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让船舶驶入大都城

大都的城市变迁,亦有一段历史。早在金朝初期,金主完颜亮贞元元年

(1153 年)从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之南白城)迁来燕京,作为首都, 称为中都大兴府。北方蒙古族进入中原,忽必烈于中统元年 12 月曾进驻燕京的近郊,以后又在燕京“分立省部”,并于至元元年改燕京为中都,在旧城东北陆续营建新都。至元 4 年,正式迁都新城;至元 9 年,又改中都为大都。大都的规模宏大,名副其实地成为全国政治、经济的中心。但美中不足的是,

它的水源问题一直未得到彻底的解决。

金朝的中都故址,原是古代蓟城;那时是将辽代的南京析津府加以扩建而成。金建都后,封建统治阶级为了满足其生活享受,于建造宫苑园林时, 曾考虑到用水的需要。同时,为了维持其宠大的统治机构,每年要从它统治的华北平原地区输送粮食到京师,水运问题也得认真考虑。北京地区在地理构造上三面环山,犹如海湾,称为北京湾。它的地形,从西部山区逐渐向东倾斜下降。地区的降水量甚是充沛,可又缺少天然的大河和湖泊,所以地下渗积水颇为丰富,而地面上却缺乏适当的水系可资利用。

金代,曾把今莲花河水通入凉水河的中间一段,截引入城,历经宫苑园囿之间,解决了皇宫的用水问题。但皇室贵族的挥霍,封建统治机构的开支与军队的维持,主要都靠搜括的粮食。每年许多万吨粮食,车载船运,输送进京,在当时的条件下,当然唯有水运最称省便。可是,从南方来的粮食, 即古代称为漕粮或漕米的,其水路运输——称为漕运,只能到达潞县(通州)。因为从地形来看,通州以南,靠华北水系可以把粮食集中到今天津附近;天津到通州一段,已是逆流而上了。再从通州到中都,路程虽不太长,仅有 50

里,却根本没有天然河道。况且中都的地势,相对说比通州大约高出 20 米, 平均有将近 1‰的坡度。这坡度又不太匀称,有的地方坡势较平缓,有的处所又较陡峭。如果开凿一条人工运河,潞水的水是无法倒引上流的。

金大定 10 年(1170 年)曾有人从梁山(今石景山)北面麻峪村凿开芦沟河东岸,挖出一条人工河,引到中都城北的护城河,再向东注入通州城东的潞河(今白河),但开成以后,由于“地势高峻,水性浑浊”,激流冲毁堤岸,泥沙淤塞河床,终于毫无用处。郭守敬曾在中统 3 年和至元 2 年曾两次提出整治方案,想加以复活的正是这条废河;可惜均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当时中都北面有个小湖,地有潜流导致涌泉,它就是现今紫竹院公园中那个湖泊。从那里发源引出一条小河,名叫高梁河。古代高梁河流经中都东北郊一带的湖泊,即今积水潭同什刹海,又东南向注入今凉水河中游。金初, 就曾在中都城北护城河处开凿一条河渠,直往通州潞水上游,大抵在今北运河尽端接连温榆河处。它的水源则是拦截高梁河水而来。高梁河南段就在这个时候断流。这条古高梁河,有些地方现在还留有残迹。例如,今日北京西直门北面的河上有一座高梁桥,桥北的道路叫高梁桥路。从桥下到紫竹院公园的一段河流,现在称南长河的,就是古时的高梁河。还有,从左安门向东南,经十里河而南,若隐若现地依稀有一条大约 40 米宽的河床故道,大致即古高梁河下游断流后的遗迹。

高梁河水来源有限,难以供给开河渠所需的流量。于是有人把脑筋动到小湖西北 15 里的一座小山脚下另一个小湖泊。这小山就是现在万寿山,山下小湖即是今昆明湖的前身。在金代,这小山和小湖叫什么,现已不为人所知, 仅知到元代,被称为瓮山和瓮山泊。湖西二里还有玉泉山。这些山的山脚下都有泉水,一起汇入这个小湖。它在那时还未经开浚,湖面比现今要小得多。大体就在金代这个时候,在这小湖与紫竹院之间,穿过今万泉庄东南的一片高地,用人工开辟了一条引水渠道,将玉泉山附近的一带泉水,引入了紫竹院小湖。这即为今昆明湖通向紫竹院的长河。它增添了高梁河的水源,增加了新开河渠的水量,使之畅流到通州。由于沿河一路设闸,当时人们就将这条河称做“闸河”。这大概是在金迁都来燕京不久的天德年间(1149—1152) 前后一段时期。可是即使这样,对于漕运来说,水量还嫌不足。再有,自通

