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初转法轮

由太子而沙门,由沙门而释迦牟尼,由释迦牟尼而佛陀。于是,新生的佛教在古印度诞生了!

这一天,当晓星隐没,朝云出岫时,释迦牟尼,此刻的佛陀,强烈地感受到,世间用胸怀能包容宇宙的、用慧心能了然生死真谛的,就是他了!

他坐在菩提树下,微睁双眸,圆融无碍地望着天地苍穹,反复回味自己所顿悟的人生真理,思索着人生的生死之源,一手指天,一手指地, 用雄浑清亮的声音发出正觉的宣言,那声音惊天地,动鬼神:

“我,佛陀,从黑暗痴愚中求大道者,生大慈悲心,证得五眼六通, 已经看到流转的相是生,无明的迷惑是生的根源。众生如果想要不死, 唯有不生,唯有断绝无明。须知,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 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皆尽灭。诸垢既净,自身清净而无碍的光明普照,那就是真实的悟界,才能获得不生不死不灭的解脱自在⋯⋯”

他悟明了,他见性了。

整个人类和人生所面临的困厄和危机,在他的意识中流动。众生匆匆来去的漫长的时间和无边的空间,都浓缩在菩提树下的一席之地。那一幕幕展现出来的是:八正道、四谛法、十二因缘⋯⋯

■陈如等几个弟子这一天听佛陀讲“八正道”时,见菩提树下,释迦牟尼在初阳的照耀中,意态安详,满面红光,头放异彩,与未成佛前的太子,判若俩人,特别是他的天庭和头顶放射出的华光,金箭四射, 灿若披锦,与朝阳对映,金丝缕缕,映射云天⋯⋯

他们禁不住欣喜若狂,一边叩地膜拜,一边雀跃欢呼:“师父,你成佛了,真的成佛了!”

觉行圆满,初转法轮。

佛陀,在佛门大道中,乃是宇宙黑暗中的一盏慧灯,苦海慈航中的一叶方舟,一切众生的父母。在这法轮初转之日,他首先给弟子们讲了“八正道”,接下去又给他们说“四圣谛”。

四圣谛法,并不是什么奇幻玄妙的弘法,而是揭示人生在世的四种真理。其中有两条是世间的真理,两条是出世间的真理。也叫“四真谛”: 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佛陀认为:凡俗世界的社会、自然、万物,一切一切的生存都是痛苦的体验。在诸般痛苦的遭遇中,有的可以目识眼见;有的是潜迹隐踪; 有的是黑夜惊梦,震颤心魄!第一谛是苦谛,包括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这八苦,凡食人间烟火的众生,生于斯,活于斯,哪个能解脱?

寻根探源,这“苦谛”的来龙去脉在哪里呢?

回答这一疑难正是“四圣谛”的第二谛:“集谛”。它是造成世间和人生苦谛的原因,致使众生尝受种种苦厄。故“集”是“苦”的因; “苦”是“集”的果。

人本来个个都有佛性,生性善良,心地清明,能够觉悟到自然的永

恒和生命的短促,能够善巧方便地打扫妄念,树立佛念。然而,只因为在人生的舞台上,眼观光怪陆离,耳听靡靡之音,满目是酒色财势,万花缭乱,人欲横流,稠密纷繁。在这个污秽的大染缸面前,众生执幻为真,颠倒妄想,清珠投浊,摆脱不掉欲念的枷锁,名利声色的缠缚,为势利、钱财、女色,陷入灭顶之灾,而不能自拔。这就给“苦谛”播下了一颗颗劣质的种子。种下了什么“因”,就会结出来什么果,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也。

这两种圣谛,因因果果,轮回不止,无有了期。

把握了第三圣谛,即“灭谛”,就能获得无上圆觉,彻底解脱了。“灭谛”是修道所证得的一颗最神圣的佳果,解脱到无生无死的最高境界,安抵修善断恶的和谐天地,抛锚在柳暗花明的人生彼岸。

四圣谛的最后一谛“道谛”,主要是指修习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修了这八正道,就会证得般若智慧,化颠倒为清静,化烦恼为自在,修善断恶,解脱诸般痛苦,共结胜缘。

