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决策规划

  • 青岛市老人张曰明说:“一旦遇到干旱天气,河里没水了,水井里也打不上水来,水厂就很难保证水源供应。”
  • 驻军战士每人每天一脸盆水,居民每天一担水。若遇大风、大雾船不能行,用水就更加困难。
  • 邓小平说:“一定要让老百姓有水吃。青岛市连水都没有,搞开放旅游是不行的,无法接待外宾,要赶快解决水的问题。”

提交引黄济青工程报告

1984年10月8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向国务院提出《关于兴建山东省引黄济青工程的报告》,报告中指出:

青岛市是我省主要的工业城市,是轻工、外贸、海洋科研和旅游基地,是国家确定进一步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自60年代末期以来,供水一直十分紧张……

在接到这份报告之前,中央领导同志来山东视察黄河,在听取了关于引黄济青工程方案的汇报后指出:

引黄济青采用明渠方案好,综合效益大。

青岛缺水由来已久,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青岛市区供水一直非常紧张,进入20世纪70年代,更是发生过几次供水危机。

青岛这座城市依山傍海,它就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黄海之滨、山东半岛的东南部。

人们来到这里,看到壮美的山峦和迷人的海滨,感受到这里宜人的气候,欣赏着它秀丽的景色,品味着这个城市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青岛不仅是个避暑胜地,而且也是重要的工业生产城市,同时还是重要的商业港口和海防前哨。

这些都使青岛成为我国著名的海滨旅游城市。

可是,青岛人却说:

青岛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城市,是我国重要的外贸、港口、旅游和海洋科研城市,但也是一个严重的资源性缺水城市啊。

水是生命之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性自然资源,是一个地区发展进步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缺水,会给人类带来数不尽的痛苦和灾难。

水源包括河水,地下水,冰山融水,雨水等,青岛虽然处于海边,但海水含有大量的镁盐、钠盐等化合物,必须经过淡化处理,而淡化处理还未投入民用,不能算水源,只能算未来的水源。

青岛缺水这个致命的发展“瓶颈”挡在了面前,缺水,成了青岛市的“心腹大患”。

青岛全市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只有342立方米,亩耕地水资源占有水资源量为平均330立方米,分别为全国平均值的13%和18%,属于绝对的缺水区。

青岛市领导和全市人民都感觉到,青岛作为我国北方缺水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多少年来,不断经历旱灾的困扰,它早已经处于极度“干渴”之中。

青岛市老人张曰明介绍说:“1950年刚到青岛工作的时候,城市常住人口有48万人,当时很多企业和居民都还在用水井,那时棉纺厂等企业都有自己打的水井,用泵机抽水供应生产。海泊河公园当时就是一个拥有很多水井的水厂,汇泉广场上也到处都是水井,有的用机器抽水,有的则直接人工提水、挑水。后来政府在白沙河等靠近河流的位置,建设了5家水厂,其中一些水厂供水,其实仍然是从水井里抽出来再输送过去的。”

张曰明还说:“一旦遇到干旱天气,河里没水了,水井里也打不上水来,水厂就很难保证水源供应。”

从1977年至1987年的10年之间,青岛就相继发生了9次旱灾,平均14个月发生一次,每次干旱,都很快造成水库干涸,水井枯竭,河流断流。

淡水资源的严重匮乏,给青岛市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困难。青岛在不断品尝着缺水的苦涩滋味,青岛人民的生活,也被水荒笼罩上了一层阴影。

面对严重的缺水局面,城区经常不得不采取定量配给的措施。

当时,曾一度在全市实行居民限时限量供水。机关、宾馆等单位也都限量用水,工业用水被严格控制,造成工厂停产或半停产。

甚至,有时还不得不停止给城建、公共浴池等用水大户的供水。

当时,青岛的“自来水”常常是不“自来”的,家庭、机关、工厂、旅店,甚至一些上档次的大酒店,都自己备有水缸,在指定有自来水的时候接满水缸,然后这一天的时间就只能用缸里的水了。

