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流勇退

通过敌人不设防的地区进军,在敌人预料不到的时间,向敌人预料不到的地点攻击。——孙武

急流勇退离开政坛

回到吴都的阖闾大会群臣,准备对战争中的有功之臣进行奖励。论破楚之功,首推孙武,并要加官晋爵,光耀门第。然而孙武却坚辞不就,并且提出了辞官还乡的请求。

孙武说:“臣本来就是一介平庸之士,承蒙大王的厚爱,一定要臣出仕,在无法推辞的情况下,只好勉强从命。十几年来,臣竭尽绵薄为大王效力,如今大王的霸业已成,声名显赫。各国诸侯,无不慑服,这都是大王您无与伦比的威德才形成的啊!臣也因此感到非常荣耀。”

说到这里,孙武看了一眼阖闾,可以感觉出他面有得意的神色。孙武继续说:“无奈臣现在体弱多病,年事已高,处理政事,感觉力不从心,为此日夜焦虑,诚惶诚恐,恳求大王准臣辞官还乡,以终老天年。”

阖闾本来还以为孙武要继续对自己进行夸赞呢!谁知道竟然提出了辞官的请求,这大出他的意料之外,同时也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很惊讶,只有伍子胥比较理解孙武的内心想法,反应倒是比较平淡。

吴王阖闾说:“孙将军一直是孤王的左膀右臂,为我们吴国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正是我们国家昌盛的时候,正需要将军这样的人才,帮助我们国家南征北战,成就更大的霸业,将军怎么能离去呢?”

吴王紧紧地盯着孙武,希望自己的劝说能够奏效,但见孙武没有留下的意思,就继续说:“我希望将军能够留下来,担任吴国的相国之位。将军要是执意辞官,寡人将十分痛心。将军先不要着急,还是先考虑一下再说吧!你也给寡人三天的考虑时间。”

孙武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答应三日后再说。论功封官的事情也只好暂停。孙武一回府,吴王马上派伍子胥亲往孙府,劝他打消这个念头。

孙武不改初衷地说:“您不知道,当初出仕并非我的本意,完全是大王恩宠和您的友情所致。弹指一挥间已经做了10多年官,有这么长的时间让我有研究、实习兵法的机会,我已经很满足了。这是我的兴趣所在,功劳是不敢当的。如今,我的健康和能力已经一天不如一天,我恳托您,替我在大王面前说明原委,完成我的夙愿,我将感激不尽。”

伍子胥说:“兄弟的想法,我非常能够理解。也很想让您得偿所愿,但是看大王的意思,您不一定能够走得了,不过暂时在你的府邸颐养天年还是应该可以的,我可以尽量和大王谈谈,你以后就可以不用上朝了,到需要你的时候,再派人来请您,兄弟看怎么样呢?”

孙武沉思了一会儿说:“好吧!看来这可能是现在最好的结果,还请兄弟好好和大王说说。”

伍子胥只得回去如实向阖闾汇报,阖闾也不好再勉强,同意了孙武的请求,不过阖闾同时提出,孙武平时不用上朝,也不用跟随打仗,但是在需要的时候,国君可以随时找孙武问计。

孙武答应了吴王阖闾的要求,开始在吴国都城自己的府邸中养老。吴王阖闾重新召开庆功大会,并且拜伍子胥为相国,伯嚭为太宰,一同执掌国政。把阊门改名叫破楚门。又在南部边界上垒起石墙,留个门叫士兵把守,以防御越国的进攻,称为石门关。

越国的大夫范蠡也在浙江口上修筑城池,以抗拒吴国,称为固陵,意思是说这座城可以固守。

孙武终于如愿以偿,开始了居家的日子,他对于兵法的研究渐渐地淡下来了,大部分时间用来教育自己的孩子,看书和处理家务。

当年出仕的时候,孙武只有几根白发,为官十几年,虽然也只有五十多岁,却已满头银丝了。

孙武对世俗的功名利禄之所以如此淡泊,是因为他对官场生涯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尔虞我诈、阿谀逢迎,嫉妒和憎恨、阴谋与权变,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稍有不慎就可能身败名裂,实在是太险恶了。

特别是阖闾登基为王和伐楚胜利后那种残忍、骄横、奢侈的作法,使他不寒而栗。急流勇退是最佳的选择,否则前景不可预料。

这时,吴王又准备开始了新的军事行动,吴楚大决战,吴国最终以少胜多、以近制远,兴师千里,打垮了强大的楚国,这使吴王阖闾争霸天下的野心日益膨胀。吴王阖闾把争霸的目标对准了北方的齐、晋两国。

吴王阖闾决定先拿齐国开刀。齐景公得到吴国伐齐的消息,惊恐不已,慑于压力,不得不忍痛将自己的爱女作为人质,远嫁吴国,阖闾才暂时停止了伐齐的军事行动。这次军事行动,孙武一直在家,完全没有参与。

后来,孙武的妻子去世了,孙武怀着悲痛的心情,埋葬了自己多年的妻子,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了。听说越王允常去世,他儿子勾践即王位,阖闾趁越国丧的时机,准备发兵伐越。

孙武皱起了眉头,喃喃地自言自语:“乘人之危可是最不仁义的做法,大王这样做上天绝不会助佑的,子胥为什么不阻止这次不义的战争行动呢?”

