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地理谜团百科

地球生命起源之说

据记载,亚里士多德可能是生命起源之谜最早的探索者。他在公元前300多年前提出了人的生命可以从非生命的物质中自然发生,这就是著名的生命自生论,它使不少学者都相信生命可以由非生命物质或他种生物直接而迅速地产生出来。这种观点统治生物界长达1000多年,直到13世纪,人们还相信羊可以从树上长出来。17世纪初,比利时医生范·赫尔蒙特还提出渗透人汗的衬衫与小麦混合发酵可以生出老鼠来。

17世纪中叶,意大利医生雷迪用实验的方法,发现了苍蝇等生物并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由亲代产卵所生,从而否定了自生论,建立了生源论,认为一切生物皆来自同类生物。但自生论者仍坚持原来的观点,认为苍蝇虽不能自然产生,但微生物等简单生物可以自然发生。直到1864年,法国化学家、微生物学家巴斯德的著名无菌浸液实验和鹅颈瓶实验成果问世,证实了微生物也不能自然产生的观点以后,才彻底否定了自生论,确立了生源论。但是,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来自何方呢?这个问题使人联想起鸡和蛋相争的那个老掉牙的笑话。自生论与生源论同样是一个先有鸡后有蛋还是先有蛋后有鸡的问题。

19世纪后期,一些学者提出了生命来自宇宙的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由宇宙空间的生命胚种落入地表而形成的。由于后来发现了太阳光中紫外线及宇宙射线具有扼杀生命的较强杀伤力,才使人们抛弃了对这种学说的信任。20世纪初,出现了生命起源于原始地表海洋的化学起源说,它的创始人是前苏联生物化学家奥巴林,他出版了许多论证这个学说的专著,阐述了生命由无机到有机、由简单到复杂的化学进化。美国学者米勒1953年在实验室里曾成功地以无机物和简单有机物为原料,合成了多种氨基酸等生命有机分子,后来又相继合成了复杂的生命高分子。这些都为化学起源说提供了新的证据,使许多人毫不怀疑地接受了这种观点。

20世纪60年代,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的化学家凯恩斯史密斯在化学起源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起源说——泥土说,认为生命是由颗粒细小的具有特殊结构的泥土产生的。最近,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们也发现了普通泥土中含有的能量可使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甚至可以合成生命必需的基础有机物质。这个发现无疑是对泥土说的有力支持,也解释了像氨基酸这样的生命小分子合成蛋白质这样的生命高分子时的脱水问题。应该说,这种学说比化学起源说的观点进了一大步。

20世纪60年代以后,射电天文学技术的应用使科学家在宇宙空间尤其是大的星云内部及其附近发现了大量有机分子,引发了人们对宇宙生命学说的重新思考。1980年前后,英国天文学家霍伊尔等提出了新宇宙生命说的观点。他在《智慧的宇宙》一书中提出,宇宙空间不仅存在生命胚种,而且地球生命可能与宇宙智慧生物有关,进一步强调地外生物在地球生命形成中的作用。

地球生命起源于哪里,是来自宇宙还是地表?这是难于在近期取得明确结论的问题。尽管化学起源说在众多假说中占有优势,但宇宙空间中的有机分子、陨石中有机分子的发现及其他许多可以表明宇宙生命物质存在的迹象,也都需要地表化学起源说作出合理的解释。

根据地质学家的研究,化学起源说中所模拟的原始生命产生的环境,只是一种臆测,所有合成生命化学过程的假设,只是在某种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偶然现象,没有必然性。它面临的宇宙空间存在有机分子的事实,使它在近期内难于走出困境。当然,我们现在也不能去盲目相信宇宙生命假说。说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宇宙,也需要找出更确切证据。再说,宇宙中严酷的环境,大气层的高温摩擦,又都使我们难以相信它具备能产生生命的条件。

地球上的生命究竟来自何方?人类现在还不能作出合理的解释。

俄勒冈漩涡之谜

提起漩涡,我们都会想到那旋转的水,有时我们如果朝那个地方扔点东西,立刻会被搅到里面。所谓的俄勒冈漩涡,就是在陆地上形成“漩涡”。它的力量也是神奇的。

在美国俄勒冈州格兰特狭口外、沙甸河一带,有一个方圆仅50平方米的奇怪地方,被称为“俄勒冈漩涡”。这里有一座古旧的木屋,其歪斜程度犹如比萨斜塔一样。走进木屋,会感到有一种巨大的拉力把你往下拉,就像是地心引力突然加强了。如果往后退,还会感到一只无形的手将你拉向木屋中心。

一到“俄勒冈漩涡”,走兽就会本能地回避,飞禽也会突然坠地,这儿的树全都倾向北极。

许多科学家对“俄勒冈漩涡”进行过长时间考察,试图解开这个谜。他们用铁链连着一个13千克的钢球,把它吊在木屋的横梁上,这个钢球明显地违背了重力定律,倾斜成某个角度,晃向“漩涡”中心。你可以轻易地把钢球推向“漩涡”中心,但要把它推向外去很难。

“俄勒冈漩涡”存在的这种力量究竟是什么力量?它又是如何产生的呢?人们不得而知。

这种类似的现象,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蒙特雷湾北岸圣克鲁斯市附近也有,飞机从这块异常地带上空飞过时,所有表盘的指示器都瞬间失灵。这里生长的树木都朝同一方向倾斜。自从它在1940年被发现之后,这里成了科学家和游人研究和参观的地方。

这里也有一个倾斜欲倒的小屋,进屋的人都打破了地心引力定律而倾斜站立,有人竟倾斜45度站立而不会倒下。屋的一角斜放着一块板,形成一个斜坡道,将一只球放在坡道的高端,那球却并不向低端滚落,而保持静止,若将球推下去,它顺坡滚动,还未滚到最低端就回头往上“爬”,直到顶端又停止不动。在这里,正常的人会感到头晕而难以适应。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怪异现象,科学家们各有各的见解,有人认为是强大的磁场在作怪,强大的重力转变为磁力,而强大的磁力又导致重力异常。但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强大的重力呢?人们还不清楚。

在世界各地还有一些地方有类似“俄勒冈漩涡”的现象。在乌拉圭的温泉疗养区巴列纳角内有一块异常区,汽车开到这里停住,有一种奇特的力量推动车辆继续前进,上坡爬行几米才刹住,平坦路段则自动滑行几十米。

美国犹他州有一条“重力之山”的斜坡道。通过这段斜坡的公路长约500米,若驱车而下,在半途刹住车,车子竟然会慢慢后退,像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拽着,硬是往坡顶爬去。而且重量越大的物体越容易往坡上爬。

人们用“地心引力”并不能解释这种现象,但这种反常的“引力”到底是怎样形成的,还得从“地心引力”这个根源去研究。希望人类能早日发现它的秘密。

地球大地震记录

有记载的最早地震:公元前23世纪中国尧舜时代发生在蒲州(今山西省)的地震也许是世界历史上有文字记录的最早一次地震。《黑子》和《太平御览》都记载了这次地震,可互为佐证。

震级最大的地震:1960年5月22日发生在智利莱布的8.5级地震,是有历史记录以来震级最大的地震。这次地震,在短短的30多小时内,至少发生了5次7级以上的强震,其中有3次达8级以上。震中区的几十万幢房屋大多坍塌,有的地方在几分钟内地面陷落2米多。地震还给整个太平洋地区带来严重的海啸,破坏了夏威夷地区海岸的建筑物;而在日本的大船渡城,海啸把大渔船抛到超出海平面2.4米的码头上,并推进陆地46米,最后使渔船跌落在房屋的断垣残墙之间。

伤亡最大的地震:通常认为1556年1月23日发生在中国西华县的8级地震,造成的伤亡最为惨重。据《世宗实录》记载,被压死的官吏军民人数,奏报有名者83万有余,不知名未经奏报者无法计数。

地面破坏最大的地震:1964年3月28日的阿拉斯加8.4级地震,使震中区地壳破裂,水平位移达20米,震源的断层拉移达30米,是当今地面破坏、地壳变动最大的地震。

引起最大火灾的地震:1923年9月1日的日本关东8.2级大地震,使东京烧毁房屋36.6万户;死亡和下落不明者10.8万人;横须贺市烧毁房屋3.5万户;横滨市烧毁房屋5.8万户。

引起最大水灾的地震:1786年6月1日发生在中国康定南的7.5级地震,因山崩使大渡河决口,发生了特大洪水,造成了几十万人死亡。

引起最大泥石流的地震:1970年5月31日秘鲁安卡休州近海发生了7.6级地震,附近的法斯卡兰山峰因地震发生岩崩,形成了巨大的泥石流,其时速达250~400千米,体积估计有1亿立方米,被泥石流冲埋的人数至少有5万人,连同因地震造成建筑物倒塌而死亡的人数,共达7万人。

世界上震灾最严重的国家:据统计,有史以来死亡人数在100人以上的地震约有1000次,其中中国占了227次,伊朗139次,土耳其114次,意大利85次,日本78次,前苏联49次,希腊42次,以下为印尼、秘鲁、菲律宾等。死亡1000人以上的地震,中国发生了60次;死亡万人以上的中国有19次。由此可见,中国是世界上蒙受地震灾害最多的国家之一。

死亡岛是怎么回事

在距北美洲北半部加拿大东部哈利法克斯约百千米的北大西洋上,有一座令船员们非常恐怖的小岛,名叫“塞布岛”,“塞布岛”一词在法语中的意思是“沙”,意即“沙岛”,这个名称最初是由法国船员们给它取的。

据地质史学家们考证,几千年来,由于巨大海浪的凶猛冲击,使这个小岛的面积和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最初它是由沙质沉积物堆积而成的一座长120千米、宽16千米的沙洲。而在最近200年中,该岛已向东迁移了20千米,长度也减少了将近大半。现在岛长只有40千米,宽度却不到2千米,外形像又细又长的月牙。全岛一片细沙,十分荒凉可怕,没有高大的树木,只有一些沙滩小草和矮小的灌木。

此岛位于从欧洲通往美国和加拿大的重要航线附近。历史上有很多船舶在此岛附近的海域遇难,近几年来,船只沉没的事件又经常发生。从一些国家绘制的海图上可以看出,此岛的四周,尤其此岛的东西端密布着各种沉船符号,估计先后遇难的船舶不下500艘,其中有古代的帆船,也有现代的轮船,丧生者总计在5000人以上。因此,一些船员对此岛非常恐惧,称它为“死神岛”。在西方广泛流传着有关“死神岛”的许多离奇古怪的神话传说,令人听后感到十分恐怖。“死神岛”给船员们带来的巨大灾难,激发科学家们去努力探索它的奥秘。为了找到船舶沉没的原因,不少学者提出了种种假设和推断,例如,有的人认为,由于“死神岛”附近海域常常出现威力无比的巨浪,能够击沉毫无防备的船舶;有的人认为“死神岛”的磁场不同于其邻近海面且变幻无常,这样就会使航行于“死神岛”附近海域的船舶上寻航罗盘等仪器失灵,从而导致船舶失事沉没;较多学者认为,由于此岛的位置经常移动而它的转移也在不断变化,岛的附近又大都是大片流沙和浅滩,许多地方水深只有2~4米,加上气候恶劣,常常出现风暴,因此,船舶很容易在这里搁浅沉没。关于“死神岛”之谜,仍需要今后继续地深入探索和研究。

幽灵岛失踪之谜

在茫茫的大洋深处,航海家们常常会发现一些变幻莫测、令人费解的神秘现象,“幽灵岛”就是其中之一。各国的科学家们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多年来一直努力地探索研究,企图解开这忽隐忽现、神出鬼没的“幽灵岛”之谜。

所谓的“幽灵岛”指的是海洋中行迹诡秘、忽隐忽现的岛屿,而并非是那种由于涨水或暴风雨冲走部分河岩或沼泽地而形成的漂浮岛。

1707年,英国船长朱利叶斯在斯匹茨培根群岛以北的地平线上发现了一个岛屿,但他总是无法接近这个岛屿,他相信,这决不是光学错觉,便将岛屿标在了海图上。过了近200年,海军上将玛卡洛夫的考察队乘“叶尔玛克”号破冰船到北极去,考察队员们再次发现了朱利叶斯当年所见到的岛屿。1925年航海家沃尔斯列依也在这个地区看到了这个岛屿的轮廓。1928年,当科学家前去考察时,却没有发现任何岛屿的存在。

类似的事情在地中海也发生过。那是1831年7月10日,一艘意大利船途经地中海西西里岛西南方海域,船员们目睹了一场突现的奇观:海面上涌起一股20多米高的水柱,方圆近730多米,转眼间变成一团烟雾弥漫的蒸汽,升到近600米的高空。8天以后,当这只船返回时,发现这儿出现了一个冒烟的小岛。四周海水中,布满了多孔的红褐色浮石和大量的死鱼。这座在浓烟和沸水中诞生的小岛在以后的10多天里不断地伸展扩张,由4米长到60多米高,周长也扩展到4.8千米。由于这个小岛诞生在航运繁忙、地理位置重要的突尼斯海峡,因此引起了各国的注意,并派人前往考察。正当各国在为建设这座新岛、彼此间争夺其主权的时候,这个岛忽然开始缩小,仅3个月便隐入了水底。但它并未真正消失,在以后的岁月,它又多次出现,1950年,它又重新出现过一次。

1943年,日本海军、空军在太平洋和美军交战中节节失利。设在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拉包尔的日本联合航洋总部遭到美国空军的猛烈轰炸。为了疏散伤病员和一些战略物资,一日本侦察机发现距拉包尔以南100多海里的海域有一个无人居住的海岛。这岛上绿树成荫,有小溪流水,几十平方千米的面积,又不在主航道上,是一个疏散、隐藏伤员的好地方。于是日军将1000多名伤病员和一些战略物资运到这荒无人烟的海岛上。伤病员安居后,日军总部一直和这里保持联系,经常运来食品和医疗用品。谁知一个多月以后,无线电联系突然中断。日军总部担心美军袭击并占领该岛,马上派出飞机、军舰前来支援,但再也找不到该岛。1000多人和物资也随小岛一起消失了。美国侦察机也发现过该岛,并拍了详细的照片,发现有日军躲藏,等派出军舰前来搜索时却发现这里水域茫茫一片,什么也没有。

这海岛和岛上1000多人哪里去了?战后,日本、美国都派出海洋大型考察船前来这一海域搜索,并派出潜水员深入海洋底部找寻了较长时间,未发现任何踪影。

就在同一时间,美军为了监视日本海、空军在南太平洋的行踪,在马利亚纳群岛海域一个无人居住的小岛上,建造了一座雷达站,发出强大的电波对周围的海域和天空进行探测。它24小时和美军总部保持着联系,不断发出附近海洋和天空的信息,报告日军海、空军行踪。两三个月后,电波突然中断。美军以为雷达站被日军袭击、占领,派出军舰、飞机前来支援,在马利亚纳群岛海域搜索了几天,再也没有找到设有雷达站的小岛。岛上的10多名美军人员也一同和小岛神秘失踪了。美军派出潜水艇在这一带海底搜索,但最终一无所获。

在太平洋的战略要地海域,美国中央情报局于1990年偷偷地在一座无人居住的小岛上,安装了海面遥感监测器,与天上的美国军事间谍卫星遥相呼应,监视前苏联海军、核潜艇在太平洋海域的动态。这座“谍岛”获得的情报可直通五角大楼——美国国防部。凡是在这一带海域过往的商船、军舰及在此出没的潜水艇、飞机等,无不在五角大楼的监视之中。1991年年终的一天,“谍岛”的监察系统和信息突然中断,五角大楼大为震惊。开始,他们怀疑是前苏联的克格勃发现了这个秘密,有意破坏了美国的间谍网点。于是美国派出了一支以巡洋演习为名的舰队,悄悄地调查此事。谁知,当舰队赶到出事地点时,“谍岛”已经从大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美国的科学家们认真地核查了这一带的海洋监测系统,发现这一带海域并没有发生过地震或海啸,从而能使小岛沉没水中。要不然可能是前苏联埋下了数千吨炸药,摧毁了这个小岛。但该岛处于美国间谍卫星的严密监视中,像这样大的行动不可能不被发现。再说就算前苏联知道此秘密,也没有必要兴师动众炸毁该岛,只要摧毁岛上的设备就可以了。那么“谍岛”是如何失踪的?这让美国的科技人员陷入了迷惑之中。

他们认真地分析了从太平洋上空过境的卫星高分辨率遥感彩色图像和空中拍摄的照片,结果发现:“谍岛”是在原位上失踪的,但到底是如何消失的,消失到了什么地方,人们就无法知道了。