如果住招待所,早晨接一澡盆水,洗完脸洗手,洗完手还要冲马桶,用水可谓非常珍贵。

缺水的时候,水厂经常停水,群众的生活用水非常困难。当时,青岛几乎所有的宿舍、街道都是“供应”自来水。一户几口人,每月只能到唯一的水龙头去排着队挑几担水。

而且,水龙头和水站都有专人看守,定时开关,人们排着队,一排排的水桶边站着挑水的人。

挨到谁了,谁就把水牌递过去,水站的看守人就在递来的水牌上盖一个黑戳。

如果水牌上的黑戳盖满了,那他家这个月的水也就没有了。

1981年至1983年,包括饮用、做饭、洗澡、洗衣服在内,每人每天只能供应30斤水,一个月最多不能超过半吨。如果这一户人家超过了用水标准,整栋楼都会暂时停止供水,直到其认错并交纳罚款为止,才重新恢复供应。

当时对企业的要求是,增产不增水,增产的内容之一,就是还要比原来节省用水。

缺水,把青岛变成了一个节约用水的先进模范城市,全国大力推广青岛的节水措施。

当时,青岛市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节约用水”的宣传画。画面上,一个小姑娘,可怜兮兮地盯着水龙头,她伸出一双小手,接的只是似滴未滴的水珠。小姑娘显得十分无奈与无助。

这幅宣传画让人看了觉得心酸,让人不得不节约用水。但是,再节约也得用水啊!没有水又怎么节约呢?

在青岛,人们甚至养成了一个好习惯:一盆水先洗脸,然后洗衣服,再用洗衣服的脏水去冲厕所或者去洗拖把擦地。

当时,青岛流传着一句顺口溜:

市民排长龙,工厂机器停,老少三辈一盆水,剩下留着冲厕用。

青岛市的缺水出了名,它极大地阻碍了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好多企业都因为经常供水不足而处于限产或半停产的状态。连停泊在港口的外轮和停靠在车站的列车,也常常不能补充淡水。

1981年,山东异常干旱,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年,仅仅在这一年,因工业用水强令压缩一半,青岛全市因为缺水而停产或半停的的企业就达到100多个。这导致了青岛经济损失2.9亿元。

当时,对高级饭店里的高级外宾也实行了定量供水,缺水,成为制约青岛经济快速发展的严重阻碍。

青岛农村缺水,尤以山丘地区和沿海孤岛为重,有的村庄需往返几公里挑水吃。

有的地方到缺水村走亲带上一桶水作礼物;沿海9个主要孤岛在旱年全靠用船到内陆运水;有的村需深夜到几十米深的井底舀点浑水。

莱西县水集镇展格庄村,昔日曾流传着“有女不嫁展格庄,水罐挂在膀子上”的歌谣。

尽管国家每年都拿出一定资金补助农村人畜吃水工程,但并未得到根本解决。

市政府领导解释说:“原因有三:一是连年干旱造成一些吃水工程水源枯竭;二是1980年前库区村修建的吃水工程多已老化损坏;三是水质污染。”

青岛市由于受自然条件制约,农村自古就有不少村庄缺水,有些是季节性缺水,有些是历史性缺水。

建国后,青岛市委和市政府对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工作十分重视,在兴修水利的同时,逐年安排资金兴建农村饮水工程。

1980年,全国饮水工作会议以后,市、县、乡各级政府都把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了投入。

各级水利部门加强了具体指导,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出了解决人畜饮水规划,落实了具体措施。8年来,在兴建大量饮水工程的同时,还基本上完成了除氟改水任务。

中央领导也早已经明白:

水资源的严重缺乏已经成为影响青岛发展的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山东省政府向中央提交引水工程报告,中央关于解决青岛水源的决策即将出台。

