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经典

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利用自身的智慧悟出世间万物,都是有正确与不正确、好与坏、美与丑等。这个相对应的学说观点,被老子归纳成一个字就是“道”,并由此创立的道学学派。

道学学派包括道论、道的宇宙生成图式、时空观、气论、气的人体观及辩证法、认识论等内容,旨在倡导自然无为。这一思想经过后来的庄子、列子、王弼、郭象等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成熟的道学哲学。它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影响深远。

称为大道之源的《易经》

在远古的时候,华夏族部落首领伏羲团结统一了华夏各个部落,定都在陈地,封禅泰山。伏羲取蟒蛇的身,鳄鱼的头,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红鲤的鳞,巨蜥的腿,苍鹰的爪,白鲨的尾,长须鲸的须,创立了中华民族的图腾龙,“龙的传人”由此而来。

在当时,人们对大自然一无所知。天气会变化,日月会运转,人会生老病死,所有这些现象,谁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人们遇到无法解答的问题,都问伏羲,伏羲解答不了时,感到很茫然,人们为此每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

伏羲经常环顾四方,揣摩着日月经天,斗转星移,猜想着大地寒暑、花开花落的变化规律。他看到中原一带蓍草茂密,开始用蓍草为人们卜筮。

伏羲通过长期对天地宇宙万物的观察和思考,发现宇宙万物之间有一个规律。那时人类没有文字,为了表达这个规律,聪明的伏羲便用符号“-”表示。“-”是太极,是天地未分时物质性的浑沌元气。伏羲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由“-”这个整体衍生出来的。

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这一阴一阳被伏羲称为两仪。伏羲认为阴阳是构成宇宙万事万物最基本的元素。但宇宙万物之间的阳阴到底是怎么转换的呢?伏羲想来想去,咋也想不出个头绪来。

有一天,伏羲在河边捕鱼,逮住一个白色的龟。这只龟近圆形,龟爪象龙,周身洁白,玲珑剔透。龟身上的纹理错落有致:中央有5块,周围有8块,龟盖外围有24块,腹底12块。

伏羲认为这只白龟是个神物,所以就挖了个池子,把白龟放养在里边。伏羲每次逮些小鱼虾去喂白龟时,白龟都会凫到伏羲跟前,趴在坑边不动弹。伏羲没事儿就坐在坑沿儿,边看白龟边思考宇宙万物之间的规律。

有一天,伏羲折一根草秆儿,在地上比着白龟盖上的花纹画。他画着画着,忽然想到以前曾经用“-”这个符号代表太极,于是,他在地上画出一个“-”的符号来表示阳,又画出一个“--”的符号来表示阴。然后,他将这两个符号反复搭配,或一阳二阴,或一阴二阳,画来画去,最后竟产生8种新的符号。

画到这时,伏羲又把象征万物的金、木、水、火、土的“五行”按照龟盖中央的5块纹理的秩序排列出来;把象征方位的“乾、艮、震、巽、坎、离、坤、兑”按龟身周围8块的纹理秩序排列出来;把象征二十四节气的符号按照龟盖外围24块的纹理秩序排列出来;把象征十二地支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照龟腹底12块纹理的秩序排列出来。画完这些后,一幅八卦图展现在伏羲面前。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先天八卦”。

先天八卦是伏羲的伟大创造,从此以后,只要有人问天气,伏羲便依据先天八卦的规律,对外界事物的动向和变化进行一番观察,然后得出明天天气如何的结果。

在一次又一次的精确预测出天气后,人们对伏羲越来越信赖,问天气的人越来越多,伏羲来不及应付,就说:“从明天开始,我在村口的大树上挂了一个图像,你们一看图像就知道明天是什么天气。”