当时孙武真想去找伍子胥,让他说服阖闾停止这次军事行动,让老百姓休养生息,但他转念一想,自己已经退出政界,还是不要再去参与了。

公元前495年,吴王阖闾终于召集了数万大军,向南开拔,新继位的越王勾践亲自带兵迎敌,双方展开了一场大战。

结果阖闾被越国大将灵姑浮砍断脚趾,后来,伤口发炎,死在吴军后撤的路上。因太子波已死,阖闾死前把王位传给了夫差。夫差是个轻浮、傲慢而薄情的人,孙武开始为吴国和伍子胥的命运担心忧虑。

暗中帮助吴国称霸

吴王夫差继位后,发誓要报勾践杀父之仇,他一边为父亲守孝,一边开始着手作好攻打越国的一切准备。

夫差等到大孝三年期满,已经基本做好了大举伐越的准备,夫差和伍子胥等人多次召开军事会议,讨论攻打越国的事情。

一次,吴王夫差对相国伍子胥说:“这次攻打越国,就要倚仗相国的力量了。”

伍子胥说:“为国效力,为大王尽忠,是做臣子的职责,微臣一定尽心竭力,辅佐大王。”

“那关于这次出征,相国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这时伍子胥想到了孙武,就建议说:“攻打越国,必须得请孙武出山,大王如果只想取得一两次战役的胜利,也许有为臣就已经够了,如果大王想灭掉越国,那必须得借助孙武的力量。”

吴王夫差说:“那好吧!还请相国出面邀请。”

第二天,伍子胥专门到孙府来拜会孙武。寒暄过后,子胥说出了来意。

“孙先生,”伍子胥真诚地说,“想当初,我们一同辅佐前王,把吴国建设到了今天这样的成就,如果前功尽弃,不但百姓涂炭,您就忍心吗?大王夫差及其宠臣一心急于报仇雪恨,却又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作战计划,一旦失利,后果不堪设想啊!”

孙武感叹于伍子胥这样一个聪明人,却又终日摆脱不了名利权势之争,反而对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视而不见,于是委婉地说:“我是个过时的人物了,好比四季所穿的衣服,春有春装,夏有夏装,如果夏天却穿皮裘,不是太荒谬了吗?”

孙武一边说,一边看了看伍子胥,希望他能够明白自己的意思。

“我只希望把世事忘得一干二净,也希望世人把我忘得一干二净。聪明的人不但要合乎时宜,还要尽量把个人和世界接触的范围缩小。”孙武继续说。

孙武所说的是真心话,同时也在暗示子胥,要他隐退林泉,终享天年。

然而伍子胥一门心思要动员孙武出山,并不理会他的这些话,只是一个劲劝说他为国效力。

孙武已经看出子胥态度的坚决了,强行拒绝似乎于公于私都不太好,于是建议说:“再度出仕可能性不大了。不过,既然您专程来家里找我,我就贡献一点伐越的战策吧!好吗?”

子胥无奈,只得答应。孙武想了想,慢慢地说:“夫差为了征越而锐意练兵,越王勾践肯定会有所防备。勾践年少气盛,又在三年前击败了吴军,一定心骄气傲,不以为意。”

孙武一边说,一边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清茶。

“不过越国的大夫文种、将军范蠡却都是聪明绝顶的人物,他们又一定会阻止勾践轻举妄动而以固守为其策略。问题的关键是要千方百计地激怒勾践,使文种、范蠡的约束失败。我有一个办法可以达到这一目的。”孙武继续说。

说到这里,孙武沉默了片刻,好像在想什么,然后他才继续说:“我们可以派出一支轻骑兵,人数不要很多,五六千名即可,先从太湖渡船南下,在越国的西北方登岸,不断向越军挑衅,转战南北,灵活机动。”

孙武看伍子胥全神贯注地在听,就又继续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惹恼勾践,即使文种、范蠡谏止,他也会出击的。只要勾践离开越国都城会稽,我军主力就由东面直接插入南面,轻取会稽。”

听到这里,伍子胥禁不住连声叫好。孙武摆了摆了手,继续说下去:“到那时,不管勾践是否回师往救越都,我军那支轻骑队伍都要不断地扰乱他们,当双方主力接触的时候,骑兵队可在敌人后方鼓噪呐喊,使他们惊慌失措,并不断地突击,这样,越军首尾受敌,加上吴军本来就比较强大,胜利是有把握的。”

“嗯!先生所说的太好了,有了这条妙计,何愁小小的越国不破啊!到时一定能活捉勾践小儿,为先王报仇雪恨。”

“不过还有一点要注意,千万不要堵住越兵的退路,不要把他们逼到绝路作困兽之斗,而是让他大败而逃,然后趁机追赶,务必全歼敌军,以绝后患。”孙武补充说。

为了让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些,孙武喝了一口茶,最后强调说:“这次战役有三个要点,其一为首先以骑兵队为诱饵,其二为不塞住敌军退路,其三为穷追不舍。我的这些策略,只是纸上谈兵,仅供吴王和您参考吧!”