青岛市采取供水措施

建国以后,青岛市委、市政府一直没有停止解决青岛市供水的努力。

青岛市很早就把节水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首先创立了节水机制,节约稀缺的淡水资源。青岛积极组织各用水系统大搞节水技术挖潜,大力推广采用顺流改逆流、水冷改风冷、干法空气洗涤等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降低了单位产品耗水量。咬定节水型技术改造不放松,是青岛市一贯倡导和实施的做法。

20世纪80年代初,青岛就明确规定:凡属大的耗水型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上。“九五”期间,青岛关闭了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水污染严重的200多家企业,整顿了20多家企业,实现了产业结构向节水型经济的大转轨。这是青岛市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节水型经济的重要举措。

另外,作为近海城市,青岛直接利用海水的历史较长,年海水利用量一直居于全国前列。在青岛,海水的主要用途是作为工业冷却水,此外还发展到做还原剂、化盐、除尘、冲渣、冲洗以及冲厕等方面,年利用海水量折合淡水为数千万立方米。

在广泛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青岛市委、市政府花大力气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动员组织广大群众投身于水利设施的建设当中。

早在1958年,青岛市政府集中大批人力,在崂山动工兴建属于崂山水系的崂山水库。

崂山水库原名“月子口”水库,位于城阳区夏庄办事处以东,距离市区35公里。

崂山水库是一座单一职能的城市供水中型水库,它曾是青岛市供水的主要水源地,为青岛的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由于城市的发展和供水量的逐年增加,再加上淡水资源严重缺乏,崂山水库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青岛市生活用水与生产用水的需要。

从1960年开始,青岛市政府为了解决青岛的缺水问题,通过扩大水源,以缓解水危机。除了新建井群水厂以外,政府还通过增建水库、从河流取水等措施,改善用水紧张的局面。

1968年,青岛市的年降水量只有467毫米,这只相当于年平均值的68%,而主要的供水来源崂山水库年底存水只有458万立方米。

这样,如果按照最低极限供水标准,即日供水12万吨来计算,那也只够使用38天时间。

由于这种情况,青岛市政府调集人力,开挖了18公里长的水渠,利用桃源河引大沽河的水来支援青岛。这是第一次为了挽救青岛供水危机而搞的应急工程。

崂山县临近青岛市区,20世纪80年代以前很多市属、县属企业以及居民生活用水,主要靠市区供水系统供水。

为减轻市区供水压力,经崂山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开辟崂山县供水水源地,建立自己的供水网络。

1981年,由流清河水库干渠2号隧洞出口处,铺设了13公里长、直径为600毫米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将水送到庄子南水厂。

除流清河水库供水外,在李村河下游段凿井群取水作为辅助,设泵站一处,配30千瓦机泵3台套,7.5千瓦机泵3台套,13千瓦机泵一台套,河床内凿井3眼,利用原有直径62米大口井一眼,配机提水送往水厂。  崂山县在莱西县机关院内竣工第一眼城区供水井,年供水5万立方米,后又成立莱西县自来水公司。

至1985年,城区内共有自来水井8眼,主要供水管道17公里,由3处供水站向11个单位4000余户居民供水,年供水量101.87万立方米。

其他企事业单位建自备水井80眼,日取水量1.4万立方米。

至1987年底,主要供水管道已达23公里,向5600户企事业单位供水,年供水量188万立方米。

对于较大厂矿的供水,除县酿酒厂在黄花观村打机井引水入厂外,大部分厂矿以库水为主要水源。

莱西县化肥厂在水集镇、炉上村西河内打截流连环井,1971年从产芝水库东干渠引流补充。

1982年在展格庄建水厂,设专管引入化肥厂。至1987年,产芝水库向该厂累计供水2490万立方米。

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胶州市火车站设供水所,开始向城区供水,日供水仅100立方米。

