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海洋解密百科

太平洋成因之谜

太平洋是当代地球上最大的构造单元,而在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说中的古太平洋,则更是前所未有的巨大。与后来的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相比,它有着许多特有的、与众不同的演化史,如环太平洋的地震火山带,广泛发育的岛弧—海沟系,大洋两岸地质构造历史的显著差异……这就使许多人相信太平洋可能有着它自己与众不同的成因。如果像海底扩张论所讲的那样,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都是由于海底扩张的原因由古太平洋孕育而成,那么,作为母亲的古太平洋成因又该如何解释呢?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提出过许多关于太平洋成因的假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9世纪中叶,乔治·达尔文(1879年)提出的“月球分出说”。

达尔文认为:地球的早期处在半熔融状态,其自转速度比现在快得多;同时在太阳引力作用下会发生潮汐。如果潮汐的振动周期与地球的固有振动周期相同,便会发生共振现象,使振幅越来越大,最终有可能引起局部破裂,使部分物体飞离地球,成为月球,而留下的凹坑遂发展成为太平洋。

由于月球的密度(3.341克/立方厘米)与地球浅部物质的密度(包括地幔顶部橄榄岩层在内的岩石图的平均密度为3.2~3.3克/立方厘米)近似,而且人们也确实观测到,地球的自转速度有愈早愈快的现象,这就使乔治·达尔文的“分出说”获得了许多人的支持。

然而,有些研究者却指出,要使地球上的物体飞出去,地球的自转速度应该非常快,亦即一昼夜的时间不得大于1小时25分。难道地球早期有过如此快的旋转速度吗?这显然很难令人相信。再者,如果月球确是从地球飞离出去的,那么月球的运行轨道应在地球的赤道面上,事实却不是如此。还有,月球岩石大多具有古老得多的年龄值(40~45.5亿年),而地球上已找到的最古老的岩石仅38亿年,这显然也与飞出说相矛盾。

20世纪50~60年代以来,由于天体地质研究的进展,人们发现,地球的近邻——月球、火星、金星、水星等——均广泛发现有陨石撞击坑,有的规模相当巨大。这不能不使人们想到,地球也有可能遭受到同样的撞击作用。1955年,法国人狄摩契尔最先提出,太平洋可能是由前阿尔卑斯的流星撞击而成的。他还认为这颗流星可能原是地球的卫星,直径几乎为月球的两倍。此后,还有一些人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可惜多属臆测,没能提出足够的证据。

近年,我国学者在研究了月球等类地天体的地质特征后,对比月球上凹陷的五海,进一步论证了太平洋系撞击形成的可能性。

月海,是月球早期小天体猛烈轰击形成的近似于圆形的洼地,其底部有稍后喷溢的暗色熔岩物质(月海玄武岩)所充填。这一点已被现代科学的考察所证实。月球上最大的月海——风暴洋面积达500万平方千米。中国学者认为太平洋与月海具有如下的共同特征:

月海在月球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集中在月球正面的北半球,太平洋也偏隅于地球一方,这反映了早期撞击作用的随机性。

月海具有圆形的外廓,并比月陆平均低2~3千米;太平洋也大致呈圆形,比大陆平均低3~4千米。

地球的大陆由年代较老、密度较小的硅铝质岩石构成,而海洋则由年代较近、密度较大的玄武质岩石组成;月球也是这样,月海也由年龄较小的玄武岩组成。

地球上的大陆地壳厚度较大,介于30~50千米之间,洋壳较薄,一般为5~15千米;月球也有类似情况,月陆壳一般厚40~60千米,月海壳则一般小于20千米。

重力测量证明,月海具有明显的正异常。太平洋的情况比较复杂,但比周围大陆也具有较高的重力值。

月海周围有山链环绕,而太平洋周围也有山链。

在太平洋底发现有边缘和中央海岭,而在一些较大的月海中也同样可见有堤形的隆起,分布于月海中央和边缘。

太平洋东部具有以岛弧、边缘海组成的,从洋壳过渡为陆壳的过渡区,在一些月海边缘也可见有所谓“类月海”的过渡区。

这种比较说明,太平洋是在地球早期形成时的巨大撞击盆地。一部分学者认为:

地球上的海洋形成于早期的地球大致上达到了现在的质量时。这时,地球具有强大的引力吸引周围的固体物质,致使周围的一些固态物质以极高的速度(11.2米/秒)撞向地球。如此剧烈的碰撞必然会产生极高的温度。这种温度估计可达10万摄氏度,因而足以使碰撞物体本身和地球表面碰撞区的物质完全汽化。碰撞以后,地球表面由此而形成的热点很快会冷却下来,留下一个坑陷区。过一段时间,接踵而来的碰撞又会造成另一些热点和坑陷。这其中最大的一个,就成了后来的古太平洋洋盆。

然而,这仍然只是一个推论。因为在漫长的地史时期中,太平洋盆地已经历了多次的剧变,原来的古洋盆面目不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要真正弄清古太平洋的来源,还有大量的验证工作要做。

太平洋真的会关闭吗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占全球总面积的32%,全球海洋总面积的46%,它比世界全部陆地的面积还要大。包括边缘海和海湾在内,太平洋的面积约1.797亿平方千米,容积为7237亿立方千米,平均深度为4028米。按顺时针方向,太平洋与南极洲、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群岛、马来半岛、中国、西伯利亚、北美洲和南美洲接界。

太平洋西南界的划分问题尚有争议。大多数学者认为,太平洋的西南界线,应从马六甲海峡开始,沿着新加坡的子午线向东,经过苏门答腊、爪哇、罗地岛、帝汶岛,与澳大利亚会合。这样就把帝汶海、阿拉弗拉海和卡奔塔里湾也算入太平洋内。有一些学者则不同意这种划法,他们认为,应该把这些水域的一部分或全部,划归印度洋。对沿澳大利亚东海岸到巴士海峡路边界线,也有两种划法。有些权威学者把界线划在巴上海峡的西面,另一种意见则主张把界线划在海峡的东面。

太平洋西部边界位于塔斯马尼亚岛的下方,东经14度线上。东部边界与西部边界相似,一般认为,在合思角和南极半岛之间的最短距离线上。但有些人主张把界线划在斯科舍岛周围,按照这种划法,斯科合海应包括在太平洋内,而不是大西洋内。

虽然有些人喜欢用横跨白令海峡西北端的东西线为界,但太平洋北部边界通常在白令海峡北极圈的纬度上。南面的边界是南极洲,除非把南大洋也划出是一个独立的大洋。如果是这种情况,边界线在南纬55度上,另一种人的意见是在南纬60度上。

太平洋是最古老的海洋,5亿年前,地球就是由以太平洋为中心的一片古海洋和以非洲、南美、澳大利亚、印度洋和南大西洋合成的一块古大陆组成的。今天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当时全是海洋。此后,太平洋逐渐收缩,伴随的是大西洋的不断扩张。自三叠纪(距今2.3~1.9亿年)以来,大西洋从无到有,不断扩大其领域;而太平洋却节节“败退”,地盘越来越小。目前,大地测量专家们测量到,北美洲板块和欧亚板块正以每年约1.9厘米的速度向北漂移。也就是说,大西洋仍在逐年变宽,而大西洋隔壁的太平洋仍在逐年变窄。由于澳大利亚向北移动,印度洋海盆也在扩大。不加夸张地说,由于这些大陆板块的蚕食,太平洋海盆正以每年9厘米的速度消失。正是由于周围压力的结果,太平洋海盆的边缘地带成为著名的“太平洋火环”,有比世界其他地区更多的火山和地震。海盆底还有大约1000座海山,比其他所有大洋海山的总和还多。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早期的探险者们,如达尔文和费希尔等都会产生这样一个想法:月球是从太平洋海盆中分裂出去的,从而给地球表面留下一个巨大的田地——太平洋。

前些年,地质学家们普遍有一种看法,由于大西洋的面积不断增大,太平洋将来很可能会被迫关闭。当然,这种事态应该发生在1~2亿年之后。届时,美洲西岸会与亚洲东岸相对接,而后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板块中间抬升起一条比喜马拉雅更加雄伟的山脉。不用说,那时的中国将会失去海洋,变成一个地地道道的内陆国家。

这事说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不过,从地质历史发展过程看,也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想当初,显赫一时的古地中海(特提斯海),不也是由于印度、阿拉伯、非洲与欧亚大陆的汇合而关闭大吉,并在板块的碰撞下升起了阿尔卑斯—喜马拉雅诸山脉吗?如果大西洋扩张的势头不减的话,大约1~2亿年后,太平洋恐怕真的要从地球上消失了。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一位地质学家利用电脑,对地球上各片大陆将来的漂移情况,进行了模拟推算。结果发现,太平洋目前的收缩只是暂时现象,将来会对大西洋进行全面“反攻”。电脑显示,在1.5亿年之后,大西洋将会被太平洋挤成“小西洋”,甚至有可能从地球上消失。

地质学家们还发现,在今天的大西洋诞生之前,地球上曾有过一个古大西洋。推算它存在的时间约在5亿年前的早古生代。当时这个古大西洋的宽度达数千千米。可是,到2.7亿年前的时候,这个古大西洋从地球上消失了。

太平洋是世界第一大洋,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它们似乎在为夺取或保住“世界第一”的桂冠而顽强较量,至于最终谁赢谁负,目前仍是众说纷纭,还没有一个可靠的观点。

红海真的能变成新大洋吗

红海是因局部海面内季节性繁殖很快的海藻,把表层海水染成棕红色而得名。这个地处亚非之间的狭长海域,是世界上最热、海水含盐度最高的海域,当然,也是充满神奇色彩的海域。说它神奇,是因为科学家们预言,红海将可能变成未来的大洋。

红海位于非洲的埃及、苏丹、埃塞俄比亚和亚洲的沙特阿拉伯之间。红海长约2253千米,宽度不超过354千米。它的北部,在西奈半岛之西,与苏伊士运河相接;在西奈半岛以东,与长274千米、宽40千米的苏伊士湾相连。它的南部,在曼德海峡的两侧,以胡森穆拉德与锡亚角的连线为界。出了曼德海峡,红海的水就与亚丁湾及印度洋的水相混合了。红海的面积为45万平方千米,容积为25万立方千米,平均水深为558米。

海洋地质学家普遍认为,红海是地球上一个相当新的水域。不少学者认为,红海可能是一个未发育成熟的大洋。现在的地质调查资料显示,大约在2000万年以前,阿拉伯半岛可能才从非洲分裂出来,印度洋的海水才有可能流入距地中海不到162.5千米的地方。在印度洋,大洋中脊穿过印度洋往北伸展,于查戈斯群岛附近转向西面,并以索科特拉断裂的形式拐入亚丁湾,而另一断谷则直达红海中部。这个断裂带以直角向东延伸,并延伸到约旦河谷向上直到死海。人们推断,这是以坦噶尼喀湖为终点的非洲断裂谷的延伸部分。这条断裂谷在进入红海中部时,最大深度可达到2300米。

加拿大著名地质学家根据上述迹象预言,在若干万年之后,一个新大洋有可能在红海地区出现,这可能是世界第五大洋,新大洋有可能把完整的非洲大陆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19世纪末英国地质学家格雷戈里也曾有过类似的预言,并且形象地描述了非洲大陆东部巨大裂谷的情景。这也就是著名的东非大断裂。东非大断裂位于东经30~40度之间,北部是一条狭长的海域——红海和一条河——尼罗河;沿尼罗河向南,其源头是基奥加湖、维多利亚湖、坦噶厄喀湖、尼亚萨湖和卢多尔夫湖等成串的大小湖泊。这些湖、河、海组成一条地球上巨大的裂谷、南北长约5000千米,东西宽约50千米。在沿断裂带上,有广泛的火山和岩浆活动,来自地壳深处的玄武岩和碱性——超基性岩岩浆,通过这条通道不断上涌,把断裂两侧的大陆块推向外侧,使裂谷不断扩大。

北部狭长的断裂带已经形成为红海。在红海的底部,有一条长3000米的凹地,凹地中有两个火山口,周围覆盖着凝固了的火山熔岩。这足以证明,红海的海底仍在扩大之中。大断裂的南部是一些伴有火山岩的湖泊。现代研究结果证明,大洋的形成是中央海岭裂谷活动的结果,而东非大裂谷的红海、亚丁湾为全球大洋中的巨型裂谷——中央海岭的一个分支,因而将来完全有可能扩展为新的海洋。

不过,许多人对此还持怀疑态度。大的裂谷在某种动力的作用下,有可能扩展成为海洋,但是,未必都如此。目前,世界上已发现许多大裂谷,例如,德国的莱茵裂谷,俄罗斯西伯利亚中部的贝加尔裂谷,美国中西部的里奥格兰德裂谷,横切日本的中央裂谷,纵贯菲律宾的菲律宾大裂谷,还有我国东部的郯庐大断裂等,其中有不少与东非裂谷的规模不相上下,有些与大洋的中央海岭也有联系,有的以湖泊形式出现,有的为断裂山谷,有的一部分为边缘海。如果认为这些大裂谷地区都会扩展为海洋,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红海地区未必扩展为新的大洋。

再一个问题是,红海或者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宽的内应力是什么呢?对于这一点,学者们的看法完全不同。一些学者认为,炽热软流圈物质的上涌是大陆分裂的基本动力。从空中遥望,东非裂谷宛如被利斧劈开的地球上的巨大伤痕。人们有理由认为,这是大陆被张裂开的地方,不过这里的大陆还没有完全断开,洋盆尚未形成,所以,地质学家们把东非裂谷视为正在孕育中的洋盆胚胎期。如果大陆岩石图进一步拉薄,最终完全拉开,并且进一步扩展,来自软流圈的玄武质岩浆就会上浸到裂口处,冷凝成玄武岩质的大洋型地壳,形成今天的红海。这是人们用软流圈上涌理论得出的一种解释。

资料显示,红海新洋壳的形成约有几百万年的历史,亚丁湾的形成历史更早,其两侧非洲与阿拉伯的分离已有1000万年之久。东非裂谷周缘的东非高原,有非洲屋脊之称,它的巨大高度也能证明岩石圈在炽热的上涌软流圈作用下抬升的结果。由于温度升高,又使大陆岩石圈的强度降低,最后大陆会沿长长的断层发生张裂和陷落。这大概就是红海和亚丁湾这个年轻的海盆扩展发育的地质历史过程。这是软流圈上涌理论的极好例证。

但是,另一些学者提出了完全相反的看法。他们认为,大陆的分裂是岩石圈板块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应力造成某一板块破裂所致。软流圈上涌是岩石圈相互作用的结果,不是起因。支持这一看法的例证也不少。例如,印度板块撞击亚洲大陆主体导致后者破裂,这就是贝加尔裂谷的起因;在沿阿尔卑斯山脉板块碰撞力的作用下,导致欧洲莱茵裂谷的形成。这两条裂谷均形成于新生代早期,确与相应的大陆碰撞同时发生。

一旦大陆开始张裂,被岩石圈禁锢的软流圈物质便会沿着裂谷地带“被动”地上涌。这就是说,是岩石圈破裂引起软流圈上涌。这与前面提到的软流圈上涌导致大陆岩石圈破裂的观点正好相反。这里就有一个令人迷惑不解的问题,究竟是哪一种作用在先?或者说,是两种作用相辅相成呢?

今天,我们在研究红海、亚丁湾有可能成为未来新洋盆的时候,应当对其大陆分裂的主要动力作出具体分析。即使我们赞成软流圈上涌是大陆分裂的重要动力,那么,人们也要提出,为什么软流圈会在红海、亚丁湾而不在地球别的地方上涌?在东非大裂谷这个地方,究竟是什么力量推动软流圈物质上涌?或者说,东非大裂谷的形成和某个岩石图板块相互作用真的无关吗?假如有关系,又是哪块岩石圈在起主要作用?所以,红海、亚丁湾,或者说东非大裂谷能否真正成为未来的大洋,还有待于科学家们作进一步的研究。

海水的咸味之谜

大家都知道,海水是咸的。其原因是海水中含有各种盐分。根据科学测定,平均每1000克海水中含35克盐。地球上,海洋中蕴含大量的盐类物质。有人估计,如果把海水中所有的盐分都提取出来,铺在陆地上,可得到厚153米的盐层;如果铺在我国的国土上,可使我国平均高出海面2400米左右。

海洋刚形成时,海水和江河湖水一样,是淡的。后来,雨水不断地冲刷岩石和土壤,并把岩石和土壤中的盐类物质冲入江河,而江河的水流到大海,使海洋中的盐分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海中水分不断蒸发(盐几乎不会蒸发),这就使盐的浓度越来越大。当然,这个过程是很漫长的。

那么,海洋是不是会越变越咸?含盐量高达25%的死海似乎肯定了这种推测。

其实不然。因为海洋也有“释放”盐分、把盐分“归还”陆地的“绝招”。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当海洋中的可溶性物质(含盐类物质)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可溶性物质会互相结合成不溶性化合物,沉入海洋的底部。

海洋中的生物体内吸收了一定的盐类物质,当海洋生物死去后,它的尸体沉到海底。

台风暴发时,狂风巨浪会把海水卷到陆地上,海水中的盐类物质也被带到陆地。

此外,从漫长的陆地变迁历史看,有些海洋的海湾地带,由于地壳的升高而与海洋隔断。这些地带就像与大海母亲失散的“游子”,而在太阳光的“肆虐”下,变成陆地,留下大量盐分。

海水不能变咸,是不是会越变越淡呢?

