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后的物理教育(上)

——解放后至“文革”时期(1949—1976 年)

1949 年 10 月 1 日,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成立。这是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的伟大胜利!

新中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教育的性质,我国的物理教育, 也走上了为人民服务的道路,揭开了中国物理教育的新篇章 。此后, 我国的物理教育随着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起伏而为之仰俯,在发展过程中,走过了一段十分曲折的道路。

1949 年到 1956 年,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同时,在教育上也废除了国民党统治时期在学校中设置的政治上反动的课程,开设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课程;进行了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进行了课程改革和学制改革,贯彻执行了新的学制和教育为工农开门的方针,建立了新的学校体系;接收了各级教会学校,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了教育主权;有领导地对高等学校进行了院系调整,奠定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格局。总之,从根本上进行了把原来为封建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服务的旧学校,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的新学校。

在这期间,我国受到帝国主义的包围,又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党中央提出向苏联一边倒,积极学习苏联的方针。在物理教育上,从教育理论到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也积极学习苏联的经验,进行了教学改革。这时高等学校的物理教材几乎都是翻译苏联的,中等学校的物理教材是以苏联教材为蓝本进行编写的,物理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是根据凯洛夫的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来进行的。学习苏联,对于当时改革旧的物理教育,建设新的物理教育起了积极作用,使我国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物理教育经验,也为后来进行物理教育、教学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尽管在学习过程中也出现过结合我国实际不够、生搬硬套的情况,但所取得的成绩是十分明显的。据统计, 1957 年,我国的物理教师人数是 17663 人,其中高校 3168 人,高中 4113

人,初中 10382 人①。从中亦可见物理教育发展的概貌。

1956 年到 1966 年,是我国全面开始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在物理教育上也是大胆探索、曲折前进的十年。其间中国共产党虽在指导思想上有过失误,如反右斗争的扩大化,“大跃进”、反右倾、“插红旗、拔白旗”等缺点错误都曾影响过物理教育的健康发展。例如,当时有一个学院共拔掉大小“白旗”79 人,其中教授、副教授 26 人,占全体教授、副教授总数的 50%②。但党及时纠正了已经察觉的缺点错误。所以在这期间,由于在教育上贯彻执行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和“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

① 教育部计划财务司编《中国教育成就》统计资料,(1949—1983)人民教育出版社。

② 毛钆锐等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六卷第 157 页。

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及“两条腿走路”的办学路线,并在总结建国以来教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订了兴办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即“高教六十条”、“中学五十条”、“小学四十条”。在经济建设中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同时,在教育上也同样贯彻执行,使我国物理教育走上了稳步发展的轨道。据统计,1965 年,全国的物理教师已达到 32327 人,其中高校 8774 人,高中 9501 人,初中 24052

人①。可见在 1957 年的基础上,又有了重大发展。而且值得注意的是, 在此期间,广大物理教育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为探索中国物理教育的发展道路,进行了多种试验,其中包括物理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等等,已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然而,正当我国开始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物理教育的时候,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在这场为时十年的浩劫中,物理师资队伍受到极大的摧残,物理教育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以致使本来和发达国家在物理教育上已缩小的差距又拉大了。其教训是非常深刻和惨痛的。总之,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 27 年间,我国的物理教育取得了很大的

成绩,也出现过曲折。广大物理教育工作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物理教育的发展道路,进行了多种尝试,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因此,认真地、实事求是地总结这一历史时期的物理教育发展历程和成败得失,对于推进当前的物理教育改革,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① 《中国教育成就》统计资料(1949—1983)。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我国党和政府在一定历史时期,为实现一定任务而为教育确定的指导方针,其核心是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教育方针的制定,自从建立根据地以来,在每一个时期都相应地提出了适应那个时期的教育方针。

一、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建国初期,我们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彻底完成民主革命,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恢复国民经济,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条件。所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五章 “文化教育政策”中,明确地规定了新中国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也指出了教育方法和改造旧教育的步骤,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方法为理论与实际一致。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有步骤、有计划地实行普及教育,加强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注重技术教育,加强劳动者的业余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给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以革命的政治教育,以适应革命工作和国家建设工作的广泛需要。”

同时,《共同纲领》还规定了国民道德标准:“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共同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的公德”。这对培养新社会需要的新人,无疑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后,根据《共同纲领》确定的教育政策,即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教育部召开了一系列的教育会议,通过了一系列的文件草案,进一步具体确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任务。如 1951 年 3 月 19 日至 3 月 31 日,中央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着重讨论了普通中学的问题。提出普通中学的宗旨和教育目标,必须符合全面发展的原则,使青年一代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自觉的积极成员。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学暂行规程》等四个文件草案,讨论了中学数理化等学科的课程标准(草案)等等。所以,通过建国初期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不仅为新学制的制定和颁布,准备了必要的条件,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建设和教育任务的确定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同时也为大中学校物理教学大纲的制定和教材的编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提出了明确的目标。

二、社会主义教育方针

1956 年,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如何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已经摆到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上了。在这种形势下,1957 年 2 月,毛泽东总结了我国和国际无产阶级的教育经验,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了“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值得指出的是,毛泽东提出的培养目标,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当时主要针对的,是从 1953 年开始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大规模经济建设以来,在教育上存在的越来越清楚、越来越突出的以下三个问题①:

第一是强调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出现了忽视政治的偏向。在一些人中,好象马克思主义行时了一阵,现在就不那么行时了。如当时流行的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就是这种偏向的明显反映之一。毛泽东十分关心这件事,所以把德育和有社会主义觉悟放在重要位置,这是符合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教育特点的,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是适用的。

第二是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小学生越来越多,而国家经济条件有限,不可能使所有中、小学毕业生都升入高一级学校,有大批中、小学生,特别是初、高中毕业生要参加生产劳动,要走向社会,去当农民、工人,当体力劳动者。这不是一时的现象,而是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期间都要碰到的问题。但由于教育工作中忽视了这个问题,没有抓紧进行生产劳动教育,没有注意克服轻视体力劳动的旧思想残余,以致产生了很不适应的状况。学校中也出现了单纯追求升学率的偏向。同时有些青年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以为到了社会主义就应当什么都好了。他们没有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只是刚开辟了一条达到理想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有些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对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也觉得是大材小用,不愿意到生产第一线,不能与工农密切结合。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将影响到国家的工农业生产,影响到千百万大、中、小学生能否更好地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影响到国家和社会的安定,是一个事关全局的大问题。因此,毛泽东明确提出培养目标时,特别强调要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把培养劳动者列入教育的目标中,它反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对新一代的基本要求。当然,这里所说的劳动者,是指体脑结合的劳动者。

第三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影响身心全面发展,影响学习,影响工作。毛泽东从建国初期就十分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1953 年 6 月还提出“要使青年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三好要求。所以毛泽东特别强调要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此外,我国解放初期提出的“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实际上是套用苏联十月革命初期提出的口号。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之后,特别是在毛泽东批评不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照搬照抄苏联经验的教条主义倾向之后,教育界就“全面发展”这个培养目标问题展开了争论。当时参加争论的不少是教育部的干部,当时教育部的领导对培养目标的认识也还不甚明确,所以在这里毛泽东用“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的精确提法,代替了过去广为流传的提法,这就使教育界对社会主义教育的培养目标易于明确。

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一大贡献。

1958 年 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其中明确、系统地提出了党和国家的教育工作方针,即“党的教育方针,

① 毛钆锐等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六卷 132—133 页。

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这样,在社会主义时期,教育工作的方向也就明确了。

此后,全国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引下,各级各类学校也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教改探索,如学校办工厂,开展半工半读,勤工俭学,高等学校实行教学、生产劳动、科学研究三结合,“真刀真枪”地作毕业设计, 结合科学研究作毕业论文,中、小学进行学制、课程、教材教法的改革等等试验,都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积累了可贵的经验。

但是,在党的教育方针开始提出和提出以后的一段时期,整个教育工作曾发生过不少“左”的缺点错误。这一方面固然是由于理解上的片面,例如为了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就理解为让学生多参加政治活动, 为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就让学生多参加生产劳动等等,以致影响和打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严重削弱了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另一方面, 更为突出的是 1957 年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1958 年的所谓“教育大跃进”和高等学校中的“拔白旗”等等,使教育发展出现了曲折,教育质量一度急剧下降。直到 1960 年下半年,党中央逐渐认识到工作中的问题, 并开始纠正“左”的错误。1960 年 11 月开始,在教育工作中贯彻执行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总结经验教训,并于 1961 年

9 月,正式颁发、试行经中央政治局常委讨论通过的《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1963 年 3 月,中共中央又同时颁发了《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和《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 使教育工作重新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三、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扭曲和变形

1966 年 5 月至 1976 年 10 月,在中国发生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也使中国进入了一个动乱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尽管也把“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列入了“最高指示”,但实际上完全遭到了林彪、“四人帮”一伙的扭曲和纂改,结果是完全背离了这个教育目标,造成了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大破坏。

在“文化大革命”中,直接作为教育工作纲领的是毛泽东的《五·七指示》和“七·二一”指示。

  1. 《五·七指示》。所谓“五·七”指示,是指 1966 年 5 月 7 日, 毛泽东在给林彪写的一封信中提到的“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后来林彪、“四人帮”就借着结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进行了颠倒是非黑白的“大批判”,进行了“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运动。把十七年来建立的教育制度、课程设置、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考试方法等等,统统扣上“封、资、修”的帽子, 加以全盘否定了,学校中不少干部、教师都作为“牛鬼蛇神”,搅乱了教育思想,把教育工作引向歧途,造成了“停课闹革命”的混乱局面。

  2. “七·二一”指示。所谓“七·二一”指示,是指毛泽东在《人民日报》关于《从上海机床厂看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道路》的编者按清

样中加写的一段话:“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因为这段话是 1968

年 7 月 21 日广播中公布的,所以后来大家称为“七·二一”指示。这个指示执行的最终结果,是泡制出了一个名噪一时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纪要》中流毒最广、危害最大的是所谓“两个估计”,即所谓十七年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基本上没有得到贯彻执行”, 教育战线“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教师队伍的大多数和解放后培养的大学生“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两个估计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了“四人帮”一伙镇压教育工作者和广大知识分子的两根大棒。也使我国的物理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的摧残。

第二节 学制改革

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它反映着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内容结构及其相互联系,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他们之间的衔接和转换等等。所以学制关系到教育方针的贯彻,关系到教育目的和任务的实现,关系到教育的普及与提高,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进行、巩固和发展。

解放后,中国为建立一个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建设新需要的新学制,不断地进行着各种探索,其改革的情况,大致如下:

一、新学制的建立

解放后,人民政府针对国民党政府时学制存在的种种弊病,决定建立新的学校系统,并于 1951 年 10 月 1 日,以政务院命令正式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从而产生了新中国第一个学制,也是中国教育史上正式在全国施行的第四个学制。这个学制的学校系统图如 P152 所示①。

由图可见,这个学制包含着幼儿园到大学的完整体系。从纵的方面看,分四段六级:第一阶段为幼儿教育四年;第二阶段为初等教育五年, 第三阶段为中等教育六年,分初、高中各三年,均得单独设立;第四阶段为高等教育二到五年,在大学和专门学院设研究部,修业年限为二年以上。从横方面看与小学平行的初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系统等教育有工农速成初等学校,业余初等学校;与中学平行的有各类中等专业学校, 工农速成中学及业余初、高级中学等。此外,还有各级政治学校和政治训练班,以及各级各类的补习学校,函授学校与特殊学校等。

