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组合

在我国,丹霞指的是一种有着特殊地貌特征以及与众不同的红颜色的地貌景观,其形状像“玫瑰色的云彩”或者“深红色的霞光”。

它是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孤立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

由于我国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使丹霞地貌的发育特征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不同的气候带产生的外力组合,以及晚近地质时期环境的变迁,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丹霞地貌的发育进程和地貌特征的继承与演变。

广东丹霞山的红石世界

在1亿年至7000万年的中生代晚期至新生代早期,是地壳运动最强烈的时代,南岭山地强烈隆起,丹霞山一带相对下陷,形成一个山间湖泊。

这时,四周的溪流雨水年复一年地将泥沙碎石冲入湖盆,在高温之下,泥沙中的铁在沉积中变成了三氧化二铁。在高压之下,又凝结成红色的沉积砂岩。

到了5000万年左右,又一次的地壳运动将丹霞这个湖盆抬升,湖底变成了陆地。在陆地继续抬升的过程中,岩体大量断裂,加上锦江及其支流的切割,风霜雨雪的侵蚀,坚硬的粗石砾岩与松软的粉沙砂岩出现程度不同的分化和崩塌,松软的砂岩层形成了水平槽、燕岩、书堂岩、一线天、幽洞通天等。

那些坚硬的砾岩则突出成为悬崖、石墙、石堡和石柱,如巴寨、茶壶峰、阳元石、望夫石、丹梯铁索等。千奇百怪、诡异万状的“丹霞地貌”,就在这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琢中形成了规模。

因其山石是由红色砂砾构成,所以人们命名为丹霞山。丹霞山由红色砂砾岩构成,以赤壁丹崖为特色,是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风景最优美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被称之为“中国红石公园”。

丹霞山主峰海拔409米,与众多的名山相比,并不是很高,也不是很大,但它集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桂林之秀一身,具有一险、二奇、三美的特点。

丹霞山的岩石含有钙质、氢氧化铁和少量石膏,呈红色,是红色砂岩地形的代表,为典型的丹霞地貌。沿层次可以划分为上、中、下三层以及锦江风景区、翔龙湖和被誉“为天下第一奇景”的阳元山风景区。

丹霞山的上层是三峰耸峙,中层以别传寺为主体,下层以锦石岩为中心。上层有长老峰、海螺峰、宝珠峰,阳元山和阴元山。

长老峰上建有一座两层的“御风亭”,是观日出的好地方。在亭上可看到周围的僧帽峰、望郎归、蜡烛峰、玉女拦江、云海等胜景。

海螺峰顶有“螺顶浮屠”,附近有许多相思树。下有海螺岩、大明岩、雪岩、晚秀岩、返照岩、草悬岩等岩洞。宝珠峰有虹桥拥翠、舵石朝曦、龙王泉等。

下层主要有锦岩洞天胜景。在天然岩洞内有观音殿,大雄宝殿,在洞中,还可看到马尾泉,鲤鱼跳龙门等风景。

这里有一块很著名的“龙鳞片石”,随四季的更换而变换颜色。下层景区要钻隧道、穿石隙,较为刺激。

丹霞山下有一条清澈的锦江,环绕于峰林之间,沿江两岸上分布有大量的摩崖石刻。

另外,丹霞山还有佛教别传禅寺以及80多处石窟寺遗址,历代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诗词和摩崖石刻,具有极大的历史文化价值。

丹霞山在地层、构造、地貌表现、发育过程、营力作用以及自然环境、生态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在全国的丹霞地貌区是最为详细和深入的,向来都是丹霞地貌的研究基地以及科普教育和教学基地。

丹霞山地貌几乎包含了亚热带湿润区所有的种类,群峰如林,疏密相生,高下参差,错落有序。山间的高峡幽谷,古木葱郁,淡雅清静,风尘不染。锦江秀水纵贯南北,沿途丹山碧水,竹树婆娑,满江风物,一脉柔情。