州而上,地峻而水不留,其势易浅,不免时有淤阻,船不能行驶,十多年后, 金世宗大定年间(1161—1190 年),这条河就湮塞不通了。于是只好改用车运,从陆路送粮到中都。

又过了 30 余年,已是金章宗泰和年间(1201—1208 年),13 世纪初了, 又有人重新开挖疏通这条运河,用以通船。在金室避蒙古兵进迫而再迁都到汴京开封之前的短短 10 年中,又恢复了水运。水量不足终是一个关键问题, 再加逆水行舟,一路过闸,虽然通航,粮船抵通州后,要花十几天的时间才能返回京城。平均每天,船只能行驶三里多一点,还须征发大量民夫沿岸拉纤,其艰苦也是不难想象的。随着金室于贞祐 2 年(1214 年)南迁,不久, 蒙古军攻下中都,燕京废置,漕运停止,闸河又告堵塞。

半个世纪后,到了至元 26 年(1289 年),大都的城郭,宫室和园沼等建设,都已接近完成。因为新城移到了中都东北,莲花池附近的水,已退到城外,宫廷用水,改由金大宁宫旁边的积水潭来供应。那时的积水潭,比今日的积水潭加什刹海还要大许多。当时还曾开浚扩大湖面,起造琼华岛,形成了今北海与中南海的前身,并仿汉唐旧制,起名叫做太液池,建设了一片宫苑园林。新兴建的皇城,就是以这片园林为基点,规划经营而成。这一来高梁河也被圈入城内。

京都内居住的人口相当多,加上大批贵族、官员和吏卒等,需要消费大量的粮食。中统年间(1260—1263 年)及至元初期,漕运数量不多,矛盾还不太突出,但已经是个问题了。

原来,新城兴筑以来,以积水潭到太液池大片的水,很需充足的水源。斜穿城中的高梁河,虽主要是为了满足皇宫用水,同时也担负着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用水的供应,当然显得紧张。那时曾开挖过一条起自玉泉山麓、从西直门南水门引入城内的专用河渠。这条河在城中的那段,现在虽然已不复存在,但 1965 年时,通过钻探,发现它在城内系经过一条弯曲的路线,在皇城西南角通过护城河,再引入太液池与皇城的南部。这条河叫金水河,专供皇宫使用,金水桥的名字恐怕与此有关。现在从玉泉山流经昆明湖南面注入长河的一段河道,还保留着旧名,叫“金河”,就是它的故迹。再往南一段已经泯灭无痕了。天安门前的外金水河是它的延伸,也是沿用旧称。这么一来, 高梁河上游在紫竹院北一段的金新开河,水源便减少很多,并由此影响到下游的水量。这就是为什么有前述郭守敬两个整治方案的提出了。

全国统一后,元代的版图和统治机构都远比金朝大许多,对漕粮的依赖, 也远超前代。史籍记载说:大都“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至元中期以后,每年粮食需用量以数 10 万石激增至 100 数 10 万

石。至元 27 年(1290 年)竟高达 159 万余石。为此而造的船也越来越多,

甚至有一次造 3000 艘。这些粮食基本上都是从江南浙西路(今长江,钱塘江三角洲一带)等地经海运或经隋代开凿的南运河连接到北运河运来大都的。为了河运方便,还在今山东、河北开了不少新渠。象最大的会通河,从须城、寿张、东昌到临清,再转入御河,规模相当大。至元 20 年(1283 年)开始在上海造船,从平江(今江苏省苏州)的刘家港(今江苏太仓浏河)海运到渤海湾的直沽(今天津市内海河上狮子林桥西端旧三汊口附近),再转往通州。海运比较便捷,运输量不断上升。至元 25 年(1288 年),甚至分成两个漕运司机构,一个管河运,一个管海运。但一到通州集中后,就得沿用金代中期的老办法,起岸装车,从旱路运入京城。每年要运输那么多粮食,前