这个学制与国民党时代的学制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1.明确地和充分地保障了全国人民,首先是工农劳动人民和工农干

部受教育的机会。新学制不仅把工农和干部教育及各类业余教育在学制中获得了正式地位,而且把教育工农干部和工农群众的学校,按其程度, 分别列入正规的学校系统之内,并使其相互衔接,同时对入学年龄,都不作统一规定,以便于他们受到各级各类的教育。

  1. 技术教育受到重视。在取消原有职业教育系统的同时,大力发展中等专业教育,并明确规定技术学校、专门学院、专科学校和专修班的适当地位和制度,以适应培养新中国急切需要的大量国家建设人才,首先是技术人才的需要;明确规定把高等学校分为大学、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规定了专科学校和专修科的地位与制度,这样就给了发展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医药等高等专业教育以极有利条件。

  2. 特立了一项“各级政治学校和政治训练班和设立各级各类补习学校和函授学校”,使在整个教育系统上保证了各级工作人员,包括一切青年知识分子和原知识分子,都有受到政治和业务的再教育的机会。

  3. 缩短了小学修业年限,改四、二分段制为五年一贯制。

新学制是根据当时国家各方面的需要以及长期我国教育工作的经验,特别是老解放区教育工作经验而制定的,它基本上是同中国的政治、经济变革相适应的。新学制改革了旧中国学制的资产阶级实质,奠定了我国学校教育的基础,标志着人民教育走上了有计划有系统发展的新阶

① 引自高奇主编《中国现代教育史》第 299 页

段。

值得指出的是,由于“教材师资等条件准备不足”,全国一律开始实行五年一贯制困难较多。到 1953 年 11 月,政务院决定:小学五年一贯制一律暂停推行,仍沿用四·二制。所以实际上新学制对普通教育六·三·三的弊病未得到根除。

二、学制的改革

我国中小学沿用“六·三·三”学制,在教育界的意见一直很不一致。1958 年在“大跃进”形势下,全国掀起了中小学学制改革试验的浪潮。同年 9 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指出: “现行的学制是需要积极地和妥当地加以改革的,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有权对新的学制积极进行典型试验。”195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试验学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各省、市、自治区应有领导、有计划地指定个别小学、普通中学进行改革学制的试验。此后, 各地都开展了学制改革的试验。到 1960 年 3 月,各地曾试验过的学制形式有:中学四年制,中学五年一贯制,中学三·二制,中学四·二制, 中小学五·四·二制,中小学九·二制,高中二年制分科,高中三年制分科,初中三年制,中小学十年一贯制,中小学九年一贯制,中小学七年一贯制等等。据 27 个省、市、自治区统计,进行学制改革的中学,总计达 3495 所,占这些地区中学数的 18.6%①。1960 年 4 月,在全国人大二届三次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陆定一作了《教学必须改革》的发言, 提出“在全日制中小学教育中,适当缩短年限,适当提高程度,适当控制学时,适当增加劳动”的改革原则,试验规模进一步扩大。这种展望将来“新的学制⋯⋯将从实践中产生出来”的愿望,的确反映了我国人民立志突破外国模式,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学制的雄心壮志。

但在当时中国的政治气候中,教育不可能幸免于“左”的影响。因此,这一时期的学制改革试验也出现了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例如不恰当地过分缩短年限,目的不明确地过多增加劳动,不适当地逐级下放教学内容等等,影响了学制改革的试验。所以到 1961 年就适当缩小了试验面,并停止了九年一贯制的试验。

1964 年 2 月,中共中央考虑到学制改革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决定成立学制问题研究小组。同年,学制问题研究小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中央提交了《关于学制改革问题的报告》和《学制改革初步方案

(征求意见稿)》,提出新学制必须体现下列三点要求:建立两种教育制度;根据城市和农村对于生产和建设的不同需要,来确定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学习年限、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适当地缩短各级全日制学校的修业年限。并规划在我国的新学制中将有全日制、半工(农)半读、业余三类学校:全日制学校,小学基本学制为五年,不分段;中学基本学制为四年,不分段;设立高等学校预备教育,作为四年制中等教育同高等教育的衔接和过渡,其方式为高等学校办两年制的预科和由地方办两年制之分科预备学校。

其中关于中小学学制的主要意见是:“现有的三·三制中学要逐步

① 毛钆锐等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六卷第 475 页。

减少,逐步改为四·二制;与此同时,五年制中学和高中文理分科,也可以继续试点,积累经验;”“小学五年一贯制,初中四年、高中二年为中小学基本学制”等。

显然,这两个文件提出的方案是根据我国长期的丰富的教改实践, 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际价值的,本来可以有效地改革我国的学制,从而也有助于改变我国教育的落后面貌。可惜不久由于“文化大革命”爆发而夭折。

三、“文化大革命”对学制的破坏

在“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根据“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 的要求,虽名义上也规定小学五年,中学四年,但实际上各地区都自行其事,总的是愈短愈好,愈乱愈革命,这就破坏了学制改革,同时也给整个教育事业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恶果。

第三节 教学计划与物理学科的设置

教学计划是指学校的课程设置,即教给学生什么思想和知识,是学校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蓝图。所以,这不仅是建国初期改造旧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建国以来教育研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教学计划一般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教育目的和学校任务制定和颁发的,是一种指导性文件。通常包括应设置的学科,各门学科开设的先后顺序,课时分配和学年编制等,它体现国家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统一的要求,是学校管理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教学计划对每个教师都有密切的关系,因为教师担任的各门学科都是教学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在进行物理教学中,每个物理教师都必须认真领会教学计划的精神,从全局出发,正确掌握物理学科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即既不能片面强调物理学科的重要性,也不能认为物理学科是无关紧要的。

解放以来,我国教学计划经历了多次改革,物理学科的设置,也都相应地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一、中学教学计划与物理学科的设置

解放初期,对中学教学计划的改革,主要是精简课程,未作全国统一规定,因为当时中国尚未全部解放。

1950 年 8 月 1 日,中央颁发了《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改

变了旧学校的面貌。其中物理学科的开设,初中在第三年,每周 4 课时,

共 160 课时,占总课时的 4.44%;高中在第二、第三学年开设,每周 3 课时,共 240 课时,占总课时的 6.67%。关于物理实验,所作的说明是: 初中应有简单实验;高中以每两周一次为原则。

1952 年 3 月,颁发中学暂行规程草案。规程草案中正式规定了“中学教育的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青年一代,使他们的身心获得全面的发展, 以便为升入高等学校或参加建设工作打好基础。”同时,也提出了“中学应对学生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教育,其主要目标如下:

  1. 使学生能正确运用本国语文,得到现代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培养科学的世界观。

  2. 发展学生为祖国效忠、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养成其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国民公德和刚毅勇敢、自觉遵守纪律的优良品质。

  3. 培养学生体育卫生的智能和习惯,以具有其强健的体格。

  4. 陶冶学生的审美观念,并启发其艺术的创造能力。

使全国中学教育逐渐走上了正轨。其教学计划,如 P158—159 表所示:

从表中可见,物理学科的开设是:初中为第二、第三学年,每周两课时,共 144 课时,占总课时的 4.21%;高中为第一、第二、第三学年, 每周各为 2、3、4 课时,共 324 课时,占总课时的 9.35%。显然,高中的物理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加强。

1953 年 7 月,为适应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需要,在试行暂行规章

草案的基础上,教育部颁发了中学教育计划修订草案及 1953 年 8 月至

1954 年 7 月试行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的调整方法。调整后,初中第二学年上学期的物理为每周三课时,共 160 课时,占总课时的 4.74%。高中第一学年每周由 2 课时改为 3 课时,第二学年每周为 3 课时改为 2 课时。

1956 年,在政务院 1954 年曾强调“中学必须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 的基础上,中学教育计划作了进一步修改,开始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学, 增设实习科目,加强了劳动教育和体育,更完善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精神。其中,高中物理学科的教学又得到了加强,高中二年级由每周 2 课时,改为每周 3 课时(详见附录八)。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后的物理教育(上) - 图1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后的物理教育(上) - 图2

1958 年开始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央教育部对教学计划作了重要调整,加强了政治课和劳动课,普遍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文化课有所削弱。如物理,每周上课时数虽只对高一年级作了变动,由每周 3 课时改为 2

课时,但由于每学年都有 14—28 天的体力劳动时间,所以总时数与 1953 年相同了。

1963 年 7 月,中央教育部总结了各地教改经验,重新制订了全日制中学教育计划草案,对全日制中学的教育、生产劳动和休息,作了妥善安排,并适当调整了周学时和总时数,增加了文化课的教学时间。计划还规定在高中设置选修课。教学计划如 P161 表。

从表中可见,物理学科的设置,在初中,都是每周 3 课时;在高中,

每周都是 4 课时。从而初、高中的物理教学总时数增加到 616 课时。这是到目前为止,在中学教学计划中物理教学时数最多的一个教学计划。但这个教学计划,由于“文化大革命”的浩劫,自 1966 年下半年起,就没有继续贯彻执行。

在文革十年中,全国既没有了统一的中学教学计划,也不是任何意义上的中学教育。

二、高师物理系本、专科教学计划与物理学科的设置①

解放后为了使师范院校的物理教育逐步走上正轨,也为了发展中等学校的物理教育,1952 年 7 月和 8 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分别印发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拟订的第一个师范学院物理系教学计划(草案)和第一个师范专科学校数理科教学计划(草案)。这两个教学计划中,物理系具有培养数学教师的任务,数理科是培养数学教师和物理教师的。当时这种双重任务是作为拟订教学计划的原则或依据之一来加以考虑的。

① 参阅《当代师范教育资料选》华东师大出版。

师范学院的教学计划是由中央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在苏联专家直接指导下,根据苏联高等教育部 1951 年批准的苏联师范学院教学计划起草的。众所周知,苏联师范学院教学计划是以目

教学计划表

年级时数学科

中 学

初 中

高 中

上 课

总时数

政 治

2

2

2

2

2

2

412

语 文

8

7

7

7

7

6

1,444

外国语

7

6

6

6

6

5

1,238

数 学

7

6

6

7

6

6/0

1,216

物 理

3

3

4

4

4

616

化 学

3

2

3

4

406

生 物

2

3

2

245

历 史

3

3

3

303

地 理

3

3

201

生产常(知)识

2

66

体 育

2

2

2

2

2

2

412

音 乐

1

1

70

图 画

1

1

70

选修课

(2/5)

(111)

每周上课时数

33

34

34

33

32

32/263

4/31

6,708

(6,819)

劳 动

中学生每年劳动一个月。

标明确,具有高度的科学性、系统性、理论结合实际的优越性著称的。吸取苏联先进经验拟订出来的这个计划,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这些优点,所以这个教学计划,包括同样吸取苏联先进经验拟订出来的师范专科学校的教学计划的印发,对于纠正当时高师院校中存在的教学无目的、无计划、因人设课的混乱现象,对于明确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改革的方向,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这两个教学计划印发以后,在执行中主要由于结合中国实际不够,定得偏高而造成了一些学校在教学工作中的忙乱现象。因此,中央教育部决定从 1953 年开始,对它们先后进行分别修订,在修订过程中, 一方面鉴于我国已进入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新时期,培养目标也相应有了变化,加上逐渐明确了拟订教学计划的根据,所以相隔一年以后, 两个比较切合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实际的新的教学计划,分别先后基本修订完成。