丹霞山的主要地貌包括有:丹霞崖壁、丹霞方山、丹霞石峰、丹霞单面山、丹霞石墙、丹霞石柱、丹霞丘陵、丹霞孤峰、丹霞孤石、崩积堆和崩积巨石等类型。

丹霞山主要地貌中的丹霞崖壁也就是赤壁丹崖,它是丹霞山最具有特色的景观。大尺度的如锦石岩大崖壁和韶石顶大崖壁,高均超过200米,长度超过2千米,成为天然的地层剖面。

发育在软硬相间的近水平岩层上的陡崖坡,岩性的差异造成风化与剥蚀的差异,往往发育层状陡崖坡,如海螺峰东、西两坡等。

丹霞山主要地貌中的丹霞方山,也称石堡,山顶平缓,四壁陡立,最著名的是丹霞山主峰巴寨大石堡,海拔618米,长约500米,宽近300米,高200多米,是一处典型的发育到老年阶段后又被抬升的高位孤峰。

丹霞山各景区都有大型丹霞石墙分布,最壮观的是阳元山八面大石墙构成的群像出山景观,大小不等,高低不同的石墙构成了一个富有动感的大象家族走向锦江的景象。

丹霞山的孤立石柱千姿百态,在各大景区均有分布,以丹霞景区最多。其中造型最奇特者为阳元石,而蜡烛石相对高度达35米,但基部最细的部分直径不足5米,是最细长的丹霞石柱,高度和直径的比例是7比1。

观音石从与观音山分离处算起相对高度达143米,是相对高度最大的石柱,而茶壶峰的周围则被5个高达50米至100米的石柱环绕。

丹霞山的其他地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有丹霞沟谷、顺层岩槽、丹霞洞穴、丹霞穿洞、丹霞石拱和丹霞壶穴等。

丹霞沟谷包括了宽谷、深切曲流、峡谷、巷谷和线谷等。流经丹霞山区的主河道如锦江和浈江河谷多宽谷,顺构造破碎带和继承原始洼地下切而成。局部仍然保持曲流下切,形成峡谷状的深切曲流。

丹霞山最长、最深的巷谷为韶石顶巷谷,深约200米,长约800米,是发现最大的丹霞巷谷。

最奇特的巷谷是姐妹峰巷谷群,十余条巷谷纵横交织,把个山块切割的支离破碎,大部分巷谷直接连接,部分在底部由穿洞连接,状若迷宫,内部有崩塌、错落、洞穴、钟乳石,还有古山寨及古人生活遗迹等。

丹霞山的穿洞、石拱和天生桥是一大特色,已发现的多种成因的穿洞与石拱达60多处。

丹霞山的每个基岩河床上,水流携带卵石做旋转运动,磨深凹下之处,均发育口小肚大的壶穴群,扩大加深可形成深潭。飞花水瀑布上游基岩河谷,发育了串珠状的壶穴群。

丹霞山峰窝状洞穴是该类微地貌的命名模式地,在丹霞山已发现多处。以锦石岩洞穴内的龙鳞片石最为典型,在洞壁砂岩层表面,形成宽约一米并横过整个后壁的小型蜂窝状洞穴带。

另外,丹霞山群具有丰富的地貌组合类型,总体上构成了簇群式丹霞峰林峰丛典型区。

丹霞地貌以造型丰富而著称,丹霞山更是山奇、石奇、洞奇、沟谷也奇,奇得让人不敢相信是自然的造化,其中阳元石被称为“天下第一奇石”。它和阴元石、双乳石则构成“三大风流石”组合。因此阳元石、龙鳞石、观音石和望夫石被称为“丹霞四绝”,因阳元石、阴元石所以丹霞山又被称为“天然裸体公园”。

丹霞山以典型丹霞地貌为主体的连片的自然区域,保持了丹霞地貌和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及珍稀濒危物种生态环境的完整性。

锦江和浈江沿途丹山碧水相映,构成秀美的山水景观,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保存最好的地方之一,红色山群宛如绿色海洋中的一颗颗红宝石,它们构成了丹霞山极具美学价值的景观系统。

从形式美学来看,丹霞山具有丰富多彩的山石形态美,疏密相生、组合有序的山群空间结构美,高下参差、错落有致的山块韵律美,丹山、碧水、绿树、蓝天、白云一起组成的色彩美。

