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讲话为啥咬牙切齿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在审查代表候选人资格时,有人提出:罗瑞卿太严肃,脸上没有笑容,一说话就咬牙切齿,人们都有些怕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还得从他第二次负伤说起。

1931 年 2 月,蒋介石以军政部长何应钦为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

任,组织对中央苏区的第二次“围剿”。这次“围剿”,敌人“以厚集兵力、严密包围及取缓进为要旨”,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方针,企图一举消灭红一方面军,摧毁中央苏区。3 月下旬,蒋介石调集 18 个师、3 个旅、3 个航空队共 20 万人,集结完毕。4 月 1 日,国民党军分兵四路开始进攻。

4 月 20 日,红一方面军主力主动后撤到苏区腹地东固、龙冈一带隐蔽待机。

敌人进入苏区后,步步为营,行动谨慎。到 5 月 14 日,红军盘马弯弓等

了 25 天之久,敌王金钰和公秉藩师准备离开富田坚固的工事向东固推进。红

军总部立即命令第一、三军团分路攻击运动之敌。红 4 军为右路,抢占观音崖,九寸岭两处隘口,从正面阻击敌人。从富田到东固,中间由大山相隔, 只有两条大路可通,观音崖、九寸岭是敌人必经之地。5 月 16 日,第 11 师师长曾士峨、政委罗瑞卿率部抢占了观音崖,师部设在观音崖山顶附近的独立家屋内。这所房子门很矮,身材高大的罗瑞卿进出都要低着头。师特务连连长杨得志又带着战士在路旁搭了一个棚子,作为师指挥所。

部队刚进入阵地,敌人的炮火袭击便开始了。火力甚猛,新搭的棚子也被炸塌了。罗瑞卿、曾士峨此时正在棚外用望远镜神情专注地观察敌情。罗瑞卿看到敌人的一路正向左翼的第 33 团阵地迂回,立即告诉曾士峨,曾点头

说:“红 33 团前面还有一个山头,敌人只有通过这个山头,才能接近红 33

团阵地。”随即令杨得志派人通知红 33 团团长聂鹤亭,让他们坚决顶住敌人。杨得志刚把人派走,又是一阵密集的机枪火力扫射过来。罗瑞卿首当其

冲,面部左颊中弹,他立即转身去扶房屋的门框,手没扶住便倒在房屋门前。由于子弹打断了动脉,血流如注。曾士峨见状一面命令医生抢救,一面把满腔怒火和仇恨都集中于对付当面之敌。他命令杨得志率特务连去抢占红 33 团前面的那个山头,自己挥着驳壳枪冲下山去。

听说罗瑞卿负了伤,医术高明的叶青山飞身赶到。他见罗瑞卿左侧颞颌关节已被击穿,出血严重,应采取压迫止血法,但身边又找不到可应用的器械。他下意识地摸摸自己的口袋,发现一块银元,情急生智,便将银元用几层纱布裹住,放在伤口处,实行了加压止血包扎,然后让人用担架将罗瑞卿抬到师救护所。在师救护所,有位护士不了解罗瑞卿的伤势,看到罗满脸血痴和泥土,便动手去清洗。这下,动脉中的血又冒了出来,吓得手足无措, 又到前线找来了叶青山。叶赶了十多里路到后方,好不容易才止住了血。这时罗瑞卿由于失血过多,身体已经很虚弱了。叶青山怕再出问题,便陪伴着罗,并决定马上把罗送到后方医院治疗。

叶青山和勤务兵王保林和两个民工,轮流抬着罗瑞卿,一路小心翼翼,每天多则走三四十里,少则一二十里,终于把罗平安送到上田后方医院。几天来,罗既不能说话,也不能吃饭。他饿了就用手拍拍肚子,勤务员就喂他一点稀米糊,不想吃了就摇摇头。在医院,由医务主任李治和叶青山给作了动脉血管吻合和颞颌关节复位手术。手术基本成功,但由于失血太多,加上一路烈日曝晒、风吹雨淋,罗瑞卿又并发了大叶性肺炎,高烧不止,陷入昏迷状态。罗烧得神志不清,讲胡话,有时呼唤:“叶青山⋯⋯王保林⋯⋯”有一天,罗稍微清醒些,看到了叶青山,便立即让叶回前方去,不要管

他。叶答应后,罗又昏迷过去,不知过了多少时间,他忽然听到外面有锯木头的声音,还听到有人说:“这个人恐怕不行了,赶快做棺材吧!”另一个人说道:“棺材做得长一点,你没见那个人,个子长得好高咧!”

罗瑞卿模模糊糊地意识到,这两个人说的大概就是自己。这下,自己可能活不成了,要去见马克思了。

然而,为他做的棺材没用上。他在昏迷数日后,又奇迹般地挺了过来。这要归功于他年轻而又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定乐观的革命信念。这是他第二次大难不死。可是,这次负伤落下了一个后遗症,这就是嘴不能张大,吃饭困难,不能开怀大笑,说话也很吃力,显得有些咬牙切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