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空中支援

  • 舱门打开,警报响起,飞机准确到达茂县县城正上方,瞅准云层撕开的那道缝隙,第一批7人在李振波带领下从5000米高空一跃而下。
  • 张秦猛然提起变距杆,直升机长啸一声,竭尽全力摇晃着上升,机轮与高压线擦肩而过,呼啸着再次钻进蓝天。
  • 6月1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作出批示:我们要学习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为夺取抗震救灾全面胜利而努力奋斗。

直升机架起空中通道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发生。

16时起,总参陆航部作战值班室,就开始24小时全程监控和掌握一线陆航部队抗震救灾情况。

灾情严重,陆路、水路均被堵死,地面部队很难在短时间内赶赴震中;天空连降暴雨,云层极低,救灾物资很难精确投送到受灾群众手中,危重伤员无法及时转运出山。

13日晚,总参谋部下达了紧急命令:

动用陆军航空兵部队,实施垂直机降。

14日上午,首批直升机在震中汶川县降落,新华社记者徐壮志用携带的海事卫星电话设备,发回了汶川县城的第一张图片。

当晚,总参陆航部部长马湘生,连夜组织各主要业务部门召开紧急短会,部署具体任务,提出明确要求。

随后,从总部、军区、集团军各级陆航机关,到各陆航团的每一个机组;从作战训练部门到政工、装备、后勤各部门;从大西北到中原腹地、东南沿海各地域,全军陆航部队每一名官兵都迅速行动起来。

15日早晨,陆航部部长马湘生带领业务机关参谋人员紧急奔赴成都,参加了成都军区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工作,统一组织协调全军各陆航团近百架直升机的救灾行动。

同日,总参谋部决定,再次在全军范围内,向灾区调集70架直升机驰援救灾行动。参加救援行动的军用直升机已经达到了120多架。

此时,来自全军各个单位的直升机轰鸣着向成都地区云集。中国军队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直升机行动,在大西南展开。

在地震发生的当天,陆航团就派出两架直升机直飞汶川。

这是一次非常危险的航行。接近汶川时,如注的暴雨,厚黑的浓云根本不可能降落。

指挥员命令机组重新调整航线,直升机迅速爬高了近2000米,仍然飞不出云区,舷窗外只有白茫茫的一片。汶川县城处于大山谷底,地形十分复杂,稍有不慎就会机毁人亡。

两个机组强行向前摸索飞行了10多公里,仍然见不到一丝光亮,只好遗憾地结束了当天的勘察飞行。但他们带回的都江堰的资料,为组织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

13日,两架直升机再次冒雨起飞,在雨雾中向汶川飞去。到了汶川上空,依然是能见度低,依然是找不到降落点,但陆航官兵并没有放弃。他们明白,一箱箱灾区群众急需的食品、通信设备等救灾物资已运抵凤凰山机场,承载着受灾群众的热切盼望。

稍晚,参加任务的10多架直升机再次腾空而起,在巨大的轰鸣声中,向灾情严重的北川、青川、绵竹等县市飞去。

刘黎华机组在崇山峻岭中反复穿梭。刚刚翻过一座山头,不远处又出现了另一座更高的山,几乎就在眼前。机长刘黎华猛蹬舵,直升机贴着山坡转向峡谷。大家捏了一把汗。

目的地绵竹金花镇,平整的地方都搭起了帐篷,各种线路纵横交错,既不能空投,更不能空降。

3分钟后,机组果断决定在一空旷农田实施空降。直升机稳稳降落,三分之一的轮胎陷入了地下。机械师童伟和孙宏高抓起一件件物品小心地推下机舱。

5分钟,200多件急需的救灾食品投放完毕,飞机返航。

14日,太阳露出了笑脸,8时52分,两架“黑鹰”从山谷中破雾而出,降落在震中汶川县映秀镇镇外的空地上。2000多名已经在废墟中苦苦煎熬了30小时的受灾群众欢呼起来,泪水模糊了人们的眼睛。

743号长机在副团长李翔的带领下,率先冲入云端,将军区司令部一支13人的应急通信分队机降汶川。

通信参谋王凯在牛脑寨山顶,用卫星电话向军区指挥部汇报:

据目测,汶川县城三分之一房屋倒塌,急需救援。

这是与世隔绝40多个小时后,“孤岛”汶川向世界发出的声音。

此后,应急通信基站紧急建立,虽然信号覆盖面和信道宽度有限,但已经可以保障同期徒步进入汶川的抢险部队同指挥部的联系。

这一天,空降兵也成功实现了空降。当美丽的伞花绽放在汶川上空时,带给大山深处的灾区人民无限希望。

这一天,满载救援物资的飞机接二连三地起飞。汶川、茂县、理县、映秀……一天超过80架次的大密度飞行,开辟出一个个通往重灾区的空中桥梁。

药品、食品、救援人员……通过空中桥梁源源不断地运进灾区;压伤、摔伤的各类伤员争分夺秒地被运了出去,使灾情得以迅速缓解。

至16日24时,直升机已经累计向灾区空投、机降救灾物资743吨,运出灾民和伤员559人。

从16日起,救援工作由映秀等震中地区向周边偏僻山区深入发展。卧龙、耿达、银杏……每一个边远小镇都回荡着直升机的轰鸣声,一支支救援队伍被直升机输送到灾区的四面八方。

救援部队在直升机的协助下,驻进四川全部40个重灾区的405个村社。

由于灾区情况紧急,空运任务繁重,机组人员每天的飞行时间都远远大于平时,有的机组一天要飞8到12个小时。

在道路中断、时间紧急的情况,只有他们才能给受灾群众带来希望!

侦察探明灾情,空运空投物资,转送救援人员和伤员,灵活机动的直升机,成为维系灾区与外界的仅存的空中生命线上桥梁。因此,直升机也被灾区各族群众称为“吉祥鸟”。

成功空降地震灾区

2008年5月14日,空降兵也成功实现了空降,带给大山深处的灾区人民无限希望。

5月13日凌晨,空降兵某部接到命令:

准备在与外界断绝联系的震中灾区茂县实施伞降,掌握情况,反馈信息,开辟空降空投场地。

空降兵立即从特种大队和有关单位抽调100名精兵强将组成战斗分队,连夜准备,赶往武汉机场登机。

出发前,人人都写了请战书、决心书,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遗书”。他们知道,此去危机重重,生死难卜……

担负这次跳伞飞行任务的是航空兵某师谢昌强机组。领受任务后,谢昌强立即带领机组成员认真研究空降航线。

从汶川到茂县沿岷江而上,是一条长约30公里的狭长山谷,如一条巨龙蜿蜒盘亘。峡谷两侧山峰林立,海拔高度几乎都在4000米左右,右侧的狮子王山高5300多米。机组确定空降点选在茂县县城的西南方,航线采用沿岷江而上,伞降高度计划保持在5000米。

13日8时57分,载着跳伞分队116人的飞机从武汉起飞,直奔茂县。

半小时后,飞机飞临三峡上空,此时云层越来越厚,舱内越来越暗,飞机越来越颠簸。为减轻颠簸,飞机继续爬升,在8300米高度冲出云层。

进入灾区空域,天气更加恶劣。乌云密布,中雨不休。前方不时有浓积云出现,谢昌强小心翼翼地操纵飞机躲避绕行。

天上的浓积云犹如海上的冰山,一旦进入,难免“泰坦尼克号”类的悲剧。

9时55分,飞机进入汶川上空,开始穿云下降。7000米,6500米,6200米……天气能见度极差,翼下是连绵的高山,高度不敢再降。

方位显示已到茂县上空,下面模糊一片,目视无法确认。测风测雨雷达扫描仪上显示的回波越来越强烈,雨点打在座舱玻璃上“啪啪”作响,飞机出现重度结冰。谢昌强立即打开加温电门,启动除冰装置,但抵御不了每秒6毫米以上的结冰速度,一会儿工夫,座舱玻璃上的雨刷结成了粗大的冰柱。

