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军旅生涯(1937—1952)

1937 年 7 月,杭日战争的爆发,使中国共产党所有的力量几乎都投入到

这场战争的军事行动中或与战争相关的工作中。邓小平不仅从 1938 年 1 月开始担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直到抗日战争的结束,而且还有后来解放军在五十年代早朋对中国西南的军事行动中,都表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邓小平步入军界,首先是毛泽东对他的信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邓小平在军队中地位越未越巩固,逐渐地建立了他自己的威信,抗日战争结束时,作为刘伯承司令员政委的邓小平,他们所领导的军队被称为刘邓大军。

在邓小平和刘伯承密切合作的十四年中,首先是巩固了一二九师在人行山区的地位。后来又扩大了太行根据地和这支军队的规模①。他们所建立的根据地最终合并成四个根据地——太行、太岳、冀南和冀鲁豫根据地。这四个根据地组成了晋冀鲁豫边区(即山西——河北——山东河南),这个边区本身最终成为 1948 年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雏形的华北人民政府的一个最重要的行政区。在抗日战争结束时,刘邓所指挥的军队已成为共产党领导的最强大的武装部队之一了。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这支部队变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南征北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特别是著名的淮海战役。在1949 年至 1952 年期间,刘邓在中国西南地区组建了共产党的政权。通过这些年的征战,提高了邓小平在军队中的地位,这在后来证明对邓小平是很重要的,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之后。通过这些年的征战,使他获得了动员群众和执行政策的实际经验,这个经验对他未来的执政是很重要的。同时,这些年的征战使他获得了众多同事和部下对他的广泛支持,这些同事和部下在“文革”后的政治中成为支持他的核心力量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