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沟桥位于北京城西南约二十余公里的宛平城西门外,横跨永定河东西两岸。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军国主义就在这里制造了震惊中外的“芦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开始了它们蓄谋已久的灭亡中国的全面战争。

一、事变前的双方态势

日本侵略军继 1931 年“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三省之后,在其灭亡中国基本国策的驱使下,立即以东北为基地,向中国内地扩张,迅速将战火从关外烧到关内,把侵略魔爪从东北伸到华北。日军先是占据山海关,接着又侵占我河北省东北部、辽宁省西南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当时称热河省,1956 年撤销),在占领了承德之后,又向长城一线发起进攻。至 5 月 13 日,日军进逼长城的冷口、古北口、喜峰口等地,兵锋直指平津。在此华北危急关头,5 月 31 日,国民党亲日派官员熊斌秉承蒋介石的旨意,与日本关东军代表冈村宁次签订了卖国的《塘沽协定》。按照这一协定,中国军队撤退至延庆、昌平、顺义、香河所连之线以西、以南地区。划上述连线至长城为非军事区,非军事区内由日军驻屯军管辖。由此可见,这里所谓的“非军事区”,仅仅是为了解除中国人的武装而说的,只不过是为了日本侵略军顺利占领而找的一个好听的名词而已。

《塘沽协定》的签订,就等于在事实上承认了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热河的既成事实,并放弃了长城防线,将察北、冀北大片国土拱手让给日军,使其随时可以进占冀察,直取平津,从而形成了对北平(今北京)、天津的战略包围态势,为日军向华北扩张敞开了大门。对日本来说,《塘沽协定》“合法”地把热河并入了伪满洲领土,这不仅巩固了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统治,而且也打开了其通向华北的最后一道屏障。自此以后,日本即利用《塘沽协定》, 以重兵压迫关内,威胁平津,为它的下一步侵略行动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日本方面:日本是个只有 37 万平方公里的岛国,资源很少,当时人口只有约 7000 万,连同受其控制与奴役的朝鲜与台湾在内,人口也不足 1 亿。但是,日本的科技水平与生产能力都较高,1936 年的钢产量即达 640 万吨,能制造航空母舰、战列舰、飞机、大炮和坦克等。年生产能力:飞机 600 架,

坦克 200 辆,在作战中基本可以保障需要。日本有常备军 38 万余人,陆军

17 个师团、海军舰艇约 190 万吨,空军 54 个中队,飞机 2700 余架,其中属

于陆军 1480 余架,属于海军 1220 余架。当时日军用于侵华作战的师团编制

为:每个师团约 22000 人,马 5800 匹,步骑枪 9500 支,轻重机枪 600 余挺,

火炮 108 门,坦克 24 辆。芦沟桥事变前,日军主力驻在本土、朝鲜和中国东北各地,处于临战状态,可以通过受其控制的北宁铁路(北平至沈阳)迅速运抵中国华北。

为了做好全面侵华战争的军事准备,1936 年 4 月 17 日,广田内阁决定加强日本在中国的驻屯军,18 日发布陆甲第 6 号军令,对中国驻屯军进行改编,规格与关东军相同,司令官由陆军中将或大将担任,新编制如下:

中国驻屯军司令部 中国驻屯旅团司令部

中国驻屯步兵第 1 联队

中国驻屯步兵第 2 联队中国驻屯炮兵联队

中国驻屯骑兵队中国驻屯战车队中国驻屯工兵队中国驻屯宪兵队

中国驻屯通信队中国驻屯军医院中国驻屯军仓库

中国驻屯军司令官为田代皖一郎大将。司令部、中国驻屯步兵第 2 联队、军直辖各部队驻扎天津;中国驻屯旅团司令部(旅团长何边正三少将)、中国驻屯步兵第 1 联队驻扎北平;其他部队分驻于各驻屯点。随着中国驻屯军

的升格,5 月 6 日,日本内阁又发布了临参命第 51 号,规定中国驻屯军的任务是维护日本在华北的利益,必要时使用武力;关东军将一部分兵力配置在长城线南侧,随时准备出兵华北。6 月 3 日,又制定了 1937 年度对华《用兵