怪异的人头像

好端端的地面竟无缘无故地屡屡出现怪异的人头像,这一神秘现象至今令人困惑不已。这事发生在西班牙贝尔梅兹市郊的一个村子里。

1971年8月23日,这个村的农妇戈梅兹走进厨房准备做早餐,忽然她发现水泥地面上出现了一个神秘的人头像。她以为是看花了眼,定了定神,再仔细端详,但见这个人头像十分清晰,嘴、鼻、眼、耳及整个脸部轮廓都活灵活现。

一时间,四邻八舍都来看稀奇。到8月29日,戈梅兹的儿子敲碎了那映出人头像的水泥地面,并重新铺上新的水泥地面。

不料到了9月8日,那个地方再次出现了那个人头像,而且比上次的更清晰。戈梅兹一家人更是惊叹不已,不少人用利器刮铲,用洗涤剂洗刷,但都不能除去这个人头像。

11月2日,贝尔梅兹市长下了一道命令,把带有头像的整块水泥切下来,用玻璃框罩住,挂在戈梅兹家火炉旁的墙壁上。可是,两个星期后,戈梅兹家厨房的地面上又出现了人头像。于是,市长下令挖掘这块神秘之地,希望从地底下找到答案,结果是一无所获。1972年4月9日,西班牙著名灵魂学家阿尔古漠亲临贝尔梅兹,并邀请前联邦德国的著名灵魂学家班德一同前往观察、研究,但他们同样无法解释这种奇异的现象。1977年的巴塞罗那国际灵魂学大会与会人员也只能武断地认为,这是一个未能安息的“灵魂”以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显现出来的神奇的幻影。然而,这一论断也仅仅是一个没科学依据的猜测。

这一奇异现象至今没有被科学研究所认识,不过它昭示着人类对自身及生命的奥秘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

80年失事幸存者再现之谜

大家都知道,“泰坦尼克”号是当时世界最大、最豪华的客轮,遗憾的是1912年4月15日,在它的第一次航行中就因触撞冰山而沉没了。我们暂且不去追究它沉没的原因和经过,我们只要知道,“泰坦尼克”号沉没大海已成为铁的事实,船上的2201人中除了被救获的711人之外,其余的全都随着船而葬身大海。

80多年过去了,正当人们对这场旷世罕见的海难渐渐淡忘的时候,报纸却又报道出了惊煞世人的新闻。首先是美国的《太阳报》于1993年8月上旬公开刊出一则“史密斯船长再现2周年秘闻”的消息,接着,大报小报争相对失踪者神秘出现的异象奇闻作了大量报道。

报道说,1900年和1991年,分别在大西洋的冰岛附近发现并救起了“泰坦尼克”号沉船时失踪的两名幸存者。其中一名是名叫文妮·考特的女乘客,另一名则是“泰坦尼克”号游轮上的船长史密斯先生,虽然那次曾轰动世界的海难事件距今已有80年,但这两位百岁以上的老人没有衰老的迹象,健康状况良好。两名幸存者在被救的当日,均认为是1912年4月15日,即“泰坦尼克”号刚沉没不久,并认为他们暂时栖身其上的冰山就是撞沉“泰坦尼克”号的那座该死的冰山。这确实是惊煞世人的离奇怪事。

这两名遇难者是这样被发现的:1990年9月24日,“福斯哈根”号拖网船正在北大西洋上航行,在离冰岛西南约360千米时,船长卡乐·乔根哈斯突然发现附近一座反射着阳光的冰山上有一个人影,他立即举起望远镜对准人影,发现冰山上有一位妇女用手势向“福斯哈根”号发出求救信号。当乔根哈斯和水手们将这位穿着本世纪初的英式服装、全身湿透的妇女救上船,并问她因何落海漂泊到冰山上等问题时,她竟然回答是:“我是‘泰坦尼克’号上的一名乘客,叫文妮·考特,今年29岁。刚才船沉没时,被一阵巨浪推到了冰山上,幸亏你们的船赶到救了我。”“福斯哈根”号上的所有船员都被她的回答弄糊涂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难道她是因为发高烧而导致神经错乱说的胡话?

考特太太被送往医院检查时,发现她除了在精神上因落难而痛苦外,其他的健康状况均良好,丝毫没有神经错乱的迹象。血液和头发化验也表明她确系30岁左右的年轻人。这就出现了一个惊人的疑问,难道她从1912年失踪到现在,已经有78年时间过去,竟会没有一点衰老的迹象?

1991年8月9日,欧洲的一个海洋科学考察小组用一艘海军搜索船正在冰岛西南387千米处考察时,意外地发现并救起了一名60岁的男子,他自我介绍是“泰坦尼克”号的船长。令人惊奇的是,许多年来的海上漂流生涯,并未使他看上去衰老。史密斯船长虽已是140岁的高龄老人,但仍然像位60岁的人,而且在他获救时,一口咬定是1912年4月15日,即“泰坦尼克”号沉没之日。考察小组的人员救他上船时,他死活不肯上船,嘴里还固执地嚷嚷道:“我是船长,船沉了,我也不能活了,我要与船同存共亡……”

80年后再现,已经很令人惊异了,但是这么长的时间里,他们竟然没有一点变化,这就很难让人相信了,难道他们真的进入了相对于地球时间静止的“时空隧道”了吗?

于是,数年来热衷于“神秘再现”探索的学者们,对凡涉及失踪后又再现的事件进行了深程度的挖掘,对目前搜集到的信息进行了分析,并从物理性质、光学现象、时序体系和空间原理等方面作出解释,但还没有一位学者能够跳出“时空隧道”的困惑。

大地沉浮之谜

相传1831年7月7日,在地中海西西里岛西南方的海面上,突然间烟雾腾空,水柱冲天,火光闪闪,在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夹杂着刺耳的“咝咝”声中,从海里升起一座高出海面60米、方圆约5千米的小岛,热气腾腾的像个刚出笼的大馒头。英国国王立即向全世界宣布,这个新诞生的小岛是英国的领土,并命名为尤丽娘岛。谁知在3个月后,尤丽娘岛竟然不辞而别,悄悄地隐没在万顷碧波中不见了。

海岛为什么会隐而复现,现而复隐呢?这是地壳不停运动的缘故。其实,在漫长的地质史中,海洋变为陆地,陆地变为海洋,洼地隆起成山,山脉夷为平地,是屡见不鲜的。

西欧荷兰的海滨,从公元8世纪以来,一直以每年约2毫米的速度下沉着。现在荷兰的大部分地区已经低于海平面,若不是有坚固的堤坝来阻挡海水的入侵,这些低地早已沉入海底而不复存在了。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年轻而又高大的山脉。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地区考察时发现,这里有三叶虫、腕足类、舌羊齿等生活在浅海中的动植物化石,说明早在3000多万年以前,这地方还是一片浩瀚的海洋。以后由于地壳的运动才隆起成为陆地。当喜马拉雅山刚刚露出海面来到世间的时候,只不过是个普通的山岭。近几百万年以来,它却以每1万年几十米的速度迅速升高,终于超过了其他的名山古岳,获得了“世界屋脊”的光荣称号。但它并不满足,仍以每年18.2毫米的速度继续升高着!

公元前2世纪,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海湾修建了一座名叫塞拉比斯的古庙。现在这座古庙早已倒塌,只剩下3根高达12米的大理石柱子,至今仍矗立在海滩之上。这3根柱子的上部和下部,表面都非常光滑洁净,唯有当中的一截,从高达3米向上到6.1米的地方,坑坑洼洼,布满了海生软体动物穿石蛤所穿凿的洞穴。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2000多年前,当塞拉比斯庙修建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陆地,以后地壳逐渐下沉,柱子的下面一截,被海水中的泥沙和维苏威火山灰所覆盖。到了13世纪的时候,海水已淹到6米以上,海生软体动物就附着在石柱上。以后,由于地壳上升,海水逐渐退去。现在这3根柱子当中一截上的小洞穴,就成了那不勒斯海湾历经沧桑的标志。

在沧桑之变的史册中,关于大西洲是否真的存在问题,还是一个有待我们用科学去把它解开的千古之谜。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兼数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曾在他的两篇对话著作中,详细地记载着一个传说:大约距当时9000年前,大西洋中有一个非常大的岛屿,叫大西洲。那里气候温和,森林茂密,奇花异草,景色万千,还盛产黄金。岛上有个文化相当发达的强国,由10个酋长统治着,每隔10年聚会一次,共商国家大事,酋长们都有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建筑在山顶之上。这个国家不仅统治着附近的岛屿,而且还支配着对岸大陆上的一些地方。它凭着自己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曾经对欧洲和非洲发动过侵略战争,其势力范围直达北非的埃及和欧洲的某些地区。后来,由于发生了一次强烈的地震,仅在一天一夜之间,大西洲就沉没在大西洋底。

不管是喜马拉雅山的崛起,或者是尚未解开的大西洲之谜,都说明沧海会变成桑田,桑田也会变成沧海的客观规律。沧桑之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地壳不停地运动的结果。由于地壳的运动,使某些地区的陆地沉降或者抬升,引起周围海面的变化;由于地壳的运动,使某些地区的海面上升或者后退,引起陆地的沉浮。时间老人告诉我们地壳运动是缓慢的,地质历史是漫长的。沧桑之变,从地球诞生以来,就从来没有停止过,直到今天依然存在着,在将来也一定不会终止。

神奇的宝地

大自然确有许多让人无法理解的奇异现象,令人称奇而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不种自收的福地

在湖北兴山县香溪附近,有一块面积约200千米的土地,不用播种每年春天都生长出碧绿的油菜。据了解,这里方圆20多个村庄的人家,每户每年都可收野生油菜籽60多千克,基本上能满足当地人的生活用油。不少农业专家和植物专家难以说明油菜野生多年而不绝的奇迹。

巨菜谷的奥秘

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哥罗东北部的麦坦纳加山谷和俄罗斯濒临太平洋的库页岛上蔬菜长得异常硕大,土豆如篮球一般大,白萝卜可长到20多千克,红萝卜直径约20厘米、长约35厘米,卷心菜重达30千克,牧草可以没过骑马者的头顶,豌豆和大豆会长到2米多高。因此,这两个地方被人们称为巨菜谷。

来自外地的植物只要经过几代的繁衍,在这里都会变得异常高大。而这里的植物移往他处,不出2年就退化得和普通植物一样。

有人认为肯定是土中有什么特别的刺激生长的物质,但化验却没有结果。也有人认为是某种适宜于该地生长的微生物的功劳,但却始终没弄清楚究竟是些什么微生物。

产香稻的神奇水田

在海拔1200多米的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悦来乡寺院村土家山寨,有5块能使普通水稻变成香稻的神奇水田,千年来无人能解其中的奥秘。

这5块面积2亩的水田位于寺院村数百亩梯田中央。从表面看与周围数十亩同耕、同种、同生长、同管理,但奇异的是不论变换什么样子的水稻种子,这5块田都能产出香稻,而且不论遇上多大的干旱和灾害,它总是次次免灾,旱涝保收,其香稻香味不减,其米色、米质不变。

怪圈之谜

麦田怪圈又称“迪安怪圈”或“迪安图”,它的被发现是很偶然,因为麦田的倒伏很正常,而它被发现后,虽然每年均呈递增趋势,研究人员,却无人能够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以致其研究者——英国的迪加多(电机工程师)和安德鲁斯(作家)甚至认为它们是外星人的杰作!

麦田怪圈发现于1975年,头一年1个,第二年则增至5个,到1980年达到30个,到1990年则达到420个之多,发现的范围达到英国的7个郡,从苏格兰北端直至大不列颠南端康沃尔半岛的广大地区。而它的形状则从最初的单圆圈状到三环状到骰子状,后来又增加了弧形、弓形、三角形以及其他光怪陆离的形状。令人称奇的是,站在圈外看,庄稼呈逆时针方面倒伏,站在圈内,庄稼却呈顺时针方向倒伏。再者,在如此广袤的土地上,不论怪圈在形状和数量上如何变化,但怪圈外却看不到任何人为的痕迹,也就初步排除了人为制作的假设。

1986年7月4日,威尔特郡的一个小镇——艾尔瑞斯福德出现了飞碟,引起轰动。第二天,一件更奇异的事情发生了——镇外玉米地里竟出现5个直径为4.8千米的同心圆!这件事促使了迪加多和安德鲁斯漫长研究的开始(取名迪安怪圈就是为了纪念他们的研究工作)。

这年7月6日的深夜,他俩携带聚光双筒望远镜、照相机、录音机等,到附近玉米田的高坡上静静守候,七八天过去了,连一点动静也没有,但他们没有灰心,继续坚持守候。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了第十天凌晨4时,天下了一阵小雨,雨后的东方露出一缕晨曦,这时候,他们看见,在距山坡约300米远的玉米田里,玉米秆茎发出刷刷的响声,一片片地相继倒下。一眨眼的工夫,便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圆圈。在圆圈内,玉米秆茎被压得扁平服贴,呈美妙而整齐的漩涡形状,没有倒伏的圈周边玉米就像一大圈挺立的围墙,团团守护着这个大圆。圈内秆茎虽全部倒伏,但却一根也没折断,依然生长旺盛。

玉米田的这个怪圈就在两人的眼皮底下神奇地形成了。两人却看不见它的制作者,就像是隐身人一般,后来,他们试着打开录音机,里面发出的只是奇怪的嘟嘟声。

1987年夏,迪安二人闻讯又来到威尔特郡,在契尔德利镇的麦田里,他们仔细分析了这里出现的怪圈,发现它是由两个同心圆组成,有一条短而直,形状像箭头一样的通路,从外圈边向外延伸,箭头的头部是一个被人挖空了的钵状泥土洞口,只是无论如何寻找,也找不到那被挖出的泥土。

安德鲁斯只好从这个“大洞钵”里挖出一些泥土到实验室分析。次日凌晨,实验室突然警铃大作,墙上的大钟摆停在了4点15分。以后的几周内,这件事天天发生,令安德鲁斯好生惊异:怎么啦?直到他实验完把取来的泥土带出实验室,他才得到安宁。安德鲁斯想,一定是泥土里有什么感应物质,致使警铃和钟摆受到干扰。可这种感应物质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它对麦田怪圈的形成又有什么影响呢?

另有研究者认为,麦田怪圈是大自然的杰作,然而大自然又是如何创造出这种神奇之圆的呢?

一种意见认为是小型龙卷风所为,龙卷风卷起巨大的尘埃,尘埃则在风的作用下与空气剧烈摩擦形成静电荷,静电附着在下面的麦田里,随着龙卷风形成某种整齐形状的倒伏。

一种意见则说,是由地球核心发出的泄露射线所为,这种射线不仅使植物发生规则的倒伏,而且可使人畜生病。

又有说是球形闪电所为——日本学者声称,他们在实验室里已经模拟出怪圈现象……

总之,关于麦田怪圈的解释尽管形形色色,却总是难以使人尽服,如今人们仍在研究它、讨论它,试图圆满地早日解开大自然的这一神奇现象。

卡什库拉克山洞之谜

在前苏联西伯利亚地区,有一个叫做卡什库拉克的神秘洞穴。凡是到这个洞穴来考察的专家都有过一些令人震惊的故事。当这些人进入洞中的时候,有的人会无缘无故地感到惊慌失措,然后又会扔下所有装备,不顾一切地冲向洞口,一心要冲向有光亮的地方。当人们清醒过来以后,往往不能解释自己刚才的行为,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惊慌失措地逃跑。似乎在那一刻,他们都失去了控制。

那么,卡什库拉克洞穴里到底有什么?人们为什么会在这里有如此惊慌失措、不正常的举动呢?难道这仅仅是人在漆黑的地下所产生的幻觉吗?为了探索这个奥秘,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纷纷来到卡什库拉克洞穴进行考察。

1985年,西伯利亚医学研究所的巴库林带领一批洞穴专家来这里考察。在洞穴里经过几个小时的考察工作后,他们依次向洞口走去,准备离开洞穴。最后一个往洞口走的是巴库林。他胸部戴着专用的防护带,防护带上牢牢地系着绳子,他来到洞口,拉着绳子准备向上攀登。忽然,巴库林感到后面似乎有一种凝重、专注的目光盯在他的背上,巴库林突然感到身上一阵发热。这时候,他心里的第一个念头就是逃跑,可他感到自己的腿好像已经僵直了,此时此刻,他又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从内心深处袭来,现在他根本不敢回头看一看背后到底有什么东西,好弄明白为什么他会那么害怕。

过了一会儿,巴库林感到自己似乎已经处于一种被催眠的状态下,冥冥中他似乎顺从了别人的意志,慢慢转过了头,终于看到自己身后竟然站着一个人,是一位中年巫师,也叫萨满。巴库林一下子被吓呆了。只见那个萨满离他大约有5米远,洞穴里没有风,但是那人身上穿的衣服却在飘动,他头上戴着一顶有角的皮帽子,两只眼睛闪闪发光。萨满看着巴库林,对他做了一个让他跟他走的手势。巴库林先是像中了魔法一样,无意识地向深处走了几步,然后又好像摆脱了这种魔法,又走到洞口,拼命拉起那根绳子来,因为这是他和上面同伴联系的唯一纽带了,当然这也是他请求救援的信号。就这样,巴库林摆脱了洞穴中那神秘的“诱惑”,终于安全地返回到地面。不过,在这件令人恐怖的事情过去很久以后,在巴库林的梦境中还经常出现萨满的形象,在梦中,萨满做着那个神秘的手势,叫巴库林跟他走。每次,当巴库林从噩梦中惊醒后,那种恐惧还久久不能散去。

其实,巴库林的奇遇并不是独一无二的。新西伯利亚洞穴探测俱乐部的一些年轻人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有一次,在一所地下大厅里,他们曾经和一个黑色的躯体意外地遭遇,那个躯体一见到他们就急忙躲进了岩石缝。

人们对于在洞穴里发生的一切所进行的描述大同小异,由此,有人开始怀疑:会不会是洞穴里某种空气特殊的化学性质在作怪,从而让人们产生某种幻觉?

