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华民族是不甘心忍受压迫和奴役的民族。他们对祖国的热爱甚于自己的生命。他们奋不顾身的斗争精神是可歌可泣的。但是,由于义和团运动的参加者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缺乏远大的政治目标。不论义和团怎样顽强地抵抗,它终于在清政府的欺骗、出卖和列强的联合进攻之下失败了。当然,它自身有许多缺点,如没有统一的领导和组织,缺乏正确的斗争策略,盲目仇杀洋人和教民等等。但是这些缺点并不能抹杀义和团运动的伟大历史功绩。在反对侵略压迫的斗争中,义和团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几乎动员了全国各阶层的人们参加义和团。当然,义和团的主要成分是生活在封建社会底层的农民。
为了争取最起码的生存条件,如吃饭、穿衣,义和团在中国掀起了反侵略、反压迫的抗争。它的基本成员是劳苦大众,如贫农、游民、纤夫、水手、车夫、小商贩、小业主、雇农等等。另外,在它的发展中,还吸收了和尚、道士、拳师、术士、流民、游勇。这些人浪迹江湖,身无所有,勇于反抗, 往往充当义和团的先锋和骨干。这些人的参加壮大了义和团的声势,同时也给运动在政策上、策略上、信仰上和组织上带来了落后性和弱点。
在发展过程中,公卿、官吏、绅士、文人也参加了义和团。他们对于扩大义和团的影响、宣传群众起过积极作用。由于这些人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文化,所以很多基层组织——坛,都是由他们出资设立的,这些人当然成了义和团中有地位和影响的人,有些成为领导者。当清政府公开招抚义和团以后,王公贵族、官员、贝勒也都成了义和团员,他们在义和团中就更不是普通角色了。
各色各样的人参加义和团,并以自己的思想、观点对这场运动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他们怀有各种各样的目的和动机。他们中的不少人,或出于对教民、教会的报复,或出于对群众运动的畏惧,或出于立坛保家的自私,或出于争夺统治权力的需要,因而不可避免地对义和团运动产生许多消极的影 响。在运动的高潮时,这些人狂热盲目,丧失理智,而当遭到清政府和八国
联军的镇压时,他们又纷纷脱离义和团,有些甚至成为义和团的叛徒和敌人。因此可以说,义和团组织成员的复杂,是促使这场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
另外降神附体、搞神秘主义,用宗教迷信来发展组织在当时是有作用的。但如果把这些搬到战场上就不灵了。对付握有洋枪大炮的侵略军,画符念咒只能欺骗自己。每次战斗,义和团都付出重大代价。由此可见义和团在指导思想上的贫乏。宗教狂热和迷信又会成为封建顽固派歪曲农民反侵略意志的思想基础。这也是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
另外,反洋教运动的扩大化,盲目的仇杀教民和一切洋人。洋货、铁路、火车都成为义和团的捣毁对象,使义和团逐渐脱离了群众。中国的教民,多数是为现实苦难折磨而以宗教信仰为精神解脱的人,也有的是因贫困而入
教。经常挑动民教纠纷的土豪、恶棍毕竟是教民中的少数。义和团把大批忠于信仰不肯背教的教民一律称为“二毛子”,大开杀戒。死于义和团刀下的教民不是由于罪恶而是由于信仰。从白发的老者到少年、婴儿,只要入了教或是为教会干事,都要杀掉和被烧房屋。这种盲目仇杀的极端手段,不是反帝斗争的根本目的。相反,这种斗争方式反倒促使大批教民为保身家性命据守教堂或依村结寨,拼死和义和团对抗。当时北京被围的使馆区集中了两千多名教徒,西什库教堂集中了 3000 多名教徒。为求活命,加上敌人的宣传诱惑,使绝大多数教徒在传教士的指挥下为侵略军服务。有的拿枪向同胞射击, 有的为外国人传送书信和情报。在义和团进攻时,虽然他们曾先后两次用箭把号召教民背教的传单射入教堂,但都没有效果,义和团仇杀教民的作法, 促使很多教民死心塌地的为洋人服务。清政府中的封建顽固派,利用爱国的口号,更是大开杀戒。庄王载勋就曾公开悬赏捉杀洋人,洋妇和洋孩,鼓励义和团去杀教民。仅一次庄王府外被杀的教民就有几百人。这种仇杀之风, 在其他省也是如此。毓贤出任山西巡抚之后,亲自组织指挥捉捕和屠杀洋人以及中国教民。山西全境被杀的传教士和洋人有 150 多名,成为全国仇杀非武装洋人最多的省份。直隶文安县令在衙门里设坛,招练义和拳,下令将奉教的村庄“全全剿灭,剪草除根”。封建官僚的仇教政策和带头示范作用, 把义和团对教会的积怨推向社会性的仇教狂热,造成了社会的恐怖和混乱。加上各种坏人也乘机设立坛口,招募义和团员,搞打砸抢和烧杀,从中渔利, 使义和团的形象大受影响,真假难辨,逐渐失去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侵略者的罪恶,封建官僚的残暴,农民和小生产者狭隘的复仇心理加在一起,使义和团反教会的斗争没有形成理性的反侵略的斗争,也更没有形成反对封建势力——清朝统治者的斗争。这是导致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又一个原因。
义和团没有统一的组织,没有德高望重的领袖。各坛口各自为政,有事靠揭帖联络。高潮时轰轰烈烈如烈火燎原。而在这种高涨的声势下,掩盖了集体力量的分散。义和团在组织上始终没有捏成一个拳头,因此也不能给敌人有力的打击。在国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面前,义和团由于不能统一行动, 所以失败的时候,没有组织起有效的反击,如冰消瓦解,很快就不复存在了。例如在联军攻占北京时,义和团的抵抗很微弱。按照当时义和团在北京设坛800 多处计算,人数应该有近 10 万。可是联军几乎在城内如入无人之境,没有遇到激烈的巷战。失去了统一领导和组织的团众,如同一盘散沙,最终被敌人一个个屠杀。