从此以后,伏羲每天都把分别代表8种最基本的自然现象的八卦画挂在村口。这样一来,村民每次出门时,只要去村口看一眼八卦画,就知道出门后会不会遇到恶劣天气了。

到了商末的时候,西部诸侯长姬昌鉴于国君商纣王昏庸无道,就劝谏商纣王应该体恤民艰,爱护百姓。商纣王不听谏言,还将姬昌囚禁于当时的国家监狱羑里城。

姬昌虽然身陷囹圄,但他自强不息,立誓有所作为。他用监狱地上长的蓍草作为工具,将伏羲的先天八卦演绎成64卦,384爻,每卦有卦辞,爻有爻辞。

姬昌把自己如何立志,如何心怀天下,及为人处事、走出逆境、治理国事、居安思危、对待婚姻家事等全部寓寄在了卦辞和爻辞上。于是,这64卦和384爻遂成为了人们推演人生、宇宙和社会变化规律的《易经》。

姬昌被解救出狱以后,在姜尚等人的辅佐下积善修德,使周族实力大大增强,为后来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周武王建周后,追尊姬昌为周文王。

《易经》是我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其内容极其丰富,先秦时期的《黄帝内经》、《孙子兵法》、老庄学说、孔孟之道等,无不和《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以至于到西汉时期,《易经》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在我国文化史上享有崇高地位。

由于《易经》成书很早,其中的文字含义到春秋战国时已经不易读懂了。于是,便有很多人专门研究《易经》,那些研究《易经》的人被称为易学家,研究《易经》的学说被简称为易学。

易学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分成易理易学、象数易学、数理易学、纳音易学几大类。易理易学又称义理易学,是专门讲述易经本经哲学义理的易学;象数易学宗旨在于运用;数理易学是研究易经中的科学思想与数学思想;纳音易学则结合了易理易学和象数易学的思想。

总之,《易经》是我国文化的源头活水,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而对《易经》的研究代代不断,易学大家辈出,对我国古老而优秀的文明做出了贡献。

道家创始人老子与庄子

据传说,在公元前571年的楚国曲仁里,有位孕妇正坐在李树下歇息,忽听得天上仙乐奏鸣,四周香风缥缈,接着这位孕妇便觉左腋一阵剧痛,随之从腋下生出一个鹤发龙颜、美眉广颊的小孩。

这孩子一生下来就会说话,他指着面前的李树说:“这就是我的姓。”于是,这位母亲便为他取名为李耳,字聃。因李耳生下来就鹤发龙颜,像位老者,人们便称他为“老聃”。

老聃从小就是一个勤于用脑的孩子。他喜欢与小朋友在家乡的河滩、林间玩耍。当老聃独自一人时,便常常面对天穹和河中的流水久久无语,似乎在揣摩着大自然的奥秘。

有一次,老聃与小朋友在一棵人树下玩耍。老聃看到大树上写着一个“楝”字,就对小朋友说,这是一棵楝树。而在大树另一侧的小朋友则说,不对,这是槐树。两人为此发生了争执。

后来,两个人围着大树转了一圈,才发现树的一侧虽然写着楝字,但另一侧写的却是槐字,原来这是一棵楝槐连理树。通过这件事,老聃懂得了看问题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

老聃最喜欢的,还是家乡的小河。它终年默默流淌,日夜不息,滋润着两岸的土地,而且能够包容忍让,碰有东西阻挡时,便悄然绕道离去。虽然有时候它是涓涓细流,看似柔弱;可一旦到了洪水季节,它又像脱缰的野马,浩浩荡荡,无坚不摧。

老聃母亲见老聃静思好学,她便请精通殷商礼乐的商容老先生为师,教授老聃。商容通天文地理,博古今礼仪,深受老聃一家敬重。一次,商容得了重病,少年老聃前去探望。商容问了老聃三个的问题。商容问:“不论什么人,经过故乡时都要下车,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老聃答:“这是表示人不论如何腾达,都不应该忘记家乡、忘记根本。”商容点了点头,表示赞许,又问:“人从高大的树木旁边经过时,要弯腰鞠躬,这又是为什么?”老聃回答说:“在高大的树下弯腰,是表示敬老的意思。”商容见老聃聪明过人,十分满意。接着,商容张大嘴巴让老聃看,然后问道:“我的舌头在吗?”老聃回答说:“在。”

商容又问:“我的牙齿还在吗?”