伍子胥听完孙武的话,连声表示感谢,并说胜利的那一天,一定要来和孙武喝个一醉方休。

孙武笑笑说:“好,我等着那一天,希望那一天我们能够一起退居山林,笑傲江湖。”

最后伍子胥向孙武告别,到宫中给夫差说明了情况,夫差听孙武没有请来,但听了伍子胥带来的攻越妙计,很是满意,也就没有再说什么。

公元前494年初,夫差决定兴师伐越。吴、越两军在夫椒,即今苏州市吴县西南太湖中相遇,战斗异常激烈。

在孙武、伍子胥的策划下,吴军在夜间布置了许多诈兵,分为两翼,高举火把,只见在黑暗的夜幕中火光连成一片,迅速向越军阵地移动,杀声震天,越军惊恐万状,军心动摇。

孙武多年来在太湖训练的水师也发挥了作用,各种战船相互辅助,攻守兼长。越军抵挡不住吴军的强大攻势,不得不仓皇退逃。

吴王夫差指挥大军紧追不舍,步步进逼,深入到越国腹地。勾践知道大势已去,率军退回到都城会稽,即今浙江绍兴市。

吴军不久又追到会稽,勾践害怕遭受城破、君亡、国灭的厄运,便带着5000名残兵逃出都城,跑到会稽山上,想凭借山险固守。

吴军乘胜一举攻占了越国都城,马上挥戈出城,把会稽山团团围住,时间一长,越军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只得向吴国请降。

吴王夫差不顾伍子胥等的竭力反对,接受了勾践提出的谋和、称臣并每年向吴国进贡的要求,越国得以保存。

然后,夫差率军回国。吴国攻伐越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吴国在诸侯国中的影响更大了。

在击败越国后,吴王夫差争霸的雄心更足了,可以说比起他的父亲阖闾丝毫不差,吴越战争结束后,夫差又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作伐齐、伐晋的战前准备。

在这10年中,夫差一共办了三件大事:征服鲁国,迫使鲁国与吴国订立了城下之盟;制服陈国,关闭了楚国从侧翼攻击吴军的门户;开凿邗沟,沟通了由长江进入淮水的舟师运输水道。这三件大事完成以后,夫差北上争霸的时机成熟了。

公元前484年春天,吴军舟师连同越王勾践派出的3000名援军,在吴王夫差的率领下,浩浩荡荡从吴都附近的太湖出发,越长江,经邗沟,抵淮水,再溯淮西上,然后转入泗水北进,与已被迫会盟的鲁国军队会合,组成联军。

接着,顺汶水,即今山东大汶河而上,5月,攻下博地,即今山东泰安市南部地区。

5月25日,到达赢地。然后,经长勺,抵达淄水上游的艾陵,与前来抵御的齐军相遇。

5月27日,两军在艾陵摆开战场,展开激战。由于吴、鲁联军人多兵强,齐军最终寡不敌众,败下阵来。

艾陵一战,吴军俘虏了齐国五位将军,缴获八百余辆战车,斩杀齐军三千余人,取得了伐齐战争的决定性胜利。

接着,吴王夫差威逼齐国与吴国订立和约。在大兵压境的险恶形势下,齐简公不得不与吴国订立了城下之盟。夫差实现了北威齐、晋的第一个目标,下一个目标直指晋国。

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亲自率领吴军主力,踏上了伐晋的征程。

吴军仍然从吴都附近的太湖出发,越长江,沿邗沟、淮水、泗水、济水,一路北上,到达宋、卫、郑、晋四国交界的黄池。

面对吴、鲁联军的突然进攻,晋定公一时无计可施。他派出一名大夫到吴军阵前探问吴王夫差兴师挑战的原因和目的。

吴王夫差对晋大夫说:“现在周王室衰弱困穷,诸侯中已无人履行向王室纳贡的义务。我是奉周天子的命令,历尽艰辛来此与贵国国君会盟的。不过盟主由晋定公担任,还是由我来担任,今日就要决定下来!”

