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化革新
居住在以本州、九州、四国和北海道四个大岛为主体的日本列岛上的大和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外来先进经验的民族。
举世公认,在大和民族的历史发展中,曾经历过两次有决定意义的重大变革。公元 6 世纪的大化革新和 19 世纪的明治维新,分别使日本社会完成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和从封建制向资本主义的过渡。
大化革新,作为日本历史上第一次意义深远的改革,至今仍为后人津津乐道。
公元 6 世纪,日本社会矛盾日趋激化。主要表现于部民制危机与贵族阶级内部矛盾加剧两方面。
部民制是当时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经济基础。这一制度渊源于大和国的“伴”制度,后又与朝鲜百济的“部司制”相结合,制辖涵盖从中央各部到各个具体生产部门。
部民的社会地位分三类:
一是奴隶型部民。包括国家部民中的罪犯、战俘,私有部民中的奴、婢, 及少数民族部民虾夷人、隼人等。
二是隶农型部民,包括大贵族的部民及王族的部民。 三是封户、封民及租佃主土地的农奴,属农奴型部民。
这三类部民的生活境况各不相同,其中奴隶型的部民生活最为凄惨,他们完全丧失人身自由,另外两类部民的生活状况虽比奴隶型部民要好一些, 但到 6 世纪时期,随着与大贵族矛盾的加剧,也不断采取各种形式反抗贵族统治。
据日本最早的历史书,用汉字编写的《日本书记》记载,他们有的逃亡, 有的抗拒负赋徭役,有的袭击屯仓田庄。“并大起之,不可止。”
统治阶级内部更是矛盾重重。不但地方贵族拥兵日重,而且中央掌权的权臣之间亦斗争激烈。
地方贵族借王权微弱之机,大肆兼并土地据地自强,壮大实力,527 年, 九州北部的地方豪族筑紫国造磐井发动兵变,曾一度危及中央政府。
中央贵族中的集权者葛城氏、苏我氏与大伴氏、物我氏间亦矛盾迭出, 斗争中苏我氏渐居上风,逐渐操纵了国家政权。
大和的中央政权,一直掌握在两大派系手中。这两派中的巨姓派如葛城氏、平群氏、苏我氏等,与另一派连姓贵族如大伴氏、物我氏等,积怨已久, 互相攻诘。
双方在斗争中都意识到皇权的重要。当时,虽然王室大权旁落,力单势孤,但仍是国家的精神领袖。所以,双方都明白,操纵了大和国君,就等于压倒了敌手,控制了全国。因此,围绕国君的废立问题,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531 年,执政的继体大王染病身死,在拥立国君的问题上,双方各不相让。几乎在苏我氏臣姓贵族拥立的钦明大王在金刺宫即位的同时,连姓贵族拥立的安闲大王也在勾金桥宫即位。双方互不承认,对抗达 6 年之久。
到公元 6 世纪中叶,其它各部相继衰落,只剩下臣姓的苏我氏与连姓的物我氏势力较大,苏我氏在斗争中消灭了物我氏,从此更专横跋扈,连国君也不放在眼里。
公元 588 年,崇峻大王即位,他深感自己不过是苏我氏群臣手中的傀儡, 日日闷闷不乐,一天他借题发挥,指着臣下上贡的野猪说,“什么时候才能去除我所嫌恶的人!”说罢无奈长叹一声。
苏我氏早已觉察到崇峻王的不满,而今风闻此事,更确认了崇峻王对自己的态度。先下手为强,他们派人暗暗杀死了崇峻王。
公元 592 年,苏我氏推举苏我马子的外甥女推古女王继承王位。推古女王于次年将政权移交圣德太子掌管。
当时的国际形势对日本触动很大,日本在朝鲜半岛的势力范围被强大起来的新罗收复,同时期的中国正进入隋唐繁荣时期。新罗进占任那,隋唐插手于朝鲜半岛争端,使日本在国际交往中陷于被动地位。没有强大统一的王权,势必难渡险关。
圣德太子很清楚这一点,但是他还不想与苏我氏决裂。所以,他推行了一系列温和的改革措施试图削弱世袭贵族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其中最重要的有两项,一是公元 603 年 12 月颁布的《冠位十二阶》,据官吏个人才能的高低,由朝廷来授予冠位。另一项是《十七条宪法》。在日本历史上首次完整地提出建立中央集权统治的政治纲领,为大化革新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但是,圣德太子仍幻想与苏我氏妥协,所以他的改革未触动部民制,也没有从根本上打击苏我氏的势力,苏我氏仍是天皇(圣德太子改革后,将大王改称天皇)的“太上皇”。
打倒苏我氏,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完成这一使命的核心人物是中大兄皇子和大臣中臣镰足。