这也不大可能。总的来说,海水的咸度会保持相对的平衡状态。当然,这不排除在某一个海域某一段时间,海水会变咸或变淡。

海水会不会越来越咸

海水为什么是咸的?它会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咸?多少年来,人们一直没有一个共同的观点。

海水之所以咸,是因为海水中有3.5%左右的盐,其中大部分是氯化钠,还有少量的氯化镁、硫酸钾、碳酸钙等。正是这些盐类使海水变得又苦又涩,难以入口。那么这些盐类究竟从哪里来呢?有的科学家认为,地球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刚开始形成的地表水(包括海水)都是淡水。后来由于水流侵蚀了地表岩石,使岩石的盐分不断地溶于水中。这些水流再汇成大河流入海中,随着水分的不断蒸发,盐分逐渐沉积,时间长了,盐类就越积越多,于是海水就变成咸的了。如果按照这种推理,那么随着时间的流逝,海水将会越来越咸。

有的科学家则另有看法。他们认为海水一开始就是咸的,是先天就形成的。根据他们测试研究发现,海水并没有越来越咸,海水中的盐分并没有增加,只是在地球各个地质的历史时期,海水中含盐分的比例不同。

还有一些科学家认为,海水所以是咸的,不仅有先天的原因,也有后来的因素。海水中的盐分不仅有大陆上的盐类不断流入到海洋中去,而且在大洋底部随着海底火山喷发,海底岩浆溢出,也会使海水盐分不断增加,这种说法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赞同。

还有一些科学家以死海为例指出,尽管海洋中的盐类会越来越多,但随着海水中可溶性盐类的不断增加,它们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不可溶的化合物沉入海底,久而久之,被海底吸收,海洋中的盐度就有可能保持平衡。

总之,海水为什么是咸的,它会不会越来越咸?这还需要科学家们的不断探索和研究。

威力巨大的海洋台风

人们有时会在热带洋面上发现一种状如蘑菇的强烈气旋,其直径通常在几百千米以上,云层高度在9千米以上,这就是台风。它带来的涌浪、暴雨和风暴潮,对海上航船和海岸设施破坏极大。

台风可分为台风眼区、台风涡旋区和台风外围区。台风眼区是台风的中心部分,这是一个相对稳静、具有少云或无云天气的空心管状区,直径在10~60千米,气压极低,且稳定少变,四周被高高的云墙所环绕。这里的海面状况十分恶劣,对船舶危害极大的金字塔浪,往往出现在这里。台风涡旋区是绕台风眼周围的最大风速环形区,这里高大宽厚的云墙宽达几十千米,它的半径约100千米,在该区40米/秒~60米/秒的大风是常见的事,曾出现过100米/秒以上的强风。台风外围区是台风的边缘大风区,这个区域内的天气乱云翻滚,雨量时大时小,时降时停,风力向台风中心逐渐增大,气压降低。

1935年9月26日,日本海军第4舰队在三陆冲海面行进时突遇台风,但他们迎着狂风恶浪仍按原计划前进、当时台风中心最大风速达40米/秒,最大浪高在14米以上。舰队横穿台风,进入台风眼。结果38艘军舰遭到狂风巨浪的袭击,“初雪”号和“夕雾”号驱舰被拦腰切断,“望月”号舰桥断裂,进入危险半圆的水雷舰全部覆没,14艘5000吨以上的大型舰艇也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人员大量伤亡,损失极为惨重。

日本的中部和关东地区在1958年9月26日遭到了台风袭击。台风带来的暴雨使伊豆狩野河大堤决口,伊豆北部平原成为一片汪洋,5000人随即命丧黄泉。名古屋市和四日市等地的海岸线上洪水滔滔,5000人再次被洪水卷走。这股来自伊豆湾的台风,使人们不仅知道了台风的可怕,也尝到了海啸的滋味。

1954年的9月26日也曾刮过一场台风,那次台风从日本本土横贯而过后,又折回来袭击北海道,巨大的风浪把8000吨级的青函联运船“洞爷丸”号掀了个底朝天,1300多人葬身海底。“洞爷丸”并不是一艘普通船,而是令全体船员自豪的优质船,并且船的操纵设施也十分先进。当时,在函馆海面不仅有“洞爷丸”,还有许多青函货物联运船,这些船也在顷刻之间颠覆沉没。

1970年11月发生在孟加拉国的台风是近代最严重的台风灾害。这个在孟加拉湾强烈发展的台风,中心气压低至940百帕,最大风速达120节(62米/秒)。它于11月12日夜间到13日凌晨,在吉大港附近的哈提亚登陆,猛烈袭击了孟加拉沿海。狂风、暴雨、大海潮,吞没了无数岛屿、渔村和农庄。由于那两天正好是阴历十月十四和十五,赶上了天文大潮,加上风暴潮水,潮位最高超过6米,滔天巨浪把许多还在酣睡的人席卷吞噬。在短短的时间里,就有30多万人丧生,几千万人流离失所。整个人口稠密的恒河三角洲瞬间变成一个惨不忍睹的人间地狱。其遭受经济损失之巨大,是难以估量的。

恐怖狰狞的海冰

海水和大气相互作用形成海冰,其形成大致经历5个阶段。一是海面气温下降,表面海水温度降至冰点以下时,海水里又有利于形成冰的雪粒等凝结核,海水表面层就开始结成纵横交错的冰针或小冰片。二是海面温度继续降低,大量的冰针或冰片聚集起来,形成覆盖海面的薄冰,薄冰破裂成一个个大小相当均匀的圆盘状冰饼。三是海面温度进一步下降,圆盘状冰饼互相冻接起来,形成有一定厚度的、面积相当大的冰盖层。四是海面温度再下降,冰层膨胀龟裂,大片冰层就形成破碎的冰块。五是海水的运动,促使冰块叠加,各个冰块之间又冻接起来,形成面积更广阔的大冰原。冰原再互相撞碰,重叠,就形成山峦般起伏不平的大冰群。这时,冰厚可达15~20米。

在极地附近,冰川的一部分滑行至海洋中,断裂成一个个巨大的冰山。冰山形状奇特,千姿百态,有的宛如平台,有的陡峻尖削,有的波浪般起伏……冰山大小不一,小的面积不足1平方千米,大的面积却有几百甚至5000平方千米,海冰高出海面100多米,犹如海岛一般,但露出水面的通常只是冰山高度的1/5或1/4。在北极海域,曾有一座台状冰山,长55千米,宽30千米,露出水面的部分高达30米。在南极海域,曾有过一座巨大的冰山,长350千米,宽40千米。南极海域的冰山约有22万座,约为北极冰山数的4倍。冰山寿命很长,一般是4~11年,有些长达13年之久。在移居海洋的数年中,冰山漂移流浪,远离它的故乡。格陵兰岛附近的冰山,经加拿大东部海域向南移动。可越过北纬48度。南极冰山向北移动,可到达大西洋南纬35度、印度洋南纬45度、太平洋南纬50度。冰山漂移到温暖的水域,水线腰部日益细瘦,及至有一天支撑不住上截而翻倒下来。翻倒激起的巨浪会给过往附近海域的舰船造成巨大的威胁。

海水的破坏力是非常巨大的。首先是冰的膨胀力。淡水随温度降低而密度增大,4℃以下,随着温度下降,水的体积却要加大,这就是水的反常膨胀。小瓶中的水结冰,往往把小瓶胀裂就是这个缘故。海水也有这个反常特性,只是海水呈现最大密度的温度不是4℃,而是随海水盐度的高低而变化,一般要在-2℃以下。以这个温度为分界,气温再下降就会引起海冰的体积膨胀。此外,海冰膨胀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海冰中的“盐泡”。在海冰形成过程中,海水中的盐大都析出来,进入未结冰的海水中,但也有少部分盐被冰包围起来,形成一个个“盐泡”。随着气温的降低,海冰中大量的“盐泡”也冻结成冰,致使冰的体积更加胀大。冰的膨胀力十分惊人,能把船体挤压得变形,使船舱破裂进水,甚至破坏港口、码头和海中的军事设施。

其次是海冰在风和海流作用下产生的推力。这是海冰破坏力的主要形式。有些海中建筑物在冻冰时倒于海中,就是海冰的巨大推力造成的。

还有就是移动的冰撞击物体时产生的冲击力。冰的质量越大,漂移的速度越快,撞击物体时产生的冲击力也越大。例如,一个厚30厘米、面积为1000平方米的冰块,若漂移速度为0.5米/秒,则撞击物体时可产生100吨的冲击力。当行驶的舰船和漂移的冰块或冰山相撞时,两者共同的撞击力就会更大,造成更严重的损失。

现代的舰船一般都装有导航和水下探测设备。但这也不能绝对保证其在冰块、冰山活动区航行的安全。

1912年4月10日,英国白星航运公司的海上“豪华宫殿”——大西洋邮轮“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部城市南安普敦港起航,开始了横渡大西洋、直驶纽约的处女航。这是一艘排水量6.6万多吨的巨型轮船,船内设施在当时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英国人把它称为“永不沉没的海上皇后”,将它视为自己的骄傲。当然,第一批乘客也自感无上光荣。

4月14日午夜钟声响过不久,在纽芬兰岛东南380海里处,“泰坦尼克”号与漂浮的冰山相撞。这座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约十七八米高,低于“泰坦尼克”号的甲板高度,但水面以下部分暗藏的冰山“底盘”却很大。坚硬的冰山,擦撞了船头水下右舷的底舱部分,虽然没有撞击破洞,但是使撞擦处的几块钢板中凹,板端铆钉崩脱而向外张开,形成了长达几百米的一道口子,占船全长的1/3,划穿了右舷前部的6个舱,前5舱都有水密舱,而第六舱偏偏没有水密舱,大量海水乘虚而入,汹涌地灌进舱内,灌满一舱又一舱。从深夜11点40分擦撞,到凌晨2点18分全船沉没,“泰坦尼克”号只在海面上支持了两个多小时。当时船上有2201人,只有711人生还。

“泰坦尼克”号撞到巨大冰山沉入大西洋底之后,其原因一直是个谜。1985年,美国深水研究专家罗伯特·巴拉尔特,在距纽芬兰东南方680千米的水下3795米处,发现了该船的残骸,他借助遥控水下摄影仪拍摄了数张照片。

1993年夏天,一个由英、美两国专家组成的探险小组对“泰坦尼克”号残骸进行了5次探测。他们采用深水机器人和小型载人潜艇,多次靠近该船残骸,打捞上许多钱币、器皿、怀表乃至船体碎块。1993年9月中旬,在纽约举行的一次美国船舶制造和机器制造专家研讨会上,有关专家学者提出了事故分析结果报告。他们的结论是:如果当时设计这艘最大、最豪华游轮的人员在制造过程中不偷工减料的话,“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或许可以避免,即使出事也不至于造成如此惨重的伤亡。专家们在会上强调指出,英国贝尔法斯特市沃尔弗造船厂的设计人员,完全按照当时造船的技术标准来铆接船体,可是“泰坦尼克”号船壳却采用了质量较差的钢材,它在低温下容易发脆和开裂。优质钢材受到撞击时只是弯曲或变形,而“泰坦尼克”号的钢质船壳在大西洋冰海中撞上冰山时,竟像玻璃那样裂开。因此,美国造船工程师弗·卡尔茨盖在研讨会上的最新研究结果的总结中说,这场惨剧可以说是难以避免的。

时隔47年,1959年1月30日,丹麦“汉斯·贺托福特”号轮船,在格陵兰岛法韦尔角东面120海里处,再次上演了一出与冰山相撞的悲剧,造成90多人丧生。轮船在与冰山相撞不久即沉没。

魔海形成之谜

为了解开马尾藻海的形成之谜,1925年美国生物学家威廉·比勃博士率领探险船“阿克乔尔”开始了对马尾藻海的科学调查。尽管“阿克乔尔”号是一艘不足500吨的木制小船,但它却可以为在马尾藻海进行探险考察提供各种服务。首先,该船设计得很独特,它的船体装着带刃的金属物,足以切开密密麻麻的果囊马尾藻。其次,船的推进器也经过了一番特殊处理,能有效地防止海草的纠缠。再次,船底还安装了锋利的玻璃片。为了能看清海中的生物,船上还安装了强光灯。

正是依靠这些独特的装置,“阿克乔尔”号才能在马尾藻海安全航行了6个月之久,进行了多学科的海洋考察,发现了许多稀有海洋生物。

以前,人们普遍认为,马尾藻海中的海草,只不过是生长在西印度群岛一带的海草,被暴风雨所席卷、漂流后滞积在马尾藻海的。比勃博士的考察表明,马尾藻海的海草是当地土生土长的独特的海洋生物。例如,一种小鱼,它的体色、模样均和果羹马尾藻相似。正是依靠这种出色的保护方法,这种鱼才达到了生存的目的。

比勃博士后来又乘坐深海潜水球“巴切斯菲”号潜入海底考察。这两次的“魔鬼海”探险,使他的名字传遍全球。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奥兹明少校曾亲自驾船体验了“魔鬼海”的恐怖。

当他进入马尾藻海后,只见一片绿野发出令人作呕的奇臭,海藻的表面有极大的黏性,吸住人的手后,会拉出一道血痕。

到了晚上,这些海草像蛇一样爬上船的甲板,似乎要将船裹住不放。为了航行,奥兹明只好把这些海草扫掉。但是,扫掉前面的,后面又跟着不断伸来,结果,越来越多。一会儿海草就爬满了甲板。经过一番艰难困苦的搏斗,奥兹明筋疲力尽地逃出了魔藻海。

黑潮之谜

黑潮是世界海洋中第二大暖流。只因海水看似蓝若靛青,所以被称为黑潮。其实,它的本色清白如常。由于海的深沉,水分子对折光的散射,藻类等水生物的作用等,外观上好似披上黛色的衣裳。

黑潮由北赤道发源,经菲律宾,紧贴中国台湾东部进入东海,然后经琉球群岛,沿日本列岛的南部流去,于东经142度、北纬35度附近海域结束行程。其中在琉球群岛附近,黑潮分出一支来到中国的黄海和渤海湾。渤海湾的秦皇岛港冬季不封冻,就是受这股暖流的影响。它的主支向东,一直可追踪到东经160度;还有一支先向东北,与亲潮汇合后转而向东。黑潮的总行程有6000千米。

黑潮是一支强大的海流。在台湾省东部,流宽280千米,厚500米,流速1.825~2.735千米/小时;入东海后,虽然流宽减少至150千米,速度却加快到4.5625千米/小时,厚度也增加到600米。黑潮流得最快的地方是在日本潮呷外海,一般流速可达到7.3千米/小时,不亚于人的步行速度,最大流速可达10.95~12.775千米/小时,比普通机帆船还快。整个黑潮的径流量等于1000条长江。

黑潮与气候关系密切。日本气候温暖湿润,就受惠于黑潮环绕。中国青岛与日本的东京、上海与日本九州,纬度相近,而气候却差异不少。当青岛人棉衣上身时。东京人还穿着秋装;当上海已是“昨夜西风凋碧树”时,九州的亚热带植物依然绿叶扶疏。日本有句农谚:“问荒年熟年,看海洋变迁。”说的就是黑潮对气候的影响。在中国,有人把黑潮比喻为“旱涝预报员”。因为黑潮流动位置的偏移,对中国沿海地区天气旱涝有明显的影响。

1953年,黑潮偏离了常年的轨道,大约向南移动了170千米,就在第二年中国江淮流域出现了百年未见的大水。

1957年,它又一次偏离了常轨,平均位置向北移动,长江流域发生了严重的干旱。

1958年,它再次北偏,结果,长江流域再次发生干旱,同时,华北有涝情。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了好几次。经过中国气象工作者的研究,找到了其中的规律性。

原来,海洋水温对大气有直接影响。据科学家计算:1立方厘米的海水降低l℃释放出的热量,可使3000多立方厘米的空气温度升高。而海水又是透明的,太阳辐射能传至较深的地方,使相当厚的水层贮存着热量。假若全球100米厚的海水降低l℃,其放出的热能可使全球大气增加60℃。可见,海洋长期积蓄着的大量热能,成为一个巨大的“热站”,通过能量的传递,不断地影响着天气与气候的变化。

另外,高温的黑潮与北方相对低温的海水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温度差,形成了一条很强的海洋锋区,通过海洋与大气间的相互作用,就会使气候发生变化。大气锋区正是冷暖空气交界的地方,从而也是降雨的区域。所以,当1953年黑潮位置南移后,海洋锋区也南移,使大气锋区和雨带也相应偏南。第二年,江淮流域雨水增多,出现水灾。1957年和1958年,黑潮北移后,大气锋区和雨带也相应偏北,造成了长江流域梅雨空缺,出现了旱情。

大洋中的暖流所蕴藏的巨大热能和对气候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1911年,美国国会展开了一场激烈辩论。辩论的内容不是军备预算,也不是总统候选人名单,而是一件关于抢夺海流的提案。

议员们为什么要抢夺海流呢?他们要抢夺的不是一股普通的海流,而是世界上第一大海洋暖流——湾流。

对于湾流的存在,人们早已知晓。1513年,西班牙海军上将蓬萨·德·列奥涅率领一支舰队远航来到北美洲,准备在佛罗里达岸边下锚碇泊。正当海员们忙碌不已时,人们突然发现,舰队中一艘船独自向北漂去。人们叫着,喊着,但毫无用处。列奥涅海军上将下令该船水兵迅速归队,但海洋中的一股神秘的力量却在继续驱赶着漂船。那艘船上的水兵经过一番拼搏,好不容易才把船开了回来。

这种现象引起列奥涅的注意,经过调查,发现佛罗里达半岛附近洋面上有一条海中“河流”在浩浩荡荡地奔流。这就是闻名世界的墨西哥湾流。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湾流虽然有一部分来自墨西哥湾,但它的绝大部分来自加勒比海。当南、北赤道流在大西洋西部汇合之后,便进入加勒比海,通过尤卡坦海峡,其中的一小部分进墨西哥湾,再沿墨西哥湾海岸流动,湾流的绝大部分是急转向东流去,从美国佛罗里达海峡进入大西洋。这支进入大西洋的湾流起先向北,然后很快又向东北方向流去,横跨大西洋,流向西北欧的外海,一直流进寒冷的北冰洋水域。它的厚度200~500米,流速123米/秒,输送的水量比黑潮大1.5倍。

湾流蕴含着巨大的热量,它所散发的热量,恐怕比全世界一年所用燃煤产生的热量还要多。由于它的到来,英吉利海峡两岸每1米长的土地享受着相当每年燃烧6万吨煤所发出的温暖。如果拿同纬度的加拿大东岸加以对照,差别更为明显:大西洋彼岸的加拿大东部地区,年平均气温可低到-10℃,而同纬度的西北欧地区可高到10℃。