慑于吴、鲁大军压境,晋定公不得不与吴王夫差、鲁哀公在黄池举行会盟仪式,把霸主的地位拱手让了出来。

吴王夫差在这次盟会上,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作后盾,争得霸主的地位,成为让当时其他各国惧怕的军事力量。

孙武虽没有直接参加攻齐取胜、与晋争霸两事,但在此前孙武精心训练军队和制定军事谋略,对夫差建立霸业有不可抹杀的巨大贡献,在某种程度上说,吴国这些军事战争的胜利,是离不开孙武在吴国打下的雄厚基础的。

北威齐、晋的结果,使吴王夫差成了名正言顺的春秋霸主,吴国也成了威震天下的春秋霸国。

再次要求隐居山林

吴王夫差继位后,虽能继承父业,争当霸主,但其生活极其奢侈、腐化。随着吴国霸业的蒸蒸日上,夫差在朝政上也逐渐变得独断专横、自以为是。

夫差不再像以前那样励精图治,对孙武、伍子胥这些功臣也不再那么重视,反而重用奸臣伯嚭。

伯嚭收受了越国的巨额贿赂,充分利用受到夫差宠信的合法身份和手中掌握的权力,离间夫差和孙武、伍子胥等忠臣贤士的关系,结党营私,借刀杀人。夫差的狂妄孤行,伯嚭的贪婪祸国,吴国宫廷内的钩心斗角、倾轧争斗,这一切孙武看得十分清楚。

孙武机敏地觉察到吴王夫差在奸臣的诱惑下,作出了错误的决策,执行了极其错误的战略方针,已经不可救药,无法扭转。

孙武深知“飞鸟绝,良弓藏;狐兔尽,走狗烹”的道理,他不愿重蹈叔父田穰苴的覆辙。所以孙武最终在吴楚战争结束的时候自己就急流勇退了,他知道著述兵法以教后人才是自己的选择。

不过,现在的吴国京城也不能再待下去了,这是一个是非场、名利场,不是自己应该待的地方。

孙武向夫差正式提出了离开京城、归隐山林的打算。

夫差让伍子胥再三挽留孙武,但孙武此时已是去意已决,不可动摇。临别之时,孙武与伍子胥进行了深谈。

孙武暗地里再次劝好友伍子胥:“你知道自然运行的规律吗?自古暑往则寒来,春还则秋至。”

见好友并有多少反应,孙武只好向伍子胥直接说明。他说:“吴王夫差现在自恃强盛,四境平安,就奢侈无度,荒废朝政。如果我们功成名就还不懂得隐退,那将来必定会有后患的。我并不是只想自保,也是想着保全自己的家小啊!”

可是,伍子胥听了以后,非常不以为然。不过他看孙武的去意已定,已经没有回旋调和的余地,只得向吴王夫差禀报。

夫差与孙武没有多少感情,只是因为他是老臣,才出言挽留,并没有多少真正挽留的意思,所以也没多说。

不过,为了酬答孙武在奠定吴国基础和伐楚争霸大业中所建立的殊勋,夫差把邻近越国的一个叫做富春的地方赠送给他,作为他世居的领地。同时,吴王夫差念孙武战功卓越,临别赠送了金帛数车。但是孙武沿路全部散发给了贫困百姓,潇潇洒洒地走了。

孙武走后,伍子胥未听从孙武的劝告,在越国的问题上继续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夫差进谏。

伍子胥的苦谏,夫差根本听不进去,甚至厌恶反感,日久就疏远他,咒骂他。两年后,吴国大败越国,越国派人给伯嚭送上厚礼,想让伯嚭做做夫差的工作,让夫差答应越国求和。伍子胥认为应抓住时机灭掉越国,消除后患,乃进谏夫差,阻挠和议。

怎奈吴王夫差只听信伯嚭之言,惑于越王勾践甘愿来吴国为奴的“诚意”,对伍子胥的进谏不胜其烦,竟答应与勾践言和。

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阴图复仇。伍子胥察知勾践志存远大,乃再次进谏,说勾践“此人不死,必为吴患”。但夫差不仅不听,反而更加疏远伍子胥。

过了四年,夫差不顾伍子胥的极力反对,竟将勾践释放回国了。

夫差嫌伍子胥老说些逆耳之言,便干脆让伍子胥出使齐国,也好耳根子清静。伍子胥至齐国后,对随同在侧的儿子说:“我屡次进谏,吴王都不听,我如今要看到吴国亡国了。你不应与吴国一起亡掉。”遂将儿子留在了齐国。

他将儿子留在齐国,似乎还有一层用意,就是打听孙武的下落。因为孙武的老家就在齐国。孙武归隐时,是打着回老家探亲的幌子走的。所以有人说,孙武是回到了齐国。

伍子胥让儿子留在齐国,或许是希望能找到孙武,助其子一臂之力吧!不想伍子胥回国之后,便面临着死亡。

他将儿子留在齐国,成了他的一大罪状。伯嚭向夫差进谗,说伍子胥为人刚暴,爱发牢骚,恐怕会成为吴国之患。而且伍子胥将儿子留在齐国,作为人臣,稍不得意便外倚诸侯,阴谋叛逃,希望夫差早点防备他。

夫差对伯说:“就是你不提醒我,我也对伍子胥有了疑心。”便派人给伍子胥送去属镂宝剑,令其自裁。

伍子胥临死之时,一定悔恨莫及:“孙先生,悔不该不听你的劝告,以至有今日之祸!”