四圣谛法总结起来说,“集”是“苦”的根源,此两谛又是流转于世间的因果;断“集”才能离“苦”,“灭”是“道”的收获,求证灭而修道,潜修道以证灭,此二谛要能悟得,自然会超出世间的因果,最后得到无生死苦厄的涅槃行果。

几个弟子喜悦得失控,眼里放光,脸上带笑。他们一致仰望着慈爱慧颖的佛陀,虔诚地礼拜不止。

“虔诚的弟子们,受苦的众生们,请你们再听我说: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所以你们要记好:此是苦,应当知;此是集,应当断;此是灭,应当证;此是道, 应当修。因为,此是苦,我已知,不复更知;此是集,我已断,不复更断;此是灭,我已证,不复更证;此是道,我已修,不复更修。这个苦、集、灭、道,名为四圣谛。不能究竟了这四圣谛,众生就不能静体安然, 就不能解脱生死⋯⋯”

佛祖的声音在四野中回响,在苍穹中飘荡。大气磅礴,宇宙浩瀚, 都在他心中,都与他一体。他的法音,犹如在宇宙的虚谷之间,流过一条潺潺的溪流,一切都融合在这条溪流里。

释迦牟尼经过这几多年艰苦的追求和渐悟,在后来一瞬间的顿悟中,领会了这四种人生真理,开始初转法轮,揭开创建世界佛教的序幕, 与世人同餐法味,共结胜缘。

“初转法轮”是什么意思?

轮,是印度古代战争中用的一种武器,它的形状好像个车轮子。古印度流传着一个神话,说征服四方的天神叫转轮王,他出生的时候,空中出现一个火轮,预示他武功无量,所向披靡。后来,以此轮比喻佛陀说的法义,表明佛的法轮出现于世,一切邪恶都将被粉碎无遗。所以, 将他初次说法叫做“初转法轮”。

此后,佛陀常常在波罗奈斯国鹿野苑的缚罗迦河畔,率领■陈如等这五位弟子到处行化。这一带,风景优美,四季如春,是一个很适宜于佛化的地方。佛陀对这个地方很中意,同时又是他“初转法轮”的地方, 因此后来就在这里暂住下来。佛陀跳出尘缘后,还需要衣食住行,还需

要缘觉六度。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有人以为“布施”是接受他人的施舍。错了。修“布施”乃施之于人,而非要他人布施自己。释迦牟尼是一切有情中的大觉者、大智者,他不但自己觉悟,还要教他人觉悟,教他人智慧,教他人孕育法身慧命,跳出尘缘, 脱离苦门。其实,并没有什么玄妙之法,只是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普渡众生,指引彼岸。

有一天早晨,黎明的曙光揭去夜幕的黑纱,吐出灿烂的朝霞,启明星最后隐去,晨雀叫了。佛陀禅定后,独自来到河岸洗漱。洗漱后,正在滩边散步,忽见一个年轻女子,容貌艳丽,风姿绰约,穿一身浅绿色的绸衫,胳膊夹着一个红布大包袱,向远处匆匆走去,好像去追赶什么人。她从佛陀面前走过时,神色慌张,脚步凌乱。佛陀并没有注意,只觉着一阵扑面的媚俗和浊气。不多时,又走来一个高大的汉子,神不守舍,四下张望,迎着佛陀,从老远就大声问道:“喂,出家人,刚才你看见一个拿包袱的女人,从此经过吗?”

“好像有那样一个女人。” “她往哪里去了?”

佛陀朝那女人去的方向,伸手指了指。

那个举止粗鲁、身材高大的汉子听后,拔腿就朝那个方向奔跑而去, 边跑边喊。

没过多时,那大汉像凶鹫擒小鸡似的把那女人揪到河滩,破口大骂, 拳打脚踢。打得那女人披头散发,满脸血污,号陶大哭,包袱也扔在地上了。那哭声好似千般哀怨,绞断心肠⋯⋯打也打够了,哭也哭完了, 两个人才来到佛陀面前说理。

“大慈大悲的出家人,请你救救我吧!”女人跪在地上,声泪俱下。“别理她,她是个卖淫的贱妇!”那大汉气得暴跳如雷,又举起沾

血的拳头。

这是一场尘缘情欲、鄙俗不堪的劫难。

大汉叫耶舍,原是一个声色财利之徒。他住在缚罗迦河东岸的一个村庄里,以务农为生。一个偶然的机遇,使他轻而易举地娶到手一个年轻漂亮的美人,就是此刻被他打得头破血流的这个女人,她叫弗丽。