正当北欧人民享受湾流带来的温暖时,贪婪成性、损人利己的美国议员们,对这股暖流垂涎三尺,想筑一道海上堤坝,把湾流挡住,强迫它改变流径,沿美国东海岸北上,从而把巨大廉价的天然“暖气管”接到自家门口享用。

议案一提出,有人拍案叫好,有人提出异议,理由是:“一旦暖流被迫改道,沿美国东海岸北上后,冬季寒冷的大陆与温暖的海洋之间会产生一个明显的气压差:陆地冷,气压升高;海面暖,气压降低。结果风从陆地吹向海洋,美国大陆仍然享受不到这份温暖。”

于是,这个奇特的提案没能通过。80多年过去了,湾流仍然按照原来的路线欢快地流着。

也许是受美国抢夺暖流提案的启发,利用暖流改造地球气候的设想,后来接二连三地出现。

前苏联工程师舒米林和波里索夫曾精心设计了一个调动两洋海水的庞大工程,建议造一条长74000米、高50~60米的巨型堤坝,将白令海峡截断,然后在坝体内安装几千台抽水机,把太平洋的海水送入北冰洋,从而造一股强大的暖流,通过北极地区流入大西洋。这样,暖流便使沿途的西伯利亚和北美洲的寒冷气候变暖。相反,也可以把北冰洋的海水抽入太平洋,从而使大西洋的湾流经过北冰洋,流入太平洋。这股暖流就会融化北冰洋的浮冰,使北纬度广大寒冷地区变暖。

他们为这一工程的前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北冰洋的冰雪消融了,成为长年通航无阻的国际航线,前苏联4800多千米的北冰洋海岸线全部解冻,热带向北延伸。温暖的北冰洋将为人类提供极其丰富的鱼虾和矿产……

美国科学家盖尔哈撒韦则另有灼见,他设想从格陵兰到挪威建筑一条长约1700千米的海上大坝,把北冰洋和大西洋拦腰截断,阻止大西洋暖流进入北冰洋。他认为,如果大西洋温暖的海水把北冰洋巨大的浮冰融化,便会造成悲剧的冰河时代。

日本科学家地崎字三郎也富有想象力地提出建议:填平深20千米、宽10千米的鞑靼海峡,以阻挡来自鄂霍次克海的寒流南下,提高日本海域的海水温度,使日本北海道和东北地区气候转暖。

改造海洋暖流使气候变暖至今仍是“纸上谈兵”,能否可行并付诸实施,还得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驾驭自然的能力的提高。

海面为何有高有低

先进的卫星探测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发现海洋和陆地一样,也有着一定的起伏。经探测发现,全球海洋的海面有3个较大的隆起区,分别位于澳大利亚东北的太平洋,北大西洋,非洲东南的印度洋。此外,卫星探测还发现有3个较大的凹陷区,其中凹陷最深的是印度半岛以南的印度洋,其次是加勒比海,还有一个是美国加利福尼亚以西的太平洋。

自由流动的水组成的海面为什么会有起伏?

人们知道,地球上所有的物体都受地球引力作用,离地心愈远,引力愈小。静止液体的表面应当与重力垂直,否则的话,重力的差异,将促使液体流动,直到其表面各国点都具有相同的重力值时为止。

然而,地球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固体,它内部各处质量分布并不均匀,在质量较大的地方,就会在海面上产生正重力异常,反之则产生负重力异常。于是,“负异常”处的水便会在重力吸引下向“正异常”处流动,直到取得平衡为止。这样,在“负异常”处产生低洼的水面,而在“正异常”处产生隆起的水面。

那么,在大洋之下的地球内部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重力异常区呢?

这是由这种海面起伏区的大地构造位置所决定的,因为它们没有什么共性(至少是目前人们还没有认识到)。比如,海面凹陷区之一的加利福尼亚以西的太平洋,在大地构造位置上相当于东太平洋中脊的位置。按理说这里应是地幔突起的部位,应具有较高的重力值,然而现在这里却是负异常区。我们知道,太平洋中脊还继续向北、向南延伸,而这个海面凹陷区并没有同样的伸展。另外两个海面凹陷区,也是具有完全不同的地质构造的地区,为什么却会表现出相同的海面凹陷效应呢?

不久前,美国科学家发现地核表面也有着高低不等的起伏,这使人们猜测海面的起伏也许是深处地核起伏的反映。

但到底海面为何有高有低,至今仍没有令人满意的解释。

海洋中有淡水河吗

人们在广袤无垠的大海上航行,最大的遗憾莫过于眼睁睁地看着那清澈碧蓝的海水却不能饮用解渴。于是,常年生活在海洋上的水手、渔人,渴望能有那么一个似水井的宝贝,只要将这个宝贝往大海里一放,那又苦又涩的海水就变成甜美可口的淡水。

最先提出这个大胆而美好设想的,是中国宋朝名叫周密的人。

他写了本《癸辛杂谈》,描写了一个会造淡水的“宝贝”的故事。

故事里,有一家杂货店,院子一角放着一个奇特的东西。说它像大缸,可是没有底;说它似烟囱,却又太粗大。再仔细一看,发现它非竹亦非木、非金属亦非砖石。店主也叫不出它的名字,不晓得它的用途。因此,一直将它丢在墙角。

有一天,一名海船商人路过此地到杂货店选购物品,用然发现这一行物。他看了又看,摸了又摸,舍不得离开。

店主好奇地走来,问商人买不买此物。海商忙说:“买!你要多少银子?”

店主想敲这海商的竹杠,就说:“这是我店祖传的物品,非十两银不卖。”

海商二话没说,付了十两银,就叫人将奇物抬走。

店主纳闷问道:“你花那么多银子买此物何用?”

海商告之:“这是一件宝贝,名字叫‘海井’,是一口专造淡水的井。在海上,只要将它放到海里,就不愁没有淡水喝。”

说完,海商又取出一百两银,赠给店主。

这毕竟是人们的美好想象和传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今天人们已造出了海水淡化机,将“画井解渴”的想象变成了现实。可是茫茫大海中,有没有淡水呢?

1489年,意大利出生的航海家哥伦布在完成了第三次横渡大西洋的航行之后,向人们谈起这样一件事:在这次航行中,当他的船航行到南美洲委内瑞拉的奥里诺科河口外面时,船上的淡水几乎用尽了,干渴难忍的船员们为了争夺一点淡水而殴斗起来。激战中,一名船员被扔进大海。同情这名船员的人急忙拿起救生圈,正准备抛给落水的船员时,只听见这位落水船员惊奇地叫着:“淡水!淡水!”他不时喝着海水,又挥动双臂呼喊着。船员们顿时停止了殴斗,有的拿着水桶汲水,有的干脆跳入海中喝个够。

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委内瑞拉的奥里诺科河口附近的海面上,有一块淡水区。

在海里遇见淡水河的事还有呢!曾经有一支日本捕鱼船队在南美阿根廷沿岸作业。当时,正值阿根廷革命战争爆发,船队不准靠岸补给,只好在拉普拉塔河口外面抛锚。几天过去了,船队的食物、淡水快用尽了,只得向岸上发报求救。很快,阿根廷派交通艇送来了粮食、蔬菜,却没送一滴淡水。船队只好再次向岸上发出了请求补给淡水的电报。回电却说:“贵船即在淡水之中。”

“什么?我们明明锚泊在海上,哪会是在淡水中?”船员们将信将疑地提上一桶水一尝,果然是淡水!

可见,这里又是一块淡水区。

人们还发现,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以东海面上,也有一块直径约30米的淡水区。看上去,它的颜色和周围海水不大一样,仿佛是深蓝色的软缎上镶了一块圆圆的绿宝石。摸一摸,它的水温和周围的海水也不一样,捧上一掬尝尝,一点儿也不咸。

如今,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人们利用红外航空摄影,又找到了许多大海中的淡水河。如日本著狭湾和千叶县东京湾侧一带海域就有淡水区。据查,仅太平洋夏威夷群岛附近浅海区就发现了200多处淡水渗水点。

在中国闽南的漳浦县古雷半岛东面,有一个盛产紫菜的小岛叫菜屿,距菜屿约500米的海面上也有一处奇异的淡水区,叫“玉带泉”。在广袤的大海中,四周海水皆成,而唯独此处是淡水,过往的船只都到这里补充淡水,以解燃眉之渴。

说起这个“玉带泉”,还有一段民间传说。据《漳浦县志》记载:相传南宋行将灭亡时,杨太后携赵富、赵百二子由海路逃到福州,与陆秀夫、张世杰等大臣会合。后因元兵攻破了建宁府,福州危在旦夕。杨太后、陆秀夫等人率万余名士卒,乘船出海,打算迁到广东崖山建临时行宫、船行至莱屿时,晨饮乏水,杨太后就取少帝王带投入海中,并祈祷曰:“天未亡宋,愿海中涌出甘泉。”话毕,甘泉即出。后人称作玉带泉。

这段传说显然是没有科学依据的。那么,大海中的淡水河是怎样来的呢?

原来,濒临海洋的陆地表面渗入雨水后,如果地下的透水岩层或裂隙向海里倾斜,而且海底岩层又有不透水层,那么,渗入地下的水就会形成一个河流。在重力的作用下,这条河流就流入海底的地层下面。一旦遇到出口,地下水就会像泉水一样喷涌而出。像美国佛罗里达半岛那块淡水区的海底,是一个锅底状的小盆地,盆地中间深约40米,周围的深度为15~20米。盆地中央有水势极旺的淡水泉,昼夜不停地向海里喷涌着泉水。据科学家考察计算,这个海中淡水泉涌出的水量为每秒40立方米,要比陆地上的泉大得多。就这样,泉水在海中日夜喷涌,在风力流的影响下,从泉眼斜着上升到海面,从而形成了奇特的海中淡水河。

除了海底喷泉能产生淡水河之外,在流入海洋的大江大河的入海口,由于水量巨大,往往也能形成类似的淡水河。比如在非洲西海岸刚果河河口附近航行的船舶,虽然远离大陆150千米,却能在海洋里汲取淡水。原来在海水下面有一条宽阔的海底河谷,它是刚果河槽的延伸。由于刚果河的流量和流域面积均占世界第二位,每秒钟流出的水竟有3.9万多立方米。大量的淡水不断沿着海底河槽向洋中涌来,所以就在海洋上形成了一片奇特的淡水区。

人们在黑海西北部也发现了一处淡水区,其面积约为900~1000平方米,由于它位于多瑙河口,人们推测它可能是多瑙河延伸造成的。由此推断,哥伦布的船在奥里诺科河河口外面遇到海中淡水河,想必也是陆地大河的馈赠。

20世纪80年代末,前苏联科学家在太平洋一个水域发现大片海底淡水。这种海底淡水不是海底泉水喷涌出的,也不是大河河口的延伸。科学家认为,这是降水积聚引起密度升高而造成的离子渗透现象。海底岩石中有水汽,沉到海底的降水中也有水汽。当沉入海底的降水团在水压作用下密度升高被压入海底岸石层时,水汽会产生异常高压,海底仿佛处于沸腾状态,淡化了的蒸汽水就会从海底不断渗透出来,形成了一条海底淡水河。

中国长江、黄河、珠江等河流的入海口也有淡水存在。

中国大陆架海底也蕴藏着淡水资源。1993年1月,浙江省嵊泗附近海域就发现了海底淡水资源。钻探结果证明,有8个砂层含淡水,单井日水量可达1000吨。这里的淡水是长江古河道的延伸。这些淡水资源开发出来,可缓解海岛淡水缺乏的状况。

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泉”。按用量标准最高的国家计算,每人每年需要1500~1800吨水。工业上生产1吨合成橡胶需要2500吨水,炼1吨钢要100吨水。农业上生产1吨稻谷要5000吨水。无论工农业还是人类生活用水都必须是淡水。

地球上总储水量约13.6亿立方千米,但其中97.5%为海洋咸水,陆地上的淡水约占2.5%。淡水中又有约70%在南极、北极和雪山冰川,实际可利用的淡水只占淡水总量的0.34%。加上河流污染,实际能利用的淡水已出现危机。因此,开发利用海洋中的淡水资源已十分必要。20世纪60年代,美国地质学家就曾围绕海洋淡水的勘察和利用向世界各国海洋学家提出报告。他们认为,开发海洋中的淡水资源,要比海水淡化来得经济。相信随着陆地“水荒”的日趋加重,人们是不会让大海中的淡水资源白白流掉的。

北大西洋上吃人的“死神岛”

在距北美洲北半部加拿大东部的哈利法克斯约百千米的汹涌澎湃的北大西洋上,有一座令船员们心惊胆战的孤零零的小岛,名叫塞布尔岛,“塞布尔”一词在法国语言中的意思是“沙”,意即“沙岛”。这个名称最初是由法国船员们给它取的。

据地质史学家们考证,几千年来,由于巨大海浪的猛烈冲蚀,使得此岛的面积和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最早它是由沙质沉积物堆积而成的一座长120千米、宽16千米的沙洲。在最近200多年中,该岛已向东迁移了20千米,长度也减少了将近大半。现在东西长40千米,宽度却不到2千米,外形酷似狭长的月牙。全岛一片细沙,十分荒凉可怕,没有高大的树木,只有一些沙滩小草和矮小的灌木。

此岛位于从欧洲通往美国和加拿大的重要航线附近。历史上有很多船舶在此岛附近的海域遇难,近几年来,船只沉没的事件又频频发生。从一些国家绘制的海图上可以看出,此岛的四周,尤其此岛的东西两端密布着各种沉船符号,估计先后遇难的船舶不下500艘,其中有古代的帆船,也有现代的轮船,丧生者总计在5000人以上。因此,一些船员怀着恐惧的心情称它为“死神岛”。在西方广泛流传着有关“死神岛”的许多离奇古怪的神话传说,令人听而生畏。

“死神岛”给船员们带来的巨大灾难,促使科学家们努力去探索它的奥秘。为了解释船舶沉没的原因,不少学者提出了种种假设和论断。例如,有的认为,由于“死神岛”附近海域常常掀起威力无比的巨浪,能够击沉猝不及防的船舶;有的认为,“死神岛”的磁场迥异于其邻近海面,且变幻无常,这样就会使航行于“死神岛”附近海域的船舶上的导航罗盘等仪器失灵,从而导致船舶失事沉没;较多学者认为,由于此岛的位置和面积经常迁移变化。岛的附近都是大片流沙和浅滩,许多地方水深只有2~4米,加上气候恶劣,风暴不断,因此,船舶很容易在这里搁浅沉没。关于“死神岛”之谜,仍需今后深入探索和研究。

“海怪”之谜

1977年4月25日,新西兰海域。一艘日本远洋渔轮在进行捕鱼作业时,船员从300米深的海下拖起来了一具已经腐烂的怪物尸体。它长约13米,重约2吨,肥胖的大肚子上长有4个鳍脚,尾巴特别长,细细的颈脖上长了个小脑袋。它既不像海龟,也不像鱼类,倒很像是6500万年前早已绝灭的恐龙的近亲蛇颈龙。渔船上的渔民包括有丰富经验的老渔民,谁也说不准它究竟是什么东西。他们谁都没见过这个怪物。

正当大家议论纷纷时,船长走过来了,他担心这具腐臭的怪物尸体会使船里的鱼受到损失,他向船员们大发雷霆,并下令立即将它抛回大海里去。在怪物被抛下水之前,有个叫矢野道豢的渔民,拿出他的照相机,赶紧拍摄了几张照片。

消息传到日本后,立刻轰动了全国。有很多科学家惊呼这是本世纪最大的发现。因为,这个怪物究竟是什么东西,还不得而知。如果,这个怪物真是蛇颈龙的话,人类探索多年的恐龙绝灭之谜和尼斯湖怪兽之谜就获得了重大进展。人们纷纷指责船长愚昧无知,竟然扔掉了“国宝”,于是,如本大洋渔业公司命令在新西兰海域的所有渔船,立即奔赴现场,竭尽全力,重新捕捞怪物的尸体,但时过境迁,茫茫大海,人们花了很大代价捕捞了一段时间,哪里还有怪物的踪影?

后来,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非洲附近海面,也有许多人看见过这样的怪物。

当发现这个怪物的奇闻传开后,起初,有人认为它是一条从未见过的大鲨鱼;也有人说是大海豹;还有人说是鲸类。后来,日本科学家根据现场留下的四五十根鳍须和照片,进行了长时期的研究,一一否定了上述臆测,排出了一些可能性。日本科学家认为,这个怪物要么是人们尚未认识的海洋动物,要么就是被人们认为是早已绝灭的史前动物蛇颈龙。

关于对这个怪物的研究,引起了很多科学家的兴趣,人们也都很关注它。现在,有的海洋动物学家说,新西兰以东的南太平洋海域,很可能就是这些怪兽的老家。那里是从南极来的寒流与北面南下的暖流相遇的地区,水温只有10℃左右,海中的氧比太平洋其他海域高出5倍,浮游生物也非常丰富,是一个理想的生存环境,这里很可能是怪物生存的区域。

海洋中类似这样的奇闻还不少,早在几百年以前就广泛流传,就是在人们认识了大王乌贼以后,海洋中仍存在着对这个怪物的传说,人们称它为海怪。所以,至今海怪仍然是个没有揭开的谜!

