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时期,地球上的气候有哪些变迁?

在大理(武木)亚冰期最近一次副冰期结束后约一万年左右的时期,称为冰后期,即第四纪全新世,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进入人类历史以来,气候仍然有波动,气温的升降起伏相当频繁,只是变化的幅度较小而已。实质上,这是地质时期气候冷暖交替变化的继续。冰后期的一万年中, 共出现过四次温暖时期和四次寒冷时期,气候变动总的趋势是:温暖时期一个比一个短,温暖程度一个比一个低;四个寒冷时期正好相反,寒冷时间一个比一个长,寒冷程度一个比一个强。

竺可桢教授根据考古资料和历史记载,研究了我国冰后期后半期近五千

年的气候变迁。他认为,此期在我国也可以相对地分出四个温暖时期和四个寒冷时期,其特点与世界冰后期气候变动的总趋势相似。

第一个温暖时期(公元前 3,000 年到公元前 1,000 年左右,仰韶文化时代和河南安阳殷墟时代),我国黄河流域发现有象。第一个寒冷时期(公元前 1,000 年左右到公元前 850 年,周代初期),汉水两次结冰,之后紧接着大旱。

第二个温暖时期(公元前 770 年到公元初年秦汉时代),象群栖息北限

移到淮河流域及其以南,在公元前 659 年到公元前 627 年,淮河流域有象栖

息。第二个寒冷时期(公元初到公元 600 年,东汉、三国到六朝时代),有

淮河封冻的记载(公元 225 年)。

第三个温暖时期(公元 600 年到 1,000 年,隋唐时代),只在长江以南如信安(浙江衢县)和广东、云南才有象。第三个寒冷时期(1000 到 1200 年,南宋时代)出现了太湖封冻的情况(1111 年)。1178 年福州的荔枝曾全部冻死。

第四个温暖时期(1200 到 1300 年,元朝初期),在第三个温暖时期, 今河南省的博爱和陕西的西安、风翔都设有管理竹园的竹监司,到了南宋时因气候寒冷,竹子无法生长,竹监司被取消了(风翔除外),到了元朝初期

(1268 到 1292 年),竹监司又重新设立,说明气候又转暖。第四个寒冷时期(1400 到 1900 年,明末至清朝时代)。十七世纪是我国最寒冷时期,特别是 1650~1700 年为最冷,在这五十年中,太湖、汉水和淮河结冰四次,洞庭湖结冰三次。江西建于唐朝的柑桔园在 1654 年和 1676 年的强烈寒冬中完

全毁掉。在近 500 年的第四次寒冷期中,即欧洲所谓的“现代小冰期”,温度仍有明显起伏,其中有四次较冷期(即 1470~1520 年,1620~1720 年, 1840~1890 年,1945 起特别是 1963 年以后)和三次回暖期(1550~1600 年,

1720~1830 年,1916~1945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