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国情况错综复杂

1945 年 12 月 19 日,马歇尔和他的随行人员乘坐陆军航空兵的一架大型运输机从华盛顿起飞,飞往太平洋彼岸。

马歇尔在前往中国的长途飞行中,用一定时间阅读了有关中国形势的摘要。

此前,他与中国曾有过多次接触,对中国情况已有或多或少的了解。1914 年他在菲律宾服役时,曾用一个月的时间到中国东北观光;1924 年

至 1927 年他在驻天津美军第 15 步兵团任职;1939 年他担任陆军参谋长后,对中国情况有了更广泛的了解。

中国是世界上受封建制度统治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19 世纪中叶, 由于清朝的腐败无能,日本、俄国和西方列强开始侵入中国,并逐步取得了各种特权。从此,中国由独立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人民对封建统治和外来入侵日益不满,引发了无数次反抗斗争;1911 年由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此后产生了派系纠纷和分裂。

1924 年,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倡议下,孙中山开始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国共两党共同创办黄埔军官学校,1926 年又进行了北伐战争,实现了国共两党首次合作。1925 年孙中山去世、蒋介石夺取政权后,国民党对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势力发展越来越感到不安,开始在政府中抑制共产党的影响,并于 1927 年 4 月大规模血洗共产党人。从此, 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创建军队,进行革命战争。国共两党的关系也从此恶化。

1927 年蒋介石娶上层富豪宋家之女宋美龄为妻,加强了实力,并加快了统一中国的步伐。共产党则在广大乡村发展势力,并得到农民的支持。

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赢得了中国东北的特权,并企图利用北方的混乱局势扩大其势力。1931 年 9 月 18 日,日本人在沈阳制造事端,并以此为借口出兵侵占整个东北,1932 年建立了伪满洲国。蒋介石执意打共产党而无意抗击入侵的日本人。1931 年至 1934 年,蒋介石对中共军队发动了五次大规模围剿,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军队约 10 万人开始了二

万五千里长征,一年后抵达陕西省的延安。尽管 10 万人中只有数千人完成了长征,但共产党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扩大了影响。

占据东北的日本人并不满足,从 1933 年开始不断向华北地区蚕食。

蒋介石仍无意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荒唐政策,这在 1936 年 12 月蒋介石前往西安督战时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他的部将张学良、杨虎城将军扣留了他,逼他抗日。在中共领导人的积极推动下,蒋被迫答应抗日, 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以后国共两党达成了不稳定的停战协议,实现了两党历史上的第二次合作。

1937 年 7 月,联合抗日的计划尚在商谈之中,日本人故伎重演,在北平附近的卢沟桥制造事端,从而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蒋介石虽答应抗日,但仍顾虑重重,立场并不坚定。日本军队从满洲冲进关内,同时在上海登陆,年末便占领了国民党首府南京。随后,日本人又推进到华中地区,迫使蒋的部队撤退到西南部,首都也迁到了重庆。共产党则以

延安为总部,在全国广大地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对日游击战争,不屈不挠地抗击侵华日军。

1938 年,蒋介石开始请求美国贷款以购买武器和弹药,大力扩充其地面部队,并任命美国退休空军军官克莱尔·陈纳德指挥中国空军。珍珠港事件后,蒋介石要求美国扩大对中国的援助并要求派一位高级军官来华担任顾问兼任他的参谋长。马歇尔和史汀生选中了史迪威少将担任该职。马歇尔要求他保卫滇缅公路并促成中国各派力量一致抗日。史迪威则要求对美、英、中军队的指挥权,马歇尔答应尽可能支持他。

史迪威毕业于西点军校,是职业军人。他在中国学过汉语并任过职, 了解中国情况。他直率、正统、粗暴和固执的个性注定他与蒋介石合不来。史迪威主张使用包括中共在内的一切力量对日作战,这使蒋介石大为不满。此后,俩人在援缅作战问题上冲突得更厉害。