19世纪末,法国军舰“阿瓦兰什”号在南海的龙川海湾发现了两条长约20米,粗约2米的“巨型海蛇”。水兵们用火炮轰击它们,顷刻间,那两条“巨型海蛇”很快便消失在海水中,过了一会儿,两条巨蛇又出现在军舰的另一侧,法国水兵们目瞪口呆。后来,法国军舰也连续好几次都发现过海洋巨蛇的踪迹。

1817年8月,在格洛斯特港的海面上,所罗门·阿连船长目击过海洋“巨蟒”,他是这样叙述的:

“当时像海洋巨蟒似的家伙在离港口130米左右的地方浮游。这个怪兽长40米,身体粗得像半个啤酒桶,整个身子呈暗褐色。头部像响尾蛇,大小同马头差不多,在水面上缓慢地游动着,一会儿绕圈游,一会儿直游。‘巨蟒’消失时,笔直钻进海底,过了一会儿,又从180米远的海面上重新出现。”

船上的木匠玛休·伽夫涅同他的两个伙伴一同乘一艘小艇去垂钓时,也遇到了“巨蟒”。玛休在离它20米处用步枪瞄准它开枪。他是这样描述当时情景的:

“我在怪兽靠近小艇约20米左右的地方开了枪。我的枪法很好,射击技术也完全有把握,我是瞄准了怪兽的头部开枪的,肯定命中了。怪兽就在我开枪的同时,朝我们这边游来,一靠近,就潜下水去,钻过小艇,在30公尺远的地方重又出现。怪兽不像鱼类往下游,而像一块岩石般地往下沉,笔直下沉。我当时觉得开枪射中了目标,可是,巨蟒却未受伤……”

1851年1月13日上午,美国捕鲸船“莫依伽海拉”号,正在南太平洋马克萨斯群岛航行。

“噢,那是什么?”

“不是鲸,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怪物啊?”

站在桅杆担任瞭望的船员大声惊呼起来。船长希巴里听到船员的喊声,急忙奔上甲板,举起了望远镜:“唔,那是海里的怪兽!快抓住它!船只渐渐向怪兽靠拢。”

紧接着,船上放下3艘小艇,船长亲自带着长子,乘上小艇,朝怪兽方向急驰而去。

好一个庞然大物!它身长足足有31米,颈部粗约5.7米,身体的最粗部分达15米。头呈扁平状,有皱褶。尾巴是尖的,背部是黑色的,腹部是暗褐色的,中央有一条细细的白色花纹,犹如一条大船;在海中游弋。船员们都惊呆了!有的说,这是海洋“巨蟒”。

当小艇摇摇晃晃地靠近这个怪物时,船长声嘶力竭地喊叫起来:“快刺呀!”几艘小艇上的船员一起奋力举矛刺去。顿时,血水四溅,怪物受伤,在大海里翻滚挣扎起来,船艇周围的海面上,激起了阵阵冲天巨浪。船员们冒着生命危险,与这个怪物进行了一场殊死的搏斗。最后,这个怪物终于寡不敌众,力竭身死。

船员们把这个海上怪兽拖到捕鲸船上,船长希巴里把它的头切下,撒上盐,放到锅里榨油,竟榨出了10桶水一样透明的油!

但是,遗憾的是“莫依林海拉”号捕鲸船在返航途中遇难,一切都下落不明了。

1848年8月6日,英国巡洋舰“迪达尔斯”号的水兵们也目击了海上怪兽。他们是在从印度返回英国的途中,南非洲南部约500千米以西的海面上遇到了怪兽的。

“在舰艇侧面发现怪兽正朝我们靠拢!”瞭望台上的实习生萨特里斯大声叫了起来。舰长和水兵们急忙奔到甲板上,只见距离军舰200米左右的地方,一条怪兽昂起头,露出水面部分的身体长20余米,正朝着西面方向游去。舰长拿出望远镜,紧紧地盯住这条举世罕见的怪兽,他把这天目睹一切的详细情况记录在航海日志上,到了英国本上,就把它和亲眼所见的怪兽画像交给了海军司令部。类似目击海洋“巨蟒”的事件不胜枚举:

1875年,一般英国货船在洛克海斯特发现“巨蟒”,当时,它正与一条鲸鱼在搏斗。

1877年,一艘游艇在格洛斯特发现“巨蟒”,在距艇200米的前方水中作回旋游弋。

1905年,有一艘汽船“波罗哈拉”号在巴西海湾航行时,发现“巨蟒”正与船只并驾齐驱,不一会儿,如潜水艇似的下沉,在海中消失了。

1910年,在洛答里海角,一艘英国拖网船发现“巨蟒”,它正抬起镰刀状的头部,朝船只袭来。

1936年,在哥斯达尼加海面上航行的定期班船上,有8名旅客和2名水手目击到了“巨蟒”。

1948年,一艘在肖路兹群岛海面上航行的旅游船,有4名游客发现了“巨蟒”,它身长30余米,背上长了好几处瘤状物。

据说,在1875年前,摩洛哥国王阿尔倍尔一世为了捕获海洋“巨蟒”,建造了一艘特别的探险船。船上装备了直径5厘米,长达几千米的钢缆和能吊起1吨重物体的巨大吊钩,并以12头猪作为诱饵,可惜,也是未遇而归。

此外,本世纪初,有人在非洲东海岸附近的海中发现了一种怪物。据说,这种怪物全身发着蓝光,足足有20米长,身体宽大而平扁,身上还披着一层灰甲,样子十分可怕。

在一些海外奇谈中,涉及海洋上的“巨蟒”、“巨蛇”,这些怪物,着实惊人。从一幅16世纪的铜版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条袭击船只的“巨型海蛇”,其体长超过船身,吞起人来简直像老虎吞蝴蝶。时至今日,关于长达几百米至几千米左右的“巨型海蛇”、“海蟒”的传说,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迄今为止,虽然有许多人也目睹过海洋“巨蛇”、“巨蟒”,尽管人们把它说得活灵活现,却始终拿不出令人信服的证据,更别提展示实物让大家一饱眼福了。这海怪究竟是什么动物?

100多年来,海怪之谜吸引着无数的探险家和科学家,他们到处搜寻海怪的踪迹;海怪也引起了一些人的推测,有人把它说成是“巨型海蛇”,有人把它说成是“巨型海蟒”,也有人把它说成是大章鱼或是大王乌贼,还有人把它说成是一种巨型鳗鱼。过去,在世界各地的一些报纸杂志上了经常刊载着海怪遗骸的报道,有些还附有照片,但经专家鉴定后发现,这些怪东西通常是大鲨鱼的尸体。

海底“浓烟”之谜

1979年3月,美国海洋学家巴勒带领一批科学家对墨西哥西面北纬21度的太平洋进行了一次水下考察。当科学家们乘坐的深水潜艇“阿尔文”号渐渐接近海底时,透过潜艇的舷窗,他们看到了浓雾弥漫下的一根根高达六七米的粗大的烟囱般的石柱顶口喷发出滚滚浓烟。“阿尔文”号向“浓烟”靠近,并将温度探测器伸进“浓烟”中。一看测试结果,科学家们不禁吓了一跳:原来这里的温度竟高达近千摄氏度,经过仔细观察,他们发现“浓烟”原来是一种金属热液“喷泉”,当它遇到寒冷的海水时,便立刻凝结出铜、铁、锌等硫化物,并沉淀在“烟囱”的周围,堆成小丘。他们还注意到,在这些温度很高的喷口周围,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生存环境,这里就像是沙漠中的绿洲,生活着许多贝类、蠕虫类和其他的动物群落。

巴勒等人的发现引起了科学界的极大兴趣。美国密执安大学的奥温认为,这种海底“喷泉”可能与地球气候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奥温在研究了从东太平洋海底获取的沉积物和岩样以后,发现在2000~5000万年前的沉积物中,铁的含量为现在的5~10倍,钙的含量则为现在的3倍。为什么沉积物中钙、铁等的含量这样高?奥温认为这可能与海底喷泉活动的增强有关。

据此,奥温又进一步认为,当海底喷泉活动增强时,所喷出的物质与海水中的硫酸氢钙发生反应,析出二氧化碳。已知现在的海底喷泉提供给大气的二氧化碳,占大气中二氧化碳自然来源的14%~22%。因此,当钙的析出量为现在的3倍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必将大大增加,估计大约相当于现在的2倍左右。众所周知,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将会产生明显的温室效应,从而使全球的气温普遍升高,以至极地也出现温暖的气候。

在海底“浓烟”中还隐藏着什么秘密呢?对于科学家们新的发现,人们正拭目以待。

使人失踪的岛

有座使人失踪的岛位于加拿大,名为萨博岛。这个小岛方圆仅数英里,但人们都称它“恶魔岛”。

萨博岛之所以被称为“恶魔岛”,是因为最近300年来,这座岛周围的海面简直成了灾祸之地,前后大约有大小500余艘船只,在那里莫名其妙地失去控制而沉没在北大西洋底,共有水手、乘客、渔民一万余人葬身鱼腹。据有幸逃生的人形容:当船只挨近“恶魔岛”时,人们便会听见令人心悸的哭声或呻吟声,有时还会看见一艘模样恐怖的“鬼船”在迷雾中急驶而来,这时,船只便会犹如陷入漩涡而失控,加拿大海运局的专家也告诫国内外的船只:“恶魔岛”实际上是比“恶名远扬”的百慕大三角洲更可怕的地方,不要轻易接近它。但“恶魔岛”的形成原因至今仍是一个谜。

海水是怎样形成的

地球可称为是一个水球,在它的表面上有大约3/4的面积是海洋,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水源,但海水是地球水的主体。那么多的海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起初,人们认为,这些水是地球原本就有的。当地球从原始太阳星云中凝聚出来时,便携带有这部分水。随着地球的不断变化,这些起初以结构水、结晶水等形式贮存于矿物和岩石中的水释放出来,成为海水的来源。譬如,在火山活动中总有大量的水蒸气伴随岩浆喷溢出来。据此,一些人认为,这些水气便是从地球深部释放出来的“初生水”。

天体地质研究表明,在地球的近邻中,无论是距太阳较近的金星和水星,还是距太阳更远一些的火星,甚至离地球最近的月球都是贫水的,唯有地球得天独厚,拥有如此多的水。科学家们对此说法不一。一些人认为,地球上的水,不是地球所固有的,而是由撞入地球的彗星带来的。一些由冰块组成的小彗星冲入地球大气层,陨冰因摩擦生热转化成彗星水。

有的学者认为,金星、火星和月球上原先也有水,但是由于月球和火星质量太小,引力太小,致使原有的水全部逃逸;火星表面温度又太高,也无法维持水的存在。地球由于条件适中,就使原有的水能够长期保存下来。不能从地球近邻目前的贫水状态来推论地球早期也是贫水的。

我国学者董妙生提出“大自然存在多四季规律”的假说。按此假说,自地球形成至今的46亿年间,生物圈曾数次周期性地从地球转移到另一个星球,又周期性地像候鸟回归那样循环到地球上来。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海水的数度干涸与高涨。用此假说,正可以解决以往“天外来水”说和“地球固有”说都未能解决的难题。

但是,海水到底来自何方,科学的根据并不充足,因此,海水的发源处仍是一个谜。

珊瑚岛是如何形成的

珊瑚岛在人们的眼中,一直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令许多人向往前去一游,它拥有人类的宝贵财富,拥有丰富的热带生物资源,另外还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天然气以及磷矿和铝土矿。但它是怎么形成的呢?

关于珊瑚岛的成因,通常认为是由珊瑚虫的骨骼堆积而成的。在热带、亚热带浅海区的海底,生活着很多小型腔肠动物——珊瑚虫。珊瑚虫分泌出钙质的外骨骼,像小房子一样来保持着自己柔弱的身体。当珊瑚虫死亡后,它们的子孙们能一代一代地在祖先的“遗骨上”继续繁殖下去,日积月累,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石灰质的珊瑚丛,发展壮大为珊瑚岛。根据珊瑚岛的形状可分为岸礁、堡礁和环礁。

然而,科学家发现,珊瑚虫最好的生活条件是深度在60米以内的热带浅海,但海洋的深度常常在几百米至几千米之间,珊瑚虫不可能直接在那么深的海底生活和造礁。那么,美丽的珊瑚岛,特别是那些形状奇特的环礁,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1936年,达尔文在东印度洋的可可岛考察时,提出了关于火山岛下沉造成环礁的假说。

地质学家戴利提出“冰川控制论”的解释。认为是冰期过后,海水温度回升,海洋环境适宜珊瑚虫的大量繁殖,并在一些岛屿和大陆边缘的台地上迅速生长起来。随着海平面逐渐上升,珊瑚礁也跟着向上发展,环礁和堡礁也从台地边缘上增长起来。

20世纪60年代以后,板块学说认为,板块移动引起火山岛的沉降,在沉降过程中环礁逐渐形成。

1974年,科学家普尔迪提出珊瑚岛主要是由早期岩溶作用造成,而不是珊瑚虫生长的结果。

关于珊瑚岛的形成原因,众说纷纭,但科学的事实根据都不充足,有待科学做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海洋巨蟒是什么动物

1817年8月,所罗门·阿连船长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格洛斯特港的海面上亲眼看到了“海巨蟒”。他回忆说“当时有个怪物,很像一条巨蟒,在离港口130米的地方游来游去。这个怪兽长40米,身体粗得像半个啤酒桶,整个身子呈暗褐色。它的头像响尾蛇,和马头大小差不多。它在水面上缓慢地游动着,一会儿绕着圈游,一会儿又直着身子游。忽然,巨蟒竖直钻进海底不见了,过了一会儿又从180米远的海面上出现。”

同船的玛休·伽夫涅、达尼埃尔·伽夫涅兄弟俩和奥嗄斯金·维巴3人同乘一艘小艇去垂钓时,也看到了巨蟒。玛休还在离巨蟒20米开外的地方用步枪朝它开了几枪。他讲述当时的情形时说:“我离它有20米远。我端起枪,瞄准怪物的头部,扣响了扳机。凭我的枪法,肯定能打中。在我开枪的同时,怪物朝我们这边游了过来,一靠近,就潜下水去钻过水艇,在30米远的地方重又出现了,怪物沉下时,不像鱼类那样往下游,而像一块岩石一样沉下去,笔直笔直地往下沉。我的枪可以发射重量子弹,当时清楚地感到射中了目标。可是,‘海洋巨蟒’却好像丝毫未受伤。”

类似的报告100多年来一直不断地出现。究竟这种怪物是何类动物,还是一个谜。它会不会像空棘鱼一样,有朝一日重被人们发现呢?

100多年以来,人们不断地遇到“海洋巨蟒”,但没有一人能捕获到它,这种怪物究竟是何物,至今还无人知晓。

海洋中有美人鱼吗

人们常把美人鱼看作是自然界中完美生灵的结合,然而,在深不见底的海洋中真的存在美人鱼吗?如果有,它又是什么样子呢?

早在2300多年前,巴比伦的史学家巴罗索斯在《古代历史》一书中,就有关于美人鱼的记载。

17世纪,在英国伦敦出版的《赫特生航海日记》里,也有美人鱼的记录,譬如:

美人鱼露出海面上的背和胸像一个女人。它的身体与一般人差不多,皮肤很白,背上披着长长的黑发。它潜下水去的时候,人们还看到了它和海豚相似的尾巴,尾巴上还有像鲭鱼一样的斑点。

在中国,古史书上也有美人鱼的记载。宋代的《祖异记》中就对美人鱼的形态作了详细的描述:宋太宗时,有一个叫查道的人出使高丽(今朝鲜)。看见海面上有一个“妇人”出现,“红裳双袒,髻发纷乱,肋后微露红鬣。命肤于水中,拜水感恋而没,乃人鱼也。”此外,在宋代学者徐铉的《稽神录》中,也记载有类似的美人鱼。

到了18世纪中叶,英国伦敦曾经举办过轰动一时的美人鱼标本展览。随后,美国纽约也举办过同样的展览,再次引起轰动。不过事后,经有关科学家查验,那个脱颖而出的“菲吉美人鱼”标本是猴子和鱼的结合。

于是,人们对美人鱼的存在表示怀疑。在《挪威自然史》中,挪威生物学家埃利克·蓬托皮甚至入木三分地告诫人们:“他们赋予美人鱼优美的嗓音,告诉人们她是杰出的歌手。显然,稍有头脑的人绝不会对这一奇谈怪论感兴趣,甚至会怀疑这种生物存在的可能性。”

然而在俄罗斯科学院工作的维葛雷德博士又透露了一个惊人的秘密,使得人们有些茫然不知所以。

据维葛雷德博士透露:1962年,一艘前苏联的货船在古巴外海神秘沉没。由于船上载有核导弹,前苏联急忙派出探测舰前去搜寻沉船,试图捞回核导弹。

当探测舰来到沉船海域,维葛雷德博士和科学家们立即利用水下摄影机巡回扫描海底。突然,有一个奇异的怪物闯入镜头:它像一条鱼,又像一个在水底游泳的小孩,头部有鳃,周身裹着密密的鳞片。只见它用乌黑淘气的小眼睛好奇地望着摄影机。

科学家们设法捕捉到这个怪物:它是一条长0.6米的人鱼宝宝,头部有一道骨冠,全身披满鳞片,它正用一双惶恐的小眼睛瞪着周围的人们。科学家们坚信它就是人们一直执著寻找的美人鱼。

维葛雷德博士的话让那些热衷于探索美人鱼的人们激动不已,也给科学家们增添了信心。为此,许多海洋物生物学家、动物学家和人类学家重新投入研究美人鱼的工作之中,并在生物学上做出许多假设。

挪威华西尼亚大学的人类学家莱尔·华格纳博士认为美人鱼这种动物确实存在,他说:“无论是记载还是现代目击者的描绘,美人鱼都有共同特征,即头和上身像人,而下半身则有一条像海豚那样的尾巴。”此外,据新几内亚有关人士描述,美人鱼和人类最相似之处就是它们也有很多头发。肌肤十分嫩滑,雌性的乳房和人类女性一样,并抱着小人鱼喂乳。与此同时,英国海洋生物学家安利斯汀·爱特博士则认为:“美人鱼可能是类人猿的另一变种,婴儿出生前生活在羊水之中,一出生就可以游在水里。因此,一种可以在水中生存的类人猿动物的存在并不是一件十分奇怪的事。”在美国,也有部分学者赞同爱特博士的这一说法,认为这是目前尚未报道的“海底人”的一种。

中国的一些生物学家则认为,传说中的美人鱼可能就是“儒艮”(俗称海牛)的海洋哺乳动物。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南海的渔民曾多次发现“美人鱼”。1975年,有关科研单位深入渔村,并在渔民的帮助下捕到罕见的“懦艮”。由于它仍旧用肺呼吸,所以每隔十几分钟就要浮出水面换气。它背上有稀少的长毛,生物学家则认为,这些长毛极易使目击者错认为头发。