为了探究真相,巴诺夫斯基教授决定与其他学者一起去考察卡什库拉克洞穴。教授一行人进入洞穴后,就屏住了呼吸小心翼翼地行走。洞里的温度很低,大家走在里面,能听到脚下的泥水在喀吧喀吧地响着。要是不小心一脚踩空了,就会像走在结了冰的斜坡上似的,有一股力量会拉着你往下滑。

渐渐地,巴诺夫斯基教授面前出现了一条裂缝,深约70米,要想绕过这条裂缝,就必须经过一段狭窄的斜坡。没有别的选择,大家只好走到斜坡上,他们四肢都撑到地上,然后用手一点一点地摸索前进。逐渐地,前方变得宽敞起来。

以前,人们曾经在这个洞穴的深处开辟了一个专用的洞穴实验室。探险队的学者走到这里后进行了一些必要的试验、测量,用来观察人的心理变化。在一块岩石上,已经安置了一台磁力仪。在仪器的刻度盘上,还有数字在不停地闪烁着。学者们发现,仪器刻度盘上的数字是在不停地变化的。这也就是说,洞穴的电磁场是经常摆动的。在众多的信号中,有一个严格固定的脉冲出现。经过一系列的试验,学者们终于弄清楚了,原来脉冲就来自洞穴深处。

开始,人们以为这大概就是岩石的地球物理特性决定的,然而,有关专家研究了信号和记录后,作出了结论:在卡什库拉克记录到的信号和任何自然现象无关。具有这种振幅变化的频率脉冲,只能是人工装置发出的。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记录到这种脉冲信号的时间和人们在洞穴中出现神经过敏、感到压抑以及惊慌失措并跑向光亮地方的时间,竟然精确地保持着一致;而且,越往洞穴深处,这种状况就越明显。这种时候,在洞口的蝙蝠、鸽子也开始骚动,不停地在洞里乱飞。

当人们注意到这一现象后,便有意将一些软体动物带入地下进行试验。果然,当脉冲信号一出现,这些软体动物就蠕动起来。原因搞清楚了,但是这个信号究竟来自何方呢?人们找遍了整个地下,还是一无所获。

这种信号对巴诺夫斯基也产生了影响。在他开始向洞外爬行时,最初一切都很顺利,可是等到了剩下不足5米时,他右腿上的自动推进器突然坏了。这个装置是爬绳时用的。这个装置一坏,巴诺夫斯基教授只好无助地悬在地下顶棚的下面,像钟摆似地来回晃动。他既不能再下去,又没有办法靠近陡壁。他唯一的出路就是往上爬。于是,教授痉挛着抓住绳子,缓慢地挪动着身子,一点一点地往上爬。他的同伴为他在上面提供着照明,一边还安慰说:“没关系,慢一点儿爬,小心点儿,一会儿就上来了。”教授一边答应着,一边小心地继续爬。就在教授爬到和灯一样高的时候,灯光忽然灭了。同时,只听沉闷的“啪”的一声响,教授的身子直往下掉。原来,绳子扣突然滑掉了。不过,幸亏绳子结实,保险绳在关键时刻起了作用。教授的同伴在他往下掉的时候也及时拉住了他。

脱险后的巴诺夫斯基教授对所发生的一切感到百思不得其解:性能良好的自动推进器怎么会坏了?手电筒的灯光怎么会在关键时刻突然熄灭?起支撑作用的绳子扣为什么会滑掉?这许多无法解释的事故,难道仅仅是巧合吗?卡什库拉克洞穴里面究竟埋藏着什么样的谜?如何才能揭穿这个谜呢?

地下射线之谜

多少年来,地下射线一直困扰着德国人,它使人们经常失眠,精神紧张,而且容易患上各种各样的疾病。

德国有一处优美的草场,环境幽静,景色秀丽。有一个人在这里修建了一个旅馆,前来住宿的客人在房间里透过窗户就可以欣赏到对面长满树木的山岗;清晨醒来,还可以陶醉在迷人的山色之中。

可是,前来住宿的客人在这个旅馆里,会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每个房间的床铺摆放得都不太规则,而且墙壁上一直都醒目地贴着一张告示:“不得移动床位”。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个旅馆是修建在草场上的,草场的地下有一种人们看不见的“地下射线”。如果哪个客人不按照告示上提醒的话去做,擅自移动床铺的位置,就会倒霉了:他要是往床上一躺,立刻就会变得心烦意乱,浑身上下不舒服;而且躺在床上,说什么也不能入睡。

前来住宿的客人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就去问旅馆的老板。老板会告诉他们:因为这里的“地下射线”很强。旅馆里的每一个床位都是经过反复试验以后,才确定下来的位置。客人躺在床上才能使身体的各个部位正常工作,才能够安然入睡。谁如果把床铺移动了,身体的各个部位就会受到“地下射线”的干扰,当然也就会不能安然入睡了。

德国有一个名字叫安德列亚斯·科布希那的地球病理学家,对“地下射线”很有研究。他的研究资料表明:地下辐射出来的射线,使得相当的一部分德国人受到了危害。人们受到“地下射线”的损害以后,有的被破坏了呼吸系统,有的被破坏了血液循环系统,有的得了风湿病,甚至有的得了癌症。

安德列亚斯·科布希那认为,地下水路交叉的地方有一种“电磁应力”,在它的作用下可以释放出来中子。而这些中子在机体中发生变化,可以成为对生命有危害的质子,质子又可以变成射线,使人们得上危险的疾病。

可是,也有一些科学家却不同意这种说法,他们认为根本就不存在这种“地下射线”。所谓受到“地下射线”困扰就会使人出现精神紧张、心烦意乱等这个反常现象,根本就没有一种科学仪器可以把它记录下来。只有用一种直角弯管和用柳条、钢、黄铜制成的仪器,才能够发现对“地下射线”特别敏感的人有一些反应。

不过,科学家们对“地下射线”的特征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见解,所以有些科学家不太相信这种柳条测量的方法。这样,科学家们又展开了对此现象的争论。

1984年,科学家们为了证明有“地下射线”,做了好多实验,结果发现:有些人说受到“地下射线”的困扰以后,精神上是如何如何地紧张,心情是如何如何地慌乱。实际上,那都是他们说得太夸张了。不过,有些人受了“地下射线”的困扰以后,睡眠确实是不太好,精神也确实是有些紧张。

科学家们又做了一种植物学实验,证明在有一些地点确实存在着能够破坏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潜能。所以说,在古代有一种“邪恶房”的传说,这种传说中的“邪恶的房子”可能是真的。

有一些科学家认为:自然电、磁或者重力的变化,对人们的身体的作用很可能是非常弱的,不会影响机体的生命力。但是,从另一方面讲,自然电、磁或者重力的变化又是很强的,可以使人们身体里受到损害。

我们知道,人们身体里面大部分都是水分,人们的身体是由液体和半液体成分组成的。它们的比例关系在一处平均值附近变化,在人们身体所有生理过程当中,振动膜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而它的效率又得看它的表面张力。

现在,科学家们还在不停地争论着“地下射线”到底是不是存在着,人类是不是能够真正地感觉到“地下射线”。这些问题暂时还不可能解开,只能是一个未解之谜了。

通古斯大爆炸之谜

1908年6月30日,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发生了天文学史上有名的通古斯大爆炸。

这次大爆炸实属一次罕见的异常天气现象。在爆炸发生以前这里先后刮过两次大风,到6月30日上午,第三次大风接着刮来。7点43分,这股干燥的强风夹着巨大的噪声横扫大地,接着地动山摇,许多建筑物发生了颤动,好像有许多石块撞击着各种建筑。有人回忆说,在第二次大风前后,地下发出一种奇异的响声,开始好像火车在地下奔驰,五六分钟后又像是大炮轰鸣。这种声响响过五六次后,就变得越来越弱,接着是短暂而有规律的停息。1分钟后,人们又听到好多次从远处传来的、清晰可辨的轰鸣声,大地开始震颤。这次莫名其妙的“爆炸”震倒了路边的行人马匹,震碎了房屋的玻璃,其强度可想而知。

在第一次轰鸣声响过后,有人亲眼看见一个燃烧的物体从天而降,从南到北划过天空,然后在东北方向的远处消失。由于速度太快,目击者没有看清它的大小和形状。但是,好多村民都看见,这个飞行物到达地平线时,升起了一团巨大的火焰。

几年后,通古斯地区一个名叫谢苗诺夫的居民回忆起当时的情况时说:“那天早上,天空北部突然裂成了两半,林区上边的整个天空都被火焰覆盖了。从北面刮来一股热风,火烧般地烤人,衬衫烫得快要着火了,与此同时,只听天上‘砰’的一声巨响,我被摔出21英尺远,顿时不醒人事。后来,天空明亮起来,又有一股炽热的风从北边刮来。”

通古斯大爆炸是怎样引起的?它和来路不明的风、震、火是什么关系?有的学者分析是陨石降落时产生的奇异现象;有的认为是正电子与负电子相遇生成的一种能量发射到地球而引起的,有的认为是黑洞造成的;还有人认为是彗星碰撞引起的。人们对通古斯大爆炸的发生众说纷纭,各有所见,但终无定论。

京城大爆炸缘何而起

20世纪以来,发生了几起突兀其来的爆炸案,引起科学界的关注,但不知他们是否知道,过去地上曾发生过天空爆炸案。

公元1626年,明熹宗朱由校在位的第六年,5月30日上午9点左右,京城晴空万里,阳光明媚。突然,有个巨大的响声从东北方向渐渐传至京城西南面,同时,灰尘涌向天空,房屋也摇晃起来,这一阵天崩地裂的巨响,打破了京城的平静。紧接着一个巨大的火球从京城上空东北方向向西南直奔而来,只听得一阵震天骇地的声响——王恭厂的火药库顷刻间变成一片火海。

整座京城烟雾弥漫,狂风四起,沿途的房屋、树木、家具、人畜纷纷被卷上高空,形成黑压压的一片蘑菇云。

与此同时,强烈的地震也疯狂地摇撼着浓烟滚滚的京城。数千间房屋坍塌,房梁、椽木、砖瓦片如落叶般地四处撒落。

正在乾清宫用膳的熹宗皇上朱由校起初感觉宫殿在剧烈摇晃,他还未明白怎么回事,突然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传来,吓得他魂不附体,在一个太监的搀扶下仓惶逃往交泰殿。

太监扶着皇上刚刚离开,乾清宫就梁散柱倒,侍奉皇帝用膳的太监被活活砸死。熹宗跌跌撞撞地逃到交泰殿,在一张大桌子下藏起来,才逃过这场劫难。

这场由狂风、爆炸、地震共同侵袭的大劫难前后持续了两小时之久。当京城渐渐恢复平静后,人们发现王恭厂附近地面出现严重地陷。陷坑长30米,宽约15米,深达7米。地面上一片狼藉,到处是血淋淋的死尸。在紫禁城里,石驸马大街一尊5000斤重的巨狮子不翼而飞。后来,人们在城外的宝文具找到了它。它在空中“飞行”了好几千米;大木头被甩到七八十里外的密云县;有的人被甩到180千米外的蓟县。

在巨大爆炸的同时,京城还发生了大地震,致使房屋倒塌,火光冲天,大树也被连根拔起。

这场灾难,使京城里死伤1万多人。奇怪的是:王恭厂虽遭到严重破坏,但它近邻的军械库并未受到损坏;距王恭厂较远的皇宫虽受到严重破毁,而王恭厂附近的寺庙、书院却破坏较轻。

这场灾难是由什么引起的,由于当时科学还不发达,人们无从知晓。人们一般认为是王恭厂炸药库的爆炸所致。但在当今科学家看来,以王恭厂仅存的几百吨炸药,不可能造成那么大的损失。

多数人认为,那是一次大地震。爆炸是由地震引起的。但这也有怀疑,如果是地震,那么石狮、大木头和人怎么会被甩出那么远呢?

有人认为是陨石坠落引起的。

有人认为是飓风引起的。

也有人认为,是地震、火药和可燃性气体静电爆炸三者相结合引起的。

人们提出20多种假说,而每一种假说,都只能解释灾变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象,不能做出全面的解释。

20世纪之前,这种莫名其妙的天空爆炸案在地球上再次发生。

1922年的一天,人们在印度旁遮普邦的印度河畔,挖掘出一座面积约85万平方米,可以容得下数万居民的古城废墟。人们惊愕地发现:整座地市四周筑有雄伟坚固的高大城墙;城墙上,每隔一段距离有一座方形城堡。城内住房大多是砖木结构的多层楼房。住房之间道路畅通,主街道足有10米宽。街道旁边的人行道上,一根根路灯杆子像侍卫一样直立在那里,房内都有倾倒垃圾和排放污水的通道。这些通道从楼上到楼下,再通入地下。

这么完美的古城建筑为什么会变成废墟呢?这样发达的文明为什么会毁于一旦呢?考古学家经过研究推断,5000年前的一天,一阵雷鸣般的巨响突然在古城上空响起。在此起彼伏的爆炸声中,一道道闪电像一条条火蛇腾空而起,疯狂的旋风也接踵而至,大地在颤抖,美丽的城市在哀鸣。

就在这时,南边的天空上,一股白炽的热流冲天而起,它四射的光芒就像无数颗太阳同时升起。整座古城顿成一片焦土,生机勃勃的大都市顷刻间变得死一般寂静。

1922年,当古城重现人世,考古学家发现,那一具具古尸都具有强烈的放射性。还有些因受过某种高温而形成的玻璃物质,七零八落地分散在古城的各个角落。后来,人们给这座废墟取名为“死丘”。

又如1983年3月26日傍晚,在前苏联托木斯克地区上空,一个模模糊糊的球状物就像一个照明弹,把刚刚暗下去的天空照得宛若白昼。不一会儿,它渐渐扩散成一个很大的火球。火球发着蓝绿色的光,还拖着一条橘红色的尾巴,像鸟一样在天空飞翔。突然轰隆隆一声巨响,火球在10千米的高空中爆炸,红色的火流向四面八方飞溅。据当地一些目击者反映,飞行的火球时而发生树叶摇曳般的“沙沙”声。时而发出汽车发动机运转时的“扑扑”声。人们还发现,凡火球飞越过地区,所有的电器均遭到强烈的电场干扰,许多电灯被烧断钨丝,电视图像发生紊乱,变压器烧坏。

这些空中爆炸缘何而起,几个世纪以来,都令人困惑不已。

不断长高的喜马拉雅山

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以及拥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喜马拉雅山地区,早在距今1.5亿年前的三叠纪,还是烟波浩淼的古地中海的一部分。直到距今5000万年前的第三纪始新世时期,由于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冲撞,使古地中海东部的海底发生强烈的挤压,才导致了喜马拉雅山从海洋中升起。

经地质学家们的测量,喜马拉雅山目前的高度为8848.12米。它在第四纪的300万年中约上升了3000米,平均1万年上升10米;而最近1万年,它却上升了500米,即一年上升5厘米;至今,它还在以不易被人察觉的速度缓慢上升。

那么,喜马拉雅山将如此无限制地不断增高吗?如果不是,它又于何时停止呢?它的最终限度又是多少呢?

