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接班人素质培养

第一章 中国的绘画起源中国最早的绘画

我国从新石器时代起,大约一万年前,最大的发明就是陶器,这是人类利用火的威力改变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一次重大创举。是一项划时代的发明创造。这是由于农业生产和生活转为定居后的需要,自然而然产生的。从艺术的角度和人民生活的关系来看,这显然是一次重大的发明,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彩陶

彩陶最早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的仰韶村,所以产生“仰韶文化”之称。类似这种彩陶,在河南、陕西、山西、宁夏、河北、甘肃、内蒙、湖北、山东都有所发现。以河南、陕西、山西为中心。在彩陶艺术中,除了仰韶文化的重大成就外,还有甘肃彩陶和江苏青莲岗文化的彩陶。

由于仰韶文化经历的时间很长,大约有两千年之久(约公元前 5000—前3000 年左右),所以有早晚几个类型之别。即分为北首岭、半坡、庙底沟和西王村等几个类型。其中以北首岭类型,是仰韶文化中年代最早的。

半坡类型以西发半坡早期为代表,以黑彩为主,也有红彩,多为宽带纹或三角、竖线和斜线所构成的图案;还有象形的人面纹、鱼纹、蛙纹、鸟纹和鹿纹等,一般画在盆钵里面。

庙底沟类型以河南陕县庙底沟下层为代表,以黑彩为主,兼用少量红彩, 还有带白衣的彩陶,图案以圆点、钩叶、弧线、三角和曲线构成繁复连续带桂花纹为主。

西王村类型以山西芮城西王村中层为代表,与庙底沟相类似,彩陶较少见,用红彩或白彩绘成,花纹简单,只见圆点纹、条纹和斜纹等。一般视为仰韶文化的尾声。

仰韶文化中的彩陶艺术以半坡、庙底沟,特别是庙底沟时期最为兴盛。这一文化发源于黄河中游地区,逐渐扩大,波及鄂北、鲁西、陇东、冀南; 远至内蒙、辽宁、江苏甚至新疆等地的彩陶发展。特别是甘肃彩陶,和仰韶彩陶有着深厚渊源,当中原彩陶已走向下坡,甘肃彩陶仍绽放异彩,一直延续到青铜时代。甘肃彩陶中最引人瞩目的马家窑、半山和马厂类型彩陶,称之为“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的彩陶底色以橙黄为主,表面打磨得相当精细, 常用黑色彩绘。图案一般多用线条平行、弯曲、交叉、同心圆、涡形的花纹变化,构成规整雅致,绚丽对称、流畅优美的时代特点。半山彩陶的纹饰, 富丽堂皇,光彩夺目。常以黑红两色相间的线条,勾画出葫芦网格纹、流水纹、水波纹、起伏山川纹等,以一种花纹中套花纹的复杂手法,图案显得十分丰富美丽。这是彩陶发展兴盛阶段,是人们要求更高的图案装饰水平的结果。“马厂类型”彩陶制作略为粗糙,图案主要以直线构成,具有刚健庄重的特点,主要花纹为三角折线纹、雷纹和回纹。

新石器时代除了“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外,还有江苏的“青莲岗文化”,这类彩陶多为泥质红陶,造型美观,器表光滑,常常在白衣或红衣上,用红、白、紫、褐、黑等几种颜色描绘多种花纹的图案,采用多种颜色,是区别于仰韶文化的一种特征。

纵观上面各地彩陶艺术发展情况,很清楚地看出其渊源于黄河中游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随着时间与地区逐渐延伸扩大,彩陶图案以模仿生活写实形象发展到抽象的图案,这是对现实生活提炼的艺术升华。

中国最早的一幅绘画

中国最早的一幅绘画应该是 1978 年在河南临汝阎村发现的《鹳鱼石斧图》,这是仰韶时期的彩缸上的彩画。虽然是画在陶器上的装饰性绘画。但在构图意识、艺术风格、情节处理方面来看,却是一幅比较完整的独立作品。可以说作者在陶壁上表达了绘画的特征和技巧。从画幅上占去陶壁分之一地方,说明它可以脱离陶器的从属,自己独立存在。这幅画是用棕褐与白色绘制,线条简劲有力,在一把木杆石斧前面,一个长嘴鹳鸟叼着一条大鱼,形象单纯明确。虽然用线施色比较简单,但却表现了生动有力的写实画面,使人产生一种真实的古朴感。是一幅色彩和谐,富于意境和带有现代意识的作品。