从意境美学来看,赤壁丹崖的崇高与险峻,造型地貌的神奇与精绝,山水田园的雅秀与恬淡,沟谷茂林的幽深与清静,云遮雾障的奥妙与奇幻,使得丹霞山获得“非人间”的自然意境美,“世界丹霞第一山”的称号受之无愧。

丹霞地貌是大陆性地壳,发育到一定的阶段后而出现的特殊地貌类型,丹霞盆地发育在具有晚元古代基底的华南板块南岭褶皱系中央部位,是南岭褶皱系区域地壳演化的缩影。

反映了华南地壳由活动区转变为稳定区,并再度活化的特定演化历程,具有突出普遍的地球科学价值,对于构建我国丹霞整体演化系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丹霞盆地在白垩纪中期大规模沉降之前的双峰式火山活动,反映了板块边缘消减带深部作用对大陆内部岩浆活动的影响,显示了板块内部活化的特殊底辟式弧后裂陷盆地模式,与边缘弧后拉张盆地和大陆裂谷盆地有着巨大的差异。

丹霞山总体上处于地貌发育的壮年期阶段,但具有地貌发育的多期性,新近纪以来盆地的多期差异抬升,使得盆地保留了不同演化阶段的地貌。

丹霞盆地仍然处在继续抬升的状态下,进行中的地质地貌过程表现得非常清晰,是丹霞地貌演化的现场博物馆。

丹霞山是湿润区丹霞地貌的精华和代表,包含了湿润区低海拔丹霞的所有主要类型和重要特征,发育其上的丹霞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构成了这类地貌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卓越的自然品质。

从生物生态学的价值来看,丹霞山基本上保持了自然生态环境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孕育出了特有的陆地生态系统、特有的生物多样性和特有的物种,是大量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和晚近地质时期生态演替的典型区。

丹霞山的热带物种成分多,其中的沟谷雨林特征最为突出。山区小生境复杂,导致生物群出现了剧烈的空间分异,是丹霞地貌生态分异、丹霞生物谱系、丹霞“孤岛效应”与“热岛效应”研究的模式地,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相互关系的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对比资料,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管理研究价值。

丹霞山是处于壮年中晚期、簇群式的丹霞地貌,表现为山块离散,群峰成林、高峡幽谷、变化万千,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丹霞”。

江西龙虎山的丹霞绝景

东汉中叶,正一道的创始人张道陵在江西鹰潭龙虎山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龙虎山丹霞面积200平方千米,是我国丹霞地貌发育程度最好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壮年晚期丹霞地貌的典型地区。它的美妙在其山水和其崖墓群构成了“一条涧水琉璃合,万叠云山紫翠堆”的奇丽景象。龙虎山丹霞所处的江西省东北部,是信江中生代红色盆地,位于扬子古板块与华夏古板块结合带的东段,南靠武夷山隆起带,北临信江河谷。信江盆地上的白垩统河口组和塘边组是丹霞地貌发育的物质基础。

信江河谷两侧主要为准平原化的低丘岗地,零星残留着的孤峰或孤石,只有龙虎山和龟峰等地保存着峰丛、峰林、孤峰、残丘等地貌组合,像两大盆景屹立于准平原化的信江盆地南缘。

龙虎山丹霞地貌总体地势南高北低,海拔多在300米以下。其中丹霞地貌区最高峰是龟峰的排刀石,海拔401米,最低点48米,最大相对高度353米。

龙虎山丹霞地貌类型典型多样,分布集中,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审美旅游观赏价值。区内丹霞地貌成因类型大致有水流冲刷侵蚀型,这是最主要的方式,景观代表有一线天、陡崖、嶂谷等。

有崩塌残余型,以象鼻山、仙桃石为典型代表;有崩塌堆积型,以莲花石、玉梳石为典型代表;有溶蚀风化型,以丹勺岩、仙女岩、仙人足迹为典型代表;有溶蚀风化崩塌型,以仙姑庵最为典型。

在形态上,龙虎山丹霞有石寨、石墙、石梁、石崖、石柱、石峰、峰丛、峰林、一线天、单面山、猪背山、蜂窝状洞穴、竖状洞穴、天生桥、石门等,并有各种拟人似物优美绝伦的造型地貌。