如今,他想随孙武而去、归隐乡曲做个平民百姓,已是不可能的了。富贵误人,以至于斯!

自刎前,伍子胥对其家人说:“我死之后,将我的眼睛挖出来挂到吴国东门之上,我死也要看越国是怎么灭掉吴国的!”

令他临死前感到欣慰的是,他在孙武的帮助下,终于报了父兄的血海深仇,可以到地下面见其正直的父亲和仁厚的兄长了……

伍子胥死后,吴王不予安葬,命人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一只皮袋里,扔到江中。伍子胥不听孙武忠告,只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同样落得凄惨下场的还有重用谗臣、错杀忠良的吴王夫差。

公元前482年,经过十年生聚、国力大增的越国,趁吴国大军在外、国内空虚的时机,突然起兵袭击吴国。

越王勾践亲自带领越国大军,采取从后方袭击的作战方式,沿海北上,然后逆淮水向西,以堵截吴国大军的回路,再分兵南下,直插吴都。这一次越军攻入吴都,使吴国损失惨重,加上连年征战,兵力消耗,生产荒废,民力凋敝,吴国从此一蹶不振。

第二年冬,吴国要求与越国媾和。此后,在夫差十八年、夫差二十一年,越国又先后两次攻伐吴国。

夫差二十三年,越军在勾践的率领下,先败吴军于笠泽,又困吴军于都城,最后攻陷吴都。

吴王夫差被迫弃都逃到余杭山,即今吴县西部阳山一带。

越王勾践率军穷追不舍,夫差进退无路,愧恨交加,在勾践的逼迫之下,自刎身亡。强大的吴国最终被越国灭亡了。

最后不知所踪

孙武归隐山林以后,整日与吴地的青山碧水相伴,同家人在一起悠闲自在,享尽天伦之乐。次子孙明、三子孙敌都已成人,孙武既是父亲,又是老师,悉心传授孩子们军事理论和谋略思想。

在尽享幽静环境、休闲氛围的日子里,孙武取出从前写的兵法十三篇简册,让两个孩子和他一起系统地进行修改和完善。

孙武首次晋见吴王阖闾时呈献的兵法十三篇,是在全面总结前人关于战争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考察体会写成的。

其内容侧重于迎合吴王“西破强楚、争霸诸侯”的强烈愿望,针对楚、越、齐、晋等周边邻国的情况,提出战而能胜的战略战术思想。

孙武经过长达十几年跟随吴王阖闾、夫差和好友伍子胥征战南北的实践检验,其基本理论是正确的,但也有些内容需要作进一步修改阐明和发挥。孙武根据自己长期从事军事战争的实践经验,以及吴国最终被越国灭亡的教训,对原来的兵法十三篇进行了增补和修改。

使这部兵书更加完善,逐渐成为兵学思想的宝库、兵家理论的经典之作。

孙武生前把兵法十三篇悉心传授给了两个儿子。其中次子孙明最聪明伶俐,领悟力最强,所以深得孙武喜爱。孙明在兵学方面的造诣最深,其后立有战功,被越王勾践封赐世袭富春采地。孙明的后裔孙膑,成为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传世。

孙武归隐后的最后去向,由于史无明载,已成为一个永远难以索解之谜。一般人的推测是,他依旧留在吴国,隐居乡间修订其兵法著作,直到默默去世,死后也葬于吴都郊外。

孙武的归宿或许也可能是另外一种情况,即他因怀念故土而辗转返回齐国隐居。因为孙武的后人孙膑就生在齐国,所以这种可能性不是不存在的。

归隐后的孙武有可能活到眼见吴国灭亡的这一天。公元前473年,越军占领吴国都城,夫差走投无路,自刎而死,一个曾经一度欣欣向荣的强国就此彻底灭亡了。如果归隐后的孙武果真看到这样的局面发生,其心情必然是痛苦不堪的,因为吴国毕竟是他曾经向往、投奔,并为之长期辛苦经营、施展才能的地方。

这种打击,对一个垂暮的老人来说,其沉重的程度可想而知。

很有可能的是,孙武痛惜自己争战多年强大起来的吴国就这样败亡了,追恨自己的壮志未酬,因而心情郁闷、愁绪绵绵,以至时隔不久便撒手人寰,赍志而殁了。

最后,值得特别大书一笔的是,孙武在临终前的最后一段日子里,尽管思想苦恼,精神上备受煎熬,可是却依然始终没有放弃对战争规律的执著探索和理论总结,以求为后人们提供有益的启示。

