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与中亚和东亚友好往来
- 周恩来说:“为了中巴两国的建设,为了亚洲国家的团结,为了世界和平的保持,中巴两国有着友好合作的广泛可能性。”
- 周恩来说:“中国人民十分尊重阿富汗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同一切国家友好的政策。”
- 周恩来说:“我们一定会把朝鲜人民兄弟般的伟大友谊带回给中国人民。”
周恩来在巴基斯坦庆祝会上讲话
1956年3月23日晚,巴基斯坦驻中国大使阿哈默德在举行盛大招待会,热烈庆祝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的成立。
应邀出席招待会的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刘少奇,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北京市市长彭真,国务院副总理彭德怀、邓子恢,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鼎丞,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傅作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章伯钧,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外交部副部长张闻天,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各部部长、副部长,各委员会副主任,各人民团体的负责人和北京社会各界人士。
各国驻华使节和外交官员也应邀出席了招待会。
出席招待会的共有400多人。
在这次招待会上,阿哈默德大使和周恩来总理先后讲话。周恩来在讲话中说:
大使阁下、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今天是巴基斯坦宣布为共和国的日子,也是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统伊斯坎德尔·米尔扎阁下就职的日子。在巴基斯坦人民热烈地庆祝这个重要的节日的时候,我愿意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表示衷心的祝贺。
巴基斯坦人民像绝大多数亚非国家的人民一样,长期地为反对外来的侵略和压迫,为摆脱殖民主义所造成的落后而斗争。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的成立不仅是巴基斯坦人民争取和加强民族独立的新成就,而且为巴基斯坦的独立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中国人民对于巴基斯坦人民的这一新成就,感到欢欣鼓舞,并且预祝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繁荣、强大。
过去一年来,中巴两国的友好关系有了显著的发展。在万隆会议期间,我同当时巴基斯坦的总理阿里先生所进行的愉快而坦率地谈话,大大地增加了我们两国之间的了解。万隆会议以来,我们两国之间的友好来往更加频繁。以李德全部长为首的中国妇女代表团和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宋庆龄副委员长,在先后访问巴基斯坦的期间所受到的热情款待,明显地标志出我们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我们现在正在热诚地期待着巴基斯坦总理穆罕默德·阿里阁下不久之后来中国访问。我们相信,他对中国的友好访问将会进一步加强中巴两国的友好关系。为了中巴两国的建设,为了亚洲国家的团结,为了世界和平的保持,中巴两国有着友好合作的广泛可能性。这是我们深信不疑的,而且我们一直在为此而努力。
周恩来最后提高声调说:
大使阁下、各位女士、各位先生,我提议,为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的成立,为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首任总统伊斯坎德尔·米尔扎阁下的健康,为中巴两国的友好合作,为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干杯!
这时,会场响起经久不息的热烈的掌声。
在周恩来讲话结束后,乐队分别奏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的国歌。
招待会进行时,宾主不断起立,举杯祝中巴两国之间的友谊的进一步发展。
会后,放映了巴基斯坦的影片。
巴基斯坦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之一。1951年5月21日,中巴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建交以来,两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关系,进展顺利。
早在1955年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与巴总理穆·阿里举行过两次友好会谈,双方一致认为应加强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两国总理的会谈对增进两国之间的了解和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万隆会议后,两国高层往来逐渐增多。在后来到1956年底,中巴两国总理成功实现互访,极大地推动了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和两国人民友谊的发展。
中国和巴基斯坦实现互访
