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米多高的柜台旁,冒出了一个男孩棕黄色头发的脑袋,一双怯生生的眼睛里闪着晶莹的泪光。颤抖的小手将一只小提琴举过头顶,放在柜台上。孩子始终低着头,像一只被损伤的鸽子那样:“能卖吗?”这问话带着异常伤感的声调,我打消了对提琴来历的怀疑。但是我惊愕了,这是 1926 年德国出产的名牌琴,据说国内只有八九把,都珍藏在各大乐团和少数名家手里。“琴是哪儿来的?”我不是凭衣着看人的市侩,但大声的问话还是震动了孩子的耳膜,他惊恐地抬起头来,两眼委曲地盯着我,没有回答。缓缓的,缓缓的,孩子又将双手举过头顶,伸到了我的面前,去捧小提琴。那是一双多么美丽的小手啊!刚柔并兼的线条,匀称地分布在嫩红色的手腕上;丰满而又细长的手指似乎专为拉琴而生长的;特别有趣的是长得出奇的小指,几乎超过了无名指的指甲根,仿佛弟兄两个相依在一傍。左手的指尖上起了一层黄黄的茧,没有多年的苦练,一个孩子的指尖是绝对不会这样的。为了不使孩子难堪,我低下头又拿起琴:珍贵的马尼拉弓毛,奇怪的是弓杆折断了, 上面环绕着层层的漆包线;漂亮的虎皮纹背板使我赞叹,但中间致命地裂开了一道大口子。尤其使人不解的是,价值数百元的高档品竟没有琴盒的保护, 是谁把琴破坏成这副模样?它还能值多少钱呢!犹豫了一会儿,我问道:“你打算卖多少钱?”孩子红着脸从牙缝里挤出几句话来:“50 元行吗?因为, 因为我爸爸病得快⋯⋯”“50 元?”尽管琴已损坏到使人痛心的地步,但这仍是我没有料到的过小数字。“你爸爸是谁?”我关切地问道。“爸爸?!” 孩子失声地重复着这两个字,呆呆的凝视着天花板上一根发锈的铁钉,绞心地用双手捂住脸,无声地哭泣起来。泪水从指缝里渗了出来,沿着那痉挛的手背掉在提琴上。还用问什么呢?我立即从会计那儿拿出 50 元钱,小心地塞在他上衣口袋里。我想帮他系上扣子,但徒劳了,他衣袋上的扣子全掉了, 衣领上也留下了被撕裂过的痕迹。接到钱,孩子仍然直愣愣地死盯着他那心爱的提琴,像一尊木偶似的仁立在柜台旁。我再也看不下去了,连忙从怀里掏出 10 元钱向孩子手里塞去。但他没有接钱,只是用异常恳切的语调问道: “等我有了钱,还能把琴赎回来吗?”让我怎么回答呢?这是寄售商店,不是旧社会的当铺啊!但我没有勇气向孩子那样解释,只得将求援的目光投向主任。主任向我点了点头,非常温和地对孩子说道:“暂时作为陈列商品处理,好孩子,回去照顾爸爸要紧,琴一定给你留着。”孩子再也没有说什么, 急急地离开了店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