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独具特色的碧水丹山和千古未解的崖墓群之谜构成了龙虎山风景旅游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三绝”。

龙虎山丹霞分为仙水岩、龙虎山、上清宫、应天山、鬼谷洞5个景区,景区之间以泸溪河为纽带,呈串珠式分布。由红色砂砾岩构成的龙虎山共有99峰、24岩、108处自然及人文景观,奇峰秀出,千姿百态。主峰海拔247米,秀美多姿。

景区内的丹霞地貌类型多样,较为集中地分布于龙虎山和仙水岩景区,面积约40平方千米。分布上由南到北,地形上由高到低,景观由密到疏。

流经景区的泸溪河长43千米,似一条蜿蜒的玉带,由东南至西北将两岸的丹崖地貌景观巧妙地串联起来,山立水边,水绕山转,山水交融,相互映衬。

从龙虎山山麓沿泸溪河乘竹筏西行,在3.5千米之内就分布有100多座山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被称为“仙水岩”的24座山峰。

这里的清溪绕山蜿蜒、奇峰横卧碧波,四野景色美不胜收,有“小漓江”之称。两岸的岩石千奇百怪、气象万千,特别是著名的“十不得”岩石景观,惟妙惟肖、妙趣横生。

龙虎山的仙水岩地区,岩洞密布,向阳、避风、干燥、险要,为崖墓葬的形成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龙虎山的崖墓数以百计,大都镶嵌在距水面35米至50米的悬崖峭壁之上,远远看去高低不等,大小不一,随着洞穴的变化而变化,整个崖墓群如同一幅巨大的画卷,形成了奇特的景观。

崖墓群“悬棺”的棺木大都使用巨大整段的楠木刳制而成,大小不一,形式迥异。有巨大的可容葬十余人的“船棺”,有造型如古屋的“屋脊棺”,有圆筒独木的“独舟棺”,也有“方棺”,还有微型的“二次葬”用的“骨灰盒”。

龙虎山崖墓群是我国最早的崖墓群,是我国崖墓的发源地,被誉为“天然考古博物馆”,堪称世界一绝。除分布最集中的仙水岩外,马祖岩、金龙峰及周围地区也有零星的分布。

龙虎山是我国道教发祥地,道教正一派“祖庭”,位居道教名山之首,被誉为道教第一仙境。上清宫和嗣汉天师府得到历代王朝多次赐银,进行了多次扩建和维修,宫府的建筑面积、规模、布局、数量、规格创道教建筑史之最。

据记载,龙虎山在鼎盛时期共建有道观80余座,道院36座,道宫数个,是名副其实的“道都”。

龙虎山的应天山象山书院还是我国古代哲学中“顿悟心学”派的发源地,金龙峰马祖岩是禅宗史上贡献最大的禅师之一的马祖道早期参禅悟道的场所。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浓厚的道教文化氛围无疑又为龙虎山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龙虎山丹霞包含了我国亚热带湿润区丹霞单体与群体的重要形态类型。几乎涵盖了亚热带湿润区的所有种类,包括丹霞崖壁、石寨、石墙、石峰、石柱和丹霞洞穴、丹霞沟谷及奇绝罕见的象形丹霞等,其形成过程和阶段的证据保存良好。

龙虎山的丹霞群体形态类型以侵蚀残余的平顶型和圆顶型峰丛、峰林与孤峰残丘并存为特色,是疏散型丹霞峰林地貌的模式地。

其中,龙虎山泸溪河近岸带和龟峰以峰林型丹霞地貌为特点,排衙峰以峰丛型丹霞地貌为标志,马祖岩、南岩以孤峰型和丘陵型丹霞地貌为特色。

猪八戒督造的龟峰丹霞

传说在很久以前,江西上饶的信江南岸是水乡泽国,因猪八戒触犯天规,被玉帝贬下凡尘,后来猪八戒投靠东海龙王敖广之后,为了感谢龙王,猪八戒就奉命督造水底别墅,建成了“龟峰别墅”。

后来,猪八戒出主意,请西海龙王敖闰前来参观,东海龙王和西海龙王兄弟之间存在很深的矛盾,向来不和。于是,在宴席上的西海龙王心生歹意,就想夺龟峰别墅占为己有,他们借酒斗棋,以赌龟峰别墅归属。

