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游学长安和洛阳

张衡,字平子,东汉章帝建初 3 年(公元 78 年)诞生于南阳郡西鄂县石桥镇(今河南省南阳县城北 50 里)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张衡的祖父张堪是地主官吏,曾任蜀郡太守和渔阳(今河北省冀县一带)太守。张堪为官清廉, 在当时贪污盛行的官场中,他不象别的官僚那样搜刮民财,因而也没有什么积蓄。张氏家族在当时的南阳是著名的大族。张衡的父亲很早便去世了。张衡幼年的时候,家境已经衰落,有时甚至还要靠亲友们的救济。

贫困的生活激励张衡自幼好学。张衡的思想开阔,不喜欢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当时一般士大夫人家子弟,都必须读《诗经》、《礼记》等儒家经典。张衡少年时也熟读过这些书,但他认为经书太束缚人们思想。张衡最喜爱的是文学,对当时著名的司马相如、杨雄等人的作品,都曾经下过一番功夫。他不仅能深刻地理解,而且还能背诵。10 多岁时,张衡已经读了很多书,文章也写得很好了。他不满足这种闭门诵读的生活,渴望到外面去开阔眼界, 寻求书本以外的知识。

和帝永元 6 年(公元 49 年),刚满 17 岁的张衡便怀着远游的志愿,离开家乡,踏上了游览名都大邑、求师问业的旅途。张衡游历的目的不是为了寻求功名。因而,他离开家乡后没有先去京都洛阳,而是去了汉朝的故都长安。长安城周围的地区号称“京兆”,加上长安附近的“左冯翊”和“右扶风”合称三辅。京兆管理的地区相当于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一带地方;左冯翊管理的地区为今渭河以北、泾河以东、洛河中下游一带地方;右扶风管理的地区相当今秦岭以北、泾河及西安市以西一带地方。

三辅在西汉时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也是最高学府的所在地。张衡两年间游览了三辅名山大川,考察当地的民俗、物产和历史古迹,尤其对长安近郊的宫阙规模、市井制度、远近商贾(gǔ)货财的聚散、豪富王候的故事等等,都有比较深切的认识。三辅的游览使张衡积累了丰富、新鲜的文学素材,张衡在安帝永初元年(公元 107 年)写成的《二京赋》(包括《西京赋》和《东京赋》,多数素材都来自这次游历。

永元七年,张衡到了洛阳。他在洛阳住了 5、6 年,但没有结交贵族豪门, 奔走钻营,也没有进当时最高的学府——太学,去专门师从某一经师钻研一门经学。汉朝的太学以钻研经学为主。青年儒生欲图仕途之路,必需钻研经义。但太学不是一般青年可以随意进入的,除具备一定年龄条件外,还需得到县令的推荐,郡太守的考察。张衡虽多才多思,但是未经郡太守的选送, 是不可能作太学的正式弟子的。所以,张衡在京师仅是时常到太学里去参观或去拜访各家经师,向他们虚心求教;另一方面,张衡也可以不受拘束地多闻博学。由于他虚心好学,勤奋努力,进步很快,达到了贯通五经、六艺的地步,成为学识比较渊博的学者。《后汉书·张衡传》中曾描述当时的张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张衡的学识已经被很多人所赏识。永元年间(公元 89-104 年),地方上曾经推举他做“孝廉”,但他不肯应命;朝廷屡次招聘他去公府做官,他也一律回绝。

张衡在洛阳结识了不少朋友,这些人都是和他志趣相投的著名学者和优秀青年,如著名的词赋家马融、贤士窦章、政论家王符、学者崔瑗等。在这些朋友中,崔瑗对张衡的影响最大。崔瑗对于天文、数学、历法有精深的研究,他们经常在一起研究问题,交换心得,交情也最深。这对于张衡以后研究天文、历数等科学并获得巨大成就有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