在这种情况下,指挥员毅然决定开启舱门,准备跳伞。然而由于结冰严重,舱门开了一半就开不动了,已经无法完全开启。舱门一开,气温骤降,气压骤减,氧气急缺,寒气扑面,血脉贲张,呼吸困难,极度不适,有3名战士即刻晕厥。

因跳伞条件完全不具备,飞机又可能随时出现意外,无奈只好返航,着陆成都太平寺机场。

当时,午饭送来,官兵们难过得吃不下去。跳伞分队官兵心头像压了一座山。

压力最大的,是空军副司令员景文春。地震发生之后,许其亮司令员派他火速赶往成都,组建并指挥空军。与他前后脚赶到成都的邓昌友政委,吩咐他坐镇指挥所,统管空运、空投、空降等全部事宜。邓政委与空降兵官兵一道,上了抢险救灾第一线。

指挥伞兵小分队空降灾区,成了全国上上下下关注的一个焦点。偏偏天不作美,出师不利。

党中央和军委领导的决心,全国人民的期望,说到底,是与外界隔绝的灾区父老乡亲的生命,在急切地盼着勇士们凌空一跃。

景文春找来空降兵领导、跳伞分队负责人和机组成员,周密研究,制订出3套方案。为更有把握,火速从部队驻地调来更便于人工操作的翼型伞。

14日,雨大致停住,仍断断续续。气象部门报告:中午时分,天气有好转的趋势。

10时30分,景文春命令跳伞分队戎装登机,严阵以待,自己带领空降兵某部姚恒斌副军长、空军司令部作战部副部长、通信处处长,登上一架高空侦察机,亲自上去侦察天气。

此时,大片大片的云层覆盖在茂县上空,高空侦察机在云层之上一圈一圈地盘旋。

11时20分许,天眼微睁,云层撕开一条缝,下面正好是茂县县城。景副司令果断下达命令,载着伞降小分队的飞机立即起飞。

11时35分,飞机飞临茂县上空,高度5000米。

机舱内,精心挑选的15名官兵背负伞包,一字排开,这15位空降勇士是:李振波、王军伟、李志宝、殷远、郭龙帅、李亚军、赵海东、赵四方、雷志胜、刘文辉、王磊、余亚宾、任涛、李玉山、向海波。

靠近机舱门的第一人,是48岁的空降兵研究所所长李振波大校。这位空降兵的专业骨干、技术权威,跳过4种机型、6种伞型、9种地形,担任过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等中国首批航天员的伞训教练,素质全面,经验丰富。

其他14人,每人跳伞都在100次以上。其中一个名叫任涛的战士,家在地震重灾区德阳,祖母遇难,岳母重伤,他默默无语,积极请战。他觉得,只有竭尽全力,抢救和亲人一样受难的受灾群众,心中的伤痛才能稍得缓释……

11时47分,舱门打开,警报响起,飞机准确到达茂县县城正上方,瞅准云层撕开的那道缝隙,第一批7人在李振波带领下从5000米高空一跃而下。

飞机盘旋一圈后,第二批8人于12时08分跳离机舱。几分钟后,翻滚的云雾就将这道开裂的云缝完全合拢……

15勇士凌空一跳,是空降兵部队组建以来首次在抢险救灾中实施伞降,创造了我军在无地面引导、无地面标识、无气象资料情况下高空跳伞的历史纪录。

第一个跳出机舱的李振波,主伞没有打开。他迅速冷静地飞掉主伞,打开备份伞,凭着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娴熟的操作技巧,第一个安全落地,立即引导随后跳下的战友向自己集结。

15人迅速完成集结,马上找到县委书记、县长,探明情况,迅速向指挥部汇报,同时立即开设空投场地。

根据上级指令,小分队在随后七天六夜的时间里,徒步行军,查看灾情,翻山越岭,风餐露宿。

他们在崇山峻岭中穿行220多公里,走过茂县、汶川两个县7个乡55个村庄,在第一时间向指挥部报告了当地灾情,还协助当地民众抢险救灾,指挥、引导机降、空投20多次,为直升机选定8个降落点……