东海龙王不知是计,欣然应允,没想到西海龙王耍诈,赢了东海龙王。东海龙王气愤不已,当即推翻之前的赌注。就这样,敖广和敖闰又结下新仇,并且双方之间的战事不断。

战败的东海龙王一气之下,施法吸干了海水,使龙宫露出地面,在战争中战死的龟兵龟将幻化成石。从远处观望,整个龙宫就像一只硕大无比的昂首巨龟,无山不龟,无石不龟,所以得名为龟峰,向来都有“江上龟峰天下稀”的美誉。

据说,在明正德年间,弋阳人大理寺少卿李奎,看见龟峰如圭璋、圭璧,为了避“龟”俗之嫌,龟峰曾一度更名为圭峰。

事实上,龟峰丹霞发育于1.35亿年的白垩纪晚期,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由经红色砂岩经过地壳上升运动而形成,是我国东南地区典型的丘陵地貌。

龟峰风景优美,奇峰如画,这里山峦峻峭,峰岩秀逸,怪石嶙峋,岩洞幽奇。云海层层,雾涛翻滚,朝阳似火,晚霞溢金。苍松挺拔,翠竹亭亭,草木葱茏,四季花香。

林间珍禽和鸣,山涧怪兽出没。清泉细无声,雨花来无际,峰峰奇特。八大景观,景景壮观。自古有“三十六峰八大景”之说,造型玲珑别致,形象生动逼真,峰石千姿百态,如人、如物、如禽、如兽。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旅游家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中写道:

盖龟峰峦嶂之奇,雁荡所无。

龟峰有“绝世三奇”,即独步天下的龟形丹山之奇,天造地设的洞穴佛龛之奇和千古流芳的仁人志士之奇,集“绿色”“古色”和“红色”旅游为一体。

“绿色”是以龟峰为代表的自然风景观光区,森林覆盖率达到80%,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和“三十六峰八大景”。“古色”是以南岩寺为代表的宗教文化区,有唐宋时期佛雕40余座,是佛教禅宗的发祥地之一,而且历史上这里儒、佛、道三教融合。

龟峰园区丹霞地貌景观类型齐全,以石墙、石梁、石柱、石崖、峰丛、嶂谷、单面山、猪背山、造型石、扁平洞、蜂窝状洞穴等地貌类型最为壮观。

区内奇峰异石随处可见,流泉飞瀑悬空而挂,丹崖赤壁倒映在碧波荡漾的清水湖中,加上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更增添了龟峰的无限色彩。

龟峰丹霞的石峰数量众多,其特征为四周陡峻,顶部较尖而浑圆,基座较大。大多处在多组节理的控制之下,流水沿节理面或裂隙长期进行冲刷和侵蚀,加上重力、崩塌等作用形成。

龟峰内的金钟峰、文豪峰、仙桃石、僧尼峰、金龙峰、螺丝峰、大佛峰等都是十分典型的丹霞石峰。

龟峰丹霞的山崖种类多,分布广泛,几乎山山有崖。石崖类型多样,有的平如斧劈,有的凹凸有致,有的曲直有序,有的怪异奇特,有的小巧玲珑,有的雄伟壮观,有的俯视深不可测,有的仰观高耸入云,有的飞雨满天,绚丽多姿,其中的天女散花大赤壁为赤壁丹崖的典型代表。

龟峰丹霞的石柱形状多,呈柱状、棒状或宝塔状的丹霞山峰,其高度远大于断面直径,四周为丹崖围成孤立状。区内的石柱数量虽然不多,但是却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这些石柱中以雄霸天下最为著名。当立于石柱下仰望,只见一柱冲天而起,蓝天白云之下具有永不言败之势,给人以力量和自信,美不胜收。