老聃摇了摇头:“不在了。”

商容问道:“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老聃想了想回答说:“舌头还存在,是因为它柔弱;牙齿掉光了,那是因为它太刚强了。”商容没有想到老聃小小的年纪竟能对这些深奥问题有如此深刻的理解,他心里非常高兴。

随着老聃人品和学识的不断长进,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被周王任命为守藏室史。当时,人们称学识渊博者为“子”,以示尊敬,因此,人们皆称老聃为“老子”。

老子任周守藏室史,转眼间已过30余年。一日,老子忽得家讯,言家母病危,于是报请天子,归家省视。待老子回到家时,母亲已辞世。

面对茫茫大地上一堆黄土,老子悲痛欲绝。片刻,老子又如释重负,饱餐一顿后倒头大睡。家将、侍女都对老子的这番表现感到不解,等老子醒来后,便问他缘故。

老子回答道:“人之生,都是从无到有,又由有返回到无。这是自然之理。违背自然之理就是愚蠢!我想到这个,便当吃就吃,当睡就睡。”众人闻之,心皆豁然旷达。

后来,当老子来到函谷关的时候,函谷关令尹喜见老子出现时有紫气东来的瑞祥,觉得老子是一位高人,便非常热情地招待了老子。后来,尹喜一再拜求老子教他学问,老子就写下了5000多字的文章。这五千言的文章便是《道德经》。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总共为81章。

《道德经》是我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其思想内容微言大义,一语万端,为先秦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

在春秋战国时期,道家重要流派除了老子之外,还有庄周,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其学说被称为“老庄学说。”

庄周是战国中期宋国蒙人,其祖上系楚国贵族,后因楚国动乱,迁至宋国。庄周自幼静思好学,崇尚老子的道家之学。随着庄周学识的不断长进,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被人们尊称为“庄子”。

庄子的学问非常渊博,对当时各派学术都有研究,并形成他自己的看法。他的代表作品有《庄子》,也称《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为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集,其中的《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名篇,尤为后世传诵。

庄子超常想象和变幻莫测的寓言故事,构成了庄子特有奇特的想象世界。他的文笔变化多端,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它和《周易》、《老子》并称为“三玄”。

冲虚真人列子与《列子》

战国时期,郑国圃田有位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的人名叫列御寇,他曾师从老子弟子尹喜、著名隐士壶丘子、老商氏和支伯高子。由于他学问渊博,道德高尚,一心清静修道,被人们尊称为列子。

一次,一位列国使者入郑拜访列子时,他发现这位自己仰慕的有道之士,竟然经常在饿肚皮的情况下,埋头搞学问。于是,使者便跟郑国的宰相郑子阳说:“你治理的国家一派兴旺景象,而像列子这样一位有道之人,在你的国家却生活得如此贫困,是不是因为你不喜欢像他这样贤达的士人?”

郑子阳听得使者这么一说,他认为自己怠慢了有道之人,便马上派官吏给列子送去10车米粟。列子虽然穷得经常吃不饱饭,但却婉言谢绝了郑子阳送来的米粟。

列子妻子看着可以接济自家的米粟就这样被列子拒之门外,不免有点埋怨丈夫。待郑子阳派来的官吏离开后,她对列子说道:“我听说,有道之人的妻子儿女都能够跟着她丈夫享受到安逸欢乐,可是如今我们明明已经在忍饥挨饿,你却仍然将宰相好心赠送给我们的食物拒绝了。你这样做,难道是命中注定我们要跟随你过苦日子吗?”

列子笑着对妻子说:“郑子阳先生并没有真正地了解我,只听到别人谈论我便派人送东西给我,说明他是个轻信别人的人。假若有一天他再听到别人说我不好,那么,他也会在不了解真实情况下怪罪于我。这就是我之所以不愿意接受他恩惠的真正原因。”

果然,没过多久,郑国发生了变乱,郑子阳在变乱中被杀,郑子阳的党众也被牵连致死。列子因为没有接受郑子阳的恩惠而得以安然无恙。

当时,因为战争频繁,人们为了保护自己宝贵的生命,纷纷学习“贵生”之道。一次,列子的弟子严恢向列子请教如何做才能保住自身。列子对严恢说:“你如果懂得怎样保持落后,我就可以和你谈怎样保住自身了。”