1955年4月18日,举世瞩目的亚非会议在万隆独立厅隆重开幕。在18日下午的会议上,有的国家的代表提出“认真对待共产主义危险的严重性”的问题,使会场气氛陡然紧张起来。这样,各国代表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中国代表团身上。
中国将作何反应,各国代表拭目以待。
面对这种情况,周恩来决定将拟好的发言稿改作书面发言散发,并在当天下午的会议上作补充发言。
周恩来的镇静态度让很多代表吃惊,他缓缓走上讲台,用平和的语气开始了自己的演讲。
周恩来发言中首先申明: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周恩来接着说:
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
接着,他针对会议在三个问题上对中国的责难,即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问题、有无宗教信仰自由问题,以及所谓颠覆活动问题,说明中国政府的原则立场。
周恩来的讲话秉着求同存异的精神,他的讲话一下子扭转了会议的气氛,后面几天,友好谅解、求同存异的精神主导了会场。
4月24日晚,历时一周的亚非会议圆满结束。会议一致通过《亚非会议最后公报》,采纳了中国代表团的建议,形成各国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
中国代表团在亚非会议上的出色表现,使友好国家更加坚定同中国发展关系的信心,也使一些原来对社会主义中国存有疑惧或对抗心理的亚非国家,开始改变看法,转而对中国采取友好态度。
中国睦邻友好的和平外交打开新局面,在1955年和1956年取得重要的进展。巴基斯坦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开始积极开拓与中国的外交的。
1951年5月21日,从中国外交部传来一个喜讯: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互派大使。
巴基斯坦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伊斯兰国家,也是最早与中国建交的亚洲国家之一。
自1951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经历了各种风雨的考验,双方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一直彼此尊重、相互支持,在政治、外交、经贸、科技、文化、军事等领域进行了全面的合作。
中巴之间的友好关系,被人赞誉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关系的典范”。
中巴两国人民长青的友谊之树,可是说是用两国领导人的心血浇灌成长起来的。
从1951年中巴正式建交到1956年双边关系取得突破,这5年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中巴建交后,巴基斯坦坚持对华友好,在各种国际斗争中给中国以支持。
1950年9月,在联合国大会上,巴基斯坦代表不顾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反对,投票赞成印度代表团的提案,否认台湾国民党“代表”的合法性,要求恢复中国政府的合法席位。
在朝鲜战争问题上,巴方一直持中立态度,强调和平解决争端,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对美国指责中国侵略朝鲜的议案投了弃权票。
1955年4月27日,毛泽东会见巴基斯坦新任驻华大使苏尔丹乌丁·阿哈默德,同他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毛泽东的谈话还是从东方国家的共同点谈起,从中巴应该成为好朋友这个主题谈起,然后讲到刚刚结束的亚非会议。毛泽东说:
亚非会议要不是由五个科伦坡国家发起,而由中国发起,那就开不成。他们相信你们,不相信我们,原因是我们是共产党执政的国家。但是,我们共产党并不像美国所描写的那样是不理发的,是青面獠牙、三头六臂的,我们是讲道理的。
毛泽东略停顿了一下,接着说:
现在我们了解,巴基斯坦当初参加马尼拉条约集团是因为怕中国侵略。希望你们慢慢地能了解中国是不会侵略的,并希望消除彼此间的误解,改进彼此间的关系。我们已经同巴基斯坦建立了外交关系和贸易关系,我们同泰国、菲律宾尚未建交,但也希望能改进我们同它们之间的关系。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上已同他们的代表有了接触。
毛泽东向大使再次重申周恩来几天前在亚非会议上代表中国政府的表态。他说:
中国愿意同一切国家包括美国在内和平共处。周总理在声明中已表示我们愿意同美国人坐下来谈判。在亚非会议期间,我们同五个科伦坡国家和泰国、菲律宾曾谈过台湾问题。一切问题应通过谈判来解决,打仗的办法不好。
1956年10月,巴总理苏拉瓦底应邀正式访华。
巴基斯坦总理侯赛因·沙希德·苏拉瓦底访问中国期间,中国政府再次表明对巴基斯坦参加军事条约组织的理解。
周恩来多次和苏拉瓦底进行会谈,双方态度都非常温和。有一次,周恩来向苏拉瓦底说:
我们对巴基斯坦参加各种军事条约组织的动机是理解的,我们甚至不认为巴基斯坦参加“东亚集体防务条约”等组织是反对中国的行动。
苏拉瓦底对周恩来的友好和包容表示赞赏,并表明,以后巴基斯坦将努力发展中巴关系。
10月19日,毛泽东与苏拉瓦底会谈。
朱德、刘少奇、周恩来、陈云、李济深、沈钧儒、黄炎培等参加了会谈。
会谈一开始。毛泽东便说:
我们愿意进一步搞好我们两国的关系,如果你们也有同样的愿望,我们两国的关系是可以搞好的。亚非各国,根据万隆精神,都应该建立和平共处和友好的关系。
毛泽东强调,要注意中间地带的重要性问题。他认为,中间地带包括从英国一直到拉丁美洲,这个地区的一边是社会主义阵营,另一边是美国。
这个地带包括有三种性质的国家。第一类是拥有殖民地的帝国主义国家,如英国、法国。第二类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国家,有的已经取得民族解放,有的还正在争取民族解放。第三类是在欧洲的不拥有殖民地的自由国家。后来,他还指出,现在美苏双方都在争夺这块中间地带。