弗丽是一个水性杨花、轻浮淫荡的女人。耶舍对年轻漂亮的妻子的淫爱与日俱增;而弗丽对丈夫的感情却越来越淡漠。不久前,村子里经常过往一个年轻漂亮的小金银匠,专为印度富人做金银首饰。一来二去, 弗丽就跟他眉来眼去地勾搭上了。前两天,耶舍亲眼看见弗丽和小金匠如胶似漆地在一起野合,他气得差点昏过去,操起家什就打。那个小金匠倒也灵乖,夺路而逃了。

想不到,今天早晨,耶舍一觉醒来,见被窝儿空了,发现弗丽不见了⋯⋯于是,在佛陀成道的净土上,在鹿野苑缚罗迦河的岸边,演出了一场人生淫欲夺劫的闹剧。面对慈祥端庄、然而洞彻世俗的佛陀,浪女和大汉都在请求佛陀公正的裁决。然而,佛陀却希望他们自己裁决,他用食指点着大汉耶舍:

“请问,你是想追回自己的妻子吗?” “是的。”

佛陀又问弗丽:“请问,你是想追到那个小金匠吗?”

“是的。”

佛陀沉思有顷,说道:“唔,男追女,女追男。我看,你们还是去追一追自己的心性吧!”

心在哪里?性在哪里?真觉在哪里?⋯⋯耶舍和弗丽如同坠入五里云雾。佛陀用怜悯的眼光望着他们,然后用手抚摩着他们的头顶,继而用真理的法音,甘露似的滋润着他们轻浮焦灼的心灵。最后,他们终于顿开茅塞,泪流满面⋯⋯

“你们不要烦恼不安,也不要颓靡痴迷。你们现在可以把心静下来听一听,想一想。你们与众生一样,既有佛心,又有佛性。然而,也有俗心,也有俗性。我愿意布施你们把自己的真心追回来。往日,你们总是用无明遮盖着无尘的自性和无尘的自心。无明是什么?就是无智和愚惑,就是执迷不悟地追求五欲①,即所说的痴愚无明。请听我说,两位善男信女,世上没有永无休止的欢宴,男女岂能永远相欢?你们放不下假的,就寻找不到真的,寻找不到自己的真心。你们不要悲伤,请你们放眼四望,这本是一个虚妄的世界。这个世界上的一切,无一不是无常的假相。你们连自己的身体尚且不能依赖,哪里还能要别人属于自己?要别人的爱永远属于自己?”

缚罗迦河岸上出奇地宁静。朝阳冉冉东升。

佛陀望着年轻美貌、秀发散乱的弗丽:“信女,你不想想看,那个小金匠能永远青春年华,能永远属于你吗?”

女人的面颊变得羞红,热泪盈眶,腼腆地垂下眼皮,默默地点头。“耶舍,”佛陀又向那大汉转过眼神,“善男子,你与爱妻弗丽的

机缘已尽,本应把一切都放下,你还在强求什么呢?” 大汉耶舍不情愿地点点头,气焰顿消,面现尴尬。

一个是鲁夫,一个是荡妇,因祸得福,逞兴惬意,在这朝阳普照的古老的河边上,听到释迦牟尼弘法无量的教化,使得他们重新对自己的人生审视和反省,获得超凡脱俗的灵性和顿悟,重新开始了他们各自的觉海航程。

佛祖涅槃后两千多年,西方出现一位科学巨人叫爱因斯坦。他每当在实验室里做一次科学实验之前,总像念咒语似的静心默诵一遍:“没有宗教的科学是残废;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

因而,耶舍和弗丽在缚罗迦河畔那一天听佛陀的启示,既是宗教, 同时也是科学。只因为其中蕴含着巨大的信仰和智慧,是一种特殊的思辨,特殊的叙述,特殊的启示。当时,佛陀的法音如缚罗迦河水汩汩涌流,泠泠作响,滋人心田。