除了《鹳鱼石斧图》外,如西安半坡出土的一件彩陶盆中画的人面纹, 虽不如《鹳鱼石斧图》的绘画性那么独立完整,但也是仰韶文化绘画艺术的代表作之一,形象只是用墨线勾勒,但表现形象生动;头象清楚的颜面和发髻,口边含有一尾鱼,另一边画着鱼网;反映了当时的生活和愿望。此外, 陕西的姜寨出土的一件彩陶盆中画着双鱼与蛙纹,用简练的笔触和概括的手法表现了生动的形象。还有青海大通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在沿口一圈画着三组每组五人舞蹈的动态,手挽着手,虽然只用线条表现,但用笔流畅自然,神态生动逼真;每人面部有一斜线,大概是装着兽尾巴的化装舞蹈。显然,这属于一种原始的图腾舞蹈。另外还有甘肃秦安出土的鸟纹、鹿纹、鱼纹彩陶盆;河南库底沟出土的蛙纹;山西武坪出土彩陶蜥蜴纹等等。这些彩陶上的图象对研究当时的绘画都是很有价值的。

岩画

新石器时代在世界各地的“岩画艺术”,引起了考古学家和艺术家的瞩目。在我国境内也相继被发现,其中除了江苏连云港一处是确凿无疑属于新石器时期的作品外,其余大多数出自边疆的少数民族地区。

江苏连云港市西南九公里的锦屏山南麓的将军岩石画是 1981 年春才获悉的。由于锦屏山附近遍布十几处新石器时期的遗址,因而确定这批岩画也是同时期的产物:将军崖岩画是凿刻在长 22.1 米,高 15 米平整而光亮的黑岩上。主要的内容是人面、农作物、兽面及种种符号。在近十几个人面象中, 有一些线条通到禾苗、谷穗等农作物上面。农作物图案有十一处,中间杂以一些计算的圆点符号,这些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当时对土地、农业的崇拜和依赖。

在我国的边疆,云南、广西、内蒙古、甘肃、新疆、黑龙江、西藏及四川、贵州等省份的很多地方,也有岩画被发现。有些岩画是用赤铁矿的红色画在山崖上,如云南的沧源、广西的明江、四川的宜宾;或是用刀刻画在岩石上的,如新疆的谷地、甘肃的黑山、内蒙古的狼山,其内容多是人物、禽畜、狩猎、舞蹈、战争以及不易解释的宗教仪式。这些形象大多是简单的三角形,面部没有五官,四肢的画法变化较多,大体上可以看出是走路还是站立的基本姿态。动物也不细致刻画身体和面部,主要通过角、尾、耳等各种特征部分表现其属性。

我国各地的岩画艺术,其特点和世界各地新石器时期的岩画相同,都是通过人类生活产生显示出社会发展进程。

从上面石器时代美术的产生情况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些认识:艺术是劳动的产物。它来自现实的社会生活,而又促进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这

是旧石器时期的美术迹象中已经可以看得出来,新石器时期更多的美术活动就清楚说明了这点。这些原始的美术,从艺术性与现实重要性来说,最基本和主要的是工艺品,而最早创造的也是人们赖以生存与生活的工艺品。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艺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而且是以实用性为第一,艺术性源于实用。直到阶级社会的产生,这些为人类创造幸福的工匠才处于被奴役地位。艺术才有可能逐渐具有独立意义,甚至完全脱离现实的实用意义。

青铜时代

青铜时代,约是公元前 771 年的事。是从原始共产主义社会进入阶级社会的初期阶段。由于经济基础的变化,阶级的出现,人们的思想意识也随之而变化。在信仰上由原始拜物教、图腾主义变为崇拜祖宗、信仰鬼神、祭祀之风兴起,需要大量的礼器祭器。青铜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商、周、春秋时代的青铜艺术,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艺术创造潜力。已发现出土的河南郑州地区的青铜器为我国最早铜器。以安阳地区出土的较为丰富,如“司母戊”大方鼎,四周饰以蟠龙纹及饕餮纹, 重达七百五十公斤。说明我国在公元前十四世纪的青铜铸造技术已达到相当水平。在西安、洛阳、新郑等地不断发现西周及春秋时代的大孟鼎、长甸簋、、立鹤方壶等,这些作品不仅形状精美,而且有丰富生动的纹饰,是这个时期的重要作品。

