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海绝地求生路
探险队一路前行
1914年8月8日,当皇家南极探险队驶离英格兰的普利茅斯港时,恰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沙克尔顿的船是一艘三桅木船,它能够经受冰的撞击,船名叫“北极星”,这是挪威最有名的造船厂建造的,造船的木料是栎木、枞木以及绿心奥寇梯木,都是十分坚实的木头,需用特殊工具才能加工。沙克尔顿将船重新命名为“坚忍”号。
“坚忍”号一路向南驶去,探险队最后的停泊港是南乔治亚岛,这是不列颠帝国在亚南极区的一个荒凉的前哨,只有少量的挪威人住在那儿。离开南乔治亚岛后,“坚忍”号扬帆驶向威德尔海,这是毗邻南极洲的有大量流冰群出没的危险海域。在六个多星期里,“坚忍”号一直沿着漂着冰群的海路航行。
探险船只被冻结在海中
1915年1月18日,探险队距最后的目的地还剩大约160千米的路程时,大片流冰群包围了船,急剧下降的温度使海水结冰,结果将船周围的冰块冻结成一体,“坚忍”号被卡住了。一些船员是来自皇家海军的职业水手,一些是曾在北大西洋的酷寒中工作过的粗犷的拖网渔民,还有一些是刚从剑桥大学毕业的学生,他们是作为科学家参加探险的。沙克尔顿很失望,简直是到了悲伤的程度。他已年届40岁,筹划此次远征耗去了他的大量精力,欧洲正忙于一场大战,往后很难再有这样的探险机会了。沙克尔顿下令在冰上扎营。冰海上的营盘成了大伙的新家,食物从半沉没的“坚忍”号上打捞了上来。南半球正值夏季,气温升到了1℃,半融化的松软的积雪使行走变得十分困难,大家的衣服总是湿乎乎的,然而每晚气温骤降又把湿透的帐篷和衣服冻得硬邦邦的。他们的主食是企鹅加海豹,海豹的脂肪成了唯一的燃料。
暂时的避风港湾
至4月份,营盘下面的冰开裂了,沙克尔顿命令三艘救生船下水。28个人带着基本的口粮和露营设备挤上了小船。气温降至零下10℃,海浪倾泻在毫无遮掩的小船上,他们连防水服装也没有。夜以继日,时而穿过漂着流冰群的危险海域,时而穿过大洋上的惊涛骇浪,每艘船的舵手都奋力控制着航向,其余的人则拼命舀出船中的水。船太小,难以在劲风中把握,在几次改变方向后,沙克尔顿下令朝正北方挺进,背靠大风驶向一块小小的陆地——大象岛。
直到4月15日,救生船终于在大象岛陡峭的悬崖下起伏颠簸,接着就开始了登陆。可是他们很快就发现,在这个被上帝遗弃的、风雪横扫的荒岛上根本无法生存。
“凯尔德”号出发寻找救援
沙克尔顿带上最大的救生船“凯尔德”号,以及几名精干的船员,驶过南大西洋上最危险的海路,前往南乔治亚岛上的捕鲸站去求救。
从出发后的第二天起,“凯尔德”号便陷入了困境。在连续17天的航行中,有10天碰上8级至10级的大风。但是“凯尔德”号依然固执地、机械地穿过一切狂风激浪,他们坚持做饭,坚持将舱里的积水舀出去,坚持扬帆、落帆,并始终把握着方向。
5月10日夜晚,沙克尔顿率领他的小分队用尽最后的力气,终于使“凯尔德”号冲上了南乔治亚岛满是沙砾的海滩。如果走海路,最近的捕鲸站在240多千米的地方,这对于破烂不堪的船只和筋疲力尽的船员来说,实在是太遥远了。
于是沙克尔顿决定,由他率领两名队员径直穿过南乔治亚岛的内陆前往斯特姆尼斯湾的捕鲸站。他们翻过横卧在面前的陡峻山岩,滑下又长又陡的雪坡。
清晨6时30分,沙克尔顿觉得他听见了汽笛声。在7时整,他们果然听见了汽笛声。此时此刻,他们才确信自己成功了。这些挪威捕鲸人完全被吓呆了,他们热情地接待了这几个落难者。1916年8月30日,智利政府为帮助沙克尔顿,便将一艘小型钢壳拖船拨给他使用。在经历了近20个月的流浪与磨难后,沙克尔顿竟没有丢掉一个人,真是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