生物学家们还发现,儒艮胎生幼子,并以乳汁哺育。哺乳时用前肢拥抱幼子,母体的头和胸部则露出水面,以避免幼子吸吮时呛水。传说中美人鱼抱子的镜头,大概出于这种情景。

然而,儒艮时时出水换气的特性和维葛雷德博士的“深海发现美人鱼”有矛盾,因此,海洋中究竟有没有美人鱼?或者它真的是一种“海底人”,还是“儒艮”,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深海怪物是什么动物

1937年,在澳大利亚海域,发生了一起采集珍珠的潜水员失踪事件,随后又接连不断地发生潜水员失踪事件,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事过15年以后,1953年的夏天,澳大利亚潜水员约翰,身穿最新式的潜水衣,准备创造深潜水最高记录。

当约翰刚潜入海水中不久,一条4~5米长的鲨鱼就从后面跟上来,它可能想找机会捕食约翰,一直若即若离地跟在他后面。约翰为了摆脱鲨鱼,直向深水处游去,再往下是一个黑洞洞的深渊。这时鲨鱼在他头顶5米左右的地方来回游动,好像在等待有利的时机。

约翰突然感到海水开始变冷,水温在持续下降。这时他看见从黑糊糊的深渊里钻出一个又黑又大的团状怪物。

“啊!”说时迟,那时快,没等约翰喊出第二声,那个大黑团已经摇晃着它那肥大的身躯从约翰身边浮了上去。那是一个大得出奇,行动缓慢,呈褐色的东西,它扁平的躯体像个杂乱的麻团,仔细一看,没想到它居然还长着手、足、眼睛和嘴等器官,如果它不动还真不敢相信是活物。

大怪物一边晃动着身体,一边向约翰头顶上更高的地方游去。这时海水变得更加冰冷了。不知道鲨鱼是因为怕冷还是害怕大黑团的缘故,悬浮在原来的地方一动也不动,不一会儿,那褐色的怪物就靠近了鲨鱼,接触到鲨鱼的表皮,鲨鱼痉挛起来,没有看见它做任何抵抗,就被那怪物一口吞到肚子里去了。然后,那个怪物若无其事地晃着它那肥大的身躯。慢慢地又沉入到漆黑的深渊里去了。

这种大怪物到底是什么动物?它同潜水员失踪是否有关?至今还是个解不开的谜。

海底人之谜

人们在探索有无太空人的同时,又开始了对“海底人”的探索。那么海底有“人”吗?当代有些科学家认为,在海洋深处的某些地方可能生活着一些智力高度发达的“海底人”。近几十年来,地球各大洋水域都曾出现过不明潜水物,它们为“海底人”的假想提供了探寻的线索。

不明潜水物最早发现是在1902年。一艘英国货船在非洲西岸的几内亚海域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浮动怪物,外形很像一艘现在的宇宙飞船,直径10米,长70米。当船员们准备靠近它时,这一怪物竟迅速地沉入水下销声匿迹了。

1963年,在波多黎各岛东南部的海水下发现了一个不明潜水物,美国海军先后派了一艘驱逐舰和一艘潜水艇追赶此物,他们在百慕大三角区追赶了500海里,美国其他13个海军机构也看到了这个怪物。人们发现,这个怪物只有一具螺旋桨。他们前后一共追赶了4天,仍未追到。有时候,它能钻到水下80000米深处,看来它不像是地球人制造的一种新式武器。

1973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大西洋上举行联合军事演习时,有艘主力舰发现一不明潜水物。当时,这个半浮海面的巨大物体,被舰队指挥官当成是不明国籍的间谍潜艇,于是一声令下,炮弹、鱼雷纷纷向它飞去。但不明潜水物没受到丝毫的损伤,当它悄悄地下潜海底时,整个舰队的所有无线电通讯设备都无法使用。直到10分钟后那个不明潜水物完全消失时,舰队的无线电通讯联系才恢复正常。

1973年4月,一个名叫彤·德尔莫尼奥的船长,在百慕大三角区附近一个名为斯特里姆湾的明湾海水里,看到了一个形如两头粗圆的大雪茄烟似的怪物,它长约40~60米,行驶速度60~70海里。它两次都是在下午4点左右出现在比未尼岛北部和迈密之间,并且都是在风平浪静的时刻。这位船长非常害怕船与它相撞,每次都设法躲开,可是往往是它先主动地消失在船体的龙骨下。

1959年2月,在波兰的格了尼亚港发生了一件怪事。在这里执行任务的一些人,忽然发现海边有一个人。他显得非常疲惫,在沙滩上艰难地行走着。人们立即把他送进格了尼亚大学的医院内。他穿着一件“制服”般的东西,脸部和头发好像被火燎过。医生把他单独安排在一个病房内,进行检查。但医生无法解开此病人的衣服,因为它不是用一般的材料缝制的,而是用金属做的。衣服上没有开口处,非得用特殊工具,使大劲才能切开。体检的结果,使医生大吃一惊:此人的手指和脚趾数都与众不同。此外,他的血液循环系统和器官也极不平常。正当人们要做进一步研究时,他忽然神秘地失踪了。

这是一个什么人?他来自何方?人们一无所知。

有的科学家认为,是外来文明匿身于海底,因为那种超级潜水物体所显示的异乎寻常的能力,实在是地球人所望尘莫及的。海洋是地球的命脉,因此存在于地球本土之外的某些文明力量关注于我们人类的海洋是必然的。超级潜水物也许已经拥有它们的海底基地;至于它们的活动当然不是为了和地球人搞“捉迷藏”的游戏。海洋便于隐藏或者说潜伏,这已是事实;但更主要的,海洋能够提供生态情报,这已经足够了。假如说未来的某个时候发现了并不属于地球人的海底活动场所,那么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因为人们对外来文明力量存在于地球水域中的事实早已预料到。

也有的研究者认为:不明潜水物的主人来自地球,不过他们生活在水下,甚至生活在地下。

据说,1968年1月,美国IC石油公司的勘探队在土耳其西部270米的地下,发现了深邃的穴道。穴道高约4~5米,洞壁非常光滑,如人工打磨一般。但穴道没有尽头,不知延伸至何处,左右又连接着无数的穴道,宛如一个地下迷宫。在其中一处,有一个身高4米的白色巨人,忽然莫名其妙地出现在勘探队员面前。巨人在手电光下闪闪发亮,发出雷鸣般的吼声,那声浪竟然撤倒了所有的勘测队员。如果此事确凿,那巨人便是生活在地下的高级生物了。

也许在地下确实有一个为我们所不知道的世界。百慕大魔鬼三角是那个世界通向地面的出入口。水下不明潜水物是那个世界派遣到我们这个世界来的探测器。但对于这些还没有一个科学的依据,有待进一步研究。

海底古老岩石之谜

科学家们在大西洋中脊一带的海底发现,这里的海底就像是一个被打破的鸡蛋,到处都是像刚刚流出来的蛋黄一般的岩浆凝固而成的岩石,有的像钢管,有的像薄板,还有的像绳子、棉纱,甚至像被挤出来的牙膏……这些岩石的表面,还有一层恰似骤然冷却的玻璃质外壳。他们还发现有许多切过裂谷底部、深不见底的裂缝。总之,种种迹象表明,正如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理论所认为的那样,这里是新生地壳的发源地,地幔物质正是通过那些深不可测的裂缝上升,并推挤着两旁的海底向外扩张;证明这里的岩石正像板块构造理论所要求的那样,其年龄值趋近于零。

然而,事物是复杂的,尽管有着这次实际观察资料作为证据,但人们也发现一些与板块构造理论不相符合的事实。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也正是在另外一些大洋中脊发现的具有古老得多的岩石。

早在1947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所属的拉蒙特一多尔蒂地质研究所的“阿特兰蒂斯”号海洋考察船,就曾在北纬30度的大西洋中脊,采集到几块变质玄武岩样品。经用钾—氩法测定,这些岩石的年龄值为4800万年。由于当时板块理论尚未提出,人们也就没有对这一年龄值提出怀疑。后来,虽然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理论问世了,但理论的倡导者们又完全忽略了这一事实。断言大洋中脊是新生岩石诞生的场所。有人提出质疑,有些板块构造的支持者则以年龄测定误差来应付。

20世纪60年代后期,有人决定对这些变质玄武岩进行重新检验。为了防止钾—氩法可能出现的误差,他们采用了一种更先进更准确的氮—氩法。实测的结果使人们不禁吓了一跳,因为其结果表明,这些变质玄武岩的年龄不是像板块构造理论的支持者们所期望的那样变小了,而是变得更大了,为1.7亿年。

这个毋庸置疑的数据,使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理论的支持者们大伤脑筋。著名的板块构造说的创立者之一勒皮雄不得不为此发表一个声明,声称他很熟悉这些变质玄武岩的采掘情况,认为这一年龄值可能与样品采集后混入的外界物质有关,不能代表岩石的真实年龄;他还认为这些岩石在海底的原始位置也值得怀疑。也就是说,这些岩石不是大洋中脊的原生岩石,而是来自陆地。譬如在高纬度地区,那里的陆地岩石被冰川刻蚀下来后,会和冰块一起坠入海洋成为冰山,随着海水漂移,当冰山融化以后,岩石便沉入海底。

然而,人们很快指出,这些岩石的采样位置位于北纬30度,冰山是不可能向南漂移如此之远的,即是在第四纪冰期时也不存在这种可能。同时,岩石学研究也证明,这些变质玄武岩的岩石化学特征和岩石结构特征,都清晰地证明它们是一种海洋玄武岩,而非来自陆地。另外,也没有证据表明,它们在采掘后遭到了什么严重的污染,相反却可以说明,测定的年龄值是可靠的。何况,类似的情况,在大西洋中脊的其他地方也有发现,那里,人们找到了不仅年龄老而且属于浅水成因的沉积岩,甚至古老的陆壳残余——一片麻状花岗岩。

所有这些事实使研究者们不得不另寻解释的途径。曾对这些岩石进行氮—氩法测定的米诺路·奥兹玛认为,这些岩石是大西洋破裂和扩张前存在的或初期形成的,以后尽管地幔物质上涌导致海底扩张,但这些岩石的部分破碎块体却可能因断裂的关系,被保留在上涌带的顶部,没有受到扩张的影响。

有意思的是,不仅大西洋中脊有这种奇怪的岩石,同样,在西印度洋海岭上人们也采掘到年龄为5.15亿年的古生代花岗岩。

如果说大西洋中脊和西印度洋海岭上的这些古老岩石,还可以用奥兹玛的理论来进行解释,那么,1982年前苏联“拉普捷夫”号考察船在太平洋中的发现,就使人们如坠雾中了。“拉普捷夫”号在太平洋中心用洋底铲掘器从基岩露头面上采取到一大块的岩石,竟然是代表古老陆壳的花岗片麻岩。大家知道,这里不是太平洋中脊的所在地,当然无法用奥兹玛的理论来解释,那么它又是怎样来到这里的呢?

海底深渊之谜

1960年1月23日,太平洋西缘马里亚纳海沟的洋面上,惊涛奔涌,狂风怒号。有两位勇敢的科学家乘坐在美国“的里雅斯特”号深潜艇里。潜艇凭借着压载钢球的重量,就像天女下凡似的直向地球的深渊飘落下去。两个多小时后,人类终于第一次到达海底的最深处。水压计指示这里的水深是11000米,这比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还要大2000多米。11千米高的水柱压到了深潜艇身上,它的分量恐怕不下于当年压在孙猴子身上的五行山。潜艇承受了大约15万吨重的压力。虽然潜艇的壳体由一种强度特高的合金钢制成,它的直径仍然被压缩了1.5毫米。

海底的深沟,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海底上盖着薄薄的一层泥沙。沟底的软泥,有的来自繁殖于海面上的微小生物的遗体。因为它们太小、太轻了,从海面沉到海底,大约得一年光景。另外,沟坡上的泥沙偶尔也会崩落到沟底。海沟的上部比较开阔,越往下,渐渐缩窄,与长江三峡等陆上峡谷的情形相仿。可是,就规模大小来说,名扬中外的长江三峡,摆到深逾万米的马里亚纳海沟面前,那就惭愧得很,只不过是巨人面前的侏儒罢了。

世界海洋的平均深度不到4000米,而全球19条海沟的水深却都在7000米以上,是名副其实的海底深渊。多少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苦苦思索:海沟为什么会这样深?难道它仅仅是海底上一种偶然的起伏不平?

在海底的深渊里,终年暗无天日。这里见不到海面上的浪涛,也听不见人世间的喧嚣。它是如此的幽深,莫非已临近传说中的地狱冥城?

直到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家才渐渐明白:就在这寂静诡秘的世界里,正发生着一桩惊心动魄的事情。

原来,海底的深渊,果然就是“地狱”的入口处——海底地壳就在这儿被一股疯狂的无形的力拖进地底去了。

海底最深的地方,并不像某些人所想象的,是在大洋的中央。恰恰相反,19条海沟几乎都处在大洋的边缘。而且,绝大多数海沟环绕在太平洋的周围地带。海沟或者与大洋边缘的群岛配对,例如,日本海沟、琉球海沟和菲律宾海沟等就紧挨在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和菲律宾群岛边上,海沟、群岛形影相随;海沟也可以与大陆边缘的海岸山脉相伴,例如,与南美洲安第斯山平行排列的,是太平洋东南缘的秘鲁—智利海沟。海底地壳在海沟底并不是直着身子被拖进地球的内部,而是倾斜地插入旁边的群岛或大陆底下。

现在我们可以明白,海沟之所以这样深,就是因为海底在这儿向下弯曲,沉潜到相邻大陆或群岛之下的缘故。这情景很像水面上的冰块,一个冰块斜插到另一冰块之下,两个冰块相互重叠起来。在海沟附近,大陆地块骑跨在海底地块之上,陆块向上仰冲,被高高地抬起来;海底则向下俯冲,深深地下陷。目前,南美洲的安第斯山上冲到六七千米的高度,旁边的智利海沟却沉于海面下7000余米,二者高差将近1.4万米。这是地球表面上最大的起伏不平。

当然,浩大的地壳块体毕竟不是冰块。我们粗略估算一下,太平洋地块的重量大约有亿吨。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强行冲进大陆地块之下,自然非同小可,必定会弄出些骇人的事变来。

1923年9月某日中午,邻近日本海沟的东京、横滨一带,大地突然颤抖起来了,在几秒钟以内房屋纷纷倒塌。当时多数人家正在做午餐,火炉翻倒,许多地方腾起了熊熊大火。居民们挣扎着逃出屋外,每个人都在仓皇地奔逃,可是,谁也不知道要跑到哪里去,许多人漫无目的地乱兜着圈子,街道上越来越拥挤不堪。终于,有人省悟过来了:要尽快逃离这坍塌和燃烧着的闹市区。歇斯底里的人群争先恐后,一片混乱。在这场著名的关东大地震以及由它导致的大火中,大约55亿日元的财产毁于一旦,伤亡人数达24万。

事实上,全球80%的地震部集中在太平洋周围的海沟以及它附近的大陆和群岛区。这些地震每年释放出的能量,足可以举起整座喜马拉雅山,或者说,可以与爆炸10万颗原子弹相比拟。并且,陆地上的大多数火山也集中在环绕太平洋的周围地带,所以这一带有“火环”之称。

太平洋周围火山地震特别多,这些地质学家早就知道。可是,其缘故过去一直说不大清楚。现在,总算真相大白了。太平洋周缘火山、地震的肇事者,就是海底地壳沿着海沟的俯冲作用。在海底地壳和大陆地壳相互冲撞的海沟邻近地带,有史以来地震灾害大约夺走了几百万人的生命,他们实际上是死于地壳运行的“车祸”之中。

地震发生的深度也很有规则。在海沟附近,地震震源比较浅,向着大陆方面,震源的深度逐渐变大。把这许多地震震源排列起来,刚好组成一个从海沟向大陆一侧倾斜下去的斜面。这个倾斜的震源面实际上标出了海底地块向大陆一侧俯冲下去的踪迹。

后来,地球物理学家还算出了各条海沟的海底俯冲速度,它们大多在每年7~8厘米左右。千岛海沟、日本海沟、菲律宾海沟等仿佛是无底的陷阱,西北太平洋海底正以每年近10厘米的速度钻入其中,于是,这些海沟两侧的地块渐渐聚合靠拢。比如上海与太平洋中的夏威夷群岛之间的距离就一直在缩短,夏威夷群岛正随着太平洋海底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夏威夷群岛的檀香山,如今是游览胜地,何等的繁华,但在几千万年后,檀香山连同整个夏威夷群岛都将葬身于日本海沟,而被拖进“地狱”之中。

太平洋周围的海沟好似一张张吞吃海底的大口。若干亿年后,整个太平洋闭合消失了,中国大陆有可能与美国大陆碰撞相遇,在两国之间将会升起一座像喜马拉雅山那样高峻的山岳。因为在1亿多年前,印度与我国西藏之间就曾隔着一个辽阔的古地中海。在当时,古地中海北缘也有吞食海底的深沟。大约4000万年前,古地中海合拢了,印度与我国西藏碰撞在一起,就仿佛汽车相撞使车头变形一样,印度和我国西藏之间猛烈地挤压拱起来。高冲霄汉的喜马拉雅山便是这样形成的。

如此看来,海沟的存在,对于大陆漂移运动是不可少的。当一块大陆向前漂移时,难免要盖没前方的海底。这部分海底正是通过海沟这张大口俯冲潜没于相邻大陆之下。所以在一块漂移着的大陆的前缘,一般都展布着一列列的海沟。向西漂移的美洲大陆,其前缘是中美海沟、秘鲁—智利海沟。随着美洲大陆向西漂移,它前方的太平洋收缩了,后面的大西洋则扩展开来。向东漂移的欧亚大陆,其前缘有日本、琉球、菲律宾、马里亚纳等海沟。太平洋周围的大陆(欧亚、澳大利亚和美洲大陆)的漂移方向,大体上都指向太平洋内部。