“烦恼就是迷恋,众生因迷恋而造诸恶业。耶舍,拿你来说,如果你不迷恋美貌的妻子,哪会有今天的烦恼?弗丽,你要是不迷恋那个小金匠的财色,哪会熬受今天的皮骨之苦?如果你们不立即回头猛醒,这烦恼还要纠缠你们终生,牵着你们的鼻子走,迷失心性,迷失自我。直到元气亏尽,精血消损。究其原因,就是你们六根不清净⋯⋯”

佛陀用智慧的钥匙,给他们启开愚痴的心扉。

六根是指人的生理全部范围。佛陀对宇宙人生,乃是主张因缘和合

① 即财欲、色欲、食欲、名欲、睡欲。

的缘生论者。所以,据他所悟,看一个人的构成,是从心理、生理、物理三方面来分析的。他所说的六根,原是属于生理学,加上六尘的物理学与六识的心理学。这便是任何一个万物之灵的血肉之躯的总和。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生理);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物理);

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心理)。

在众生的肉身上,栖存的生理、物理和心理的三相,是由十八种因缘形成,称十八界。它们互相为用,互相依存,缺一不可,好像一条扣连在一起的锁链,一环断了,即行解体。因为六尘和六识要靠六根的媒介,才有作用;六尘与六根要靠六识的判别,才有反映;六根与六识要有六尘的反映,才有功效。

打个比方,六很好像是一面镜子,六尘是镜子所照出的影像,六识是判断镜中所照出的影像。

从心理与物理的媒介功能上说,称为六根,即生理学上的神经官能: 眼有视神经,耳有听神经,鼻有嗅神经,舌有味神经,身有触神经,意有脑神经。这些都是精神与物体的媒介根本,所以称为“六根”,即人身的六大根本。

六根所接触的对象,就是六尘,也就是物理学上的各种物质。眼根, 能观看各种颜色和形象;耳根,能倾听各种不同的音响;鼻根,能嗅出香臭五味;舌根,能尝试是甜是苦;身根,能接触粗糙柔软;意根,能反映事事物物,产生喜怒哀乐等思想。这六尘,就像三伏天的蚊蝇,日夜萦扰着六根,叫它不得片刻安宁,心神焦灼。

那么,佛陀为什么说眼前这一男一女,耶舍和弗丽六根不净呢? 因为在一个人的血肉皮囊里,六根是六识的工具,行善作恶,贪爱

痴迷,固然是出于六识的主张,然而造成烦恼苦厄的现实,正是由于六根的妄自胡行,贪恋不厌。人世间的一切罪业,无不是这万恶的祸首六根为所欲为。眼根贪美色,耳根贪好声,鼻根贪香味,舌根贪美食,身根贪柔温,意根贪乐境。有贪,就势必产生争;人欲泛滥,狼多肉少, 性多色少。于是,互相嗔怒嫉妒,生杀予夺,纷至沓来⋯⋯无有终期。佛陀富于科学内涵的奇语妙喻,听了令人惊叹,欲罢不能。是宗教?

是哲学?是科学?⋯⋯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人生学,社会学,伦理学, 逻辑学,辩证法。

两千多年后的子孙,因不断地从中悟出新意,一再惊叹而又惊叹, 而永感不忘:

他站在高山之巅,望恒河滚滚东去,思维如婉转流畅的大河,旷远邈冥,神思飞动,脉脉一线若接天汉。的确气势不凡,眼界拔俗。仰观星云得天机,俯视绿洲有地灵,饱吸大自然之精华,何愁无创造之悟性?⋯⋯极顶,作为一种层次,它进入了创造发明的境界。它不存在神秘莫测的现象,却有着充满思辨的气氛⋯⋯

耶舍和弗丽明白了,施以甘霖洗净他们身上尘垢的人,原来是三觉

① 见《说禅》。

圆满、万德俱备的佛陀。他俩庆幸因祸得福! “啊,救世的佛陀!”

