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出决定

  • 透过阴暗的光线环顾四周,除了一盏熏得黑黑的煤油灯、一张破烂不堪的床,连一个坐的地方都没有。
  • 共青团十三届二中全会上,当李克强代表团中央书记处向大家推出青年志愿者行动时,与会者报以热烈的掌声。
  • “青年志愿者”这个温暖人心的名字诞生了。这一担负着社会责任、散发着如火般热情的名字走进广大青年的心中,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

团中央进行社会调研

1993年年底,团中央的同志到白湾镇视察“希望工程”实施情况,当他们听说有一位城里姑娘自愿来这里当教师,很吃惊,也很感动。

那是1992年,21岁的陈风霞在广东省较为富裕的新会县县政府招待所当服务员,每月工资1000多元,另外还有不少小费收入。

一天,陈凤霞在浏览报纸的时候看到了“希望工程”这个名字,并作了深入的了解。她为贫困地区的孩子因为经济原因而失学的命运感到惋惜,同时也为社会上许多无私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孩子重回校园的善举而感动。

于是,陈凤霞按报纸上提供的地址给广东省“希望工程”办公室写信,信中表示愿意捐款资助贫困地区两个孩子读书,请“希望工程”办公室提供一男一女两个需要资助的孩子。

不久,“希望工程”回信向她表示感谢,并提供了有“粤北寒极”之称的清新县白湾镇的两个失学男孩的名字和地址。

虽然没有按陈凤霞在信中所写的要求,希望资助一男一女,但她也欣然接受了。

陈凤霞准时将捐助款寄到白湾镇,不久她就收到了两个从来没见过面的受捐助孩子的回信。此后,她不仅按时给孩子们寄钱,也和孩子们之间常有书信往来。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陈凤霞很惦记两个孩子和他们的家人,她带了很多衣物、学习用品专程来到了清新县白湾镇。尽管她对当地的贫穷落后已经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但当真正站在那里时仍然感到十分震惊。

她来到资助的一位姓刘的学生家后,发现一家7口人,竟全都挤在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低矮石屋里。

透过阴暗的光线环顾四周,除了一盏熏得黑黑的煤油灯、一张破烂不堪的床,连一个坐的地方都没有,陈凤霞和受资助的孩子及他的家人只能站着说话。

吃午饭时,孩子父母给陈凤霞端来一碗玉米粥。她一喝,馊得令人难以下咽,但他们一家却吃得很香。

她把带来的衣物和文具交给孩子,孩子木讷地接着,用呆呆的眼光看着她,连一句感谢的话也不会说。

临走时,孩子的爷爷为了表示感谢,只知道硬塞给她一包生花生和一只鸡,也是一句话也没有。

陈凤霞走出石屋,眼泪禁不住流了下来。

可怕的贫穷,不仅让这里的人们挣扎在饥饿线上,而且贫穷还带来了愚昧甚至文化意义上的迟钝,使他们连“高兴”、“感谢”这类人类最基本的感情都不知道如何表达了。

路经一个山坡时,陈凤霞遇到一个放牛的小女孩。她就走过去问:“你怎么不去上学?”

小女孩说:“没钱上学,家里的钱都先给男崽读书了。”

陈凤霞这才知道为什么她说要资助一男一女两个孩子,而希望工程的办公人员却给她两个男孩的名单,原来这里的女孩很少读书。她还了解到,这里像她一样20来岁的姑娘,大部分都没有上过学。

贫困的现状,对陈凤霞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刺激。在她脑海中产生了一个想法:我要留下来,留下来帮助他们,哪怕是教他们一些礼貌知识,让他们知道外面还有一个比这里更美好的世界也好!

陈凤霞是个做事果断的女孩。第二天,她就找到白湾镇教育办的主任说:“我要留下来,为这里的孩子教书!”