1954 年 4 月和 9 月,教育部分别颁布了《师范学院暂行教学计划》和《师范专科学校暂行教学计划》。其中对物理系科的教学计划,除对各科目的设置目的和内容等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外,对原计划中的双重任务,也调整为单一培养中等学校物理教师的任务,如此等等,都是比较结合我国当时的实际的。

1957 年 2 月,教育部决定在全面总结几年来学习苏联进行教学改革和执行高等师范院校暂行教学计划的经验的基础上,对暂行教学计划作一次修订,供各校研究执行。

1963 年 8 月 8 日,教育部发出了“关于颁发高等师范学院教学计划

(草案)的通知。”说明教学计划(草案)是根据《高教六十条》的精神,和 1961 年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关于高师的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

的若干原则规定,并且参考了 1962 年高校理科教学工作会议的精神制订的。这个计划拟定后,又根据《中学五十条》和《全日制十二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的要求,作了进一步研究和修改。以求使其能够适应中学提高水平后对师资的要求。

这个教学计划,在强调高师的任务是为中等学校培养合格师资和生产劳动对于师范教育的重要性的同时,还特别注意对于政治理论、文化科学、教育科学、生产劳动作出全面的安排和贯彻“少而精”及因材施教的原则。总之,它对各个方面都考虑得比较周到,对调整自 1954 年来师范教育中的畸重畸轻,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1966 年 6 月以后,“文化大革命”全面展开。在十年劫难中,高师教育遭到了彻底的破坏,教学计划当然也就无从谈起了。

  1. 物理系本科教学计划与物理学科的设置

1954 年 4 月颁发的物理系暂行教学计划的培养目标,是中等学校的

物理教师。所以其主要表现是加强了普通物理教学。它把 1952 年 7 月颁

发的教学计划中的 510 学时,增加到 616 学时,并围绕培养目标,对专业科目的设置目的,物理学科的时数分配及物理学科教学目的和内容, 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和具体的说明,从而较好地保证了培养目标的实现。

  1. 专业科目的设置目的

中等学校物理学的内容包括物理学的各个部门。中等学校物理教师应掌握物理学各部门的基本知识——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间的相互关系,并且有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所必需的各项技能和熟练技巧。在此基础上,它具体说明了各科目的设置目的,如:

①普通物理是本系的基础科目,其它各科目大都是依据着和围绕着它、为了提高和扩大物理学知识而设置的。

②理论力学和理论物理等科目,是为了使未来中等学校物理教师对工作能胜任愉快,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而必须在普通物理的基础上,在理论方面奠定坚实的基础。

③解析几何及代数、数学分析等科目,是学生学习物理学的理论科目所需要的高等数学知识,并需相当熟练的技巧。

④天文学、电工及无线电技术,制图学等与物理学有密切关系的科目,是为了扩大学生物理学的知识领域并联系实际。

⑤物理教学法和中等物理实验技术,是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胜任中等学校物理学的教学工作,因此它指出这一科目应与教育实习紧密配合。

  1. 物理专业科目的时数分配

①普通物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学期每周讲授四学时,实验三学时,课堂作业一学时;第五学期每周讲授三学时,课堂作业一学时。

②理论力学:第五、第六学期每周讲授三学时,课堂作业二学时。

③理论物理: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学期每周讲授四学时,课堂作业二学时。

④高等物理实验:第八学期每周讲授一学时,实验三学时。

⑤物理教学法及中学物理实验技术:物理教学法,第五、第六、第七学期,每周讲授二学时,共八十学时,课堂作业每周二学时;实验技术第五、第六学期,每周二学时。(可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做适当的灵活变动。)

  1. 物理专业科目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①普通物理

目的:在学生原有中等学校物理学知识的基础上加以充实和提高, 使学生在学完这一科目后,基本上能掌握中等学校物理的教材。

主要内容:包括力学,声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

②理论力学

目的:使学生能在普通物理力学的基础上,以高等数学为工具,论证机械运动中一些更重要的原理,并解决其中一些比较常见而复杂的实际问题。

主要内容:包括质点力学,刚体力学,弹性体力学和流体力学等。

③理论物理

目的:在普通物理基础上系统、精密地阐明物理学上理论方面的基本知识。

主要内容:包括热力学,电动力学,统计力学及量子力学。④高等物理实验

目的:使学生对物理实验获得更完整的知识,并在实验技术方面提高一步。

关于主要内容的说明是:教材的选择,应着重程序较复杂或理论较高深的实验。排列次序应和普通物理实验相联系,并与理论物理及理论力学教材相结合。实验的具体名称和方法,可根据各校设备条件来确定。

⑤物理教学法及中学物理实验技术

目的:使学生了解如何编订教学工作计划,如何备课,如何写作教案,并能根据教学原则和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关于主要内容的说明是:实验技术应结合教学工作的需要,培养学生的教室演示及实验室实验的正确方法和熟练技巧,兼及指导课外活动所最需要的有关物理技术。

物理系暂行教学计划必修科目学程表见 P166—168。

这个教学计划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教育学科开设的科目多, 学时数多。如科目中有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史和物理教学法及中学物理实验技术,共有 518 学时,占总学时数 3464 学时的 14.96%,其中物理

教学法一科就有 222 学时,这是解放后至今课时最多的一个教学计划。

二是教学计划中规定第六、第七学期各有一次教育实习,每次 6 周,共

12 周。说明它非常突出培养中等学校物理教师的职业技能,即师范性。

1963 年 8 月,教育部颁布了物理学专业教学计划(草案)。这个教

学计划是经 1960 年在河南召开的师范教育座谈会和 1961 年 10 月物理系暂行教学计划

本系必修科目学程表

科 目

按学期分配

时 数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学年作业

其中

第十一

学期周

第十二七学 期周

第十三八学 期周

第十四七学 期周

第十五八学 期周

第十六一学 期周

第十七二学 期周

第十八三学 期周

实论习及课练堂习

讨等

每 周 时 数

1

马列主义基础

2

1

140

102

38

4

4

2

中国革命史

4

3

140

102

38

4

4

3

政治经济学

6

5

145

104

41

5

5

4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论

7,8

113

86

27

4

5

5

心理学

2

87

70

17

2

3

6

教育学

4

4

122

88

34

3

4

7

教育史

6

87

66

21

3

3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后的物理教育(上) - 图3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后的物理教育(上) - 图4

召开的师范教育会议以后,在 1962 年 7 月高等师范院校理科教学计划讨论会上拟订的。在前两个会议上,当时比较一致地认为,在文化科学知识方面,基础知识应当宽一些、厚一些、博一些,并应相当于综合大学同科的水平。这在拟订的教学计划(草案)中都有一定的反映。

  1. 培养目标

物理学专业的基本任务,是培养中等学校物理学教师。要求毕业生达到以下标准:

①具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愿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人民服务;通过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一定的生产劳动和实际工作的锻炼,逐步树立工人阶级的阶级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②掌握物理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如实验操作、配制简单仪器、运算、绘制图表、使用工具书等);尽可能了解物理学的某些新成就,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

具有较好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学习一种外国文,达到能阅读专业书刊的程度。

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愿为教育事业服务;具有人民教师的必要修养,能以自己的模范行为作学生的表率; 熟悉中学物理教材,初步掌握中学物理教学法(包括组织课堂教学、批改作业、指导中学实验和进行与物理学有关的课外科技活动等);具有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和组织活动的初步能力。

④有健全的体魄和良好的生活习惯。(2)物理专业科目设置及时数分配

①普通物理学: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学期,其中第一、四、五学期每周 5 学时,第二、三学期每周 6 学时,共计 448 学时。

②理论力学:第五、第六学期,各为每周 5 学时和 3 学时,共计 133 学时。

③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第七学期,每周 6 学时,共计 78 学时。

④电动力学:第六、第七学期,各为每周 3 学时和 4 学时,共计 100 学时。

⑤量子力学:第八学期,每周 6 学时,共计 72 学时。

⑥物理实验: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七、第八学期, 第一至第五学期每周 3 学时,共计约 255 学时,其中约 25 学时为工艺实

习,约 230 学时为普通物理实验。第七、八学期每周各为 2 学时和 4 学

时,共计约 70 学时为高等物理实验。

⑦中学物理教材教法:第六、第七学期,各为 4 学时和 2 学时,共

计 90 学时。

这个教学计划与前比较的主要改动,一是教学实习由两次改为一次,在第七学期,时间 6 周。二是第一、第二、第三学年各有 5 周,第

四学年有 3 周生产劳动的时间安排。三是第八学期安排 4 周科学研究的

时间。四是对选修课的时间作了规定,在第八学期每周 4 学时,计 48 学时,并扩大了选修课范围,其列举的科目有:外国语、中学物理教材选论、固体物理学、天文学、气象学、物理学史、连续介质力学、声学、统计物理学(二)、无线电基础(二)、光谱学、原子核物理专题讲座、广义相对论、物理学中的哲学问题、专题讲座等。五是取消了教育史学科的开设,六是增添了思想政治教育报告,取消了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的开设。

物理学专业教学时间计划表如 P171—172 页所示。

这个教学计划有四个特点:一是充实和提高了物理专业知识的教学和技能的培养。二是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和注意了生产劳动对师范教育的重要性。三是为使学生获得从事科学研究的训练、培养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提供了条件。四是调整了教育学科教学和教育实习的时间。如中学物理教材教法的课时数由 222 学时调

物理学专业教学时间计划表(供参考)

课 程

学 时 数

按 学 年 及 学 期 分 配

课堂讨论练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第十一

学期周

第十二六学

期周

第十三七学

期周

第十四六学

期周

第十五七学

期周

第十六六学

期周

第十七三学

期周

第十八二学

期周

每 周 时 数

1

中共党史

165

2

2

3

3

2

马克思列宁主义概论

3

思想政治教育报告

100

1

1

1 1

1

1

1

1

4

心理学

32

2
5

教育学

68

4

6

中学物理教材教法

90

50

30

10

4

2

7

8

外国语

体育

198

132

3

2

3

2

3

2

3

2

9

解析几何

68

58

10

4

10

高等数学

346

247

99

4

6

6 5

11

12

普通物理

理论力学

448

133

365

93

83

40

5

6

6 5

5

5

3

续表

课 程

按 学 年 及 学 期 分 配

课堂讨论练习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第十一

学期周

第十二六学 期周

第十三七学 期周

第十四六学 期周

第十五七学 期周

第十六六学 期周

第十七三学 期周

第十八二学 期周

113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

78

66

12

6

14

电动力学

100

75

25

3

4

15

量子力学

72

60

12

6

16

电工学和无线电基础

148

86

54

8

6

4

17

物理实验

323

323

3

3

3 3

3

2

4

18

制图学

32

12

20

2

19

选修课

48

4

总学时数

2581

周学时数

22

23

23 23

21

20

19

15

注:“思想政治教育报告”在表中每周以 1 学时计,实际安排时可以几周合并举行一次,

四年共 100 学时左右。

整为 90 学时,教育实习由 12 周调整为 6 周。这在时间上虽削减了一半以上,但基本上仍无原则性的影响。所以这个教学计划对培养合格的中学物理教师来说,各方面都考虑得比较周到。

