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生卒与经历

罗伯特·奥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1904~1967),出生于美国纽约富裕的德裔犹太人家庭,物理学家。“曼哈顿计划”的主要领导者之一,被誉为美国“原子弹之父”。

1925年,奥本海默以荣誉学生的身份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随后到英国剑桥大学深造;1926年,转到德国哥廷根大学;1927年,凭借量子力学论文获荣誉博士学位。

1927年夏,奥本海默学成归国,先去哈佛大学,然后到伯克利加州大学和帕萨迪纳加州理工学院任教。其间,1928~1929年,他曾又赴欧洲,先后在莱顿大学和苏黎世大学做研究,始终瞩目于物理学发展的最前沿。未到而立之年,他已确立在美国物理学界的领先地位。

1942年,被任命为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主任,秘密进行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27个月以后,数以千计的专家在奥本海默的领导下,成功地制造出世界上第一颗个原子弹。

1945年8月,美国将原子弹投到日本的广岛和长崎。

1965年,奥本海默患了肝炎,身体不佳。1967年2月18日在普林斯顿因喉癌去世。享年62岁。

成就与贡献

他与玻恩合作,发表了《分子的量子理论》一文,奠定了研究分子光谱的基础,树立了分子研究的经典。

1942年,他被任命为战时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主任,成为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的技术领导。1947年又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院长,并于次年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主席。

1945~1953年,奥本海默成为美国政府和国会制定原子能政策的主要顾问之一,包括担任过两届美国政府原子能委员会的总顾问委员会主席。

他怀着对于原子弹危害的深刻认识和内疚,怀着对于美苏之间将展开核军备竞赛的预见和担忧,怀着坚持人类基本价值的良知和对未来负责的社会责任感,满腔热情地致力于通过联合国来实行原子能的国际控制与和平利用,主张与包括苏联在内的各大国交流核科学情报以达成相关协议,并反对美国率先制造氢弹。

退出政坛以后,奥本海默全身心地投入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教学和管理之中,把他的教学风格和管理才能在这里发扬光大,并组织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学术活动,促进了其间量子理论的发展。

地位与影响

他曾早在1930年就预言正电子的存在,在1931年指出有整数和半整数不同自旋的粒子有不同的理论结构,并结合当时有关宇宙射线和原子核物理的大量观察实验结果,对量子电动力学到基本粒子的性质进行了描述、计算和说明,虽然他还不到30岁,但已确立起自身在美国物理学界的领先地位。

与此同时,奥本海默也逐步展示出他作为一个优秀教师的潜能和素质。他的周围总是聚集着一群才华横溢、思想敏锐的优秀青年,伯克利逐步成为美国的理论物理中心,他培养出的年轻物理学家后来也大多成为物理学界的顶尖高手,并由此形成美国物理学界著名的理论物理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