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嘴龙

鸭嘴龙是恐龙家族中的晚辈,生活在距今 6500 万年前的晚白垩纪时期, 在爬行动物中属于双孔亚纲、初龙次亚纲鸟臀目、鸟脚亚目的动物,它的嘴既扁平又长,像鸭嘴一样,故定此名。从出土的化石知道,鸭嘴龙前肢有四趾,后肢有三趾,它的后腿粗大且尾巴很长,共同构成三角架的姿势支撑着全身的重量;而前肢短小高悬于上部,可协助嘴来摄食树上的枝叶;它的牙床上长着成百上千的牙齿,这些棱柱形的牙齿成层镶嵌排列,上层磨蚀完了, 下层长上去补充,这种结构可以加快咀嚼速度并适应硬壳粗纤维的植物。鸭嘴龙分二种,头部有顶饰的棘鼻龙和无顶饰的平顶龙,前者以青岛龙为代表, 后者以山东龙为代表。以前专家以为头上有顶饰是它高高在上的鼻孔,这种结构适应水中生活,它应该是会游泳的,趾间应该有蹼。但 80 年代在美国出土了一具鸭嘴龙的干尸,却表明趾间无蹼,不过从身上长有鳄鱼似的皮肤来推断,它也能适应水中生活,所以这是水陆两栖生活的:陆地用前爪抓树叶, 水中用平扁的嘴来铲食水草。

鸭嘴龙也是我国所发现的第一条恐龙,这条恐龙化石既不是在山东,也不是四川或内蒙等发现大量恐龙化石的地区,而是产于黑龙江嘉荫县的龙骨山。这是由于受到黑龙江的长期冲刷,使恐龙化石不断地暴露出来,散布在江边的泥滩上,当地渔民发现了这些大骨头化石非常惊奇,认为是龙的骨头。这消息被当时的沙俄军官知道了,过来调查采集,他们把采集到的恐龙化石误认为是大象化石,并在俄国伯力地方报纸上作了报道。这报道引起了俄国地质学家的注意,从 1915~1917 年连续来我国进行大规模的调查与发掘,依靠所采集到的化石又配上占全部骨架 1/3 的石膏,装成了一具平顶鸭嘴龙骨架,高 4.5 米,长约 8 米,定名为鸭嘴龙科满洲龙属,陈列在彼得堡地质博物馆里。我国著名的古脊椎动物学家杨钟健教授参观了这个恐龙骨架,并带回了头骨化石标本模型。

虽然中国的第一条恐龙化石不在中国,但可以弥补的是 70 年代地质工作者又重新在龙骨山附近找到了新的恐龙化石。黑龙江博物馆经过两年的发掘获得大量的恐龙化石,装成了大小三条鸭嘴龙化石骨架:大龙长 11.24 米,

高 6.48 米;中龙长 10.50 米,高 6.10 米;小龙长 9.32 米,高 4.18 米,现存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博物馆中。该地出土的恐龙化石大多呈暗褐色或黑色,黑色的恐龙化石贮存在砑岩中,石化程度非常高,质地坚硬,乌黑发亮。据石油地质学家认为,这个含化石的研岩层是含油层位,黑色化石是由于石油浸泡的结果。从出土的恐龙化石来推断,白垩纪晚期的黑龙江流域并不像现在这样寒冷,而是气候温暖、四季如春、土地湿润、植被繁茂, 相当于今天海南省的气候。到了中生代末,除了天灾外,欧亚板块不断向北漂移,气候开始变冷和干旱,许多植物、动物死亡,恐龙也随它们一起灭绝了。它们的尸体埋藏在浅湖沉积的泥沙中,天长日久地下水中的矿物质渐渐渗透进骨头中而形成化石。以后的地质运动又将这里抬升形成了今天的龙骨山。

龙骨山中的恐龙化石很丰富,1990 年长春地质学院和黑龙江省博物馆联合考察,找到了当年俄国人发掘恐龙的地点,在此又获得了大量恐龙化石, 于 1992 年组装成一条长 11 米、高 6 米、真骨含量 70%的大型恐龙化石骨架, 现存放在长春地质宫地质博物馆供游客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