1966 年 6 月以后,“文化大革命”全面展开,在林彪、“四人帮” 肆虐的十年中,教育是个重灾区,师范教育则是重灾区中的重灾户,物理教学计划遭到彻底的破坏。

  1. 物理系专科教学计划与物理学科的设置

1954 年 9 月中央教育部颁发的物理专科暂行教学计划的培养目标, 是具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知识与观点、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专科学校所必备的文化与科学水平及教育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强健的体魄、全心全意为人民教育事业服务的初级中等学校的物理师资。它与 1952 年

8 月颁布的数理科教学计划草案比较,主要是减少了高等数学的教学课时

数,大大增加了普通物理学和物理教学法的时数。如普通物理学由 396

学时,增加到 654 学时,物理教学法由 78 学时,增加到 148 学时。并围绕培养目标,对物理专业科目的时数分配、专业科目的设置目的和主要内容,都作了具体说明。

  1. 专业科目的设置目的和主要内容

①高等数学基础

目的:使学生掌握学习物理所需要的数学知识。

主要内容:包括解析几何、初等微积分、微分方程大意。

②普通物理

目的:本科目是本科专业科目中的主要学科,应在中等学校物理的基础上加以充实和提高。

主要内容:包括力学、分子物理、振动与波、电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大意。

③无线电技术

目的:使学生对无线电具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以便在未来的教学工作岗位上指导物理小组学生的课外活动。

主要内容:除着重基本原理的讲授外,并应注意一般技术的掌握。

④物理教学法及中学物理实验技术

目的:使学生明确初级中等学校物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培养学生分析教材以及根据教学原则进行教学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进行演示实验及实验室实验的正确方法和熟练技巧。

主要内容:中学物理教学概论、中学物理教材分析和实验技术。

⑤制图学

目的:使学生在高中制图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制图的技术,能阅读结构图,并能自制实验设计图以便将来在教学工作中加强直观性。

主要内容:几何图和机械图

此外还有二门选修课——理论力学基础和理论电磁学基础。

①理论力学基础

目的:使学生在普通物理的力学基础上,以高等数学基础为工具, 巩固并论证机械运动中的一些重要原理。

主要内容:主要是讲授质点力学及机械运动的重要原理,重点地涉

及刚体力学大意。在讲授前,应适当讲授向量分析知识。

②理论电磁学基础

目的:使学生在普通物理的电磁学基础上,对电磁场(包括物理光学)的本质问题,有进一步的理论认识。主要内容:重点地用向量讲授静电场的基本公式,从而引到麦克斯韦第一、第二两方程式,介绍电磁场与电磁波。

  1. 物理专业科目的时数分配

①普通物理学:第一、第二学期每周讲授 6 学时,实验 3 学时,课

堂作业 2 学时;第三、第四学期每周讲授 5 学时,实验 3 学时,课堂作

业 2 学时。

②物理教学法及中学物理实验技术:第三学期每周 6 学时,第四学

期每周 4 学时,其中讲授共 66 学时,实验共 56 学时,课堂作业共 26 学时。

③理论力学基础:第三学期讲授共 68 学时,课堂作业共 22 学时。

④理论电磁学基础:第四学期每周讲授 2 学时,课堂作业 1 学时。

物理科暂行教学计划必修科目学程表

科 目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时数

第一学期十八

第二学期十六

第三学期十八

第四学期十

其 中

实习作业

课堂实习、讨论及练习等

每周时数

1

中国革命史

3

3

102

76

26

2

马列主义基础

4

5

122

94

28

3

心理学

4

72

64

8

4

教育学

4

3

118

88

30

5

6

体育

高等数学基础

2

8

2

8

2

2

124

272

178

124

94

7

普通物理

11

11

10

10

654

344

186

124

8

无线电技术

6

60

30

30

9

制图学

2

36

36

10

物理教学法及中

学物理实验技术

6

4

148

66

56

26

总时数

30

28

25

27

1708

940

272

496

这个物理科的教学计划,由于当时对其各方面都考虑得比较全面周到,所以一直到 1966 年前,没有作过任何原则性的变动。在“文革”期间,它遭到了与物理系暂行教学计划同样的厄运。

第四节 物理教学大纲和物理教科书的建设与发展

教学大纲是由国家根据教学计划规定的各门学科,统一颁发的指导性文件,也是编写教科书的依据。大纲规定的统一内容和要求,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学校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教学大纲的结构和内容通常包括:1.大纲的说明。主要依据教学计划的精神, 说明本门学科的教学任务和要求,以及教材选编的原则。这是大纲的指导思想。2.大纲本文。主要根据选编教材的原则,将本门学科内容的逻辑体系,以及教学进度,按照章 节、课题,全面、系统、连贯地以纲要的形式列述讲授要点、安排实验、练习和参观等事项。3.关于教学法的建议。根据学科性质,简要提出教学法的基本要求及教学的注意点等, 以供教学参考。

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进一步系统化和具体化,是教与学的共同依据。教科书的结构和内容,一般包括:1.目录。2.本文。即按篇、章 、节的顺序,系统连贯、准确生动地叙述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包括最基本的事实材料和基本概念、原则、公式等。3. 作业,如思考题、习题、实验作业等。4.图表和附录。

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核心问题,是教学内容问题;是向学生传授什么知识,培养什么能力和进行什么思想教育的问题,即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这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方向和途径,关系到教育能否适合学校的需要和为社会的发展服务。因此,制定教学大纲和编写教科书的工作,不仅是建国初期改造旧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建国以来也作了大量工作,以使其符合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建国以来至 1976 年期间,关于制定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编写物理教科书的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过渡阶段;全面学习苏联阶段; 探索发展阶段和十年动乱阶段。

一、过渡阶段(1949——1952 年)

解放初期,我国由于来不及制定新的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编写新的物理教科书,所以当时一方面采用了权宜之计,即在东北老解放区,采用东北人民政府以苏联十年制中学的自然科学课本为蓝本进行编译的课本,作为中学物理的教科书;在解放区,仍暂用解放前的老课本。如严济慈编写的物理课本和寿望斗编写的物理课本,在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后的一段短时期内,仍重新出版,作为我国解放初期的课本。另一方面, 为了尽快改革旧的教学内容,人民政府根据《共同纲领》中规定的文教政策,及时进行了“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工作。

1949 年 11 月,中央教育部成立不久,就由中等教育司召开了一次京津中等学校负责人的座谈会,会上大多数人都认为“普通中等学校数、理、化三科的教材编排不合理,以致学生负担过重,学习不能获益,而且有害健康。”同年 12 月 23 日至 31 日,教育部召开了新中国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上,各地来的代表对上述问题又有相似的反映。对此,除了会议“决定集中一批干部,并组织一部分有经验的教员编辑与改编中、小学教科书”之外,接着于 1950 年 2 月 10 日又由中等教育司召开了普通中学数、理、化三科教材精简座谈会。会上关于数理化教材

的问题,大家除了同意“精简的目的在求教学切实有效,而不是降低学生程度;删除不必要的或重复的教材,但仍需保持各科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六·三·三制初高两级中学的制度暂不变更”的原则以外,大家还同意这样的精简原则:“教材应尽可能与中国生产建设实际结合, 首先自然科学各科彼此间应明确分工,删除重叠或陈腐部分;初高中之间不必要的重复亦应酌减,充实新的科学成就。会上并推举方嗣■,汪世清起草物理初稿。初稿又经几次修正,最后经严济慈校订,于 7 月 10 日由教育部印发,供各地中学物理教学作基本参考。这是解放后对中学物理教材采取的最初的改革措施。

这次印发的初、高中物理精简纲要,都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讲精简纲要的原则。如初中部分在“原则”中提到初级中学物理学的教材, 其学习范围是从物理世界的事象群中,具体地认识最简单的事实和最基本的原则,而任务就是以这些认识来树立人类知识和物理学的基础”。其学习路线“是从事业里引出思想的概念和联系,来织造科学知识,所以要选择简单的自然现象,和在合理的条件所划定的孤离情况之中用实验表演,把事实的根底刨挖和暴露出来,给学生们记取和理解。因此, 事实的例证和剖白是列在首要地位的”。还指出这次精简主要是“紊乱的制度,如英国的度量衡和中国市用度量衡⋯⋯;陈腐的观念,如质量不灭,填充性(物质填充性),以太传光⋯⋯;不易把握的概念和定义, 如力、离心力、力场、电位⋯⋯;难于理解的定律,如运动定律、引力定律、盖吕萨克定律、光的折射定律⋯⋯;艰涩的问题,如圆运动、电离论、光的本质、原子构造⋯⋯;繁难的算式,如运动的公式、抛射轨迹方程、功量和能量的转换式,变态的潜能方程⋯⋯”。同时规定“实验插在讲授中间,便于学习和了解。”并说“一次实验不限于一个问题: 凡属并联的事象尽时间和条件的可能合并在一次实验里。”等等。又如高中部分,在“原则”中首先指出“教材分讲授和实验两部分,先后分列,不相参杂。”还说“初级教材的选择偏重在现象,而教法偏重在启发和归纳,高级教材的选择偏重在实验和观察,略加计算,而教法偏重在灌输和演绎。”对实验还特别指出“设置实验的目标原为培养学生们的观察才能和训练他们的实验技术,所以实验教材的性格应分作五项, 切实执行:甲、寻求现象间的因果规律。乙、证明物理量间的数值关系。丙、联系到实际的应用问题。丁、自制简易器具和修配仪器。戊、记录各个观测事项,并计算其关系与结果,写成有系统的报告,和探讨问题。” 等等。所以,这一部分是提纲挈领地说明编写精简纲要的目的要求和略加提示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以使教学不致偏离“精简座谈会”的基本原则。

第二部分是精简纲要的细则。它依次列出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及讲解的深广度等。如初中部分的细则五中“1.浮力——阿基米德原理只用仪器表演,不要用数字演证。再用涂蜡的方木块浮在水上,加以计算和说明”。又如高中部分的细则五二中“3.光的偏极化(即偏振现象—

—编者注)——光波乃横波,用电石铗试验光的偏极化。并借用栅栏杆格绳索上的波动作比喻,来推断光波是横波。偏极光镜解释平面偏极化的作用是不必要的”等等。使教学有一个大致的讲解范围,并给教学方法以适当的提示和启发。

实行精简,一方面固然来自学习苏联的影响,因当时苏联十年制中学物理教学是实行五年一贯制的,所以其初、高中物理课本的内容重复的就少得多。另一方面,我国初、高中是分段的,物理教材是参照欧、美、日的课本编写的,初、高中物理教材之间的关系是“同心圆放大”, 内容陈旧庞杂,重复多,又严重脱离我国实际。所以学习苏联,就意味着把初、高中物理教材中相同的部分去掉。初中已讲过的,如汽化、热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速度及反射、电磁的相互作用等,高中即可以从略。这实际上,也是当时能尽快达到精简的一种办法。但由于草案本着“初、高中两级中学的制度暂不变更”的原则的同时,本着还要“尽可能与中国生产建设实际结合”和“编辑最近物理学的基本新知识”, 如声学部分添了乐学和乐器的知识,电学部分增加了电流振动和无线电的原理。因此,精简以后的初、高中教材仍保持“两个圆周的循环重复”, 教材实际上也是精而未简,并且由于增加了新知识反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所以“纲要”印发以后,各地认为学生学不完,教师教不完的呼声仍然很高,问题没有得到解决。①