这在他的兵法著作中有明显的反映。《孙子兵法·作战将》说:“夫钝兵挫锐,屈力弹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孙子兵法》中这些话,显然是孙武对夫差放松对世仇越国的警惕,举兵北上,争当盟主,导致越国乘隙进攻,亡国破军历史悲剧的深刻总结。

由此可见,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伟人的精神却是不死的,它超越时空,永放光彩!有的人死了,但依然活着。孙武正是如此。

《孙子兵法》的影响

孙武的一生,除了其赫赫战功以外,更主要的是他给后人留下了不少珍贵的论兵、论政的篇章,其中尤以流传下来的《孙子兵法》最著名。

《孙子兵法》十三篇,集中、完整地体现了孙武的军事谋略思想。

孙武的军事思想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观点。

孙武在其兵法中科学概括和总结了异常丰富、多方面的哲学道理,从而确立了他在春秋末期思想界中与孔子、老子的并列地位,被并称为春秋末期思想界上空的三颗明亮的星体。

孙武的军事理论并非没有缺点、错误,但远远超出了同时代的兵法著作,也以其卓越的见识深深影响了后世,受到古今中外军事家的广泛推崇。

中国《孙子兵法》研究史大致可分成七个时期。

远古至春秋是孙子兵法的孕育产生时期。学界一般认为,《孙子兵法》产生于我国春秋末期,也有人认为成书于战国或更后者。

关于此书的作者,多认为系孙武亲著,又经后人校理。对于孙武的生活时代,学术界也有不同观点,一般认为是春秋末期人,大约与孔子同时。

《孙子兵法》在产生以前,应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的孕育过程。其产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中国远古以来,特别是春秋时期频繁、激烈、多样的战争是《孙子兵法》产生的源泉。

此前已有的兵学理论成果,如《军志》、《军政》、古《司马法》、令典等,是《孙子兵法》跃上兵学峰巅的阶石。

春秋时期的社会思潮,特别是关于“道”“仁”“阴阳”“保民”等的理论,是《孙子兵法》形成的文化因素。

当时崇武尚智的齐文化是培育《孙子兵法》这朵军事理论奇葩的沃土。

孙武个人的天赋与努力,则是《孙子兵法》产生的主观因素。

另外,中华民族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的统体思维、辩证思维、象类思维等思维方式对《孙子兵法》理论体系的构筑起了指导性作用。

这是《孙子兵法》之所以产生在中国而没有产生在外国,之所以产生在春秋时期而没有产生在其他时期的主要原因。

战国至秦汉是孙子兵法的增益和早期校理时期。

《孙子兵法》十三篇于公元前512年在吴国问世后,并未迅速广泛传播开来。

究其原因,大致有吴国朝廷对兵法秘而不宣,当时传播媒介落后,社会上重礼轻诈观会对此书的贬斥,其价值未被时人所发现等几个方面。

到了战国时期,此书才开始广泛传播,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孙子热,当时达到了家家都有《孙子兵法》的地步。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孙子兵法》自身以“出奇设伏”“变诈”取胜为主要内容的军事理论,适应了当时军事斗争、政治斗争、外交斗争的需要,是其基本原因。

另外,孙武的后人孙膑对《孙子兵法》卓有成效的宣传和运用,则是其直接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孙武后学在这一时期对孙子“十三篇”做了大量解释、阐发、增益的工作,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吴问》、《四变》、《黄帝伐赤帝》、《地形二》、《见吴王》等,均应是他们解释、阐发、增益“十三篇”的作品,并被放到了《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之内。

总之,在这一时期,《孙子兵法》在“十三篇”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扩增。

到了汉代,官方组织人力,对《孙子兵法》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整理。

第一次是在汉高祖时,时间大致在高祖六年至高祖十一年之间,由张良、韩信进行了整理。

第二次是在汉武帝时,由军政扬仆再次进行了整理。

第三次是在汉孝成帝时,由任宏进行整理,当时的所有兵法分为“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四种,《孙子兵法》位在“兵权谋”的首位。

这三次的整理对《孙子兵法》的定位、定型和流传都具有重要意义。

魏晋至隋唐是孙子兵法削繁和注释时期。

曹操当时写了《孙子略解序》,对《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进行了批评。

不过曹操只选了其中的十三篇进行了注解,称《孙子略解》,因而使孙子兵法十三篇得以广泛流传,其余的篇目因为没人关注,陆续散佚丢失了。

曹操《孙子略解》的问世,标志着《孙子兵法》真正进入了注解的时期。

曹操注重文字训解,但他本人又是军事家,更重实际运用。因此,曹操的评论对后世有重大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曹注孙子之外,还有东吴沈友撰《孙子兵法》、贾诩《钞孙子兵法》,曹操、王凌集注《孙子兵法》、张子尚《孙武兵经》、《孟氏解说》等。

