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状发射武器的鼻祖陈规
陈规,字元则,生于北宋时密州安丘,即今山东省安丘市。宋代名臣,抗金主战派。他用巨竹管制作成世界上第一支“火枪”,有效地打击了金兵的入侵。
由于陈规所制火器可以使点燃的火药定向喷射,是近代管状发射武器的前身,被誉为“近代枪炮的鼻祖”。
陈规是法科进士,他虽为文臣,却很有军事才华,尤擅守城。其实,陈规在火器上的贡献,主要来源于他丰富的实战经历,是战场经历启发了他的创新思维,制造出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竹管火枪。
1140年,陈规任顺昌府知府时,修整城墙,招募流亡,建立保伍制度。此时入侵宋朝的金兵完颜宗弼退归河南。
这年5月,抗金将领刘锜领着一路兵马赴京途中经过顺昌府境内,陈规亲自出去迎接,迎进城中还未坐稳,就有人来报说金兵已经打入京城。陈规告诉刘锜,自己城中有米粮数万斛,一同互勉死守顺昌,得到刘锜的认同。
陈规与刘锜一同登城布置军事,分别命令各位将领守卫四门,并且明确地指示有关人员,招募当地人作为向导和间谍。大体上粗略布置完毕以后,金兵前哨已经逼近顺昌城下。
6月,完颜宗弼领兵扎寨于顺昌城外的颍水北岸,连营十余千米。他看到顺昌城垣简陋,竟狂妄地说:“顺昌城可以用靴尖踢倒。”并当即下令,9日在顺昌城内府衙中吃早饭,城破之后,女子玉帛悉听诸将掳掠,男子一律杀死。
完颜宗弼的气焰十分嚣张,根本不把陈规、刘锜等放在眼里。并亲自率领铁浮图军4000人在城下游动,寻机进攻。
陈规、刘锜一面加紧备战,一面采取新的战术。陈规对刘锜说:“敌人的意志屡次受挫,一定会想出奇巧来围困我们,不如我们派潜兵去扰他们的营垒,使敌人昼夜不得休息,这样我们就可以养精蓄锐了。”
刘锜表示同意。陈规的疲敌之法,果然把敌人拖得疲惫不堪。陈规则鼓励将士发誓死守,背城一战,死中求生。
陈规披着金盔甲胄,亲自巡城督战,并射杀敌军无数,敌人稍稍引退。他与刘锜在城墙上来回巡视军情,勉励激发各位将领的士气,有时候,飞箭射到衣服上也面无惧色,沉着稳定。士兵见状,更加气势高扬,决心以死和敌兵相拼。
这时正值天气炎热,金军远道而来,没有休息即投入战斗,人困马乏,只好休兵立营,准备再攻。
宋军则轮番休息,以逸待劳,乘烈日当空的中午,时而派遣数百人于西门扰敌,时而又从南门袭击,大败金军。
金军屡攻不下,士卒死亡病疾又多,完颜宗弼被迫率全部金军撤走顺昌,顺昌保卫战取得了彻底胜利。这一战重打击了金军主力部队,因而对宋军抗金的战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由于陈规颇有战功,官至龙图阁直事,德安府知府。后因功累至汉阳军镇抚使、徽猷阁待制、任池州知府、沿江安抚使等。
正是经历了这些艰苦卓绝的实战历练,才使陈规对部队的武器装备深有感触,也对他制造火枪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南宋初期,火药已经普遍应用于战事,加之当时北方的金兵不断侵犯干扰,陈规就想利用火药来改进兵器,提高战斗力。
陈规经过苦心钻研,用巨竹做了世界上第一支“火枪”。这种枪用竹管做枪身,里面装满火药,药线引在外面。打仗时,由两个人拿着,点燃后发射出去,用来烧伤敌人。
这种用竹管制成的火枪,就是最早出现的管形火器。因为它是把火药装在竹管内,而不是放在竹管之外,这一改变,代表一个大进步,所以人们认为它是射击性管形火器的鼻祖。
陈规发明的管形火枪在实战中发挥了巨大威力。陈规是当时力主抗金的地方官员。
有一次,当金兵攻城时,他率领一支火枪队,跟在300多头火牛后冲出城门,用火枪对金兵集中喷射,金兵被烧得哭爹喊娘,抱头鼠窜,取得了守城战的胜利。
由于用竹管制成的这种火枪枪身容易被烧毁或炸裂,且射程短,威力不理想,不能耐久使用,于是,人们对之不断进行了改进。但陈规的发明极大地影响了后来对火器的改进。
比如南宋末年,有人对火枪进行研究和改进,在火枪的基础上制成一种“突火枪”。它也是用巨竹为筒,里头再装上火药,安上“子窠”,即瓷片、碎铁片、石子一类东西。
使用时,用火点燃火药,起初发出火焰,火焰尽后,“子巢”借着火药气体的力量被抛射出去,同时伴随有强烈的响声,其声响可传到100米远。
这种“子窠”就是后日子弹的先声,也是这是现代霰弹枪的真正起源。
金朝末年的管形火器叫“飞火枪”。它是用16层敕黄纸制成的筒子,长2尺多。筒子所以用纸做,乃是因为北方不产竹子的缘故。
筒子缚在枪头的近处,内装柳灰、铁碎末、硫黄、砒霜混合的药料。点着后,焰火可烧到十几步之远。其作用和宋人的火枪相同,在于焚烧敌人。