面曾说起过,需要配备大量的车辆、牲畜和夫役,而秋季阴雨连绵之时,古代的路上更是泥泞难行,因此,驴马倒毙,役夫病亡,费用太大。而且,粮食却还总是难于及时送进都城,粮食供应不足,带来好多问题。矛盾这样尖锐,除了浚治南北大运河并扩充海运外,如何妥善解决从通州到大都这 50 里的运输,便是一个至关重要而且极其突出的问题了。至元 17 年(1280 年) 2 月,就当新历初稿完成时,元世祖忽必烈曾发 3000 侍卫军亲自去疏通旧运河粮道,试图使旧道通航,这说明粮运问题很严重,而忽必烈又是非常的重视,这事已牵涉到封建统治阶级的命脉,所以至元 28 年(1291 年)又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这次的契机,倒是为了上都开平府的供粮而引起的。忽必烈虽建设了大都,每年仍有一定的时间去到他的老根据地上都,住上一段时间。主要是为避暑,往往“4 月行幸,9 月始还”。这时的上都,“北控沙漠,南屏燕蓟”, 既是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内地通往大漠的岭北行省的交通枢纽。当时,城郭宫室,早已建就,礼仪制度,亦都颁定。它不但有整套的衙署军戍,繁盛的商肆作坊,而且忽必烈每次到来,还要带上一大批随从官员。元初,官员并无俸禄,中统年间(1260—1263 年)逐步定了百官工薪制度以来, 到至元 22、23 两年,又重新颁布了一套俸给条件。大小官员每月发给钞票若干贯及禄米若干石。例如都水监这种中级官员,月俸就定为银 2 锭 25 两(1

锭为 50 两),发钞 53 贯(两贯相当于 1 两白银),米六石。除了大量军士如宿卫、扈从、看守、巡逻等等以及当地镇戍军以外,还有为数众多的被征发役使的民夫工匠,食用耗费实在大得可观。据留传下来的记录,仅维持工匠微薄伙食的粮米一项,一年就需 15200 余石。何况上都又是一个大转运站。自中原向漠北输送的粮食、日用品等物资,都要先集运到上都。其中米粮一项,数量亦以万石计。

至元 28 年(1291 年),忽必烈正考虑如何解决从大都转运粮食到上都时,有人分别提出了两个不同的办法。一是想从永平(今河北卢龙)沿着滦河拉五、让船舶驶入大都城 - 图1挽舟,一路逾越山岭高地,溯流而上,直达上都。另一个则认为从芦沟河位于石景山的西北部的麻峪村地方起,可以循河辗转通向接近上都的荨麻林。他们说的似乎有道理,忽必烈就命他们各自亲去踏勘一番,看看究竟如何。他又想到了精通水利的郭守敬,命他就近参加第二条线路的勘定。

关于第一条线路,由上都路总管姚演率领员工疏浚五、让船舶驶入大都城 - 图2河,造船试航。他们只行驶到半途,就发觉河道确实无法通航,只好作罢。至于第二条路线, 郭守敬他们乘坐的船只,行了一程被河中的砂石滩所阻,亦通不过去。于是他们都回道来到上都汇报,两种方案都行不通只好放弃。这次郭守敬偕行到上都,他已经 61 岁了。见了忽必烈,凭着他的见识和对水利事业的关注,他

对如何兴办水利,另外提出了 11 个工程项目。其中主要的一项,就是关于那

时最伤脑筋的打通通州到大都的粮运河工程。郭守敬在大都已工作了将近 30 年了,关于地理,水文情况自然更加熟悉和清楚了。在总结前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深思熟虑与实地勘测,他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更周密的规划。

他的设想是这样的:离大都不远,昌平县东南的神山(今凤凰山)脚下, 有较大的泉水,名叫白浮泉(今龙泉)。把这股泉水先引向西流,沿西山东麓折而向南,汇入瓮山泊。再从瓮山泊出发经原有的高梁河上游(今长河), 从义和门(今西直门)北的西城墙下流进大都城,蓄入积水潭,尔后再从积

水潭引水南流,沿皇城东城墙出南水门,注入已废弃的金代运粮闸河,一直东下流往通州。地势相差过大的地方,可以设闸门调节。这样,一条新整修的河道就可与原有水系联接起来,南来的粮船就能直抵大都城了。

正在着急的忽必烈看了郭守敬的奏章,大为高兴,说:这事应该赶快办起来!于是这年 12 月重新设立了都水监机构。规定它执掌“治河渠并堤防、水利、桥梁、闸堰之事”。早年的都水监只有六名主要官员,这时扩大为八名,高源任都水监。次年正月初,忽必烈又派郭守敬以太史令原职,兼职主管都水监事务。治河工程开工那天,忽必烈为了突出他对浚治运粮河工程的重视,特地命令自丞相以下的所有百官统统都到工地去参加劳动,作为倡导。这些高官厚禄的人,对治河工程和劳动,原是什么也不懂,因此,忽必烈又规定一个个都要听郭守敬的指挥调度。由此可见这次工程对元朝封建统治的重要性,以及郭守敬在河工水利方面权威性了。