1968年,在省地质部门协助下,在杨戈庄打成一眼深45米的水井,是胶县城内第一眼正式供水水井,最大日供水量2000立方米。同年成立县自来水厂。

1974年,开发青年水库下游池子崖水源地和庄里头水源地,有井12眼,最大日供水量7000立方米,缓解了城区供水紧张状况。

1979年6月,以平度县城建局为主筹建自来水公司,至12月建配套机井两眼,日供水1200立方米,解决了城区11个单位近千人的生活用水。

1980年3月,正式成立平度县自来水公司后,开辟3处水源地:一是北城区水源地,有井3眼,日供水能力1200立方米,1982年后水井干枯;二是东城区水源地,有水井4眼,日供水能力2500立方米;三是白沙河水源地,在崮山乡大宝山村东、沙岭村南的白沙河古河道内,1984年成井13眼,设计日供水能力1.6万立方米。

到1987年累计投资520万元,日供水量9000立方米,是平度城区主要水源地。

1976年成立胶南县自来水公司,建水厂一个,日供水3000立方米。

至1987年,胶南县供水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已完成446万元。但由于未能充分保护和利用原有水源,对地下水源重采不补,导致地下漏斗加大,水质污染。

一水厂水源地风河地段,由于挖沙、工业废水等原因,产水量由建厂初期的每天1.2万立方米,降到每天0.3至0.5万立方米。自备水源也呈逐年减少趋势。

黄岛区淡水资源奇缺,境内无大河流,地下水多系第四系浅层水,储量不丰且随降水而变化。

1985年前,黄岛区主要在辛安镇10平方公里范围内打井,属黄岛区的水井两眼,日供水2000立方米。

黄岛区属胜利油田末站的水井6眼,日供水3200立方米。

黄岛电厂在距厂20公里以外的漕汶河、岛耳河之间打井4眼,提取浅层地下水,日供水4000立方米。合计总供水量9200立方米。

1985年,黄岛区自来水公司成立,开始规划集中供水的实施方案。

1987年11月,黄岛供水工程开工,由青岛市水利勘测设计院设计,包括黄岛电厂二期工程日用淡水1万立方米,前湾港日用淡水1.2万立方米,黄岛区居民及部分工业用水0.8万立方米。

设计按日供水3万立方米,最大4万立方米。工程采用多水源方案:把洋河、漕汶河汛期及平时径流调存起来,存入水库;利用小珠山水库的合理调度,既满足农田灌溉的需水要求,又满足黄岛区生活与工业用水需求。

该工程由水源地和供水系统两部分组成:水源地包括拦河橡胶坝两座,加压站一座,调蓄水库一座;供水工程包括净水厂两座,高位水池一处及供水管网。

黄岛区水厂设在小珠山水库处,其流程为隔板反应、斜管沉淀、虹吸滤池、清水池,到送水泵房,途中设5000立方米高位水池两个,对中途经过的一座小型水库经净水机处理后纳入管网,日供水2000立方米。

1977年,崂山水库在汛期之后,存水也只有350万立方米,当时大沽河已经断流,市区5个井群水厂的地下水位迅速下降。

青岛市政府针对这种情况,在沽河沿岸新打了82眼机井,并修建了输水暗渠和76公里长的管道,以输送淡水来供应青岛。

1981年,青岛又遇到了一个大旱之年,青岛全市日供水量仍然不足13万吨,市民生活用水每人每月只有0.5吨。

这次干旱,造成部分工厂被迫停产或限产,给青岛市全年的工业总产值造成巨大损失。

青岛市政府为了缓解旱情,不得不在胶县、即墨县、平度县等地新打机井255眼,同时,利用303眼民井来修建输水渠和162公里长的管道。

这样,再加上崂山水库和市区的井群,才勉强维持日供水13万吨。

1983年,大沽河已经断流3年了,而青岛的地下水位还在大幅度下降,大部分水井已经干涸。

基于这种情况,政府不得不到大沽河上游的平度与莱西两县去开辟新的水源。

后来,在平度和莱西新打了200眼水井,又新建了77公里长的输水管道,这才保证了青岛在1984年汛期来临之前勉强维持日供水15万吨。

但是,这些供水应急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青岛的水危机。

因为青岛市附近的水系流域面积都比较小,水源严重不足,而且基本上属于同一个气候区,降雨量在每年都具有同步性。

青岛高层领导意识到,这无法真正解决保证率要求很高的城市供水。

因为,当青岛市由于枯水而急需供水的时候,周边这几个县市的水系也同时处于干枯阶段,基本上是没有水可以调的。

而且,为了能使度过青岛市的断水危机,年年超量开采这些地区的地下水,造成了胶州、即墨、平度市、县境内约100公里长的大沽河堤防出现近200处纵横裂缝。还有70余处出现塌陷的大坑,有的坑深竟然达到了3米以上。