1942 年 1 月,日军第 15 军团侵入缅甸。英缅军司令胡顿将军致电蒋介石求援。蒋任命杜聿明率远征军入缅作战。蒋介石名义上叫史迪威全权指挥,但史迪威无实权,指挥不动,因为杜聿明事事都要请示蒋介石。史迪威对蒋不满,在作战中不与杜聿明合作,甚至不让美国援华飞机参战,只一心掩护英军撤退,置中国军队于不顾。中国入缅军队接连失败, 最后为掩护英军撤退竟被日军截断归路,10 万之众在仓促撤退中死伤过半,损失极为惨重。蒋对史迪威丢下中国军队独逃印度很气愤,从此俩人隔阂加深。

史迪威并不自责,反向蒋建议成立一支中国新军,蒋介石不予理会。6 月,蒋召见史迪威,不客气地要他对缅战引咎自责,并告诉他,他的职责只是个参谋长,应一心一意地根据“租借法案”为中国提供更多的美援,不要把精力花在中国军事方面。同时,蒋还威胁说,如果美国不积极地援华,他就和日本单独讲和。三天后,他又给史迪威写信,提出三点要求:(1)调美军三个师来华协助作战。(2)在华建立一支 500 架飞机组成的空军,由陈纳德指挥。(3)美国每月从驼峰(喜马拉雅山) 向中国运送 5000 吨物资。

美国政府答应了蒋的要求。实际上这些要求并不过分,中国抗战, 人力、物力消耗巨大,而国民政府又地处西南偏僻地区,情况十分困难。蒋又深知中国战场的关键地位,所以敢于开口要人要物。但在得到美援之后,蒋介石并未全都用于抗战,而是着重加强自己的军事力量,保存实力,准备应付中共。所以,史迪威和美驻华大使高斯在给华盛顿的信中说,蒋要美援非为抗战,全为加强自己地位。

蒋介石要华盛顿召回史迪威,马歇尔不同意。史迪威说蒋是“小人”, “东方伪君子”,说蒋“不曾有过朋友,只有奴才。”

罗斯福经慎重考虑后,仍决定支持蒋,以便现在用来拖住一百多万日军,将来用于对付苏联和中共。美国人知道中国战场对他们的重要意义,所以罗斯福热情欢迎和接待了宋美龄,并发表文章称赞宋氏是中国人民的代表,受美国的尊敬和重视。美国还出版了《中国的第一夫人》小册子,颂扬宋美龄。于是蒋介石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形象升高了。

1943 年 2 月,史迪威致电马歇尔要求清除蒋介石,但罗斯福不同意。蒋对史迪威进行了反击,他故意抬高陈纳德,压低史迪威,以毒攻毒。史迪威也针锋相对,进一步揭露蒋政权腐败不堪。他在给马歇尔的电报

中接连不断地报告国民党的愚蠢、无能、内耗、偷工减料和各种腐败现象。他的助手戴维斯则在华盛顿发起“揭露中国真实情况”的运动。但罗斯福听不进史迪威的意见,对他日益没有好感。马歇尔则对史迪威做耐心的说服工作,劝他学乖一点,向蒋介石承认错误。

1943 年 11 月开罗会议期间,罗斯福对蒋以重兵进攻陕甘宁边区的中共军队表示不能理解,劝说蒋与中共建立联合政府。蒋却以苏联不插手东北为条件,因此罗斯福对蒋改变了看法,认为蒋很固执和狭隘,没有民主政治家的胸怀,希望蒋在中国实行民主和开明政治是无望的。于是, 罗斯福与史迪威便有了共同语言,并进行了一次轻松愉快的谈话。罗斯福同意史迪威推翻蒋的主张,他说:“我们应当寻找另外的人或一群人继续下去。如果你无法与蒋相处,又无法撤换他,那就一劳永逸地把他干掉算了。你明白我指的是什么,选派一个言听计从的人去执行吧。” 史迪威回重庆后就着手落实这项指示。后因没有得到总统的最后授权, 此方案未能实行。

1944 年 1 月,美国拒绝了蒋要求的十亿美元借款。蒋则不让他的新军入缅作战。马歇尔奉总统之命致电蒋介石,表示如蒋不令军队入缅, 就停止一切美援。蒋被迫妥协,旋扭转了缅北局势。