龟峰丹霞的地貌形态多样,石墙、石梁为长条状、线状地貌形态,山体顶部窄而小,四周皆为陡直的丹崖所限,当岩壁陡立平整呈墙状时称为石墙,当山体呈屋梁状时称为石梁。

在众多的景观中,骆驼峰最具特色。骆驼峰既是走向峰顶的石梁,又是石墙。其两侧为悬崖绝壁,长约近1千米,宽约25米,海拔高362.6米。横切骆驼峰的垂直节理使顶部呈波状起伏犹如驼峰,十分宏伟壮观。骆驼峰以险峻、峭拔、雄伟、象形称雄整个龟峰。在通往骆驼峰极顶的主道上有七道天险:一是鲫鱼背,东面是万丈绝壁,西面是千丈悬崖。二是登云梯,此梯上下悬空架在绝壁上,是登骆驼峰唯一通道。

三是“一线天”,一线天比“天然三叠”处的一线天险峻数倍。四是飓风峡,走过一线天,来到飓风峡,此处“山高月小”,“狂风如电”,虽然风光无限,却令人胆战。五是“壁虎崖”,这是骆驼峰极顶的最后一道难关,能通过的人少之又少,所谓“壁虎崖”,就是说无壁虎游墙绝技,莫想上得去。六是断魂沟,上得骆驼峰,过不了这个天然裂缝,也难窥见骆驼峰极顶的无边秀色。七是决胜坡,此处倾斜度达45度,要想看到整个龟峰及其周围七八个县市甚至更远处的绝景,必须小心谨慎。古人常说:

无胆莫上骆驼峰,上得驼峰真英雄。

龟峰的丹霞洞穴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蜂窝状洞穴,另一种为扁平洞。蜂窝状洞穴在龟峰较为常见,且多发育在崖壁上,以展旗峰和朝帽峰崖壁上的洞穴最为突出。其形状多为长条形,长轴常与岩层的走向一致。这些大小不等,深浅各异的洞穴顺层密集分布,宛如蜂窝,形成壮观的景象。

扁平洞主要出现在南岩,不仅数量多,而且规模宏大。这些洞穴大都外宽内窄,洞壁较为光滑,多出现在山壁的凹面,为水流侵蚀的结果。在南岩发育的大小洞穴有28处之多,其中最大的南岩寺洞穴长30米,宽70米,高30米,可容纳千余人。

龟峰丹霞具有单面山的特点,龟峰丹霞的单面山沿岩层走向延伸,两坡不对称,沿岩层倾向坡长而缓,与岩层倾向相反或者与层面接近于垂直的坡面陡而短。

区内发育的单面山数量众多,展旗峰、好汉坡都是其中著名的景点。登上骆驼峰峰顶时,放眼望去,在景区的四周低矮丘陵大多数都为单面山,犹以北部和西南部为多。大大小小的单面山形似一个个乌龟,它们有的在匍匐,有的在徜徉,惟妙惟肖,目不暇接。

龟峰丹霞的嶂谷壁坡陡直,深度远大于宽度的谷地。一般谷深远远大于谷宽,两侧谷壁垂直或同斜,谷底平坦或起伏,据其形状可以分为“V”型和“U”型。

当障谷将山体切穿时称为一线天,尚未切穿时称为巷谷。区内发育有多处一线天,其中以骆驼峰一线天最为壮观,全长111米,最高处约33.4米。立足于入口,感觉有如一把利剑将山体劈开,不禁由衷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龟峰丹霞的龟裂纹沿层面发育的由近正多边形拼接而成形似龟背的一种收缩节理构造,反映了较为炎热干燥的古气候条件。

据有关地质学家考察,这类丹霞地貌在我国并不多见。而在龟峰,这类型的岩石不但数量多,而且发育完好,特征明显。多个龟裂纹组合排列在一起形成的龟背石,不但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龟峰丹霞的造型石是以其独特的造型博得世人青睐的一种特殊丹霞地貌类型,它可以是石峰、石柱,也可以是其他任何一种或多种地貌类型的组合,老人峰、伟人峰、三叠龟等都属于造型石。

这些造型石有的神态肃穆,形如老人,有的生动活泼,形如动物,个个惟妙惟肖,别有情趣。龟峰的老人峰,不但形态极为逼真,而且在不同的观察角度其形态各不相同,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龟峰丹霞地貌是由大自然的神工鬼斧造就,它的普世价值在于能够为人们研究和发展地质科学提供第一流的实物样品,而且这些样品每件都是那么的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