5月20日18时,15勇士回到营地,受到部队战友和当地群众的夹道欢迎。看到他们干裂的嘴唇、满脚的血泡,人们不禁潸然泪下。

陆航团冒险执行任务

2008年5月17日2时15分,广东某陆航团接陆航部抗震救灾指挥小组命令:

迅速做好飞行准备,参加四川省什邡市红白镇和绵竹市金花镇、清平镇、汉旺镇15个架次物资投放和抢送伤员任务。

汶川、什邡、绵竹这些重灾区,很多山峰都在海拔4000米以上,最低投放点也不低于海拔1500米,跨山高压线多,平地上的电线密如蛛网,不可预知的安全隐患非常多。

17日8时05分,陆航团6架直升机从邛崃机场起飞,急速飞往抢险目标空域。

进入空域后,直升机只能降低高度,顺着深山峡谷飞行。以公路和河流为参照物,几乎是贴着峡谷在往前“钻”,就像是开车穿行在盘山公路上一样。

直升机在能见度不足500米的条件下飞行40分钟后,随着目标区域越来越近,能见度也越来越低。外面雾蒙蒙一片,灾区地形地貌难以辨认,根本不具备投放条件。机组只好原路返航。

10时30分,机组又接到抗震救灾指挥部命令:

继续执行小木岭飞行任务。

大家提着帽子就爬上了直升机。此时,他们就一个信念,这一次一定要完成任务。

12时15分,气象条件刚刚好转,6架直升机再次起飞。

14时10分,直升机第二次进入清平乡。

大山连绵起伏,山峰直插云霄,小木岭位于深山之中,地面救援人员根本无法到达。直升机沿着峡谷飞行,窄窄的峡谷不足百米,高压线横穿峡谷,到处都是。

张秦驾驶长机在前开路,僚机赵志军操纵直升机。两架直升机先后进入。满载食品、药品的直升机如同在急流中的两叶小舟,上下颠簸。

山上浓雾弥漫,云雾跟山峰混在一起,分不清哪是山,哪是云雾,能见度不足200米。

14时35分,直升机剧烈抖动起来,驾驶舱警告灯闪亮,显示地平仪坡度过大,直升机自动驾驶仪坡度通道故障,直升机操纵难度增大、稳定性变差。

机长陆航团副参谋长张秦紧握驾驶杆,降低前飞的速度,稳定直升机。眼前白茫茫一片,机上气氛异常紧张,白的是云、暗的是山,看不到前边的峡谷,就像在黑暗中摸索前行。

“高压线,提升高度!”突然领航员惊声喊道。

张秦也立即看见两根高压线直冲过来,眼看就要撞上。

“拉起来!快!”张秦大喊一声。

猛然提起变距杆,直升机长啸一声,竭尽全力摇晃着上升,机轮与高压线擦肩而过,呼啸着再次钻进蓝天。

回头望去,两根横跨峡谷上空的高压线有1800多米高,很难发现,黑色的电线杆像棵树,非常隐蔽。

汗水顿时浸湿了张秦和所有机组人员的衣背。

返不返航?

不能!灾区受困群众还在急切地盼望着解放军来解救他们,不能返航!

张秦再次调整了飞行状态。

“注意,注意,我们再次降低高度。注意读数。”

“高度1500米,1300米……”

“找到目标。”

“准备投放。”

顿时,三四吨食物和饮用水迅速从机舱投入峡谷。巨大的轰鸣声吸引着众多的老百姓从深山里奔跑出来,向张秦他们的机组摆动着感激的手势。张秦看着他们,顿时觉得一种感动传遍全身。整个机组也同样向群众们摆着手。

“我们还会再来的。”

当日,陆航团共飞行了12个架次,投送了4吨生活物资,并及时运回了7名重伤病员。

晚上的例行飞行总结会后,让团长李波无法入睡。第一次飞行,副参谋长机组差点撞上高压线,造成机毁人亡的重大飞行事故。这说明飞行员对该地地形还没有研究得更深更透。整个晚上,他都在对着地形图研究分析地形地貌的特点。

5月18日清晨的天空透亮了,一抺阳光眼看着从天边染上来。

这是个好天气。李波凭本能就知道这天是个好天气。

“大家迅速各就各位。”

