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党员干部要遵守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

第一节 在新形势下大力发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在党内生活和党的工作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党区别于任何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的重要法宝。

一、继承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根本要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达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当前应当着重做到“四个坚持、四个防止”:

第一,坚持理论武装,防止门面包装。理论联系实际,首要的是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现在,领导干部文化程度都比较高,理论水平也不低,但存在着学归学、讲归讲、做归做,理论和实际两张皮的现象。一些同志一边喊着科学发展观的口号,一边大搞唯GDP、唯发展速度、追求短期政绩,学习仅仅成了装门面、图好看的表面文章,少数同志甚至把理论学习作为当官升迁的资本。科学理论是望远镜,能帮助我们登高望远,“一览众山小”;科学理论又是显微镜,能帮助我们当“风起于青萍之末”的时候,见微知著;科学理论还是放大镜,能帮助我们运筹帷幄之中,把握全局。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做到知行合一、学用合一、真学真用,才能不断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坚持调研开路,防止唯上唯书。理论联系实际,前提在于认识实际、把握实际。调查研究是掌握实情、联系实际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凡是在制定重要政策、决定重要事项、作出重要决策前,都应该深入调研,充分听取各方意见,使工作目标、思路和举措更加符合实际。现在,有些领导干部习惯坐在机关里看材料、听汇报,对上级精神简单做“二传手”,对下面情况若明若暗。即使下去搞调研,也是基层事先安排好,走的是“固定路线”,听的是“标准答案”,看的是“示范样板”。这种“浅调研”、“被调研”的情况,容易导致情况不明决心大,“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调查研究也不能为调查而调查,更不能带着框框下去找答案,要真正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坚持与时俱进,防止思维定式。理论联系实际,要紧随发展变化,打破习惯思维,勇于改革创新,开创工作新局面。要创新发展观念,不论是书本上讲的、以往政策规定的,还是过去实行的、别人干过的,只要与当前实际情况不符合,与科学发展要求不适应,都要敢于突破、敢于革新。要创新发展思路,充分挖掘潜在优势,用好各种有利条件,善于因地制宜、独辟蹊径,努力抢占先机、赢得优势。要创新发展要素,着力破解土地、环境、能源等传统要素制约,更加突出人才第一资源、第一要素、第一推动力的作用,大力培养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要创新发展体制,进一步加快科技、金融、商贸、卫生等各领域改革,推动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努力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制度环境。

二、继承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否密切联系群众,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成败。

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群众谋福利。第一,基层至上、群众第一,真正把群众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眼睛向下,这是对党员干部的一贯要求。对下负责、对群众负责,说到底也是对上负责、对组织负责。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想一想群众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决策的根本依据。把群众参与作为第一路径,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请群众来评判我们的工作,从群众的意见中来反思改进我们的工作,真正使群众满意成为我们最大的政绩追求。第二,多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始终与人民群众在一起。干部与群众是鱼水关系,离开了群众,就一无所有。现在,领导干部联系群众的渠道很多,但是,走到群众中进行面对面交流,最直接、最有效,也最受群众欢迎。只有下到基层去,走到群众中间去,才能吸收到机关里所得不到的养分,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才能真正落实、管用。领导干部要学鸬鹚真正一头扎下去,而不要像鸭子浮在水上。下基层要多走乡间小道,做到“四多四少”:多些飞行检查、少些事先安排,多搞蹲点调研、少些走马观花,多到矛盾一线、少些绕道躲避,多些轻车简从、少些繁文缛节。第三,多办实事、多解难事,努力做一个群众离不开的好干部。群众认干不认说。干部心里装着群众、真心为群众办事,群众就会支持你、拥护你。如果光说不练,群众就会疏远你、抛弃你。焦裕禄、孔繁森、谷文昌、王伯祥、沈浩、杨善洲等党的好干部,之所以在人民群众中树起了永远的丰碑,不仅因为他们人格官品堪称表率,更因为他们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能够让人民群众感到离不开,这是为官从政的最高境界,也是对干部的最大褒奖。领导干部应该珍惜在岗位上的难得机会,关注民生民情,多办实事好事。围绕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重大民生问题,列出清单,排出计划,力争每年都能够办几件实实在在的事,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第四,网络互动、双向交流,切实提高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现实生活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群众工作的重要阵地。善于通过网络了解舆情,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疏导群众情绪,增强网上群众工作的主动权,是领导干部必须掌握的一项新本领。领导干部应当主动学网、用网,善于利用网络平台与群众沟通互动,使网络真正为我所用。当前,微博已经成为网上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其影响力正在与日俱增。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微博这一阵地,与网民平等交流对话,增进群众的理解与信任,巩固和扩大群众基础。