这一男一女感到浑身的血液在沸腾,激动而短促地失声喊道,表示对佛陀的千恩万谢。

佛陀摆摆手,示意他们继续听完最后的奉告: “凡夫众生,邪念迭起,腐朽堕落,迷妄声色,造诸恶业,受种种

痛苦,都是由于六根不净。六根不净就引来六种烦恼,一是贪恋,二是嗔恚,三是愚痴,四是傲慢,五是怀疑,六是邪思。这六股烦恼的毒火, 烧得你们怎么也逃脱不开俗世人生的苦海,永坠沉沦。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释迦牟尼的一番慈音,像一阵清新的春风,吹入他们闭塞的心灵, 直探入他们灵魂的一隅。弗丽感到撕肝裂胆地悔恨,她那灵活的双眼一时间变成了流泪的深潭,觉得佛陀的话像锋刀利刃割着她的心,哭得悲怆凄切,痛不成声:“佛陀⋯⋯佛陀⋯⋯多亏你⋯⋯你救了我⋯⋯我⋯⋯我六根不净,罪孽太重⋯⋯ 我真不知道,我现在该⋯⋯该怎么办?⋯⋯”

佛陀安抚说:“善恶只是一念之差,人佛只是一悟之别。你能痛改前非,随缘生悟就好。那你就痛痛快快地哭一哭吧,让清净的泪水把心中的六毒烈火熄灭,今后弃离那声色烦恼。如果你依旧沉迷不舍,那就去投奔那个小金匠吧!”

“不不,佛陀。”弗丽伸手抹抹满面涟涟的泪水,直摇头:“我死也不去找他,永远不去找他!”

“信女,那么你就跟自己的丈夫回家吧!” “不不,佛陀,我不回家,我不回家!” “那么,信女,你到底要干什么呢?” “佛陀,我要做你的弟子,皈依佛门。请你收留我吧!” “唔,”释迦牟尼目放光彩:“信女,请你说说看,色、受、想、

行、识之五蕴,是常,还是无常?是苦,还是不苦?是空,还是不空? 是无我,还是有我呢?”

“佛陀,色、受、想、行、识这五蕴,是无常,是苦,是空,是无我。”年轻的女人激动异常,滔滔不绝地吐露初觉的心曲:“虽然我的业障很深,缘分很浅,可现时我已经完全清楚了。佛陀,我哪儿也不去啦,从现在起就皈依佛陀,剃头落发,做你佛陀大觉者的弟子!”

耶舍一听老婆要出家,气得破口大骂,举拳要打。释迦牟尼阻止他说,人人都有佛性,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弗丽忏悔往事,悟性证开,发无上心,立地成佛;而耶舍执迷俗理, 颓然地向远处走去。

佛陀望着他的身影,喃喃地说:“见自本性,识之本心,原无生页, 本自圆成。耶舍,有一天你会回来的。你们都是善男信女!”

释迦牟尼全部的尊严和慈悲就在于思想,而思想是没有国界和疆界的。甚至,只要有包括人的高级生物生存的星球,都将容纳他的思想, 这是以空间而言。至于时间,只要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至毁灭, 他所传布的思想与言论将与天地长存,与日月同辉。

从这一事实出发,再回头审视那些东西方所谓当代的天才和伟人,

他们无疑就显得渺小了!

他是大海,一切江河百川都将汇入他的洪流。荡女弗丽永远不会走了;而她的俗性未凿的丈夫耶舍,终有归去来兮之日。

果然,三年后,耶舍知道了妻子在佛陀的感召下,超脱尘累,智慧福德双圆,修证了罗汉果,禁不住使他回想起当年佛陀为他们指拨迷途⋯⋯他方才大梦圆觉,豁然醒悟,以轻快的脚步奔向佛陀的道场,皈依佛门了。

无论先知先觉,或者后知后觉,只要自净其意,一念清净,皆成佛道。释迦牟尼的思想,展现出有若“磁场”般的辐射圆周,其半径伸延到无限遥远。

在缚罗迦河畔,佛陀布法讲道达三年之久,四处的善男信女们纷纷前来聆听人生的真理,所谓“收拾心头事,点亮佛前灯”。在佛陀普渡众生、诸恶莫作、诸善奉行的感召下,在一个不长的时间里,佛陀的弟子竟达到八千多人。

在宣讲宏法的过程中,佛陀对自己悟得的真理作了进一步的推敲和归纳。他慧眼观察人生和世界,感到人生流转主体是苦,流转的经过是十二因缘。最后,佛陀将他悟出的人生真谛归纳为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

有一天,佛陀准备给善男信女们宣讲“十二因缘法”。这一喜讯, 早在几天前就不胫而走。一大早,天阴了,细雨霏霏,然而,这并没有影响人们的向往,善男信女们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好像迎来一个欢天喜地的大节日。