装束完毕,所有机组人员全部上了机场,在直升机旁严阵以待了。

果然没一会儿,指挥部命令:

绵竹市清平乡800名职工群众困在3000米山中,连续6天6夜没有吃的,生命已达到了极限,情况十分紧急。

当地地形十分复杂,是直升机空中飞行的最大障碍,但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大家急呀,生命的救援是所有等待中最让人着急的。

“我们773机组请战。”

“团长,我去吧。”

“我昨天飞过小木岭。我熟悉那里的地形,我去!”副参谋长张秦道。

团长李波看着这些纷纷请战的飞行机组:“谁都急。我们从飞机舷窗看到灾区被地震夷为平地时,我们每个机组成员都震撼无比,唯一的想法就是多救人。但不能盲目蛮干,这是飞行。”

李波道:“这一趟我和张副参谋长带两个机组执行任务,其他同志待命。”

满载着救灾物资的两架直升机在巨大的轰鸣声中再次起飞。

直升机在多弯山陡、险象环生的峡谷中飞行,四周高峰耸立,几乎要贴着山体飞行。

“团长,请注意飞行高度,请注意飞行高度。”

再次跨过那条高压线时,李波回头看了一下,沉着地一压驾驶杆,飞机一头钻进深谷中。

沿着峡谷搜索目标。

小木岭目标小、没有明显标识物,空中极难发现。直升机在峡谷盘旋了几周。没有人,也没有可供参考的目标区。

人呢?李波有点急,拉起直升机在山峰转了两圈,还没有什么发现。难道这一趟又要无功而返?

忽然领航员叫道:“团长,你看前面有烟。”

森林深处不远的山顶上冒着一股青烟。那是灾区群众点燃的火焰,为直升机提供目标方位。

李波拉起飞机开始接近目标:“注意高度读数。”

“高度2800米。”

“高度3100米。”

……

直升机在高海拔地区执行任务时,由于空气密度小,直升机发动机的加速性能变差,旋翼拉力减小,不但载重量会随之减小,而且直升机的操纵性能也会随之变差。

直升机慢慢上升,靠近目标。

很快,直升机已经到达实用功率的最大值了,随着巨大的发动机轰鸣声,飞机开始有点颤抖。

事实上,机组人员谁都清楚,现在直升机上是满载飞行。在装机的时候,大伙恨不得把所有的东西都装上飞机,可现在物资重量已成为高海拔悬停的最大的致命伤。

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

李波锁紧眉头,黑红的国字脸上肌肉绷得很紧。握着驾驶杆的手在努力地减少抖动。低头看下去,目标点山势陡峭,坡度有70多度,并无空旷的地域实施空投。

3000多个小时的飞行经验告诉他,这个地方下不去,去以后就可能拉不起来了。

“再转一圈。继续寻找可供投放的目标点。”李波拉起了飞机。

侧头看着下面,仿佛都能看到老百姓绝望的眼神。李波的心一颤,拉起操纵杆飞机盘旋一圈后,再次接近目标点。

“高度?”

“高度3000米。”

“高度2900米。”

……

“团长,要高空无地效悬停?!”

机组人员都看出了团长的意图,不由得攥紧了拳头。

装载物资的直升机高空悬停意味着什么?大家都知道,直升机悬停是使十几吨重的飞机停在半空,完成相关作战保障任务,这叫地效悬停。因为是有空气压缩力反馈,才能有力支撑飞机稳住。这种武装运输直升机的最大悬停高度为3000米。

但在海拔如此之高的崇山峻岭之上,而且空气密度小,也就意味着直升机的功率在下降,而且没有空气压力反馈给直升机,峡谷的气流、参差的树木、迫近的陡壁……任何小小的闪失,都会酿成机毁人亡的惨剧,其中的危险性可想而知。现在直升机要悬停的海拔高度就在3000米,是该型直升机悬停的极限。

这不但对直升机的极限是一种挑战,对飞行技术更是一种考验。

没有人说话,只有巨大的飞机轰鸣声。

李波紧握驾驶杆,调整姿态,操纵直升机,一点一点接近目标。

“高度2980米。”

“高度2950米。”

受气流影响,悬崖近在咫尺,飞机开始抖动的频率越来越大,稍有不慎,直升机的旋翼就会碰到山崖。

“高度2920米。”

“高度2900米。”

“10米!”