三、继承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就是要坚持党性原则、加强党性修养,促进党内生活健康发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内重要的防错纠错机制,对于促进领导班子团结和谐和领导干部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党性修养,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保持思想的常涤常新,努力形成生动活泼的党内生活局面。…第一,讲真话、实话、心里话,不当“老好人”。现在干部队伍中“老好人”现象突出,一些同志不愿意讲真话、讲实话。看到同志有问题,不愿指出;发现工作有过失,视而不见;有的单位把民主生活会开成了评功摆好会。“老好人”看似与人为善,实际上是自私,说到底是怕得罪人、怕丢选票。讲真话,这是对党员干部最基本的要求。领导干部要带头讲真话、实话、心里话,并且要愿意听真话、听心里话。组织上要旗帜鲜明地支持敢讲真话、实话的干部,让“老好人”没有市场,让讲真话、实话、心里话形成风气。第二,听得进批评的声音,不当“孤家寡人”。勇于接受批评,体现了一种胸襟和气度,是政治上的成熟。一些干部在刚走上领导岗位时往往比较谦虚,随着职位的提升,渐渐迷失了自己,只愿听好话、不愿听诤言。批评如同良药,能使人防微杜渐、悬崖勒马。一些干部出问题,往往不是事先没有苗头,也不是没有人觉察,重要原因是干部自身不愿接受善意的提醒和批评。一个班子里,“鸦雀无声”未必是好事,当身边没有批评时更应该倍加警醒。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有宽阔的胸怀,允许有不同的意见,闻过则喜、从善如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第三,光明磊落、胸襟坦荡,不当“两面人”。光明磊落、胸襟坦荡,不仅反映了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而且体现了领导干部的人格魅力。坚持原则、表里如一的干部,往往为人所称道;表里不一、言不由衷的干部,则为人所不齿。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官德”修养,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说的做的一个样,努力做一个敢于直言、光明正大的人,做一个心底无私、阳光灿烂的人。第四,提倡纯洁的同志关系,不当“江湖人”。所谓同志,就是志同道合,是为了追求党的共同理想而走到一起的人。这不是一种简单的称谓,体现的是一种相互平等、相互信任、生死相依的关系。以前,大家都互称同志,相互理解、相互尊重,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现在,党内生活存在庸俗化倾向,一些人相互之间不称同志,叫老板、称兄弟。表面上看是一种称谓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一种不良的风气。一些干部热衷于团团伙伙搞小圈子,正常有效的批评与自我批评难以开展。“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有批评与自我批评,才能有团结和共同进步。有纯洁的同志关系,相互之间多些关心、多些帮助、多些提醒,才能促进党内生活健康正常,形成团结、和谐、进步、发展的兴旺局面。

第二节 立足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优良革命传统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优良革命传统的党,爱国主义、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等优良革命传统是党始终具有强大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的重要原因。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形成优良革命传统,除了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还在于继承和发展了凝聚着我国先贤圣哲智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形势下,我们要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养的基础上进一步弘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弘扬爱国主义优良革命传统。爱国主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涵。从古至今,无数志士仁人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奋不顾身、前赴后继,形成了这一伟大传统。中华民族历史上曾遭遇许多侵略却仍能不断发展,根本原因就是有着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传统体现为“治国平天下”的担当精神,体现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献身精神。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伟大爱国主义传统的继承者,从成立之日起就把振兴国家、发展国家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形成了爱国主义优良革命传统。新形势下,我们党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爱国主义在新时期的生动体现。我们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革命传统,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奋斗。弘扬实事求是优良革命传统。实事求是是古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的做事方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坚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必然要求,它要求人们主动把握事物变化的法则,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中国共产党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关实事求是的思想观念,并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实践的观点,形成了实事求是优良革命传统,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新形势下,我们要大力弘扬实事求是优良革命传统,把实事求是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作为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弘扬艰苦奋斗优良革命传统。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能够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离不开艰苦奋斗美德的支撑。我国古代贤哲认为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强调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应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弘扬这一传统美德,形成了艰苦奋斗的优良革命传统。毛泽东同志特别强调“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处在发展新阶段。我们必须继续弘扬艰苦奋斗优良革命传统,反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在艰苦奋斗中推进改革发展。弘扬开拓创新优良革命传统。中华民族之所以能生生不息,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先贤们始终秉持“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倡导“终日乾乾,与时偕行”“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断顺应社会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这些精神,形成了开拓创新优良革命传统。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中国共产党开拓创新的重要体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大力弘扬开拓创新优良革命传统,不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