有科学家认为,喜马拉雅山的增高是以岩石和泥土的“叠罗法”形成的。当层层加码时,下面的岩石承受上面的压力逐渐加大,这必然存在一个极限,一旦达到这一极限,底下的岩石就要“粉身碎骨”,高山也将土崩瓦解,毁于一旦。那么这一极限究竟是多少呢?一些研究者通过计算得出,地球上山脉的高度极限为1万米。

由于地球上所有的山脉,包括最高的珠穆朗玛峰,都没能达到这一极限,因此,它们都将平安无事地屹立在地球表面的各个地方。

喜马拉雅山究竟能长多高?一方面,它自身在“日长夜高”,而且增长的速度在缓慢上升;另一方面,科学家给它定下了一条最高界限。喜马拉雅山能承受这一最高界限吗?最终要解开这个谜,还需要研究者深入地探讨。

为何黄河拐九十九道弯

黄河以母亲河居称的同时也以它夸张的曲折度而闻名于世,因此它有“黄河九十九道弯”之说。

它在青藏高原上,就绕着积石山,做了一个180度的大回环。到了甘肃以后,它没有按照通常的习惯向东流,而是舍近求远,继续北上,流到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两侧,先向北,后向东,而后向南,又来了个180度大回环,在陕西的潼关拐了一个90度直角,向东奔入大海,形成一个巨大的“几”字。

黄河河道的走向有两处令人不解。一处在陕西与甘肃的交界处,这里,黄河本来可以自西向东流进渭河,却被一座不高的山岭——鸟鼠山分隔开来。另一处在内蒙古托克托(即河口镇)以东到凉城一线,这里黄河本来可以顺直地向东流入永定河上游的洋河,再流往天津入海,却偏偏南下,绕了一个很大的弯子。

因此,人们推测,在遥远的古代,黄河可能是从渭河东流入海的。与此同时,还有另一条河流绕过鄂尔多斯高原,在托克托向东流入岱海盆地,进入永定河上游的洋河,在天津流入渤海。

这种说法是有一定根据的。因为直到今天也可以看到,渭河宽不过百十米,两岸却有两层高高的阶地,每层阶地相对高差都在20~30米以上。阶地是当年河流留下来的遗迹。当爬上高高的二道塬时,距离渭河岸边已经有好几千米。凭今天渭河的水量,不管怎样也不可能造成这样宽阔的河谷。

人们推测,大约在距今2000多万年到500万年的新第三纪时,黄河本来是沿着它的支流洮河上溯,再穿过鸟鼠山,进入渭河的。由于后来鸟鼠山一带发生地壳抬升,阻断了古黄河上游与渭河的联系,它只好改道北上,流入当时的另一条河流,也就是今天的黄河。至于托克托黄河弯曲的原因,大概也是地壳运动造成的吧。但所有的一切都只是推测,没有一个可以确切的证据,以至直到今天黄河为什么有九十九道弯也仍是一个谜。

黑竹沟之谜

黑竹沟位于四川省峨边县彝族聚居的小凉山中的一处叫斯合的山谷里,那个谷被称为死亡之谷。那儿是一片方圆约200多平方千米的原始森林,充满了神秘色彩。

黑竹沟有片杜鹃池,人称公杜鹃池;哈曲乡有片杜鹃池,人称母杜鹃池,它们遥遥相对。当地彝胞说,如果公母杜鹃池都传出呜呜的哭声,天气就要变阴、下雨。问起公母杜鹃池的由来,甚至当地人也不知道。

黑竹沟的关门石是个恐怖地带。彝族猎手或牧羊人来到跟前,便不敢向前走。据说谁进去了,就永远出不来。1950年初,国民党胡宗南的半个连,仗着武器精良,准备穿越黑竹沟逃窜。可谁知进入沟后,一个人也没出来。到底是因为什么,谁也不清楚。

1986年夏,川南林业局与峨边县联合组成二类森林资源调查队,一行12人,外加背东西和带路的彝族同胞21人,进入黑竹沟。还没到关门石,彝胞的两条猎狗就自己逃掉,彝胞们说什么也不走了,他们打响“呵咪”呼唤猎狗,结果狗没唤出来,却呼唤出一团团的烟雾,倾刻遮天蔽日,几分钟后又奇迹般消退。面对如此险恶而又扑朔迷离的景象,调查队只好撤下来。

黑竹沟里有大熊猫。但这些熊猫不爱吃竹子却爱吃羊。熊猫吃羊与别的野兽不同,只吸血、脑髓和肝脏,吃饱后就头枕着羊的断肢在羊圈里抱头大睡。彝胞们知道熊猫是国宝不敢加害于它。孩子们进山也都结伴而行,害怕受到熊猫伤害。本属素食性动物的大熊猫为何改素吃荤呢?而且,珍稀动物大熊猫,在这里不仅发现黑白相间成条纹,还有黑白颜色呈圆形花纹的,其花纹大如碗口,不规则分布,当地人称为花熊猫。它究竟属于熊猫的一种,还是大熊猫的新品种,还在考察之中。一位老猎人说,这一带的大熊猫数量也超出原来的估计数量许多,仅一条沟就有二三十只之多。

黑竹沟的神秘现象还有许多,但每一个都让人费解,直到今天也都是一些未解之谜。

长江、黄河的源头在哪里

长江、黄河的源头在哪里?一直以来学术界都对这个问题争论不休。

首先,关于河流正源的确定标准,学术界的意见就各不相同。有的赞成以水流最长者为正源;有的主张视河道上下游的一致性,以形似干流的自然延长者为正源;有的说应该以水量大者为正源;有的主张依照历史习惯,维持人们长期以来的普遍看法,而不去轻易变更;更有人将河谷形成较早者推为正源;此外还有强调流域面积大小或发源地海拔高低等等。

由于上述原因,长江、黄河源头到底在哪里,说法不一也是理所当然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不久,对长江进行了考察,将木鲁乌苏河和楚玛尔河分别定为长江的南、北两源。1976年和1978年,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等单位进行了两次江源考察,又把格拉丹冬雪山下的沱沱河定为长江正源。但1986年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在完成了科学考察漂流的壮举后,却提出另一支流当曲的长度比沱沱河长3.7千米,而且流量是沱沱河的3倍,流域面积是沱沱河的1.7倍,所以长江正源的位置被当曲取代。但是这一看法目前还没有充足的事实根据。

关于黄河源头也是说法不一,仅不同年份出版的《辞海》对其就有不同的叙述:

1947年版:“源出青海省巴颜喀喇山之噶达素齐老峰,亦曰阿尔坦河。”1965年版:“源出青海省巴颜喀喇山脉达泽山东麓约古宗列渠。”1979年版:“上源卡日曲出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各姿各雅山麓。”1987年《辞海·中国地理分册》,又鉴于黄河源头的各持己见、争论不休的现状,而闭口不谈谁为正源,而只注明“上源马曲(约古宗列渠)出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达泽山麓;卡日曲出各姿各雅山麓。”

那么,长江、黄河的源头到底该如何确定,应有怎样一个标准,还有等待人们进一步考察研究。

大陆为何都是三角形的

也许大部分人对大陆的形状及朝向并不十分了解,那么你仔细地观察世界地图就会发现,差不多所有的大陆都是北部平宽,南部两侧向内收缩,最后成为一个三角形。唯一的一个例外是澳大利亚,它的三角形的顶点朝向北方。

难道这仅仅是一种巧合吗?于是,人们在魏格纳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碎块学说”,以此来解释大陆为什么是三角形的秘密。

碎块学说认为,每个大陆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它是由一系列大小不同的碎块拼合而成的,大者可达几十万平方千米,小者只有几平方千米。大陆块的形成可能是在不同时期,经过多次拼接最后才完成的。科学家研究得知,北美大陆的北半部是由100多个陆块拼合而成的。而亚洲的西伯利亚,甚至面积不大的日本,也是由多个地块组合成的。我国地质学家测出,中国山东东西两部分就是由一块年龄大约为25亿年的地块与一块14亿年的地块粘合而成,其黏合年代大约在距今1.9亿年的侏罗纪。

科学家推测,陆块漂移可能都是先裂后拼的。据大陆漂移学说,陆块还没有裂开之前,统一大陆处在赤道以南的南半球。当统一大陆发生破裂,并开始漂移时,可能先要向北移动。在移动途中,一定要遇到其他分离的陆块,彼此碰撞、拼接。因为陆块向北移动,北半部分可能遇到的分离陆块的机会要比南半部多。这样就形成了各大陆北半部多为平直的三角形的边,南半部则为比较瘦长的形态。至于澳大利亚为什么会是一个特例,可能是因为澳大利亚在移动中曾经发生过旋转。

一些学者认为,碎块说有点儿牵强,偶然的成分太多。支持碎块说的人们争辨说,如果没有陆块从南向北迁移,怎么会出现北半球大陆比南半球大陆多许多的情况?

迄今为止,大陆为什么是三角形的,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奇异的怪坡

1990年5月,一辆面包车途经辽宁省沈阳市新成子区清水台镇周家村东北方的寒坡岭。当司机下车小解回来时,惊奇地发现熄火的面包车已自行从坡底“滑行”到了坡顶。这是最早被发现的“怪坡”。

在这座长约90米,宽约15米,坡度为18.5度的怪坡上,坡道平坦,两边绿草如茵,没有任何异常现象。但是,汽车下坡须加大油门,而上坡时即使熄火也可以到达坡顶;骑自行车时,下坡要使劲蹬,上坡却要捏紧车闸;人行坡上,也是上去省劲,下去费劲。

除辽宁外,人们在山东济南、陕西西安、吉林长白山,也分别发现了这种逆驶倒行的怪坡。另外,在乌拉圭和韩国也有此类怪坡。

1998年,人们在甘肃肃南县的戈壁滩上,又发现了一个“怪坡”。

“怪坡”地处祁丰区境内,距丝绸之路上的名城嘉峪关、酒泉两市均为40千米,该坡长约60米,坡度为15度左右。

发现怪坡的当地驻军曾反复用水、自行车、轮胎等物体及卡车、吉普车、摩托车等机动车作试验。结果发现往坡面上倒水,水往高(坡上)处流;立放在坡面上的自行车、轮胎会自动往上跑;车身越大的机动车,向上跑得越快。

倘若你是一名外来客,在英格兰斯特拉斯克莱德的克罗伊山公路上驾驶汽车行驶,你会感到不知所措。从北部驶向克罗伊山时,眼看着前面道路向下倾斜,满以为车辆会加速因而把车速降低,结果,你的汽车会完全停下来。事实上,那条路并非下坡路,恰恰相反,它是上坡路,许多驾驶者在诧异之余,把车停了下来,不料汽车却向“山上”倒退而去。

同样,从南部驶来也会产生颠倒混乱的感觉,前面明明是上坡行驶,于是你加大油门,结果发现,车速比预想的要快得多。其实,那条路是下坡路。

如此众多的怪坡使游客、探险家和科学工作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人们先后提出“重力异常”、“视觉错觉”、“磁场效应”、“四维交错”、“黑暗物质”、“失重现象”等各种解释,虽不无道理,却又不能使人真正信服。直到今天,迟迟未解的怪坡之谜依然是横亘在科学家心中的一个问号,我们期待着怪坡之谜真相大白的一天。

不死的死海

死海其实并不是海,而是一个内陆湖,它位于西亚南端,全长75千米,宽15千米,海拔392米。在希伯来语中,死海被称为“盐海”。这是因为死海的含盐浓度为22%,比一般海水高出8.9倍,是世界上含盐量最高的一个水域。

由于死海含盐量太高,所以水中不仅没有鱼虾,甚至四周岸边的任何植物都不能生存。鱼儿顺着约旦河遨游,但只要接触到死海的水,就会立即死去,人们只要尝尝这里的水,舌头就会感到一阵刺痛。由于水的密度大,游人们可以像躺在床上一样舒适地仰卧在水面上看书。

一直以来,在死海的演变问题上,长期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死海在日趋干涸,不久的将来,死海将不复存在,死海将变成真的死海;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死海并非是没有生命的死水,而且它的前途无量,是未来的世界大洋。

持前一种观点的人认为,在几千年漫长的岁月中,死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不断蒸发浓缩,湖水越来越少,盐度越来越高。加上那地方终年少雨,夏季气温高达50℃以上。唯一向它供水的约旦河,还要被用于灌溉,所以它面临着水源枯竭的危险。1976年,死海水位迅速下降,其南部水域开始干涸化。即使以色列想用“输血”方式,开通死海与地中海,但很多证据说明地中海本身的平衡也很脆弱。因此,从长远看,死海似乎真的必死无疑。

然而另一种观点则从地质构造的角度来考虑,认为死海位于著名的叙利亚——非洲大断裂带的最低处,而这个大断裂带还正处于幼年时期,终有一天,死海底部会产生裂缝,从地壳深处冒出海水,随着裂缝的不断扩大,会生成出一个新的海洋。这一观点的一个有力证明是,与死海处于同一构造带上的红海,其海底已发现了一条深2800米的大裂缝,而且在缓慢发展,从地壳深处正不断地冒出盐水。

80年代初,人们又发现死海的水正不断变红,经科学家的分析研究,发现其中正迅速繁衍着一种红色的小生命——“盐菌”。其数量之多也十分惊人,大约每立方厘米海水中含有2000亿个盐菌。另外,人们还发现死海中还有一种单细胞藻类植物。加之水中有人们需要的丰富的海盐、氯化镁、氯化钾、氧化钙和溴化镁等矿物质,因而死海是不会死的。

不过,推测死海将死的人还有许多,因为严酷的事实——湖水在减少,干涸的威胁在不断扩大。然而地质学上的假说——板块理论,使它又有乐观的前途,因此死海是死还是活,只有时间可以做出证明。

海底无底洞之谜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曾经三探无底洞,但那只是神话传说,在现实中,地球上是否真的存在“无底洞”?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组成,因此“无底洞”是不应存在的,我们所看到的各种山洞、裂口、裂缝,甚至火山口也都只是地壳浅部的一种现象。然而我国一些古籍却多次提到地球上有个深不可测的无底洞,如《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东海之外有大壑”。《列子·汤问》:“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虫归墟。八绂九野之水,无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

为此,世界科学家几经寻觅,发现在希腊亚各斯古城的海滨,存在着这样一个“无底洞”。由于濒临大海,在涨潮时,汹涌的海水便会排山倒海般地涌入洞中,形成一股湍湍的急流。据测,每天流入洞内的海水量达3万多吨。奇怪的是,如此大量的海水灌入洞中,却从来没有把洞灌满过。于是曾有人怀疑,这个“无底洞”会不会就像石灰岩地区的漏斗、竖井、落水洞一类的地形。然而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人们就作了多种努力企图寻找它的出口,却都是白费工夫。

为了揭开这个秘密,1958年美国地理学会派出一支考察队,他们把一种经久不变的带色染料溶解在海水中,观察染料是如何随着海水一起沉下去。接着他们又察看了附近海面以及岛上的各条河、湖,满怀希望地去寻找这种带颜色的水,结果令人失望。但这并不能表明“无底洞”没有出口,也许是海水量太大把有色水稀释得太淡,以致无法发现?

