可实现灵活转向。

喷水推进器可由分动箱操纵,使之正转和反转,正转使车辆在水上行驶,反转时使水道中的水倒喷,以此来除掉水道进口格栅上的水草与杂物,防止堵塞。

装甲车体由特殊装甲钢板焊接而成,具有适度的防护能力,车首甲板相对较厚且有一定的倾斜角度。驾驶员右侧的机枪塔上安装有1挺12.7毫米高射机枪。前部上斜装甲板上装有防浪板,防止车在水上行驶时向车首涌水。陆上行驶时防浪板可以放下来。

观察仪器有3个车长用的棱镜式潜望镜,1个步兵班长用的潜望镜,驾驶舱上配有3个水陆坦克驾驶观察镜,夜间或雾天可用坦克夜视仪,还装有供水上行驶使用的61式水陆坦克观察镜。

电气设备的电源部分主要包括4个蓄电池,1个直流发电机。蓄电池的连接为串并联,总电压为24瓦,容量为280安培。

通信设备有坦克无线电台和车内通话器。

作训参谋说:“后来,我们的输送车又进行了改进。77-2式水陆装甲输送车是在77-1式输送车基础上简化结构的一种不运载火炮的水陆装甲输送车,主要用来输送步兵,配合水陆坦克作战,或转运伤员。”

该车于1978年开始研制,1980年定型,主要改进有取消与载炮有关的火炮固定装置、跳板、绞盘、尾部拖炮牵引钩,并将运载舱顶部下凹部分甲板升高,在其四周增设装载物资器材用的围栏。

77-2式水陆装甲输送车取消了右侧射孔和观察窗,开一侧门,其宽度足以保证制式担架的出入;运载舱左前方射孔增加1个安装班用机枪用的球形回转射击固定装置。

装备水陆两栖坦克

1980年以前,我海军陆战队最常用的水陆坦克,就是把普通坦克的车体制成船形,并装上水上推进装置。

水陆坦克有较强的水上行驶和越障能力,能依靠自身的人力和防护力,突击敌防线,摧毁敌工事和人力点,不间断地支援陆战步兵作战。

我海军陆战队最早使用的63式水陆坦克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水陆坦克。它装有水上行驶装置,能自身浮渡,是可在水上和陆上使用的坦克。水陆坦克的浮力主要由密闭车体的外廓排水体积来保证。

由陆军刚改为海军的陆战旅对这种坦克并不陌生,大家知道,该坦克是1958年10月开始设计,1959年3月和6月先后试制出两辆样车。在对样车进行试验修改的基础上,于1960年开始小批量生产并交部队试用。

1958年8月,国防科委与装甲兵分别给军事工程学院装甲兵工程系和五机部六十设计所下达了研制我国第一代水陆坦克的任务。

学院明确指示:

这是一项国家任务,交给应届毕业学员作为毕业设计任务来完成。

随后,在张克劝教员和一期毕业学员杨楚泉带领下,由第二期应届毕业学员赵义堂、唐家固、桂孔钊、王羡古、朱鸿慈、王希正、李春秀、盖伟、钟绵钧、孙启仁等10人组成了水陆坦克设计组。

当时,上级下达的任务明确要求:

水陆坦克要适于沿海、湖泊及南方水网地区使用,采用喷水式水上推进。

学员们手上没有一点资料,全组没有一个人具有从事整车设计的经验,喷水式水上推进装置更没有一个人曾经见过,甚至就连当时的坦克教材中也没有讲过水陆坦克理论。

大家手中唯一的一份参考资料,是工程系的一位领导从杂志上弄来的一张喷水水道图。

面对这一困难,大家决心大胆地从零开始,勇敢承担起设计水陆坦克的艰巨任务。

大家为了摸清喷水推进器在水上的操纵性和它的具体结构形式,他们在一辆破旧的英国维克斯单螺旋桨水陆车上装了台单喷管水上推进装置,并巧妙地让喷嘴360度转向,来实现车辆水上转向、倒车操纵。

唐家固第一个冒险随驾驶员一道在松花江上进行水上试验,他亲自操纵喷水方向,实现了水上灵巧转向,证明了喷水推进设想方案的可行性,给整个设计组带来了极大的鼓舞,这样,一个较为完善的水上喷水推进器设计方案就逐步形成了。

大家经过两个月的刻苦攻关研究,拿出了总体设计方案。同时,六十所也提出了“水道纵贯全车”的设计方案。

1958年11月,两个组携带设计方案进京评比。

评比后,上级认为毕业学员设计组的方案具有几个优点:

一、比较现实可行,易于满足战术技术的要求。

二、布置比较合理,总体性能较优越。

三、利用车体本身排水量提供浮力,水道部分损失的排水量比水道纵贯全车方案小。

四、方案考虑比较全面细致,不仅考虑了总体布置,也考虑了重要部件的具体结构。

上级在确定了基础方案后,决定两个组合并,共同赴北京长辛店,开始详细方案的设计工作,并确定由六一五厂来承担试制任务。

这样一来,设计组就又增加了6名六十所的人,由张克劝和六十所工程师邓朝柱负责,并聘请水陆坦克团的修理助理员作顾问。

11月21日,大家携带着完成了的设计方案赶到六一五厂,开展施工设计与研制。

1958年11月底,中国引进了苏联IIT—76水陆坦克。于是,设计组把该车作为了唯一的参考资料和母型车。

但是,大家并没有一味地模仿和照搬,而是取其所长,为我所用,坚定地进行自我研制。

大家经过多次反复试验和修改,整个研制工作取得了多次成功,当然也失败过多次。

1959年8月,副总参谋长杨成武亲临北京十三陵水库视察水陆坦克水上试验。

1959年11月25日,朱德、贺龙、陈毅、罗荣桓、叶剑英几位元帅,以及陈赓、许光达大将等,都亲临战斗车辆汇报表演现场,参观了水陆坦克性能表演。

1959年12月,广州表演试车,副总参谋长张爱萍亲临视察并提出具体修改意见。

63式水陆坦克的研制道路是十分曲折的。

由于时间紧迫,大家采取了边设计边试制的方式。大家把设计室迁进了厂房,设计人员下到各车间和工段。

当时,车间机床24小时不停地运转,设计室里整夜灯火通明。大忙之时,大家曾经两昼夜不休息连续奋战在设计室和加工、装配现场,所有人似乎都忘记了疲劳和饥饿。

当时,朱鸿慈是负责传动部分设计任务的,他感到,变速箱体的设计到木模加工都十分复杂。

为了能更快更好地攻克这一难关,朱鸿慈干脆和木模车间工人师傅一起干,并及时和下一道浇铸工序的工程师和老师傅一起研究浇铸帽口的合理与各部壁厚的合理尺寸。

经过几昼夜的努力,他们终于圆满完成了一个复杂的表体木模,并保证了浇铸一次成功。

但是,第一台样车试车不久,变速箱就被打坏了,朱鸿慈经过仔细分析,是挂双挡造成的。大家又经过总结经验教训,反复改进设计,终于研制出了性能良好的方案。

当样车进行水上试车的时候,还接连出现了航带上不去,严重扎水,水上冷却不理想等难题。甚至因为组织不严密,还发生了两次沉车事故。

大家面对技术难题和挫折,他们并没有退缩。

1961年3至5月,全组同时在3个地区展开攻关的战斗:在虢镇、凤翔地区进行喷管喷口与推力试验;在太湖地区进行水上试验;在北京地区进行废气引射与水道夹层试验。

当时,朱鸿慈与其他7名设计人员参加了虢镇、凤翔的试验。大家和工人一道设计制作了各种口径的喷管,并自制了没水动压头的皮托管,连续几个月往返于虢镇、凤翔之间。

大家在车上摸爬滚打,任凭太阳晒,不怕雨水浇,头顶蓝天,脚踏甲板。

大家经过日夜艰苦奋战,终于攻克一道道难关,解决了最佳喷管喷口长径比,定出了效率最高叶轮螺距与导向叶片匹配方案,把拖桩拉力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大约300公斤,使水上航速高达11.5公里每小时。

1961年2月,装甲兵副司令员贺晋年在上海主持召开了水陆坦克设计方案审定会议,研究改进措施,提出了重要的研制原则和工作方法,为整个研制工作的顺利进展和夺取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同时,装甲兵技术部副部长麻志皓、装甲兵研究所副所长陈捷夫都深入研制试验第一线,共同研究解决有关技术问题。

1961年5月,贺晋年亲自主持苏州设计定案会。

6月,贺晋年、麻志皓、研究所所长宋昆及陈捷夫等20余位领导和专家亲临北京香山,对改进方案进行审查。

后来,根据试生产和试验中发现的问题,又作了改进,于1962年5月试制出两辆设计定型试验车,进行了陆上2500公里和水上70小时的设计定型试验。

在此基础上,又重新试制样车并进行2650公里的补充试验,于1963年3月设计定型,命名为63式水陆坦克,并投入批量生产。

1963年5月,在设计组齐心协力下,在装甲兵科学技术研究所、六十设计所、六一五厂和二五六厂等单位的广大工人、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下,大家完成了设计定型,胜利结束了我国第一代水陆坦克的研制任务。