第三节 革命传统是最好的营养剂

2015年1月15日,中共党史、人民解放军军史、中国革命史上一个闪光的日子。80年前的这一天,遵义会议在长征途中召开。它确立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战略战术,确立了中国革命的基本方针原则。从这一天起,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始从根本上改变了党内生活不正常的状况,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这些天来,遵义城里,红军街上,民众自发组织合唱团,高唱红军曲;陈列馆里,众多参观者驻足沉思、流连忘返;遵义会议80周年纪念大会上,几代人回望历史,感慨万千……各种纪念活动,述说着遵义会议如何影响中国历史进程,引导人们在缅怀革命先烈中感悟崇高,在追寻党的奋斗足迹中激发斗志。一条长征路,蜿蜒万里,从瑞金走到延安,从延安走到北平,从救亡图存走向独立自主,从改革开放走向民族复兴。贯穿始终的,是矢志不渝的革命理想,是永放光芒的革命传统。中国革命历史是鲜活的教科书,是最好的营养剂。我们要从中汲取养分、增添力量,把遵义会议形成的革命传统一代一代传下去。中央领导同志在纪念遵义会议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道出了我们今天重温党的光辉历史、继承发扬革命传统的意义所在。“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都能读出当代意义和当下启示,读出思想启迪与精神鼓舞。在西柏坡,习近平总书记提醒全党同志要不断学习领会“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在沂蒙山区,他告知党员干部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主要是源自于党和人民水乳交融;在古田,他勉励全军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勇于创新。中央反复强调,革命传统不能丢、革命资源不能弃,就是因为它蕴藏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饱含着战胜一切困难的巨大精神力量。坚定不移的理想是革命传统的如磐基石。回望血沃残阳的艰苦时局,重温剑吼西风的壮怀激烈,危急关头,遵义会议发出“胜利必然是我们的”豪迈号召,正是凭着对崇高革命理想的矢志坚守,中国革命才得以化险为夷。如今,我们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更要坚定信仰理想,补足精神之钙,打好信念之铁,炼出意志之钢,才能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时刻豁得出去。实事求是的精神是革命道路的指路明灯。摆脱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共产国际指示神圣化的桎梏,中国革命才摆脱山穷水尽的困境,从此走向光明。过去的错误,今天不能重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实事求是,永远是中国解决实际问题的根本准则。当下,我们尤其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运用好这一当今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联系实际,指导实践,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当时担任红军总参谋长的刘伯承同志回忆,“遵义会议以后,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像忽然获得了新的生命”。这不仅是路线正确的结果,还在于全党的高度统一和紧密团结。后者,恰是遵义会议最深刻的历史启示。如今,延续这个传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如火如荼。十八大以来,八项规定、反对“四风”、打虎拍蝇……全面从严治党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回首80年来的长征路,党的红色传统照耀今天的中国。我们触摸时代烙印,品味苦难辉煌,是为了明志,为了传承,更是为了开拓。明天,必将在昨日的洗礼和今日的奋斗中更加美好。

共产党人本色的力量—重访保山追忆杨善洲

初秋时节,滇西大山深处寒意袭人。一个破旧的窝棚里,留下了树棍拼成的床铺,石头垒起的火塘,床上放着草帽,床边竖着锄头……

“善洲书记在窝棚住了9年,这是他在山上的家。”解说员轻声说。来自云南各地的党员干部,在窝棚前驻足沉思,心灵受到震撼与洗礼。

窝棚所在的大亮山,昔日一片荒凉,而今森林莽莽。这是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后的全部心血,一名纯粹共产党人的本色见证。

不搞形式—“一天讲得磨破嘴,不如自身流汗水”

“过去深陷文山会海,工作有时空对空,对党的事业不仅没有实质意义,有时甚至帮倒忙。”云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刘维佳对这个问题深感苦恼。

如何克服形式主义?在保山地委书记的岗位上,杨善洲以实际行动做出了回答。他凭的是“务实”:“靠开会、

延伸阅读

发文件、空喊空叫,是办不好事情的,必须带领群众干、干给群众看”,“一天讲得磨破嘴,不如自身流汗水。”

上世纪70年代,保山有部分百姓不能吃饱饭。于是,杨善洲蹲点搞样板,自己平整两亩田,试验“三岔九垄”插秧法。当年,样板田亩产超过1000斤,比平均亩产高出300多斤。后来,这一插秧法在保山全面推广。