元人承袭了宋金的火器,但有所发展。在宋金时本来是用竹制,或纸制的枪身或筒身,到了元代中叶后多数已改为用铜或铁来制造了。也就在这时,我国的火药和金属管形火器传入欧洲,火枪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15世纪初,西班牙人研制出了火绳枪。后来,被明王朝仿制,称之为鸟铳。直至16世纪中叶,法国人马汉发明发明了燧发枪,将火绳点火改为燧石点火,才逐渐克服了气候的影响,且简化了射击程序,提高了射击精度,可随时发射。
管形火器在火器上是一大进步,并对后世枪炮的划分产生了深远影响。近代的枪、炮的划分,就是从陈规发明的管形火器逐渐发展而来的。
在我国古代兵器中,对枪、炮的划分不明确,起初也没有一定的制式和标准。金属管火器出现以后,人们才将口径大的叫做铳、炮;口径小的叫枪,有的称铳、筒。
在明代兵书中就明确指出,管形火器的大小主要是根据用途和使用要求而定,即“大者发用车,次及小者用架、用桩、用托,大利于守、小利于战”。
这就是说,当时人们造枪是用于步兵、骑兵作战,要求短小轻便;而造炮是用于守城攻坚。对于大型火炮,得用车载船运或修筑固定的炮台,以便用猛烈的炮火攻克堡垒或抵御对方的攻击。
这种划分枪、炮的办法,与近代接口径大小区分枪、炮的原则是一致的,即口径在20毫米以上,含20毫米者即为炮,以下即为枪。
由此可见,火药的发明促使了管形火器的问世,而管形火器孕育了现代的枪、炮。对于重型火器来说,火药使冷兵器的炮变成威力强大的火炮,这对武器的发展和战争本身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正如恩格斯对此作的精辟论述那样:“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贵族城堡的城墙,现在抵不住市民的大炮了”,这些大炮“不但影响了作战方式本身,还影响了统治和压迫的关系。”
陈规的管形火器的发明,表明人们已经想出方法来适当地操纵烈性的火药,能使点燃的火药定向集中喷射火焰,也使得火药在战争中的使用向前跨越了一大步!
它的威力虽然不算很大,但从原理上来说,管形火器已采用火药作为发射动力,从而开辟了使用管形火器的先河,这标志着火器已开始向近代枪炮的方向发展。因此,发明管形火器的陈规被认为近代枪炮的鼻祖。
[旁注]
法科 制大学七科之一。分法律、政治、经济三个学系。鲁迅《三闲集·我和〈语丝〉的始终》:“但自己卖报的成绩,听说并不佳,一纸风行的,还是在几个学校,尤其是北京大学,尤其是第一院。理科次之。在法科,则不大有人顾问。”
铁浮图 又被称为铁浮屠引,是金国铁骑引的一种,极其类似欧洲十字军,属于金国大将完颜兀术的手下,与拐子马一起随同金兀术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火器 我国古代火药兵器的简称。包括火箭、火球、火枪、火炮、地雷等。北宋初年,出现了用火药制造的火箭、火毬等,我国古代兵器开始向“热兵器”新时代过渡。可见,火药的发明,在军事理念、军队编制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火绳枪 靠燃烧的火绳来点燃火药,故名火绳枪。火绳枪在火器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是现代步枪的直接原型。火绳枪的出现也改变了战争的形态,伴随着火绳枪的发展,人类的战争从冷兵器进入到热兵器时代。
燧发枪 由16世纪中叶出生在枪炮工匠、锁匠和钟表匠家庭的法国人马汉发明。原理是重撞燧石冒出火星,引燃火药击发。大大简化了射击过程,提高了发火率和射击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较低,便于大量生产。
完颜宗弼 姓完颜,本名斡啜,又作兀术、斡出、晃斡出。女真族。太祖完颜阿骨打第四子。金朝名将,开国功臣。有胆略,善射。金国主攻派的代表,并领导了多次南侵,战功赫赫。迫宋称臣,以功进太傅。
刘锜(1098年~1162年),字信叔,秦州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南宋抗金将领。骁勇善战,在伐夏抗金的过程中屡立功勋,官至太尉、威武军节度使,去世后,谥为“武穆”。
[阅读链接]
陈规为官清廉,家中没有多余的财产。此外,他更是一个内心善良的人,乐善如施,喜好赈济穷人。
他曾经为自己的女儿找一个侍女,找到一个妇人,这妇人举止闲雅端庄,陈规感到奇怪就询问她,才知道,原来她是云梦的张贡士的女儿,由于战乱,丈夫死了没有依托,只能寄人篱下讨饭为生。
陈规立刻停止让她做侍女,并把自己女儿的嫁妆拿出一部分给她做了嫁妆。听说过这件事的人都非常感动,人们都交口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