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各段河道情况如何?沙漠中的“绿色走廊”是怎样形成

的?

尼罗河为世界第一长河,正源白尼罗河源赤道多雨区。上、中、下游各段河道截然不同。在维多利亚湖至苏丹南部国境一段,河谷深窄,多急流瀑布;自尼木雷至喀土穆段,流经苏丹南部盆地中,河床坡度平缓,比降为 3.1

%,无急流险滩;从喀土穆至阿斯旺段,长约 1,850 公里,流经火成岩及变质岩地层,河床变化很大,比降为 13.9%,有六道大瀑布;阿斯旺以下至开罗段长约 1,190 公里,河床穿行于沙漠性石灰岩台地之中,坡度平缓,比降为 3.7%,水流减慢,泥沙不断沉积,平均 100 年河床积高 16 厘米,河谷宽广,宽约 3~24 公里不等,两旁谷壁高出河面 180~450 米不等,谷壁不对称, 东陡西缓;开罗以下形成了一个大三角洲,并有许多分流注入地中海,分流以东部的达米伊塔河及西部的罗得河为最大。尼罗河虽假道炎热的沙漠,消耗大量水量,但它流入地中海时仍为一条大河。几千年来,埃及人民掌握了河水变化的规律,在尼罗河谷地发展了灌溉农业,在这广阔荒凉的撒哈拉大沙漠中,沿尼罗河两岸形成一条“绿色走廊”,为尼罗河流域特别是干旱沙漠地区人口密集、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