地球内部物质不停地沿着大洋中部的裂谷喷吐出来,一生成新的海底,并缓缓向两侧扩张推移,在大洋边缘的海沟里,老的海底被消灭,重新返回到地球内部。海底犹如不息的传送带,有生有灭,不断地更新。有的大洋海底生的死多,灭的少,如缺少海沟的大西洋、印度洋,大洋不断扩展;有的大洋海底生的少,灭的多,如太平洋,则渐渐萎缩。我们的地球表面,就是由漂移着的大陆和变动着(扩张或收缩着)的大洋所组成。

海底磁性条带成因之谜

19世纪末,著名科学家居里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发现磁石的一个特性,就是当磁石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原来的磁性会消失。后来,人们把这个温度叫“居里点”。组成地壳的岩石含有铁矿物质,在成岩过程中因受到地磁场的磁化作用,获得微弱磁性;显而易见,被磁化的岩石与当时的地磁场是一致的。人们还发现,无论地磁场怎样改换方向,只要它的温度不高于居里点,岩石形成的磁性是不会改变的。也就是说,只要能测出岩石的磁性,也就能推知当时的地磁方向,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化石磁性。正如地层中的生物化石一样,化石磁性完全可以用来指示地层形成时的环境条件,可以用来指示岩石形成时的地磁场强度及其方向。研究地球历史的地磁场变化规律的学说,叫做古地磁说。

为了寻找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开始,古地磁学家把研究的重点转向大洋底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人们对海洋的探测技术有了很大提高,高灵敏度的磁力探测仪研制出来,并被运用到海洋调查中。首先进行这项研究工作的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拉蒙特地质研究所和斯克利普斯海洋研究所。这两个研究所的地质学家共同合作,从1948年开始,用了近10年时间,使用拖曳式磁力仪,在大西洋中脊上的海面上,往返航行近20个航次,进行古地磁调查。之后,另外一艘美国海洋调查船“先驱者号”在美国政府的资助下,使用全磁场磁力仪,以密集的测线和站位布点,对太平洋特定海域进行了古地磁测量。这两次调查,使人们获得了较为系统的大面积洋壳岩石磁性资料。科学家把所获取的古地磁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然后把磁力强度相同的洋底岩石用等值线的方式标绘在地图上。结果人们惊奇地发现,这些等磁力线条带,大都呈南北方向平行于大洋中脊两侧,而且磁性正负相间;每个条带长约数百千米,宽度多在数十千米。磁化强度很高的海底磁性体,形成了正向磁性条带,而相邻近的磁化很弱的海底戳性体,则形成负向磁性条带。分布在大洋底部的一条条磁性条带,就像是海底岩石呈条带状被磁化后引起的。海底磁性条带的发现,成为当时地学研究的一大奇迹,它的成因机理也是人们探讨的课题。

海底磁性条带被发现之后,引起世界各国地质学家的极大兴趣。人们对海底磁性条带的形成机理,提出过种种假说。在众多假说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英国剑桥大学的两位学者,一个叫瓦因,另一个叫马修斯。这两位学者提出的海底磁性条带成因假说,直到今天仍为大多数地质学家们所接受、所承认。

从1963年开始,瓦因和马修斯就对人们已经获得的一大堆海底磁性条带的资料进行研究,力求找到海底磁性条带成因机理,和它存在的地学意义。在他俩从事这项研究之前,海底扩张说已在地学研究领域中初步形成,特别是著名地质学家赫斯提出的“盖奥特”(即平顶海山)成因说理论对海底扩张说提出了有力证据。早先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板块说被冷落一段时间之后,又再度兴起。在这种背景下,这两位英国学者,把自己的研究和海底扩张说联系在一起,力图从古地磁学的角度来解释海底扩张说。瓦因和马修斯认为,海底磁性条带的出现,不是由于磁化强弱不均引起的,而是由于某种原因,在地磁场转向的背景之下形成的。当新的海底岩石在大洋中脊形成之时,如果当时地磁场正处在正向时,那么,就能获得正向岩性磁性条带;反之,则得到反向岩性磁性条带。这就是说,由于海底发生扩张,具有正向的海底岩石将被后来形成的新岩石推向两侧;如果此时处在反向地磁场的地质时期,形成的岩石当然具有反向磁性。在地球的地质演化过程中,地磁场曾发生多次反复转向,伴随的是新洋壳沿中脊不断地形成,不断扩张。这就在今天的洋壳上留下一系列磁化方向正反相间的磁性条带。从海底磁性条带分布的情况看,每次地磁场转向,都在当时新形成的海底上留下磁向的标记。也就是说,海底磁性条带实际上可以被看做是地球磁场不断转向的历史记录。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假如世界上各大陆自古以来从来就未发生过移动的话,那么地球上只能留下一条磁极迁移线。但是,地质资料告诉人们的事实是许多条极向不同的磁性迁移线。通过技术手段,人们在北美洲和欧洲大陆上,分别测得北磁极的迁移线,尽管北美和欧洲相距遥远,但磁极迁移线却十分相似,而且几乎是平行的。如果想把它们合并成一条线,只要把北美大陆向东移动3000千米,使两块大陆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大陆板块。这个大陆块正好占据了大西洋今天的位置。这种推理假说如果成立的话,不正好与半个世纪之前,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说”不谋而合了吗?

瓦因和马修斯关于海底磁性条带的解释,又使“海底扩张说”得到一个有力的证据,人们有理由相信,地球上的大陆是在漂移的。

如果“海底扩张说”和瓦因、马修斯的假说是正确的话,那么,合乎逻辑的推理是,组成大西洋的岩石年龄不应该是均一的,而应该是有差异的。对此,加拿大地质学家威尔逊的研究小组,在1963年对大西洋洋底年龄进行了测定,通过丰富的资料分析,以及使用多种测年手段,果然印证了上述推理的存在。人们发现,在大西洋上,几乎所有的岛屿都是火山岛,它们的年龄相差十分悬殊。科学家们发现这样一个规律,越是靠近大洋中脊的洋壳,年龄越轻;越是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壳,年龄也越大。例如,地处大洋中脊上的扬马延岛的年龄只有1000万年,离洋中脊较远的百慕大群岛的年龄则是3600万年,远离大洋中脊快要靠近非洲西海岸的裴尔南多波岛和普林西比岛的年龄最大,有几亿年。威尔逊研究小组发现的大西洋火山年龄及其分布规律,是海底扩张说和瓦因、马修斯假说的一个极有力的证据。这与大西洋是在侏罗纪(距今约1.5亿年前)开始形成的说法相吻合。

假说毕竟是假说,今天,科学家们仍然在对海底磁性条带进行研究探索。海底磁性条带的许多未解之谜,仍然是科学家们研究的课题。例如,是什么原因使地球磁场发生转向和地球为什么是一个巨大的磁性星体一样,让人们感到迷惑不解。地球发生磁场转向的内在机理是什么?是周期性的,还是非周期性的?今后地球的磁极还会转向吗?地磁场发生转向对地球的影响是什么?这种种问题,都是摆在科学家面前的难题。

早先,对于地球磁场机理,前苏联科学家提出过“发电机说”。他们认为,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就像一个发电机,不断产生电场,使地球磁化,成为一个磁体。地球内部物质运动状态不同,则造成地球的磁性转向。这是从地球的内在因素提出的一种假说。地质学家又从太阳黑子的出现来认识地球的磁性变化。他们认为,太阳黑子的大规模出现是地球磁性变化的直接诱因。今天,更多的学者似乎赞成地球内的软流层系是决定地磁场变化的主要因素。人们普遍认为,地球的外壳是由坚硬的岩石圈组成,在岩石圈之下,蛰伏着由炽热熔融物质组成的软流圈。尽管人们对地壳下软流层系的存在方式还不清楚,但可以推断,软流层系的流动方式直接影响地球磁场变化。在地球地质历史过程中,软流圈物质按照自己的规律运动着,或是上涌,或是在岩石圈子做某种方式的流动。这种软流圈的存在和活动决定地球磁场的存在和变化。然而,有谁能真正了解地球内软流层系的变化规律呢?这其中的奥秘有待于科学家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难觅行踪的大王乌贼

欧洲流传着一个恐怖的传说:挪威海中有大海妖,它的身躯整个有足球场那么大,身上长满了魔爪,眼睛像巨轮。可传说归传说,人们谁也没有看见过这个最可怕的东西。

到了蒸气时代,人们在海上的活动范围扩大了,但是,仍然没有人见过那个可怕的东西。直到100多年前,人们才第一次在自然界中发现了它的踪迹。

1873年的某一天,在加拿大的纽芬兰岛,有3个当地的渔民出海去捕鲜鱼,此地盛产鲜鱼,该鱼身体侧肩而长,背部青黑色,腹部银白色,肉美味鲜嫩。他们驾着渔船在海上捕捞时,突然,在海上发现了一个灰色的庞然大物。他们出于好奇心,立刻将小渔船划了过去。一个渔民用船篙敲打着那个灰色的东西,不料,就像惹怒了它似的,那个灰色的庞然大物立刻喷出水花,抬起头来,一对如盘子一样大的眼睛直瞪瞪地盯着3个渔民,接着,又伸展出它的几只长长的触手,露出了一个鹦鹉状的大嘴,好像饥不择食似的咔嚓一声咬住了小船的船帮,同时,它的两只又白又长的触手把小船紧紧地缠住,慢慢地往水下拖,两个年龄比较大的渔民都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吓得束手无策了,然而,只有12岁的小渔民汤姆很镇定。汤姆是个机智勇敢的少年,他立刻操起一把利斧向触手砍去。两只触手很快被砍断了,这个受了伤的庞然大物与墨鱼有着共同的本能,它向空中喷出了大量的墨汁状的汁液后仓皇逃走了。

渔民们从恐慌中惊醒过来,使尽了全身的力气,发疯般地把小船划回渔村。那个灰白色庞然大物的两只被砍断的触手仍掉在船上不停地扭动;村里的渔民们得知此事后,纷纷都来听他们诉说那个惊恐万分的情景,但谁也说不清这是什么东西。

最后聪明少年汤姆把两只触手送到牧师汉威先生那里。汉威先生知识渊博,见多识广,当他见到汤姆送来的这两只触手,欣喜若狂,他认识这可能是乌贼的新种,值得很好地研究一下,他把这两只触手当作是个非常难得的标本保存起来。

这是人类有记载的第一次发现大王乌贼。此后,在19世纪70年代的最后几年,纽芬兰岛附近的海域不断出现大王乌贼的踪迹,牧师汉威先生又收集到了好几只大王乌贼的标本,甚至,有一支是完整无缺的。

奇怪的是,大王乌贼似乎在一天之内就从纽芬兰岛附近海域销声匿迹了,渔民们从此再也没有见到它们,这些灰白色的庞然大物不知跑到哪儿去了。

时至今日,人类对大王乌贼的研究比起100多年前仍没有多大进展,其主要原因就是人们无从寻觅它的芳踪。

海洋深处有动物

太阳光是地球上绝大部分生物生存的必须条件。不仅陆地上的生物是这样,海洋的生物也是这样。

海洋里的各种生物都会形成一种不可断缺的食物链:大鱼吃小鱼——小鱼吃浮游动物——浮游动物吃浮游植物——浮游植物则利用太阳将水、二氧化碳和矿物质化合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浮游植物是海洋里的基本食物。海中动植物的残骸则沉入海底,一些将成为海底动物的食物外,还有一些都腐化分解为各种不同的化学物质,再升到水面供给浮游植物的需要。这样,生命便循环不息。然而,阳光是推动这个大循环的必须因素。

浮游植物是海洋生命循环中最基本的分子。这些浮游植物利用阳光的能量和海中的化学物质制造糖和淀粉,这种生产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海里虽然有无数大鱼、小鱼和其他生物,但它们从来不会为粮食发愁,因为海里有无数可供小鱼吃的浮游动物,而且,供浮游动物吃的浮游植物,其繁殖率大得惊人,30天内就有1亿后代被繁殖出来。不过,却一定要有阳光来进行光合作用,才能使浮游动物获得粮食。所以,一般来说,海洋里的生命是要依赖阳光的。

浮游动物随昼夜日光的变化在海中沉浮,这种在海中上下移动的幅度,大约为150米,因此海洋生物多数生长在这样深度的海中。

然而在1977年2月间,当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在太平洋东边,厄瓜多尔以西,赤道附近的加拉巴哥地壳裂缝一带,第一次调查和研究深海的温水出口处时,却无意中在2500米深的海底发现了5个“沃洲”,每一处各有很多不同种类的生物,如蛤、蟹、管形虫等。

25位科学家,对这项新发现都深感惊奇。在那样深的海里,既然没有食物,就不会有生物存在,但那些动物从何而来,它们何以生存呢?

他们打开由小型研究潜艇“阿尔文”号带上来的深海水样时,那充满臭蛋气味的硫化氢终于使他们的理论获得了有力的支持。

他们认为,海水经地壳裂缝,在高度的压力和热度下,水里所含的硫酸盐便变成硫化氢。而这种含有臭味的化合物,就隐藏着深海里有生物存在的奥秘。某种细菌借硫化氢而产生代谢变化,得以繁殖;而较大的生物,甚至蛤则从细菌获得所需的营养。这么一来,在漆黑的深海底下,一种阳光以外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维持了一系列的生命。这种程序叫“化学合成”。在深海里发现这种作用,这还是第一次。

2400米深的海底,水的压力大约达到每平方厘米0.3吨。在那里,水温本应接近冰点,但温水出口处附近的水温则约为12℃~17℃。在加拉巴哥裂缝约几英里的范围内,在生物生存的区域,由西边起,第一区有很多比餐碟还大的蛤(35厘米左右)。第二区有很多已死的牡须,可能因那一区内的温水已停止流出,没有支持生命的硫化氢,于是海底便有一堆像古代野火会后遗下的残物。第三区有些外表像蒲公英的生物,可能是一种最新发现的原生动物,它们有放射状的细丝附在岩石上。第四区虽然定名为蚝场,实际上却布满了我们俗称淡菜的贻贝。第五区定名伊甸乐园,巨型管形虫是那里最主要存在的生物。而每一个这种海底的“沃州”都有蟹的踪迹。大体而言,差不多每一区都有不同的生物聚集,有些生物学家认为,当海底温水开始涌出时,刚巧有动物幼体漂流到那附近,它们便留下来,就好像其他生物一旦发现了适合的环境,便定居下来一样。

“沃州”以外的深海,真像沙漠一般荒芜,只是偶尔有几只红色的八角珊瑚、脆弱的海星或海葵点缀在海底玄武岩石上。

全世界海洋中共有长达6.4万千米的地壳裂缝,到底有多少海底温水出口处呢?其中又有多少有生物存在呢?它们会使我们对深海里的生命有新的认识吗?这些都是一些未知的谜,只有靠科学家以后的研究来揭开这个谜底。

巨轮突然失踪

1978年12月,前西德一艘4万5千吨集装箱船“明亨”号正在大西洋上行驶,当经过英国的设德兰群岛和奥克尼群岛之间的海域进入北海时,突然失踪,28名船员也随之消失不知去向。几天之后,在奥克尼群岛东部的海滩边上,发现了几只印有“明亨”号字样的救生圈。

根据“明亨”号报务员最后一次报告的船位、船向及航速(每小时2530海里)分析认为,失踪地点可能在北纬59度,西经1度。这里是浅水区,深度只有25~45米,是寻找沉船的有利位置。于是,航运公司请求英国海军派潜艇帮忙寻找。潜艇将海底巡扫了一遍后,并没有发现“明亨”号的踪迹。

1979年初,前西德不来梅港海事法庭对“明亨”号失踪事件展开了调查。

经过查证资料,发现失事那天整个海区风浪并不很大,而且“明亨”号是一艘现代化巨轮,配有先进的航海仪器和雷达导航设备,迷航触礁的说法是无依据可寻的。即使是触了礁,在沉船前也来得及发出呼救信号。然而,“明亨”号却是无声无息地消失的。为此,法庭难以对这件海事作出判决,直到1980年6月,在英国爱丁堡地理研究所的协助下,方才找到了解决这个疑难问题的一些线索。

爱丁堡地理研究所在1979年对北海海底进行了考察,发现北海西部海底布满了一个个火山口,整个火山口地带呈月牙形,面积有l.5~2万平方千米。这种月牙形火山口地带在加拿大东部近海海底也曾发现过。如果以北大西洋中脊为基准线,那么两处的月牙形火山口地带就是对称的。所不同的是,北海西部的火山口排列得更密一些。爱丁堡地理研究所在北纬59度,西经1度的地方,划定了一个方圆80平方千米的海域,进行重点考察和研究。考察发现,在如此小的海域中竟有31个火山口,每座隆起的火山面积大约1平方千米,火山口的大小深浅都各不相同。火山口的半径有15~45米的,还有45~75米的;深度有5~10米的,还有25~30米的。火山口的形状多呈椭圆,椭圆的长半轴为东北——西南向,与这里的潮流流向相一致。这些火山大部分是死的,但少部分是活的,还在喷吐熔岩。

海洋地理学家推断,“明亨”号的失踪,是由于它航行在月牙形火山口地带的某座活火山口上时,恰好遇上熔岩强烈喷发,水团急剧扰动,“明亨”号跌入波谷,霎时间被陡立的海浪打沉而陷落进火山口中,悬浮状的熔岩浆覆盖了沉船,于是,熔岩将“明亨”号吞没了。至于那几只救生圈,原是挂在舱楼外壁上的,船沉时随海水上浮,逃脱了被埋藏的厄运。

人们认为,只有将来在北海西部的某一个直径大于“明亨”号船体总长的火山口中,找到这艘沉船的残体时,梅港海事法庭方能对这一案件作出正确的裁决。

来自海底的电视信号

据说在几千年前随着火山爆发而沉下海底的超级文明古国阿特兰蒂斯,并没有从这个世界消失,它目前仍然在大西洋深海某一处,而且还不断发出电视信号,向世人说明它仍然存在!