甚至,这些采水地区的许多房屋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裂缝。

专家们看过之后说:

这种杀鸡取卵之举,太不可取了。

但是,持续多年的严重水荒却仍然在困扰着青岛市的人民。

青岛市将这种情况上报中央指出:

在这种形势下,只能通过加强综合利用、合理计划、节约用水等方法,才能缓解青岛的水危机。

1984年全年中,青岛全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7.34%,生活用水按每人每月计划一吨供应,而实际用水则是0.6吨。

1984年10月,国家计委正式向国务院上报了《山东省引黄济青工程设计任务书》。

水利电力部和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按照国务院指示,共同对“任务书”进行了初步审查。

审查后大家一致认为:

引黄济青虽然投资较大,但水源有保证,是解决青岛城市供水问题的根本途径。原则同意《任务书》所列向青岛市日供水55万吨的明渠输水方案……

1985年8月2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向国务院又提交了《关于兴建山东省引黄济青工程的补充报告》。

“报告”中说:

兴建引黄济青工程,缓和青岛市供水的紧张局面,是关系到青岛市对外开放和国民经济翻番的关键措施,刻不容缓。我们恳请中央能及早批准,争取今冬开工。我们决心……高标准、高速度地完成这一造福子孙后代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为祖国四化大业做出贡献。

随着党中央越来越关注和引黄济青工程的即将实施,青岛市可望从根本上解决供水问题。

邓小平视察青岛谈饮水

1979年7月,邓小平视察青岛,中央领导开始设计引黄济青的宏伟蓝图了。

7月26日,邓小平来到青岛,他置身于青岛这风景美丽的海滨城市,武杰时任青岛市委副书记,参与了接待工作,并陪同邓小平参加了一些重要活动。

大家刚开始面对邓小平时都很紧张,但邓小平很会调节现场气氛,叫大家随意提问题,自己也带头提问。

现场气氛很活跃,邓小平还突然提出休息休息,去照相的建议。

在青岛期间,邓小平每天下午去第二海水浴场游泳,武杰也跟着下水了。

当时虽然邓小平年纪已经很大了,但身体很好。他每次大约游一个小时,主要以蛙泳为主。

当时有专人陪同负责安全保卫等,武杰就在离他稍微远一些的地方游。

邓小平游完泳后要冲水,但水流很慢,很费时,这件事让邓小平发现,八大关一带供水不足。

有一天清晨,邓小平在住处周围散步,偶然发现几辆消防车开过来,就问:“这是干什么的?”

陪同的青岛市负责人回答:“青岛缺水,消防车是来送水的,而老百姓只能按时按定量配给水。”

邓小平听后,他指着干涸了的喷池说:

这么好的风景,没有水就把名声败坏了,条件不具备先不要开放。

邓小平还认真询问了青岛居民饮水、工业用水等问题。当邓小平得知居民饮水难时,心情沉重地对身旁的省、市领导说:

一定要让老百姓有水吃。青岛市连水都没有,搞开放旅游是不行的,无法接待外宾,要赶快解决水的问题。

青岛的水危机问题,引起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山东省委、省政府的严重关切。

党中央和山东省委就如何尽快解决青岛市的缺水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与征求意见。

这时,有人想到了流经山东入海的黄河,提出了用黄河水滋润青岛的设想。

他们说:

单纯依靠发掘青岛附近地区水资源的潜力,用限制大耗水工业的发展以及采取限制居民用水等措施,这都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要想彻底解决青岛的水荒问题,就需要从水量丰富的大江大河跨流域调水。