总体上说,这个时期的注文大都比较简略,偏重文字训诂,表现了《孙子兵法》早期注解时期的特点。

隋唐五代是《孙子兵法》注释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注解《孙子兵法》之书主要有:隋代的《萧吉注孙子》、唐代的《李筌注孙子》、《贾林注孙子》、杜佑《通典》中的训解《孙子》、《杜牧注孙子》、《陈暤注孙子》、《孙镐注孙子》、《孙燮集注孙子》、五代的《张昭制旨兵法》等。

宋人辑的《十一家注孙子》中,唐人就占了五家。除注家多外,这一时期的注孙子还具有另辟蹊径、纠谬补缺、义详例丰、整体把握等特点。较魏晋南北朝时已有较大进步。

例如唐代的李筌已注意从整体上把握孙子的思想,他用《遁甲》对《孙子》进行注解,成为一家言。杜牧的注解纵谈横论,广征博引,多有新见。

这一时期在运用《孙子兵法》指导实践方面也卓有成效,人们注意总结新的经验教训,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孙子兵法》在唐朝时传入了日本,开始了在国外的传播。

宋代是武经首位确立时期。宋朝自仁宗起,官方就重视兵学研究和整理,至神宗,诏令司业朱服、武学教授何去非校定《孙子兵法》等七书,号武经七书,以官方名义颁行,同时,重办武学,用七书作为考试内容。

至此,以《孙子兵法》为首的七部兵书,在一定意义上说,取得了与儒家经典同等重要的地位。此后各代率相尊奉,其武经之首的地位一直得到了官方的肯定,《武经》本《孙子兵法》成为后世流传的最主要的版本。

宋朝前期的《孙子兵法》研究以官方组织为主。到了后期,则以私人著述为主,反映了战乱年代整个社会对《孙子兵法》研究的重视。

这方面的代表作是大约成书于两宋期间的《十家孙子会注》,学界一般认为,此书就是存世的《十一家注孙子》。

由于辑者将各家之说辑在了一起,具有重要的军事和史料价值,因而成为后来研究《孙子兵法》者的必读之书。此书的校定刊行,是宋人对孙子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

此后的孙子书,以《武经》本《孙子兵法》和《十一家注孙子》这两个版本为底本不断繁衍,形成了传世版本的两大基本系统。

《梅圣俞注孙子》、《张预注孙子》、郑友贤《孙子十注遗说》、施子美《七书讲义》等,代表了这一时期《孙子兵法》注解的新水平,对后世影响较大。

尤其是张预注,集诸家之长,成一家之言,博而切要,多有发明,文字亦好,有杜牧之风。

另外,此时还出现了西夏文《孙子兵法》,这是迄今所见最早的国内少数民族文字译本。

总之,宋代在孙子文献研究方面有突出成就,在版本校勘、注解讲义、专题研讨、兵书合刻、集注汇解、分类辑编、少数民族文字翻译等方面,均有成果传世。

特别是《武经》本《孙子》和《十一家注孙子》的编定刊行,深益后世,功不可没。

但宋人对《孙子兵法》军事理论体系的系统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进展不大,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实际运用是其薄弱环节。其成就和教训对后世均有深刻影响。

明清是孙子兵法的阐发和考据时期。如果说宋代施子美的《七书讲义》开疏解阐发《孙子兵法》之先的话,那么,明清就是《孙子兵法》疏解、阐发和考据的大丰收时期。

刘寅的《孙子直解》、赵本学的《孙子书校解引类》、李贽的《孙子参同》、黄献臣的《武经开宗》、朱墉《孙子汇解》、顾福棠《孙子集解》、黄巩《孙子集注》等,都注意在理论阐发上下功夫,而不仅仅是注字训词,其讲解多有新见,且更注意了系统性,指导性,体例也更趋完备。

李贽主张把《七书》与《六经》合为一体,王阳明合心学、兵学于一体,戚继光熔兵学、儒学于一炉,并注重应用理论研究,将《孙子兵法》高深的理论具体化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法。

清代的顾福棠、黄巩等开始将《孙子兵法》和西方的军事理论相结合,在《孙子兵法》研究史上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明、清两代的许多将领和学者将《孙子兵法》的理论用之于海防建设、火器战法等,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和观点,在《孙子兵法》研究史上闪耀着特有的光辉。

另外,这一时期以服务于武科应试为目的的武闱孙子研究,重视对《孙子兵法》的义理阐发,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

与偏重讲解《孙子兵法》义理研究相对应的,是清代中期有关孙子的考据研究。其代表人物有孙星衍、毕以珣、章学诚等人。

孙星衍等人在关于孙子事迹、《孙子兵法》成书时间、篇数和内容、文字校订和注释等方面作了深入考究,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