在一些老照片中,可以看到杨善洲拄着一根竹竿,这是他的“尺子手杖”,就是在推广“三岔九垄”插秧法时得来的。“老书记到田里用手杖一量,数数秧苗棵数,就知道秧插得好不好。”杨善洲身边的工作人员杨兆华说。看到有些秧苗插得不好,老书记就脱掉鞋子、卷起裤脚,直接下田栽给村民看。

在“尺子手杖”丈量下,保山水稻单产稳步提高,跃居云南首位。保山成为全国有名的“滇西粮仓”。如今,“三岔九垄”插秧法仍在沿用。

不讲官气—“放下官架子,甘为铺路石”

“以前我觉得,有些官架子才能震得住人,工作才推得动,所以说话口气难免有些高高在上。”施甸县一名基层干部说。

他坦言,如果遇到杨善洲书记,这种做派肯定会被批评。杨善洲常说:“放不下架子,是干部太把自己当回事;吃着公家饭,就要为群众服务。”杨善洲写下这句“座右铭”:放下官架子,甘当普通人,不做救世主,甘为铺路石。

时至今日,每当在乡间小路上看到牛粪,老农技员杨国才就会想起“胞衣种子”。那时保山推广良种技术,杨善洲经常卷起袖子,先用手将牛粪揉成小团,再将麦种揉入牛粪团内,教大家做出苗快的“胞衣种子”。

“有干部嫌牛粪脏,不愿意动手,老书记就说放下架子才能干出活计。”杨国才说,经常下乡的老书记,与农民没有两样,顶个草帽,穿双草鞋,碰到插秧就插秧,遇到收稻就收稻,老百姓都叫他“草鞋书记”。

有次杨善洲下乡,看到一户人家的咖啡树长得枝繁叶茂,交谈得知这家人每年卖咖啡的收益达5000元。发现这个致富门径后,杨善洲在保山大力推广咖啡种植。如今,保山小粒咖啡畅销中外。

退休后,杨善洲放弃到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回到家乡施甸县大亮山种树。为了节约树苗钱,他经常拎个口袋到街上捡果核。一些老同事看到笑话他“不光彩”,他说:“我就这么弯弯腰,林场就能育苗了,有什么不光彩?”

昔日荒凉的大亮山,如今成了莽莽森林,一片生机勃勃。历尽艰辛的杨善洲含笑九泉,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心愿:绿了山冈,富了老乡。

艰苦朴素—“吃饭有个锅,睡觉有个窝就行”

“当领导以后,花3000块买了一块机械表。现在想想,还是有些奢侈,跟老书记的俭朴作风有很大差距。”保山市一名处级领导自我批评说。

随着经济条件改善,现在不少党员干部吃、穿、住、用更加讲究,追求名牌。相比之下,杨善洲虽然身居要职,但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用他的话说:“吃饭有个锅,睡觉有个窝就行。”

“跟随老书记20多年,没见他穿过一次西装皮鞋,抽烟自己拿纸卷,吃饭就爱洋芋和竹笋。”善洲林场老场长自学洪说,老书记认为公款吃喝、公车私用都是滥用职权,最容易伤到老百姓的心,所以从不“占公家便宜”。

杨善洲女儿杨慧兰回忆,有一次母亲突发疾病,父亲安排公车将母亲送到医院,后来向单位补交了车费,这是家人唯一一次使用公车。为官30余年,家人从未因为杨善洲做官得到任何“照顾”,大女儿至今在家务农。

上大亮山种树,杨善洲住在临时搭的窝棚,一住9年,风雨无阻。在领导岗位上,他一心为民,不给家人谋私利,也不给家乡特殊的照顾。退休之后,他以全部心血,带领一班人在大亮山造林数万亩,以此造福桑梓。

今人重访保山,追怀斯人,深受震撼:他是一名纯粹的共产党人。

(新华网2013年9月17日 记者:袁雪莲)

回望沈浩—“零距离”的永恒感召

这是一个变化迅疾的年代。

10年前的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现在只能从“历史”照片中寻找样貌。但今天小岗人谈起村党支部原第一书记沈浩,他的音容笑貌,一点一滴,勾画如此真切,犹如活在当下,尽管他已走了5年。