为此,几年后他们又进行了新的试验,他们制造了一种浅玫瑰色的塑料小颗粒。这是一种比水略轻,能浮在水中不沉底,又不会被水溶解的塑料粒子。他们把130千克重的这种肩负特殊使命的物质,统统掷入到打旋的海水里。片刻工夫,所有的小塑料粒子就像一个整体,全部被无底洞吞没。他们设想,只要有一粒在别的地方冒出来,就可以找到“无底洞”的出口了。然而,发动了数以百计的人,在各地水域整整搜寻了一年多,但仍一无所获。

这些东西究竟随着海水沉到哪里?人们无从知道,更不知道的是这些大量的海水究竟流到了哪里。因此,海底无底洞之谜至含尚未破解。

海上鬼门关之谜

在非洲的最南端阿扎尼亚的境内,有一个名叫好望角的岬角。好望角是一个风暴之角,每年365天,至少有100多天狂风怒号,海浪涛天。最平静的日子里,海浪也有2米高,更不用说起风的时候,浪高6米以上,有时甚至高达15米!因此好望角附近经常要发生海难事故,被称作是航海之人的“鬼门关”。

1487年8月,一位名叫巴特罗缪·迪亚士的葡萄牙航海家受国王约翰二世的委托,去寻找通向印度的新航线。

迪亚士率领船队前行,在鲸湾附近,他们遇到了强烈的暴风雨。

经历了13个白天和黑夜的风雨挣扎,迪亚士等人终于死里逃生。为了纪念这次在风暴中逃生的经历,他们给这个耸立在大西洋中的岬角起了个“风暴角”的名字。

1488年12月,迪亚士等人经历了千辛万苦以后,终于回到了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国王约翰二世亲自接见了他,并向他询问了这次探险的经历。迪亚士一五一十地向国王讲述了历经磨难,以及发现风暴角的经过。国王认为“风暴角”的名字不吉利。既然风暴角位于通往印度的航线上,看到了风暴角,便看到了希望,就叫“好望角”吧。于是,好望角这个名称便传开了。

可是,好望角并不因为这个好名字而变得平静。它照样是终日风浪滔天,桀骜不驯。1500年,连好望角的发现者——迪亚士也不幸在好望角附近的海面上丧生。仅20世纪70年代,好望角一带就有11艘万吨货轮遇难。

在众多沉船事故中,一艘名叫“世界荣誉”号的油轮,它的沉没最令人感到意外。

那一次,“世界荣誉”号装载着49000吨原油,从“石油之国”科威特驶往位于欧洲西南部的西班牙。这艘巨轮设备先进,船体坚固,船员们的经验十分丰富,真称得上是世界一流船只,一流水手。

可是,当“世界荣誉”号从北向南驶近好望角时,灾难突然降临了,20多米高的巨浪头向油轮压了过来。当巨轮刚从深渊中浮起时,船底又涌起一股汹涌的浪头,将船“托”上浪峰。由于巨浪来得太突然,悬在空中的油轮船头和船尾失去了支撑,而中部却承受不住几万吨原油的重力作用,船体终于出现了裂缝。在接二连三的海浪冲击下,船最终一折为二,很快地下沉。待到风浪暂停后,海面上除了浮着厚厚一层原油,什么都没有剩下。

好望角一带屡出意外引起了世界的震惊。在连接红海和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开凿以前,这里是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航运的必经且非常重要的道路。即使在今天,37万吨以上的巨轮也要绕道好望角。

为了道路的安全,一批又一批的科学家来到好望角,调查研究这里风急浪高的原因。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科学家将造成好望角附近海域风浪大的原因归纳成以下两种说法。

第一,好望角附近海域风浪大是由于西风造成的。好望角位于亚洲大陆的西南端,它像一个箭头一样突入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汇合处。因为好望角恰恰位于西风带上,所以当地经常刮11级以上的大风,大风激起了巨浪,经过的船只就处在危险之中了。

“西风带说”的理论看起来很有道理,但它存在一个明显的缺点。因为这种学说不能解释在不刮西风的时候,海浪还是非常巨大。

第二种说法是“海流说”。这是美国的一位科学家提出的,他分析了多起在好望角附近海域发生的海难事件。他发现,每次发生事故时,海浪总是从西南扑向东北方,而遇难船只的行驶方向是从东北向西南。也就是说,船行的方向正好和海浪袭来的方向相反,船是顶浪行驶的。科学家还实地调查了当地的海流情况。他们发现,好望角附近水下的海流与船只行驶的方向是相同的,换句话说,海底的海流推动船只顶着海浪前进,几股力量的共同作用就造成船毁人亡的结果。

然而,“海流说”和“西风带说”一样,也存在着不足。比如,海水是流动的,很难断定在一年的365天中,海流的方向也保持恒定。

然而,作为“鬼门关”的好望角,不管是什么日子,船一到好望角附近的海面,马上就落入危险的境地,这又是什么原因呢?科学家们很难全面解释。

直到现在,好望角附近的海面仍在无情地吞没不幸的船只。要是哪一天人类能彻底掌握风浪活动的规律,好望角附近的天堑就一定能变成通途。我们期待着那一天的早日到来。

海洋中的“暖气管”

寒冬季节,潜艇出东海训练,在高高的舰桥上工作的战士裹着防寒衣,戴上手套,但浑身仍打着寒颤。在舱内值勤的官兵也被升降口灌进的寒风冻得发抖。

可是,当战艇驶进一个海区后,却出现了奇迹,海面上暖风吹拂,舱室里温度计的水银柱直往上窜。战士们脱了防寒衣也不觉得冷了。

其实是战艇驶入了一股暖流中了。这股暖流叫“黑潮”。夏季它的表层水温达30℃,到了冬季,水温也不低于20℃。

这时,从舰桥上放眼望去,就会发现,大海浑然分成两种颜色。西边的海水碧绿晶莹,东边的海水靛青幽深。这碧绿和靛青的分界线,是那样泾渭分明,好像中间被隔开一样,谁也沾染不了谁。如果乘飞机从高空俯瞰,就会看到这黑潮就像一条黛色的绸带,缠绕在大海碧蓝的身躯上。

黑潮是世界海洋中第二大暖流。只因海水看似蓝若靛青,所以被称为黑潮。其实,它的本色清白如常。由于海的深沉,水分子对折光的散射,藻类等水生物的作用等,黑潮外观上好似披上黛色的衣裳。

黑潮由北赤道发源,经菲律宾,紧贴中国台湾东部进入东海,然后经琉球群岛,沿日本列岛的南部流去,于东经142度北纬35度附近海域结束行程。其中在琉球群岛附近,黑潮分出一支来到中国的黄海和渤海湾。渤海湾的秦皇岛港冬季不封冻,就是受这股暖流的影响。它的主支流向东,一直可追踪到东经160度;还有一支先向东北,与亲潮汇合后转而向东。黑潮的总行程有6000千米。

黑潮是一支强大的海流。在台湾省东方,流宽280千米,厚500米,流速1~1.5节(一节为52千米/小时);入东海后,虽然流宽减少至150千米,速度却加快到2.5节,厚度也增加到600米。黑潮流得最快的地方是在日本潮岬外海,一般流速可达到4节,不亚于人的步行速度,最大流速可达6~7节,比普通机帆船还快。整个黑潮的径流量等于1000条长江。

黑潮还与气候的关系密切。日本气候温暖湿润,就受惠于黑潮的环绕。中国青岛与日本的东京、上海与日本九州纬度相近,而气候却差异不少。当青岛人棉衣上身时,东京人还穿着秋装;当上海已是“昨夜西风凋碧树”时,九州的亚热带植物依然绿叶扶疏。日本有句农谚:“问荒年熟年,看海洋变迁。”说的就是黑潮对气候的影响。在中国,有人把黑潮比喻为“旱涝预报员”。因为黑潮流动位置的偏移,对中国沿海地区天气旱涝有明显的影响。

1953年,黑潮偏离了常年的轨道,大约向南移动了170千米,就在翌年中国江淮流域出现了百年未见的大水。

1957年,它又一次偏离了常轨,平均位置向北移动,长江流域发生了严重的干旱。

1958年,它再次北偏,结果,长江流域再次发生干旱,同时,华北有涝情出现。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了好几次。经过中国气象工作者的研究,找到了其中的规律性。

原来,海洋水温对大气有直接影响。据科学家计算:1立方厘米的海水降低2℃释放出的热量,可使3000多立方厘米的空气温度升高。而海水又是透明的,太阳辐射能传至较深的地方,使相当厚的水层贮存着热量。假若全球100米厚的海水降低1℃,其放出的热能可使全球大气增加60℃。可见,海洋长期积蓄着的大量热能,成为一个巨大的“热站”,通过长期积蓄着的大量热能,成为一个巨大的“热站”,通过能量的传递,不断地影响着天气与气候的变化。另外,高温的黑潮与北方相对低温的海水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温度差,形成了一条很强的海洋锋区,通过海洋与大气间的相互作用,就会使气候发生变化。大气锋区正是冷暖空气交界的地方,从而也是降雨的区域。所以,当1953年黑潮位置南移后,海洋锋区也南移,使大气锋区和雨带也相应偏南。第二年,江淮流域雨水增多,出现水灾。1957年和1958年,黑潮北移后,大气锋区和雨带也相应偏北,造成了长江流域梅雨空缺,出现了旱情。

大洋中的暖流所蕴藏的巨大热能和对气候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1911年,美国国会展开了一场激烈辩论。辩论的内容既不是军备预算,也不是总统候选人名单,而是一件关于抢夺海流的提案。

议员们为什么要抢夺海流呢?他们要抢夺的不是一股普通的海流,而是世界上第一大海洋暖流——湾流。

对于湾流的存在,人们早已知晓。1513年,西班牙海军上将蓬萨·德·列奥涅率领一支舰队远航来到北美洲,准备在佛罗里达岸边下锚停泊。正当海员们忙碌不已时,人们突然发现,舰队中一艘船独自向北漂去。人们叫着,喊着,但毫无用处。列奥涅海军上将下令该船水兵迅速归队,但海洋中的一股神秘的力量却在继续驱赶着漂船。那艘船上的人们经过一番拼搏,好不容易才把船开了回来。

这种现象引起列奥涅的注意,经过调查,发现佛罗里达半岛附近洋面上有一条海中“河流”在浩浩荡荡地奔流。这就是闻名世界的墨西哥湾流。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湾流虽然有一部分来自墨西哥湾,但它的绝大部分来自加勒比海。当南、北赤道流在大西洋西部汇合之后,便进入加勒比海,通过尤卡坦海峡,其中的一小部分进墨西哥湾,再沿墨西哥湾海岸流动,海流的绝大部分是急转向东流去,从美国佛罗里达海峡进入大西洋。这支进入大西洋的湾流起先向北,然后很快又向东北方向流去,横跨大西洋,流向西北欧的外海,一直流进寒冷的北冰洋水域。它的厚度为200~500米,流速2.05米/秒,输送的水量比黑潮大1.5倍。

湾流蕴含着巨大的热量,它所散发的热量恐怕比全世界一年所用燃煤产生的热量还要多。由于它的到来,英吉利海峡两岸每2米长的土地享受着相当每年燃烧6万吨煤所发出的温暖。如果拿同纬度的加拿大东岸加以对照,差别更为明显:大西洋彼岸的加拿大东部地区,年平均气温可低到-10℃,而同纬度的西北欧地区可高到10℃。

议案一提出,有人拍案叫好,有人提出异议,理由是:“一旦暖流被迫改道,沿美国东海岸北上后,冬季寒冷的大陆与温暖的海洋之间会产生一个明显的气压差:陆地冷,气压升高;海面暖,气压降低。结果风从陆地吹向海洋,美国大陆仍然享受不到这份温暖。”

于是,这个奇特的提案没能通过。80多年过去了,湾流仍然按照原来的路线畅流着。

也许是受美国抢夺暖流提案的启发,利用暖流改造地球气候的设想,后来接二连三地出现。

前苏联工程师舒米林和波里索夫曾精心设计了一个调动两洋海水的庞大工程,建议造一条长74000米、高50~60米的巨型堤坝,将白令海峡截断,然后在坝体内安装几千台抽水机,把太平洋的海水送入北冰洋,从而造一股强大的暖流,通过北极地区流入大西洋。这样,暖流便使沿途的西伯利亚和北美洲的寒冷气候变暖。相反,也可以把北冰洋的海水抽入太平洋,从而使大西洋的湾流经过北冰洋,流入太平洋。这股暖流就会融化北冰洋的浮冰,使北纬度广大寒冷地区变暖。

他们为这一工程的前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北冰洋的冰雪消融了,成为长年通航无阻的国际航线,前苏联4800多千米的北冰洋海岸线全部解冻,热带向北延伸。温暖的北冰洋将为人类提供极其丰富的鱼虾和矿产……

美国科学家盖尔哈撒韦则另有观点,他设想从格陵兰到挪威建筑一条长约1700千米的海上大坝,把北冰洋和大西洋拦腰截断,阻止大西洋暖流进入北冰洋。他认为,如果大西洋温暖的海水把北冰洋巨大浮冰融化,便会造成悲剧的冰河时代。

日本科学家崎宇三郎也富有想象力地提出建议:填平深20千米、宽10千米的鞑靼海峡,以阻挡来自鄂霍次克海的寒流南下,提高日本海域的海水温度,使日本北海道和东北地区气候转暖。

改造海洋暖流使气候变暖至今仍是“纸上谈兵”,能否可行并付诸实施,还得看今后科学技术的发展。

黄河“几”字形的成因

黄河有一个令人十分注目的特点,就是在流程中形成一个大大的“几”字形,在世界万千条河流中,独树一帜。黄河为什么是“几”字形呢?这要从河流为什么总是弯弯曲曲的来解释。

如果你注意的话,就会发现,每一条大的河流都是由一条主流和若干条支流组成的。河流里的水,主要来自天上的雨水,此外,还有地面水和地下水注入河流中。这样,每一条河流刚开始形成的时候,就不会是笔直的。河水所经之处,左右两边的流速也不会完全相等,有的地方河岸坍了一些变宽了,有的地方则被树木、石头或其他杂物堵塞,流速都会发生变化。另外,河流两岸的组成物质也是有差异的,有的坚固,有的不坚固。种种因素,都会导致河床弯曲。河床一旦弯曲,就会愈演愈烈。这是因为水流方向直指凹岸,而且还有表层水从凸岸流向凹岸,底层水从凹岸流向凸岸的横向运动,使凹岸更受冲击,而凸岸的地方则流动慢,力量较弱。这样,在凹岸一方,泥沙比较容易被冲走,河床较深,河岸也较陡;凸岸因为水流较缓,泥沙不但不会被冲走,反而在这里堆积了起来,越堆越多,使凸岸越来越凸。河道便越来越弯曲了。

黄河的弯曲也不外乎以上的原因。但黄河能成“几”字形弯曲,则有它独特的原因。大约在50万年以前,黄河流经的地方并没有大河,只是一些湖泊和小河,像星星一样密密分布。大约5万年之前,陆地大变动,先是秦晋高原的小河和湖泊串通起来,形成南北走向的一条大河,又向北伸展切开了分水岭,和内蒙古至宁夏的一段东西走向的河流汇合,形成一条“Z”形河流。不久,“Z”形河流不断壮大,并以更大的声威向上游发展,打通了贺兰山和桌子山之间的一些小河,把宁夏一带的水系纳入黄河。这样,“几”字形就基本形成了。后来,又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形成了今天这条从巴颜喀拉山发源而到山东省垦利县入海的大黄河。这个“几”字形,却一直保持着,没有改变。

是谁最早发现了美洲大陆

1492年10月12日,伟大的航海家、探险家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从那天起,他的名字便被载入了史册。然而最近有些历史学家提出这样一个疑问,真是哥伦布最先发现了美洲大陆吗?

谁最早发现美洲?关于这一点,自18世纪60年代起,人们便开始争论不休。

1761年,法国汉学家金勒根据中国古书《梁书》的记载,对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说法提出了异议。金勒认为,如果古书记载无误的话,最早发现美洲者应是公元5世纪的中国僧人慧深。以后美国、哥伦比亚、墨西哥都有人发表文章,同意金勒的看法。

1987年,墨西哥的古斯塔沃·巴尔加斯教授综合了专家们的意见,以大量的实物和图片,写了一本名为《最早发现美洲大陆的是中国人》的书,该书谈到,在哥伦布以前大约1000年,中国南北朝宋文帝的时候,一位名叫慧深的僧人曾率人乘帆船离开中原,沿阿留申和阿拉斯加航行,到达当时被称为扶桑国的墨西哥。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同意巴尔加斯的观点。挪威考古学家就认为,最先发现美洲的并非中国人,而是挪威航海家雷夫·艾里克。他们的说法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因为早在中世纪时,北欧就发现过一本名叫《红色艾里克世家》的羊皮书。书上曾提到一个长着红头发的挪威人发现了格陵兰岛,并将全家都移居到那儿。书中还写道,公元1000年左右,这个挪威人的儿子雷夫·艾里克一次驾船离开格陵兰,朝南航行。他的小船停泊在一片从来发现过的大陆的附近,那里满山遍野长着野生小麦和野生葡萄。船员们称这大陆叫“文兰”,意思是“葡萄地”。其实,“葡萄地”就是今天的美洲大陆。1961年,挪威的考古学家挖到了雷夫·艾里克住地的遗址以及他本人的墓地。

此外,腓尼基人和欧洲人也被认为是美洲的最早发现者。

腓尼基人的祖先居住在如今的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地中海沿岸。一些考古学家认为,腓尼基人早在公元前534年就曾经乘船到过美洲。在巴西,人们发现了一块具有腓尼基文物特征的墓志铭拓片。拓片上记载着一个来自腓尼基商人探险家团体的事迹。在墨西哥,那里曾出土过一尊玛雅时代的巨大的石雕,石雕上人物的面部表情、基本特征与腓尼基人很相像。因此他们断言,公元前后就有腓尼基人到过美洲。

可是,这些考古学家的观点受到了抨击。抨击者认为,那块墓志铭拓片很可能是经人精心伪造的,而仅凭那尊石雕,就说腓尼基人到过美洲,未免有些证据不足。

与“腓尼基人最早发现美洲”的论点同样盛行的是“古代欧洲人最早发现美洲”的说法。

有一位名叫布兰登的爱尔兰人,曾遗留下来一份航海探险记事手稿。从这份手稿可以知道,爱尔兰人曾在公元570年到过北美大陆。然而,只凭手稿就断言最早到达美洲的是爱尔兰人也未免太武断了。

争论的双方相持不下。此时,有人手抄一份古代文献,声称居住北欧的古代维金人是最早发现美洲的民族,还说维金人在公元10世纪末就到了美洲,并在北美建立了移民点。可是,这种说法也马上受到了质疑。人们不禁问道,既然文献上言之确凿,那么为什么到现在为止,人们尚未在美洲找到维金人的遗迹呢?

