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对外开放政策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你们问我们实行开放政策是否同过去的传统相违背。我们的作法是,好的传统必须保留,但要根据新的情况来确定新的政策。过去行之有效的东西, 我们必须坚持,特别是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那是不能动摇的。我们不能允许产生一个新的资产阶级。我们引进先进技术,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有利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至于怎么能发展得多一点、好一点、快一点、省一点,这更不违背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

《实行开放政策,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

(1978 年 10 月 10 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 133 页人们有这样的怀疑,中国这样搞四化会不会走资本主义道路。我们肯定地说,不会。现在, 我们国内的资产阶级已经不存在了。过去的资本家还有,他们的成分已经改变了。外资是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占有它的地位。但是外资所占的份额也是有限的,改变不了中国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特征是搞集体富裕,它不产生剥削阶级。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979 年 11 月 26 日),《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第 235、236 页归根到底,我们的建设方针还是毛主席过去制定的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不管怎样开放,不管外资进来多少,它占的份额还是很小的,影响不了我们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吸收外国资金汐卜国技术,甚至包括外国在中国建厂,可以作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补充。当然,会带来一些资本主义的腐朽的东西。我们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但这不可怕。

《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问》(1980 年 8 月 21 日、23 日),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 351 页经济方面我们采取两手政策,既要开放,又不能盲目地元计划无选择地引进,更不能不对资本主义的腐蚀性影响进行坚决的抵制和斗争。

《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

(1983 年 10 月 12 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43、44 页我们对香港的政策长期不变,影响不了大陆的社会主义。中国的主体必须是社会主义。但允许国内某些区域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比如香港、台湾。大陆开放一些城市,允许一些外资进入,这是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比如外资到上海去,当然不是整个上海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深圳也不是,还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的主体是社会主义。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984 年 6 月 22 日、23 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59 页我们开放了十四个沿海城市,都是大中城市。我们欢迎外资, 也欢迎国外先进技术,管理也是一种技术。这些会不会冲击我们的社会主义呢?我看不会的。因为我国是以社会主义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很大,吸收几百亿、上千亿外资,冲击不了这个基础,吸收外国资金肯定可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补充,今天看来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补充。当然,这会带来一些问题,但是带来的消极因素比起利用外资加速发展的积极效果,毕竟要小得多。危险有一点,不大。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4 年 6 月 30 日),《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第 65 页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吸收外资,合资经营,不可能损害社会主义中国的主权,只会有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再过三十年、五十年、七十年,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更加发展了。等到那一天,社会主义的主体经济发展得更强大了,更不怕冲击社会主义的主体经济了。

会见日本公明党委员长竹人义胜时的谈话(1984 年 10 月 11 日),1984

年 10 月 12 日《人民日报》

历史经验教训说明,不开放不行。开放伤害不了我们。我们的同志就是怕引来坏的东西,最担心的是会不会变成资本主义。恐怕我们有些老同志有这个担心。搞了一辈子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忽然钻出个资本主义来,这个受不了,怕。影响不了的,影响不了的,肯定会带来一些消极因素,要意识到这一点,但不难克服,有办法克服。你不开放,再未个闭关自守,五十年要接近经济发达国家水平,肯定不可能。按照现在开放的办法,到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几千美元的时候,我们也不会产生新资产阶级。基本的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归集体所有,就是说归公有。国家富强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了,而且不断提高,这有什么坏处!在本世纪内最后的十六年, 无论怎么样开放,公有制经济始终还是主体。同外国人合资经营,也有一半是社会主义的。合资经营的实际收益,大半是我们拿过来,不要怕,得益处的大头是国家,是人民,不会是资本主义。

《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1984 年 10 月 22 日),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90、91 页我们对外开放二十来个城市,这也是在社会主义经济是主体这个前提下进行的,不会改变它们的社会主义性质。相反地,对外开放有利于壮大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中国是信守诺言的》(1984 年 12 月 19 日),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103 页有人说中国的开放政策会导致资本主义。如果真的导致了资本主义,那末,我们的这个政策就失败了。我们的回答是,我们的开放政策不会导致资本主义。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会有一部分资本主义的东西进入。但是,社会主义的力量更大,而且会取得更大的发展。社会主义的比重将始终占优势。

会见香港核电投资有限公司代表团时的谈话(1985 年 1 月 19 日),1985 年 1 月 20 日《人民日报》

我们的经济改革,概括一点说,就是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 也是对内开放,通过开放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农村经济一开放,八亿农民的积极性就起来了。城市经济开放,同样要调动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对内搞活经济,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至于吸收外国资金,这是作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个补充,不用担心它会冲击社会主义制度。搞活开放也会带来消极影响,我们要意识到这一点,但有办法解决, 没有什么了不起。因为从政治上讲,我们的国家机器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它有能力保障社会主义制度。从经济上讲,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工业、农业、商业和其他方面已经建立了相当坚实的基础。这就是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对中国改革的两种评价》(1985 年 8 月 21 日),《邓小平文选》第

三卷第 135 页我还要说,我们社会主义的国家机器是强有力的。一旦发现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的情况,国家机器就会出面干预,把它纠正过来。开放政策

是有风险的,会带来一些资本主义的腐朽东西。但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政策和国家机器有力量去克服这些东西。所以事情并不可怕。

《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1985 年 8 月 28 日),《邓小

平文选》第三卷第 139 页对办特区,从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担心是不是搞资本主义。深圳的建设成就,明确回答了那些有这样那样担心的人。特区姓“社”不姓“资”。从深圳的情况看,公有制是主体,外商投资只占四分之一,就是外资部分,我们还可以从税收、劳务等方面得到益处嘛!多搞点“三资”企业,不要怕。只要我们头脑清醒,就不怕。我们有优势,有国营大中型企业,有乡镇企业,更重要的是政权在我们手里。有的人认为,多一分外资,就多一分资本主义,“三资”企业多了,就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就是发展了资本主义。这些人连基本常识都没有。我国现阶段的“三资”企业, 按照现行的法规政策,外商总是要赚一些钱,但是,国家还要拿回税收,工人还要拿回工资,我们还可以学习技术和管理,还可以得到信息、打开市场。因此,“三资”企业受到我国整个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归根到底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992 年 1 月 18 日—2 月 21 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372、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