纲要》,准备以 8 个师团在华北五省作战;以 5 个师团在沪宁方面作战;以

1 个师团在广州方面作战。

根据调整后的中国驻屯军新编制,1936 年 5 月,日本便急剧增加在华北的军事力量。从 5 月 9 日至 6 月上旬,日军利用换防的机会,将中国驻屯军

由 2000 人增加到 6000 余人。日本这次增兵华北,既是其准备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重要步骤,又是对中国主权新的侵犯。

外国在华北驻兵始于 1901 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

《辛丑条约》。日本参加八国联军侵华作战后,取得在中国北京、天津和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的驻兵权,1901 年 11 月 24 日,日本派出“清国驻

屯军”,由军司令部、北清驻屯各部队、上海驻屯步兵大队编成。1913 年 10

月改称“中国驻屯军”。日本“华北驻屯军”长期侵占上述各地。至 1935

年 5 月,其已有北平驻屯步兵 2 个中队,天津驻屯步兵 8 个中队、山炮兵 1

个中队和工兵 1 个中队。这些日本兵分布在北宁铁路沿线及以东至塘沽军港

(上海驻屯军略)。

当时,《辛丑条约》规定:“中国国家应允,由各国分应主办,会同酌定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道无断绝之虞。”条约说得很清楚,各国驻兵范围是从北平到海口,即从北平至山海关的北宁铁路沿线,驻兵的目的也是确保北平至海口的交通畅通。而今日本人增兵华北,既未取得中国政府同意,又未与各国协商。而且增兵的目的,据当时日本参谋本部总长闲院宫载仁元帅解释说,一是为了“防共”,二是为了“保护侨民”。这与《辛丑条约》中关于各国驻兵的规定显然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实际上,日本人的所谓“防共”和“保护侨民”,都不过是为了掩盖其全面侵华战争准备而找的一个借口而已。

侵略中国,是日本军国主义长期以来的基本国策。早在 1927 年 6 月至 7 月,日本政府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上,讨论并决定对华方针时,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于 7 月 25 日在给天皇的奏折中便提出:“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多年来,日本统治集团,一直在为侵略中国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各种战争准备。1936 年“2·26”事件后组成的广田法西斯内阁,其灭亡中国的步伐愈发加快。1936 年 8 月 7 日召开的首、外、陆、海和藏五相会议所确定的“国策基准”,主旨就是加紧扩军备战,尽快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根据“国策基准”,1936 年 11 月 26 日,日本陆军本部制定

了《军备充实计划大纲》,计划以 1937 年为第 1 年度,到 1943 年将已有陆

军 17 个师团扩充为 41 个师团,空军 54 个中队扩充为 142 个中队;海军要建

造包括巨型战列舰“武藏号”“大和号”在内的、总吨位达 27 万吨的 66 艘战舰。为了实现这一宏大的扩军目标,对资源贫乏的日本来说,首先就要解

决战争经济的资源供给。为此,日本法西斯分子便把攫取资源的贪婪目光盯住了中国,特别是中国的华北。1937 年 1 月广田内阁辞职,林铣十郎出来组阁,5 月林铣内阁辞职,近卫继任。在近卫内阁中,入阁大臣有外相广田弘毅、陆相杉山元大将、海相米内政光大将、藏相贺屋兴宜。内阁的核心人物

——首、外、陆、海藏五相,都是清一色的法西斯分子。1936 年以来,日本政局的这种动荡,正是反映了日本法西斯灭亡中国的要求已是急不可待。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车轮,终于由近卫内阁启动了。

中国方面:中国领土广大,超过日本数十倍,资源丰富,战前人口约 4.5

亿,超过日本 6 倍多。国民党在十年内战中建立起一个庞大的陆军系统,当

时国民党政府有陆军步骑兵 191 个师、52 个旅,海军船艇 5.9 万余吨,空军

飞机 300 余架,总兵力约 200 万人。中国经济落后,战前年产钢不足千吨, 军火工生产能力也是微乎其微,只能生产少量步兵武器和小口径火炮,难以满足战争需要。大型武器装备如飞机、大炮、坦克等都不能制造,完全依靠向国外购买,战争过程中难以得到及时补充。