领航员终于报出了飞机的离地距离。

直升机在海拔2900米的斜山坡上离地的距离只有10米了!

巨大的气流让群山和树木都为之震撼、低头。

“快,投放物资。”

李团长操纵着直升机,悬停高度控制却足足有10分钟之久,机舱内1.5吨生活物品和药品被迅速投入了目标区。

接着第二架悬停。

当两架直升机将3吨物资全部投送完毕、拉起返航的时候,乡亲们举起手的欢呼声,与直升机的轰鸣声融汇在一起。

在这条充满危险的空中通道上,是这些勇敢机智的飞行员们架起了灾区人民的生命通道、希望通道,为救护灾区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灾区见证陆航团英雄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级特大地震。

震后3分钟,成都军区某陆航团启动应急预案。

震后5分钟,全体官兵在机场集结完毕。

震后15分钟,所有飞机进入待飞状态。

震后118分钟,接到起飞命令,两架直升机紧急起航,飞向汶川……

此时,地震扬起的尘土,弥漫了天空。蒙蒙细雨中,都江堰市上空的能见度不足300米。特级飞行员、副团长姜广伟,一级飞行员、参谋长杨磊兵分两路,在都江堰市和紫坪铺水库上空来回盘旋。

街道上挤满了避难的群众,城市面目全非……没有时间悲痛,机组人员迅速拍下一张张灾情图片。

都江堰市的灾情被迅速查明:市区大片房屋倒塌,紫坪铺水库大坝安然无恙。

随后,姜广伟多次试图深入汶川,终因山区余震不断,尘土漫天,气流紊乱,能见度不足200米而被迫返航。

强烈的地震造成山体大面积滑坡,通往山区的公路上到处都是塌方,超过70%的路面损坏,桥梁全部被毁。接连两天的大雨更是雪上加霜,一个个重灾区与外界失去联系,成为“生命孤岛”。

5月13日,滂沱大雨中,陆航团紧急起飞直升机28架次,迅速查明了北川、青川、绵竹等大部分地区的灾情,为上级正确判断、迅速决策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5月14日,在参谋长杨磊的带领下,3架直升机同时飞向汶川。在余震引发的紊乱气流和不足200米的能见度中,他们第6次向震中发起突击!

9时6分,直升机在高山深谷中左旋右转,终于成功到达汶川县城上空,迅速上报了当地的灾情:“汶川还在!”

大角度避开山峰、超低空穿越高压线……杨磊成功地将直升机降落在一个不足50平方米的河滩上。

至此,通向所有受灾县城和重灾乡镇的“空中走廊”被全部打通。

在北川、在映秀、在汶川、在青川……救援部队行进受阻,救灾物资送不进去,危重伤员救不出来,数十万群众受困深山。

直升机,成为受灾群众心中唯一的希望!

厚厚的云层中,见不到一丝光亮,直升机在浓密的雾霭中艰难飞行。突然,前方云层出现了一丝裂缝,直升机一跃而下……

5月14日7时48分,杨磊巧妙利用云层中的间隙,驾机成功穿越山区上空厚厚的云层,首次成功降落震中映秀。

直升机平常只能运送12名伤员。看着伤员们焦急的眼神,杨磊绕着机舱,反复调整,一次就运走了17名重伤员。

当天,飞行员们连续机降50多架次,运走了近百名生命垂危的伤员。到16日傍晚,映秀镇300多名重伤员被全部转运。

几乎每一个小时,飞行员们都能接到同样的任务:

抢运伤员,抢救生命。

几乎每一次飞行,飞行员们都尽可能地多拉几个伤员,多抢救几个生命。

川西高原崇山峻岭间,一条条通向“孤岛”的“生命通道”在空中延伸。直升机,成为灾区群众心目中“希望的神鹰”,成为“吉祥鸟”。

直升机的轰鸣中,生命的奇迹不断延续……

被埋在废墟下179小时的映秀湾电厂职工马元江,被救援部队救出后,由于现场医疗条件所限,生命危在旦夕。

此时,拥有5800多飞行小时的特级飞行员邱光华,率领机组紧急起飞,在第一时间将马元江转运成都。经过医院及时抢救,马元江度过危险期。

与马元江一样,在废墟下被掩埋超过100小时被抢救出来,通过这个陆航团紧急空运而创造生命奇迹的就有9人。

这片满目疮痍的土地上,有无数热切仰望的眼睛。哪里有生命需要抢救,哪里就有“神鹰”矫健的身影。

情况紧急!汶川县银杏乡附近发现一个70多人的老年旅行团被困峡谷。老人们的平均年龄70岁,地震当天已有10人不幸遇难,40人受伤,幸存者奄奄一息。

峡谷周围高山林立、山头上高压线密布,飞行难度很大。陆航团接到通知后连夜制订飞行计划,果断决定,直升机在卫星定位导航指引下,低空穿越峡谷搜索遇险老人。

第二天一早,装备处长郑军带领最有经验的机组直飞峡谷,冒险将直升机降落在一片布满乱石的河滩上。老人们得救了!

郑军说:“在那种条件下着陆,平时想都不敢想,但为了救人,我们别无选择。”

向村寨进军!从5月17日开始,救灾部队官兵开始翻越重重大山,进村入户,不漏过一个村寨、一户群众,在灾区每一个角落进行“地毯式”搜救。

地震发生已几天了,可仅映秀镇附近就有58个偏僻的乡镇和村寨还没有救援部队到达。这个陆航团所在的集团军军长许勇毅然下令,陆航团的直升机采取“蛙跳式跃进”,穿越高山峡谷,将救援部队投送到每一个乡村。

越高山、穿峡谷、钻云层……这是中国陆航部队组建22年来,在执行同一急难险重任务中,集中动用直升机架次最多的一次,也是飞行环境和气象条件最为复杂的一次。

可是,要将世界直升机作战领域最先进的“蛙跳战术”首次应用到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救援中,陆航官兵们需要的不仅是勇气,更是智慧。

10支地面突击队迅速成立,突击队的使命是在深山中紧急开辟10个直升机机降场,为空中救援打开通路。

银杏、卧龙、耿达、草坡、陶关……每一个偏远村镇都回荡着直升机的轰鸣声,一支支救援队伍被直升机输送到灾区的四面八方。

食品、药品……源源不断地运进每一个村寨。5月19日下午,直升机飞临三江镇河坝村,将1吨多的救援物资送到缺衣少食的当地460多名群众手中。

村长刘安友走上前来紧紧握住机组人员的手:

地震之后,村里的房子都垮了,出村的路也全被堵死了,要不是你们来了,我们实在撑不下去了。

雄鹰的飞行没有终点……

因地震导致山体滑坡而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储水量已达上亿立方米,成为悬在下游数十万受灾群众头顶的一柄利剑。水位,还在以每小时12厘米的速度急速上涨,情况危急!

水利专家急于实地勘察,但由于地势复杂,一连几天直升机也没能成功着陆。

艰巨的任务再次赋予陆航团。5月20日上午,当姜广伟驾机运送水利专家飞临唐家山堰塞湖上空时,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原来,地震完全改变了当地地貌,到处是大大小小的土丘,如果强行机降,直升机旋翼极可能与土丘发生剧烈碰撞,从而导致机毁人亡!

姜广伟驾机在湖畔上空反复盘旋。半个小时后,终于发现距地面五六米高的地方,有一个巴掌大的土丘。他把直升机悬停在空中,打开右侧舱门,缓缓向土丘靠拢。就在直升机贴近土丘的瞬间,专家们从悬空的直升机跳上土丘……

险情被迅速查明。

事后,专家们对姜广伟说:“你开直升机,就像好莱坞大片一样惊险!”

