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获诺贝尔奖
清晨的电话铃声和平时的不同,突然划破了寂静,尖锐地响起来。一声接一声,使你不得不起来去接。尤其是在 1938 年 11 月 10 日,费米家的电话一大早就响起来了。
“是费米教授的家吗?” “是的。”
“我特别通知你,今天下午 6 点钟斯德哥尔摩会有电话给你!”
费米听了这个消息后,知道一定是为诺贝尔奖的事,但他却很镇静。他也知道,如果真的是诺贝尔奖金的事,那费米自己得早点离开意大利前往斯德哥尔摩,然后再由斯德哥尔摩前往美国。但没想到时间会这么快。
毫无疑问,在意大利当时的状况下,费米的计划是对的。但费米的妻子劳拉·卡蓬只是在理论上同意,在感情上有些难以接受。因为面对不可测的未来,她的心里总有一丝担心。离开罗马这个计划使她感到很痛苦。因为她自小生长在罗马,一向住在罗马,她很喜欢这个城市,她的一切都与它紧密联系在一些,包括她难以舍弃的亲戚。她属于罗马,这种感情根深蒂固,不可更改。
在过去的岁月里,费米曾不止一次提议他们应该离开意大利以逃避法西斯的统治,到美国寻找一个好环境,但每次她都反对。她觉得法西斯只是一种温和的独裁,对不赞成它但未采取行动的人的私生活并不干涉。大部分意大利人也都不积极参加政治活动,只是随波逐流、任其自然而已。这样也许是对的,因为在那样的警察国家之下,公开的反对也许只会造成更大的痛苦而不会有什么好处。无论如何,政治是每个人的责任,这种观念在意大利并不强烈。
但 1938 年的情况就不同了。原因可以追溯到墨索里尼在阿比西尼亚的冒险和国联所发动的对意大利的制裁。制裁并非彻底,没有达到使意大利停止作战,但能够使墨索里尼和西方国家离异,使意大利所追求的胜利变成对国际惩罚的反抗。
制裁产生的后果比意大利在非洲的胜利更为严重:它使得法西斯的意大利和纳粹的德国结为同盟。
这简直是令人难以置信的。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战败了的德国一直是意大利传统的敌人。
新兴的德国领袖当时只是被认为墨索里尼并不高明的模仿者,是法西斯的听话的追随者。但这位追随者却也主动做了些事。1935 年 3 月,他撕毁了凡尔赛条约,并宣布重整军备。墨索里尼当时生气了,便和英法在斯特勒沙召开会议,保证他将协助阻止德国整顿军队。
1936 年 3 月,希特勒又挥师占领了非武装区莱茵兰。墨索里尼当时虽和英法不和,却也反对德国变得强大。他的态度可以从一家报纸上的标题《一致认为德国破坏条约》看得出来。
从此以后,两个独裁者的友谊建立起来了,他们发表相互亲善的言论。到了 1936 年 10 月 23 日,墨索里尼所设计的“罗马—柏林轴心”出现了。墨索里尼显然想在这种关系中占上风,但他的幻想很快便被希特勒兼并奥地利而打破了。这使得墨索里尼惊慌失措,因为希特勒之举对意大利是个威胁。随着事态的发展,意大利逐渐受制于德国,并开始了排除犹太人运动。
实际上这一时期,费米的妻子对这些并不太关心,她既不看报纸,也不听广播。7 月初,她带着女儿到阿尔卑斯山区避暑。他们在多罗米特斯最美的避暑胜地之一圣马丁租了一幢房子,环境很幽美,像世外桃源一般。
费米在 8 月份也来到了圣马丁,对意大利的排除犹太人的运动及其他一些荒唐的规定,费米感到非常压抑。他们想尽快离开意大利。这时,费米已经接到美国方面 5 份邀请。他最终选择了哥伦比亚大学。
但事情的发展却很出人意外。10 月间,在哥本哈根的一次物理学会议上,有人暗中通知费米说他已和其他的人一起被提名候选诺贝尔奖,问他是否愿意。意大利当时规定,外迁不再回国的人,每人只准带 50 美元外汇,所以诺贝尔奖金对于即将出国的人非常重要。
- 月 10 日清早的那个电话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打来的。这使得费米一家
又兴奋又焦急。因为他们不得不耐心地等着接下午 6 点斯德哥尔摩的电话。
时光像停滞了一般,好不容易等到了下午 6 点,斯德哥尔摩的电话终于来了, 果然是关于诺贝尔奖的事。
瑞典科学院的秘书在电话里宣读奖状说: “罗马的英里柯·费米教授用电性电子的撞击来产生新辐射物质,并在
此项研究中,发现由慢射中性电子所引的核子反应,特发此奖。” 现在再无疑问了。4 年耐心的研究,使费米获得诺贝尔奖了。
几分钟后,门铃响了。高高瘦瘦的金尼斯脱拉带着满脸的笑容,领着一群人进来了。费米的老朋友和新朋友都向他表示祝贺。
“我们要在这里吃晚饭”,金尼斯脱拉毫不客气地说。一分钟前还很沉静的屋里,这时热闹起来了。他们赶紧吩咐女佣摆上一张桌子,和厨师商量如何将家常便饭变为宴会,到外面订菜并把酒准备好。
这一夜他们玩得非常高兴,忘却了烦恼。