这次重新整治运粮河,从水源的开导到河床、闸坝的浚挖、设置,整个工程的经过大致犹如下述:

首先针对原由高梁河引入闸河的水量不敷航运所需,必须另找较丰沛的新水源这一关键,郭守敬在沿西山一带的天然泉水水源中,找到了大都西北相距六十里的昌平县东南白浮村神山脚下的白浮泉,水量比较充足。新水源找到后,他在规划中为什么不东南向把水径直引往大都,而是先使水道西行, 再转而往南,然后折向东南到瓮山泊呢?设计这样一条迂回曲折的路线,原有两方面的作用。

一是北京西面的西山,自今妙峰山、香山、玉泉山至石景山、南山,一路上到处都有零股泉水和伏流。新开河道依山脚折向南行,昌平附近还有王家山泉、虎眼泉等,沿途又经县南的双塔河、孟村一亩泉、泄水河、萧家河及玉龙泉等处,可以拦截各处山泉,使水量更加充足。这些水又是较清澈的泉水,不至于很快地沉积泥沙,淤阻河身。

二是这样可以适合地形,使河床有较平缓的坡度。因为神山泉的标高, 按现今黄海零点起算,约在+60 米上下。大都城的西北,标高近于+50 米,高程相差十余米之多。城北南部则下降到略超过+40 米。近年来在北京西直门处,对元代和义门瓮城的发掘表明,地面标高古今稍有变易,但相差并不太大。如果新渠径直取道辟向大都,那末先要在短短的 20 里内,下降到标高低于+40 米的沙河河谷。然后又在中间上升到+50 米的高地,随即再下降到标高约为+40 米的清河河谷。而在抵达大都城以前,还得上升好几米,才能进城。这样的高低起伏,两处的河谷的高程甚至低于大都,不但水流难以导入都城, 而且会在中途沿两河河谷顺流东去,最后泄入榆水(今温榆河),大都城就落空了。

倘使河渠自神山先向西行,然后南下,渠水便可绕过比较复杂的河谷地形,大致沿着 50 米的等高线平稳地一路顺流向南。中间局部台地地势稍高。瓮山附近的标高,亦是+50 米。而且汇集了山旁的泉水,水量增加,下段的渠道,便可利用原有的河身。所以,兜了这么一个圈子,可以较有把握地保证运粮河和大都给水工程所需的水量。

由于西山山坡相当陡,有好几处在短短的几里路之内,便向东下降 30—

40 米,郭守敬为此特地在 60 多里长的渠道东岸,修筑了一条土堤,一些由此东流的小河都被阻断,以便引水入渠,而不沿原有的溪涧横流注向东的榆水。这条堤堰,叫做白浮堰。

先前,整个金代,闸河水源始终未能得到圆满解决。现在,从昌平白浮引水辗转南来,这个长期存在的难题终于很好地解决了。郭守敬为此还曾作过大面积的地形测量和长矩离的水平测量,而他在这方面也是很有经验。昌平到大都的引水工程中,毫无疑问他是作了包括高度在内的全面地形测量, 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的。不过,当时还缺乏长期降水量记录,也没有什么依日照与气候而变的蒸发量材料,以及随土质而定的渗积量的研究, 与地形等因素有关的径流量计算这一类近代水文测验资料,所以难于得到流速、流量与水位等方面的全部数据。郭守敬只能靠实地踏勘和丰富的经验, 作出判断。

这条河从神山到通州高丽庄,总长 164.5 里。全部工程,一共动员了兵

士、工匠及囚犯 20 000 余人,用了 285 万个工日,耗费钱钞 152 万锭及粮食

38700 石。施工时间花了一年半。终于在至元 30 年(1293 年)秋天竣工。

下段 50 多里长的运粮河,它不象白浮村至大都西城前那一段平稳。其实,河道在进城之前的坡度变化已较大,而从大都到通州,按现代所测的地形,地面高度下降有 20 米左右,不利行船。为了便于通航和调节水流,从紫竹院进大都城这一段起,郭守敬按地形地貌变化及水位落差,每隔若干里, 设置一道闸坝,闸坝上有放船进出的通道口,口的两端装有能上升下降的机构,一启一闭,两相配合,调整中间部分的水位,便可放行船只。从高丽庄到大都城下文明门处,大致十里一闸,共设闸坝 7 处。城内及积水潭西和义

