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的绘画

唐代人物画

隋文帝统一全国,结束了两晋南北朝三百多年来的战乱局面。在政治、经济方面作出了重大改革,很快地巩固了新王朝的统治。经济方面采用了北朝的均田制,大大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因而文化艺术也得到了相应发展。

唐代是中国古代最令人向往的时代。是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光辉的时

代,在亚洲历史上起过巨大的作用。在所谓“盛唐”时期,中国美术也发展到繁荣昌盛阶段,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极为重要地位。当时不论文学、诗歌、音乐、舞蹈、雕塑、绘画、书法、工艺、建筑等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当时的文学家有韩愈、柳宗元;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等;画家方面突出的有阎立本、李思训、吴道子、王维、曹隋、唐的绘画 - 图1、韩干、张萱、周昉、边鸾等。至今有文献可查的隋唐画家就有四百人。上述这些都是“盛唐”时期赫赫有名,誉驰千秋的艺术家。

由于绘画的发达,作品的流通、收藏活动也空前活跃。据记载,象阎立本、吴道子所作的屏风,一片就值金二万。这些都促进了画家竞争、提高和发展。

展子虔是一位隋代绘画发展的关键人物。他的创作起到继往开来重大作用。他的画法继承了顾恺之的用笔,状如春蚕吐丝。他擅长画车马、善山水, 他的山水创造了深远空间,被誉为“咫尺有千里之趣”。他在唐初人们评论中,地位和画品都很高,视为与阎立本齐名的一流画家,“唐画三祖”。展子虔的作品有《北齐后主幸晋阳图》、《长安车马人物图》、《弋猎图》等。现存作品有《游春图》,画中生动地描写各种人士在山中纵情游乐的神态, 背景是阳光和煦,翠岫葱茏,春波荡漾。宋代大诗人黄庭坚看了他的画后, 评以:“人间犹有展生笔,事物苍茫烟景寒,常恐花飞蝴蝶散,明窗一日百回看。”展子虔的技法,以细线勾描,没有皴笔,施以青绿,色彩明秀,人物用粉点染,山顶小树,以墨绿随圈涂出。他的技法,影响了敦煌莫高窟的画风和李思训一派。进入我国绘画“青绿重彩、工细巧整”的新阶段。

阎立本是唐代重要人物画家。开始师法于张僧繇,对张僧繇的画曾下苦功研究,他说过在张僧繇的作品之前,“留恋十日不能去”,可见他对张僧繇作品的崇敬。

唐太宗李世民非常重视绘画,用以作为巩固当时政权的工具。曾旨令阎立本绘制过《秦府十八学士图》、《凌烟阁功臣二十四人图》、《职贡图》、

《历代帝王图》等,都具有强烈的政治意义和历史价值。特别是《历代帝王图》,表现了两汉至南北朝隋代的十三个帝王的肖像。阎立本对各位帝王所处时代、经历、个性作了精心细致的刻画。如汉光武帝、魏文帝、吴主、蜀主及晋武帝都画得“其貌堂堂”,“威武英明”,因为这些都是开国之君, 在历史上有过功绩。至于对陈后主、隋炀帝,则把他们表现得萎靡不振,带有一定的批判之意,以为引起鉴戒和警惕。《步辇图》,生动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来使禄东赞的情景。反映了汉藏两族友好的历史,是一幅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作品。

阎立本的创作,将人物的内在心理活动刻画于人物动态中,追求静止中的内涵《历代帝王图》的深刻性就在于此。在表现技巧方面,线条浑健坚实, 用色上善施朱砂、石绿,泼辣大胆,他的创作,代表盛唐绘画的高度水平。

吴道子,少年时贫穷孤苦,未到二十岁时,就学到一手好画,经常画些蜀道山水。以后流浪到繁华的东都洛阳,即所谓“浪迹东洛”。到洛阳后, 专门从事寺院壁画制作,声望逐渐扬誉两京之外,后被唐玄宗召入宫廷任供奉,以后便结束了他的浪迹生活。

当时帝王巡游各地时总喜欢要画家随行,以便把帝王的行踪事迹记录下来,颇有点像当今的摄影记者。吴道子随玄宗巡游各地后,绘制了《金桥图》,

描绘唐玄宗骑着名驹“照夜白”经过金桥的情景。吴道子身为供奉,主要以绘画为帝王服务。如唐明皇,想观看蜀道嘉陵山水,便令吴道子前往写生, 回京后,只凭记忆,一日之内完成了《嘉陵江三百余里风光图》,使明皇大为惊叹。

吴道子的作品很多。一生所作壁画,仅长安、洛阳寺院道观中便有三百余间。宫中存有肖像画达九十三件。其代表作有《地狱变相》、《送子天王图》。吴道子成功之处,是高度注意形体的整体性,善于把握“守其神,专其一”,他笔下的人物传神达到“窃眸欲语”境地。用笔简练也是他的特长。正如张彦远说:“笔才一二,象已应焉。”

吴道子的人物画,唐人称之为“吴家样”,即吴道子有鲜明个人独特风格。其用笔“早年行笔差细、中年行笔似莼菜条”,笔力“遒劲如铁划”, 笔势圆转,衣服飘举,即所谓“吴带当风”。他的技法起到左右当时画坛作用,千余年来有“画圣”盛誉;民间画工尊为“祖师”。在我国绘画史上, 占有极重要地位。

张萱是盛唐以后的画家。当时流行一种“绮罗人物”的画风,明显地表现人物曲眉丰颊,体态肥胖,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审美趣味。如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和《捣练图》,就是当时典型风范。《虢国夫人游春图》取材于生活,充分表现画中人物的“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的特色。描绘工细,画面气脉相连,生意盎然。《捣练图》表现唐代妇女劳动情景,富于生活气息,是一幅别致的唐代风俗画。

