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第二条战线的发轫
“一二·一”运动,从 1945 年 11 月 25 日的反内战时事晚会开始,到
1946 年 3 月 17 日烈士出殡为止,历时近 4 个月,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二·一”运动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区第一次大规模的以学生为主的爱国民主运动。抗日战争才结束,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就冒天下之大不韪(wěi),把残酷的内战强加到人民头上。昆明学生响应中
国共产党的号召,旗帜鲜明地发出了“要和平、不要内战、要民主、不要独裁”的呼声,并对国民党当局的残酷镇压,进行了英勇的抗击。《新华日报》的社论指出:昆明学生们的呼声与行动,不仅可以代表全国学生,而且可以代表全国人民。昆明学生罢课斗争点燃的第一把反内战争民主的怒火,得到全国人民热烈响应,一个以学生为主的反内战运动,一时席卷了整个国民党统治区。正如闻一多教授所说,在这些日子里,昆明成了全国民主运动的心脏。运动声势之大,群众参加面之广,学生斗争的顽强和坚持时间之久,在中国学生运动史上都是罕见的。“一二·一”运动的胜利和昆明学生英勇而机智的斗争榜样,给国民党统治区的青年学生和人民群众开展反美反蒋斗争增添了巨大的信心和力量。
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指出,“一二·一”运动是国民党统治区正在发展的民主运动的标志。“一二·一”运动以后,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民党统治区的爱国民主运动一浪高过一浪,更加汹涌澎湃。1946 后 7 月,昆明发生国民党特务杀害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先生的惨案,全国人民愤怒声讨。1946 年 12 月,北平学生为抗议美国士兵强奸北京大学女生沈崇的暴行,举行示威游行,强烈要求美军撤出中国。天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重庆、成都、昆明等地学生相继响应,各地参加人数总计约 50 万人,形成抗暴运动。1947 年 5 月,由于国民党继续打内战, 使其政治、经济、教育危机日益加深,教师学生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挣扎在饥饿线上。5 月 20 日,南京、上海、苏州、杭州地区的学生在南京联合举行示威游行,要求增加教育经费,提高伙食费,反对内战,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人民群众奋起反抗,学生罢课,工人罢工,英勇斗争,不怕镇压。这就是著名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运动遍及全国 60 多个大中城市,
坚持了 1 个多月,规模宏大,沉重地打击了蒋介石的独裁统治。5 月 30 日, 毛泽东为新华社写的评论《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民的包围中》,把正义的学生运动和国民党政府之间的尖锐斗争称为“第二条战线”。从“一二·一” 运动经历抗暴运动到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直至 1949 年全国解放前夕,从未停止过的学生爱国斗争,在壮大人民力量,孤立国民党反动派,配合人民解放战争,促进新中国诞生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而“一二·一”运动则是这一系列斗争的开端,对推动解放战争时期学生爱国民主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二·一”运动继承和发扬了“五·四”和“一二·九”的光荣传统, 丰富和发展了青年运动的经验。运动之所以取得重大胜利,主要是由于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中共中央、南方局通过新华社、《解放日报》和《新华日报》持续地、大量地发表消息、社论和文章,对运动进行鼓励和指导。以郑伯克为书记的中共云南省工作委员会自始至终对运动进行了直接的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在运动中,省工委坚持中共中央提出的“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最大限度地孤立反动派,特别注意团结教授、教师和争取学校当局的同情支持,广泛争取社会各界爱国民主人士,中立地方实力派,结成了广泛的爱国民主统一战线。在斗争中,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和民青等党的秘密外围组织的骨干作用,领导公开的群众社团和学生会、学联等组织,同群众紧密结合, 形成坚强的战斗堡垒。党组织紧紧地依靠群众,从群众中吸取智慧,根据斗争形势的发展,按照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策略,彻底揭露反动派的屠杀