日前,记者来到江淮大地,寻访这位优秀基层干部的足迹。

“沈书记心里时时装着我们,我们永远记住他。”小岗村民说。

“他和群众零距离。”当地干部感念。

心连心,零距离—几近极致的为民情怀,铸就沈浩精神品格,感人至深,引人深思。

家门从不上锁

村民们这样向记者描述他们的沈书记:

“不管你说话轻,说话重,他都笑着听。”

“他去村民家里,端起茶杯就喝。递给他很便宜的烟,拿起就抽。”

“再穷的人家留他吃饭都不嫌,舀碗菜稀饭就吃。”

“眼睛不向上,哪家越穷,就越爱去哪家。”

……

沈浩那个永不上锁的、村民出入自由的“家”,更让大家怀念。

沈浩的“家”位于小岗村一个旧楼二楼最北侧,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老屋子,没有自来水,没有浴室、卫生间。楼下是间农资小店,从早到晚人进人出。沈浩在小岗干了6年,在这里住了6年。吃饭靠“搭伙”,每月交邻居村民600元伙食费。为安全起见,有好心人悄悄在楼下焊了一道铁门。但是,沈浩说:“难道群众找我,还得敲门?”不管是铁门还是房门,沈浩从未上锁,全天候敞开;哪怕沈浩不在家,村民可以在他的屋里等着他回来。这个“家”的议事说理、恳谈拉呱功能,延续到沈浩生命最后一息。

随着集体经济的改善,2008年夏天,村里有了新的办公场所,沈浩有了间像样的办公室。沈书记坐在“老板桌椅”前啥模样呢?村民没见过。

“他的新办公室有对长沙发接待村民、客人,村民来访,沈书记就坐在沙发中间的小凳上,因为这个位置离村民最近。他说,要是坐在老板椅上,隔个老板桌,拉开了和村民的距离,这样不好。”大学生村官、小岗村村委会委员赵玲记忆犹新。

“沈书记与百姓的接近没有了最后的一厘米。他把自己当村民。”小岗村党支部副书记余谦深有感触。

唯有零距离,方可知凉热!他冒着暴雨将住在危房中的村民一家连夜安全转移,掏钱救治患心脏病的五保户,为困难户的孩子买奶粉,从省城给行走不便的老太太买拐杖……沈浩想到就做,看到就帮,发自内心,毫不犹豫。

“有困难,找沈浩。”他赢得群众信任。年三十,孤寡老人备饭请他过年,把他当亲人。

零距离,还原公仆本色,聚拢党心民心。

鞋子沾着泥土

沈浩的做事风格让小岗人难忘。

“村民叫他办事随叫随到,他什么都能替你想到,吃一次饭要接好多电话,总是没日没夜跑呀跑的。”村民杜永兰向记者描述沈浩。

小岗村“沈浩先进事迹陈列馆”,展陈着沈浩生前穿过的鞋,其中一双棉鞋是沈浩在路摊上花5块钱买的。所有鞋子呼应着杜永兰对沈浩“奔忙”的描述:严重变形,沾满泥土。

作为“大包干”发源地、中国“十大名村”的小岗,沈浩上任时,全村人均才2300元,集体收入非但没有,还欠人家3万元。沈浩萌生改变小岗面貌的强烈责任感。选派干部任期只有3年,他不想做“打个旋儿就走”的过客!

上任1个多月,沈浩把全村108户跑了两遍,在做到与村民感情零距离的同时,实现了与小岗村情的“全对接”,找到了小岗村“一夜越过温饱线,20年没跨过富裕坎”的症结,制定出“开发现代农业,发展旅游业,招商引资发展村级工业”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沈书记特别可贵的一点是相信群众,把群众当智者,以群众的意志为出发点,他为群众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好事、实事,不搞形式。实践证明,他为小岗谋划的‘三步走’战略符合实际,为小岗未来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与沈浩同事多年的余谦说。

在贫困乡村当村官艰苦而酸涩,从修道路、建新居,批项目、引资金,到招商引资、土地流转、拆屋迁坟,沈浩无不亲力亲为。一次在合肥与客商谈完已是深夜,想到星级宾馆几百元的住宿费,他以家在合肥为由婉拒客商劝留,开着自己那辆普桑星夜兼程往回赶,人到小岗,鸡叫头遍……6年下来,没日没夜,风里雨里!

“为了搞好小岗,他把90岁老母从合肥送回到老家让兄弟照顾,把女儿从省城中学转学到了老家。6年回合肥时间不到100天。”

“别人公车私用,他这6年都是私车公用。”

“他让我们都住上楼房,自己只有块巴掌大的地。”“头发白得很快,回合肥前染发,怕家人看了难过……”人们动情回忆。

3年期满,98名村民用当年摁手印搞“大包干”的方式,请求将沈浩留下。“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我了解他们的难处,再干3年吧。”就这样,沈浩留下了。

零距离,就是全心全意、没有自己!