接着,毛泽东对巴基斯坦参加马尼拉条约和巴格达条约表示中国的态度:
我们原来希望你们不参加这两个条约,但是你们已经参加了,没有办法。你们有自己的政策,我们只能作为朋友提出建议,不能干涉,无权告诉你们采取什么外交政策。我们建议你们不反对中国和印度,而且对整个亚非地区国家都以团结为重。
10月23日,中巴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表明尽最大努力维护和平的共同愿望。
声明表示:
两国决心尽最大努力来维护和平,并且以一切力量来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相信只要具有善意和诚意,没有任何国际争端不能用和平方式解决。双方重申对万隆会议决议的信心,并且愿为促进亚非各国之间的友好合作而继续努力。为了进一步加强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两国总理认为有必要发展商务、文化关系和友好往来。
1956年12月20日,周恩来回访巴基斯坦。两国关系进入了友好合作的新阶段。当周恩来走下飞机时,在机场迎接的人们热烈鼓掌,一时,如雷的掌声直冲云霄。
周恩来受到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极为隆重热情地欢迎。整个巴基斯坦国在庆祝一个盛大的节日,到处是鲜花,人民由衷地欢迎这位风度翩翩的中国总理。
访问期间,周恩来率代表团与巴方领导人就亚洲和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谈,坦率说明中国与巴基斯坦并无利益冲突,并承诺巴基斯坦如遭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愿意像支持埃及反对英法那样支持巴基斯坦。
苏拉瓦底总理大受感动,他向周恩来保证:
巴基斯坦虽然参加了东南亚条约组织,但是如果美国要利用它发动侵略战争,巴基斯坦将不参加。
一年内两国总理的成功互访,极大地推动了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和两国人民友谊的发展。
中国和阿富汗签订友好边界条约
1956年11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表新闻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应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柬埔寨王国政府、印度共和国政府、缅甸联邦政府、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政府、尼泊尔王国政府和阿富汗王国政府的邀请,将从11月下半月起到越南民主共和国、柬埔寨王国、印度共和国、缅甸联邦、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尼泊尔王国和阿富汗王国作友好访问。
11月17日8时40分,周恩来乘专机离开北京,应邀前往越南民主共和国、柬埔寨王国、印度共和国、缅甸联邦、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尼泊尔王国和阿富汗王国进行友好访问。
随同前往访问的有国务院副总理贺龙,外交部部长助理乔冠华,总理办公室副主任张彦,外交部新闻司司长龚澎和其他随行人员。
越南民主共和国驻华大使黄文欢和柬埔寨经济代表团团长杨安同机离开北京。
到飞机场送行的,有国务院副总理陈云、邓小平、乌兰夫,秘书长习仲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郭沫若、李维汉,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张治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陈叔通,外交部副部长张闻天、姬鹏飞、章汉夫等。
到机场送行的各国外交官员有:巴基斯坦大使阿哈默德,阿富汗大使萨马德,印度尼西亚大使维约普拉诺托,埃及大使哈桑·拉加卜,缅甸临时代办吴巴茂,印度临时代办巴哈杜尔·辛格,越南民主共和国临时代办周亮等人。
1957年1月中旬,周恩来总理、贺龙副总理访问阿富汗,是中阿关系史上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阿。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当时的阿富汗王国政府于1950年1月便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1955年1月20日,中阿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
中国和阿富汗两国之间都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睦相处,平等相待,友好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周恩来一行到达阿富汗后,中国代表团受到热烈欢迎,阿富汗街道上的欢呼声震耳欲聋。
1957年1月20日晚,阿富汗首相达乌德汗在喀布尔四十柱宫举行宴会欢迎周恩来总理。这座大厦最近才完工,这一次在这里举行第一次正式的宴会来欢迎亲善和友好的使者,许多人都认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当天,大厅里悬挂的中国艺术家绣的查希尔·沙阿国王绣像吸引了客人们的注意,得到很多好评。
达乌德汗在宴会上致辞欢迎中国客人。他说,阿富汗同中国保持了几百年的密切的贸易和文化联系。在两国人民的过去接触当中,从来没有被分歧和恶感所损害。