与此同时,又有人提出威尔士人发现美洲的说法,这些人认为,只有威尔士人才是最先发现美洲的人。确实,在美国,人们发现了三处带有中世纪威尔士建筑风格的古堡遗址。这些人还认为,如今作为少数民族生活在美国的曼丹人,就是公元12世纪迁居美洲的威尔士人。

随着争论的持续,对美洲大陆发现权各种学说犹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继“中国人说”、“挪威航海家说”、“腓尼基人说”和“欧洲人说”之后,又有了“非洲航海家说”和“印度僧人说”出现。

一位名叫穆罕默德·姆博迪的塞内加尔教授,1991年8月曾对法国《太阳报》记者说,有一位非洲探险家极可能是在哥伦布之前到达美洲的人。姆博迪进一步说明,那次探险是14世纪时由马里皇帝巴里二世组织的。

而一位名叫查曼·拉尔的印度人则认为,只有印度僧人才是最早发现美洲的人。可是,穆罕默德·姆博迪也好,查曼·拉尔也好,他们提出的证据都很不充分。

严格地说,到目前为止,人们都不否认印第安人对开发美洲的贡献。印第安人在美洲大陆上活了1.6~2万年,而哥伦布呢,只给他们带来了屈辱和种族灾难。

不管是谁最先发现了美洲,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种发现促进了美洲大陆与其他大陆的交流。不管当年哥伦布是出于什么目的到达美洲大陆,有一点也可以肯定,他的发现为美洲大陆和整个世界的繁荣带来了动力。

美洲的地下隧道之谜

1942年5月,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8个月后的一天,罗斯福总统从繁重紧张的日程安排中抽出时间,会见了刚刚从墨西哥恰帕斯州进行考古研究返回的戴维·拉姆夫妇。

戴维·拉姆夫妇带来消息:他们终于发现了传说中守卫墨西哥地下隧道的白皮肤印第安人。与此同时,希特勒派往南美的间谍,也在不惜一切代价寻找地下隧道及隐藏在其中的秘密。据拉姆夫妇回忆说,当他们横穿墨西哥恰帕斯州的密林时,突然被一伙人包围。这些人的面貌与当地印第安人没什么两样,只是皮肤呈蓝白色。他们并不想伤害拉姆夫妇,只要求两位不速之客按原路返回。

拉姆夫妇很早就听说过,在恰帕斯州的腹地存在着早已荒废的玛雅人城市,在这些城市地下分布着构成网络的隧道,其中隐匿着数量巨大的财宝。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要查清这种传闻的真相。

在戴维·拉姆之后,人们又逐渐了解到一些有关神秘的墨西哥地下隧道的情况:在马德雷山脉两侧科里恩德斯以东约121千米处,遗留着远古时期的地下城市。在那些建在地面上的废墟里,每天的午夜或黎明时分,都可以听到像敲响巨鼓的声音,甚至在远离这里的太平洋上也隐约可闻。当地的印第安人认为,这令人恐惧和不安的鼓声是从宏伟的地下寺庙传来的。

研究了美洲地下隧道的传闻后,学者们注意到,在亚洲,特别是在印度和中国的西藏,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与地下隧道有关的传说。不过,更多的考察报告及证实地下隧道存在的证据,还是来自美洲大陆。

在西班牙人入侵美洲100多年后,一位西班牙传教士发现了中美洲危地马拉的一条地下隧道,它似乎与南美洲库斯科地下隧道相连。它位于普乔塔一个住宅区下面,像是用水泥加围而成,绵延至台克班的住宅区,长度约50千米,此后,一位犹太旅行家斯蒂芬斯,通过一位老祭司找到了一处洞穴。从这里进去,用不了一个小时,就能从危地马拉西部到达墨西哥。在隧道中,他见到了用石头凿成的一座座尖顶拱门,斯蒂芬斯认为,这是美洲大陆最令人不可思议的谜,今天在南美秘鲁的库斯科市附近发现的地下隧道,人凡向北可以直接通往利马,向南还可以通往玻利维亚。

从地图上看,库斯科距离利马约600千米,而库斯科到玻利维亚边境约450千米,也就是说,蜿蜒在安第斯山脉地下的隧道长达1000千米以上。

这些己发现的地下隧道,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性文化遗产。

为了保护地下隧道,待将来科技发展,人们掌握足够的技术手段再来开掘,秘鲁政府已将被发现的地下隧道的入口封闭,并严加看管。

对于美洲地下隧道的存在人们已不存疑问,现在人们期待的是,一旦彻底揭开地下隧道之谜后,我们也许能把早已失落的玛雅文明和印加文明重新捡回,并了解南美洲的古代人类为什么和用什么手段开凿出规模如此浩大的地下隧道。

地上为何长“白毛”

在古代,许多地方在地震之后,地上就会长出白毛。

在我国地震历史资料中,关于地生白毛的记载很多。例如,公元535年12月,南京地震之后长出二尺高的白毛;公元548年10月,江南地震也出现了同样的现象;公元788年3月,长安地震后长出一尺多高的毛,有黄色的,有白色的;公元832年3月、公元1180年6月、公元1475年5月,地震还发出声音,并生出像头发一样细的一尺多长的白毛;公元1499年5月、公元1502年7月、公元1505年10月,浙江、广西等地多次出现地震之后“白毛遍地”的现象;公元1506~1510年,云南、浙江、河北等许多地方都出现了“地震后生白毛”的现象;公元1691年4月,“福州地震,泥土生毛”;公元1785年3月,“福建南安地震生毛”。从这次地震以后,就很少有地震后生白毛的记载了。

科学家们通过翻阅大量的地震历史资料发现,这种白毛大多在南方长出,而在北方却很少见。并且这些白毛在春夏季容易生长,秋冬季却很少有,它们绝大多数是白色的,但也有少量的黑、黄、红毛长出。

科学家们认为,不管怎么说,地震后长白毛这一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是,现在为什么见不到了呢?为什么会地生白毛?这种白毛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由于缺少这方面的材料,一时无法解答。有人设想,如果白毛是一种竖立的丝状物,可能与地震时产生的静电作用有关。但这也只是一种设想。

“地生白毛”这一现象至今还是个未解之谜。

亚洲的“魔鬼三角区”

1982年以来,在亚洲海域也出现了一些类似百慕大三角区的“魔鬼三角”。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日本的野崎岛海域和香港、吕宋、台湾之间的海域。

在野崎岛海域,1970年1月6日,曾有一艘叫“索非亚P”号的利比里亚万吨油轮,在航经该海面时,船体不知什么原因折成两段沉没。2月7日,利比里亚1.5万吨的货轮“安东尼奥斯·狄马迪斯”号也在野崎岛海面神秘下沉。2月10日,6万多吨的“加利福尼亚”号矿石运输船也在这一海域遇难失踪。前后只1个多月,在同一海域,竟有3艘万吨巨轮不明原因地相继沉没,而这里是没有礁石的深海,这种灾难性的事件在世界航运史上是不多见的。

更可怕的是香港、吕宋、台湾之间的“魔鬼三角”海域。

1980年5月中旬的一天,马尼拉南港海岸自卫队无线电控制室突然接到一艘叫“海松”号货轮的求救信号,说它在吕宋岛北方、台湾南方的海面遇难,但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它的简短、急促的呼救信号突然中断。据说,当天这个海域天气晴朗,波浪不惊,海面平若明镜。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艘货轮突然失踪呢?

1980年12月16日,“安吉陵明星”号货轮,从马尼拉驶往台湾途中,也是在“海松”号最后发出求救信号不远的海面上,消失得无影无踪,以至救援的船只前往搜索时,竟连这艘船的任何油渍、碎片或船员尸体也没找到。

1981年2月16日,“东方明尼空”号1500吨改良式货轮从香港开往马尼拉途中,也是在这个海域的圣佛南多西北600海里处,突然向东方航运公司马尼拉办事处发出求救信号,但信号很快中断。当搜救船赶到时,该船连同船上30名菲籍船员都下落不明。

亚洲“魔鬼三角”海域类似的船只神秘失踪事件不胜枚举,但其中的原因,还有待于科学家们的继续探索。

海洋是怎样形成的

大海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又是怎样诞生的呢?

有的专家认为,地球是从它的母亲——太阳的怀抱里脱胎而出的。当地球刚从炽热的太阳中分离出来开始独立生活的时候,还是一团熔融状态的岩浆火球,它一边不停地自转,一边又绕着太阳公转。后来,由于热量的散失,它逐渐冷却下来。它的表面冷却得快,首先形成一层硬壳、它的内部也要冷却和收缩,结果,在地壳的下面便出现空隙。这种状态当然不能长久,在重力作用下,地壳便大规模下陷。它们相互挤压,形成褶皱,出现许多裂缝。岩浆从裂缝中涌出,引起火山爆发和地震。从地球深处迸出的熔岩,在地壳上缓缓流动,铺满了地壳,也把地壳上原有的许多裂缝填满。渐渐地,这层迸出的熔岩也冷却了,地壳也因此变厚起来。那些高耸的部分就成为陆地,那些低陷的部分就成为海洋。

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地球在形成过程中,将自己的一部分甩了出去,形成自己的一个女儿、太阳的“孙女”——月亮。

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20亿年以前。

月亮被甩出以后,地壳上留下了一个大窟窿,这就是现在的太平洋。月亮诞生时,地球所经历的震动极其强烈,强烈的震动必然会使尚未完全凝固的地壳的其余部分张裂开来,出现巨大的裂隙,于是,大西洋和印度洋也形成了。

严格说来,这还只是一些干涸的海洋,里面并没有水。随着地球的不断冷却和凝固,一部分水便从岩石中压榨出来,但这时地表的温度仍然很高。从岩石中压榨出来的水很快变成蒸汽,充溢于地球周围的大气中。水蒸气越来越多,终于达到饱和的程度。随着地球的进一步冷却,饱和的水蒸气便开始凝结成水滴,水滴越积越大,越变越重,在重力作用下,它们降落下来,地球便开始下了一场滂沱大雨。

这是地球上第一场雨,也是一场极不平常的雨。它没有止息地下了几千年、几万年,甚至几百万年,而原先干涸的海洋这时也就成为名副其实的汪洋大海了。

另有一种学说认为地球是一团冷凝的固态物质。

当早期的地球大致上达到了现在的质量时,必然会以更大的引力吸引周围的固态物质,使其以极高的速度与地球相撞——如此剧烈的碰撞,必然会产生极高的温度,足以使碰撞物体本身和地球表面碰撞区的物质完全气化、经过反复碰撞,地球表面便变得坑坑洼洼,出现了高地和海洋。

第四种观点是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这种学说认为,地球上原先有一块庞大的原始陆地,叫做泛大陆,它被广袤的海洋——泛大洋所围绕。后来,这块大陆分裂开来了,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不断漂移,越漂越远,越分越开,终于,美洲脱离了非洲和欧洲,中间留下的空隙就变成大西洋。非洲有一半脱离了亚洲,在漂移过程中,它的南端略有移动,渐渐与印巴次大陆分开,这样,印度洋也诞生了。还有两块比较小的陆地离开了亚洲和非洲,向南漂去,一直漂到很南的地方,这就是澳大利亚和南极洲。随着大西洋和印度洋的诞生,原来的泛大洋缩小了,变成了今天的太平洋。

以上假说,虽然公说公有理,但都未真正解开海洋成因之谜,这个谜团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探索。

海水是从哪里来的

地球可称为是一个水球,在它的表面上有大约3/4的面积是海洋,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水源,但海水是地球水的主体。那么多的海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起初,人们认为,这些水是地球原本就有的。当地球从原始太阳星云中凝聚出来时,便携带有这部分水。随着地球的不断变化,这些起初以结构水、结晶水等形式贮存于矿物和岩石中的水释放出来,成为海水的来源。譬如,在火山活动中总有大量的水蒸气伴随岩浆喷溢出来。据此,一些人认为,这些水气便是从地球深部释放出来的“初生水”。

天体地质研究表明,在地球的近邻中,无论是距太阳较近的金星和水星,还是距太阳更远一些的火星,甚至离地球最近的月球都是贫水的,唯有地球得天独厚,拥有如此多的水。科学家们对此说法不一。一些人认为,地球上的水,不是地球所固有的,而是由撞入地球的彗星带来的。一些由冰块组成的小彗星冲入地球大气层,陨冰摩擦生热转化成彗星水。

有的学者认为,金星、火星和月球上原先也有水,但是由于月球和火星质量太小,引力太小,致使原有的水全部逃逸;火星表面温度又太高,也无法维持水的存在。地球由于条件适中,就使原有的水能够长期保存下来。不能从地球近邻目前的贫水状态来推论地球早期也是贫水的。

我国学者董妙生提出“大自然存在多四季规律”的假说。按此假说,自地球形成至今的46亿年间,生物圈曾数次周期性地从地球转移到另一个星球,又周期性地像候鸟回归那样循环到地球上来。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海水的数度干涸与高涨。用此假说,正可以解决以往“天外来水”说和“地球固有”说都未能解决的难题。

但是,海水到底来自何方,科学的根据并不充足,因此,海水的发源处仍是一个谜。

深海生命之谜

一提起深海,人们自然会把它同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联系起来。大家都知道,万物生长靠太阳,没有太阳,植物就不能生长;而没有植物,动物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条件。那么,在深海里,常年漆黑一片,应该是不会有生物存在的。美国的一艘深海探测器“阿尔文号”通过对深海进行考察,对以上说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977年2月,“阿尔文号”在东太平洋加拉帕戈斯群岛附近几千米深的海下热泉处发现,这个终年黑暗没有阳光的世界,其实是一个繁衍生命的沃土,在这里,生活着许多蛤、贝、白蚌、蟹和红冠蠕虫等动物,但其形状却与阳光世界里的有很大区别。这里的红冠蠕虫最长的达2~3米,它用白色外套管把自己固定在岩石上,保护着自己的柔软身体。它没有嘴,没有眼睛,也没有消化系统,就靠着伸出套管顶端的身体过滤海水中的食物。它的血液里充满了富含铁质的血红蛋白,因此显得格外红。有一种巨蛤足有1英尺长,也是靠着过滤水中的颗粒食物生活。毛茸茸的深水白蚌与陆地上的蒲公英极为相似,好像与僧帽水母有一定的亲缘。还有一种像虾一样的动物,在眼睛柱柄的末端长着肉冠,用它在岩石上刮取食物。还有样子像蟹的东西,长着长腿的小蜘蛛,等等。这一切,给科学家们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怎么给它们分类?它们在没有阳光的世界里是怎么生活的?这些都是未解的谜。

有人曾对这些深海生命的生存条件进行过分析,认为海水经过高温和高压,所含的硫酸盐变成硫化氢,有些细菌就靠着硫化氢进行代谢,靠吸收温泉热能而得以繁殖;一些小动物则靠过滤这些细菌生存,大的动物又以小的动物为食物。就这样,在没有阳光的深海世界里,形成了一条独特的食物链,由此而维持了一系列生命的生存。

如果这一说法成立的话,那么,它给人类的启示将是极为深远的:人们一方面可以发展没有阳光的世界里的生物,另一方面,还可以探索没有阳光的星球上的生命。但是事情会是这么简单吗?