而黄河与青岛地区不同属一个气候区,而且实测资料说明,当青岛附近的水系发生枯水情况的时候,黄河正是水量丰沛的时候,这对于跨流域引黄河水接济青岛来说无疑是可行的。

中央出台引黄济青决策

1982年1月,国家城市建设总局在青岛召开“青岛市水资源研究讨论会”,引黄济青的设想在这时被第一次提了出来。

山东省政府向国家计划委员会呈报了青岛市的供水工程计划任务书,推荐了引黄济青的工程方案。

国家计委、经济委员会、水利电力部与城乡建设环保部进行了联合考察,在认真听取了青岛供水危机的情况汇报后,又对引黄济青工程的经过路线进行了仔细的现场考察,最后确认:

远距离、跨流域从黄河调水是解决青岛用水问题的最佳方案。

国务院在批复《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时候,就曾特别强调:

为解决远期城市用水的需要,省、市与有关部门要抓紧进行从其他地区水系引水方案的可行性研究。

山东省计委、建委还召开了“青岛市城市供水方案论证会”,省内外数十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并进行了现场考察。

与会者达成了一致的看法:

由于青岛周围淡水资源严重不足,必须跨流域、远距离地从黄河引水。

在采用管道输水还是采取明渠引水的问题上,有专家主张:采用明渠比较好,因为举办引黄济青工程应尽量考虑农业灌溉及沿途地区的用水,以发挥更大的效益。如果不照顾沿途地区及农民的利益,将来也不好管理。

7月,万里、李鹏等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率领有关部委的专家、学者乘直升飞机视察了黄河。

中央领导在听取了水电部部长钱正英关于引黄济青方案的汇报后,他们提出:

既要保证青岛用水,又要考虑沿线人民的利益及旱地用水急需,要尽快制定出可行性方案,以备邀请全国专家进行审查论证。

根据中央领导的指示精神,山东水利学会在青岛召开了“山东省引黄济青工程可行性研究论证会”。

国家计委、水利部、建设部及有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61个单位的学者专家应邀参加了论证会。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

引黄济青势在必行,肯定采用明渠输水的方案,它在经济上是比较合理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紧接着,山东省水利厅编制《山东省引黄济青工程设计任务书》,并呈报国务院。

水电部与国家计委、建设部联合召开审查会,初审确定基本同意“设计任务书”提出的向青岛市增加日供水55万吨的工程规模和工程总体布局。

1985年1月,国务院领导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讨论引黄济青工程,要求对采用明渠或者采用管道输水的方案进行进一步的比较和论证。

著名水利专家张光斗受国家计委的委托,来山东及青岛对引黄济青工程进行实地考查和论证。

山东省水利厅在济南召开《山东省引黄济青工程设计任务书修正说明》论证会。会议充分论证与比较了明渠、明暗结合及管道输水3个方案。

大部分与会者倾向于明渠输水方案,大家认为:

虽然明渠方案土方工程量较多,但具有投资和材料用量少、工期短、能源消耗和年运行费用少等特点,也可以兼顾沿线农业用水,而且还可以与南水北调工程连接,扩大面向胶东半岛调水的范围,对缓和半岛地区缺水的状况,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7月26日,山东省政府第八十二次常务会议明确了引黄济青工程采用明渠方案。

此后,山东省政府将《山东省引黄济青工程修正设计任务书》呈报国务院,其中将供水规模由每日的55万吨调整为30万吨,并推荐了明渠输水方案。

国家计委会同水电部、建设部及相关专家审查了修正设计任务书,并向国务院呈报了审批请示。

1985年10月18日,经国务院审批同意,国家计委正式批准了引黄济青工程设计方案。

国家计委发出《关于印发〈关于审批山东省引黄济青工程设计任务书的请示〉的通知》。

“通知”中说:

山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审批山东省引黄济青工程设计任务的请示》业经国务院领导同志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按此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