是日,频婆娑罗王和王后也来听经。

频婆娑罗王举目四望,见这里是一片荒凉的河滩,佛陀经常在炙日燎晒、风吹雨淋中弘扬真法,实在是太辛苦了。

近来,频婆娑罗王心中老是想着不知如何报答佛陀才好。最近他盘算着,王舍城郊有一片迦蓝陀竹林,那里寂静雅洁,环境宜人,是一个修身传法的好地方。他想在那里建造一座宏大的精舍,一来表明自己的诚意布施,二来还能把佛陀挽留在国内,以便长期居住和布法。

“佛陀!”课前,这位国君诚恳地向佛陀表示,“世间和人生的究竟真理,从你的大觉海中流出,朕每次聆听之后,都从内心里感到万念清净。记得几年前,佛陀路过我国时,朕能以凡愚之身亲近座前,耳闻法音,实在是三生的福祉。佛陀知道,迦蓝陀林是一个清静幽雅的地方, 朕想在那里建筑一座精舍,供养佛陀。这是朕满腔殷切的布施,愿佛陀领受!”

佛陀摇摇头说,弘扬真理的法音,不在乎道场的荒凉或豪华,只要以一种超脱世俗的大智大慧,使众生远离愚痴,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宣讲。在频婆娑罗王再三请求下,佛陀感到盛情难却,心中随喜。

这一天,佛陀要宣讲“十二因缘法”。 “⋯⋯芸芸众生,万世轮回,处于无尽的因果报应之中。有因必有

果,有果必有因。无因不成果,无果不成因。须知,人生流转的过程由十二种缘起,也叫它十二种因缘。一切众生,乃至大自然,大宇宙,大天体,无一不是在缘生缘起的大网络中循环轮回不止⋯⋯”

释迦牟尼认为,人类社会繁杂纷纭得不管怎样理不出头绪,而对于

每一个具体人来说,其前生后世都逃不出“十二因缘法”。

第一因缘“无明”,是过去烦恼的总称,是无知、愚痴、迷暗的意思。由此使得众生生死相续,苦海随波,流转不息。只因贪名,贪利, 贪色,贪香,贪味,贪乐,稍有不足,即起嗔念,嗔起歹心,不畏因果, 恣意妄为。“无明”成了众生生死的根本。

第二因缘“行”,是行为和造作的意思。依过去的无明烦恼,发动身口意三业,有时行善,有时作恶,有时不善不恶。由此,众业山积, 因已积累。这“行”与“无明”,便积成了“过去因”。

第三因缘“识”,由于累积造业,而将精微广大之妙真如心,构成业积,遇缘投胎,以完成生命体的雏形。这是众生生命的开始。

第四因缘“名色”,入胎以后,六根未生,但有受、想、行、识之本能,又有红白凝华之物质,即父母的精血。这是有情生命体的要素, 亦即胎相的初成,故称“名色”。

第五因缘“六入”,十月怀胎,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 逐渐形成,组成雏体,对外界的感觉,六根只有些微反映。这是人生初期的胚胎时期,故称“六入”。

第六因缘“触”,即出胎后与身外境界的接触,生起最初的感觉, 开始认识世界,只知啼哭和欢笑,但尚未分别苦乐。从初生的一天起, 到两岁的幼儿时期,接触外境,只生简单的感觉,不能分别孰是孰非, 也没有憎爱之感,哭笑随意,举止天真。稍后,三岁至五岁的幼童时期, 接触外境的知觉渐渐增强,开始在混沌中初步了然世界,然而未知其实体。故名“触”。

第七因缘“受”,从儿童时期乃至青年时代,心识逐渐发育,领受环境的范围渐渐扩大,起居,饮食,读书,游戏,社交,以及其他追求, 随着时光的推移而增进。比如,遇顺境则欣愉,遭逆境则苦恼,因而生起苦受、乐受、不苦不乐之感觉。“受”,就是指对外境接触的感受, 如苦、乐、舍。故名“受”。

第八因缘“爱”,是由“受”发展而来,对于所受的境界,刻意追求,对衣、食、住、行产生爱。如饥思食,渴思饮,倦思眠,贪财物, 爱色欲。欲爱则占有,欲苦则思离,情欲冲动,言行越轨,是青少年时代的特征,故名“爱”。