教育办主任听后,眼睛瞪得老大,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陈凤霞详细说了自己为什么要留下来教书的想法和决心,教育办的主任感动了,在场的镇领导和其他同志也感动了……他们终于同意了她的请求。

拿着白湾镇希望小学发给她的聘请书,陈凤霞回到了新会县。她心里想,自己的决定肯定会遭到父母的反对。于是,她没有和父母商量,就向原单位提出了辞职。

1993年9月,陈凤霞的乡村教师生活在清新县白湾镇开始了。

为了照顾这位城里自愿来的姑娘,学校给她的工资是当地民办教师中最高的,每月250元。但她除留下40元做生活费,其余的全都给了交不起学费的学生。

陈凤霞在白湾镇克服了许多城里人想都不敢想的困难,默默地为这里的孩子、为贫困山区的教育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不久,陈凤霞的事迹被宣传开来。年仅22岁的姑娘放弃高薪又舒适的工作,从富裕的家乡自愿到素有“粤北寒极”之称的清新县白湾镇希望小学当代课教师,这件事在那时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全国各地的媒体争相报道,陈凤霞成了“典型”,成了“希望大使”……

在调研过程中,团中央的干部们面对“陈凤霞现象”,他们思考了很多很多: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代,确实出现了“道德滑坡”的现象,有人自私自利,有人损人利己,有人甚至见死不救。但是,社会上更多的人却愿意成人之美、济人之困、排人之忧、救人之危,更不乏能做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品德高尚者。像陈凤霞这样不为名、不为利,完全出于自愿到贫困乡村支教,这种行为和精神不仅值得表扬和宣传,更应积极引导,发扬光大。

团中央的干部们又想到: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举行期间,就有将近20万名青年不图报酬,志愿参加了亚运会义务总队。这支队伍忙于赛场内外,为赛事的管理安排和后勤服务做了大量的工作。

他们更记得清楚的是:1993年8月至9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第七届体育运动会上,为了“当好东道主,开好七运会”,共青团北京市委参照国际惯例,采用“公开报名,自愿参加,无偿服务”的方式,招募和组织了10万人的志愿人员服务团,对“七运会”的成功举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们还谈到在招募“七运会”志愿人员时,发生的一件件感人的故事:

一位名叫王坚的80岁的老红军来到丰台区报名站,要求参加志愿人员服务团。看着年逾古稀的老人,报名站的接待人员犹豫了:“大爷,您的身体……”

老红军笑着答道:“小同志,别看我年纪大,可身子硬朗,像维持交通秩序和打扫卫生这样的事,我还是能做好的。”说着老红军拿起笔在志愿表上认真地填上了自己的名字。

在西单报名站,一位四川口音的男子明知自己没有北京户口,不符合参加志愿人员的条件,但他非要报名不可。他一再说,从现在起直到年底自己一直住在北京,完全有时间和精力为开好“七运会”尽些绵薄之力。

在“七运会”期间,有60多位北京市出租车司机报名参加志愿服务。他们遵从志愿的原则,硬是放弃每天数百元的营运收入,除向大会领取实际消耗的汽油钱之外,无偿给大会承担接来送往的服务。

《七运晨报》是“七运会”期间最受欢迎的报纸,但它的编辑几乎都是志愿人员。他们有的是专职编辑和记者,每天义务采访和写稿,夜里编完报纸后再迎着朝阳回本单位干本职工作。他们中也有一些是大学新闻系的学生,为自己能参加这次志愿活动得到锻炼机会而异常高兴。

……

这一件件、一桩桩志愿为社会作贡献的事例表明:在团中央没有发起青年志愿者行动之前,社会上已有一大批人志愿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献爱心。

正是他们的善举,启发和坚定了团中央的决策者们在全国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决心,再加上积淀数千年之久的中华传统美德和开展数十年的大规模的学雷锋活动,为实施青年志愿者行动奠定了深广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团中央作出重大决定

1993年12月2日至7日,在北京21世纪饭店,共青团十三届二中全会正在隆重举行。

为了做好青年工作,让共青团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来自全国各地的团中央委员们怀着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共同商讨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如何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情况,如何适应青年发展的新需要。

经过充分讨论,会议通过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我国青年工作战略发展规划》,作出了“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决定。

在共青团十三届二中全会上,当李克强代表团中央书记处向大家推出青年志愿者行动时,与会者报以热烈的掌声。

什么是青年志愿者行动呢?团中央的文件上这样写道: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宗旨是:通过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高青年整体素质,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做出贡献。

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就是要立足社会需求,在党政关注、群众急需、青年热心的好事和急事上有所作为。通过青年志愿者的实际行动,在社会上倡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新风和正气,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促进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同时也使青年在服务社会。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树立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义务观念,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从此,“青年志愿者”这个温暖人心的名字诞生了。这一担负着社会责任、散发着如火般热情的名字走进广大青年的心中,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只要一提到“青年志愿者”,人们就会把它和高尚联在一起。