青铜器当时除了供奴隶主日常生活使用和装备军队的兵器外,为了祭祀也制作了大量礼器。这些青铜器形象端庄、厚实华丽、纹饰大方。纹饰有动物纹、波浪、三角、方格、菱形、夔龙、虺、象、风、鹤、蝉、云、连珠等等。春秋以后还出现写实手法纹饰,如单马、狩猎、乐舞、战斗等等。这些纹饰中也有写实和想象相结合,富于幻想的神秘图案。纹饰都是经过作者的概括、变形、组织,贴切地装饰在器物上。如表现猛虎,不论形态如何变化, 虎的威武凶猛特征总是得到强烈的显示。

这个时代的美术,特别是青铜工艺,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青铜器上生动而富于变化的纹饰,表明了当时美术家的形象概括能力,比之原始社会的彩陶艺术表现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在美术家的想象力方面,也随着社会意识日渐丰富,得到了较大发展。由于这个时期没有发现绘画作品的遗存,光辉灿烂的青铜时代艺术,使我们从中寻求到民族美术在我国最初阶段的发展,也可以间接地帮助我们理解当时绘画表现能力。

帛画

帛画是战国时期的一种绘画。至今发现的只有三件:《龙凤人物图》、

《御龙图》、《缯书四周的画像》。

龙凤人物帛画。1949 年发现于湖南长沙陈家大山的楚墓,是我国最早的绘画之一。

这幅画高 28 厘米,宽 20 厘米。画中表现一位妇女,侧面,细腰,向左站立,头后挽着一个垂髻,妇人的两手向前伸出,弯曲向上,作合掌状。妇人头上部左面,画有龙与凤鸟。这是一幅带有迷信色彩的风俗画,表现的是一个女巫为墓中死者祝福,画中的龙凤,表现龙凤引导死者升天。

《御龙图》,1923 年 5 月,湖南长沙楚墓出土。长方形,画的正中为一有胡须的男子,侧身直立,腰佩长剑,手执缰绳,驾驭着一条白龙。龙头高昂,龙尾翘起,龙身平伏。龙尾部站着一只鹭,圆目长喙,顶上有翰毛,昂首仰天。画幅左下角为鲤鱼。人、龙、鱼都朝向左方,表现了行动方向。帛

画的内容是乘龙升天。希望死者的灵魂得以升天。《御龙图》是以单线勾勒, 平涂色彩,略施渲染,只有画中人物设色,其余地方基本白描。这种描绘方法,是迄今发现最早的一幅。

《缯书四周的画像》,出土于长沙东郊楚墓,画像采用线描涂彩,四角画有树林,分青、赤、白、黑四种,以象征四方和四时。每边绘有诡怪形象, 最为突出的为三头神明。这是一种随葬的缯书,属于巫术东西,是为死者“镇邪”之用。

上述三幅帛画,性质相同,都以黑线勾划施彩。作者为民间画工。与旧中国漆器、陶器彩绘有同时代特色。

马王堆出土的五幅帛画和山东临沂金雀山汉墓出土的一幅帛画,填补了汉代绘画史上的空白。马王堆出土帛画内容有三方面:一、以灵魂升天为主题的帛画。二、以炫耀墓主生前生活为主题的帛画。三有关“养生修道”的气功强身图。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帛画密切关系到当时社会生活与社会风尚。山东金雀出土西汉帛画,是当时用作丧葬时的一种胜幡。

这些帛画用线挺劲,流畅,勾形肯定明确,以墨线为骨架,色彩有平涂的或渲染的。金雀山帛画,以淡墨线和朱砂线灵活运用,是我国“没骨”绘画的先驱。画中颜色多采用矿物质朱砂、黄丹、石绿、石青、白垩为颜料, 虽历时两千多年,仍色泽鲜明。

马王堆和金雀山出土的帛画,其最大价值在于补充了汉代绘画的空白, 并使我们比较全面了解汉代绘画创作情况。

瓦当与画像砖

瓦当具有秦代绘画造型的鲜明特点。陕西凤阳县秦蕲年吕遗址出土了各种动物瓦当,其中鹿的造型,简朴生动。西安出土的凤纹瓦当,当中刻有大凤、周围环绕四个小凤,别有风韵。另外有些瓦当刻有“延年”二字,下刻飞鸿形象。瓦当多以母鹿、虎、双虎、双麟、四兽、双獾、朱雀、三鹤、四雁、碧鸡等为内容,没有突出时代特色。