和门以上到紫竹院,又设闸坎三处,共有闸坝 10 处。有的地方设闸两座或三

座,连同增设,共有闸坝 24 座。施工期间,运粮河上建设水闸的地方,往往掘出数十年前韩立所置闸门残留的砖木,闸坝地点的选择,前后不谋而合, 使工地上的员工都情不自禁地感叹佩服。

从东便门到通州,河上还修建了 20 座桥梁,便利来往的行人。出东便门

5 里多,横跨河上的是大通桥,为南北交通要道。那附近有大通闸,就是原来的藉东闸,俗称二闸。这个地方清流萦回,繁花茂树,景物宜人。明清两代以来,成为北京居民泛舟游览的胜地之一。

至元 30 年(1293 年)8 月,工程全线完工。海运同河运两路粮船,顺利地一直驶进大都城,云集在湖水浩瀚的积水潭。原先陆运的颠沛困顿,耗工费财,从此可以避免了。那时候的积水潭,与今积水潭及什刹海相比,面积还要大得多,一眼望去,“汪洋如海”,大都人习惯称它为海子。完成没多久,忽必烈从上都回大都来,路过积水潭,只见湖中进进出出挤满南方来的粮船,船尾紧挨着船头,这情景,使他心中有说不尽的欢喜,于是给这个运河起名为“通惠河”,并赐给郭守敬 12500 缗钱钞,命郭守敬仍以太史令原职兼提调通惠河漕运之事。

通惠河开成后,不光漕运粮食大为省便,而且促进了南北物资交流,有益于人民生活。尽管忽必烈的目的只为了满足其财政所需,但客观上它对社会经济与生产发展,也起一定的作用。通惠河的名称,从此一直沿用到今天。由于其后数百年的人事沧桑,现在的通惠河只通到北京火车站东面的护城河凸角上。其中填没的建国门附近明清古观象台前面的泡子河,即是古通惠的一段残迹。

本来郭守敬还打算过,在海子南端的澄清闸东面,挖渠接通北坝河,并在丽正门(今天安门前面)西边设闸调节水位,使船只得在城墙四周宽广的护城河内环绕往来。这个设想虽对发展大都水路交通很有利,但可能跟皇室

的切身利害关系不大,忽必烈就没有重视和采用。不过,今天我们可以看出, 郭守敬对待河工水利事业是多么认真负责,精益求精。

这条新河修成,虽然给粮运带来了便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西山的水都被拦截,清河与沙河等东流水,有的因此而断流,进榆河的水就更少了。流入大都西南方浑河的水也被截阻掉相当一部分。白河、榆河、浑河这三条大河,合流后称做潞水,素来通行舟船,也是京东、南两路漕运的通路。由于北部的水源减少,河水低浅,天旱时节京东地区的粮运就不能畅通。通州北面有几处粮仓,常因为水浅,增加了储运困难。

更主要的问题是,自神山至瓮山这一段引水渠,大致与西山山脚平行, 雨季时,承受着山上大面积泻下的雨水。沿渠虽有专职人员守护,然雨水特大的年月,山洪骤涨,稍一疏忽,河身与堤堰,不免要遭冲毁。据记载,后来的大德 7 年(1303 年)6 月,一连十天昼夜降雨,终致大水漫流堤上,冲决了水口,大德 11 年(1307 年) 3 月,这条河堤,又被冲毁 30 余里。以后还发生过几次这样的事故。到了元代后期,朝政朽败,国势衰微,权贵豪势与各处寺观,又纷纷私下挖开堤堰,放水灌溉私田园圃,致令水流大减,妨碍漕运,甚至发展到皇帝亲自下旨,严禁偷决渠水,来保证下游水量。

至元 31 年(1294 年),郭守敬就凭着他在天文历算法,河工水利上的巨大业绩,而升任昭文馆大学士。这是元代一个级别较高但无实职的工作, 授给汉族文职官员的虚衔,带有荣誉性。郭守敬就同当初的张文谦相访,以昭文馆大学士的身份知太史院事,原则上领导太史院的天文历法工作。就在这年,80 岁的忽必烈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