志愿者是指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计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的人员。

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曾说:“志愿者的动机一言以蔽之就是奉献——他们奉献自己的时间、精力,奉献自己的技术和才华,更重要的是,他们奉献着人类的智慧。在他们看来,人生成功的意义不在于能得到什么,而在于能给与社会什么。他们坚信,世界会由于他们的努力而有所改变。”

在一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研究报告》中,专家学者们有这样一段评价: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是伴随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而诞生的。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青年志愿者行动即获得广大青年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参与,活动本身得以蓬勃发展,与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各阶层的需求与当代青年的心理认同密不可分,与活动内容和形式在基层的可操作性及不同社会群体中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密不可分,与组织系统有效的运行机制和民间机构的热情支持密不可分,同时也与活动本身所追求的价值观念密不可分。可以说,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在活动主体、服务对象与社会需求三者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中产生、发展、壮大起来的。它以符合人民群众需要、符合当代青年特点、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等诸多特性,而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项生机勃勃的闪烁着人性光芒的伟大事业。

事实证明,这样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是伴随着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而诞生的,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这项活动发展十分迅速。

团中央阐释志愿者行动

1993年,在共青团十三届二中全会上,当时的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李克强在谈到推出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必要性时,一口气列出了社会上10几例见危不扶、见难不救甚至落井下石的事件。

他的话在团中央委员中引起了极大反响,也使大家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实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内涵和重大意义。

团中央认为:

第一,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种新载体。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需要一定的载体和机制来保证这一建设的落实。青年志愿者行动,正是从时代进步的必然性上去落实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载体。广大青年志愿者所倡导的扶危帮困、扫盲文教、社区服务、抢险救灾等方面既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又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好转和平等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

第二,青年志愿者行动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必然要有竞争。竞争作为经济运行手段是铁面无情的,但是,社会应该是有情的。这就意味着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是需要加强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

服务保障的充分实现既不可能完全依赖政府,也不可能全部通过市场交换方式得到。这就需要有人提供志愿服务。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志愿服务是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中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第三,青年志愿者行动还是培养世纪新人的有效途径。志愿服务活动不仅会使参加者亲身体验到为公共利益奋斗的快乐,在社会赞赏中激发出自己的热忱,培养起高尚的情操,而且还能使他们丰富人生阅历,增长自己的才干和技能,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人生的价值。

作为有组织、大规模的青年志愿者活动,虽然是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诞生的,但是,志愿服务和志愿精神在我国却有着悠久而又深厚的历史和传统。

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我国古代思想家讲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等等,都是倡导人们推己及人,去做善事,去帮助他人。

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的青年志愿者行动弘扬光大了中华民族的这些传统美德。

志愿精神和志愿者行动不仅与中华传统道德文化有着深广的联系,而且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道德文化也一脉相承。

学雷锋、做好事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标志性工程,也是几代青年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重要行为模式,它有力地促进了几代青年的健康成长和整个社会的进步。

20世纪60年代的雷锋精神实质是:忠于共产主义事业,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在各种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干一行爱一行,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在平凡的工作中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事业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进入90年代以来,伴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学习雷锋活动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创新,青年志愿者行动随即而生,志愿精神正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不仅因为志愿者行动和学雷锋活动在根源上有许多相通之处,如两者都是在不图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社会作奉献等,而且因为二者的内容有很多共同之处,即都是为别人着想,为社会做好事。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学雷锋活动的创新和发展。

志愿服务所具有的一个最重要特征是自愿性。正是由于这种自愿性,才使志愿者行动的群众基础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为志愿服务走向日常化和社会化开辟了道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陆建华博士说:

青年志愿者行动为什么在广大青年中反映强烈,好评如潮,关键在于这次活动符合青年人对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精神需求。青年人热情好动,在追求自我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愿意为社会作贡献。以前我们不太注意到青年人的这种需求,或者是赋予了这种需求以太重的其他色彩,把青年们吓回去了。青年志愿者行动以志愿为主,“志愿”二字本身对青年即具有相当的号召力。在这项以自愿为前提的活动中,参加活动的动力来源于自愿者自身,因此参与热情更高,更加具有主动精神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志愿精神决不仅仅是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施舍,它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其行为本身。它是一种使全人类变得更加和睦、更加美好的崇高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