特别是孙星衍据华阴《道藏·孙子》为底本、参《通典》、《太平御览》等书校订而成的《孙子十家注》,纠正了原书的不少错误,刊行后,广泛流传,成为《孙子兵法》流传的最主要的版本之一,改变了自宋以来主要靠《武经》本《孙子兵法》流传的单一格局。但他的这一版本因所见资料不全也出现了新的错误。

这一时期的《孙子兵法》研究在方法上仍主要承袭前朝,在内容上创新不足,特别是在清朝时期,西方军事理论已有长足发展,清人却仍抱残守缺,故步自封,研究气氛沉闷,成果内容呆滞,表现出中国古代孙子研究即将终结的征兆。

民国是近代中西军事融合时期。民国时期的孙子研究和古代孙子研究相比,有了重大变化。

一是《孙子兵法》与火器条件下的战争实践结合紧密,在战役战术乃至战略思想上均有新的重大发展,和冷兵器时代诸注家阐发的理论相比,已有了质的飞跃。

二是《孙子兵法》的理论与西方军事理论在碰撞中相融合,已不单是闭关锁国的近亲繁衍,使孙子研究因获得新生而表现出某种生机勃勃的气象。

三是注重对《孙子兵法》的军事理论进行系统阐发,而不只是训字、注词、解句、讲章,已初步将《孙子兵法》的军事理论概括为战争问题、战争指导、战略战术、治军思想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系统的论述,为现代人更科学地概括《孙子兵法》的军事理论框架打下了基础。

这一时期较有影响的著作有:蒋方震、刘邦骥《孙子浅说》、李浴日《孙子兵法之综合研究》、钱基博《孙子章句训义》、陈启天《孙子兵法校释》等。

近代虽然时间短暂,但却是《孙子兵法》研究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时期,它标志着中国古代孙子学的终结,孙子研究新时代的开始。

新中国成立后,是孙子学确立与大发展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孙子兵法》研究,在继承近代研究成果和方法的基础上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毛泽东、刘伯承、郭化若等老一辈革命家首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孙子兵法》之端。

其后遂成一代新风,出现了一批批闪耀着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光辉的研究《孙子兵法》的力作。

郭化若《孙子译注》、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山汉墓竹简(壹)·孙子兵法》、吴如嵩《孙子兵法浅说》、杨丙安《孙子会笺》、陶汉章《孙子兵法概论》、吴九龙《孙子校释》、李零《〈孙子〉古本研究》等,各以其特有的光彩流传于世。

尤其是汉简本《孙子兵法》版本系统的出现,打破了《武经》本和十一家注本《孙子兵法》两大基本版本系统流传的格局,影响重大,意义深远。

这一时期的论文更如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这些论文大多不拘成说,不但在《孙子兵法》版本流传、文字校勘、注释训解、军事思想阐发、哲学思想研究等方面颇多建树,而且开辟了多学科、多领域研究的新局面。

有的从系统论入手,有的从决策学着眼,有的从管理学探讨,还有的从经济学、预测学、谈判学、语言学、心理学、逻辑学、地理学、数学、医学等不同角度进行研究。

《孙子兵法》的非军事运用研究逐步成为《孙子兵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从而使孙子研究逐步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这就是“孙子学”。

孙子学的确立,进一步促进并规范了《孙子兵法》的研究,使之更加繁荣而有序地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

《孙子兵法》不仅在中国影响巨大,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它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军事理论著作,比欧洲克劳塞维茨写的《战争论》还早2300年。

它在中国被奉为兵家经典,后世的兵书大多受到它的影响,对中国的军事学发展影响非常深远。

《孙子兵法》也在越南、朝鲜、日本、以色列乃至英、德、俄等国广泛流传。

据粗略统计,迄今为止,《孙子兵法》在世界上已有汉、日、英、俄、朝、意、德、捷、罗、希伯来、丹麦、希腊、西班牙、阿拉伯、越南、缅甸、泰国、马来西亚等19种语言的近800种版本。

《孙子兵法》荣膺“世界第一兵书”“兵学圣典”的美誉,孙武本人也被世界各国的兵家学者公认为“东方兵学鼻祖”。不少国家的军校把《孙子兵法》列为教材。

据报道,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交战双方都曾研究《孙子兵法》,借鉴其军事思想以指导战争。

《孙子兵法》的意义,不仅仅是一部军事著作,它更代表着炎黄子孙的智慧、思想、文化,是几千年华夏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智慧根基、源泉。

国人尊孙子为“兵圣”,而以色列当代战略学者克里费德之言可以代表国外的总评:“所有战争研究著作中,《孙子》是最好的,而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则只能屈居第二。”

在现代,孙子兵法的作用远远不再局限于一本军事著作的范畴,它还被广泛运用于政治斗争、商业竞争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我们办起事来多几分智慧,少走些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