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科动物的演化特点
在新生代的老(早)第三纪时期,原始哺乳类取代了中生代爬行动物, 登上了陆地霸主的宝座,在广阔的天地中辐射发展,繁衍了很多的种类,但在老(早)第三纪末期(距今 2250 万年前),由于环境的变化它们大量的绝灭了。新一代的哺乳动物崛起替代了它们,犬科动物的祖先在这时也开始出现了。
犬科动物祖先原来是生活在森林中的一种小型食肉动物。再向前寻根, 它们的祖先和猫科动物的祖先是同一类动物,被称为细齿兽。由于后代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体形和活动方式发生了分化,演化成了犬、猫两科各自独立的食肉动物。而在老第三纪末期,它们的差别还不太明显,犬科动物的祖先也会爬树捕食鸟类。到了新(晚)第三纪,它们为了扩大捕食范围,填补原始哺乳动物绝灭而留下的空白,向森林外发展。它们以捕捉鼠类和兔子等小动物为生。森林外面视野开阔,为了观察地形、发现猎物、躲避危险,它们要不时地抬起头来观察四周,长此以往养成了习惯。那些不善于抬头观察的同类被更大的猛兽吃掉遭到了淘汰,而善于观察者则保留了下来,脖子变长了,头也抬得更高了,与此同时,由于经常不上树便丧失了其能力。但开阔地域培养出了它们善于奔跑的能力,一口气能跑 20 公里,时速可达 30 多公里,一夜能跑百里。身体各部位也适应了这方面的发展:脊椎骨各骨节被韧带紧紧地束缚住,奔跑起来能够减少震动,经受住长时间的颠簸;四肢变得细长,腹部很瘦,一条大尾巴奔跑时起平衡身体的作用;爪尖钝化;嗅觉、听觉高度灵敏,能嗅出一万多种不同的气味,在猎物通过 4~5 个小时后仍能嗅出气味跟踪追击;耳朵俯在地上能听到几百米远的脚步声。演变形成的这些特征,能使它们获得所需要的食物,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副模样。
然而,生存是很艰难的,即便具备了这么多的优势,有时也仍然很难寻找到猎物,而且还要随时提防被大型猛兽吃掉。所以它们还要练出忍饥挨饿的用餐本领:饥时几天不吃饭,饱时一次能吃下 10 几斤肉,骨头也要嚼碎咽下,不然就要饿肚子;有时找不到活物,只好连动物的尸体都吃,因此消化能力也要特别的好才行,不然就要闹肚子。由于犬类是中型动物,为了保护自己免遭不幸,又养成了狡猾多疑的性格,睡觉前总要围着窝绕几圈,看有无异常,睡觉时一只耳朵还总是贴着地,以防猛兽的偷袭。它们也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经常成群集伙,尤其是在冬季猎物较少时,一声长嚎便能聚集几十至上百只,形成一股连猛兽都逃避的巨大力量。环境的艰苦还迫使它们变得非常残忍。以狼为例,在集体行动中掉队、受伤的狼都会被同伙吃掉,同伴的肚腹就是它们的葬身之处;还有甚者如果一只狼被猎人下的铁夹夹住,它竟会咬断被夹的肢体而逃走。基于以上它的各种行为,人对狼的印象比起对猫科动物中的狮子、老虎的印象更要差得多。自从人类开始放牧以来,狼发现捕杀牛羊比捕杀野生动物要方便得多,牧民自然不允许牛羊被狼吃掉,于是人与狼发生了直接冲突,在人狼之战中狼失败了,它们的数量锐减。人虽胜利了,但生态平衡却遭受破坏:没有狼的捕食鼠类空前发展, 啃食草根、破坏草场、与牛羊争食。直到这时人才发现不能把狼全消灭光, 它们具有其他动物取代不了的作用,人类应该做的只是控制它们的数量。
狗是狼最近的亲戚,它是人类长期驯养狼演变过来的。曾有人认为狗与狼的差别很大,认为它们没有共同的祖先。这一看法当时就遭到不少人的反
对,认为如果确是这样,则表明狗是可以驯化的,狼是不可以驯化的,但狼也是可以驯化的,历史上曾有过这样的例子。随着胚胎学、遗传基因的深入研究,有充分的证据证明狗与狼拥有共同的祖先。狗的样子之所以现在与狼相差很远,完全是人工选择造成的。这种有意识的加速培养,要比自然环境选择产生的变化快成百上千倍。
在哺乳动物中,熊与犬科的血缘关系是最近的,它们的长相也有些相似, 主要表现在嘴形上,怪不得人们都管它叫狗熊呢。的确,在动物分类上熊科是属于犬超科中的,它与犬科的共同祖先是生活在老(早)第三纪的裂脚兽, 可见它与犬科动物分化的时间不算太早。熊是向着大型化发展,可是大型化后单靠肉食已不能维持生活了,只好兼顾其他的食物,如植物的嫩枝叶和果实、蜂蛹及河中的鱼等。由于食性的改变,牙齿已失去切割作用,但却扩大了它的食源。熊科动物活动能力很强,活动的范围大,对环境的适应性也强, 从亚热带(如我国的西双版纳地区)到寒带的北极圈内,都留下了它们活动的脚印。它身强力大,连老虎都惧怕它三分,在自然界中可以称得上无敌手, 唯一对它有威胁的就是我们人类,我们应该爱护这些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