第九因缘“取”,人到了青壮年时期,对所爱的境界和事物,执意追求,贪得无厌,欲念无度。因这一时期年龄成熟,精神健旺,血气刚烈,强于执取,渴望占有。于是,三业不净,贪心不足,造出罪业,而集成未来身心的苦因,都是由“爱”和“取”而来。

第十因缘“有”,即现有业力的存在,一生所做的事,或善或恶, 或有益,或无益,均造成潜在业力,一一均待来生之果报,故名“有”。

第十一因缘“生”,即未来将生,时而缘熟,缘熟投胎,完成未来的新生命,接受果报。

第十二因缘“老死”,既然有生,则老死不能幸免。因果循环,生死流转。前生之惑业,遭今生之果报;今生之惑业,遭来世之果报,如此生生世世,业果酬还,无有了期。

这是佛陀对人生的穷其底蕴、揭其奥秘,寻根探源,表现出一种特殊的叙述,独特的思维方式和非凡的洞察,其中蕴含着巨大的智慧和科

学,尽管他把人生罩上一层浓重而神秘的面纱。

生命的轮转连接在一起,因果的循环交融成一环,因因缘缘一环扣锁着一环,为一切众生的生命轮转布下了天罗地网。不可否认,释迦牟尼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未知的世界,这个世界里充满了无法预测的感知的全部奥秘。使我们不能不信,即使不信,却又无力摆脱。

佛陀这一天以不容置疑的口气断言,人自己就能把握“十二因缘”, 人自己就能决定自己一生的升沉,及其事业的成败。这一切,均取决于自身意志的强弱,智慧的高低,悟性的深浅,因缘的合散。

两千多年以来,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学派、思想和主义,甚至包括反对佛陀的,都来去匆匆,在历史上轰轰烈烈了一阵子,而后与时光同步而去。难怪西方学术界的佛学专家们认为,佛教是唯一无神论的宗教, 它揭示了生死的幻灭,而它自己却永恒不灭。

当佛陀讲完了这一课的时候,雨过天晴,缚罗迦河岸上迎来了阳光灿烂的一天。善男信女们都走散了,可是频婆娑罗王还是不肯离去,听过佛陀播扬的“人生十二因缘”,他反复回味着他所觉悟的真理,思维着他所觉知的生死之源和生命之源⋯⋯心中很不宁静。

“陛下,你为什么还不离去?”

佛陀的一声问话,将频婆娑罗王从沉思中惊醒,他垂下目光,感慨地问道:“尊敬的佛陀,十二因缘是每一个众生也解脱不了的生死之门, 所以我真想离恩爱,舍亲人,弃家国,走出王城,永远出家,再不想回到那五欲的泥涡里。佛陀,你看这样好吗?”

佛陀摇头微笑:“不,请王听我说,世间所有的过失中,再也没有什么能超过贪欲。可是沉溺在其中的人并不觉得可怕。只有少数根基完美、悟性高超的人,才知道畏惧五欲。谁能舍离五欲,谁就能解脱十二因缘。现在,在你灵明空寂的大圆觉海里,也就是说在你的心中,已经有了一个不受欲念支配的高尚的精灵。然而,我不能不向你进一言,欲还复本来,要出离生死,首须觉破无明。无明不破,迷己逐物,见境生情,生死绝不能了。”

佛陀向他揭示,人身上的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执著地向外境展现,于是,就产生了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结果生起六识。于是,那些不如意的烦恼应运成生。要想解脱生死,必须断灭十二法门,即无明灭,行灭,识灭,名色灭,六入灭,触灭,受灭,爱灭,取灭,有灭,生灭,老死忧患苦恼灭。佛法就在世间,如果不对这一切悟悟了了,剃度出家也是枉然⋯⋯

这一天,佛陀还对他的弟子频婆娑罗王揭示一个秘密,它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梵文的音译,即游离意识,心的主体。它在十二法门中流转不灭。释迦牟尼认为,人死后,“阿赖耶识”脱离腐烂或火化的躯体。它是一种能永恒执持产生一切生命的种子,是物质世界自身的本源,也叫中阴身。它等待有适合父母之缘,包括人类以外的一切生物,在一瞬之间,以前世的业报,去投身母胎。因现世不修,又要重受来生轮回之苦⋯⋯

频婆娑罗王听了,深深陷入沉思,透露出语言所不能表达的疑惑, 像一个天真未凿的孩子似的问佛陀:“师父,如此说来,朕在前世死灭之后,也转化为一个‘阿赖耶识’了?”

