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炼精工的对偶

早在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许多对偶句。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后来,汉代的乐府民歌和古诗中,也有不少对偶句。如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又如古诗《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在汉代赋体骈文中,也常用对偶句。如《刺世嫉邪赋》:“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宁饥寒于尧舜之荒岁兮,不饱暖于当今之丰年。”在后来的唐诗、宋词、元曲中,对偶句更是俯拾皆是。如杜甫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李白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商隐的诗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此外,在我国的历代散文中,也镶嵌着大量珠玉般的对偶句。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等。

我国独特的文学形式对联,是对偶手法最典型的体现。如春节时家家户户贴的对联即春联,上下联即对偶句。中国的许多名胜古迹,名山大川,往往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联,如在浙江杭州岳庙内,岳飞坟前塑着奸臣秦桧夫妇等四人的跪像。大门两边刻着一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对偶,又称对仗,是用对称的字句,加强语言效果的一种修辞方式。它由两句话组成,每句字数相等,句子结构也相同,并且两句中词的词性与平仄相对,在形式上显得十分整齐、有节奏。上下句在内容上相互补充的,叫正对;在内容上相互对照映衬的,叫反对;上下句在内容上连贯一气的,叫流水对。对偶是一种精巧优美的修辞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现代汉语的作品中,也经常使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