为了有一个新的教材来代替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旧教材,从 1950 年 10 月开始,中央教育部组织力量编订《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草案)》,经1951 年 3 月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讨论,并于 1952 年 3 月印行。该物理课程标准(草案)的制定,当时参考了凯洛夫等的《教育学》“共产主义教育目的与任务”一章 。并以苏联的物理教学大纲与东北地区普通中学自然各科课程标准纲要草案作为参考资料。②

《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草案)》的教学目的:③

初 中 : 1.了解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物理现象及其简单的相互关系,

以获得有系统的知识; 2.了解简单的物理仪器和有关的物理器具之构造与基本原理及其应

用;

  1. 培养从实际出发,以观察现象而获得正确认识的能力;

  2. 通过课外作业与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高中:

  1. 了解物理学的基本规律与思考方法及其主要应用,为有关各部门学科之学习建立基础;

  2. 用实验方法考核物理现象间质与量的关系,使理论与实际一致;

  3. 通过物理学对自然的认识,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 通过课外作业与活动,以增进学生的工作技能,以启发其创造力。从上可见,初中教学目的中的

    4 和高中教学目的中的 3、4 都是解放

前所没有提及的,其中特别是通过物理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是解放后的一大特点。

该课程标准的另一特点,是初步改变了解放前我国中学物理教学内容中的“同心圆放大”的做法,以使初、高中的物理教学内容改变为“螺

① 参阅《建国以来中学物理教学大纲汇编》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办公室课程教材研究所编印。

② 方嗣■:“怎样准备改革普通中学课程”《物理通报》第一卷二期。

③ 引自《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草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52 年 3 月。

旋式上升”。例如运动学的知识,初中只讲匀速直线运动,高中讲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圆运动;动力学的知识,初中只讲牛顿第一定律,高中讲第二和第三定律等等。此外,物理教学内容还兼顾了初高中毕业后就业与升学的这两个方面。

在教育部编订《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草案)》的同时,1950 年 9 月, 全国出版会议上提出中小学教材必须全国统一供应的方针,于是组建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并由该社开始组织编写中学物理课本。1951 年 3 月, 由陈同新、许南明编写的《初中物理学》上册出版。同年 8 月,下册出

版,并从 1951 年秋季开始供学校使用。1952 年 8 月,《高中物理学》一册出版,这就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第一套物理教材。

这套教材,从已出版的几本书来看,它们虽由于在内容的删减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以使教材的联结不够好,从而增加了理解的困难。例如在电磁学中删去了磁场和磁力线,使得电流的磁效应的方向问题难于理解,发电机和变压器也不易说明。但它们最基本的方面,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取材合适,适用于教学;

  2. 编列的系统,大体符合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而旧的教本对此是不讲究的;

  3. 叙述一般做到不从定义而从实际出发,并能广泛联系实际,强调应用;

  4. 演示实验多,大量利用直观教材。①但这套教材没有编写完就中途夭折了。

夭折的原因,并不是全面比较其优缺点后作出的,因为实际上既没有认真总结,也没有进行科学论证,而是在当时我国的政治环境下,“我们过分看重政治和社会制度问题,而将苏联的教育经验捧得过高,甚至于提出‘全心全意地’、‘系统地’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口号”。①这反映在教材的编写上,就要求一切完全照搬苏联的东西。所以上述课本虽也是苏联的教学经验和我国的教学经验相结合的产物,但舆论上一致认为在编写物理课本的工作上,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方面是不够的。当时权威们对课本的看法是“只就英、美课本和中国的旧课本加以改写,不改观点不易脱离资产阶级的影响,就在材料的配合,篇章 结构上,也有很大缺陷;自编一套,也不易很快成熟,很快达到科学化、系统化”。

②因此物理教材(包括其它自然科学教材)要以它们(指苏联课本)为蓝

本,并尽可能结合中国实际来加以改编。国务院也提出:“有重点地翻译和改编苏联中学以上学校自然科学方面的各科教科书,作为我国新教材未编出前的暂用课本。”③这样,人民教育出版社未能编完的高中物理学第二、三册,就只能用东北编译的苏联中学九、十年级的物理课本来替代。

二、全面学习苏联阶段(1953——1957 年)

① 汪世清:《我们对陈,许合编初中物理学课本的一些意见》物理通报二卷一期。

① 毛礼锐等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 6 卷第 111 页。

② “进一步学习苏联的经验——迎接中苏友好月”《人民教育》1952 年 11 月。

③ 《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7),百科全书出版社第 482 页。

1952 年 12 月,我国颁布了解放后第一个《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草案)》,这个大纲,是以当时苏联物理教学大纲为蓝本编订的。从“大纲”的内容层次来看,可以把它分为三部分,即总说明;初、高中大纲的说明;大纲。在总说明中,它明确地规定中学物理教学的任务是:

第一,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给他们以系统的和巩固的物理学基础知识,使他们奠定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

第二,培养学生把他们获得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的能力,使他们掌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

第四,培养学生观察和研究问题的正确的和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接着它简要地说明了如何完成这些互相联系、彼此一致的任务。如

关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它指出“除了使学生知道我国历史上物理研究和应用的成就外,还应特别注意在我国伟大的建设中物理研究和应用的飞跃发展。”又如关于知识教学,它指出“过去物理教学的严重缺点之一,就是教师生硬地灌注定义、定律和公式,或过分致力于数学的论证和演算,而不注意阐明物理意义,这样,学生就只能死记硬背一些抽象的符号和公式,得不到真正的物理知识”,并接着强调“这样的缺点,必须坚决予以克服”。从而反衬出它要求“在物理教学中,对于物理概念、定律和公式的意义,必须予以清楚明白的阐明,使学生获得真正的了解”的重要性。再如物理实验,它明白地表示了“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的实验和教师的演示,在物理教学中占极其重要地位。教师的讲解必须配合必要的演示,大纲中所规定学生应作的实验必须完成,次数不应减少”。同时又着重指出“如果设备不足,教师也必须克服困难,自制简单仪器来进行演示和实验。”此外,“必须训练学生应用所获得的知识来解决物理问题和分析周围的现象。”以及课前、课后的工作等等都作了周详的交代。

初、高中大纲的说明,主要是分别针对初高中学生的不同特点,对教学过程和各部分内容在教学上应注意的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如在初中大纲的说明中:“初中物理的教学,必须按照学生的接受程度,以实验观察为基础,来探求各个现象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得出一定的简单的物理规律,并以实际应用来验证这些规律的正确性。”“初中物理的习题⋯⋯要具体考虑题目的内容,把题目分成几个较简单的问题来逐步解决。在用算术方法解答过一定数量的习题以后,才可以向学生介绍相当的公式。这样,学生才易于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才能正确地运用公式。”并指出“必须坚决克服不训练学生思考,过早介绍公式的偏向。”接着对具体内容的教学作了说明。如介绍关于“简单电现象” 的内容中有:“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各种电现象,特别是在后面更好地了解电流的本性,需要介绍电子的初步知识,但关于电子的介绍不可过多,以免超出学生的可接受的范围。”如此等等。

在高中大纲的说明中,开始就指出了“高中学生,比起初中学生来, 无论在知识水平上和接受能力上,都已大大提高了。因此,高中物理的每一课题,都不是单纯地重复初中已学过的,而是要在更大的范围内和更大的深度上,对物理作进一步的学习。”还说“在高中物理中,理论的作用和数学论证的意义,都应巨大的增长。”在对具体的教学内容上,

如关于电学方面,它说“在高中学习电学中,学生常常对电势、电势差

(电压)、电势降落以及电动势的物理意义弄不清楚,并常常把它们混淆起来。物理教师必须明确指出这些概念的不同意义以及它们的关联, 要及时纠正学生的误解。”在关于“电磁感应”这一课题中,指出了“虽然在范围和深度方面都比在初中时扩大和加深了许多,但是,在这里仍然只应限于定性的研究。”关于如何讲解“原子结构”的说明是“教师应特别着重阐明如何证实基本粒子的存在及如何研究它们的性质,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人的认识范围,特别是在微观世界中的认识范围,是在不断地扩大着。在讲究原子能的释放后,教师应该指出原子能的利用问题与社会制度的关系,并指出原子能在和平用途上为劳动人民谋幸福的美丽远景。”如此等等。

第三部分是大纲本文。它以篇、章 、节的顺序,分别列出了课题, 讲授要点及上课时数与课外作业时数的分配。如以篇为例,初中有力学、热学、电学及光学四篇,高中有力学、分子物理学和热学、电学、光学及原子结构五篇。

从上可见,这个大纲是相当完善的。所以它的颁布,不仅结束了过去我国中学物理教学缺乏完善大纲的状况,而且,确定了我国初、高中物理教学内容“螺旋式上升”的格局,而且它还具有强调基础知识、强调突出实验、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优点。因此,它对全国中学的物理教学走上正轨起了积极的作用。应该说,这是当时学习苏联经验的主要收获。

1952 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就以《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草案)》为依据,以苏联课本为蓝本开始进行第二套中学物理教材的编写。其中初中物理课本,是由陈同新、许南明、张同恂以苏联Г.N.法里也夫、A.B.别雷什金、B.B.克拉乌克利斯编写的 1948 年版的苏联中学六、七年级的物

理课本为蓝本进行编写的。上、下册分别于 1953 年秋季和 1954 年秋季

开始供应学校使用。苏联的这套课本在苏联一直用到 1960 年,我国的这

套初中课本也只根据 1954 年和 1955 年的两次精简指示作了精简修订,

一直用到 1963 年。高中物理课本,第一册是由陈同新、许南明编,第二

册是由陈同新、许南明、张同恂编写的,第一册于 1953 年秋季开始供应学校使用,第三册是由陈同新、许南明、张同恂、雷树人编写的,和第二册同时在 1954 年秋季开始供应学校使用。这套高中物理课本,是根据

N.N.索克洛夫编的 1938 年版的苏联八、九、十年级的物理课本为蓝本编写的。苏联的这套课本知识面较宽,又补充了为适应第二次世界大战所需要的军事技术知识,教材分量较重。

我国第二套课本的优点,除了较好地体现了其大纲所具有的上述特点外,在课文的叙述上,也由于学习苏联经验,一般都做到了从生活和生产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从定义出发来讨论概念和规律的。所以它与解放前的课本相比,能较好地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这是一个十分明显的进步。其缺点也在于“全面学习”苏联,从而不能较好地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特别是不能从中国的学生实际出发。因而 1953 年开始出版第二

套中学物理教材后,各地仍然反映学生负担过重。同时,苏联在 50 年代提出了实施综合技术教育,而物理学科又是实施综合技术教育的重点学科,所以苏联在 1954 年开始已采用了新的物理教学大纲和八、九、十年

级换用 A.B.别雷什金等编写的新的物理课本。因此,教育部一方面于1954 及 1955 年分别发布了《精简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草案)和课本的指示》及《精简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草案)和高中二、三年级物理课本的指示》;另一方面,自 1954 年下半年开始,就又以苏联的新大纲和新课

本为蓝本,修订我国 1952 年的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草案和重新编写高中物理课本。

1954 年和 1955 年的两次精简的主要内容是:

初中:水闸、简单机械的效率、熔解热、汽化热、蒸汽轮机、热机的效率、电阻定律、透镜成像的作图法、光的色散和五个学生实验(测定一种供热装置的效率;水的汽化热的测定;验证焦耳—楞次定律;安装发电机模型并实验其动作;观察光线通过玻璃或水后的折射)。