一位居住在北欧挪威的妇人碧姬·法兰克,就接收到了这么一个神秘电波,在她的电视机上清楚见到这个文明古国的近貌。

碧姬的古怪遭遇最先发生在某年的8月11日,当时她正坐在电视机前,欣赏她最喜爱的电视剧。

忽然画面受到一阵电波干扰,跟着出现的,便是一个她从未见过的海底景象。

这位33岁的妇人被电视上突然出现的神秘画面给惊呆了。她后来告诉笔者:

“我饲养的猫也无故尖叫和四处跑来跑去,而电视机内的画面。就仿佛出自一套科幻电影,那座城市的建筑物是那么新颖和光亮,就如未来世界一样。”

“当我凑近看时,见到海水覆盖在那座建筑上。”

“我尝试按动选台键,但每一个频道都只收到同样的画面,我看了几分钟,它便突然消失了,而正常的电视节目也恢复过来。”

随后的每一个晚上,这景象不停重复出现,到了最后,任职于一家科学院做秘书的碧姬决定找专家来看一究竟。

“我的上司是一位物理学家,于是我拿了几张我拍下的照片给他看。”碧姬回忆着。

“他看了一会儿,便对我说,这个真的像‘阿特兰蒂斯’。”

“接着他叫我去找华许斯博士,他也是全世界少数对‘阿特兰蒂斯’有深入研究的专家之一。他一见到照片,整个人几乎高兴得跳起来。”

这位兴奋莫名的考古学家,立即连同他的一位同事,历史学家夏拿·拉幸博士到碧姬家里观看她的电视。

“它确是‘阿特兰蒂斯’,这绝对错不了。”拉幸博士说。

“我们并不知道为何会这样,我们只知道那些出现在碧姬女士电视上的画面,的确就是那个失踪了千百年的古国。”华许斯博士说。

“从那些画面上所见,它似乎是一度繁华的大城市,地点就在大西洋海底某处。

“过去人们一直都认为阿特兰蒂斯只不过是个神话传说,但现在有了这些画像,便可以证明这个科技水准超越现在的文明古国,至今仍然存在。”

大海中的无人漂船

1983年夏天,有一天的下午,委内瑞拉一艘叫做“马拉开宝”号的货轮正在大西洋的海面上航行着。忽然,一个船员发现前边不远处有一艘轮船,它在海面上随着海浪任意地漂荡,好像不知道要航行到什么地方去一样。当船长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刻命令向那艘轮船靠拢。船员们急忙加大马力,朝着那艘轮船开了过去。等到他们来到那艘轮船的旁边,发现它的船身上写着“白云”,原来它叫“白云”号,也是一艘货船。看样子,“白云”号的载重量大约有2300多吨。

船长让船员们开着“马拉开宝”号货船围着“白云”号绕了一圈,发现它的上边没有挂旗子,不知道是哪个国家的船只,而巨船的甲板上看不见一个人影。船长的心里更加纳闷了。船上的情形让他怀疑,这艘船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危险?想到这儿,船长和几个船员爬上了“白云”号。

他们爬上“白云”号,仔细一看:船上的救生艇不见了,有乱七八糟好几双鞋子仍留在甲板上。船员们又在厨房、船舱、驾驶室各处搜寻,仍不见一个人影,只有一丝发霉的衣物和500箱炮弹。

结果,船长在“白云”号货船上所有地方看了一遍,果然,那厨房里的食物全都发了霉,变成了绿颜色;无线电室里的无线电台转钮转到了应急的频道上;货舱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几百箱炮弹,那炮箱上贴着一些标记……

船长和船员们都对眼前的场景深感奇怪:无线电台的转钮转到了应急的频道上,这说明“白云”号一定是碰到了什么特别危险和紧急的情况;船上的救生艇不见了,甲板到处都是扔弃的鞋子,就是说船上的人们已经跑到救生艇逃命去了。可是,到底是什么危险和紧急情况让这些人慌张逃走呢?

后来,船长和他的船员们琢磨了半天,觉得:这艘“白云”号货船是一艘运送军火的货船,它一定是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受到了损害,使得船上烧起了大火,后来,船上的大火又自己熄灭了。可是,船员们当时以为这场大火会很快地蔓延起来,大火要是引起炮弹爆炸,那整个船都会被炸得粉碎,船上的人也肯定会被炸得粉碎。所以,他们就急忙跳上救生艇逃走了。

船员们对“白云”号搜寻了一遍,找到了一本航海日志。船长打开仔细一看,只见那上面记录着:“白云”号最后停泊的地方是非洲西北部加利群岛的拉斯帕马斯港。等到“马拉开宝”号的船员们发现它时,它已经在海面上漂流了整整62天,大约漂流了18000海里。

这么一来,“马拉开宝”号船长和船员们更加奇怪啦:“白云”号漂流了整整62天,也就是两个多月的时间呀。那为什么没有人查问它的下落呢?

这件奇怪的事情很快就到处传开了。人们听到这个消息以后,不禁想起了历史上发生过的好几件这样的难解之谜。

公元1855年2月28日,英国一艘叫“马拉顿”号的三桅帆船,正在北大西洋上航行,准备到美国去。他们碰到了美国的一艘三桅帆船,名字叫“杜瑞姆斯·切斯莱尔”号。只见这艘船的风帆已经落下了,随着风浪慢慢地飘荡着。船内也没有一个人,船上没有一个地方受到损害,船上的货物完好无损,船上的淡水和食物也特别充足,船上根本看不到一点儿扰乱的痕迹,但船上却连一张航海图和一个罗盘也找不到。人们怀疑,是船上的人们在逃走的时候把航海图和罗盘全都拿走了。

那么,美国的这艘三桅帆船碰到了什么样的危险呢?它的船员们为什么一定要逃离呢?船员们又是怎么逃走的呢?谁也弄不明白。

英国“马拉顿”号的船长决定把美国的这艘“杜瑞姆斯·切斯莱尔”号三桅帆船拖到美国去,交给美国人。这样,也许能搞清楚这里边的原因。

可是,当英国“马拉顿”号的船员们把美国的那艘三桅船拖到纽约以后,向人们一打听,那船上的船员们根本就没有回来。而且,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人们也没有发现这些船员。

公元1880年,人们在美国罗德文兰州纽波特市附近的海面上发现了一艘叫“西贝尔德”号的帆船。那船上的情景跟前边说的那些船只一样,船上一切完好无损,船长室里还摆放着丰盛的早餐,船上仍旧一个人影也没有。

1881年12月12日,美国一艘叫“爱伦·奥斯汀”号的机帆船在北太平洋的海面上也发现一艘随风漂泊的帆船。船上有食物,有淡水,有水果,还有啤酒,就是没有一个人。

人们回想起这些往事,再看看眼前的这艘“白云”号货船,不禁要问:世界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奇怪的没有人驾驶的漂船呢?

有的认为,这些没有人驾驶的漂船在航行当中,肯定是碰到了龙卷风或者海啸。船员们在这些灾难面前吓得不知所措,只能离开船只,坐着救生艇逃走了。可是,龙卷风和海啸实在是太凶猛,把救生艇打翻了,船员们全都被掀进了波涛汹涌的大海里,最后没有了性命。

看起来,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不过,有的人也反对这种说法。他们觉得,在广阔的海洋里边,不管是龙卷风,还是海啸,都没有那么大的破坏力。有的时候,甚至感觉不到海面上正在刮着龙卷风或者什么海啸。所以,这些船上的船员们根本就不会有什么害怕,更不用说有什么惊慌失措,下船逃命了。再说,海面上产生龙卷风,要有一定的条件。那些没有人驾驶的漂泊船所处的海面上不太可能产生龙卷风。

有的怀疑,这些没有人驾驶的漂船也许是遇到了次声波。次声波是由于风暴和强风作用,在波浪表面上发生波峰部的被断裂的一种现象。次声波是一种人们的耳朵听不到的声波。可是,次声波的频率低于20赫兹,在传播的过程中能量衰减得很小,所以传播得比较远。科学家们认为,强大的次声波会使人们惊慌失措,特别难受。船员们如果碰到次声波,也许忍受不了这种折磨,最后就跳船逃命去了。

不过,人们的种种说法只是一种猜想,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发现由于次声波造成没有人驾驶的漂船的确切例证。

还有的人说,这些没有人驾驶的漂船是不是碰到海洋怪兽了呢?海洋怪兽把船上的人们吓得慌慌张张地逃走了。只是这种说法没有什么科学依据,所以不太能说服人。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才造成了没有人驾驶的漂船呢?一直到如今也没有找到正确答案,也就成了一个难解之谜。

神秘的肇事者

在辽阔的大西洋上,两艘装有当时最先进导航仪器的优质海轮相向驶近。彼此早在十几英里以外便通过雷达装置看到了对方。可是,一路小心避让的结果,却偏偏撞个正着。

事情发生在1956年7月25日,时为星期三。两艘不幸相撞的船,一艘叫“陀里亚”号,属于意大利航业公司所有。另一艘是瑞典瑞美公司的“斯德哥尔摩”号。前者于1951年6月在热那亚下水,装备着当时最先进的全套仪器与装置,“无论天气如何恶劣,都可以平稳航行”。后者的设备在那时也是第一流的,而且它还有着一个特别坚硬的船头,以便可以在北极圈的海区内破冰前进。

两艘船的船员也是无可挑剔的,可谓个个精兵强将,既有丰富的航海经验,又极富责任心与纪律性。至于两船的船长,更是毋庸置疑。“陀里亚”号的船长卡拉美,时年58岁,拥有40年航海的辉煌纪录,战时曾任海军司令,自1953年1月起即担任该船船长。他忠于职守但对部下却很亲近,管理严格却作风民主。而该船自首航以来连这次已是第五次航行了,5年间从未发生过任何大小事故。“斯德哥尔摩”号的船长拿腾逊,时年63岁,仅替该船所属的瑞美公司服务即达40年。在他那斯堪的纳维亚人的长型脸上,显露出的是饱经风霜和与海浪搏斗的坚韧及老练。他那严谨的神色,则表示出他惯守纪律,一丝不苟。

星期三那天下午1时许,“陀里亚”号与“斯德哥尔摩”号在大西洋上相向航行。前者自意大利热那亚出发,朝纽约行驶,距纽约已不到一昼夜的航程了,其时位置在南塔角东264千米处。后者则自纽约出海,目的地是丹麦哥本哈根,其时位置在南塔角西352千米处。这也就是说,两船距离当晚12时相撞时,其直线距离为616千米,每船平均还需走308千米的航程。在南塔岛南64千米处有一条灯塔船,它是纽约港设在大西洋近海岸的一个浮动界标:西行的船只可以由它导向纽约港,东行的船只则在它的指引下穿行大西洋。

在大西洋的这一带,每年夏天的气候变幻无常,但对大半辈子都在与大海打交道的卡拉美船长(“陀里亚”号)与拿腾逊船长(“斯德哥尔摩”号)来说,则是司空见惯的事。因此,这天下午3时光景,当海上突生浓雾,“陀里亚”号进入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的水域时,卡拉美仍旧镇定自若,但是却非常谨慎小心。每当碰到有雾或大风大浪的坏天气,他都要亲自出现在船桥上指挥。这天他也不例外。

卡拉美命令把航速由原来的每小时43千米降至每小时39千米,同时要求“陀里亚”号上的专用雾角每隔一段时间就鸣叫一次。船长还命令要特别注意雷达屏幕上的动静。

但此时“斯德哥尔摩”号所处水域还没有起雾,天气虽然昏暗有云,然而阳光却不时拨开云层照射在海面。在船桥上当值的是三副乔安生,这是一个极有责任心、工作也很细致的青年职员。他一直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前面的航程上的动静,船长拿腾逊就守在身旁,也未能分散他的注意力。进入当夜9时,乔安生约摸估计了一下:离南塔角灯塔船还有80千米的航程。于是他眼睛一眨不眨地紧盯着雷达荧屏。10时30分,突然屏幕左角出现一个小小光点。他知道,这表示在距离19千米的前方正有一条海轮驶来。

再说“陀里亚”号,在晚上11时20分钟多一点,卡拉美船长也看到荧屏上出现的一个小光点,也同样知道有一条船正向着自己驶来。他同二副佛兰齐尼算了一下,此时两船的距离约为27千米。于是,在大约相近的时间里,两条相向驶近的船上的指挥员们都密切地注意着荧屏上对方光点的渐渐明亮与扩大。

两条船中,“斯德哥尔摩”号比较靠近海岸,南塔岛在其左舷方向。“陀里亚”号则离岸较远,它的左舷方向是广阔的洋面。当然,按常理,这两条船的安全交会是毫无问题的。可是,为了增强安全系数,卡拉美船长仍命“陀里亚”号把航线再往左调节4度。不过,令卡拉美疑惑的是,当荧屏上的亮点越发明显时,却听不见对方来船的雾角声,而在这样的雾夜之中,漆黑如磐,却不响雾角,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他自己的船,则一直响着雾角。

在“斯德哥尔摩”号上,也存在着同样的疑惑;咱们的雾角尖锐响亮,可传至很远的洋面,可对方却何以闷声闷气,一声不发地朝咱们驶来?更令人不解的是,当双方通过荧屏发现只有8千米的距离时,却都寻不见对方的灯光。其实双方此时都是大开着指示灯的,按照常理8千米的距离,完全可以发现,却怎么也发现不了,依然是开初的雾漫漫,夜沉沉……当时,“斯德哥尔摩”号左舷上的红灯大开着。他们也多么希望看到来船左舷的红灯啊,因为只有这样,两条很快就交会的海船才会按照国际航行守则的规定:以左舷相向而过,以避免碰撞。

过了一会儿,船桥上的电话响了,呆在“斯德哥尔摩”号船顶上守望观察的船员向三副乔安生报告:“左前方200发现灯光。”这时,乔安生用肉眼也观察到了一个暗红色的亮点,在左前方不到3.2千米处。乔安生立即下令舵转右方。这样好使来船可以清晰地看到本船左舷的红灯。可是,就在这时,来船的红色灯光忽然消失,随即代之而起的是一片绿色……这是怎么一回事?乔安生心里顿感不妙。因为这显示出本船面对的是来船的右舷。换言之,就是来船正拨转船头向着本船船首冲来。这情形,就好像是在高速公路上西侧行驶的车辆突然横到东行车面前来了。

乔安生当即作出反应。他将引擎间联络通讯器的把手从“前进”位置果断地扳到“全速后退”的位置。此时,船长拿腾逊正呆在自己的舱里。他明显地感到一阵由引擎改变转向而引起的震动,立刻赶到船桥上来……这是“斯德哥尔摩”号一方的情况。

在“陀里亚”号一方的船桥上,此时的情况也完全一样:来船何以不鸣雾角,却突然出现在眼前?眼看着对方的灯光迅速变亮,放大……猛然间,一名船员高声喊道:“它转过来了,撞上来了!”其实,此时对方的船——即“斯德哥尔摩”号正在采取紧急避让措施,但在“陀里亚”号看来,“斯德哥尔摩”号乃是全速地抢到自己的航道上来,并拼命撞来!卡拉美船长当机立断,发出命令:“赶快躲开!急速左转!全速后退!”

孰料此时已躲闪不及,只听得“轰隆”一声巨响,“斯德哥尔摩”号那无比坚强的钢角已拦腰插入“陀里亚”号的船身,犹如一支尖矛射中大鲸鱼一样。

两船互相绞缠在一起,在漆黑的海上擦出星星般的火花。这时,“斯德哥尔摩”号的“全速后退”才真正发挥作用——它“吭哧吭哧”地艰难地从对方船身中拔出钢角……于是,“陀里亚”号摆脱羁绊,也全然失去控制,开始摇晃下沉。

“见鬼!”卡拉美船长只来得及咒骂出这一声,便迅速指挥船员放出救生艇与舢板,紧急援救本船的1134名旅客。“斯德哥尔摩”号自然也参与了大援救,将对方的旅客转移过来。此时,两船探照灯大开,人声鼎沸哭喊喧嚷,犹如炸开锅一般,附近有五六条过路船闻讯赶来,也参加救助行动……

7月26日上午10点正,“陀里亚”号完全沉入海底。最后清点人数,该船死亡43人(多半在撞船瞬间便已丧命)。船长卡拉美痛不欲生,抱着与船共存亡的决心准备随船自尽,在最后一分钟才被船员生拉活扯地拽上救生艇。

那么,此次临近纽约港时才发生的撞船事故责任在谁呢?两家轮船公司相互控诉,而提出的证据又都证明自己无罪,于是只得在庭外和解。可是,到底谁是肇事者呢?难道真如卡拉美船长所咒骂的——“撞到鬼了”?

幽灵一般的潜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期,日本联合舰队和美国航空母舰“小鹰”号曾经数度遭到一艘神秘潜艇的跟踪。但每当他们发现并准备采取行动时,这艘潜艇又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在太平洋战争中,日、美双方海军激烈交战之时,神秘潜艇也曾出现几次。但它并未卷入战事,而是对落水的双方水兵采取救援行动,颇有国际红十字会之风。这艘潜艇的速度和反应超过了当时所有船只。因此,美国海军把它称之为“幽灵潜艇”。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海军即动用太平洋舰队的全部潜艇,在南太平洋水域4次搜寻“幽灵潜艇”。前苏联海军也闻风而动,派出大量潜艇在太平洋、大西洋细细搜索。搜寻历时几年,却无结果,可是美、苏两国海军却为此付出巨大代价:他们各有两艘与3艘先进的潜艇失踪。

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幽灵潜艇”又频频出现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广大水域,跟踪美、苏舰队。一次,美国“企业”号核动力航空母舰在南太平洋发现被跟踪。正待作出反应之际、对方又悄然消失在声呐和检测仪的定位之外了。“企业”号派出数架反潜直升机到处捕捉,结果仍是空手而归。

前苏联舰队也遇到同样情况。这样,美、苏双方便都怀疑是对方侦察潜艇。但其动作如此敏捷,则又令双方咋舌和不服气。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两国在海军潜艇上的研制与扩充比赛,“幽灵潜艇”起了很大作用。

1990年,在瑞典和“北约”海军举行的一次海上军事联合演习中,“幽灵潜艇”竟然又出现了。10多艘潜艇与巡洋舰在开恩克斯纳海湾排成梳篦阵势,炮弹、深水炸弹与鱼雷将这里变成一片喧嚣的战场……最终却是“北约”海军等一方扫兴而归。“幽灵潜艇”又将他们痛快地耍了一回。

过了几年,“北约”海军又在比斯开湾举行演习。这回“幽灵潜艇”又目中无人地出现在“北约”视野。可是,令“北约”指挥人员奇怪的是:“幽灵潜艇”出现时他们所有军舰上的无线电通讯、雷达、声呐仪等全部失灵。待到“幽灵潜艇”消失后,一切才恢复正常。这令“北约”非常着急,有劲使不出。当“幽灵潜艇”消失后,“北约”海军还试着向消失的方向发射了几枚“杀手”鱼雷——这是当时最为先进的鱼雷,能自动追击目标,百发百中——可是一出膛却向海底来了个90度的“倒栽葱”。看来,“幽灵潜艇”有可能在附近制约着“北约”海军,捆绑着它的手脚。

于是,“北约”军事研究人员提出一个猜想:“幽灵潜艇”乃是外星人派到地球的不速之客。

“幽灵潜艇”似乎有几种类型。通常看见的那种类型同美国核动力潜艇外貌相似,只是精巧些。此外,1992年,法国潜水专家拉马斯克在加勒比海的水下探险时,发现一座圆体的周身晶亮的银灰色建筑物。它飞快地旋转运行,同拉马斯克擦肩而过,却悄无声息,连波浪也未掀起。这大概是又一种类型的“幽灵潜艇”吧?