中大兄皇子是个开明而有远大抱负的人,他早就对苏我氏专权愤愤不平,暗地里团结了一批反对苏我氏的朝臣,如苏我石川麻吕、大臣阿倍内麻吕、宫廷警卫佐伯子麻吕、稚犬养网田、海犬养胜麻吕等,都加入到反苏我氏的行列,他还暗地操练了一批精兵,以备意外。经过周密筹划,中大兄皇子决定在公元 645 年 6 月 12 日这天发动政变。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6 月 12 日终于来到了。这一天是朝鲜半岛上的三个国家新罗、百济、高句丽的使臣向日本皇极天皇进奉贡礼的日子,所以宫中彩灯高悬,鼓乐齐鸣, 歌伎翩翩,一派节日欢快景象。
按惯例,文武百官今天也来到朝廷,参加接见仪式。他们身着盛装,分立于皇宫两侧,静静等待皇极天皇驾临。
文武百官中最后走进来的是苏我虾夷与苏我入鹿父子。
只见走在前面的驼背老贼苏我虾夷,满脸阴沉,一幅高傲不倔的样子, 的确,他连天皇都不放在眼里,他还怕谁?他不是公然把自己的宅邸称为“皇宫”,把自己的儿子称为“皇子”吗?在皇宫中,天皇更是事无巨细都要征询他的意见,今天他踱着方步迈进皇宫,就是对天皇的“尊重”,平时,他上朝的日子可不像别的官员那样规则,高兴了就来,不高兴就不来。
紧跟在他后面的苏我入鹿则年轻气盛,难掩心底的喜悦。他还在想着刚才进入殿门的情景。
就在他来到殿门口的时候,一个貌若天仙、妩媚迷人的宫廷歌伎不小心撞到了他,慌忙娇滴滴地向他道歉。苏我入鹿对这个歌伎一向垂涎三尺,今天有此良机与美人说话自是喜不胜收,不禁多和歌伎调笑了几句,“美人,
你可知道你让我茶饭不思?”这时歌伎望着他身上的宝剑,故作娇嗔地说: “我可不相信大名鼎鼎的苏我大将军会喜欢我这样卑贱的歌伎,除非⋯⋯” 歌伎故意打住,不再说下去。“除非什么?美人,难道你要本将军把心挖出来不成?”“大将军,这个玩笑可开不得,就是打死小女子也没这个胆。我常听人家说,苏我大将军的宝剑削铁如泥,价值连城,若您能让我亲眼看看, 亲手摸摸这把宝剑,我就相信您说的是真话了。”面对着歌伎的盈盈秋波, 绵绵细语,苏我入鹿早已神魂颠倒,他毫不犹豫地解下佩剑,“既然美人如此钟爱这宝剑,就把它送你!这回你该相信我没有骗你吧!”
可怜,狡猾的苏我入鹿做梦也没想到,这一切正是中大兄皇子事先安排好的圈套。从跨进宫门起,他就已经中了圈套。
父子二人前脚刚到,皇极天皇随后驾到。
这时,苏我虾夷忽然发现中大兄皇子没来上朝,老头心中格登一下,心说“糟糕,今天非出乱子不可”。
原来,他也是作贼心虚,再加上近来不断有人向他报告说中大兄皇子在训练军队,联想起前几次他对自己的不恭之辞,他预感到形势于己不利,便假托生病,要求天皇准儿子苏我入鹿护送自己回家,但天皇却说“爱卿,你父子乃我朝重臣,你们两个都不参加接见,恐三国使节不满,你既然身体不适,我也不留你,但入鹿还是留下吧!”话已至此,苏我虾夷不好再坚持, 临走时,他向儿子使了个眼色,但是,苏我入鹿没有领会父亲的警告。
这时,鼓乐声响,三国使臣进殿拜见天皇了。
首先由苏我石川麻吕朗读三国的国书,按照预先约定,这便是进攻的信号。
一阵喊杀声突然响起,随即大幕掀开,从里面冲出全副武装的中大兄皇子、佐伯子麻吕、稚网养网田等革新派人物,因为苏我入鹿事先已被卸下兵器,所以没费吹灰之力就被中大兄皇子斩杀了。宫中其他苏我氏贵族也被一举歼灭。
这一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爆发、结束,看得皇极天皇眼花缭乱。她心惊肉跳地问中大兄皇子:“究竟是怎么回事?你为什么要杀入鹿?”中大兄皇子回答说:“您有所不知,苏我入鹿灭尽天宗,妄图篡位。”
女皇明白自己到了该退位的时候了。6 月 14 日,皇极天皇正式宣布退位, 中大兄皇子和其他革新派一起拥立不满苏我氏政权的、有志改革的中大兄皇子的舅舅轻皇子继位,此即孝德天皇。
大化政变解除了苏我氏对天皇的控制,一举铲除了苏我氏在宫中的势力,还政于天皇,王权得以振兴,是有益于日本发展和统一的一次宫廷政变。
孝德天皇继位后第五天,便下令仿照中国改国号为“大化”,迁都难波
(今大阪),同时任命革新派人士重新组阁。中大兄皇子被立为皇太子,阿倍内麻吕为左大臣,苏我石川麻吕为右大臣,中臣镰足任内大臣。选拔从唐朝留学回国的僧■、高向玄理担任国博士。如此一来,改革的中央领导机构形成了。
在做好改革的各方面准备工作之后,公元 646 年元旦,由孝德天皇亲自发布《改革之诏》,正式开始改革,因为这一年为大化二年,所以这次改革被称为“大化革新”。
改革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方面。
在政治方面,为了改变以往王权旁落的弊端,下令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官吏任免权收归中央。根据才能大小, 来决定官职高低,彻底打破了以往大贵族专权时期的任人为亲、裙带勾结的恶习,肃清了吏治,利于中央选拔到有真才实学的人材。