高中:共点力的平衡、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的运动、反向力的合成、力偶、杠杆类简单机械、压强计、虹吸现象、流体动力学、开普勒定律、引力场、驻波、附加电阻和分路、惠斯登电桥、温差电偶及其应用、赫兹实验、光的偏振、天然放射现象和人为放射现象及一个学生实验(用惠斯登电桥测定电阻)。

1956 年 6 月,教育部颁布了在学习苏联新大纲、新教材和吸收了两次“精简指示”的思想基础上,编订完成《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修订草案)》。

这个大纲虽然仍分总说明,初、高中大纲的说明和大纲三部分,但它在整体上体现了 1954 年 4 月政务院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和

1956 年开始在中学教学计划中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的精神,因此,它在原大纲的基础上有了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它指出了“中学物理教学,在实现以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学生, 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成员这一中学教育的总任务中, 是具有重大意义的。”这就是说,中学物理教学必须为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成员服务,而不能为别的什么服务。显然它是符合和适应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的新形势的要求的。

其次,它特别强调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应该学会使用简单度量工具和仪器的实际技能”。例如在讲到概念、定律和原理的教学时指出“还必须训练学生把所获得的知识来分析各种物理现象,特别是他们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物理现象。”如在讲到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时,又指出“教师必须注意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恰当的操作方法⋯⋯ 逐步加深地向学生指出实验工作中误差是怎样出现的和减少误差的方法。”还说教师在对学生实验报告的审阅和评分时,“必须考虑到学生是否已掌握了应掌握的实际技能。”在讲到习题教学时,指出“利用当地生产技术中的实验材料,由教师或教师与学生一起自编物理习题”,以充分发挥物理教学在结合生产实际上和发挥学生的技术思维上的积极作用。在讲到学生课外作业时,指出“还应该包括学生在课外的条件所能做到的实验和观察作业。” 此外,它在对各年级的教学要求中,把学生必须掌握的实际技能,也提出了十分具体的要求。如对初二年级提出的“会使用重垂线,会使用简单天平;会使用测力计;会使用杠杆、滑轮、轮轴和斜面;能够指出内燃机模型的主要部分⋯⋯”等十三项要求。对高三年级提出了“会根据

电路图(带有分路)把仪器组成电路”;能从安培计、伏特计的“标志上认出它的量度范围,并在工作中会正确地使用”它们;“会测定透镜的焦距;会利用透镜来组成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模型”等七项要求。在内容上,初中恢复了简单机械的效率、蒸汽轮机、热机的效率,高中恢复了流体动力学、附加电阻和分路等。由于加强基本生产技术教育,在高中增加了传动知识、超声波、水力和风力发电、浮游选矿法、金属压力加工和铸造等内容。所有这些,不仅充分体现了当时提出的“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的精神,促进了当时物理教学的改革和提高了物理教学的质量,而且对当前的物理教学改革,也具有深刻的启发性。

第三,明确地提出了“在课堂教育中,物理教师应该不懈地激发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要求教师“努力使教学的内容能不断地引起学生的进一步学习的愿望,使教学的顺序适合于学生的思维发展顺序,使教学的方式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问题的注意方面来等等”, 并在大纲每章 之后,专门列出了应该做的演示实验。如在初中“电磁现象”一章 的演示竟列了“各种磁体;指南针;磁感应现象;磁极的相互作用;磁场图谱;电流对磁针的作用;带铁芯的和不带铁芯的通电线圈的磁作用;通电的单线圈在磁场内的转动;电动机的动作;感生电流的产生⋯⋯”等 14 个之多。这一方面固然是受“直观性原则”的积极影响,另方面也说明在物理教学中已开始注意学生的“学习心理”了。这是后来大纲中提出培养思维能力的先声或萌芽。

从上可见,这个大纲虽仍以苏联的教学大纲为蓝本,在体系上与前大纲也无原则性的变化,但在教学的目的任务、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方式方法的表述要求上,都吸取了我国物理教师的已有经验。这也说明我国中学物理教学大纲的拟订,已从“全面学习”苏联的做法中,开始转移到学习苏联与总结我国自己的经验相结合的轨道上来了。

在拟订大纲的同时,人民教育出版社也开始了第三套高中物理课本的编写工作。所以与这个大纲配套的高中一、二、三册教材,也分别于1955、1956、1957 年秋季供全国中学使用。其中第一册是由雷树人、董振邦编写的,第二册是由雷树人、许南明、董振邦编写的,第三册是由雷树人、许南明、董振邦、张同恂编写的。

这套教材,虽然仍是以苏联课本为蓝本,因而在总的内容体系上与苏联课本一致,存在着片面强调学生掌握系统的物理知识的倾向,带来了形而上学的教条主义毛病:重知识传授和教师的作用,轻能力的培养。但初稿是邀请了北京的一些有经验的物理教师仔细讨论而后修改定稿的,大部分知识的讲述方法又吸取了我国物理教师的实际经验,所以其质量比前一套教材有了明显的提高,基本上能适合我国的实际。因此, 它一直使用到 1966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

三、探索发展阶段(1958——1965 年)

1958 年在“大跃进”的形势下。在全国掀起了中小学学制改革的试验浪潮的同时,也掀起了中小学教材改革的浪潮。当时舆论认为,中小学教材的主要问题是“三脱离”(脱离政治、生产和中国实际),许多省对物理教材提出了“砍、换、补”方案,即砍掉初、高中重复的内容, 用生产实际的东西替换原来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和补充现代物理知识或深

难的知识的方案。①

1958 年 8 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教育事业权限下放的规定》中,提出了“各地方根据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的原则,对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可以进行修订和补充,也可自编教材,印发教科书”。在这个精神的指引下,加上教育战线又在大跃进浮夸风的影响下,认为中学教材存在着“少、慢、差、费”的严重现象,为了达到“多、快、好、省”,克服“少、慢、差、费”,“超英赶美”,要求教材充实“高、精、尖”的内容,并设想把 12 年的中小学教学内容压缩到 9 年或 10 年完成,而且还要达到大学一年级、甚至二年级的程度。于是教育上出现了要在 4 年内学完 6 年内容的要求。在短短几个月内,上海等地还编出了四年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②许多省市和高等学校编出了补充教材或全套或部分物理课本。如华东师大编写了全套中学物理课本,福建、湖南编写了初中物理补充教材,浙江也出版了省编物理教材,等等,全国有13 个单位都自编了物理课本。

在当时的形势和舆论的影响下,人民教育出版社从 1959 年初到 1960 年初先后编写了各册物理课本的补充教材,如:《中学物理天文知识补充教材》、《初级中学物理课本补充教材》、《高级中学物理课本第一册补充教材》、《高级中学课本物理学第二册补充教材》及《高级中学物理课本第三册补充教材》等。不久以后,这些补充教材经过精简,合并为初、高中各一册,并于 1961 年秋季供学校使用。补充教材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反映现代科技成就的,如洲际导弹、火箭、人造地球卫星、宇宙航行、半导体、无线电天文学、电子显微镜、基本粒子等; 二是联系生产实际的,如初中的传动知识、高中的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三相交流电路等;三是提高程度的,如转动惯量、转动定律、动量矩守恒、克拉珀珑方程、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原子核的结合能、质能联系方程等等,供教师选讲。

1961 年后,“冒进风”停止。1961 年 10 月,教育部报中共中央文教小组的“编写中小学教材的概况和对今后工作的意见”中,认为各地自编教材的问题是“程度偏高、内容偏深、在结合实际和政治方面有片面性,有些学科在改变学科体系方面也有缺点”。所以这些自编教材后来并没有在实际教学中使用。但是,其中有一点是应予肯定的,即当时编写的这些课本,既没有以苏联课本为蓝本,更不是因为苏联这样干我们才这样干,而是由模仿苏联转到了完全自力更生的轨道。所以从此以后,我们中学物理教材的编写,进入了一个探索发展的新阶段。

这里还应该提出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在 1960 年 1 月教育部提出十年制中小学教材的编写方针以后,接着就根据其教材必须以毛泽东思想为指针,应该授给学生以适合他们接受能力的现代文化科学的基础知识;应该符合教学改革的要求,十年制教材要达到十二年制水平的精神, 借调了二三十名大、中学物理教师和教研员来共同编写实验十年制中学的物理课本。这第四套课本的初中上、下册分别于 1962 年和 1963 年出

版,高中上、下册分别于 1963 年和 1964 年出版。此外,在编写十年制

① “中学物理教材砍、换、补方案(草案)”《物理教学》1958.10.

② “四年制物理教学大纲”《物理教育》1958 年 10 月。

学校教材的同时,还编写了四册物理教学参考书。

这套实验十年制中学的物理教科书的体系,基本上与 1953 年的初中课本和与 1955、1956、1957 年的高中课本相同,但在内容上、删去了初、高中重复的一些内容,增加了一些编在“补充教材”中的内容。如初中的齿轮箱传动、电报、用电常识;高中的牛顿定律适用范围、人造卫星和宇宙火箭、三相交流电、三相交流电路的联结法等。但它只限于实验十年制的中学使用,其他中学仍沿用与 1956 年大纲配套的教材。这第四套教材是解放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唯一的一套没有一下子就全面铺开的教材。

这套教材的编写,为“四人帮”被粉碎后编写十年制中学物理教材积累了经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61 年,鉴于“大跃进”、教育革命,中学生劳动多、教学质量低、地区差别大,中共中央文教小组指示,在总结过去编教材的经验的基础上,重新编写一套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培养的、质量较好的全日制十二年制中小学教材。在此基础上,教育部起草了《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草案)》,并于 1963 年 5 月印发。

1963 年的这个教学大纲的内容包括: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安排;演示和学生实验;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初中各年级的教学内容;高中各年级的教学内容等七大部分,后两大部分即属于一般所说的“大纲本文”。

这个教学大纲的特点,总的来说,它较前几个教学大纲的要求有了提高,阐述得比较全面具体,又简洁扼要,并且是比较符合我国当时实际的。具体地说,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具体明确地提出了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要求。例如它提出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关于力学、分子物理学和热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的基础知识,了解这些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其他方面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物理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又如它提出的教学要求是,在“初中阶段,要求学生掌握力学、声学、热学、电学的初步知识。初中物理教学,要以实验观察为基础,使学生认识简单的物理规律;要进行物理实验的初步训练,使学生获得使用简单物理仪器和设备的技能;要进行物理计算的初步训练,使学生能够初步熟练地运用算术方法来解物理习题,能够初步地运用代数方法来解物理习题;要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初步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高中阶段,要求学生掌握力学、分子物理学和热学、电学、光学的系统知识、原子物理的初步知识。高中物理教学,仍要以实验观察为基础,但是要进一步应用理论论证和数学推导,使学生认识比较复杂的物理规律;要进一步进行物理实验的训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和设备的技能;要进一步进行物理计算的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代数方法来解物理习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 全面地照顾了中学物理教学中完成“双重任务”的需要。关于这一点,它不仅在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中,提出了“要全面地讲授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并且突出其中最重要的,使学生既了解物理的概貌,又比

较深入地掌握重点知识。要适当介绍最主要的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以扩大学生的眼界。”也提出了“讲授基础知识的时候要适当联系实际, 特别是联系生产实际,以使学生巩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并且增进他们从事生产的能力。”同时在确定教学内容安排的原则中,再一次强调“初高中物理教学内容既要基本上一贯上升,又要适当分段。”①这种从中学教学的“双重任务”出发来考虑中学物理教学,是符合我国当时的实际情况的。因为从 60 年代开始,激烈的升学竞争出现了。据统计,1958