义和团失败的原因除了自身的缺点以外,就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 攻。力量的对比是敌强我弱,相差悬殊。当慈禧惊喜的发现,八国联军并没有把她列为祸首,还可以执政时,为了取悦外寇,把屠刀砍向了义和团。清政府凭借凶残的军队和严密的组织,镇压了一处处义和团的活动,并按列强的要求惩处了端王、载澜和董福祥。判庄王载勋自尽,判刚毅斩立决,判毓
贤正法。同时还惩处了义和团活动区域的地方官员 100 多人。这样,义和团运动的烈火被暂时扑灭了。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耻辱和深重的灾难,同时也使中国人民在悲愤中觉醒。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但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将永载史册。
义和团运动中所牺牲的民众无法清楚地统计出来。正是用这些血的代价和前仆后继顽强不屈的精神,铸成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挑起了挽救民族危亡的重担。把帝国主义企图瓜分中国的美梦粉碎了。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也不得不承认:“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占天下生灵四分之一的中国。”“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英国人赫德在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期间写的文章中说:“这个运动(指义和团)已经掌握了群众的想象力,会像野火一样烧遍全中国。简单说来,这是一个纯粹爱国主义的自发自愿的运动,其目标是使中国强盛起来。⋯⋯这些目标将被今天的自发自愿运动的参加者的儿子或者孙子牢记在心,向前推进,并且十之八九会由他们使用其他武器去实现。”
义和团运动有不少弱点、缺点甚至错误,但它的爱国主义主线,强烈的民族意识,不甘屈辱的民族自信心,是永远值得我们崇敬的。1900 年 12 月, 列宁撰文为义和团运动提出了精辟的论断:“中国人并不是憎恶欧洲人民, 因为他们之间并无冲突,他们是憎恶欧洲资本家和唯资本家之命是从的欧洲各国政府。那些到中国来只是为了大发横财的人,那些利用自己的所谓文明来进行欺骗、掠夺和镇压的人,那些为了取得贩卖毒害人民的鸦片的权力而同中国作战的人,那些用传教的鬼话来掩盖掠夺政策的人,中国人难道能不痛恨他们吗?”
尽管义和团运动以后,帝国主义列强依然推行从政治上、经济上分割中国的政策,但通过这场运动,彻底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性质, 擦亮了中国人民的眼睛。革清政府的命,逐渐成为广大人民普遍的要求和强烈愿望。
中华民族在近代的觉醒,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而是经历了一次次的斗争和失败之后,用鲜血总结经验的结果。义和团运动在中华大地上空前地普及了朴素的反帝思想,促进了民族救亡思潮向纵深发展,从而为即将兴起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创造了必要条件。
通过义和团运动,新兴的资产阶级民主派形成了比较鲜明的维护民族独立和自由、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瓜分的救国思想。他们一方面劝戒劳动人民不应盲目排外而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一方面直接继承了义和团的战斗精神。这样,半个多世纪以来磅礴于中国社会的救亡思想,经过多次革命斗争包括义和团运动所提供的经验和教训,才被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上升为反帝爱国理论。孙中山于 1903 年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 16 字纲领。1905 年,在孙中山的倡议和推动下,
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联合起来,创建了中国同盟会,推举孙中山为总理。这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周恩来总理生前曾经说过:“1900 年的义和团运动正是中国人民顽强地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表现。他们的英勇斗争是 50 年后中国人民伟大胜利的奠基石之一。”
现在,我们重温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将会更加振奋民族精神,努力奋斗, 自强不息。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青少年朋友们,让我们同心协力,努力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