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训练教学
- 为了推行“郭兴福教学法”,雷达营研究了一套以郭兴福为榜样的科学方法,教练通讯有线新兵。
- 武文宠由于在全军比赛取得了好成绩,被从邢台雷达站调到团部指挥连报到,接受新的战斗任务,援越抗美。
- 雷达团领导说:“雷达连大搞军民共建,不仅训练了一个能执行战斗任务的雷达民兵排,而且发现并培养了部队自己的干部,这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运用郭兴福教学法
1964年1月3日,中央军委发布关于全军学习郭兴福教学方法的指示:
各军区,各军兵种,各院校,各总部:
现将叶剑英同志参观郭兴福教学方法现场表演后给军委的报告转发给你们。军委同意叶剑英同志的报告。全军应当立即行动起来,掀起一个学习郭兴福教学方法的运动。在一定意义上说,宣传郭兴福教学方法的规模,大体上要像宣传学雷锋、学好八连一样,要反复宣传,使它深入人心,引起全军广泛的密切的注意。
郭兴福教学方法,不单是包括一个军事训练问题,还包括政治思想工作问题,还包括作风问题,也还包括群众路线问题。这是我军传统练兵方法的继承和发扬。我们应当抓住这个典型在全军推广,以使军委关于军事训练的方针、原则、方法进一步落到实处,使我们的军事训练工作练出更能过硬的真本事来,做出更大更扎实的成绩来。
军委相信,只要全军共同努力,掀起一个学习郭兴福教学方法的广泛深入的群众运动,全军就一定会出现更多更好的新的“郭兴福”;一定会出现一批各军区、各军兵种、各院校各行各业自己的“郭兴福”;一定能够把我军的训练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郭兴福是十二军三十四师一〇〇团二连副连长。60年代初,郭兴福在单兵和班进攻的战术训练中爱动脑筋,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法,战士们的练兵热情极高,效果显著。
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王必成指示军训部战术训练处处长于通智、参谋巴忠倓去十二军进行实地考察。
他们到一〇〇团二连训练现场观看郭兴福的“单兵进攻战术作业”的训练表演后,认为很有推广价值。返回南京后,于通智和巴忠倓向王必成作了汇报。
王必成立即决定在南京步校召开由各军作训处长参加的现场会,让郭兴福带领他的教学班现场表演。
经现场观摩,王必成对郭兴福教学法给予高度评价,并要求各单位认真学习和推广。
从此,南京军区部队迅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训练热潮,战术训练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广州、沈阳、武汉军区还特地邀请郭兴福和他的教学班进行汇报表演。
1961年初,李德生军长召集会议时说:“现在军委训练方针、原则和要求都非常明确,但训练方法不改革,就难以落实。我们的任务是过河,没有桥和船就过不去,解决好训练方法问题,就像解决过河的桥和船。”
随后,李德生来到郭兴福所在的某团二连蹲点。
战士们在训练区山坡上挖了几条堑壕,里面插着几个稻草绑的草靶,权当做“敌人”。
堑壕正前方70米开外,十来个战士一字儿摆开。他们刚做完利用地形地物、敌火下运动等战术,现在来到堑壕下面训练冲击动作。
队列前面,站着一个一米八出头的彪形大汉,虎头熊腰,黝黑的脸孔,洪钟般的声音,腰间挂着手枪,腰皮带上插着一面小红旗,手里端着步枪。
他发话了:“上面我讲了冲击动作‘勇’、‘猛’、‘准’的要领,现在来讲‘狠’字。”
他用手向前一指:“堑壕里面就是敌人,我们对敌人要不要狠?”
战士们异口同声回答:“要狠!”
李德生问身边随同的作训参谋:“那个指挥训练的是谁?”
作训参谋回答:“二连副,郭兴福。”
当晚,李德生与军师工作组研究决定,在这里进行训练改革试验。确定了军作训参谋宋文皋教班战术,师作训参谋吴亚东教单兵战术,郭兴福教小组战术,以期摸索和训练新的教学方法。
4月后,李德生召集军里所有参过战的营以上军事主官,以战场上的眼光来评判改革项目,对3个人的教学进行论证鉴定。
最后认定,郭兴福的小组战术教学改革比较成功。
还不放心的李德生又命令9个步兵团的团长各带一个班,与郭兴福带的小分队进行现场战术演练。
几番较量,郭兴福教学胜人一筹。
李德生表态:其他两个项目停下来,集中力量从单兵抓起,由郭兴福任教继续试验。
1962年夏天,顶着高温酷暑到部队调查训练改革情况的总参军训部郝云虹处长等,由李德生陪同观看了郭兴福的现场汇报作业。
郝云虹连声叫好,他并说:“比在北京看梅兰芳的戏还过瘾。我们走了许多部队,还从未见到过这样精采的战术作业,这项训练教学改革叫什么名字?”