严恢不解地说:“保持落后就能保住自身吗?请老师赐教。”列子说:“回头看看你的影子,就知道了。”聪明的严恢回过头看一下自己的影子,马上便明白了老师的意思,对老师说:“我明白了。身体弯曲,影子便弯曲;身体正直,影子便正直。影子的弯曲与正直是随身体而变化的,根源不在影子自身;自己的屈曲与伸直是随外物而变化的,根源不在我自己。这就叫保持落后却处于前列。”

列子与老子、庄子是道家思想的3个主要代表人物。列子的道家思想主张清静无为,后被道教尊奉为“冲虚真人”。

庄子在他所著的《庄子》中有许多关于列子的传说,比如列子曾向壶丘子林和老商氏学过气功,而《逍遥游》中把他描绘成为神仙,庄子写道:

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意思是说,列子乘风飞行,飘然轻巧,15天后才返回。他对于寻求幸福的事,从来没有急急忙忙追求的样子。

传说当列子潜心修道时,御风而行,常在立春之日乘风游八荒,在立秋之日返回住所“风穴”。这些记载虽然夸张,但也间接反映了列子道家学问的精深和列子超然物外的道家风范。

列子学说主要是养生术,因为他不大关心政治,认为政治事务与政治斗争,以及一切改造社会和改造自然的努力都有碍于养生。在这方面,列子与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有明显区别,而比较接近于庄子。

列子一生安于贫寒,不求名利,不进官场,隐居郑地40年,潜心著述20篇,约10万多字。

《列子》是列子、列子弟子以及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全书8篇,140章,由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组成。书中共有神话、寓言故事102个,《黄帝篇》中有19个,《周穆王篇》中有11个,《说符篇》中有30个。这些神话、寓言故事和哲理散文,篇篇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列子》的每篇文字,不论长短,都自成系统,各有主题,反映睿智和哲理,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列子》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典籍,属于诸家学派著作,是一部能开启人们心智,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智慧的智慧之书。

经学家王弼与玄学

魏晋时期,山阳郡有一个王姓家里添了一个男丁,取名叫王弼。王弼家世显赫,他的曾外祖父是东汉末号称“八俊”之一、身为荆州牧的刘表;六世祖是东汉时名高天下的王龚,官至太尉,位列“三公”;五世祖刘畅为汉末“八俊”之一,官至司空,亦列“三公”;父亲王业,官至谒者仆射;继祖王粲为“建安七子”之首,是有名的文豪。

王弼生在这样世代书香之家,自幼受到知识熏陶,自然得益不少。少年王弼不仅从小学习、研讨儒、道,常有独到的见解,而且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少年。

王弼知识丰富,能说会道,思想敏锐而深刻。他不追求文章辞藻,却有真知灼见。从10多岁开始,他就特别喜欢老子的学说。

老子的无为思想、思辩哲学,庄子的汪洋恣肆,通脱善辩,对少年王弼都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所以,王弼喜欢游乐于山水之间,大自然广宽的天地陶冶出他旷达的性格。音乐之美又使他超拔于自然之外。深思敏察的王弼,从中增长了不少见识,扩大了眼界。

后来,年轻的王弼面对享有盛名的玄学家何晏,竟毫无忌讳地把自己注《老子》的主要思想讲给了何晏听。

王弼说,世界的本体是“无”,是“万物之宗”,“无”能生“有”。他把老子所说的“道”也用“无”来解释。他认为“道”就是“无”,所以,“无”或者说“道”是生成宇宙万物的本体,是万物之宗。“道”和“无”能生成万物,这谁也不能叫出它具体名称来,只能意会而已。

王弼又借用古代“五行”的学说,而赋予它新的意义,他说:“天生五物,无物为用。”五物又称五材,即金本水火土,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五种基本物质,是“有形”的东西,与生成万物的“无”是矛盾的。所以,有形的五物依靠“无”才能发挥作用,产生万物。