仿照中国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大化革新中也在中央设立相应机构,各司其职。如神祗、太政两官,专门掌管宗庙祭祀和国家最高行政事务。设太政官,是朝中权力最大的官职,类似唐朝宰相。太政官下设八省、五卫府和一台。八省分别是中务、式部、治部、民部、兵部、刑部、大藏、官内等省。五卫府为卫门府、左右卫士府、左右兵卫府。一台为弹正台。中务省的职责相当于唐朝尚书、中书、门下三省的职责、式部类似唐朝的吏部,掌管官吏的选拔,治部省类似于唐朝的礼部、民部的职责同唐朝的户部。兵部类似于唐朝兵部。
地方行政机构也仿照唐朝设立,设立七道,道下设国、郡、里制。国设国司,郡设郡令、里设里长。
总之,大化革新中,在官制改革方面,充分借鉴了唐朝经验,“置八省百官”。从公元 649 年制定“冠位十九阶”到 701 年《大宝律令》、718 年
《养老律令》的先后制定,全新的封建官僚体制取代了过去的贵族官僚体制。经济方面的改革主要体现于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班田收授法明显借鉴了唐朝的均田制。班田制 73%的条文,都与均田制有一定联系,但可贵之处,在于日本大化革新并没有对它完全生搬硬套,而是结合本国国情,加以改造吸收。
班田收授法颁布于 646 年 1 月。其具体内容有:6 岁以上的男子给口分
田 2 段,妇女给男子的二分之一;官奴婢授田数与良人同,家人奴婢给良人
的三分之一,狭乡不足可授与宽乡田;不许土地随意买卖;对年满 6 岁的良民每六年班田一次;官吏可授与职分田、位田,立功者授功田。功田可以传给后代。
班田制在日本延续达两个世纪左右,抑制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削弱了大贵族势力,利于国家的统一;部民变成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租庸调制与班田收授法同时颁布。规定凡受口分田者,必须定期交纳田租田调、户调和劳役。全国的租赋得以统一。
这样,随着班田收授法与租庸调制的颁布,落后的部民制被废除了,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封建土地国有制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的土地私有制,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个极大的促进。
此外,还实行征兵制,由中央直接掌握军队,还改革一些社会陋习,如改革厚葬旧俗等。
大化革新中的新政权的确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也经历了一场著名的“壬申之乱”。
这次动乱爆发于中大兄执政之后。中大兄于公元 668 年继承皇位,称天智天皇,在内政改革上,为爱子大友皇子的谗言所迷惑,疏远了才智双全、又为大化革新做出过很大贡献的大海人皇子,直到 671 年 10 月临终前,才意识到自己的过失,希望大海人皇子来继承皇位。大海人皇子为避免与包藏祸心的大友皇子发生冲突,毅然回绝了天皇的要求,削发隐居到吉野。
天智天皇去世后,12 月 5 日,大友皇子登基。大海人皇子的声望及才智, 都使他时时放心不下,一不做,二不休,他决定借修造皇陵为借口,征兵袭
击大海人皇子。大海人皇子被迫起而反抗,一举击溃大友皇子的军队,大友皇子走投无路,被迫自杀。这次战争史称“壬申之乱”。
“壬申之乱”后登基的大海人皇子进一步推行新政,在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都颇有建树,使大化革新中建立的新政权得以确立和完善。
公元 701 年,日颁布《大宝律令》,以法律形式肯定了革新成果,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斗争,大化革新最后大功告成。
总之,大化革新对日本历史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它通过废除世袭贵族制度,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官僚体制,通过实施班田收授法,废除了贵族私有土地制和部民制;通过推行租庸调制,统一了全国的租赋。
当然,也应该看到,受时代和阶级局限,农民的负担仍很沉重,如公元8 世纪的一位日本诗人在《穷人问答歌》中就曾这样描写道:
“天地虽然宽广,穷人只感到狭小; 日光虽然明亮,照不到穷人头上。
里长夹着棍子来了,板着脸孔站在身旁。厉声催我交纳租子,
天哪,这样的日子怎么度过!”
尽管如此,大化革新,作为一次极大解放了社会生产力的伟大宫廷革新, 对日本历史的发展仍是功不可没的。夫和民族善于借鉴外来民族经验的成功历史,也给别的落后民族以深刻的启迪。
大化革新标志着部民奴隶制的基本终结和新的封建生产关系初步形成, 成为日本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