周恩来在讲话时也指出,中阿两国的关系中,从来没有战争和冲突,只有友谊和同情。当两国人民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束缚以后,两国的友好关系正在新的基础上发展了起来。
周恩来还说:
中国人民十分尊重阿富汗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同一切国家友好的政策。中国人民十分钦佩阿富汗支持埃及反抗侵略的正义立场。中国人民还特别感谢阿富汗在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地位的问题上所给予我们的支持……
接着,周恩来阐明了中方的外交政策:
中国人民一贯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并且特别重视同毗邻国家的友好和合作。我们十分满意地看到,中阿两国的关系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已经有了良好的发展。
宴会结束后,周恩来到阿富汗高级官员和军官以及外交团人员中间去,同他们亲切交谈。
随后,周恩来和贺龙会见阿富汗国王查希尔,同首相达乌德、副首相阿里·穆罕默德、副首相兼外交大臣纳伊姆举行多次会谈。
周恩来此访增进了两国间的相互了解,为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57年10月,阿富汗首相达乌德应邀访华。
10月23日,达乌德抵达北京。周恩来等到机场迎接,机场上举行隆重欢迎仪式。
当晚,达乌德首相拜会朱德副主席,刘少奇委员长和周恩来,并和周恩来举行会谈。
周恩来还举行宴会欢迎阿富汗贵宾。周恩来在宴会上,精辟地分析说:
自从万隆会议以来,亚非各国的团结有了加强,亚非地区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运动达到了新的高涨,殖民主义者连续遭到失败,但是殖民主义者不甘心于他们的失败,现在正在继续制造中近东地区的紧张局势。
接着,毛泽东主席、朱德副主席、刘少奇委员长会见乌德。双方就边界等问题展开会谈。会谈气氛十分友好,双方达成了一些基本协议。
10月26日,周恩来与达乌德首相发表联合公报,双方并在公报上签字。达乌德首相在北京举行宴会招待周总理及社会各界。达乌德与周恩来举杯共祝中国和阿富汗两国人民友谊不断加强。
此后,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的陈毅于1960年访问了阿富汗,8月26日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签订《中阿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
条约指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阿富汗王国国王陛下,愿意保持和进一步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富汗王国之间的持久和平和深厚友谊,深信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富汗王国之间的睦邻关系和友好合作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且有利于巩固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为此目的,决定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原则和万隆会议的精神,缔结本条约,并且各派全权代表如下:
……
第一条缔约双方承认和尊重彼此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
第二条缔约双方将保持和发展两国之间的和平友好关系,双方保证用和平协商的办法解决双方之间的一切争端,而不诉诸武力。
第三条缔约双方保证互不侵犯,不参加针对另一方的军事同盟。
第四条缔约双方同意本着友好合作的精神,根据平等互利和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发展和进一步加强两国之间的经济和文化关系。
在后来的1963年11月22日,中阿两国在北京又签订《中阿边界条约》。该条约规定:
两国之间的边界,从南端高程为5630米的山峰(参考坐标约为东经74度36分、北纬37度03分)起,沿着以塔什科老干河的支流卡拉秋库尔苏河为一方、阿克苏河的源流和瓦罕河的上游瓦合知尔河为另一方的穆斯塔格山脉的分水岭而行,经过高程为4923米的南瓦根基达坂(阿方图称瓦根基山口)、北瓦根基达坂(仅中方图有此名)、西克克吐鲁克达坂(仅中方图有此名)、东克克吐鲁克达坂(阿方图称卡拉吉勒尕山口)、托克满素达坂(阿方图称米赫满育里山口)、沙拉克他什达坂(仅中方图有此名)、克克拉去考勒达坂(阿方图称铁盖满苏山口),到高程为5698米的克克拉去考勒峰(阿方图称波万洛什维科夫斯基峰)……
两国沿分水岭和达贩(山口)而行的边界,以分水岭山脊和达坂(山口)的分水线为边界线。
陈毅副部长在条约上签字。
至此,中国与阿富汗和平相处、睦邻友好的外交关系有了坚实的保障。
在两国政府领导人和人民日益频繁的交往中,中阿友好合作的事业不断地推向发展。
周恩来声明与朝鲜睦邻友好
1957年11月,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在莫斯科举行会议期间,毛泽东主席和金日成首相曾谈到从朝鲜撤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问题。
随后,中朝双方就此问题通过外交途径进行协商。同月,金日成首相致函周恩来总理,邀请中国政府派代表团访朝,并表示希望周总理能率团往访。
12月11日,周恩来给金首相复信表示感谢和接受邀请。1958年2月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发表声明,主张撤出在朝鲜的一切外国军队和实现朝鲜的和平统一。