王弼的高谈阔论,令学识渊博的何晏也感到震惊,并深深佩服他的见解。

王弼结合新时代特点,利用儒家经学传统的影响,把自己的思想体系巧妙地贯串在注文之中。他写了很多著作,据史载,有《老子注》、《老子指略》、《周易注》、《周易略例》、《论语释疑》、《王弼集》5卷。这些著作,打破了汉以来僵化的思维模式,可说是追求思想解放的先锋。

王弼以儒道兼采、以道为主,创立了魏晋玄学的思想体系,对儒学研究的转变起了功不可灭的积极作用。他不仅在魏晋时期的哲学、经学、思想界占领导地位,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影响到文学创作及佛道两教在内的宗教界。

后世文学方面的玄言诗、山水诗及田园诗,也与王弼的玄学思想和崇尚自然有关。而宋明理学则是在王弼重义理、善思辩的基础上发展的结果。

郭象的独化论与玄学

在西晋中后期,一些清谈名士借“任自然”来作掩护,且美其名曰“通达”、“体道”。这种情况严重地腐蚀了门阀士族地主阶级,危及封建名教规范,以至直接影响到门阀士族的政治统治。当时的一些有见识的玄学家,便对这种情况提出了批评。

当时的大学者郭象不赞成把名教与自然对立起来的理论,认为名教完全合于人的自然本性,人的本性的自然发挥也一定符合名教。在此之后,郭象进一步从理论上重新把名教与自然调和统一了起来。

其实郭象在年纪还小的时候,就展现出很高的才华,十几岁的时候,不但已经读完《老子》、《庄子》等古书,而且还能一口气背诵出来。由于他知识非常丰富,而且他喜欢把知识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里,在跟别人谈论的时候,他提出的见解不但比别人深刻,而且还能够将各种道理说得很清楚,因此在社会上很有声望,一些清谈名士都很推崇他。

后来,随着郭象的名声愈来愈大,朝廷便派人请他做官。郭象推辞不掉只好答应,当上了黄门侍郎。随后郭象又被东海王司马越所招揽,任命为太傅主簿,深得司马越赏识和重用。

对于当时清谈名士“任自然”的主张,西晋著名哲学家裴頠在他所著的《崇有论》,揭露放任自然、崇尚虚无给社会政治、经济和风俗带来的严重危害,并从理论上用以有为本批判以无为本,提倡有为,否定无为,推崇名教,排斥自然。

针对哲学家裴頠以名教为本的观点,郭象提出了一套“济有者皆有”的“崇有论”体系。

郭象认为,仁义等道德规范就在人的本性之中,而且物各有性,而“性各有分”。一切贵贱高下等级,都是“天理自然”,“天性所受”,人们如果“各安其天性”,则名教的秩序就自然安定了。他提出名教即自然,自然即名教的主张,构成了一套即本即末,本末一体的“独化论”体系。

郭象“独化论”的中心理论是,天地间一切事物都是独自生成变化的。万物没有一个统一的根源或共同的根据,万物之间也没有任何的资助或转化关系。所以他说:

凡得之者,外不资于道,内不由于己,掘然自得而独化也。万物虽聚而共成乎天,而皆历然莫不独见矣。

郭象反对王弼等把“无”说成是统摄天地万物生成、变化的共同本体的理论,声称“无既无矣,则不能生有”,“不能生物”。他进一步明确指出:“上知造物无物,下知有物之自造”、“自生”、“自得”、“自尔”等等。独化论充分肯定“物皆自然”,反对造物主,否定“有生于无”等观念。

郭象是融合儒道的玄学家,其哲学有两个重要独特的名词,一个是“独化”,一个是“玄冥”。

“冥内而游外”就是儒道融合的结合,其主要特征是,在个体学说中容纳了群体精神,在个人精神境界中包含了道德内容。这在理论上似乎矛盾,因为“玄冥之境”是一种超是非超善恶的精神境界,而伦理道德是有是非善恶的。

为了使其学说能够适应伦理社会的需要,郭象作出了很大妥协,他修订了老庄的自然无为说,他把体现社会伦理关系的仁义之性看成是存在的重要方式。这样一来,“玄冥之境”实际上包含了道德境界的内容,虽然从其“冥合玄同”的绝对意义上说,亦可说是超道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