是啊,教学方法出来了,叫什么?为了起个好名字,军、师、团各级动了不少脑筋,有的说叫基础教学法,又有的说叫单兵教学法,有的说:“孩子都生出来了,随便叫个什么名字都行。”
郝云虹沉思后风趣地说:“你们生了孩子,我给起个名,看看是否合适,就叫郭兴福教学法吧。”
为进一步推广郭兴福教学法,根据总参谋部指示,南京军区在江苏镇江八十一师驻地召开了有各军级单位尖子分队参加的战术技术汇报表演现场会。总参谋部和各军区、军事院校的有关领导现场观摩了训练表演。
叶剑英元帅亲临会场,他观看表演后兴奋地说:“郭兴福教学法不仅适合步兵,而且适合各军种、兵种和军事院校。”
会后,叶剑英向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呈送了专题报告,建议在全军推广郭兴福教学法。
罗总长并报军委:
我于十二月二十三日到南京,二十四日到镇江参加总参军训部召集的郭兴福教学方法现场表演会,看了郭兴福以及南京军区推广郭兴福教学方法以后所涌现出的许多优秀教练员和先进分队的八个课目的表演。
……
郭兴福教学方法是军委号召在全军学习毛主席著作,官兵掌握了军委正确的方针、原则以后必然的产物。
……
事实证明,一抓就灵,南京军区的训练工作从此活跃起来,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
其他军区亦相继要求郭兴福去表演和传授他的方法。这次现场会议就是为了适应这种形势的需要而召开的。
郭兴福的教学方法,是我军传统的练兵方法的继承和发扬,是领导培养、群众支持和他个人努力的结果。归纳起来,郭兴福教学方法有几个突出的特点:
第一,善于在教学中抓思想,充分调动战士练兵的积极性,并能够发扬教学民主,集中群众的智慧,实行官兵互教,评教评学;
第二,把练技术、练战术、练思想、练作风紧密结合在一起,把兵练得思想红、作风硬、技术精、战术活,而且身强力壮,一个个都像小老虎一样;
第三,采取由简到繁,由分到合,情况诱导,正误对比的方法,逐步加深认识,掌握要领;
第四,把言教与身教,苦练与巧练结合起来,使战士听不厌,百练不倦;
第五,严格要求,一丝不苟,谆谆善诱,耐心说服。
上述这些方法,不仅适合于部队,而且适合学校;不仅适合步兵,而且适合各军种、兵种。
……
总之,郭兴福教学方法已为广大群众所公认,自动要求学习郭兴福教学方法已自下而上的酝酿了很久,有几个军区已经正式作出了决定,条件已经成熟,建议军委发一个指示,在全军中加以推广,号召各军区,各军种、兵种,部队和学校及至民兵,结合本身的特点,学习郭兴福的教学方法,发扬我军传统的练兵方法,培养郭兴福式的教练员,借以掀起一个军事训练的高潮,进一步使军委有关训练方针、原则落到实处,大大提高训练的质量。
……
毛泽东看了报告后指出:
郭兴福教学法对人民解放军的练兵方法“不仅是继承,而且是发展”……叶剑英元帅找到了一个练兵的好方法。
当时,为了在雷达营更好地推行“郭兴福教学法”,雷达营研究了一套以郭兴福为榜样的科学方法,教练通讯有线新兵。
当时,雷达营运用的主要内容有:
一、把实际应用的雷达设备拆开,绘成分部的路线图,与实物对照讲课。特别是把雷达机零件全部拆散后,运用简明易懂的原理图和实物一个一个地比照讲解,让每一个新兵尽快地掌握雷达的构造和接收回波的原理知识,并在教员的指导下,让新兵亲手操作,把零部件按原理的顺序组合起来,使雷达能即刻投入使用。
二、按实战要求,如何在复杂的环境里合理地架设雷达并迅速安装好,而又不易使敌人发现,以及突然遭到破坏后又怎样去抢修雷达,学会既能保护自己又能圆满地完成任务,确保雷达搜索和引导畅通无阻。
由于这些方法简单实用,科学易懂,在现场表演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部队首长的表扬。
参加军事大比武
1964年,全军掀起军事大比武的高潮,武文宠作为当时空军雷达兵部队的一名有线通信兵,一方面担任战备值班任务,还要投入到全军大比武的活动中去。
通信兵们每天练习被复线路的登杆固定和地面敷设,线路故障、电话机故障的排除等。
武文宠由于经过了几年部队生活和战备训练,能熟练地掌握自己所担任的战斗任务,再加上一段时间的训练,技术就更为过硬,因此在全团的比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全团的军事比赛结束后,武文宠由于成绩好,就和老战友丁玲留在了团指挥连,一起参加训练,准备参加空军的大比武。