“是的,陛下。只要逃脱不出轮转的生命,无一例外。”

释迦牟尼认定,这个生命的种子,即生命的本源,随着父母之缘而投入了母体,开始了激烈的生命活动。现代医学上说它是一颗肉眼几乎看不见的受精卵。这颗生命的种子,很快就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两个子细胞又各自分裂成两个,变成四个细胞。每个细胞就是这样不断分裂成几十次,达到无可计算的数量。于是,无形的精灵阿赖耶识,与有形的无数细胞便形成了生命。

据科学家们预测,到七十亿年以后,整个宇宙的全部星辰都将毁灭, 一切星光都将从夜空中消失。太阳是星族之一,当然也不例外。在那宇宙混混沌沌的末日,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也将随之消亡,剩下的就是没有一点生机气息的黑暗,无边无际的黑暗。世界将成为一个“无底的黑洞”。

宇宙并不是为了产生生命而存在的。试看,有那么多没有生命存在的外星,它们不是也存在着吗?可是,一想到将来黑暗宇宙的情景,不禁令人毛骨悚然,继而又产生一种难以言表的伤感。地球上留下那么多的“阿赖耶识”,那么多四处飘游的幽灵,也将失去投胎的机缘,使得人类的来世永远断灭⋯⋯这,也许就是佛经所预言的“末法年”的结束吧。

当年,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时,科学界能够看懂的只有几个人。从前科学家认为,时间与空间是绝对独立的,不受任何事物的影响。然而, 这一长期被科学界奉之为真理的定律,终于被现代科学家爱因斯坦推翻了。他认为,如果空间有物质存在,那么这个空间就起了变化,和毫无物质的空间迥然不同。比如一条铺展的丝棉上,放几个皮球,被面就会凹凸不平,起了褶皱。空中有了一个太阳系的存在,则空间就起了褶皱。如果一颗彗星飞过太阳系,它飞行的途径就会受到“空间褶皱”的影响。

爱因斯坦经过周密的计算和实验,还证明,物体的长度与测量的速度也有关系。这都能说明,空间不是绝对独立的,它随着物质和速度而变化。

至于时间,爱因斯坦也认为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时间一般是向前运行,但也可以使它向后退转,使人们看到千百年前发生过的事情。如果我们搭乘一架超过光速、每秒三十万公里的航天飞机,向天空飞去, 逆追从前地球上所发生种种事件发出的光线,那么飞行到一定时候,就可以一览清、明、元、宋、唐以至汉、周各朝各代人物,还在搬演着一幕幕历史上精彩动人的故事,还能看到当年佛陀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 宣讲播扬“十二因缘大法”的情景⋯⋯不过这一切的顺序都是逆反的, 是将时间从现时向以往逆推。甚至说话的声音都是倒叙。那该是一幕幕多么怪诞而又真实的时光戏剧!

令人震惊不已的是,在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的两千多年以前,佛经就早于科学而预见到:

于一毫端,现十方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①

① 见《楞严经》。

还说“⋯⋯慧眼者,能见文字义理浅深,前生后世,善恶因果,如掌明也;法眼者,能见三世佛法,行种种方便,量根施道,不失其时是也;佛眼者,圆明普照,无始劫前,无终劫后,一切因果,如对目睹, 毫发不失⋯⋯”

不禁令人惊奇地发现,剔除一些宗教的言词,为什么二千五百多年前的释迦牟尼和现代的科学家说到一个观点上了?

穷其底蕴,揭其奥秘,不禁令人大惑不解:是现代科学里面有佛教? 还是佛教里面有现代科学?是爱因斯坦发展了释迦牟尼的学说?还是释迦牟尼提前二千多年代替爱因斯坦在道场上向世界发出了宣言?

难怪现在有些西方科学家开始研究佛经,因为他们似乎察觉到,释迦牟尼留下的不仅是颇具人生哲理的遗书,同时也是推动人类科学前进和发展的论文。遗憾的是,这个巨人的肩膀高似峥嵘的巉崖绝壁,太不易登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