5月26日上午,姜广伟带领5架直升机再度飞往唐家山堰塞湖。此时的唐家山危险已迫在眉睫。他们的任务是,不惜一切代价,在堰塞湖上空建起一条“绿色空中通道”,把抢险人员和装备及时输送到最危险的地段。

第二天,消息传来,直升机成功将抢险人员、装备输送到位。唐家山堰塞湖排险工程顺利施工……

“不忘人民养育恩,为了人民敢献身”,是陆航团官兵们向祖国和人民许下的诺言。

团长余志荣家在汶川龙溪羌族乡,地震后父母兄妹等7名亲人生死不明。每天驾机从家乡上空飞过,望着已成瓦砾的家园,余志荣都强忍着不让自己的泪水流下。

陆航团里,和余志荣一样,家在灾区的官兵有86名。就是这些官兵,共同担负起了解放军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直升机空运救援行动。

灾情紧急,空运任务繁重,机组人员每天的飞行时间远远大于平时。有的机组一天要飞8到12个小时,而按条令规定,他们每天的飞行强度在6小时以内。

但是,只要祖国召唤,只要人民需要,就没有什么能阻挡雄鹰飞翔的翅膀。

参谋长杨磊驾机前往理县接运几名孕妇。快接近目的地时,山口突然刮起阵阵大风,飞机摇摇晃晃。

“我死死纂住操纵杆,降了下去。”杨磊说,“这样的天候状况我完全可以选择返航。但这次,我们多飞一次就能多拉几个伤员,哪怕只多拉一个也值得冒险。”

每次从灾区飞回,每名官兵都会带回一大把受灾群众向外地亲友报告平安的“亲情纸条”。陆航团全团的官兵帮助打电话、报平安。陆航团把这些信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一一公布。

亲情,在更大的空间得以传递……

5月的最后一天,这个黑色的月份又被涂上了一层阴影。

“734!734!……”

5月31日15时后,汶川上空急切传出这样的呼叫。

“不要动,看下航向!”几分钟前,陆航团的塔台上听到这个声音后,“734”机组的通信信号就消失了。

留下这最后声音的,是51岁的机长、羌族特级飞行员邱光华。

5月31日14时56分,在执行抗震救灾任务中,成都军区某陆航团的邱光华机组,在驾机执行运送第三军医大学防疫专家到理县的任务返回途中,在汶川县映秀镇附近,因峡谷中局部气候瞬间变化,突遇低云大雾和强气流不幸失事,5名机组人员壮烈牺牲。

在失事的这架直升机上,除了机长邱光华外,其他机组成员还有:27岁的飞行员李月、46岁空中机械师王怀远和28岁的陈林,以及23岁的二级士官张鹏。

在陆航团,谁也不相信邱光华机组会发生意外。

51岁的机长邱光华是我国培养的第一代少数民族飞行员,有着5800小时的飞行经历。仅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就飞行63架次,飞遍了所有重灾区。

邱光华的家乡,就在受灾最重地区之一的茂县,他6次飞过家乡上空。一次抢运伤员时,机降点距他家不足800米,在等待升空的间隙,他仍然没有回家。只是嘱咐弟弟照顾好年过80多岁的双亲,就又驾机升空了。

邱光华和机组人员一起,运送救灾物资25.8吨,运送救援人员87人,转移受灾群众234人。这个英雄机组把对亲人的爱,融入到了对灾区群众的爱中。雄鹰一样的5位勇士,永远融入了川西北的青山之中。

地震灾区的天空,见证了成都军区某陆航团官兵对灾区人民群众的一片赤诚。每一次起飞,他们都在把希望送给别人;每一次降落,都有生命得到抢救,而危险却留给了自己……

至6月10日,他们共紧急飞行1848架次,飞行1542小时,抢运伤员1126人,转运群众2171人,运送救灾物资619吨,创造了我军陆航史上超强度、超气象规定飞行的最新纪录。

6月10日,胡锦涛专门作出批示:

成都军区某陆航团的同志们急中央之所急,办受灾群众之所需,不畏艰险,不怕牺牲,顽强奋斗,为抗震救灾作出了突出贡献。我们要学习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为夺取抗震救灾全面胜利而努力奋斗。

6月14日,胡锦涛签署命令,授予成都军区某陆航团“抗震救灾英雄陆航团”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