在这段时间的训练过程中,大家主要练习使脚扣怎样上杆的更快、三种无工具上杆、线路的固定与故障的排除。
三种无工具上杆,一是四肢攀登,二是用一根绳套,套在脚上进行上杆,三是用两手拿着皮带,一条腿蹬在杆上,两腿换登,一步一步地换着往上走。
无工具徒手攀登杆是新项目,大家从来就没有练过,所以练起来很困难,开始练的时候根本上不去,就更谈不上固定与故障的排除了。
当时没有教练员,大家全靠自己摸索着练习,也不知道手上扎了多少刺,从杆上掉下来多少回。
经过一段时间的苦练,大家基本上都掌握了这几种方法。几个月后,武文宠和丁玲参加了北京军区空军的有线大比武。
比赛项目只是知道有线路的架设、故障排除,还有永备线路拉线的方法,具体线路架设是地面的还是上杆的,都是什么样的杆,怎么个上法,他们都不知道。
有人进行比赛的时候,其他人都要回避,到比赛开始的时候才可以进入比赛场地。
比赛时是两人一组,互相配合完成任务,把被复线架设到这5根杆子上,其中,一根水泥杆是用脚扣,一根是用四肢攀登,还有一根是用绳套,另一根是什么东西都没有,最后一根杆子比较粗,而且前面用过的方法后面不允许用。
武文宠和丁玲把前面几根都很顺利地完成了,就是最后一根比较粗的杆子,用什么呢?
武文宠想了想,就只好用旁边的一根皮带了。
武文宠两手拿着皮带一兜一兜的,一步一步地往上走,这是最难的一根,而且还放在了最后。由于前面的比赛体力消耗很大,身体很快就没劲了,但他们还是鼓足劲,一定要上去,一定要好好地完成任务。
武文宠和丁玲明白,到了上边还必须要稳住,他们一步一步坚持着,终于成功了,顺利地完成了任务,获得了北京军区空军有线电比武第三名,并在全团给予通报嘉奖。
武文宠由于在全军比赛取得了好成绩,一年之后他被点名从邢台雷达站调到团部指挥连报到,接受新的战斗任务。
1964年10月份之后,武文宠他们从石家庄出发向柳州、崇左、宁明转移。
在每次的部队转移中,他们都要架设新的线路,尤其在广西,山、草、树木、水沟道路都比较多,而且高低不平,地形复杂,不像华北地区大平原。
在这种环境下架设线路困难很大,在多次的架设线路通过道路时,要把线路固定在路两旁的杆子上或者树上,架设起来难度比较大。
但是,由于他们在平时从难从严要求,从实战出发去练兵,尤其是全军大比武时练就了一套无工具上杆的本领,这时得到了发挥和应用。
武文宠和战友们根据不同的杆子和树木,就用不同的方法上杆固定架设线路。
线路如果出现故障,也是用四肢攀登法、绳套上杆法、皮带抖着杆子走杆法等等,就是不用什么登杆工具,手也能很快地上杆排除故障。
同时,在收放线路中,由于他们练就了一套不用“放线车”而用徒手“线球式”收放线的方法,在实路转移中如果碰到放线车或线车出了问题,他们就很快使用放线球式收放线,速度快,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大家在训练中,一直按照当时全军推广的郭兴福教学法进行训练,从难从严要求,从实战出发去训练,抓住实质性的训练内容,编成顺口溜,又好记又容易练。重点突出在一个“练”字上,掌握快,训练出了一套过硬的本领,在复杂条件下就能迅速圆满地完成任务。
进行文化大练兵
1952年,中央军委为适应我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开展了文化大练兵的热潮。
1959年,全军再一次掀起了文化大练兵的高潮。
同时,根据国防部长彭德怀的主张,要用5到10年的时间,在全军干部中普及高等教育。
总政治部对此做了全面规划和各项准备工作,一面编写出了有关课本,一面积极培训师资。
雷达部队团机关当时也没有几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干部,高中和初中程度占大多数,即使一些从雷达学校毕业的雷达排长和技师,也大致只能算中专水平。
所以团机关认为,在干部中普及高等教育,确实很有必要。
1959年10月,国庆节刚过,政治处领导通知黄永富参加高等数学师资集训。
黄永富说:“比我文化程度高的同志有很多,我不过是初中水平,将来要当高等数学老师,那怎么行?”