海洋中是否有“无底洞”

在希腊克法利尼亚岛阿哥斯托利昂港附近的爱奥尼亚海域,有一个许多世纪以来一直在吸取大量海水的无底洞。

据有人估计,每天失踪于这个无底洞里的海水竟有3万吨之多,曾经有人推测,这个无底洞,就像是地球的漏斗、竖井、落水洞一类地形。

我国四川省兴文县的石海洞乡,也有这样的一个大漏斗。它的长径650米,短径490米,深208米。无论是暴雨倾盆,还是山水聚至,其底部始终不积水。通常采用各种检测手段,总是能够重新找到消失于漏斗里的水流的遗迹,它们或近或远总会在地面上重新出现。可是,克法利尼亚岛附近的海底无底洞却与此不同,在那里消失的海水怎么也找不到。

为了揭开这个谜,美国地理学会曾派遣一支考察队先后两次到那里考察、试验。第一次试验毫无结果。第二次考察队员用玫瑰色的塑料小粒替水做“记号”。他们把130千克重的这种肩负特殊使命的物质,统统掷入到打旋转的海水里。片刻工夫,所有的小粒塑料就像一个整体,全部被无底深渊所吞没。科学家指望这一次可以把秘密揭穿,希望能在附近或者更远一些的海域找到一粒玫瑰色的塑料,但是,他们的计划仍然落空了。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找遍了大海的每一个角落,但始终没有发现那些玫瑰色的塑料到底在哪里。它们真的流进无底洞了吗?

魔海之谜

在大西洋中部、西印度群岛东北部、北纬25~35度,西径35~70度范围内有一大片海域,这里的海水透明,温度及盐度,都比其他地方为高,是世界上唯一为大洋所包围的一个特殊的海,它的名字叫马尾藻海。

说起马尾藻海的得名,还颇有意思哩。在这里生长着一种独特的海藻——果囊马尾藻。它是一种类似马尾藻的海草。普遍的马尾藻是有根的,生长在水深5米左右的海底岩石上,而这里的果囊马尾藻却是无根的,呈树枝状,依靠其体内的气泡漂浮在海中。在大西洋的这片海洋中,这种海草不仅分布广泛,而且长势也十分旺盛。所以最早驶往这里的哥伦布便把这片海域叫作“果囊马尾藻海”即“马尾藻海”。它的面积比日本的国土要大两倍。

马尾藻海的西部和北部是墨西哥湾暖流,南部为北赤道暖流,海域上空的空气相对来说不大流动,因而,被称为无风之地。在蒸汽机尚未问世以前,帆船是人们海上的主要交通工具。帆船是靠海流和风力作为动力的,因此,当船只驶入这片既没有海流,也没有海风的海域,只能是死路一条。

在那个时代,不知有多少船只因为误入这片奇特的海域而被围住。船只被马尾藻死死缠住,动弹不得。船上的人因为淡水和食品用尽,在这水尽粮绝之后。船员们统统悲惨地死去,过不了多久,船也会被大量的海草缠住,船只渐渐在马尾藻丛中匿迹。所以,自古以来,人们把这片海域又叫做“海洋上的坟地”、“大海的坟墓”和“魔海”。

最先进入这片海域的是哥伦布。1492,哥伦布从西班牙扬帆起航,寻找新大陆。经过了两个星期的航行后,在一个星期日的黎明时分,哥伦布发现船只被密密层层的海草包围住了。尽管船员们拼命努力,但船还是挣脱不了这可怕的海草。一些海员看到海面有那么多的一片海草,竟误以为是陆地到了,便欢呼雀跃起来,结果是被海草包围起来了,他们被围了一个多月,哥伦布和船员们一起协力奋战。最后,哥伦布死里逃生,终于逃出了这片可怕的海域。此后不久,他就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1894年,有一位名叫斯科特的探险员驾着帆船(因为,当时为帆船时代)冒险进入了“魔藻之海”,他感觉到海域上一点风也没有,只见四处都是毁坏了的船骸,不知过了多少日子,他才脱险。

1926年7月,英国航海爱好者、大学生亨利·巴库福特和5位伙伴,决定利用暑假驾驶一艘小帆船,航海横跨大西洋,前往美国去。

“乘这样的小船,横渡大西洋,简直是胡来。”

“这条小船没有安装引擎,要是闯进果囊马尾藻海,那可就完了!”

听到巴库特的计划后,那些富有航海经验的人们都异口同声地反对起来,他们担心的是巴库福特的安全。有人好心地劝他,为了预防万一,还是最好把船上装起引擎。但他们却认为,哥伦布几百年前能够做到,那么,他们今天也应该做到,就没有给船装引擎。于是,他们6人便乘着“普罗·斯卡伊”号,从英国的普利茅斯港出发,开始了横渡大西洋的航行。

启程这一天,风平浪静,航行十分顺利。四五天后,天气突变,暴雨伴随着狂风,铺天盖地,向“普罗·斯卡伊”号扑来,海面上激浪滔天,连续3天的暴风雨袭击,巴库特指挥着小船,与狂风暴雨进行搏斗,3天后,暴风雨突然停息了,海面又呈现出一片风平浪静的太平景象,但小船却变得面貌全非了:桅杆被拦腰折断,舵失踪了,甲板上所有的东西都被海浪洗劫一空。小船受到毁灭性破坏。看到这一切,船员们不寒而栗,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这下可完了!”

“船也不能开了,我们只能听天由命,任凭漂流了。”

“说不定我们漂到马尾藻海,那可是令人恐怖的海上坟地啊,弄不好葬身于马尾藻海了!”

人们惊慌失措地议论,巴库福特对于暴风雨所造成的后果也束手无策,只好听任小船漂流。

小船终于漂进了马尾藻海,“可怕的事情到底发生了!”巴库福特一行面面相觑,心中都非常恐惧。巴库福特的神色也异常沮丧。

此刻的马尾藻海,水平如镜,一片静寂。船员们举目四望、只见四周到处都是生长着茂密的海草,海草互相拉扯着,摇动着,飘舞着,海水的颜色也十分奇特,乌黑发亮,空气里弥漫着一股令人掩鼻的腥臭味。

那一夜,巴库特独自伫立在甲板上,埋头苦思。夜半时分,他忽然发现有二三条“白蛇”般的物体弯曲着躯体,悄然无声地爬上了甲板。巴库福特闻到一股很难闻的腥味儿,“啊!什么玩意儿!真叫人恶心。”他低头四顾,看见那白色的东西正越来越近地向他身边爬来。在这万籁俱寂的黑夜里,他的心头猛然升起了一股力量:“难道我就这样败下阵来,在这里等死不成!”他猛地弯下身去,从甲板上捡起一根短棍,竭尽全力对准那“白蛇”的头部狠狠打去……直到天亮以后,人们仔细一看,昨天晚上的“白蛇”竟是一根像章鱼脚那样的,长着一个吸盘似的海草,看了使人浑身起鸡皮疙瘩,巴库福特他们不觉得脊背上一阵阵发凉。

显然,在这里等下去就意味着死亡,必须拿定主意,闯出这吃人的魔鬼海。巴库福特果断地做出决定,对伙伴们说:“这样下去我们准得成为马尾藻海的牺牲品,我们要赶快弃掉‘普罗·斯卡’号,带上粮食、淡水及其他必需品,换乘救生艇,划桨冲出去。”于是6个人一起跳上小艇,大家手握船桨,向海草稀薄的地方拼命划去。

在巴库福特的鼓励下,船员们齐心协力划着小艇又向前冲去。海草又密了,船行驶的速度慢了下来。巴库福特叫大家拿出厚刀,像在原始森林中开拓道路似的一边劈除挡住小艇去的海草,一边驱艇前进。小艇在开辟出的一条狭窄的航道上,艰难地前进着。

到了第三天,海草渐渐少了,海面显得开阔起来,最后,海草总算没有了。大家不敢怠慢,拼命地往前划。到了黄昏时分,木桨一下子突然变得轻了。他们长长地舒了口气,扔掉手中的桨,累得全部躺下了。

过了好一会儿,巴库福特艰难地爬起来,抹了抹干枯的嘴唇,咽了一口唾沫,沙哑着喉咙,对大家说道:“伙计们,我们虽然已筋疲力尽,但我们确实都还活着。不过,我们现在还未完全脱离险境,我们如果就此躺下,那岂不是前功尽弃了吗;我们要活下去,赶快起来,划到陆地上去。”巴库福特的话,犹如一剂强心剂,给大家疲惫万分的躯体增添了无穷的力量,他们纷纷爬起来,抓起船桨,继续用力划了起来,小艇又开始向前移动。

“瞧!前面是海浪!可以看见海浪了!”一名伙伴惊喜万分地大叫起来。

“我们终于来到外海了!”大家都情不自禁地兴奋得欢呼起来。伙伴们看着救生艇外翻滚的海浪,脸上都挂满了晶莹的泪珠。一名船员举起了船桨,在空中拼命地挥舞起来;另一名船员则模仿着波浪声,大声地吼叫起来。终于得救了!他们来到了渴望已久的外海。

“这都是大家努力的结果啊!让我们继续同心协力,把船划回可爱的祖国去吧!”巴库福特神情激动地说道。伙们则互相拍打着对方的肩膀,互相鼓励着,又操桨划动起来。

正在这时,一艘通过附近的美国货船发现了他们,巴库福特和他的伙伴们终于得救了。美国货船上的船员听完了巴库福特一行的历险经过,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自古以来,还没有一个人能划船走出那个令人害怕的马尾藻海。

回到英国后,他们的历险经历迅速传遍了全国;人们无不对他们凭借自己的双手和坚强的意志逃出海洋上坟地的行为感到由衷的钦佩。

海流之谜

1856年,一艘在大西洋上航行的双桅帆船遇到了一场特大风暴,帆船被巨浪打坏,在汹涌的海面上挣扎了一番以后,漂到比斯开湾的平静岸边,抛锚停泊。水手们利用停航的空隙上岸打猎游玩。回船时,海上又刮起了一阵大风,海面重新动荡起来。为了帆船的安全,水手们在海滩上铲运海沙压舱。铲运了一阵,突然一名水手发现沙层中有一颗黑色的圆球,水手们十分惊奇。大家围拢过来,一看,圆球外表涂满了沥青,再剥开沥青,原来是一颗椰子壳。好奇怪呀!这里是一片荒滩,没有任何树木,更看不到椰子树。那么是谁带来的呢?大家疑惑着。还是一位年长的水手有主意:“劈开看看。”于是,另一位水手飞快地从船上拿来斧头,劈开一看,“哇!有一卷书。”水手们齐声喊起来。

“书?!”水手们又惊奇了”。

“是的,一卷书!”

再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卷羊皮纸,上面写满古体字。经过一番翻译,才知道这是1498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第二次西航途中给西班牙国王和王后的一封信,信中报告了与他同行的一艘帆船沉了,另一艘帆船的船员不服从他的命令,反叛了。这份重要报告没有能够送到国王手里,倒是漂到这个荒凉的海滩上,沉睡了358年!

是哪一位“绿衣使者”把这封信送到这海滩上来的呢?

是跳跃不停的海浪,还是涨落的潮流?都不是。它是海洋中的“河流”——海流带来的。长期与海洋打交道的海员和渔民都知道海洋中有海流存在,它们像陆地上的河流,日复一日沿着比较固定的路线流动着,只是河流两岸是陆地,河岸就像是固定的目标可做比照,一望就知道河流是在流动着,海流两边仍然是海水,肉眼很难把它分辨出来,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海流没有被人们发现。只是在远洋航海开展以后,人们才得到点滴的资料和对海流的某些粗浅而片面的认识,其中还夹杂了不少神话般的传说。

人们为了认识海流,从18世纪末期起,便开始利用一种叫漂流瓶的东西进行对海流的观测。在这种漂流瓶里装有一封信,信上写了该瓶的投放者、投放的时间和地点等,并要求拾到者向投放者报告拾到的时间和地点。1899年,人们在阿拉斯外海投放的漂流瓶,经过6年的漂流,漂到与它相距4000多千米的冰岛沿岸。它告诉人们,海水平均每天流过2.8千米。1962年6月,人们又在澳大利亚的佩思附近的海域投放了一批漂流瓶,5年后,其中一些漂流瓶漂到了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科学家估计,这些瓶子是从佩思经印度洋过好望角,沿非洲北上,横渡了大西洋,行程约1400千米,平均每小时流过37千米。100多年来,人们总共投放了约15万个漂流瓶,进行着海流的观测研究,从而知道了整个海洋中约有32条海流,其中最大的海流,宽数百千米,长上万千米,规模非常巨大。它们把热带高温的海水带向寒带水域,又把寒带海域的冷水带向热带。就在它们运动中,不断影响着沿途的气候。船员们也就利用这种海流流动的本领进行送信件、递情报,渔民们还利用它测报鱼群的动向,配合渔船捕鱼呢。

海鸣是怎么回事

神秘莫测的大海经常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这些声音统称为“海鸣”。但海鸣的声源在哪里呢?有些海鸣的声源是众所周知的,比如波浪翻腾和惊涛拍岸发出鸣响,大气降水、地震和火山活动引起鸣声,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发出的声音等等。但有些海鸣的声源至今还是个谜。在我国广东省湛江硇洲岛的东南海面,每当风云突变,天气异常,风暴即将到来时,海面上就会发出一阵阵有节奏的“呜呜呜”的声响。这声音好似闷雷滚动,一高一低,错落有致。据当地老人说,在很久以前建造硇洲岛国际灯塔的时候,法国人把一个大水鼓沉放在水中,水鼓相当于海况探测报警器,专门作海上天气预报用的,它能随时向人们发出风浪异变的信息,这“呜呜呜”的声音就是它发出来的。可是,谁也没看见过那沉放在水中的石鼓,更不知道它被放置在什么地方,有关部门曾专门派出船只到硇洲岛东南一带的海域巡视搜索,结果什么也没发现。

1969年,有人曾在这片海域发现过一群海猪正在游动,于是,当地人就认为海鸣有可能是海猪的嚎叫声,但在没有海猪活动的地方也有海鸣的产生,很显然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1976年,硇洲岛东南海上的海鸣声比以往减弱了,于是,持“水鼓说”的人认为,这是由于水鼓年代太久,从而导致其功能日益减退。持“海猪说”的人则认为,这是由于近年来人们在这一带海域的活动明显增加,影响了海猪的正常活动和生活,使海猪迁移的结果。

两种说法看上去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硇洲岛东南海上海鸣的声源究竟在哪里,至今仍是一个谜。

海雾之谜

海雾大致有两大类,它们均是在海洋直接影响下形成的。其一是受海面因素影响而形成的雾,如平流雾、蒸汽雾、混合雾、辐射雾等;其二是在天气系统影响下产生的雾,如雨雾等。

当暖空气从温暖的水面流向冰水面时,暖空气就会冷却降温,凝结出水汽,继而以液体水滴的形式悬浮在空中。这种大大小小的水滴越聚越多,便形成了雾,直接影响了空气的透明度。由于这种雾主要是靠暖空气在冷海面上的平流运动形成的,所以叫做平流雾。在海洋上的雾,绝大多数都是平流雾。这种雾随风飘移,分布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浓度大,常常给行船造成灾难。

当冷空气到达暖水面时,由于海水温度高于气温,海面上的水汽压力大于空气水汽压力,造成水面强烈蒸发,水汽进入冷空气中。当冷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水汽就凝结出小水滴,越来越多的小水滴聚集漂浮在低空,便形成了蒸汽雾,使能见度降低。

海洋上空的降雨,降至低空时,因低层温度增高而使雨滴蒸发,提高了低层空气的温度。同时,又有冷空气流入,与低层暖湿空气混合,使暖湿空气饱和,从而形成了混合雾。混合雾与蒸汽雾不同,它的水汽主要来源于降雨。如果没有降雨,两种温差较大而又比较潮湿的空气相互混合,有时也能形成混合雾。

当海洋水面被一层悬浮的物质或冰层覆盖时,这层覆盖面在夜间辐射冷却很快,使贴近海面较暖的空气凝结出水滴,就会产生辐射雾。

雨雾是随同降雨而来的雾。这种雾与混合雾一样,水汽都来源于雨滴。但雨雾形成过程中不需要借助于外来冷空气的混合,仅靠雨滴的蒸发即可形成。

海水温度之谜

盛夏的骄阳是那样炎热,它毫不吝惜地用自己的热量把大地上的一切都烤得烫烫的。就连拂面而过的夏风,也仿佛炉前的热气,不会使你产生舒服的感觉。

这时,那碧蓝碧蓝的大海更加显露出迷人的魅力,你会身不由己地要投入到它的怀抱。甚至你还会想,要是一个夏天都能生活在舒适的海水里那该多好啊。

不过还要提醒你一下,可不能在大海里泡得时间太长,不能游得太远,否则你会牙齿打颤,嘴唇发乌,浑身冻得发抖,弄得不好抽起筋来就更麻烦了。

亲爱的朋友,当你在大海里泡得浑身发抖,不得不上岸趴在烫人的沙滩上、让火热的太阳再给你一些温暖时,你有没有想过同样处在炎炎的烈日之下,为什么沙滩就炙热烫人,而大海却令人感觉寒冷呢?