该声明同时提出,应当早日实现南北朝鲜之间的协商,讨论经济文化联系,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把南北朝鲜的军队缩减到最低限度,以实现朝鲜的和平统一。
为此,周恩来总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赴朝访问并进行会谈。
1958年2月14日,周恩来率中国政府代表团乘专机前往朝鲜。代表团成员有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外交部副部长张闻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粟裕和我国驻朝鲜大使乔晓光。
代表团到达平壤机场时,受到以金日成首相为首的朝鲜国家领导人、内阁各相、劳动党中央各部部长等和平壤市各界人民的盛大欢迎。
当代表团离开机场,周恩来总理由金日成首相陪同乘敞篷汽车前往宾馆时,沿途平壤市民聚集在长达十余公里的道路两旁,掌声和欢呼声没有停歇过。
穿着彩色长裙的妇女、白发苍苍的老人向周恩来总理献花致敬。周恩来和金日成并排站在敞篷汽车上不断地向群众挥手致意。
当日下午,中国政府代表团拜会朝鲜党政领导人。晚间,平壤市各界人民的代表在国立艺术剧场集会,热烈欢迎周恩来总理和他率领的中国政府代表团。
2月15日下午,中朝两国政府代表团在诚挚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会谈,就扩大和发展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加强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团结、目前国际形势和和平解决朝鲜问题交换了意见。
两国政府代表团对上述各项问题取得完全一致的看法,特别是商定了从朝鲜撤出中国人民志愿军。
2月19日上午,周恩来总理和金日成首相分别代表本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
中国政府在联合声明中宣布:中国人民志愿军完全同意中国政府的建议,决定在1958年年底以前分批全部撤出朝鲜,第一批将在1958年4月30日以前撤完。
声明指出:
从朝鲜全部撤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这一主动措施,再一次证明了朝中方面对于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和缓远东紧张局势的诚意。现在正是严重地考验美国和参加联合国军的其他国家的时刻。如果它们对于和平解决朝鲜问题有丝毫的诚意,它们就应同样从朝鲜全部撤出它们的军队。
联合声明还强调:
朝鲜人民和中国人民有着休戚相关的利益,帝国主义对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任何侵犯,中国人民过去没有,今后也绝对不会置之不理。
在中朝两国政府联合声明发表后,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也于2月20日发表了关于从朝鲜撤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声明。
在访问期间,周恩来重视向朝鲜人民学习,率领代表团进行了参观访问。
代表团由金日成首相陪同,先后参观了朝鲜祖国解放战争纪念馆和平壤纺织厂;访问了咸兴、元山,参观了兴南化学肥料厂和人民军阵地;还访问了平安南道顺安郡的上阳农业生产合作社,参观了黄海南道的黄海制铁所。代表团每到一处都受到热烈欢迎。欢迎人群载歌载舞的热烈场面,使周恩来总理和代表团的同志们都情不自禁地卷入了舞圈,同欢迎的市民们一道跳起了朝鲜的民间集体舞。
一位曾慈母般地救护过志愿军伤员的老妈妈,听说中国的周总理要到黄海制铁所参观,不远百里从自己的家乡赶到那里表示欢迎和敬意,她拉着周恩来的手,把用红绸包着的一双银筷和一个银碗献给他。
2月16日晚,周恩来率领代表团乘专车到达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17日上午,周恩来和陈毅、张闻天、粟裕同志接见以杨勇司令员、王平政治委员为首的志愿军将领和军官。
2月20日晚,中国政府代表团访朝就要结束,乔晓光大使在中国驻朝使馆举行宴会,招待朝鲜党政领导人和各界人士及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等,共约500人参加。金日成首相和周恩来总理出席宴会并讲话。他们祝愿中朝两国人民兄弟般的友谊日益发展,万古长青。
周恩来在宴会的讲话中说:
我们一定会把朝鲜人民兄弟般的伟大友谊带回给中国人民。我们也要把朝鲜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种先进经验带回给中国人民。
接着,金日成满怀信心地说:
朝鲜人民不管有多大困难,一定会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朝鲜人民将永远坚定地站在东方前哨上,捍卫和平和社会主义。
金日成最后说:
我们强烈地要求美国军队撤出南朝鲜。参加“联合国军”的其他所有国家的政府,也应该尽速采取措施,从南朝鲜撤出自己的军队。
周恩来和金日成的讲话受到极其热烈的欢迎。
2月21日,中国政府代表团结束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访问,满载着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离开平壤回国。
当周恩来、陈毅等在车站广场上向群众告别时,人群一齐摇动着花束和彩旗,发出雷鸣般的震天动地的欢呼声。周恩来等走到车站月台上,再一次向金日成首相、崔庸健委员长等热烈握手告别。
中朝人民的友谊,有力地抵抗住了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不仅符合中朝民族的最大利益,也利于推动整个亚洲乃至世界走向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