1933 年起,在德国军事顾问团的指挥下,国民党着手国防整备五年计划,首先对陆军进行编制和装备方面的整顿,从而使中央嫡系部队的现代化程度大大加强。其主力和精锐步兵师的编制:师司令部、2 个步兵旅、1 个骑兵旅、一个炮兵团、一个工兵营、一个辎重营及特务连、卫生连、通讯队等, 人员约 13000 人、马 3500 匹、步枪 6200 支,轻重机枪 320 挺、迫击炮 24

门、步兵炮 24 门、野炮 36 门。步兵师的这种装备是当时的世界水平。国民

党军拥有 50 个这样的师,计 69 万余人。而中央旁系特别是地方军阀部队则大大逊色。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面临着三大矛盾:一是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二是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矛盾;三是内部不同派别、特别是同地方军阀的矛盾。在这三大矛盾中,国民党政府理应把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放在首位,停止内战,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御外侮。但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自“九一八”事变以来,到 1936 年西安事变前,一直推行“攘外必先安内”,实际上是“只安内,不攘外”,对外屈辱妥协,对内无情镇压的反动政策。特别是在外寇入侵、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国民党政府还设想利用日军的进攻来削弱其他派别的力量。因此,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步步紧逼下,国民党政府一再屈膝退让,给日本法西斯向华北的扩张大开方便之门,不但把东北三省拱手让给日本,而且随之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还将日本侵略势力引进了冀东、察东和绥东,造成了华北局势的严重危机。

面对日寇嚣张的侵华气烟,国民党政府虽然进行了一些抗日的军事准备,但其准备的重点是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区和美英势力的中心——上海、南京和武汉方面,而在北平、天津及河北地区,却没有任何军事设施。因此, 战争前线的国防大门基本上是敞开的。

“七七事变”前,位于国防第一线的部队,是国民党第 29 军,军长宋哲

元,副军长秦德纯、佟麟阁,参谋长张樾亭,非国民党中央嫡系。第 29 军下

辖 4 个步兵师(每师 4 个旅),1 个骑兵师,3 个步、骑独立旅及 1 个保安队,

共约 10 万余人。军部在北平。该军分驻于北平、天津、张家口、保定、平绥和北宁铁路沿线广大地区。具体兵力部署:第 37 师(师长冯治安)辖第 109、第 110、第 111、独立第 25 旅,约 15000 人,驻西苑;骑兵第 9 师(师长郑

大章)约 3000 人,特务旅(旅长孙玉田),约 4000 人,同驻南苑;独立第

39 旅(旅长阮玄武),约 3000 人,驻北苑;冀北保安队(司令石友三),

约 2000 人,驻黄寺。以上各部与日本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第 1 联队对峙于北平近郊;第 38 师(师长张自忠),辖第 112、第 113、第 114、独立第 26 旅, 约 15000 人,驻天津及北宁路北平至天津段沿线,与日本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第 2 联队对峙于天津地区;第 132 师(师长赵登禹),辖第 1、第 2、独立第 27 旅,约 15000 人,作为二线部队驻河间县;第 143 师(师长刘汝明), 辖第 1、第 2、独立旅 20、29 旅,约 16000 人,以及独立第 40 旅(旅长由刘汝明兼),约 3400 人,驻张家口地区;独立骑兵第 13 旅(旅长姚景川),

约 1500 人,驻宣化。以上各部于日本关东军对峙于张北、沽源一线。

国民党的上述兵力部署,暴露出一个严重问题,这就是作为战争前线, 在日寇虎视眈眈下处于最危急境地的平津地区,恰恰是国民党军事力量最薄弱的地区。尽管国民党拥有庞大的军队,但前线却只有第 29 军,而且黄河以北的冀鲁地区没有配置任何预备兵力。在强寇临境的危急时刻,华北地区却是令人难以置信地门户大开。因此,“七七事变”发生后的严重局面也就无可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