人们研究过太阳辐射的情况,他们发现,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大部分都被地球吸收了,只有一小部分反射回到空中。说来也很有趣,原来海面和陆地比较起来,海面就像饿极了的孩子似的,贪婪地吸收着太阳送来的热量,不愿把好不容易得到的太阳能量放弃掉。

陆地就和海面不一样。它的胃口小,不能一下子吸收很多太阳辐射来的能量,剩下的就反射回空中去了。陆地的反射率要比海面的大一倍,可见陆地的吸热能力要比海洋差些。而且,陆地存不住热量,那晒得烫烫的沙滩就是一个例子。

既然海水吸热多,为什么海水没有沙滩热?

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陆地是一种不能很好传热的固体,既不透明又不流动。太阳即使再厉害些,也晒不透它。因为不能很好地传热,晒了一整天,它所吸收的热量还只是集中在不到一毫米厚的表层内。

而海上的情况就不同了。

海水是半透明的,太阳光可以透射到水下一定的深度,也就是说,太阳的辐射能可以达到海水的一定深度之内。经过长期的观测计算,人们发现到达水面的太阳辐射能,大约有60%可以透射到1米的深度,有18%可以达到海面以下10米的深度,人们甚至在海面100米深度的地方仍然发现有少量的太阳辐射能量。而这些,在陆地上是不可能的。

海水吸热,不仅胃口大,它还要把已经吸收的热量送到透射不到阳光的深层海水中贮存起来呢。这也是海洋与陆地所不同的一个最重要的性质。

海洋依靠海水的流动来输送热量。比如说,海流就可以把赤道附近的热海水送到两极方向去,而两极方向的冷海水也通过海流向温暖的地方流动;风浪则可以形成海水温度的上下交换。你可不要小看这种风浪的作用,科学家说,它所造成的海水温度的上下交换,要比热传导作用大上千倍万倍呢。在夏季和白天,海面上接受的热量较多,它就可以把热量送到深层贮存起来;而在冬季和夜晚,海表面接受的热量少,它又会把贮存在深层的热量输送到表层。

当然,除了风浪,海水还有一种对流作用。这种对流作用是由于冷热海水的重量不同而形成的。就像冷空气重热空气轻一样,海水也是冷的重热的轻,于是冷而重的海水就会自动下沉,暖而轻的海水会自动上升。有了这种对流作用,冬天的大海也不会很冷了,随着表层较冷的海水不断下沉,下层较暖的海水会自动升上来补充的。

同在一个太阳下,陆地与海洋的物质不同,温度就不同。陆地是表皮烫,海洋则是整个温,海洋把热情大方的太阳送来的热量都贮存下来了,只是体积太大,温度不可能升得太高,所以夏季的大海会使你舒服得最后要打寒战。

难怪有人说海洋是个贮存热量的仓库,这话还是有它一定道理的。

海水涨落之谜

在海滨的沙滩上,经常能看到一些人弯着腰,甚至蹲在那里,捡拾各种漂亮的贝壳,有时还能捡到海藻或海蜇、海星、海胆……可是过了一段时间,海浪吐着白色的泡沫,翻腾着向岸边扑来,海水把沙滩淹没了,人们被迫后退。过了一些时间,海浪失去了势头,又悄悄地退去,那条宽展平坦的沙滩又露出了水面,沙滩上面留下一簇簇刚刚被海浪推上来的大大小小的贝壳。海水都按照差不多相同的时刻涌上来,退下去。

人们把这种海水定时涨落叫作涨潮和落潮。白天的海水涨落叫潮,夜晚的海水涨落叫汐,总起来,人们就把海水水位有规律的涨落叫作潮汐现象。

海水为什么能遵守时间地涨落呢?

原来,这是月亮和太阳对海水的吸引造成的。万有引力定律是这现象的根本原因。宇宙中一切物体之间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同这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同他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月亮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在陆地和海洋两部分的任何一点上都是一样的。但是,由于陆地地面是固体的,引力带来的表面变化不容易看出来,而海水是流动的液体,在引力的作用下,它会向吸引它的方向涌流,所以形成明显的涨落变化。

太阳虽然比月亮大得多,可是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毕竟太远了,所以月亮对海水的吸引力要比太阳大得多。海水涨落的主要动力是月亮的引力。

地球上,面对月亮的这一面接受月亮的引力,引力的方向是指向月亮中心的。而背着的一面,则产生了相应的变化,使得面对月亮或背着月亮的地球两侧的海洋水位升高,出现涨潮。与此同时,位于两个高潮之间部位的海水,由于向涨潮的地方涌去,会出现落潮。

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对某一个地方来说,每天都要面向月亮一次和背向月亮一次,所以一般来说,要出现两次涨潮和两次落潮。

太阳对海水的引力虽然小,可是也有一定的影响。主要由于月亮的引力而引起的潮汐现象,因为太阳引力的参与,太阳引力和月亮引力共同发挥作用,就使得海水的涨落过程变得复杂了。

农历每月初一或十五的时候,地球和月亮、太阳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日、月引力之和使海水涨落的幅度较大,叫大潮;而当农历初八和二十三的时候,地球、月亮、太阳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差不多成了直角形,月亮的引力要被太阳的引力抵消一部分,所以海水涨落的幅度比较小,叫小潮。

涨潮落潮的次数,潮的大小,还要受海岸地形、气候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有的地方一天有两次涨潮,两次落潮;有的地方只有一次涨潮,一次落潮;前者叫半日潮;后者叫全日潮。还有的地方潮水涨落情况要更复杂一些。如果两个相邻的高潮之间和相邻的低潮之间,时间不均等,这叫做混合潮。

浙江省杭州湾的钱塘江潮就是由于受海岸地形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涌潮。钱塘江口宽100千米,而江道河面仅宽四五千米,呈喇叭口状。涨潮时,海水沿河而上。受两岸渐狭的江岸束缚,形成涌潮。河口底部因泥沙沉积而隆起形成的“沙堤”,更激起潮水上涌,形成雄踞江面的一道水墙,怒浪排空,如万马奔腾,场面十分壮观。

人们认识了海水按一定时间涨落的规律,就可以利用潮汐的能量,修建电站,提供无污染的能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潮汐电站修建在法国朗斯河上。这个潮汐电站于1961年开始建设,1967年竣工,发电能力24万千瓦。我国在山东省乳山县也成功地修建了实验性的潮汐电站。

无风三尺浪之谜

“无风三尺浪”是人们对海洋的描绘。这不是同“无风不起浪”有矛盾了吗?不,在广阔的海洋上,即使在无风的日子里,大海也还在那里波动着。

这是什么道理呢?原来,风虽然停了,大海的波浪还不会马上消失。何况,别处海域的风浪也会传播开来,波及到无风的海面,“风停浪不停,无风浪也行”。这种波浪叫涌浪,又叫长浪。

比起风浪来,涌浪一起一落的时间长,波峰间的距离大,波形又圆又长,较有规则,波速很大,能日行千里,远渡重洋。西印度群岛小安得列斯群岛的居民常常会发现高达6米多的激浪拍打岸边,时间长达连续两天或更长的时间。奇怪的是,这时加勒比海并没有什么风暴,这真是个无法解开的谜。后来,科学家经过长期观察和研究,发现这是来自大西洋中纬地区传来的风暴涌浪。

飓风和台风会掀起涌浪。狂风会造成海水涌积,同时风暴的低气压区海域海面受了压力影响,海水也会暂时上升。当台风风速同潮水波浪的推进速度接近时,会产生共振作用,推波助澜,把涌浪越堆越高。当大涌浪传到近海岸时,由于岸边水浅,波浪底部受海底的摩擦,波峰比波谷传播得快些,波峰向前弯曲、倒卷,水位猛烈上升,甚至冲上海岸席卷岸边的建筑物和船只,造成灾难。

海上风暴所引起的巨浪,传到风力平静或风向多变的海域时,因受空气的阻力影响,波高减低,波长变长,这种波浪的传播速度比风暴中心的移动速度快得多。如果说风浪可以追赶军舰的话,那么,涌浪就可以同快艇赛跑了。因此,涌浪总是跑在风暴前头,人们看到涌浪,就知道风暴快来啦。“无风来长浪,不久狂风降”,“静海浪头起,渔船速回避”,这是我国沿海渔民的谚语,也是观天测海经验的概括。

海底火山爆发和地震引起的涌浪,传播的速度更快了。1960年5月23日,日本群岛东岸一片平静安谧的景象,当时已得到智利地震的有关资料,不少人淡然置之。谁知20个小时后,排山倒海般的涌浪,远涉重洋到达夏威夷群岛、菲律宾群岛和新西兰。日本群岛海岸在涌浪袭击下,有1000多户房屋被卷走,2亿公顷土地被淹没,甚至渔船被掀到了岸上。远离智利16000千米的勘察加半岛以东海面,也掀起了汹涌的浪涛。

原来,这是智利地震引起的海啸涌浪。它以时速800千米横渡太平洋,来到这些地方。1960年5~6月间,智利沿海海底发生了200多次大大小小的地震,5月22日下午6时许(格林威治标准时间),爆发了新的强烈地震,波及15万平方千米的地区,一些岛屿和城市消失了,全国2万多的人口受到影响,地震又引起海啸,智利沿岸500多千米范围内,涌浪高10米,最高达25米,使南部320千米长的海岸沉浸于海洋之中。

为了同风浪和涌浪作斗争,人们设计了水翼船、气垫船、双体船、竖立船等,以减少海浪对船体的影响。人们还利用浮标、飞机、卫星等来观测海浪,作出预报,供船只在海上选择适当的航线和航速。

海岛形成之谜

在茫茫的大洋上,碧波里涌出一片陆地,船舶可以在此停泊、补给,飞机可以着陆,人员可以登岸休整,多么叫人喜欢。地球上巧妙地撒布了这些“明珠”,给人类以莫大方便,赛似千里沙漠上的点点绿洲。

是什么力量造就了这些岛屿?尽管海岛面貌千姿百态,人们仍然能够找到其中的规律性。它们万变不离其宗,或是从大陆分离出来,或是由海底火山爆发和珊瑚虫构造而成。前者姓“陆”,地质构造与附近大陆相似;后者姓“海”,地质构造与大陆没有直接联系。据此,海岛分成大陆岛、火山岛、珊瑚岛、冲积岛4大类型。

第一种类型:大陆岛。它是大陆向海洋延伸露出水面的岛屿。世界上比较大的岛基本上都是大陆岛。它的形成有三种原因:一是地壳运动,中间接合部陷落为海峡,原与大陆相连的陆地被海水隔开,成了岛屿。世界上最大的格陵兰以及伊里安、加里曼丹、马达加斯加等岛,世界最著名的日本列岛、大不列颠群岛、马来群岛等群岛,我国的台湾岛、海南岛,都是这样形成的。二是冰碛物形成的小岛。远古冰川活动时期,冰川夹带大量碎屑在下游堆积下来,后来气候回暖,冰川消融,海面上升,冰碛堆未被淹没,成了岛屿。挪威沿岸、波罗的海沿岸、美国和加拿大东部交界处沿岸的小岛,就是这样形成的。三是海蚀岛。它非常靠近大陆,两者高度一致,仅仅中间隔着一道狭窄的海峡;那海峡是海浪经年累月冲蚀的结果。这类岛屿为数不多,面积也很小。

第二种类型:火山岛。它是海底火山露出水面的部分。岛貌峻拔,与大陆岛、珊瑚岛有明显的不同。当初,火山隐没水下,经过不断喷发,岩浆逐渐堆积,终于高出水面。世界海底山脉最高峰的冒纳开亚火山,就是火山岛夏威夷岛的主峰,其海拔高度4205米,水下部分还有5998米,总高10203米,比珠穆朗玛峰还高1355米!世界第十八大岛、面积为10.3万平方千米的冰岛是上千个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夏威夷群岛成直线排列,是一列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阿留申群岛成弧形排列,是成列环状海底火山喷发而成的。

第三种类型:珊瑚岛。它只存在于热带、亚热带海域。在海底丘地或海底山脉山脊上,有大量珊瑚虫营巢生活,同其他壳体动物构成庞大的石灰质巢体。旧的死亡,新的又在残骸上继续生长,不断向海面推进。在最适宜的条件下,1000年才能长高36米,长到海水高潮线就停止生长了。大海几经沧桑,或地壳上升,或海水下降,珊瑚礁露出水面便成了岛屿。全球珊瑚礁的面积达270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欧洲、南美洲面积的总和,但其绝大部分没于水下,出露为岛的面积并不多。太平洋的加罗林群岛、马绍尔群岛,印度洋的马尔代夫,我国的南海诸岛,都是典型的珊瑚岛。

第四种类型:冲积岛。它位于大河的出口处或平原海岸的外侧,是河流泥沙或海流作用堆积而成的新陆地。世界最大的冲积岛马拉若岛,是世界第一大河亚马逊河的河口岛,面积40万平方千米,列为世界第三十大岛。我国长江口的崇明岛、长兴岛,黄河口的孤岛,都是冲积岛。加拿大东岸的塞布尔岛,美国东海岸的特拉斯角,我国的苏北沙洲,都是海流加上风力堆积而成的沙滩,其位置不固定,成为航行的危险区。

除上述大自然形成的四类海岛外,人们还动用现代科学技术筑造了人工岛屿。这类岛屿为数不多,面积极小,但经济意义很大,前景可观。今后还将摆脱泥沙岛的窠臼,构筑巨大的钢铁浮体,在海上建设工厂、展览馆、公园、旅馆以至整个城市,大大扩展人类活动的基地。

海岛有消有长。有些在火山、地震、水流或人力破坏下缩小或消失了;有的则在扩大,有的海域冒出了新岛。珊瑚岛倘能得到良好的保护,一般都能缓慢扩大面积,可惜不少珊瑚礁已被采来建房、筑路或烧石灰,使珊瑚虫千百年的劳动成果毁于一旦。荆冠海星是珊瑚礁的大敌,世界上已有10%左右的大环礁给它吃掉了;有的岛屿下面被吃空,地面塌陷。人类应该像灭蝗一样来扑灭荆冠海星。海底火山爆发,常常给人类增添一些新岛。1973年,日本一座0.08平方千米的西之岛附近海底火山爆发,堆出一个比旧岛大3倍的新岛,最终连在一起。冰岛南岸32千米外122米深的海底,1963年火山爆发,到1967年共喷出7000万立方米碎屑,流出3000万立方米岩浆,造出一座2.8平方千米、海拔178米的新岛——苏尔特塞岛。

海水为什么会发光

1975年9月1日傍晚,在江苏省近海朗家沙一带的海面上出现了奇特的亮光,亮光随着波浪的起伏,就像燃烧的火焰那样不停地翻腾着,直到天亮才慢慢消失。第二天夜晚,亮光再次出现。以后每天夜晚,亮度都逐日加强。到第七天,比前一天更亮,海面上出现很多泡沫,当渔船驶过时,激起的水流如同灯光照耀一样,特别明亮,水中还有珍珠般闪闪发光的颗粒。几小时后,这里发生了一次地震。

这种海水发光的现象,被称之为“海火”,它常出现在地震或海啸之前。1976年7月唐山地震的前一天晚上,秦皇岛、北戴河一带的海面上也出现过发光现象。1933年3月3日凌晨,日本三陆海啸发生时,人们看到了更奇异的“海火”。波浪底下出现了三四个草帽般的青紫色圆形发光物,排成一排向前移动。后来,互相撞击的浪花搅碎了这些圆形发光物。

“海火”是怎样产生的?大多数人认为这与海里的发光生物有关。海水里的发光生物因受到扰动而发光是早为人们熟知的现象。发光生物种类很多,除甲藻外,还有许多细菌和放射虫、水螅、水母、鞭毛虫,以及一些甲壳类、多毛类等小动物。因此人们推测,当海水受到地震或海啸的剧烈震荡时,便会刺激这些生物,使它们发出异常的光亮——“海火”。

一些学者却另有说法。他们指出,在狂风大浪的夜晚,大海也同样受到扰动,而为什么不产生“海火”呢?

美国一些学者通过实验发现,当强烈的地震发生时,频频出现的岸石破裂,人们会看到耀眼的光亮。所以,他们认为,地震“海火”的产生与岩石破裂有关。但海啸(地震海啸除外)发生时,并没有大量的岩石爆裂,“海火”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一些人认为,“海火”作为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很可能有多种成因,生物发光和岩石破裂发光只是其中两种成因。除此之外,可能还有其他成因。究竟还有些什么成因,至今还是一个待解的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