暴行和政治欺骗、分化阴谋,使运动沿着正确的方向深入广泛地向前发展。在运动过程中的各个关键时刻,处理斗争的重大问题时所提的战斗口号,谈判条件和采取的斗争方式,都充分地尊重群众的革命首创精神,因势利导, 表现了共产党领导群众运动的高超艺术,使党的领导和广大群众在激烈的斗争中能够始终保持紧密团结,坚持斗争。总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是“一二·一”运动成功的一条根本经验。
“一二·一”运动教育和锻炼了千百万青年学生和教师,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事业造就了大批干部。运动中,昆明直接卷入的大中学生、教授教师,共达 3 万多人。除极少数持对立态度的人外,其他人无不在斗争中受到熏陶,受到教育,受到洗礼,得到锻炼。中共党员、民青成员和其他许多进步学生,是运动中的骨干。他们始终战斗在最前列,发挥了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殉难 4 烈士中,就有于再、潘琰两人是中共党员。斗争中受重伤而失去左腿的缪祥烈也是中共党员和民青盟员。其他被国民党暴徒殴打致伤的学生,多数是民青盟员和进步青年。他们在斗争中不仅进一步提高了政治觉悟,还学到了如何团结队伍,做群众工作,做统战工作,以及掌握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策略等才干。处于中间状态的广大学生,大都是有为的爱国青年。他们中不少人原来对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府抱有幻想。但是,国民党反动派对爱国学生的屠杀,终于使他们看清了国民党反动统治集团的真实面目。他们当中许多人由于受到血的斗争的洗礼,逐渐由糊涂走向清醒,由萎靡走向振作,由懦弱变为勇敢,由动摇变成坚定。许多人从独善其身的小天地里走出来,从同情同学的正义行动进而投身于革命烈火中,积极参加战斗, 从此走上中国共产党指引的革命道路。运动不仅教育了新一代青年学生,也教育了老一代知识分子。当时云集昆明各大学的教授,许多是国内著名学者。他们很多曾留学欧美,有较高的学术造诣(yì),也有较浓厚的旧民主主义思想,但多数人有强烈的正义感,痛恨国民党官僚政治的腐败和特务的横行无忌。惨案发生后,他们看到自己的学生遭屠杀,同事被殴辱,正当的集会自由被禁止,学府的尊严被践踏,无不表示极大的愤慨。于是从发表诗文抒发悲愤,到公开声明提出抗议,直至采取罢教停教行动支援学生。在“一二·一”运动中,教师是学生最有力的支持者,是运动最直接的同盟军。特别是闻一多、吴晗、张奚若等教授,自始至终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与学生同战斗,共命运,同悲欢,共荣辱。他们在课堂上和反内战争民主的战场上, 都是学生最敬爱的老师。
“一二·一”运动广泛深入的斗争,使革命队伍空前壮大。斗争中涌现出大批新的积极分子,他们在运动结束后,大量被吸收加入民青,民青的骨干大多数被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运动前,昆明学生中的中共党员仅 20 余
人,复课后增加到 100 余人,民青盟员由 300 多人发展到 600 多人。1946 年春夏间,中共云南省工委遵照南方局的指示,向南方局输送了一批党员和民青骨干,分配到四川、武汉、上海、东北、华北等地工作。同年 5 月,西南
联大解散,北大、清华和南开 3 所大学迁回北平、天津,中法大学也迁回北平。原来这些学校的进步骨干和积极分子,大部分随校北迁。他们在平津地区的学生运动中,继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二·一”运动为云南爱国民主运动的发展,以及后来的武装斗争, 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在城市,主要是昆明,青年学生高举“一二·一”的旗帜,在抗议国民党当局暗杀李公朴和闻一多,在抗暴斗争,
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斗争,以及在助学运动、人权保障运动、反美扶日运动等一系列斗争中,发扬了英勇顽强的革命斗争精神,捍卫了昆明“民主堡垒”的荣誉。1946 年 11 月,中共中央号召在蒋管区开展游击战争,云南省工委有计划地把经过爱国民主运动锻炼的革命师生,成批地输送到全省农村。截止 1949 年 9 月,输送到农村的革命青年达万人。他们为云南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