1944 年 3 月,侵华日军发动豫湘贵战役,蒋军连连溃败,致使日军迅速攻占河南、湖北和湖南大部,打通了北平至长沙的铁路线。蒋的这些大溃败在国际上造成了极坏的印象。罗斯福从此深信蒋介石指挥无能,中国军队必须改组。他毫不客气地致电蒋介石,要蒋把指挥权交给史迪威,让史迪威“指挥全部中国军队和美国军队,包括中共军队在内。” 同时,派赫尔利来华协助工作。

史迪威感到志得意满,不亦乐乎。蒋介石采取强硬措施,坚决要求华盛顿召回史迪威,并得到赫尔利的支持。1944 年 10 月,罗斯福终于决定召回史迪威。

接替史迪威的是魏德迈,他性格谦和,循规蹈矩,与蒋自然合得来。魏德迈上任不久,便答应给蒋装备 36 个步兵师,至 1945 年 6 月基本武装完毕。这使蒋介石很高兴。

1944 年 12 月 25 日,蒋成立了中国陆军总司令部,任命何应钦为总司令。这样,在指挥关系上上有蒋,下有何,魏德迈被架空,蒋牢牢地抓住了军事指挥权。

魏德迈开始向华盛顿报告真实情况——马歇尔曾听到过的怨言:中国没有统一的指挥;蒋介石试图在指挥所有部队,这就取消了任何灵活性;没有协调的作战计划;师一级及师以上指挥官都是庸才;军队的装备和食物都不足;那些中国将领们正被急需去抗击日军进攻时,他们却要求获准到美国和欧洲访问;国民党军队由于“克扣”和“极其无效率” 的后勤工作而饥饿。蒋同意魏德迈所坚持的不得远距离指挥军队,但很快就违反了。蒋不肯任用优秀的将领担任要职,却一直重用何应钦。此人为史迪威所厌恶,用魏德迈的话说,他是一个“善献殷勤,谋求私利的人,极其富有和放荡。”

魏德迈早期的报告,证实了史迪威担心的事:在日本的进逼下,中国的局势正日益恶化。他报告了国民党的麻木不仁以及蒋和他的部属“软弱无能、惊慌失措。”“国民党军队的编制、装备和训练都不适合现代

战争。”人们对政治领导人的动机和品德之不信任,使情况更复杂了。蒋手下的将领不敢报告实情,因为他们害怕会因此暴露自己的愚蠢和不称职;他们在计划作战、发布命令和执行命令上都是不胜任的。他以“摇摆不定”来形容蒋的政策。魏德迈相信他已得到蒋的信任,但他痛惜蒋“受其顾问们的影响和欺骗,这些人自私、贪婪,趁我不在场而诱导他采取与原定计划相违背的行动。”

在德黑兰会议上,为了换取苏联支持蒋介石和出兵中国东北对日作战的立场,罗斯福答应苏联对旅顺、大连和长春铁路拥有特权。因为他知道,斯大林有民族利己主义,不希望中国成为共产主义大国与之“争雄。”在罗斯福的授意下,赫尔利在 1944 年 8 月来华前先到了莫斯科, 在得到苏联不支持中共而支持蒋介石的承诺后到达重庆。

同年早些时候,一批美国记者冲破蒋介石对延安的封锁,和中共接触。他们的共同结论是:中共在以延安为中心的辖区内是受民众拥护的, 也是坚决抗日的,并正在进行游击战争。蒋介石为此大为惊慌,严令封锁新闻渠道,不许外国记者再去延安。

此后,罗斯福因蒋抗日不力而对其大为不满,并试图促成国共联合, 因此,迫蒋同意让美国一个代表团到延安会见中共领导人。这个代表团中有中共的好朋友谢维斯。他在延安可与任何人交谈,上自毛泽东,下至普通一员。据谢维斯了解,延安所有的人都一致“希望在击败日本和建设新中国的斗争中同美国合作。”当然也愿意和蒋介石合作,但必须是真诚和公正的合作。