“幽灵潜艇”在地球的水域里无有基地呢?按常理是该有的。那么,这基地又在何处呢?有怀疑,是在百慕大三角区接近巴哈马群岛的海底下。

1985年,美国水下探险家在巴哈马群岛附近水下1000米深处发现一座庞大的水下建筑,里面似有机器在轰鸣。

1993年7月,美、法两国专家调查队在这一片水域还发现一座巨大的海底金字塔。塔的底边长300米,高约200米,塔尖距离海面100米。金字塔上还有两个巨大的洞,水流以惊人的速度奔流出来,使这一带海面雾气腾腾,波诡云谲。因此,有不少人说,作为“魔鬼三角”的百慕大,之所以有许多飞机、船只在此丧命,海底金字塔应难辞其咎。

研究“幽灵潜艇”的人则说,海底金字塔正是“幽灵潜艇”的最佳基地。那上面的两个巨大的水洞是“幽灵潜艇”出入的所在。

俄罗斯的一些研究者认为,仅从“幽灵潜艇”及其基地来看,其拥有者的智慧便高出地球人许多。何况“幽灵潜艇”并未攻击过人类,而是人类不断地攻击过它,但它也从不还击人类。这说明驾驶“幽灵潜艇”者的道德文明也比人类高。

据前苏联军方的档案资料,在北极地区内,“幽灵潜艇”时常与“不明飞行物”——飞碟(UFO)配合行动,海空呼应。60年代末,在前苏联北极圈内的科拉半岛附近的海域,发现有1艘“幽灵潜艇”被冰层封冻住。前苏军以为是侵入国境的美国潜艇,遂派出大量战机前来俘获“侵略者”。就在这个时候,飞碟赶来了。前苏军的通讯、雷达、各种仪表全部停止运作,致使飞碟从空中自由降落,飞向“幽灵潜艇”,帮助破冰开路,使“幽灵潜艇”获得解脱。

这一情景,终使前苏军有所醒悟,“幽灵潜艇”乃外星人的杰作,并非美国入侵者。

鉴于“幽灵潜艇”从不犯人的道德水准,美国海军情报局的亨利·罗德上校认为,美国和前苏联等国因追踪“幽灵潜艇”以及因航行百慕大海区而失踪的舰船、飞机以及上面的人员,不过是当了外星人的俘虏而已,他们总有一天会平安回来的。

研究者还指出,外星人来到地球后,大致分作两类:一类在地面活动,一类在水下活动。或许他们在外星上本来就分作这两类人吧?水下外星人建造了“幽灵潜艇”(或者是他们从外星携带来的吧?),又以百慕大三角海区水下金字塔为基地进行活动。所以,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各大洋,特别是太平洋与大西洋,不时会传来“不明航海物”——“幽灵潜艇”的报告。

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在大洋深处,长期以来就一直生活着一支具有高度文明、高度智慧的生物。它们不是外星人,而是地球人的最亲密的邻居,也可以说是地球人的一种类型。它们既能在“空气的海洋”里生存,又能在“海洋的空气”里生存。而百慕大三角的大金字塔,不过是他们在海中建造的发电用的电磁网络。持这种观点的研究者还强调:人类起源于海洋,现代人类的许多习惯以及器官明显地保留着这方面的印痕。如喜食盐,身上无毛,会游水,海生胎记,爱吃鱼腥等。这些特征是陆地上的哺乳动物所不具备的。当人类进化时,很可能分作陆上、水下两支。上岸的就是人类,水下的则被称作“海妖”。而“海妖”的智慧比人类高出很多。造出了人类不能造出的“幽灵潜艇”。

研究者还认为,要全面揭开百慕大三角与“幽灵潜艇”之谜,只有等到人类的科学文明甚至道德文明与“海妖”相接近、相沟通时方可。可是这一天要等到多久呢?“海妖”和人类是否真的能成为朋友呢?这是一个未知数。

奥克兰岛的神秘海洞

公元1886年5月4日这天,各种大大小小的船只像往常一样在澳大利亚的麦尔帮邦港里来往穿梭。

一艘名叫“格兰特将军”号船上有一些旅客,还装载着黄金、皮革、羊毛和一些别的货物,它正朝着茫茫的大海深入驶去。它要经过新西兰的南部岛屿,开往英国的首都伦敦。

“格兰特将军”号在海上飞快地航行着。天气非常晴朗,海面上的风浪也不怎么大,可谓一帆风顺。所以,在5月13日的时候,它就已经接近了新西兰南部一个叫奥克兰的岛屿。

这时候,天色慢慢地黑了下来,风也越刮越小了。“格兰特将军”号的船长命令舵手放慢了速度,朝着奥克兰岛缓缓地开了过去。

到了半夜的时候,“格兰特将军”号的船长命令舵手把船的速度放得更慢。整个海面上显得特别安静,只有船桅上的绳索发出一阵阵轻轻的声响。

“格兰特将军”号又往前航行了一段路程。这时候,一个负责瞭望的水手对值班的大副说:“报告大副,奥克兰岛就在眼前了。”大副抬起头仔细一看,船果然就要到达奥克兰岛了。于是,他传下命令,对舵手说:“改变航向,绕过奥克兰岛,继续前进!”舵手接到命令,立刻转舵。没想到,船仍然停留在原来的航向上,根本没动地方。舵手感到特别奇怪,赶紧一连转了几次舵柄。可是,船还是没动,舵手对此非常迷惑。原来,“格兰特将军”号已经陷到了强流当中。舵手正在惊奇的时候,忽然觉得船只被强流连推带拉飞快地朝着奥克兰岛冲了过去。船长发现情况不好,急忙赶了过来,他和所有的水手们心里非常清楚,“格兰特将军”号已经陷入了特别危险的境地,如果再不改变航向,就会撞到奥克兰岛上。船长和水手们急忙帮助舵手使出浑身的力气来转动舵柄。但是,不管他们怎么奋力想使船只脱离险境,都不起作用。最后,只听“轰隆”一声巨响,“格兰特将军”号最终还是撞到了奥兰克岛的石壁上,船舵“咔嚓”一声就被折断了。

这时候,“格兰特将军”号上的旅客们正在安稳地睡着觉,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响一下惊醒了。他们急急忙忙跑到了甲板上,立刻被眼前的情景吓呆了。只见“格兰特将军”正在强烈的海流当中“滴溜滴溜”不停地打着转儿。忽然,又冲过来一股海流,冲击着船转了一个大圈以后,就朝着岛屿的另一处石壁撞了过去。更可怕的是,人们发现有一个黑糊糊的大海洞,隐隐约约出现在那个石壁上。那个大海洞正在张着黑糊糊的大嘴,好像要把整个“格兰特将军”号吞进去。

水手们看到那个黑糊糊的大海洞想尽一切办法来挽救“格兰特将军”号,挽救船上的旅客们,也在挽救他们自己。

海流还在猛烈地冲击着“格兰特将军”号,“格兰特将军”号最后被冲进了那个巨大的黑洞当中,前桅杆“咔嚓”一声撞到了石壁上折成了两截,又“轰隆”一声倒了下来,“啪”地一下砸在了甲板上。船长和旅客们感到好像是天塌地陷了一样的恐怖。接着,人们什么也听不见了,耳朵里只有那汹涌海水的吼叫声,吓得浑身哆嗦,乱成一团。他们再往周围一看,黑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见,只能坐在杂乱的甲板上等待着天亮。

几个小时以后,黎明的曙光终于露了出来,天终于亮了。船长借着黎明的光线一看,“格兰特将军”号正在大海洞的洞口里边,船的桅杆紧紧地顶在海洞洞口的上部。看样子,如果不是桅杆顶在洞口上,整个船只早就被吞进去了。

船长想了想,命令用救生船先把旅客们弄下船,送到岛屿上去。于是,他命令3个水手,放下了救生船。旅客们下到救生船上,划到了海洞的外边。

谁知道,正在这个时候,海水开始涨潮了,“格兰特将军”号被浪潮猛烈地冲撞着,发出一阵阵吓人的声响。工夫不大,“格兰特将军”号的船底就被浪潮巨大的力量冲撞出了一个大窟窿,海水顿时“咕嘟咕嘟”地涌进了船舱。“格兰特将军”号开始慢慢下沉了。

船上的旅客们看到这种情景,吓得不知所措,那些身体强壮的男人纷纷跳进海里想逃生。可是,那个黑糊糊的大海洞好像有一股巨大的吸引力一样,一下就把那些人吸进了海洞里。只有4个侥幸逃到了洞外的救生船上。

这时,“格兰特将军”号上没有跳船的人。大都是一些妇女、儿童和体弱的人,大约有40人。船长赶紧叫水手们放下一艘长艇,带着他们快逃命。没想到,水手们刚刚把长艇划出洞外,迎面涌来一阵汹涌的海浪把长艇打入了海底,长艇上的人们几乎全都没有了性命,只有一个叫大卫·阿斯提斯的旅客和两个水手侥幸逃到了洞外的救生船上。

海浪还在无情地冲击着“格兰特将军”号,海水还在不停地涌进船舱。最后,它终于慢慢地沉入了深不可测的海洞当中,船长和船上的人们都不见了踪影……

那些侥幸活下来的人好不容易终于逃到了一个名叫失望的小岛上在那里艰苦地维持着自己的生命。后来终于被过路的船只救走了。

公元1890年3月26日,那个从大海洞里死里逃生的旅客大卫·阿斯提斯也带着一艘名字叫做“达芬”号的船到了奥克兰群岛;他们想要去找曾经被海洞吸进去的“格兰特将军”以及上面所载的黄金。

一个风平浪静的日子,船长和4个水手和大卫·阿斯提斯驾驶着“达芬”号,一边朝着那个大海洞前进,心里一边美滋滋地想:“啊,这要是能把那些沉入海洞的黄金找到,就可以一下发大财呀,这一辈子也就可以尽情地享受了。”

不过,发财的美梦不是好做的,他们从此就一去不返了。其他到奥克兰群岛那个大海洞寻找黄金的探险队的船只也都一艘艘地不明原因失踪了。

那么,这些寻找“格兰特将军”号沉船上黄金的船只和人们到底又发生了什么事呢?这些问题,就像一个找不到谜底的谜语。探险队当中倒是有几个人活着回来了。可是,这几个人说,他们根本就没有发现什么“格兰特将军”号,甚至连传说中的大海洞也没有看见。

这又一个难解的谜。有人怀疑大海为了保住自己的秘密,把奥克兰群岛的那个大海洞藏起来了。但是这只是人们的猜测,谁也说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万米海底探险记

1960年1月23日,贾奎斯·比沙尔和多那德·渥尔胥进入安装于美国海军深海潜水艇特利艾斯号腹部的钢制球内,他们将潜入最深的海底——水面下35800尺(约10912米)。人们都无法预测他们是否能从未知的神秘世界平安归来。

特利艾斯号左右摇晃的漂荡在狂风肆虐的海面上,护卫舰上的人员们担心地凝视着水面,西太平洋底深邃的弧形峡谷——马里亚纳海沟的“挑战者海渊”就在自己脚下的船底下。而比达尔和渥尔胥此时正在宽0.91米,高1.083米的球体内,等待被送入远离人类的世界。

早上8点23分,在信号指示下,特利艾斯号开始向深渊下降,40分钟以后就到达水深800尺的地方,9点后,比迦尔增加下降速度,穿过了薄明带,然后进入黑暗带。此时,比迹尔打开外侧探照灯,像雪花般飘荡的浮游生物出现在眼前。

“9点20分,到了深度2400尺的地方”,比迪尔形容那是一片黑暗的,没有时间观念的世界。水温也在随着深度下降而下降急骤,寒意浸入球体内部,球体也正在受到外部几千吨海水所施的压力。在降至水深4200尺时,他们吃惊地发现,细细的水流正渗入球体内部。

特利艾斯号继续以每分钟180尺的速度降落,漆黑的海水则随着球体急速地往上涌,渗透的情形也消失了,此时他们才稍稍地松了一口气。然后特利艾斯号终于突破了两万尺的深度。

在降到29150尺处,比迦尔报告:“现在开始进入一个超越我们所能理解辽阔、空虚的地区。”他们又继续降下5280尺,这时他们有些紧张,因为宽约1600米的裂缝就在他们下面,所以特利艾斯号必须小心谨慎地下降避免撞到海渊中的岩壁,而且为了海底登陆的安全,必须走出非常精确的地点,否则将粉身碎骨。

在32400尺处,特利艾斯号突然像遭到地震般似的震动,他们怀疑是否球体降得太快,以致猛烈地撞到海底。他俩在此停留了一会儿,仔细聆听了外面的动静,然后又检验了所有机械仪器。最后决定继续下潜。为了不引起碰撞,他们减慢了速度,缓缓地往海底潜下去。

下午1点零6分,特利艾斯号着陆在海底的软泥上。比迦尔和渥尔胥向海上的船只报告:“我们到达了全世界大洋最底部了。”事实上,特利文斯号只停留在海面下35790尺左右的大洋底,与海洋最深处的36198尺还有400尺左右的距离。

比迦尔和渥尔胥二人平安地从海底回到海面上。但是曾经有很多人为了探寻海底秘密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海洋深处到底有什么秘密让人们如此着迷,而不顾一切的去探寻它们?

在人类征服过高峰及跨越过冰荒的极地后,地球上只剩下深海是人们心里的神秘地带等着人们去拓荒。再大的困难和危险都无法阻止人类对海洋的向往,更不能抑制潜水者下海探险的决心。

现在为了使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命得以延续,探家们一直在不停地努力。假使世界上的人口仍照目前的趋势继续地急骤增加,人类总会耗尽陆地上的天然资源。因此,开发海底蕴藏的大量资源,成为人类的当务之急。

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载了公元前500年时所使用的潜水器材,那是玻璃制成的桶,能坐在桶中侦查敌人船只的行动。

据说两个世纪后,亚历山大也曾坐在玻璃桶中,上端系以链子伸入海中观察海中的生物,更有传说桶子的吊链是黄金铸成的。这段故事可能纯属杜撰,但是亚历山大确实于公元前332年,在腓尼基的鸠若斯(大亚)被敌军包围,当时为了探查敌人的防备及行踪,曾使用了此种潜水器材。

希腊人除了在军事上有特殊的技能外,他们还善于潜入海中寻求珊瑚、珍珠等贝类及海绵。收集海绵的希腊潜水夫,潜入海深约75~100尺的地方寻找海绵,他们并不因为肺活量的限制而停止在海中的冒险。公元前300年出生的希腊科学家,也是著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潜水夫所使用的原始钟罩曾作过记录:钟罩四周挂着锤形的物体,以使钟罩在水中趋于平衡,而不至于使钟罩内的空气跑出来,等呼吸发生困难时,再将头伸入钟罩补取空气。发展至后来,他们将动物皮做成皮囊,装满空气,外面再吊一个铁锤沉入海中,当钟罩中的空气稀薄时,随时将皮囊的空气补充进去。

这些潜水夫不但采集海绵,也将有关海中的知识带回陆地。亚里士多德不仅详尽地记录潜水夫观察海中生物的情形,为了更了解海中的生物,他还亲自航行到爱琴海水域。航海期间,他发现了116种鱼类,24种甲壳类,海栖的车轮虫,以及40种的贝类和拉里欧拉利昂——一种外部骨头脆弱的小动物,他还为这些鱼类、贝类等命名,并绘出图形。

以个人的成就来说,世界上最伟大的探险家,马赛利亚地区的毕迪亚斯不但是希腊的数学家,同时也是大文豪、探险家。在公元前325年左右,他从马赛利亚(即今法国马赛港)出航,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来到广阔的大西洋。

其航行路线,是沿着葡萄牙西海岸往北行,通过英法之间的英吉利海峡,进入北极圈。毕迪亚斯在航海期间,用科学的方法来观察海,他是第一位发现潮汐退涨与月亮盈亏有关的希腊人。

公元前100年,出生在叙利亚的希腊哲学家波西第纳斯,也曾前往西班牙地区证实当时人们的说法——当夕阳西落时,最后会西沉至大西洋中,并在海面上会发出“咻”的一声。结果他发现太阳西落入海时,并没有发出“咻”的一声。在航海期间,他记录了萨了尼亚地区海深有1830米,没有人知道他是如何测定的,但是根据现在的海洋调查船的记载,萨丁尼亚附近海的深度为8500尺,只比波西第纳斯当时所测的深度稍微多出一点而已。

罗马人也和希腊人一样曾在战争中使用潜水夫。但是他们对于海中的事物,却丝毫没有兴趣。几个世纪后,阿拉伯人及东方采珠者模仿此种潜水术,而其他地区的人们,则已放弃了对海洋的挑战,而把兴趣转移到陆上其他事物上。所以从克里特人及希腊人所培养出人类对海洋的兴趣,此时已触礁,研究海洋生物的工作,也因此停顿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