领导说:“有些同志工作上离不开,就是你还比较合适。这次是边望远团长提名让你去的,他知道你这几年来已经学过一些高中的数学课程。”
最后,黄永富还是服从组织决定,去参加了这次集训。
当时集训是在徐州空军第二速成中学内,由空军政治部组织了一个高等数学师资训练班。当时空军各师、团都派了人。
大家先后学习了高中代数、几何、微积分等。原定计划3个月,后来又延长了将近3个月,于1960年3月底才结业。
黄永富回团以后,他就接替了赵松坡任文教助理。
当时,部队上下学习文化的劲头很足,团部办有中学语文班,一些领导也在这个班里学习。各个连队也配有兼职文化教员,负责全连干部、战士的教学。
不久以后,《解放军报》发表了一篇中央警卫师一个干部写的《毛主席关怀警卫战士学文化》的报道,后来雷达团又通过四航校拿来一段报道的录音带,在团部和指挥连向大家播放。
大家看了报纸又听了录音,受到很大鼓舞,提高了学文化的积极性。
官兵们在服役期间,努力自学,不断提高政治、军事和技术素质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文化素质,而文化素质的提高又进一步促进了政治、军事和技术素质的提高。
训练民兵雷达兵
70年代初,为了响应毛泽东提出的“打人民战争”的号召,雷达兵第六团驻广西柳州拉堡镇雷达连为当地训练了一个雷达民兵排。
由于战备训练成绩突出,被空七军树为全军民兵训练的典型,并于1974年7月在那里召开了现场全。
当时空七军所有的团以上作战单位都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雷达民兵排现场进行了雷达的架设、撤收,并进行了掌握空中情况的实际操作表演。
雷达民兵排按雷达部队兵器架设、撤收的时限和要求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掌握空中情况的本领也达到了操纵员的水平。
对此,参加现场会的领导和全体人员给予热情的赞扬。
对于这件典型事例,空七军军务处长李士修当即写成材料并经空七军领导同意后上报了空军和总参谋部。
雷达第四司令部主要是军务股,对雷达民兵训练抓得很紧,下了很大的功夫。
军务股长周长顺和参谋陈德华经常去拉堡雷达连协助并指导雷达民兵训练,解决训练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地总结训练经验,上报空七军和广州军区空军。
当时,王大栋负责团里的行政管理和军务工作,民兵训练也在他的责任范围之内。因此,王大栋就经常去拉堡连帮助一起进行雷达民兵训练。
同时,王大栋还要做好连队与地方党政之间的协调工作。
由于他们做了大量的沟通工作,致使民兵训练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当时,对于搞好雷达民兵训练,部队表现得很积极,地方党政领导也非常支持。因此,他们才能共同抓出了一个典型。
毛泽东曾经说过: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到下谁能敌。
拉堡雷达连民兵训练的成功,正好验证了毛泽东这句话。
通过对雷达民兵排的训练,雷达连培养了部队自己的干部,提高了连队的训练能力和作战水平。
当时,担任雷达操纵班长的张维和主抓雷达民兵训练,他对管理和训练都具有一定的能力,并且很负责任,上进心也很强。
经过近两年的业余民兵训练,张维和把一个由男女若干民兵组成的雷达民兵排训练成了一个能执行雷达情报保障任务的队伍。
在雷达民兵训练中,部队也发现张维和是一个很好的干部苗子,军事政治、文化素质等方面都比较优秀,于是,连领导就按照正规的提干程序把张维和提为雷达排长。后来,张维调到团司令部担任作训参谋,接着又任雷达六团的参谋长、团长以及北京军区空军雷达处长,雷达二旅旅长。
雷达团领导说:“雷达连大搞军民共建,不仅训练了一个能执行战斗任务的雷达民兵排,而且发现并培养了部队自己的干部,这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