“播种”造福一方

这是现在记者眼中的小岗—

村民楼房规划有序,“农家乐”随处可见;种植繁殖基地遍布各处,大型国内外现代企业耸立原野,小岗村民“华丽转身”;国家4A景区建成,游客络绎不绝……

这些图景,小岗人过去连想都不敢想。

到小岗后,沈浩调研感到,要改变小岗贫穷落后面貌,先要改变小岗人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小农意识,改变落后的生产形式和经营方式,必须大胆改革。

但是,当他在这块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上探索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时,却遭到“重走集体道路,否定大包干”的巨大责难和压力,压力甚至来自当年冒死摁手印搞大包干的领头人。

“只要小岗人真正得实惠,我什么困难都不怕!”“过去搞大包干是改革,现在搞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高土地产出水平,也是改革,都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对于认准的路子,沈浩选择坚持和担当。

怎样能让小岗人改变观念?沈浩带着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几位大包干带头人前往华西村、大寨村等先进名村学习,让他们开阔眼界,获得启示。

得益于改革求变,2006年,小岗村人均收入超过5000元,20年没有跨过的“富裕坎”被一举突破;2008年,小岗村民人均收入达6600元,高出安徽省人均水平39%,是沈浩初到小岗时的3倍!

“沈书记任职6年,是小岗天翻地覆、村民最得实惠的6年。”村民关正锦说。

“我父亲就是当年18个摁手印的人之一,他们改变了过去,单干后就满足了,没能与时俱进。沈书记在这里播下了改革、进取的种子,改变了小岗人的思维。”关正锦表示。

“金小岗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由沈浩在世时洽谈引进并获得成功,今年5月,中国首次承办的国际树莓大会将在小岗召开。

“小岗地形、土壤、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发展现代农业,我们现有种植面积2000多亩,争取明年达到1万亩。按照沈书记和我们的想法,这里不仅要接纳流转土地的村民务工,增加他们的收入,还要建成新型农民培训中心。”公司董事长訾庆顺介绍。

谈及在小岗的经营感受,他欣慰表示:“这里投资环境好,没有吃拿卡要,办事效率高,沈浩精神在这里得到发扬光大。”

沈浩还活着!

生死永远与共

历史上,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安徽凤阳极为有名。明皇陵、朱元璋题写“万世根本”的鼓楼等地标无人不知。

凤阳又是穷出了名的地方,凤阳花鼓倾诉着“十年倒有九年荒”“身背花鼓走四方”的苦难和辛酸。

大包干纪念馆、沈浩先进事迹纪念馆、沈浩墓,是人们探访的凤阳新地标。

这些新旧地标集于凤阳,撞击出震古烁今的历史拷问:何谓“万世根本”、“民心所向”?……

走近位于小岗村公墓中央的沈浩墓,真切感到他与这块土地的深厚缘分。第一次摁手印,他留下了。又一个3年过去,村民摁下手印将他再度挽留。当小岗村民第三次摁下手印时,他永久地留在了这方土地上!

小岗人用如此传统而特别的方式,第一次把一位“外乡”人请入“宗祠”般神圣的祖墓中。沈浩,以他与小岗村民生死不离的“零距离”,书写了新时代党和人民血肉相连的感人篇章!

墓园安眠的,都是小岗逝去的先人和乡亲,包括当年“托孤”摁印、敢为天下先的小岗村民,他们的墓碑上,醒目刻着“大包干领头人”。沈浩和他们在一起,守望着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守望着千百年来的期冀与梦想,守望着共同奋斗迎来的收获和幸福!

“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这是沈浩最爱说的一句话,是他不变的生命定位和良心叩问。

“如果能用我的生命换取小岗村的发展,我将无怨无悔。”坚定的奉献精神,宣示着对人民的无比热爱、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

与人民生死与共的人生追求,决定了人民与他生死不离的生命荣光!

“选择小岗,选择留下

我的回答很响亮 也很彻底

倘若时光可以倒流

能否再给我三天的时间

身为人子 身为人夫 身为人父

尤其是身为人民的儿子

我对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爱得深沉……”

默念着人们与沈浩的心灵对话,回望沈浩墓的庄严墓碑,一个伟大的声音震响心中—

“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新华社2014年4月15日电 记者廖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