毛泽东对谢维斯说,日本的战败,将使国民党重新走上内战的道路。他还指出,国民党是一个分裂成许多派系、勾心斗角、乱七八糟的组织, 这些派系都是反共反民主的。能否制止内战,要看美国能否约束国民党。毛泽东同时表示,国共和解的主要条件是召开各党派参加的国民大会, 从而改组政府,制定新宪法和法律。他希望美国不要支持国民党军队打内战。他说:“蒋是顽固的,可是他基本上是个匪徒。必须懂得这个事实,才好跟他打交道。我们根据经验,不得不认识到这一点。在他的威胁和恐吓面前,你们决不能让步。不要让他认为你们害怕了,这样他就会得寸进尺,榨取更多的好处。”毛泽东还表示不指望苏联的帮助,希望同美国合作。

1944 年 11 月 7 日,赫尔利到延安访问。他表示希望成立一个联合政府,并提出五项建议,还说这些建议虽然只代表他个人,但他相信蒋介石会接受的。于是,双方签订了协议。毛泽东同意赫尔利的提议,决定派周恩来赴重庆谈判。赫尔利回重庆后,蒋介石对他的五项建议大为恼火,表示中共不交出军队就不能给予政治代表权。在此后双方的会谈中, 赫尔利和魏德迈都认为蒋的主张有积极因素,完全支持蒋。周恩来不为所动,便中止了谈判。

毛泽东对赫尔利出尔反尔极为愤慨,表示中共决不靠别人施舍,如不能联合,就单独建立人民政府。此后,赫尔利就完全转向支持蒋介石了。实际上,这正是罗斯福的旨意。罗斯福只想了解中共的情况,以便促成多党联合,从而削弱中共势力。其实质是支持和依靠蒋介石以对付苏联,这是问题的关键。

这也是历史事实。1945 年 3 月,双方谈判破裂后,蒋声言要召开“国

民大会”。中共要求召开由各党派参加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与此同时,赫尔利再次表示支持蒋介石,蒋则恭维他拯救了整个亚洲。赫尔利说:“等到对日战争一结束,你那些装备精良的师团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战胜共军了。”

此后,蒋介石便在美国顾问的协助下开始精心构想未来的战略了。此时,他的部队半数以上还在大西北边远地区,要调动和重新部署这些部队需要时间;中共力量已今非昔比,但他坚信数月之内即可战而胜之。

1945 年 8 月日本投降后,蒋介石一面大量收编伪军,一面严令日伪

军不许向中共投降。与此同时,蒋于 8 月 14 日电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 朱德总司令则要求授权中共在华北接受日军投降。蒋一边拒绝此要求, 一边重复对毛泽东的邀请。中共中央决定派周恩来前去谈判。蒋介石坚持要毛泽东亲自前往,后得到同意。

重庆谈判于 8 月 27 日正式开始。民主党派要求修改现行的选举法, 按比例给所有党派以代表权,以便合理地选举国民大会代表。周恩来则提出建立联合政府、中共在华北有受降权、重新选举国民大会代表等一揽子建议。蒋介石则坚持实行政令、军令统一,并抱怨中共在华北和华南破坏铁路线,阻挠其军队进入华北和接管东北。

魏德迈很清楚,在抗日战争中,美国始终支持蒋介石,最近得到的指示表明这种支持将继续下去。在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曾规劝魏德迈不要继续支持国民党军队,指责美国军队和物资“正被用来执行中央政府打击中共军队的计划。”魏德迈对他所面临的局势感到难办,于是请求华盛顿就对华政策作出明确的指示。

此时,斯大林通过蒋介石对美国提出警告,“如果美国有一个兵被派往中国,东北问题就难解决了。”美国不希望同苏联对抗,而且,鉴于国民党军队在过去的表现,美国国务院也担心中国内战一旦爆发,蒋介石不一定能够打胜。于是,华盛顿更急于促成以国民党为中心的联合政府,以在远东对付苏联的威胁。

美国国务院认为,实现这一目的的惟一障碍“在于国民党领袖蒋介石的傲慢无礼和刚愎自用。”一些所谓的中国专家认为,蒋介石有“满脑子的敏感和过分自负的虚荣心”,该是对他采取某种强硬措施的时候了。即便如此,促成联合也绝非易事,应该选派一位得力特使来完成这项使命。于是,杜鲁门想到了马歇尔。

很显然,在马歇尔出使中国前,中国就走出了通向联合的第一步。马歇尔坐在飞机上,思索着该如何完成这次特殊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