年到 1960 年的三年间,我国高中毕业生总数为 96.8 万人,高校招生数

为 97.1 万人,两者基本持平。进入 60 年代,情况发生了变化。1961 年高校招生数与高中毕业生数之比下降为 44.6%,1962 年下降为 24.3%①, 激烈的升学竞争出现了,追求升学率的问题产生了,所以,1963 年 1 月, 教育部在《关于当前中学教学工作中的几点意见的通知》中,已提到了要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因此大纲反映出中学物理教学的“双重任务”的需要,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1. 提出了“要加强分科之间的联系,以免学生把统一的物理知识割裂开来理解。”为此,教学大纲不仅原则性地指出了“前面的知识要为后面的知识作好准备,后面的知识要充分利用前面的知识。”而且具体指出“例如能的概念、能的转变和守恒,贯穿在整个物理课程中,要很好地利用这些概念和规律把前后的知识连贯起来。”

  2. 大力加强了演示和学生实验,提高了对学生实验的要求。如以演示实验来说,高中达到 123 个,而且还提出“演示要求达到的目的应当很明确⋯⋯演示的现象该鲜明清楚,使学生得到深刻的印象。演示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启发他们的思维活动”等要求。又如学生实验,不仅初中增加到 21 个,高中增加到 33 个(其中 9 个是选做的)。而且提出了“要求通过实验使学生巩固地掌握物理知识,同时切实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提出了“能够从测得的数据得出必要的结论⋯⋯会写简要的实验报告”等要求。

  3. 首先初步提出了在物理教学中的能力的培养。例如它在“讲好物理概念和规律”中,明确地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计划地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在“重视练习”中,还特别强调培养物理计算能力,及计算中会运用近似计算的知识。所有这些,都是我国在拟订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上的重要发展。

此外,为了“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获得知识”,对教学内容的次序作了由简单的机械运动到比较复杂的分子运动,到更为复杂的电磁运动和原子核内部运动的安排。同样,由于初中物理中“光学初步知识的内容比较容易,计算上的要求也比较低”, 所以把光学提到了力学、声学之后,热学、电学之前来讲授。

在制订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草案的同时,人民教育出版社也根据中共中央文教小组的指示,认真总结了建国以来自编教材的经验,并研究了苏、美、英、日、德等国的和我国解放前的中学物理教材,提出了改进编辑工作的意见。如:适当提高程度;力求避免片面强调联系实际而削

① 引自《建国以来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

① 毛礼锐等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 6 卷第 368 页。

弱基本知识的缺点;注意充实基础知识和加强基本训练;适当反映科学技术的新成就;注意切合当前的教学实际等①。并于 1962 年夏开始编写第五套中学物理教材,1963 年秋季初中物理上册经过试教修改在全国正式使用。

此后不久,毛泽东就教育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发表了“春节讲话” 和“三·一○指示”。在讲话中,他批评了学校课程多,使中小学及大学生天天处于紧张状态。指出现在的考试,用对付敌人的办法,搞突然袭击,出一些怪题、偏题整学生。提出课程可以砍掉一半,学生成天看书不好,考试的题目要公开,出二十个题,学生能答出十个题,有创见, 可以打一百分,平平淡淡,没有创见,二十题都答对了,给五十、六十分⋯⋯这些意见,对于培养创造型人才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也有助于克服当时我国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然而谈话中也有一些不很全面的过激之词,如说“旧教育制度摧残青年”。又如肯定了孔夫子、李时珍、富兰克林、高尔基等自学成才的经验。当然强调自学的重要性是对的, 但过分突出他们没有上过什么中学、大学,这就又忽视了正规学校教育和系统学习科学知识的必要性。可以砍掉一半,也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和经过科学的论证。

所谓“三·一○指示”,是指毛泽东 1964 年 3 月 10 日《“北京一个中学校长提出减轻中学生负担问题的意见”的批示》。全文如下“现在学校课程太多,对学生压力太大,讲授又不甚得法。考试方法以学生为敌人,举行突然袭击。这三项都是不利于培养青年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的。”①毛泽东的这个批示,深刻地指出了我国学校中存在的问题,是击中要害的。尤其是他特别强调了要使青少年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这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它对于克服教学上的弊端和一系列形而上学、片面的做法,对于青少年独立能力的培养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为了贯彻毛泽东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教育部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纷纷召开座谈会,讨论改进教学工作,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的得到发展,同时交流和总结经验,积极采取改进措施。1964 年 4 月 11 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培养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学习空气》,提出在教学工作中需要采取两个主要措施:一是坚持贯彻执行少而精的原则;二是倡导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实行学以致用的原则。同年 5 月 4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教育部临时党组《关于克服中小学学生负担过重现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报告》。7 月 14 日,教育部发出通知,强调当前一定要:适当减少课程门类,适当减少每周上课总时数,教材只做必要的小修改,一般不降低程度,只精减理论要求过高的、繁琐的内容。

在这种形势下,人民教育出版社立即根据“春节讲话”的精神和当时认为课程负担重的具体情况,删改了刚使用半年的初中物理上册和正在试用的下册,并于 1964 年秋季供应学校使用。第五套初中物理课本由

于是在“砍一半”的指示发布前写的,所以虽经删减,它基本上和 1963

① 参阅毛礼锐等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 6 卷第 171——172 页。

① 毛礼锐等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 6 卷第 174 页。

年的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草案的精神相符,因此也具有大纲所具有的基本特点,质量是比较高的。但是,第五套高中物理教材一、二、三册,虽已脱稿,并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各地普遍认为,修改后的课本精简的方向对,思想性加强了,贯彻了“少而精”的原则,联系实际方面也有较大进步,但由于课时变动,致使这套精心修改的高中教材,没有印行。 1964 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又根据“砍一半”的精神编写第六套中学

物理教材。原计划 1965 年秋季供应,但这套课本由于篇幅的大量减少(不足原来的三分之二),还增加了三相交流电、半导体等联系实际、反映新成就的内容,物理基础知识少,各地的反映意见很大,加上由于中宣部提出对新修改的十二年制中小学教材暂不使用的意见,结果也没有在学校使用①。

四、十年动乱阶段(1966 年—1976 年)

1966 年 5 月 16 日,中共中央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了由毛泽东主持起草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五·一六通知》, 宣告了自 1965 年 11 月批判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时,在学术批判的掩盖下,已蕴酿着的一场政治风暴,正式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不久, 即席卷了全国各地、各个领域。到 7 月 27 日,中共中央决定撤出全部工作组,并宣布大中学校“放假闹革命”。这样,学校中已听不到读书声。教师不教书,学生不读书,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不满。1967 年 2 月 19 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中学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意见(供讨论和试行用)》,开始号召“复课闹革命”。1967 年 10 月 14 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国务院、中央文革小组联合发出《关于大、中、小学复课闹革命的通知》,要求全国各地大、中、小学立即开学。人民日报也于 10 月

25 日和 11 月 26 日,相继发表社论:《大、中、小学都要复课闹革命》和《再论大、中、小学都要复课闹革命》。自此以后,中小学复课的多了。但由于在对所谓“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批判中,把“文化大革命” 前新中国的教育制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包括教学大纲和教材)⋯⋯ 等等,都说成是“封、资、修的大杂烩”,是为复辟资本主义服务的; 自“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中央教育部的工作已经停顿,教育机关已瘫痪,及至 1969 年 10 月,教育部与其所属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等事业单位的职工又统统下放劳动改造,以致于诺大一个国家,居然撤消了教育部及其所管辖的教材编审、出版机构,编审、编辑队伍被拆散,通用教材的出版、发行工作被迫停顿。因此随着“复课闹革命”的逐步开展, 各地也陆续成立了中小学教材编写组,自行组织课程,自定、自编教材, 根据当时的要求,教材必须是大批判开路,以及什么“以战斗任务组织教学”,“结合典型产品进行教学”,“以生产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 等等五花八门的口号,编出各色各样的所谓物理教材。这些教材大多数是工业知识加上零零碎碎的物理知识,导致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大泛滥。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所谓“工业基础知识”,即是以“三机一泵”(拖拉机、柴油机、电动机和农用水泵)为主体的物理课本。物理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结构体系被打乱了,基础理论也被弄得支离破碎;物理实验设备,有的在“开仓济贫”的口号下,把实验设备仪器分光,再加上在“读

① 毛礼锐等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 6 卷 172 页.

书无用论”和“知识越多越反动”的谬论影响下,中学物理教学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学生也就根本没有学到什么物理知识。

这里值得指出来的,是 1972 年和 1976 年曾两度出现过转机,1972

年 7 月,周恩来会见杨振宁后,一再指出要加强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 但很快被“四人帮”在大批“基础风”、“理论风”中诬为“复辟势力” 而遭到破坏;1975 年 1 月,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后,对整顿文化教育工作作了多次指示,不久,又被“四人帮”大批“右倾翻案风”所破坏。因此这两次转机都没有导致产生一个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也没有能编出一本物理教材。总之,这个十年,不仅造成了我国物理教育史上一次罕见的大倒退,而且整整耽误了一代人。

(解放后中学物理教材体系,内容的演变,可参见附录八)。

第五节 物理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

建国初期,我国大、中、小学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全面学习苏联, 物理教学也不例外。这除了政治和社会制度等因素外,苏联的教学经验, 特别是其中有关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的思想,有关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注重课堂教学和教师主导作用的思想,以及从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的角度,对教学任务、过程、内容、原则、形式、方法和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等一系列深入细致的论述,反映了苏联 30 年代

到 50 年代的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也是苏联在 30 年代批判实用主义教学论,改造和发扬近代资产阶级传统教学理论而发展起来的教育科学的研究成果。这一切,十分适应于我国当时在物理教学上改造旧的、建设新的、提高质量、培养人才的需要,也使我国坚持物理教学的社会主义方向,使物理教学更符合客观规律并得以健康发展作出了可贵的贡献。但苏联的教学理论对我国物理教学的影响并不完全都是积极的,例如对知识和智力的认识,认为“学生在掌握系统知识的同时,⋯⋯也就发展了他们的智力”①,即认为知识和智力的统一,可以自然而然地实现。加之我们在理解上没有疑义,在运用上没有结合我国实际作什么变通, 近乎机械地照搬;对西方资产阶级教学理论又一个劲地批判、排斥、全盘否定。结果不仅不能博采众长,为我所用,而且,把合理的成分也绝对化了,影响了我国物理教学体系建设的速度和教学理论的顺利发展。

为了发展人民的教育事业,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和教学理论,从 1958 年到 1960 年掀起了全国范围的教学改革热潮,并开始批判苏联教育学和心理学。在这期间,虽发生过轻视课堂教学,过分强调生产劳动,提出过所谓“反对现代修正主义”为中心,将苏联的教学经验全盘否定,使物理教学受到了“左”的思潮的冲击。但自 1958 年来,广大物理教育工作者在物理教学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许多独立的探索,在不同程度上对我国物理教学的发展发挥了作用, 产生了影响,并逐步显示和丰富了我国社会主义物理教学的特点。

一、全面学习苏联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

建国初,我国对物理教学体系的重新建设和对物理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是“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取旧教育的某些有用的经验,借助苏联教育建设的先进经验”这一方针来实施的。