1964年,设计组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

大家的研制过程大致可划分为方案论证、放样车试制、修改设计、正样车试制、设计定型5个阶段。

各阶段先后累计有6个单位的204人次参加,大家从四面八方会聚一堂,服从统一指挥与调配,不分彼此,亲密无间,日夜奋战,付出了极大的艰辛,完成了很大的工作量。

第一轮样车研制时,当时的设计组大约有39人,另有12名描图人员配合,从1958年11月23日到1959年2月底,完成了全车50个组的艰巨设计任务,共设计全新图纸5512张,审查研究后借用其他车型图纸643张,编写目录312份,编写其他技术文件和说明书数十份。

大家只是在完成这么庞大的工作量之后,才休整了一天。

在总体设计上,考虑到了水陆坦克作战的各种特点,合理地解决了坦克在陆上和水上的矛盾,满足了在陆上和水上的使用要求。通常采用的水上行驶装置有螺旋桨、喷水推进器,也可利用履带划水推进。主要用于强渡江河和登陆作战。

水陆坦克比一般坦克轻,车体较长、呈船形,用较薄的钢板焊接而成,一般水上行驶每小时10公里以上,并能抗3、4级风浪。主要用于水网稻田地强渡江河和近海登陆作战。

为满足水上性能要求,在总体设计上采取了尽可能增大排水量、对全车的零部件设计尽可能地减轻重量,并采用了中空的大负重轮以提高浮力等措施。

通过合理的线型设计和重量重心配置以及喷水推进装置设计,使坦克在水上行驶具有较好的适航性和机动性。

经试车和水上射击证明,车辆在水上有较好的行驶稳定性、射击稳定性和抗巨流能力。车首较高并装有防浪板;车内装有机动泵、电动泵和手摇泵等排水装置,能保证坦克在水上行驶的安全。

中国63式水陆坦克具有较强的火力,较好的机动性能,特别是两栖性能和适当的装甲防护能力,主要用于强渡江河和沿海地登陆与反登陆作战;摧毁敌滩头阵地防御设施,消灭敌有生力量和武器装备,协同步兵作战,实施火力支援,适宜在多河流、湖泊、沼泽和水稻田等水网地区执行战斗和侦察任务。

1963年5月,水陆坦克的研制获得成功定型,大家在一起集体合影,并在照片上题写了一首诗:

秦岭脚下伏虎,渭水河上卧龙。

海马南北怒吼,虢镇喜聚群雄。

使用登陆艇和攻击舰

1980年,海军陆战队重点学习了登陆艇和两栖攻击舰的性能和用法。

我国的两栖作战舰队虽然规模庞大,其装备的大型登陆舰虽排水量高达数千吨,且有部分登陆舰也增设了直升机起降平台,但这些登陆舰没有坞舱,因此其登陆方式依旧是冲滩登陆,即登陆舰需要靠近到距离海岸线几百米甚至几十米处,才能张开舰首的“大嘴”实施登陆。

这样的两栖作战方式不但受到战区海岸线地质状况的限制,而且登陆舰往往会遭受到敌方海岸防御火力的打击,成为滩头“靶子”。

而我国新型船坞登陆舰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为我国海军提供“由海到陆”的作战模式。然而这远远不够,船坞登陆舰缺乏对滩头提供有效的空中压制火力,登陆部队在登陆过程中依然会遭受敌方的激烈抵抗造成伤亡。

现代两栖攻击舰的特征是平直贯通飞行甲板,右舷岛式建筑,有大型机库和坞舱,搭载固定翼垂直起降飞机和各型直升机。然而我国在飞机发动机研制上技术水平薄弱,研制固定翼垂直起降飞机具有较高的风险。在世界上正在发展的固定翼垂直起降飞机只有美国的F-35B一家,外购已经不可能。

我国拥有鸭翼布局,外形小巧,短距起降性能出色的歼-10战斗机。所以在我国两栖攻击舰的发展上应另辟蹊径,让舰型适应舰载机,发展滑跃式斜角甲板两栖攻击舰。

舰上设有岛式上层建筑和供直升机垂直、短距离起落使用的纵道飞行甲板,可同时起降7至8架直升机;甲板下机库可装载直升机、坦克、车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