画家周昉先学习张萱的画风,后来成就比张萱更为显著。他的作品最突出的仍是绮罗人物,仅宋徽宗所收藏的就达七十二幅。周昉根据当时实际生活,忠实反映了当时封建贵族生活。他的绮罗人物画,影响极广,特别引起上层人物的兴趣。现存的《簪花仕女图》皆属于“丰厚为体”的绮罗人物画。

周昉是八世纪下半期中国最有才华的画家。其艺术源于继承传统而吸收前辈画家之长。大书家米芾曾把他与顾恺之、陆探微、吴道子并称,可见他当时的地位之高和影响之大。

唐代人物画除了阎立本、吴道子、张萱、周昉等代表画家外,还有韩滉、李真、孙位、张素卿等。韩滉的《五牛图》,五条牛各具状貌,生动有致, 赵孟頫为此画题跋称为“希世名笔”。李真的《真言五祖像》,画不落常套, 能摆脱外来影响而有自己的创新,当时他的画法广为影响。张素卿是一位专事道教绘画画家,本人也为佛道门徒,因此他的道家绘画多有依据,画不落常套,笔纵洒落,设色奇古,被尊为“一代画手”。张素卿的绘画深受当时社会重视,后世的壁画家均尊他为“典范”,是道教人物画的一代先驱。

唐代的山水画

山水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东方绘画中成为颇有特色的艺术。山水画在唐代时才开始繁荣,不少画家各有不同风格的创造。产生了青绿勾斫、水墨淡染方法。在盛唐的充裕物质条件下,山水画家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发挥各自才能。当时李思训父子、王维、毕宏、郑虔、王默、王宰、卢鸿、项容等都是有名画家。大画家吴道子在山水画方面也有卓越的成就。

当时最有成就的为李思训,他作画多以“勾勒成山,用大青绿着色,并用螺青苦绿皴染,所画树叶,有用夹笔,以石青绿填缀”,在设色方面,“金碧辉映”成为他一家之法。他的画法渊源于展子虔。代表作有《江帆楼阁图》,

画面江天浩渺,风诉沂流,该画充分表明山水画技法到了李思训时,确已达到成熟阶段了。

王维既是诗人,又是画家,他的成就在于通过创作,把艺术中的诗与画融为一体。正如苏轼评论他的作品:“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他的技法,笔墨婉丽,设色重深。他的真迹,唐代时多已流失, 传世作品有《辋川图》、《王维雪溪图》、《江山雪霁图》等,均为后人所摹写。

郑虔擅长山水,其风格“山饶墨趣,树枝老硬”,在用墨方面颇用功夫, 所以王墨的“拨墨”画也得益于他,郑虔对水墨画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传世作品有《峻岭溪桥图》、《杖引图》等。

王墨作画极善水墨性能,作画得心应手。他先后师承郑虔、项容。对他使用水墨作画影响极大。相传王墨作画,先饮醺酣之,即以泼墨,或挥或扫, 或淡或浓,随其形象,为山为石,为云为水,应手随意,倏若造化,图出云雾,染成风雨,宛若神巧,俯视不见其墨污之迹,可见其对水墨掌握之自如。

吴道子山水注重线描,不以设色绚烂为主。张彦远评价:“世人言山水者,称儒子头,道子脚”,认为山水画之变革由吴道子开始。

唐代的花鸟、鞍马和杂画

中国花鸟画,先应用在工艺美术的纹样方面,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就画有鸟、鱼、蛙以及花草图案,青铜时代的铜器也有花草、蝉、鱼、龙、凤的纹饰,楚墓出土的“缯书”,有树木图象,汉代壁画和画角石有花木鸟兽。但这些花鸟,只是花鸟画独立存在的萌芽状态。直至到了唐代,花鸟画才开始成为独立画种。唐初的薛稷为画鹤名家。天宝时期,有曹隋、唐的绘画 - 图2、陈阁、韩干的独立鞍马作品。冯绍正专画鹰鹘、鸡、雉等禽兽。韦鉴、韦偃擅龙、马; 晚唐时有韩滉、戴嵩的画牛。此外还有孙位画水与松竹。这些都先后作为独立画种出现,而且达到相当精巧程度,对以后五代前蜀、后蜀的花鸟画有了较大影响。

天宝年间。韩干以马作为独立画幅公之于世。当时他画马的技巧相当高超,影响及至李公麟、赵孟頫等,认为韩干画的马“非凡,标志特出”,“足以为后人百代私淑”。在他所作的《照夜白》名马中,解剖结构都达到前人所未有的高度,所以马的神态动作极为生动自然,这和他深入观察,重视马匹写生有关。此外,传世的《牧马图》,生动地表现了骏马体态精神,达到了准确,简练,真实。牧人的形象,个性鲜明,气度威武。

隋、唐的绘画 - 图3作为一代画马大家,影响极大,后世画马,必师曹隋、唐的绘画 - 图4。韩干当年画马也为曹门弟子。

薛稷画鹤最为著名。他既能继承又重视创新。他笔下的鹤精妙生动,张彦远说他的“屏风六扇鹤样”,即为画鹤的“范本”。

韩偃是唐代画马名手,在唐人画马者众多的情况下,能突出画坛,也非容易。其弟子戴嵩以画牛著称于世,他画的水牛能得“穷其野性筋骨之妙”, 传世作品有《斗牛图》。

花鸟、鞍马、杂画,能得以独立存在和发展是由于唐代政治稳定,经济、文化的繁盛,统治阶级对艺术要求逐渐繁多,才得以独立存在和发展,已是蔚然可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