物理教学学习苏联经验,最早始于 1948 年夏旅顺中学学习苏联的五

级记分法。 1949 年 8 月,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在沈阳二中试行苏联课堂教学方法及五级记分法。解放后,1950 年《东北教育》社翻译出版了凯洛夫《教育学》,1951 年 3 月旅大市《文教通讯》翻译了《苏维埃教授法》,从而使学习苏联教学经验由方法上的模仿发展到理论上的学习。继后,在国内教育界掀起了学习苏联教学经验的热潮,大量翻译苏联的教育书籍和教学经验的文章 。其中仅凯洛夫《教育学》新旧版本的发行数就达 50 万册左右①,以至于把它视为苏联教育思想的代表。此外, 就我国的物理教育界来说,兹那敏斯基《中学物理教学法》,加拉宁、

① 斯米尔诺夫主编《心理学》,中译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 年,第 492 页。

① 《中国教育通史》第 6 卷第 96 页。

尤斯柯维奇《中学物理教学法的改进》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物理教育理论和方法,基本上按照凯洛夫《教育学》的体系,以兹那敏斯基的《中学物理教学法》为范本。如这一时期我国编著的一些中学物理教学法的专著,〔如《物理教学法总论》(方嗣■1954)、

《中学物理教学法》(蔡宾牟 1957)、《中学物理教学法》(段天煜 1958)〕在教育理论上都是以苏联的物理教育理论为基础的。

  1. 教育理论

这一时期的物理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发展,虽提出要结合我国的实际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和教育理论,但实际上基本是承袭凯洛夫的教育理论。对旧的教学体系和教育理论的改造和发展,主要是依据苏联的经验, 突出了以下三个方面:

  1. 加强物理学过程中的实验和理论,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科学知识。认为物理知识教学的三个立足点是观察和实验;物理概念和规律;归纳、演绎和数学计算。

  2. 提出物理教学过程中的技术和教育因素。提出物理教学中重要的是使理论跟实践紧密的联系。提出物理教学必须与生产实际相联系,给予学生以先进的生产原理的知识。

  3. 作为教学科目的物理学的教育和教育意义。在物理教学中,强调给学生发展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基础,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教育。

物理教学的这三个方面,在物理教学的体系上既突出了系统的科学知识的教学,又加强了政治思想教育,贯彻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对学生掌握系统的和巩固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奠定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培养学生把所获得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的能力,树立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无疑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后期的贯彻中,由于过分强调政治因素和生产技术教育,削弱了系统的物理知识的教学,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物理教学过程的论述上,强调了思想和知识的统一,理论和实际的统一,知识和能力的统一。重视了物理教学中的系统知识教学,实验教学,生产技术教育和技能训练,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物理教学上的规范化、同步化。表现为一切都是统一的,统一的课程、大纲、教材、教法,统一的考试,统一的评分原则等。这对普及教育是有好处的, 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因素,如,由于过份强调教与学的统一,从而重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过份强调知识和能力的统一,重视了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对教学过程的论述强调以教育理论为指导,反对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 认为心理学是唯心主义的东西。

对物理教学原则的阐述,也是以凯洛夫的教育原则为模式,围绕课堂、教师、课本这“三中心”来展开。下面是我国教学理论研究中和物理教学法教材中所提出的一些教学原则:①

① 蔡宾牟《中学物理教学法》新知识出版社 1957 第 4—20 页

② 加拉宁、尤斯柯维奇《中学物理教学的改进》方嗣礼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3 第 16—44 页

① 兹那敏斯基《苏联中学物理教学法》中译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7 第 16—43 页

(1)讲解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2)教材及其讲解的可接受性; (3)教学的直观性;

(4)学生掌握教材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5)教学的培养性;②

(6)教学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③ (7)掌握知识的巩固性。

在这一时期,我国物理教育的理论和思想基本是稳定的、明确的。许多课堂教学理论还是符合教育规律的,对这一时期提高中学物理教学质量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学习苏联的物理教育理论时,也犯了一些教条主义的错误,一是脱离中国的实际,机械地照搬一些苏联的教育理论; 二是也采纳和运用了一些不恰当的思想和做法,如只讲述苏联的物理学家的贡献,把心理学当作伪科学,排斥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理论等。

  1. 教学方法

在物理教学中,根据苏联的课堂教学结构形式,按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来制定的课型有:讲授(新教材)课、实验课、习题课、复习课、综合课及参观等等。教学方法有讲解、讲演、谈话、指导实验、解题、复习和成绩测定等等。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是教学内容、教授目的及课的类型。考虑教学方法的中心问题是教什么?如何教?很少研究学生的如何学?能学到什么?各种课型,特别是讲授课和实验课,其教学过程不仅按照凯洛夫的“五个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提问(引入新课)、进行新课、巩固知识、布置家庭作业来进行的,而且每个环节所需的时间还作了规定。1953 年,苏联教育专家普希金在观摩了北师大学生的一节语文课后所作的评议在《人民教育》 7 月号、 10 月号上发表后,全面地掀起学习苏联教学法,①先是语文课后来遍及各科教学。所以当时很多教师的教案,几乎每一节课的写法都雷同,课堂教学循着“五个环节” 机械地进行,形成固定的模式。当时十分流行的,按“五个环节”写的讲授课教案的模式如附录九所示。

学生物理成绩的考核,主要是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手段进行研究和确定的,考核的内容主要是对知识的掌握、对概念和规律的叙述、解释、解题和一些简单应用。考试的方法一般包括下面五种形式:

(1)在作业过程中观察学生; (2)各种形式的口头提问; (3)书面测验和考试;

(4)测验性的实验作业; (5)批阅学生的练习簿。

考试的评分,学习苏联以五级计分制代替百分法。但这种评分法, 与我国的师资条件和传统习惯不符,因此在实际运用上,常用百分制或先用百分制再折算成五级分制。

二、物理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② 蔡宾牟《中学物理教学法》知识出版社 1957 第 24——28 页。

③ 段天煜《中学物理教学法》江苏人民出版社 1958 第 28— -31 页。

① 毛礼锐等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 6 卷第 102 页。

在学习苏联教学经验中,注意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一开始是明确的。如 1950 年 6 月在全国第一次高等教育会议上,就明确指出“学苏联一定要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否则也可能成为教条。”“硬搬是决然使不得的。”①但要使苏联教学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方面,较多的是停留在口号上、讲话中,实际情况是操之过急而仍然不断地出现机械照搬, 甚至谁照搬得多,谁就受表扬,相反谁若提出疑问,谁就被视为落后。所以到 1956 年我国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在培养社会主义社会所需要的众多的有创造性的人才方面,苏联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中固有的缺陷,特别是其中忽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忽略培养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方面,越来越暴露出来了。因此中央号召反对教条主义之后,1958 年在“教育大革命”中,物理教育界也开始了探索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物理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其中特别是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中所发展的哲学思想,老区教育传统,我国古代的优秀教育理论遗产,以及广大物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经验,诸如教书育人、教学相长、“双基”教学、启发教学、循序渐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因才施教、精讲多练等许多教学原则和原理,对克服向苏学习中的教条主义,对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的物理教学,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1. 教育理论

1958 年开始的大跃进时期,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所谓的“教育大革命”,把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作为“封资修”的大杂烩来批判,把心理学打成伪科学。提出“实践出真知”,从教学实践中总结教学经验, 探索教学规律,形成我国自己的教育理论;通过教育大革命,“形成新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②

物理教育理论的改革,主要是针对当时提出的物理教学“三脱离” 问题,即脱离政治、脱离生产、脱离中国实际。要求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跟上“大跃进”的步伐。在物理教学过程和原则的论述中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提倡学生走出课堂,进行现场教学,把物理教学的课堂放在工农业生产第一线,使知识和实际技能联系起来。这对克服由于照搬苏联物理教学理论所产生的一些消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当时我们在“左”的思潮影响下,对中学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缺乏科学的论证,对教学规律的认识不清,在教学思想上用政治代替一切。浮夸风和冒进风也一度波及物理教学,认为中学物理教学,不仅内容陈旧落后、重复繁琐,而且教学理论和方法,也落后于生产发展和学生的智力发展,要求在物理教学中实施“高、精、尖”的教学方式,片面强调生产技术教学和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严重地削弱了物理基础知识的教学。物理教学偏离了正常的轨道,教学质量明显下降。

1961 年,党中央提出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这种错误倾向才逐渐得到纠正。1963 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草案)》后,对物理教学改革的经验教训作了全面总结,在探索物理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较为全面的物理教学理论。

① 毛礼锐等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 6 卷第 84 页。

② 陆定一《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人民日报 1958.8。

  1. 强调加强系统知识的教学,物理教学的重点是“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2. 教学应该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适当地通过实验、实习、生产劳动、参观等活动使学生得到一定的直接知识,但反对勉强联系实际;

  3. 坚决贯彻少而精的原则;①

  4. 倡导启发式的教授法,实行学以致用的原则。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同学生的主动性正确地结合起来。

《光明日报》以这些课题为中心,组织了全国性的讨论。在物理教学的改革中,开始比较全面地研究外国物理教学情况,除苏联外,同时也对美、英、日、德等国的物理教学进行比较,并有了较多的参考和借鉴。应该说这一时期,我国对中学物理教学理论的探索开始步入正确的轨道。

  1. 教学方法的改革

60 年代初,毛泽东指出,教学应该发给学生材料,让学生自己看、研究,教师应该少讲几句。“要自学、靠自己学。”在这一思想的启示下,在教学中要求教师在讲授、演示、同学生谈话、组织学生练习、实验等环节中,都贯穿着指导学生自觉学习的精神,而且把向来只由教师系统讲解的教科书或教材,改由教师指导学生自己独立地学习,教师只提出思考题,组织讨论,解答疑难问题,作小结等。1960 年 4 月,陆定一副总理在全国人大二届二次会议上作《教学必须改革》的发言后,全国各省市都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的试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教学实践经验,如北京景山学校和上海育才中学的教学方法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上海育才中学在总结开始提出的“精讲多练”的基础上,1964 年开始又在各科教学中实施“读读、议议、练练、讲讲”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重点是放在学上,教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读书,帮助他们解决疑惑,帮助他们总结规律。在物理教学中则: “加强实验教学,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这样的教学方法,从纵的方面,可以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从横的方面,也可以将各科知识结合起来,这对学生智力的发展与挖潜,效果是十分好的。1964 年,这一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后,对提高中学物理教学的质量, 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小结(物理教育的特征)

从新中国成立至 1976 年期间,我国在改革旧的物理教育,建设新的符合中国实际的物理教育的过程中,虽出现过各种曲折,受到过“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但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为今后的物理教育、教学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主要特征是:

  1. 在中学物理教育中,制订并实施了统一的、系统的物理教学大纲和一套统编的物理教材,并有统一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不足之处是对不同的地区和不同学校,缺乏合理的差别。

  2. 中学物理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设计的,而忽视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的需要。

① 《中国教育年鉴》第 161 页。

  1. 物理教材体系完整、结构严谨、内容丰富,从初中到高中是螺旋式上升的教材体系。但体系内容脱离青少年的生活环境和认知规律,缺乏启发性和趣味性。

  2. 在教育思想上,重视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重视课堂教学,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开发学生的智力,忽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3. 课堂教学的基本过程,是按照凯洛夫教学理论中的“五个环节” 来展开的,要求严格、规范,重视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但忽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发展。

  4. 物理教学中开始了结合我国实际的教学理论的探讨和对注入式教学方法的改革,也进行了启发式教学的研究和运用。

  5. 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

  6. 物理教学中已采用电化教学的手段,如幻灯机、投影器和教学电影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