画像砖是一种秦代绘画特色鲜明的艺术形式。从秦都咸阳出土的画像空心砖,其中有龙凤纹和龙凤纹空心砖,砖面龙凤刻线流畅,造型极为洗炼, 近似白描用笔,线条轻重粗细,运用自然。可见当时的民间艺人已具有相当写实能力。陕西出土的空心画像砖,砖面有侍卫,宴享,狩猎等画像。狩猎画像背景描写在山丘之间,猎手弯弓骑射,小鹿惊逃,形象刻画生动,富于生活情趣。砖面的制作采用几种印模连续印出几种画像,操作既简便又丰富, 适宜于当时大规模生产。

画像石主要分布于山东、四川、河南。以山东的嘉祥武祠、肥城孝堂山的沂南画像石最为重要。这些画像石全部阳刻,细线铲底,富于装饰性味,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反映了当时的实际生活:如车马出行、乐舞、战争、狩猎以及烹饪种种劳动情景。

河南地居黄河中游,画像石出土以南阳较为集中。内容除了表现歌舞、田猎及车骑出行外,还表现了不少神话传说。四川画像石,不少刻于岩墓上, 别具特色,多刻历史故事与百戏,如“女蜗”、伏羲”、“子子问礼”、“荆轲刺秦王”等。画像粗放,简朴厚实。此外陕西、晋西的画像石,刻有五谷遍野、牛马成群、车马、耕牛、宴乐和歌舞场面。江苏画像石有表现家庭纺织劳动场面。

画像石和画像砖一样,几乎全国各地都有。说明这种艺术形式深为民间

画工所接受和推广。这个时期,画工们的想象力得到较大的发展。在艺术表现上,力求抓住大面貌,大气势。在人物方面,能塑造出各种不同的类型形象。阶级性和时代性也有了较明显的表现。

在西安秦始皇陵东侧出土的大批陶制武士俑,陶马,充分显示出当时从事这种艺术创作民间画工的艺术水平和惊人毅力!秦代的瓦当,画像砖和雕塑艺术取得空前的成就,是当时绘画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

画像石与画像砖是汉代遗留下来的重要美术作品。它对研究汉代的建筑、雕刻、绘画都具有极大意义。

壁画和漆画

汉代陵墓壁画的内容,有的是表现死者生前显赫生活,有的是反映当时社会风尚;如庖厨、宴烹、妇女汲水、灶上操作、饲养牲畜、炉旁烤肉等等, 有的描写历史故事,其中有《鸿门宴图》,秦末楚汉战斗历史事件。内容十分丰富。壁画在表现上,虽不如帛画细致,但在刻画人物精神状态方面,比画像石刻生动深入,由于壁画幅面较大,适宜于气势壮阔的抒写。

壁画的表现形式,有的用白描,也有没骨画法。但总的来说,多以墨线勾画,有粗有细,刚劲柔婉,用色多以平涂,略加渲染。辽阳的壁画中,出现过大笔涂刷的写意画法。画面色彩渐趋复杂,已使用到朱、黄、青、绿、紫、白、黑诸色。也有仅以朱、黑两色表现。这些都体现了我国早期绘画的多种尝试。

漆器工艺,两汉时期有了很大发展。汉代对漆画有“油画”之称,当时车屏上以漆画作为装饰的称之为“油 新世纪接班人素质培养 - 图1画车”。当时漆画应用很广,除车屏外,尚有油衣、油幕、油幔、油船,以至漆画棺材。汉代漆器至今已发现不少。长沙的马王堆、山东莱西县、江苏连云港、河北怀安县等地均有出土。这些漆画精美无比,色泽绚丽,光洁如新。

马王堆出土的两具大漆棺,棺壁画法潇洒生动,用线奔放,干净利落。棺上描绘的云气纹、气势豪放,云中有仙人怪物,仙人骑鹿,仙人乐舞,鼓瑟、操蛇、神豹、麒麟等。棺上的云气,象征天体,意味着死者随云气升入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